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六年级课外文言文

合集下载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六年级课外文言文(一)

六年级课外文言文(一)

鳝救婢原文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

如是累年。

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

夜深入睡,比醒而痛减,伤亦愈。

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

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

翻译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经营鳝鱼面。

他每天要杀数千条鳝鱼。

有一位女仆人十分怜悯鳝鱼,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出一部分鳝鱼,把它们从后窗扔进河中,像这样做了许多年。

有一天,,面店被火焚烧,女佣仓皇逃出,被火所烧伤,困在了河岸边。

夜深时睡着了,等到醒来后感到伤口的疼痛减弱,连烧伤的部位也马上要痊愈了。

仔细看伤口,发现有河中的污泥敷在伤口上,但周围有鳝鱼的行迹。

她才知道:是从前她放生的鳝鱼来救她了。

高怀中感慨这件事的奇怪,就从此停业了。

等她拆除灶台,发现灶台下面有洞,无数条活鳝鱼在洞中,就把它们全部放到河里。

注释(1)以千数:意为用千来计算,即数千条。

(2)悯:怜悯。

(3)比:(4)业:经营。

(5)婢:女仆。

(6)周:四周。

(7)诸:之于(在文中用作代词兼介词)。

(8)滨:河岸。

(9)向:从前。

(10)罢业:停止营业。

(11)是:这样。

(12)累:积累。

(13)累年:过了几年。

放走。

(15)始:才。

(16)困:疲倦。

(17)婢:侍女;此指女佣。

(18)扬州:今江苏扬州市。

(19)之:此指鳝。

选自《讱庵偶笔》文言知识说"诸".常用作代词.也可用作兼词,兼词是1个单音节虚词兼有2个词的意义和作用,通常是合音词.“诸”用在句中,是“之于”的合音,代词兼介词。

用在句末,是“之乎”的合音,代词兼语气助词。

文中的“诸”是“之于”的和音。

启示从婢的角度来说:好人有好报,应当乐于助人。

从鳝的角度来说:别人对你有恩,应寻找合适时机报恩。

二鹊救友古文原文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17),孵雏将出。

初中课外文言文26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26篇

一)、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③其馀。

”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⑥云下。

云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臣敢以死争。

”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⑧之,以旌⑨直臣。

” (选自《汉书?朱云传》)【注释】①匡:辅助。

②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

③厉:激励,此有警戒之意。

④上:指汉成帝。

⑤张禹:汉成帝的老师。

⑥将:拿。

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

⑧辑:连缀。

⑨旌:表彰。

1.用“/”给文中画线句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

(1分)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廷()(2)已()(3)易()3、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

(2分)4.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5.你认为汉成帝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谈谈(2分)(二)、福安居盛家园,畜二母鸡,黄白各一,桑麻掩映,分棚而栖,各养数雏。

晨夕带雏出入,二雌同行,宛如人之洽比其邻者。

一日,黄者被人窃去,失母之雏,悲鸣不已。

白者频来顾视之,若代为悯恻。

然自后得食相呼,归栖逐队,盖亡形于黄白,而皆视为己子矣。

鸡虽微禽,而于五德,之外,竟复具一德。

盛君之友因呼之为“慈鸡”。

【注】五德:指仁、义、礼、智、信。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而皆视为己子矣()(2)竟复具一德()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白者频来顾视之8.表现“二母鸡”和睦相处的句子是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9.文中的“一德”指的是____。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整理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整理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初中课外文言文并带译文20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并带译文20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并带译文20篇(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二)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

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四)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初中课外文言文翻译练习100篇 (含译文)

初中课外文言文翻译练习100篇 (含译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含译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翻译: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1翻译: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初中课外文言文并带译文20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并带译文20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并带译文20篇(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二)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

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四)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六年级课外文言文精选20篇

六年级课外文言文精选20篇

六年级课外文言文精选20篇1.咏雪刘义庆〔南北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诫子书诸葛亮〔两汉〕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品德高尚的人,依靠内心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来培养品德。

不恬淡寡欲就无法使(自己的)志向明确,不清静寡欲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则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放纵懈怠就不能勉励心志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同时光飞快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最终(像黄叶一样)枯老衰落,大多不接触世事,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困守在自己破败的房子里,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3.狼蒲松龄〔清代〕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六年级必备文言文原文及解释

