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师理想---《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我心目中理想的学校——读《帕夫雷什中学》有感
读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有感(通用8篇)
读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有感(通用8篇)读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有感(通用8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有感篇1最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著的《帕夫雷什中学》一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作为一位教师,要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而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教师的境界吗?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全体教职工团结一致,是学校能实现自身目标的根本保证。
这一点,作者身为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不仅做到了,而且能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和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保证了全体教职工能沿着教育正确的发展方向去努力工作。
书中对帕夫雷什中学的学校工作作了详尽的描述,不仅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也深刻明了地阐述了作者自身的教育思想和学校全体教职工一致的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
今天,许多在理论上成熟,但在实践上却还没有付诸实施的教育思想,在帕夫雷什中学早就变成了现实;今天,我们许多人甚至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认为只是教育上的一种理想甚至于空想的事,在帕夫雷什中学变成了轻而易举的事。
而在今日中国千千万万所中小学里,在我们提出“素质教育”的同时,我们能否找到一点帕夫雷什中学的影子。
苏霍姆林斯认为教师集体的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
帕夫雷什中学提出,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帕夫雷什中学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经成为传统。
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
帕夫雷什中学图书馆不仅有丰富的藏书,而且每个教师个人也有大量的私人藏书,每个教师都订有几种杂志和几份报纸,。
他们彼此之间还进行互换阅读。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最近我读了《帕夫雷什中学》这本书,收获颇丰。
这本书总结了XXX在XXX多年的教学教育工作经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XXX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和实践。
这对于了解教育家本人及其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施教措施具有很大作用。
《帕夫雷什中学》一书通俗易懂,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作为一位教师,要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而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教师的境界吗?在XXX的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个熠熠闪光的字——爱。
教师爱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爱都是不一样的,有悉心呵护的爱,有严格要求的爱,有循循善诱的爱,也有水到渠成的爱。
我认为,教师的爱影响教育效果。
教师对学生施以诚挚的爱,使师生之间更为亲近、融洽,从而架起一座信任、友谊的桥梁,学生愿意向老师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
只有这时,教师提出的要求和灌输的思想,才容易从这座桥梁上输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教育的效果就好。
一位老师说得好:“教师爱学生,师生感情好,老师表扬学生,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老师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在这里批评和表扬就成了教育的障碍。
所以,只有真正的爱生之情,教育才是有效的。
”其次,教师的爱能诱发学生的爱。
一般说,人们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情感是否健康,往往同他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人情冷暖有关。
教师的爱能够承担对少数在家庭中缺乏温暖或在社会上受到某种歧视的学生的一些“爱的补偿”,从而达到使学生具有热爱生活的健康心理的目的;教师的爱,必然会激发起学生对爱的反应,诱发学生之间的互爱,并把这种爱引伸为对生活、对事业、对人民、对社会的爱。
许多经验证明,教师植根于爱爱学生,才能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才能产生力量与智慧,才能谱写出育人的新篇章。
帕夫雷什中学读书心得3篇
帕夫雷什中学读书心得3篇《帕夫雷什中学》通谷易懂。
它既非空词洞无物的泛论,也不是理想资料的罗列,而是以论统实,寓论于实。
它经严整,泾渭分明。
上面是学习啦带来的帕夫雷什中学读书心得,宿愿大家喜爱。
帕夫雷什中学读书心得一: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说:“没有家长学校咱们就不可能想像有真正的家庭—学校教育。
”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儿耸人听闻,但是,咱们来看看帕夫雷什中学是怎样做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学该当成为众人的科学——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
他们的做法是竭力给每个家长都讲授最低限制的教育学知识。
他们办有家长学校,他们的做法是,家长们在本人的孩子上学之前两年就进家长学校,不断学习到孩子从学校毕业为止。
