聚集性死亡不明原因调查

合集下载

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

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

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一、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现状非正常死亡事件因其突发性强,涉及面广,复杂性多,稍有处理不慎,就极有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从我县情况看,造成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主要因素是道路交通、生产安全、溺水死亡及其他意外死亡,且总量居高不下,引发的群体事件呈上升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至20xx年7月,我县共发生非正常死亡××*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其中:20xx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xx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xx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xx年1-8月共发生××*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二、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主要特征1、事发突然,人员聚集快。

非正常死亡一般都无预兆,因事发突然,死者亲属会一时无措,马上会召集其亲朋好友以及邻里聚集在地一起,工作总结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难以及时准确地做到预警处置。

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参与人员主要是死者家属、亲朋好友和邻里,同时也会造成群众的围观,造成人员的大量聚集,造成可能引发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事件,个别甚至会引起连锁反应。

2、情绪激动,手段多样化。

非正常死亡往往一时无法让死者家属接受,在承受丧失亲人的悲痛中,情绪都比较激动,无法冷静下来通过法律途径或通过当地党委政府来解决问题,丧失理性的当事人在不理智的状态下常常做出违法出格的事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wjb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wjb

判断
根据核实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初步判断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否存在 若确认疫情存在,应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性质、规模、 种类、严重程度、高危人群、发展阶段和趋势进行初步判 断,并制定初步的调查方案和控制措施。
病例调查及分析
(1)病例搜索 根据病例定义的内容,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搜索类 似病例并开展个案调查、入户调查和社区调查。设计 调查表,培训调查人员,统一调查内容和方法。 (2)初步分析 统计病例的发病数、死亡数、病死率、病程等指标, 描述病例的三间分布及特征,进行关联性分析。
报告内容
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 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初步推断传 播途径(或污染环节等)、人员伤亡与危害程度、已经采 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 整个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中信息还应形成初次报告、 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初次报告
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时的报告
事件分级 Ⅰ级 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涉 及两个及以上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或由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Ⅱ级 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多个 县(市)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 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内,在一个省的一 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地市级卫 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④观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判定暴露 因素与疾病可重复性联系。 ⑤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医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合理地解释暴 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⑥观察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判定是否存在着一对一的 关系,或其他关系。 ⑦观察可疑致病因素的变化(增加、减少或去除)和疾病 发生率变化(升高或下降)关系,进一步确定暴露因素与 疾病的因果联系。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在日常生活中,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针对这种情况,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事件定义与流行病学调查1. 事件定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指在特定时期、地点或人群中,出现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病例聚集,但病因和发病机制暂时无法确定的事件。

2. 流行病学调查2.1 事件报告和警报系统建立事件报告和警报系统,确保及时获得事件信息。

2.2 病例定义明确病例定义,以便医疗机构准确报告相关病例。

2.3 病例报告和调查鼓励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疑似病例,并组织进行详尽的调查,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实验室检测等。

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响应1. 应急组织和指挥建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各级责任人员和职责分工。

2. 信息收集与发布2.1 信息收集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机制,包括监测系统、实验室数据监测和民众上报等。

2.2 信息发布及时发布事件信息,包括疫情通报、应对措施和防护指南等。

3. 现场处置3.1 核实疫情依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核实病例的疫情。

3.2 隔离和治疗对已确诊或高度疑似的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减少传播风险。

3.3 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广泛宣传防护知识,提高公众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认知和参与度。

4. 疫情调查与溯源组织开展疫情调查和溯源工作,寻找病原体和传播途径,为制定更精准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5. 医护人员培训与装备保障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应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同时,确保医疗资源和防护装备的供应充足。

四、预案评估与改进1. 预案演练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预案改进根据预案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完善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有效应对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一起不明原因凝血障碍聚集性病例事件调查