六年级必备文言文原文及解释

六年级必备文言文1、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2、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见《论语•子罕》篇)南阳,郡名。

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在邓县隆中,属于南阳郡。

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

西蜀,现在的四川。

子云,指杨雄,西汉文学家。

3、木兰诗《乐府诗集》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初中六年级课外文言文

初中六年级课外文言文

鹦鹉灭火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皆相爱。

鹦鹉自念,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

禽兽依依不舍。

后数月,山中大火。

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天神嘉感,即为之灭火。

注释1.集:栖息2.念:想3.沾:沾湿4.辄:都5.去:离开6.濡:浸7.何足道也:(你洒的这点水)怎么能扑灭火呢8.然:但是9.侨:寄居10.区区:小,细微11.志:愿望;指灭火的心意12.见:文中指禽兽们受火灾之苦13.虽:即使14.是:这15.善:好的16.皆:都17.对:答18.即:就19.他山:别的山头,指不是自己常居的山头20.相: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21.相爱:喜欢它22.尝:曾经23.为(即为灭火):替译文有一只鹦鹉飞到别的山上,栖息在那里,山中的飞禽走兽都很喜爱它。

鹦鹉认为:这里虽然快乐,但不是他长久停留的地方,就离开了。

山里的动物都很不舍。

过了几个月后,山中失火了。

鹦鹉远远看到,心中很着急。

便把羽毛在水里沾湿,飞到山上洒水救火。

天神说道:“你的心意即使好,但(区区几滴水)又怎么值得一提!”鹦鹉答道:“我虽然知道这么点水不能救火,但是我曾经在这座山住过,山上的飞禽走兽对我很好,我们都亲如兄弟,我不忍心看着他们被火烧毁啊!”天神赞扬鹦鹉的好心肠,马上替它把火扑灭了。

启示与借鉴1.帮助他人,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显示一片诚心。

有人捐一元钱帮助病重的同学,有人出五十万支援受灾的百姓,各尽其力,这“义”的分量是相当的。

(摘自《文言文启蒙读本》)2.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似,尽心尽力去做看似无用的事情,而以诚心感动了他人并得到帮助。

3.人要有毅力不管这股力量是多么的微小持之以恒的应对一定会有回报的与“水滴穿石”同一个道理。

4.这个故事跟愚公移山有点像,但更加入了感人的友谊。

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件艰巨的任务是不容易的,如果有贵人相助就简单得多,但是贵人(天神)并不是随意帮助别人的,所谓天助自助者,自己不努力,是不能寄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如果所从事的任务是基于一项伟大的情操,则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大家一起共襄盛举。

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70篇

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70篇

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70篇1.★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①,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履为履之也,而越人跣②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译文】鲁人自己善于织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白绢,(他们)想搬到越国去。

有人对他们说:“你们一定会很穷的。

”鲁人问:“为什么呢?”(那个人)说:“草鞋是用来穿的,可是越人光脚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可是越人披头散发的,凭你所擅长的技能,到用不着的国家去(谋生),想要不贫穷,难道可能办到吗?”鲁国人就反问他说:“到了不用我们专长的地方,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穿鞋戴帽,随着用途的不断推广,我们怎么会受穷呢?”【说明】凡做一事,制定行动计划,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万不可纯凭主观,心血来潮,莽撞从事。

做生意特别要了解顾客的需要。

2.★农夫殴宦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

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选自韩愈《顺宗实录·宫市》)【译文】曾经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到城里来卖,遇到宦官自称“宫市”拿走他的木柴,只给了他几尺绢,又就地索取“门户”税,还强要(农夫)用驴把木柴送到内廷去。

农夫哭了,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宦官,(宦官)不肯接受,说:“必须用你的驴把柴送到内廷。

”农夫说:“我家有父母、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

现在我把木柴给了你,不向你要价钱就回去,你还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以死相拼了!”农夫就殴打了宦官。

这篇文言文揭露了黑暗的“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迫害,使得老百姓生活困苦。

深刻揭露“宫市”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中学生必背文言文

中学生必背文言文

中学生必背的一些文言文1.七年级:1.《论语十二章》: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等,对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文章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精神。