家长学校的心思学和教育学课为250课时.家长学校的学员分5个班,每班每月上课两次.上课的基本方式是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最有经验的教师讲演和说话.心思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严密联系家庭教育的实际.教学内容着重于年龄心思、个性心思、和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理论.他们力求使每个父母都把在家长学校学得的理论知识跟本人的孩子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他们从不“抖搂儿童的心坎世界”,从不公开谈论家庭互相干系中敏感而又容易触痛人心的成绩.这些成绩只是在个别说话中触及.读了这段文字后,我在考虑,咱们许多学校都有“家长学校”,兴许还有省市一级的“优良家长学校”,可是,咱们的做法是什么呢?造假.咱们翻开每所学校的家长学校档案,你会发现:家长学校组织健全,活动计划健全,活动记载详实,一切材料应有尽有,且图文并茂.咱们真正做了什么呢?当然,也不是一点儿事都没有做,就我所知,许多学校都定时不定时的召开家长会,家长会的内容很多都是先由学校领导谈学校的发展,谈学校的做法,谈以后先生的学习形状、思维形状,谈如何就以后的情况,给家长们一些建议.然后让家长和孩子的班主任、任课老师交流,交流先生的状况.定期召开家长会的学校,应该说,在勾通家庭与学校之间,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对先生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它让先生知道,家长在关怀他们,家长了解他们在学校的状况,老师在与家长勾通,他们在家的状况,老师也是知道的,这对先生规范本人的行为,毫无疑难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家长学校如果仅仅停留在教师与家长的勾通上,仅仅停留在互相了解先生的状况上,这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的家长学校的做法就相差甚远了.从咱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咱们清楚的知道,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影响,如果,家长们不懂教育学、心思学,那么他们会给咱们的学校教育带来怎么的影响呢?我接触到过这样的家长,他对本人的孩子说:“你不要先动手打人,但是,如果他人先动手打你,你一定要进行还击,他打你一下,你要打他两下、三下、十下、八下……把他人打伤了不要紧,我给他看.”“打赢了,回家有赏;打输了,回家还要挨打.”这阐明家长们不懂教育学啊.咱们的老师教育先生不允许打架,如果他人打你,你要报告老师,不允许报复.但是,咱们是不是常常听到先生这样回老师:“他先打我的,我才打他的。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教育是一种十分细致的精神活动。
托尔斯泰有这样一句话:“对精神活动强施影响,无异于去捕捉阳光,不论用什么去覆盖,它总还是在表面上。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教师做工作的主要方法就是:进行个别的、亲切友好的、推心置腹的谈话。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肩负的重大责任一个最主要又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深深热爱孩子,有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存在需要。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经常地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谈话,有时为了一个小的现象要谈上好几个小时,直到教师诚服为止;为了了解学生、改变学生,他会连续跟踪观察,并有意设计情境或场合,发现学生的根本,并与学生接触、畅谈,了解其内心世界,从而掌握学生的确切需要,并给予合适的教育方法。
帕夫雷什学校有自办的夏令营,有文学创作小组,有自然资源考察小组,有少年探险家俱乐部,有绿色实验室,有少年电工技师小组,无线电技术小组,少年摩托家小组,少年生物化学家小组,少年动物饲养家小组。
有“首次铃声”节、“最后铃声”节、母亲节女孩节、歌节、花节、鸟节、冬节、果园周、首捆庄稼节、新粮面包节及各种各样的劳动传统。
有这么多的活动中,充分利用了各种社会生活资源,充分发挥了教师的自主创新性,也充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并且营造了极好的学习、生活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教育氛围,创造了便于学生创造与教师创造的有利条件与时机。
这样的学习是轻松的,无忧无虑的,这样的教育也是多彩的,为终身发展服务的。
我十分赞同书中这段话:“每个孩子在思想、观点、情感、感受、快乐、不安、悲伤、忧虑等方面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
教师应当认清并熟悉自己学生的这个精神是世界,但他绝不能把他们但做研究对象来对待。
教师应当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
这样,孩子才会向教师敞开他的心灵。
学校,只有当它成为孩子过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并努力求取知识和钻研科学的园地时,才能成为教育基地。
”高尔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
《帕夫雷什中学》的读后感(精选4篇)
《帕夫雷什中学》的读后感(精选4篇)《帕夫雷什中学》的读后感1苏霍姆林斯基是当代世界教育家行列中极为引人注目的一位,他的工作岗位虽然普通无奇——一位普通乡村学校的校长,但他的作为却超群出众,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成绩卓著。
无论是他的《给教师的101条建议》还是《帕夫雷什中学》都是具体的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亲身经验。
书中的一个个场景,一段段文字,鲜活地给我们展示了这所神秘又令人向往的学校。
本书详细地阐述了作者的基本教育信念。
通过细致阐述和介绍学校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做法和见解,同时也阐述了作者的一些教育信念,学校的物质环境营造和师生精神世界的创建,很多理念让我印象深刻。
结合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我觉得也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更有许多名言值得我们反复研读和内化:第一:“教育是一种十分细致的精神活动”对于学校的领导来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他说:居于校长工作首位的,不是事务性问题,而是教育问题。
这里的教育对象包含了学生和教师。
所以这种细致的精神活动也应该面向学生和教师。
我觉得,今天我们所谈的校园文化建设归根到底也应该是一种精神建设。