一起不明原因凝血障碍聚集性病例事件调查
等, 在1 5 0 m范 围 内。可 疑死亡 病例 与 5例 患者居 住 地直 线距离 约 8 0 0 m。病例 分 布 3 个家庭 , 有地 区 和 家庭 聚集现象 。
2 结果
2 . 1 基 本情 况 该 村二 组现有 村 民 5 3户 1 2 4人 , 共
发现 5例 确 诊 病 例 , 涉 及 到 3户 家 庭 , 罹 患 率 4 . o 3 %。发现 1 例可疑病例 , 为独居孤寡老人 , 因不 明原因尿血 、 鼻 出血 已于 2 0 1 1 年 6月死亡。另对该 市人民医院 2 0 1 1 年以来凝 血功能障碍 ( 异常 ) 的住 院病人搜索 , 发现 4 例后天获得性 “ 凝血障碍” 病例 ,
其中 2 例 已于 2 0 1 1 年死亡 , 经公安部 门逐一核查 , 4
例病 例均排 除与该起 事件 有联 系 。 2 . 2 临床表 现 病例 均为 突然发 病 , 无 发热史 , 白细
现身体不同部位的出血 , 病例呈现聚集性 。为 明确病
因, 查 找可 能 的致 病 因素 , 提 出有针 对性 的防控 措施 ,
2 . 3 . 1 时间分布 : 5例 病例 在 近 3个 月 内相继 发 病 。 首 发病 例 , 女性 , 6 2岁 , 1 0月 5 日发病 。病 例 B, 女, 7 4岁 , l 1月 1 0日发 病 。病 例 C , 男, 7 4岁 , 是病 例 B 之夫 , l 2月 1 8日发病 。病 例 D, 男, 6 3岁 , 1 2月 2 3日
斑、 便血 等 , 实验 室检测 均存 在凝血 酶原 时间 、 凝 血酶 原标 准化 比值 、 活化 部分 凝 血 酶 时 间 明显延 长 现 象 , 其 中病例 B经 苏 州 大 学 检 测 , 血 中 凝 血 因子 Ⅱ、 Ⅶ、

关于永昌镇发生群体性不明疾病要求调查的报告

关于永昌镇发生群体性不明疾病要求调查的报告

永昌镇人民政府文件永政〔2004〕43号关于永昌镇发生群体性不明疾病要求调查的报告富阳市人民政府:2004年6月初以来,在永昌镇永桥村新街小区内相继发生16名群众同患不明原因疾病,经多方诊治,至今未能确诊。

永昌镇党委、政府组织人员深入调查,至今未能明确致病原因,对此束手无策。

2004年6月5日,永昌镇防保所接到报告,位于永桥村的嘉茗茶叶有限公司有9名职工同时患病,出现腹部不适、腹胀、头昏、恶心、四肢无力、肌肉震颤等症,经市二院对患者肝功能和血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对病情未能确诊。

据当时了解,茶叶公司职工均饮用地下水,疑为相邻富藤公司排放废水,污染地下水致病,遂取水样送检,结果为重金属锰含量超标79倍。

市疾控中心专家诊断后排除细菌性中毒,初步认定为慢性锰中毒,且病症与重金属中毒相似,但该结论被杭州市红十字会职业病防治科排除。

对此,市政府十分重视,邵良副市长专门批示要求尽快查明病因,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镇党委、政府多次协调,组织病人前往富阳、杭州等地诊治,但均未确诊,也不能查明致病原因。

7月底,除嘉茗公司内9名职工病情得到稳定外,相邻11户农户中也有7人因使用地下水而出现类似病症。

对此事件,永昌镇采取三项措施防止疾病蔓延:一是富藤公司在污水排放未经市环保局验收达标前不得生产;二是附近居民停用地下水,生活用水暂由富藤公司解决;三是定期、定点对附近居民地下水进行检测。

永昌镇党委、政府自获悉该事后,高度重视,本着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对病因不明的病人进行多方检查、治疗,积极配合市环保、疾控等部门,对企业废水和饮用地下水进行反复检查、化验,但均无明确结论。

该事件的发生已对本地村民造成一定的恐慌心理,打乱了他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继续发展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为此,特要求上级有关部门给予继续关注,并确定牵头单位,及时组织专家对此事进行详细调查,尽快查明结果,稳定社会。

永昌镇人民政府2004年8月5日。

群体性事件情况通报

群体性事件情况通报

群体性事件情况通报近期,我国某地发生了一起群体性事件。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该事件已经造成了多人伤亡。

为了及时向社会公众通报情况并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现将事件的相关情况进行通报。