3.《爱莲说》(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作者以莲为喻,歌颂了君子的高尚品质,对中学生的品德修养有积极的影响。

4.《河中石兽》(纪昀):讲述了人们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说明了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 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科学精神。

2.八年级:1.《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让学生了解古代的社会理想。

2.《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生动地描写了三峡的壮丽景色,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雄伟和神奇。

3.《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 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体现了作者豁达的心境,让学生学会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

5.《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描写了富春江的山水风光,文字优美,意境深远。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一)敏慧1、黄琬巧对太琬之初?”琼大惊,之。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黄琬从小就聪明,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正月发生日食。

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告诉皇上,皇太后召见他问他日食的情况。

黄琼思考该如何对答却不知道该如何描述。

黄琬7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就像初升之月?”黄琼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黄琬说的回答诏令,并且认为黄琬十分特别,十分喜爱他。

2、神童庄有恭将军署,“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

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才真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车、马、炮。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粤中部的庄有恭,幼年即有神童的名声。

(他的)家在镇粤将军署旁边,时常放风筝玩耍,刚好风筝掉入将军宅内,庄有恭便直接进去拿了。

六年级课外经典文言文阅读训练(共8篇)

六年级课外经典文言文阅读训练(共8篇)

六年级课外经典文言文阅读训练(共8篇)文言文阅读练1 - 寻隐者不遇内容简介:本文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绝妙小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寻找隐士却未与其相遇的遗憾之情。

阅读文本: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文言文阅读练2 - 归园田居阅读文本: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野竹成阴合,落英缤纷迎。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百卉丛林静,谁知有此花?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船。

文言文阅读练3 - 渡汉江内容简介:这是唐代文人杨炯创作的一篇游水诗,描绘了作者渡过汉江的情景。

阅读文本: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尚忆杨朱曾隐几多百年`,最是一昌年。

良人留连恋不舍,春草年年绿。

灞陵苑径何萧瑟?灞陵苑径何萧瑟?烟中草木灞陵苑径何萧瑟。

红白胡同隔酒缸,青楼红梨千里香。

年少追求者杨柳,心中有望,几十鬼神堂。

厚禄冠城郭,济世安邦宽如海。

最爱别盟和异姓同胞,枭蛇悲鬼哭累累。

我看此志怅愢,蓦然方想,人生如梦,哪里不是长堤。

一手一舞紫荆扇,无缘舞汉洛人莫韩光。

寻骨觅迹,空挥灞陵苑径何萧瑟?灞陵苑径何萧瑟?文言文阅读练4 - 渔歌子内容简介:此篇为宋代苏轼创作的一首写渔村生活的诗,颂扬了自然和谐的渔人生活。

阅读文本: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文言文阅读练5 - 清明内容简介:清明是唐代文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景色和人们的哀思。

阅读文本: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翻译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翻译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翻译1、黄琬巧对翻译:黄婉小时侯聪明,祖父黄琼做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

京城看不见日食情况,黄琼把听见的情况告诉皇上。

皇太后招他问日食遮了多少。

黄琼思索答案却不知道日食情况。

黄婉当时7岁,在旁边:“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黄琼恍然大悟,立刻用他的话回答诏书。

2、神童庄有恭翻译:粤中部的庄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声。

(他的)家在镇粤将军署旁边,有一次放风筝玩耍,(风筝)恰好落到将军署的内院中,庄有恭直接进入要求归还。

所有衙役都认为他岁数小而忽略了他,没有来得及阻挡他进入。

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状态与众不同,急促喝问他说:“小孩从哪来的?”庄有恭实话回答。

将军说:“你读书了没有?曾经学过对对子吗?”庄有恭回答说:“对子,小意思了,那有什么难的!” 将军问:“能对几个字的对子?”庄有恭回答:“一个字能对,一百个字也能对。

”将军以为他在吹牛,于是就指着厅里张贴的画让他做对子,说:“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有恭说:“就是这里一盘棋,便可以对呀。

”应声对道:“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3、曹植聪慧翻译:曹植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背诵《诗经》、《论语》等几十万字的文章及其他诗词歌赋,善于文章写作。

太祖曹操曾经看他的文章,对曹植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吗?”曹植跪下回答:“我的言论是自己的观点,写出来就成文章了,您可以当面考我,为什么还要请别人呢?”当时邺城铜雀台刚刚建成,曹操让所有的儿子都到台上,让他们以铜雀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曹植挥笔马上就完成了,而且文章很有文采。