即能体现学校的文化魅力,又能展现学校的办学水平。
这种精神文化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应该有着重要的意义。
无论这种文化的提炼是来自于校长,还是以校长为首的专家团队,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都应该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学校文化的提炼必须着眼于我们的教育主体——孩子。
这种精神建设应该建立在“深深热爱孩子”的基础上。
苏霍姆林斯基书中对校长提出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校长应有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内在需要,有深刻的人道精神,有深入到儿童精神世界中去并了解和觉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特点的能力。
所以,我认为学校文化的确定应该首先考虑学校希望培养怎样的孩子。
其次,学校是由教师和学生这两大生命主体组成,书中指出一个好校长,首先应当是一个好组织者、好教育者和好教师,不仅对上自己的课的孩子来说,而且对全校学生和教师来说都应如此。
老师读书心得 读《帕夫雷什中学》有感
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情操的培养起着很大作用,也就是人的义务感、敏感性和同情心的形成十分关键。
让孩子们关注别人的精神世界,使每个人都感受到幸福是大家极其亲密的个人关系中的纯洁、美好、高尚的道德情操。
要人别人幸福同时自己也获得快乐,让孩子们会感受别人的痛苦、忧伤、和不幸,并和需要同情帮助的人共忧患,这实际上也在于培养孩子们的集体感、同情心,培养孩子们的仁爱精神,即使在今天,我们的教育也需要很好的反思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对于孩子们的敏感、同情和仁爱的关注仍然不够,尤其在今天更需要对孩子们进行同情心等的培养。
而这种同情心的培养要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条件,那就是诚实,只有在诚实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说同情心和仁爱。
同样,青年男女关系的道德美感也十分重要,因为培养纯洁、高尚的道德审美关系即友谊、互爱等是学校的重要任务。
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尤其在当前的新思维形式下,更要对青少年进行平等、互爱、互助等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男女的交往做好疏通,使其明白当前以及今后农努力的方向,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和人生规划,正确区分爱情和友谊的关系,为学生以后的人生铺垫。
《帕夫雷什中学》的读后感
《帕夫雷什中学》的读后感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以下是《帕夫雷什中学》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帕夫雷什中学》的读后感一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的第一章中,谈到了好老师的四条标准的首条标准是: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是个孩子。
而其中“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是个孩子”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的孩子,一群可能犯任何错误的孩子,一群犯任何错误都可能改正的孩子,一群可能什么都不会做的孩子,一群可能一教就会的孩子,一群气的老师流眼泪,也可能感动得流眼泪的孩子。
我们都曾经是这样的孩子,谁没有因玩耍而忘记了做家庭作业,第二天还要和老师撒谎,说作业忘记带了,老师逼着回家拿,却说大人不在家,老师也没了办法;男孩子哪个没有偷过桃,摘过李子,捣过鸟窝,掏过鸟蛋?没给老师起过外号?如果那时有网吧,难免不进去过把瘾。
是孩子,就该这么淘气,是孩子,就会犯过错,是孩子就会惹老师惹家长生气操心甚至哭鼻子。
谁叫孩子有无限的好奇?谁叫孩子有那么旺盛的精力?谁叫孩子身体和心灵都脆弱的禁不住一片树叶呢?所以,当我们当我们长大了,面对孩子,我们就该常想想,我也曾是孩子。
当孩子遇到悲伤的时候,我们要蹲下来,说几句安慰的话;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拍拍孩子的肩膀说几句鼓励的话;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的时候,也要伸一伸大母手指头,说几句表扬的话;当孩子犯了错误,一定要严厉地说几句批评的话,但话语里一定包含着深情,包含着期望,相信他是一个好孩子。
就像陶行知的四块糖块,就像于永正的优雅的蹲下,就像斯霞清澈如水的孩子般明亮的眼睛一样,去包容孩子,平等的对待孩子,永远地爱孩子。
常想想我们曾是个孩子,我们就会更多地欣赏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他的缺点;就会更多地包容孩子,理解每一个孩子,善待每一个孩子,就会感觉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送给你的美丽的天使。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帕夫雷什中学是一本由印度作家拉帕图利·帕夫雷什所著的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成长故事,展示了教育的力量和个人奋斗的重要性。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受触动,下面我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我对《帕夫雷什中学》的读后感。
引言概述:《帕夫雷什中学》是一本充满教育意义的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帕夫雷什在中学时期的成长经历,展示了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这本小说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学校生活的故事,更是关于友谊、奋斗和梦想的启示录。
正文内容:1. 教育的力量1.1 帕夫雷什在小说中通过教育获得了知识,为自己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 教育让帕夫雷什从一个内向羞涩的学生变成了一个自信、坚强的人。
1.3 教育让帕夫雷什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激发了他追求梦想的勇气。
2. 个人奋斗的重要性2.1 帕夫雷什在小说中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