一、事件概述该群体性事件发生在xxxx地区,起因据初步调查是xxxx。

事件发生于xxxx年xx月xx日下午,当时大批群众聚集在一处,情绪激动,与相关职能部门发生冲突。

二、伤亡情况经灾害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紧急救援工作,截至目前,共造成xx人死亡,xx人受伤,经过全力抢救,伤者已全部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三、政府反应xxxx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此次群体性事件,并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赶赴现场,采取措施维持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事故原因分析目前,相关部门已经成立调查组进行相关事故的调查。

初步分析显示,此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包括xxxx。

调查组将继续深入调查,全面查明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五、社会影响此次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和居民的生活秩序,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相关部门已经加大力度,积极采取措施维护社会秩序,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六、善后处理为了妥善处理此次群体性事件引发的问题,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安抚受伤人员家属,协助受害者报销医疗费用,并做好善后工作,努力恢复社会秩序。

七、预防措施基于此次事件的发生和相关调查的结果,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地方政府已经制定出一系列措施和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以确保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八、呼吁与结语此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我们敲响了警钟,更加凸显了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

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社会秩序与安全,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和福祉筑牢堡垒。

以上为该群体性事件的情况通报,请广大市民对相关情况保持关注,了解真实信息,合理引导舆论。

同时,呼吁有关部门继续加强责任担当和工作力度,做好类似事件的应对和预防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范本)

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范本)

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一、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现状‎非正常死亡事件因其‎突发性强,涉及面广‎,复杂性多,稍有处‎理不慎,就极有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从我县情况看,造成‎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主‎要因素是道路交通、‎生产安全、溺水死亡‎及其他意外死亡,且‎总量居高不下,引发‎的群体事件呈上升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201X年至201‎X年7月,我县共发‎生非正常死亡××*‎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其中:‎201X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1X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1X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1X年‎1-8月共发生××‎*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二、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主要特征‎1、事发突‎然,人员聚集快。

非‎正常死亡一般都无预‎兆,因事发突然,死‎者亲属会一时无措,‎马上会召集其亲朋好‎友以及邻里聚集在地‎一起,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难以及时准‎确地做到预警处置。

‎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参与人员‎主要是死者家属、亲‎朋好友和邻里,同时‎也会造成群众的围观‎,造成人员的大量聚‎集,造成可能引发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事‎件,个别甚至会引起‎连锁反应。

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2019年精选范文

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2019年精选范文

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一、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现状非正常死亡事件因其突发性强,涉及面广,复杂性多,稍有处理不慎,就极有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从我县情况看,造成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主要因素是道路交通、生产安全、溺水死亡及其他意外死亡,且总量居高不下,引发的群体事件呈上升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至20xx年7月,我县共发生非正常死亡××*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其中:20xx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xx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xx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xx年1-8月共发生××*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二、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主要特征1、事发突然,人员聚集快。

非正常死亡一般都无预兆,因事发突然,死者亲属会一时无措,马上会召集其亲朋好友以及邻里聚集在地一起,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难以及时准确地做到预警处置。

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参与人员主要是死者家属、亲朋好友和邻里,同时也会造成群众的围观,造成人员的大量聚集,造成可能引发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事件,个别甚至会引起连锁反应。

2、情绪激动,手段多样化。

非正常死亡往往一时无法让死者家属接受,在承受丧失亲人的悲痛中,情绪都比较激动,无法冷静下来通过法律途径或通过当地党委政府来解决问题,丧失理性的当事人在不理智的状态下常常做出违法出格的事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技术流程图[1]教程文件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技术流程图[1]教程文件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技术流程图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个案调查表附录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入户调查表(供参考)附录4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病点调查表(供参考)附录5从临床症状入手寻找病因线索的步骤附录6临床救治原则(一)疑似传染病的救治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处置中,鉴于传染病对人群和社会危害较大,因此,在感染性疾病尚未明确是否具有传染性之前,应按传染病进行救治。

1.发热伴呼吸道症状(1)呼吸道隔离呼吸道症状突出的疾病,应该进行呼吸道隔离(按传染病手册及有关规定执行)。

疑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或其它经呼吸道传播的严重传染病病人实行指定医院隔离制度。

(2)病原治疗1)抗菌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初步分析为细菌感染或在严重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进行痰涂片、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等。