曹操对他的才华感到十分诧异。

曹植天性随和,不让人敬畏,他使用的车马以及自身的装束打扮也都不追求华丽。

每次去见曹操,曹操都故意用疑难问题来刁难他,但曹植都能应声而答,因此颇受曹操宠爱。

4、鲍子难客翻译:齐国姓田的(权臣)出行前在厅堂设宴祭祀路神,(一起吃饭的)幕僚有上千人。

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六年级

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六年级

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六年级初中阶段,学生们需要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和文言文,这些文学作品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这些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1. 《诗经》中的《关雎》、《蒹葭》、《桃夭》等篇章,这些作品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代表了古代诗歌的开端,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

2. 李白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等,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3. 杜甫的《春望》、《登高》、《春夜喜雨》等,杜甫的诗歌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被誉为“诗史”,其作品语言凝练,情感真挚。

4.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王之涣的诗歌以描绘边塞风光和抒发壮志豪情见长。

5.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苏轼的词作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宋词的代表人物之一。

6.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辛弃疾的词作多表现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7. 文言文方面,如《论语》中的一些经典篇章,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这些篇章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智慧。

8. 《孟子》中的一些篇章,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孟子的这些言论强调了道德和人性的价值。

9. 《左传》中的一些故事,如“曹刿论战”、“晏子使楚”等,这些故事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10.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文言文,这些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作者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提前接触和背诵这些作品,有助于他们在初中阶段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文学作品。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译文: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初中必背古诗词六年级文言文

初中必背古诗词六年级文言文

初中必背古诗词六年级文言文《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夜泊牛渚怀古》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部编版初中全段六-九年级文言文和古诗词原文汇总大全

部编版初中全段六-九年级文言文和古诗词原文汇总大全

六年级上册文言文和古诗词管鲍之交司马迁《史记》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割席断交刘义庆《世说新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伯牙鼓琴《吕氏春秋》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书戴嵩画牛宋·苏轼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10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10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10篇)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大全(一)李将军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广家世世受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人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①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②。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注释:①即:如果。

②用坚其意:以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猜想,指让胡人相信李广是来诱敌的。

(二)帝置酒雒阳南宫帝①置酒雒阳南宫,上②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

填④国家,抚百姓,给饷馈⑤,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兵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⑥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

”群丞说服。

注释:①帝:指汉高祖刘邦。

②上:尊指刘邦。

③子房:张良字子房。

刘邦的谋士。

④填:通“镇”。

⑤饷馈:军饷。

⑥范增:项羽的谋士。

(三)刺客列传(节选)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庄公好力。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①。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②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鹦鹉灭火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皆相爱。

鹦鹉自念,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

禽兽依依不舍。

后数月,山中大火。

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天神嘉感,即为之灭火。

注释1.集:栖息2.念:想3.沾:沾湿4.辄:都5.去:离开6.濡:浸7.何足道也:(你洒的这点水)怎么能扑灭火呢8.然:但是9.侨:寄居10.区区:小,细微11.志:愿望;指灭火的心意12.见:文中指禽兽们受火灾之苦13.虽:即使14.是:这15.善:好的16.皆:都17.对:答18.即:就19.他山:别的山头,指不是自己常居的山头20.相: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21.相爱:喜欢它22.尝:曾经23.为(即为灭火):替译文有一只鹦鹉飞到别的山上,栖息在那里,山中的飞禽走兽都很喜爱它。

鹦鹉认为:这里虽然快乐,但不是他长久停留的地方,就离开了。

山里的动物都很不舍。

过了几个月后,山中失火了。

鹦鹉远远看到,心中很着急。

便把羽毛在水里沾湿,飞到山上洒水救火。

天神说道:“你的心意即使好,但(区区几滴水)又怎么值得一提!”鹦鹉答道:“我虽然知道这么点水不能救火,但是我曾经在这座山住过,山上的飞禽走兽对我很好,我们都亲如兄弟,我不忍心看着他们被火烧毁啊!”天神赞扬鹦鹉的好心肠,马上替它把火扑灭了。