2.2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在体育、艺术等方面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2.3 帕夫雷什的奋斗精神激励着读者,让我们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梦想。
3. 友谊的重要性3.1 帕夫雷什在中学时期结识了很多好朋友,他们相互支持、鼓励,一起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3.2 他们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3.3 友谊让帕夫雷什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和力量,让他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4. 梦想的力量4.1 帕夫雷什有一个远大的梦想,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4.2 这个梦想激励着他不断学习、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4.3 帕夫雷什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 教育的改变5.1 帕夫雷什通过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他所在的社区。
5.2 他成为了一个榜样,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去追求教育和梦想。
5.3 教育的力量不仅仅改变了个人,还能够改变整个社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6篇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6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6篇巴甫雷什中学读后感,欢迎参阅。
怎样成为一个好教师——《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怎样成为一个好教师——《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苏霍姆林斯基是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是他的重要教育思想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从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优秀教师,一位优秀校长,一位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好教师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首先教师必须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
我想这个先决条件充分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因为教育是用心灵塑造心灵的教育,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与付出才是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前提。
其次,教师必须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时刻了解自己所教学科的新发展。
教师拥有了广博的学科素养,才能巧妙地开阔学生的学科视野,才能有效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教师拥有了浓厚的学科兴趣,才能将兴趣感染到每一个孩子,有了兴趣才能学好学科知识;教师拥有了学科前沿成果,才能在教学中引领学生不断开拓。
第三,教师必须精通教育学和心理学,善于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可以让教师全面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可以让教师更加善于捕捉孩子内在的需求和想法,可以让教师实施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
缺乏教育科学知识,教师将无法做好孩子的工作。
第四,一个好教师还必须要精通某一项技能。
其实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体会则更深,因为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完成课表上的几节课,还需要以班主任或辅导员的角色完成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学科知识外,如果班主任有一技之长,那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善于手工的班主任,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主题装饰,营造优美的班级环境来影响孩子的发展;善于绿化养殖的班主任,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开展绿化养护工作,在养护工作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善于棋类的班主任,可以开展培训和竞赛活动,在班级内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读《帕夫雷什中学》心得体会
读《帕夫雷什中学》心得体会读《帕夫雷什中学》心得体会(通用15篇)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帕夫雷什中学》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帕夫雷什中学》心得体会篇1借着学校“读书节”的活动,,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帕夫雷什中学》这本书。
这本书理论中不乏趣味性,没有一般教育著作的枯燥,读起来颇为轻松。
我感概万千“帕夫雷什中学”,这座享誉世界的前苏联教育实验样板,当代世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实践并发展了他自己的教育信念,用毕生的心血,抒写出一部生动感人的教育诗篇。
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这位教育家用那么多的实例和体会、经验,把枯燥的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阐述得生动明白,如在我们耳边娓娓道来。
读完这本书后,对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在帕夫雷什中学,他不仅当校长,还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他带领全校老师在20多年的时间内,将一所曾被德军当做监狱的荒芜不堪的学校,改造成了花园般的、世界知名的“教育实验室”。
苏霍姆林斯基是教育史上的传奇英雄。