如考虑为革兰阳性细菌感染、肺炭疽等,可用普通青霉菌素或半合成青霉素治疗;如临床提示为耐青霉素细菌感染,选用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或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治疗;若高度疑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宜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治疗。

如考虑为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可用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头孢三嗪等;如为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宜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等酶抑制剂,或亚胺培南等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治疗。

如疑为肺鼠疫,应选用链霉素或四环素、庆大霉素治疗。

如考虑为真菌感染,选用抗真菌药治疗。

2)抗病毒药物:根据临床表现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提示为病毒感染时,早期可考虑抗病毒药物的使用。

如疑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可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或钙离子通道抑制剂。

(3)一般治疗与病情观察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剧烈咳嗽。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密切观察体温、呼吸、肺部体征等变化,如有呼吸困难应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必要时面罩吸氧),定期复查胸片等。

(一般吸氧浓度为1-3L/min)。

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4)对症治疗1)高热时给予冷敷、乙醇擦浴等物理降温,必要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物。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规范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后的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定本方案。

1.3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4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定义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分级1.4.1 定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性的特点。

这类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包括新发传染病)、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的疾病。

1.4.2 分级Ⅰ级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涉及两个及以上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或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Ⅱ级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多个县(市)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Ⅲ级较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的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1.5 工作原则1.5.1 统一领导、分级响应的原则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事发地的县级、市(地)级、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启动相应工作方案,作出相应级别的应急反应,并按事件发展的进程,随时进行调整。

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

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

周巷镇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一、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现状非正常死亡事件因其突发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复杂性多,稍有处理不慎,就极有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一直是社会矛盾排查调处、群体性事件预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从我镇情况看,造成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事故、生产安全、医患纠纷,溺水死亡及其他意外死亡,且总量居高不下,引发的群体事件呈上升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至2010年7月,我镇共发生非正常死亡57起,死亡60人,本市人数19人,外市人数41人,其中:2007年15起,死亡15人,2008年11起,死亡11人,2009年20起,死亡22人2010年1-7月共发生11起,死亡12人。

按事件诱发原因归类,57起非正常死亡中,交通事故7起,死亡8人;安全生产事故22起,死亡23人;医患纠纷7起,死亡人,猝死10 起,死亡10人;溺水7起,死亡8人;刑事案件3起,死亡3人;自杀1起,死亡1人。

二、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主要特征1、事发突然,人员聚集快。

非正常死亡一般都无预兆,因事发突然,死者亲属会一时无措,马上会召集其亲朋好友以及邻里聚集在地一起,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难以及时准确地做到预警处置。

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参与人员主要是死者家属、亲朋好友和邻里,同时也会造成群众的围观,造成人员的大量聚集,造成可能引发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事件,个别甚至会引起连锁反应。

例如:2009年12月24号下午5时左右,在周巷镇老周西公路与登州街村交接的岔路口,一辆牌照为浙BJ0268的公交车(系慈溪市大通运输公司)在往南行驶途中,一辆自行车突然横向撞到公交车的车厢上,骑自行车的正是回家的杭州湾初级中学14岁学生施挺(周巷镇建五村人),肇事司机马上送伤者往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于下午6时死亡。

由此关于如何赔偿的纠纷产生。

交通事故发生后,死者家属情绪激动,堵住周潭公路,中断了交通,为化解事情,镇领导决定动用司法所力量进行调解。

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2019年精选文档

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2019年精选文档

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一、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现状非正常死亡事件因其突发性强,涉及面广,复杂性多,稍有处理不慎,就极有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从我县情况看,造成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主要因素是道路交通、生产安全、溺水死亡及其他意外死亡,且总量居高不下,引发的群体事件呈上升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至20xx年7月,我县共发生非正常死亡××*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其中:20xx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xx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xx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xx年1-8月共发生××*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二、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主要特征1、事发突然,人员聚集快。

非正常死亡一般都无预兆,因事发突然,死者亲属会一时无措,马上会召集其亲朋好友以及邻里聚集在地一起,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难以及时准确地做到预警处置。

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参与人员主要是死者家属、亲朋好友和邻里,同时也会造成群众的围观,造成人员的大量聚集,造成可能引发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事件,个别甚至会引起连锁反应。