启示与借鉴1.帮助他人,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显示一片诚心。

有人捐一元钱帮助病重的同学,有人出五十万支援受灾的百姓,各尽其力,这“义”的分量是相当的。

(摘自《文言文启蒙读本》)2.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似,尽心尽力去做看似无用的事情,而以诚心感动了他人并得到帮助。

3.人要有毅力不管这股力量是多么的微小持之以恒的应对一定会有回报的与“水滴穿石”同一个道理。

4.这个故事跟愚公移山有点像,但更加入了感人的友谊。

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件艰巨的任务是不容易的,如果有贵人相助就简单得多,但是贵人(天神)并不是随意帮助别人的,所谓天助自助者,自己不努力,是不能寄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如果所从事的任务是基于一项伟大的情操,则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大家一起共襄盛举。

5.要知恩图报,不要忘恩负义。

寓意这则寓言高度赞扬了珍视友谊,为友谊宁肯献出生命的无私精神。

而且帮助不在于大小!.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义”的理解珍视友谊,为友谊宁肯献出生命的无私精神.我们要学会知恩图报,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

文言知识天神嘉其意,即为之灭火嘉。

“嘉”多作“美好”、“赞许”解释。

如“嘉客”、“嘉宾”。

上文“天神嘉其意”,意为天上的神赞扬鹦鹉的好心肠。

又,“帝嘉之”,意为皇帝称赞他。

(摘自《文言文启蒙读本》)黄香温席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 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译文汉朝时,有一位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

他九岁时,已懂得了孝敬父母的道理。

每当炎炎夏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和蚊子扇开,让父母好安心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体温使父母的被子暖和,让父母睡得舒服。

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字词解释“江夏”:古地名,在今湖北境内。

“方”:才,刚刚。

“令”:使。

“寝”:睡安:舒服的,安心的。

“至于”:到了。

“京师”:京城;国都。

待:等待。

播:传播,流传,散布。

则:连词,表示因果,相当于现代汉语“就”,“便”,“那么”。

暖:属词类活用的词,这里形容词作动词用。

帷帐: 帐子。

蚊蚋:(ru ì)吸人血的小虫。

衾:被子。

典故从前,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

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黄香非常悲伤。

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

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

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黄香温席漫画版“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

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

”黄香说。

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

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

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

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人们想,这样孝敬父亲的人,一定很爱自己的国家。

黄香果然没让大家失望,长大后,人们推举黄香当地方官,在黄香的领导下,家乡的日子越过越好。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就是出自这个故事。

启发与借鉴表现了黄香孝顺父母的优良品质,告诉我们从小就应该懂得孝顺父母,回报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而且应从小事做起。