我非常赞赏《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所体现出来的,对教师师德的阐述和教师在学校办学中的核心地位的论述。
教师师德要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行动中去。
中学生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龄阶段,既是人生中拥有激情和梦想,最富有活力的阶段,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成熟的时期。
此时最需要老师们对他们的关爱和引导。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是: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作为一名特教教师,应自觉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
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心存关爱,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责任的体现。
教师师德也体现在我们对待工作严谨细致的作风上。
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如果一位教师只是简单地满足于应用现有教材知识而不谋进取之道,就可能远远落后于时代要求和学科前沿。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读《帕夫雷什中学》这是一本值得仔细阅读的书。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名普通而伟大的教师,他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的一部部教育专著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尤为人们的推崇。
在教学研究及报告中,人们爱引用他的话,不能说是金科玉律,但是也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进行了一次次的思想的启迪。
他的书被人们广泛接受,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我想就是他的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直白的语言往往蕴含着他自己的教育思想,仔细捉摸,便会大有深意。
在《帕夫雷什中学》这本书里他说了自己平常的教学活动,列举了许多实例,而不是让读者泡在大量的专业术语之中,不知所云。
这次读《帕夫雷什中学》,主要读的是其中的德育部分,看看苏霍姆林斯基对德育的理解。
他在书中的第四章提到德育,并分为七个小节对德育进行论述,介绍自己的德育实践。
在这里,我先说明一下,他的七小节的标题1、公民基础---道德教育的基本环节2、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途径3、信念在道德成熟时期如何发展和巩固4、社会定向—信念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5、敏感性和同情心的培养6、培养诚实和荣誉感7、培养男女青年相互关系的道德美感。
从这七个方面为学生建立一个德育体系,也为自己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标尺。
读完德育部分,我的脑中浮现这样几个词语,“共产主义思想”“公民教育”“习惯”、“体验”“榜样”“劳德结合”“情感”等一、共产主义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生于1918年,当时俄国十月革命打响,随后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巩固这样的新兴制度,国民教育自然也是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的,深受这样教育的苏霍姆林斯基,在他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也很自然地体现了共产主义思想,他培养的人是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这样的人必定是要为社会服务的,而不是培养那些利己主义者、个性主义者。
他的整个德育思想都向我们传达共产主义信念,就好像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旗一样。
围绕社会的主流思想,进行教育应当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准则。
《帕夫雷什中学》第二章读后感6篇
《帕夫雷什中学》第二章读后感6篇《帕夫雷什中学》本书的特点在于,它能使读者更集中、更全面地了解苏霍姆林斯基其人、其校及其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施教措施。
下面是收集的《帕夫雷什中学》第二章,欢迎阅读。
浏览《帕夫雷什中学》的目录,我们不难发现“校长和教师的崇高使命就是设计和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作者说:“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而“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统一的完整过程。
”这几天阅读了《帕夫雷什中学》第二章的内容——《学校的物质基础及学生周围的环境》,更是对这个理念有了深刻的感受。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着眼,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物质环境。
这个环境包括自然风光、校园美化、教学设备、室内陈设以及图书保障。
在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有着身临其境之感。
仔细品读,发现该校的物质环境有着这样的几个特点:1、它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精神的唯物主义法则;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必然精神焕发,无形中受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熏陶,收到全面发展的效果。
2、该校的物质环境浸透着每个孩子的汗水,凝聚着每个孩子的智慧,从而激发着每颗心灵对周围一切的无比关怀和爱护——这本身就是富有成效的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教育。
3、该校是一个名不虚传的“书籍世界”,这里的图书随手可得。
形式上书籍是一种物质设备,实质上,它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当然,我们现在为学生创设物质基础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的模仿,而是结合我们国家、社会、区域的实际教育方针,融进我市、我校的办学思想,打造出符合匡小学子身心发展的乒乓文化环境,让他们沐浴其中,茁壮成长。