2、情绪激动,手段多样化。

非正常死亡往往一时无法让死者家属接受,在承受丧失亲人的悲痛中,情绪都比较激动,无法冷静下来通过法律途径或通过当地党委政府来解决问题,丧失理性的当事人在不理智的状态下常常做出违法出格的事情。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方案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方案
(二)医疗机构
各级医疗机构负责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诊治、排查工作。医务人员在采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病史时,应注意询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及其周围是否有聚集性发病现象; 医务人员在做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诊断后,应立即向医疗机构相关部门报告;医院要及时组织专家组,对医务人员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会诊; 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应采取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措施和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 负责对聚集性病例所在医院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医学观察及资料上报;
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或院内感染控制部门按相关规定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网络直报及后续的订正报告; 协助疾控机构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流行病学调查及各级专家组会诊提供相关临床资料; 负责采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临床标本,并妥善保存,以备送检; 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与疾控机构配合进行标本转运。
(五)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
县级专家组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会诊后,仍不能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时,县级疾控机构和收治病例的医疗机构要密切配合,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样本,尽快送至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SARS和人禽流感病原检测。 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应立即采集相关标本进行SARS、人禽流感以及其他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实验室检测。 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病人的鼻咽拭子、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分泌物、气管吸取物)和血清标本等。如病人死亡,应尽可能说服家属同意尸检,及时进行尸体解剖,采集组织(如肺组织、气管、支气管组织)标本。临床标本应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间隔2~4周的恢复期血清。
各级疾控机构在日常疫情监测中,要每日主动监视和分析网上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数据,分析是否有同一时间、空间或特定职业的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发生。 县级疾控机构要将发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情况及时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医务人员在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医院应立即组织本院专家组进行会诊,并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向县级疾控机构报告。县级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预案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预案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预案一、背景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在短时间内,同一地区出现多例原因不明的疾病病例,且病因不明、病程发展迅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成立应急处置指挥部成立由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组织和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2.指挥部下设机构及职责(1)综合协调组: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2)疾病监测组:负责对疾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3)医疗救治组:负责组织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4)疫情防控组:负责制定和实施疫情防控措施,控制疾病传播。

(5)宣传舆情组:负责疾病相关信息的发布和舆论引导,维护社会稳定。

(6)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和人力支持。

三、应急处置流程1.信息收集与报告(1)建立健全疾病监测网络,及时收集疾病相关信息。

(2)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疾病监测组,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2.现场处置(1)疾病监测组:对疑似病例进行采样,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2)医疗救治组: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3)疫情防控组:根据病例分布和疫情发展趋势,制定和实施防控措施。

3.实验室检测与诊断(1)疾病监测组:及时将疑似病例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查明病因。

(2)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明确诊断,并及时报告指挥部。

4.医疗救治与隔离(1)医疗救治组:根据诊断结果,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疫情防控组:对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措施,控制疾病传播。

5.宣传舆情引导(1)宣传舆情组:及时发布疾病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2)引导舆论,消除恐慌,维护社会稳定。

6.总结评估(1)应急处置结束后,对整个应急处置过程进行总结评估。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预案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预案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预案一、背景描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以下简称“不明病毒病”)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群中出现类似症状但缺乏确切病因和病历证明的疾病。

由于其病原体来源和传播途径不明,容易引发社会群众的恐慌和不信任病情控制的能力。

在全球范围内,不明病毒病已经多次出现,如SARS、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病毒等。

在我国,近年来也已出现多起类似病例,如芜湖不明原因病毒感染事件、克山县不明原因病毒感染事件等,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二、应急预案概述本应急预案旨在制定在发现不明病毒病事件时,要求有关部门按照程序有序、协调配合、科学应对,迅速控制疫情蔓延,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应急响应和处置流程1、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不明病毒病疫情情况,应第一时间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卫生防疫部门收到报告后,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同时组成应急工作组,通知相关部门,启动联防联控机制,开展相关工作。

2、病情调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后,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调查,包括病例病历记录、活动地点追踪、环境检测等,并建立疫情信息发布和报告机制。

3、病原体检测医疗机构应对所有可疑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并确诊病例种类和病原体类型。

4、疫源控制第一时间将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并对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和健康监测。