陆绩怀橘原文陆绩,三国时吴人也。

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

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

术令人出橘食之。

绩怀三枚,去,临行拜辞术而橘堕地。

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术奇之,后常称说。

今人席间怀果,欲娱其儿。

夫一样怀归,盍易爱子之心以爱亲。

怀物与儿,识者贱之,怀物奉亲,人皆敬之。

奇哉陆郎,可以为法矣。

[注释]术令人出橘食之:令:命令。

;出:拿出,取出。

临行拜辞术而橘堕地:辞:告别;坠:掉下。

绩跪对曰:对:回答。

是橘甘:是:这;甘:甜。

欲怀而遗母:遗:送。

术奇之:认为……不同。

“陆绩怀橘”中字词解释:(1)“术令人出橘食之”:袁术命令仆人拿出很多橘子给陆绩吃。

(2)食:给……吃。

(3)怀物与儿:藏……于怀中给孩子。

(4)与:给。

(5)识者贱之:知道的人轻视他。

(6)贱:轻视,瞧不起。

(7) 绩:陆绩;三国时吴国著名学者。

(8)九江:古地名,今江西九江市。

(9)袁术:当时的大豪强。

(10)辞:告别。

(11)奇之:认为陆绩与众不同文言文知识1.释“遗”。

“遗”在古文中有两个读音,一读yi,指遗失,遗忘,遗漏等;二读wei。

上文“欲归遗母”中的“遗”,读wei,指送或赠予,句意为想回去后送给母亲吃。

又,“古人遗我鱼”,意为老朋友送我鱼;“天寒,以裘遗之”,意为天冷,把一件皮衣赠送给他。

2.两个“怀”的用法。

“怀”指胸怀,属名词。

上文“怀三枚”及“怀橘”,如果直接理解为胸怀三枚及胸怀枚,都不通。

其实,“怀”在句中是活用为动词,指“胸怀里藏着”,这样就容易理解了。

“怀三枚”,意为在胸怀里藏着三只橘子;“怀橘”,意为胸怀里藏着橘子。

[译文]陆绩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学者。

他曾经担任过太守,他精通天文和历法。

陆绩六岁时,到九江去拜见袁术(当时的大豪强)。

袁术命令下人拿出许多橘子来给陆绩吃。

陆绩把三个橘子藏在怀中,等到告别的时候,跪着向袁术拜谢。

不料这三个橘子落到地上。

袁术笑着说:“陆绩,你来别人家做客,为什么怀里藏了主人的橘子?”陆绩跪在地上,回答道:“这橘子很甜,我想藏在怀里留给母亲吃。

”袁术说:“陆绩,你那么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长大后必定是人才。

”袁术认为陆绩十分与众不同,后来经常向别人称赞陆绩怀橘的美德。

现在有人在席间在怀里藏果,想逗弄小孩。

同样藏到怀里回去,何不把爱子之心变为爱父母之心呢。

奇才陆绩,可以作为典范。

[点评]陆绩的孝行史记记载只有一件事,但足以反映他的为人。

所谓“当年桔子入怀日,正是天真烂漫时,纯孝成性忘小节,英雄自古类如斯。

”启发与借鉴陆绩小时候就知道孝敬父母,难能可贵。

孝心是从小养成的。

陆绩六岁就知道把橘子给母亲尝尝,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已埋下孝的种子。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父母,爱护父母直至赡养父母,既是小辈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

这种道德观要从小培养。

狂泉原文昔有一国,国有一水,号曰“狂泉”。

国人饮此水,无一不狂。

唯(1)国君穿(2)井而汲(3),独得无恙(4)。

国人既(5)狂,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于是聚谋,共执(6)国主,疗其狂疾,火艾针药,莫不毕具(7)。

国主不任(8)其苦,遂至狂泉酌(9)而饮之,饮毕便狂。

于是君臣大小,其狂若一,国人乃欣然。

释词:1.唯:只有2.穿:凿3.汲:取4.恙:病5.既:都6.执:抓住7.毕具:全都用上了8.任:承受9.酌:舀水译文从前有一个国家,国都有一眼泉水,名叫“狂泉”。

国人喝了这水,没有一个人不疯狂的,只有国君凿井取水喝没事。

国人都已经疯了,反而说国君不疯的才是真疯。

于是国人就聚集起来谋划,抓住了国君,治疗国君的疯病,针灸、吃药、火烤,没有不用的。

国君承受不了这种苦难,于是就去了“狂泉”的所在地,舀泉水喝,喝完就疯狂了。

全国上下,国君臣民,都得了一样的疯病,国人都兴高采烈(的样子)。

文言知识恙。

“恙”指“病”、“病害”或“病痛”、上文“故无恙”,译为唯有国君没害上狂。

又引申为“意外的不幸事”,如成语“安然无恙”,译为很平安,没发生意外或不幸的事。

今人写信常说“别来无恙”,译为分别后没发生什么意外的事。

感悟狂泉不过是个假想的故事而已,但它却告诉我们:在举国上下只流行一种荒诞的意识、只贯彻一种虚伪的做法的情况下,一个有健康头脑和正常行为的人,要想在众人颠倒黑白的环境下坚持公正的原则,的确是极其困难的。

国君的可悲在于屈从、不能坚持真理。

启示多数人的荒谬有时竟会成为“真理”,但它的本质仍然是荒谬。

如果在黑白颠倒的世界里,所有人都说那张白纸是黑的,你能勇敢地站起来说那时白的吗?你是否会狐疑的询问自己:是否是我记错了?或是我原本就是错的?在举国上下只流行一种荒诞的意识、只贯彻一种虚伪的做法的情况下,一个有健康头脑和正常行为的人,要想在众人颠倒黑白的环境里坚持公正的原则,的确是极其困难的。

众人皆醉我独醒看来真不会有好下场。

中心意思:坚持真理,勿要随波逐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