相信,在校长们的引领和全校老师的努力下,我们的学校环境布置、校园文化建设一定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读了《帕夫雷什中学》其中有一个故事中涉及到了记忆力的培养记忆力是衡量学生智力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试想:如果一个学生对一个事物都不能记得,还谈什么思考、创造?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影响记忆力的因素有很多,尤其要注意的是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高级动物。
帕夫雷什中学 读后感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青岛升平路小学刘欣《帕夫雷什中学》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翻读他的《帕夫雷什中学》,可以触摸到真理的闪光,人性的真谛,智慧的芬芳,诗韵的神奇。
读《帕夫雷什中学》,我们无不为作者热爱教育事业的真诚之心所感动,无不为他终生从事教育科研的精神所激励。
“爱好孩子”、“不懈努力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就是横跨全书的理论主线。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就可以并使学生通过自学而受教育。
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使儿童始终体验至自己的尊严感……”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他表示,一个校长“最主要、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深深爱好孩子,存有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内在须要,存有深刻的人道精神,存有深入细致至儿童精神世界中去并介绍和察觉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特点的能力”。
有人问,教育是什么?我觉得,教育是爱!现在,几乎没有一个教师不承认爱是教育的真谛。
但实际上,譬如谁上课不认真听讲,谁没有完成作业,可能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本人教不得法,或者与学生把关系弄僵了,没有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可教师不反思自己的做法,片面地以自己如何辛苦,如何爱学生为题絮叨不止;还有的个别教师以“爱学生”的名义,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还回忆起小学时,存有一次班主任教导我们玩玩拍掌的小游戏。
我们玩玩的非常高兴,老师说我们说道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快乐的引导。
”快乐的引导,就是呀,我们对孩子们必须展开快乐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抨击和批评。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有爱心。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我也走上了这个神圣而特殊的岗位。
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使般的孩子,突然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需要那么的小心翼翼,生怕做的不好被学生看到或模仿。
对孩子,我们要“蹲”下来讲话,不要让自己高高在上,要怀有一颗童心,真实地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做为教师,我们身上的责任很轻。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帕夫雷什中学是一本以真实经历为背景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充满阳光和希望的教育场景。
故事以一个普通的中学为背景,描写了学校里各个学生的成长故事,以及老师们对学生们的引导和关怀。
阅读帕夫雷什中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本小说给人以温馨、真挚的感觉。
每一个人物都塑造得十分立体,他们的情感、思想以及行为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十分贴切。
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充满个性和鲜明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通过他们的成长经历,作者展现了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小说中,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们以他们的理念和教育方式深深地触动了我。
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们的朋友和引路人。
他们开放的教育理念和真情实意的关怀,让学生们在学术和人生上都获得了全面的锻炼和成长。
尤其是作者通过描绘他们和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传达了教育中的真实、善良和智慧。
在这本小说中,我看到了冲突与和解、挫折与成长的完美结合。
每个学生都面临着各自独特的困境和压力,但他们凭借坚强的意志和老师们的鼓励,一步步走出困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小说中的情节曲折而紧凑,每一次转折都让人深思。
虽然这些情节存在虚构的成分,但它们也反映了现实中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
帕夫雷什中学的读后感给了我很多启示。
我理解到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品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潜力,只有真正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成长为有用的人才。
通过阅读帕夫雷什中学,我也更加明白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教育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热爱和奉献。
教师们应该以身作则,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为学生们树立榜样,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总之,帕夫雷什中学这本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描述学生们的成长故事和老师们的教育理念,作者传达了积极向上的教育观念,并向读者们传递了勇气和希望。