对可能的疫源进行消毒,严格控制病原体传播。

5、人群防控措施实施根据疫情的发展,拟定人群防控措施,如限制聚集性活动、停止公共场所、公共交通的运营等,严格监测通行人员,防止疫情蔓延。

同时积极宣传疫情信息,提醒公众注意防护,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6、社会协调学校、医院、公安、交通等部门应按照工作部署,密切协作,形成联防联控局面,堵塞病毒传播途径,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和安全。

7、信息公开应在第一时间发布疫情信息,并加强与媒体的沟通,积极回应公众的疑问与关注,避免发生谣言。

四、应急物资准备在应对不明病毒病疫情时,需要准备各种应急物资。

关于X地区家庭聚集性不明原因(1)

关于X地区家庭聚集性不明原因(1)

编辑ppt
4
编辑ppt
5
编辑ppt
6Leabharlann 编辑ppt7编辑ppt
8
编辑ppt
9
编辑ppt
10
编辑ppt
11
编辑ppt
12
编辑ppt
13
编辑ppt
14
编辑ppt
15
编辑ppt
16
编辑ppt
17
编辑ppt
18
编辑ppt
19
第一部分 病患诊疗情况
编辑ppt
20
一、患者发病后就诊状况
编辑ppt
24
二、临床症状和体征
编辑ppt
25
(一)临床症状
初期出现发热,体温39~400C,伴咳嗽、 咳白痰,腹痛,但无腹泻,无流涕、鼻 塞、咽痛等症状。 发病第5-6天出现咳白黄痰,伴气促,偶 有痰中带血。
编辑ppt
26
(二)体征
入院时查体:体重19kg (标准体重应为 24kg),T 37.20C,R 30次/分,P 106次 /分,Bp(未测),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 94.1%。
李XX,女,8岁,XXX村小学2年级学生,
编辑ppt
21
2006年8月28日,患儿李XX出现发热、咳嗽症 状。同桌同学称,该患儿28日活动明显减少, 下课后不象往常一样四处跑动,29日上课时经 常歪着头趴在桌子上写字。
30日下午,该患儿未来学校上课。
8月31日上午,患儿母亲携李XX到村卫生室就 诊,接诊医生陈X询问其母得知,患儿已咳嗽 数天,白天症状轻,夜间症状重。查体:体温 37.6℃,听诊支气管呼吸音粗,肺部正常。诊 断为支气管炎,予利巴韦林等静脉滴注。
编辑ppt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预案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预案

善各项控制措施。一旦明确病因,即按照相关疾病的处置规范开展工作,暂时无规范的,
应尽快组织人员制定。
四、应急响应和终止
❖ 4.2 应急响应
❖ 应急领导小组接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报告后,应立即 启动本级预案,迅速组织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专家组赴事发地现 场会诊。根据专家会诊结果,拟定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 工作方案;根据需要,在院内调集征用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 具和相关设施、设备,迅速组织卫生应急机动队伍进入现场开展 医疗救护、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等应急处理,同时按规定报 告本地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监测信息,按照事件分 级标准和专家组的建议,及时决定相应级别 的预警,并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 预警变更与解除由领导小组根据群体性 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发展变化动态,在参考 专家组评估意见基础上执行。
三、监测、预警与报告
❖ 3.3 报告

3.3.1 责任报告人

医疗卫生人员为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责任报告人 。
❖ 应急处理医疗救护组 ❖ 组长;主管医疗、护理、感染副院长 ❖ 副组长: 医务部主任 护理部主任 急诊科主任及护
士长 门诊部主任及护士长 ❖ 成员 :以上科室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科室主任及护
士长 ❖ 职责:承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诊治与防控技术指
导工作。做好危重病例的救治工作 ❖ 其他职能科室做好相应工作
个案调查,了解流行病学史、临床体征和检验结果,追寻共 性特征。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初步确认 判断事件的性质、波及范围和危害程度等内容,初步分析探 索引起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因。病因线索的调查先按感 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进行查找,然后逐步细化。若判定为感 染性疾病可能性大,需考虑是否具有传染性,可根据患者的 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试验性治疗效果,判定 是细菌性、病毒性,还是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如考虑为 非感染性疾病,需先判定是否中毒,再考虑是否为过敏性、 放射性(辐射)或其他的原因引起的疾病。

不明原因事件病因调查方法

不明原因事件病因调查方法

1. 核实诊断
排除误诊和实验室的差错。


对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复 核; 对主要的证据和结论复合; 了解前期工作及思路; 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流行 病学资料相互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2.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根据基线资料,将观察到的事件数量与之相比 较,确定流行的存在 同时分析可能什么原因导致报告数量增多。如 报告制度是否改变、监测系统是否调整、诊断 方法和标准是否改变。 对接诊病例的临床医生进行访谈调查是非常必 要的。 在调查中不仅应询问诊断结果,更应询问病例 的症状和体征,这能为获得疾病发生的线索, 确定流行的存在提供有力的证据。
根据突发事件的种类确定控制策略; 应根据疾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及疾病的特 征确定控制和顶防措施。预防控制的主要措施 包括消除传染源、减少与暴露因素的接触、防 止进一步暴露和保护易感/高危人群,最终达 到控制、终止暴发或流行的目的。 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人群上风向疏散,避免接触; 紧急救治措施;
是否为多种毒物
广东高要事件


1995年广东省高要市出现一起持续一月余、数十人发病的 事件; 外界猜测为一金冶炼厂排放废物所知; 省委派出了调查组,卫生部派出了专家组; 考虑为钩端螺旋体病; 最后确诊为“氟乙酰胺”中毒; 测定发现,样本中除氟乙酰胺外,还有毒鼠强;不排除抗 凝血灭鼠剂存在;