希望每一个读者阅读这本书后都能从中汲取到智慧和力量,为自己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1这是一本值得仔细阅读的书。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名普通而伟大的教师,他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的一部部教育专著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尤为人们的推崇。
在教学研究及报告中,人们爱引用他的话,不能说是金科玉律,但是也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进行了一次次的思想的启迪。
他的书被人们广泛接受,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我想就是他的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直白的语言往往蕴含着他自己的教育思想,仔细捉摸,便会大有深意。
在《帕夫雷什中学》这本书里他说了自己平常的教学活动,列举了许多实例,而不是让读者泡在大量的专业术语之中,不知所云。
这次读《帕夫雷什中学》,主要读的是其中的德育部分,看看苏霍姆林斯基对德育的理解。
他在书中的第四章提到德育,并分为七个小节对德育进行论述,介绍自己的德育实践。
在这里,我先说明一下,他的七小节的标题。
1、公民基——道德教育的基本环节2、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途径3、信念在道德成熟时期如何发展和巩固4、社会定向—信念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5、敏感性和同情心的培养6、培养诚实和荣誉感7、培养男女青年相互关系的道德美感。
从这七个方面为学生建立一个德育体系,也为自己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标尺。
读完德育部分,我的脑中浮现这样几个词语,“共产主义思想”“公民教育”“习惯”、“体验”“榜样”“劳德结合”“情感”等。
一、共产主义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生于1918年,当时俄国十月革命打响,随后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巩固这样的新兴制度,国民教育自然也是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的,深受这样教育的苏霍姆林斯基,在他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也很自然地体现了共产主义思想,他培养的人是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这样的人必定是要为社会服务的,而不是培养那些利己主义者、个性主义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想成为怎样的教师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一个星期的时间与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帕夫雷什中学》为伴,在合上书的那一刻,脑海中一直回响者“我想成为怎样的教师?”这个问题。
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曾问过自己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苏老师的话让我对“教师”对“学校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
苏老师在书中说到:教师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
教师是个有创造性,需要把握好现在也要立足长远的工作。
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孩子,老师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对他们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坚定,我想成为的老师,不是为了眼前的优秀率、升学率而不顾学生能不能接受理解去盲目大量的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会考虑到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水平,立足于他们未来人生的长远发展来选择性地进行讲解与教授,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会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只会读书应付考试的机器。
中国《学记》中有一句古训----“亲其师,信其道。
”而苏老师也说,“教师应当不仅仅是教导者,而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应当和他们共同去克服困难,和他们喜忧与共。
”我非常赞同这两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观点,将来也会努力做到。
人总是更愿意去亲近去信任跟自己位置平等的而非是比自己高一等的人。
作为老师而言,若总是以教导指挥者的身份来和学生相处,总是站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
尽管会更容易树立起威信,能让自己的命令被服从,但是不得不说,在这样树立威信的同时也拉远了师生间的距离,无法聆听到孩子们内心的声音,无法感受他们最真实的想法,难以真正地因材施教,也不利于孩子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书中还写到,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这也就是说,作为老师,要懂得多留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选择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让他们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掘不同的潜能,让每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或许老师们平时会占用那么多课堂时间也是出于为学生考虑,希望能进自己所能来把更多的知识教授给他们。
需要指出的是,学习更多的知识固然是好,但是个性的发展更为重要,知识什么时候都可以学,个性的发展却是错过了那个时间段可能一生都受到影响。
书中值得品读能引人深思的地方还有很多,我知道在通往自己理想教师的前路,充满着未知的挑战,我会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训,以一颗学子之心,乐观面对,努力行进。
陈家滩九校:向亚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