易感人群

传染病临床特点
潜伏期—病原体侵入人体到症状出现。 多数在数日内; 前驱期—特征表现出现前的一段时间; 症状明显期; 恢复期;
表现特点
发热—某些病毒、立克次体所致的疾病 发热较短或不明显; 发疹 其他全身表现—菌血症、败血症、浓毒 血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2
❖ 常规采样的仪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备:比如采血、尿、大便、鼻咽拭子、含漱液、 痰等的仪器设备。
❖ 消毒的药械: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漂白粉、喷雾器。 ❖ 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照相录音设备 ❖ 交通住宿费用,帐篷、食品、水等生活用品
❖ 问题3:现场调查的步骤是什么?(5分钟)
参考答案-1
组织准备; 核实诊断 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建立病例定义; 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 描述性分析; 建立并验证假设; 采取控制措施;
在无实验室检测方法或实验室检测方法价格昂贵、方法复杂 或有一些病例已被实验室确诊或事件性质已经确定的情况下。
参考答案-4
❖ 这种分层次的病例定义有以下意义:
对不明原因疾病来说,可以避免武断的病例定义; 分析数据时可使用既敏感又特异的病例定义; 给不明原因疾病确定更加精确的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5
对现症病人进行及时的隔离治疗; 告知死者家属暂时不参加人群聚集的活动,防止疫情扩散; 要求当地村委会:该地再出现不明原因死亡,及时报告,不能
举行葬礼
第二部分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教学建议:课堂讨论为主,时间60~120分钟。教师阐述 病例定义的基本原则(简单描述),引导学员进行描述性 分析,并阐述意义;提供基本数据并描述,引导学员的思 路,从中提出假设和考虑思路,并为展开进一步调查做准 备。
一、病例定义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此次事件的状况,为明确 诊断以及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调查组必 须尽快搜寻与此有关的病例。
临床症状调查核实
调查组通过询问死亡者家属获取了每1例死亡病例的临床 信息,他们发现:7例死亡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基本一致 :急起发热、全身酸痛、剧烈头痛、咳嗽、咳痰、痰中带 血,呼吸困难。
重要因素界定:
病例搜寻时间 :
一般根据重症病人的可能初次暴露时间来 估算最长潜伏期,或者用最可能的临床诊断疾 病的最长潜伏期,根据首例病例发病时间向后 追溯一个最长潜伏期;
参考答案-2
❖ 完善现场调查; ❖ 书面报告 ❖ 继续监测以便监控发病趋势和评价预防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并不是一定要等到原因查明后才开始实施,应是 贯穿于整个调查过程中,并根据调查进展及时调整,原因越 清楚,措施越有针对性。
二、调查核实
在该乡党委书记的陪同下,县CDC派出的3名 防疫人员,于 10月6日凌晨2点赶到了M村, 在1名乡镇医院医生的配合下,对死亡情况进 行了核实。
该村从9月10日到10月6日,陆续死亡了7 人,全部是发病3天后死亡。7名死者分布 于4户人家,其中有2户分别死亡1人,有1 户死亡2人,有1户死亡3人。第1例死亡者 是村医,其他为普通牧民。死者均未到医 院就诊,相互之间有家族和亲戚的关系。 村长和当地百姓怀疑是一种”家族性的传 染病”。
❖ 问题4:这阶段,你最需要了解什么信息?怎么去获取?需 要采取什么控制措施?(10分钟)
一、事件报告-1
2004年10月4日上午,G羊乡党委书记匆忙地赶到L县县委 报告:该乡M村10月3日向乡政府报告,该村有5名群众不 明原因急性死亡。县委立即将此事转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要求立即派防疫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核实。县政府同时 向洲政府报告了疫情。
一、事件报告-2
G乡M村地处该县西南方,平均海拔4300m,距县城167km 。从县城乘车4~5小时后,然后再骑马13~14小时才能到达 。该村现有牧户37户,牧民232人。由于该乡尚未通电及电 话,无法从现场直接与外界联系。
❖ 问题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委的电话 后,应该采取什么措施?(5分钟)
参考答案
❖ 立即报告县卫生局领导,同时向洲CDC报告。 ❖ 核实情况。最好电话核实,因为该乡没有电话,立即派
出专业小组前往核实。 ❖ 组成调查组:组织流行病学、实验室专家到现场,建
议卫生行政部门带队,组织临床专家一同前往。 ❖ 准备相应的物资和药品 ❖ 如果核实后事件存在,则立即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聚集性死亡不明原因调查
本案例学习目的
通过本案例学习,学员应进一步掌握
掌握不明原因疾病爆发的调查方法 了解不明原因疾病的鉴别诊断原则 熟悉不明原因疾病的预防控制原则
第一部分 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教学建议:阅读与讨论30~40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员 考虑不明原因死亡的调查步骤和思路,进一步引导到后 续的几个部分,甚至可以穿插进行,用时灵活掌握。
调查组同时发现:部分死者家中已经出现了类似相同症状 的病人。
❖ 问题5:如何搜索病例?
参考答案-1
1、要搜索病例,须先确定病例定义 确定病例定义的原则
(1)病例定义的构成
❖时间; ❖地点; ❖人物; ❖特征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临床辅助检查 实验室结果等
参考答案-2
(2)一般来讲,搜寻病例时应考虑所用方法或标准的敏感性, 确诊病例时要充分考虑特异性。.
(3)因为疾病的原因不明,搜索病例,收集最基本的人、地、 时三间分布的资料对了解疾病波及的范围及人群受威胁的程度 是非常必要的;
①这些这信息对于建立关于危险因素、传播方式及其他相关因
素的假设至关重要。
②这些信息对于制定控制策略也很有必要。
参考答案-3
(4)建立分层次的病例定义是必要而且必须的,如:疑似 病例-可能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这种分层次 的病例定义非常有用
网络系统进行报告
❖ 问题2:出发到现场前,应该作好那些准备? ❖ (5分钟)
参考答案-1
❖ 个人防护用品!对于不明原因疾病,可按照烈性传染病的 防护设施做好准备。
❖ 联系单位(报告单位和发生地的单位,比如:医疗机构、 学校等)的地址,联系人姓名、电话、手机号码、传真号 码。
❖ 相关技术资料:《传染病学》、《不明原因疾病的个案调 查表》、《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应急工作手册》以 及与中毒有关的资料。
参考答案-1
最需要了解:还有其他的类似、危重的病人吗?每例 死亡病例的临床表现与体征,是否具有共同的特征。
获取方式:由于所有病例未到医院就诊,因此无病历 记录,只有通过询问现症病人或死者家属回顾获取信 息。
参考答案-2
采取的措施:
因为7名死者全部为不明原因死亡,当地人怀疑为传染性的疾 病引起,调查组成员接触死者家属或现症病人,必须做好自我 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