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整理的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谏太宗十思疏作者:魏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欲流之远者[2],必浚其泉源[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4],居域中之大[5],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6],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7],承天景命[8],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9]。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馀(yú[同“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10],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1]。
竭诚则吴越[12]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3]。
虽董之以严刑[14],振之以威怒[15],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岂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1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1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18];乐盘游[19],则思三驱以为度[20];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21];虑壅(yōng)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2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23]。
简能而任之[24],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5]。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赏析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赏析【原文】谏太宗十思疏作者:(唐)魏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2);欲流之远者(2),必浚其泉源(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4),居域中之大(5),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6),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7),承天景命(8),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9)。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10),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1)。
竭诚则吴越(12)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3)。
虽董之以严刑(14),震之以威怒(15),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1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1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18);乐盘游(19),则思三驱以为度(20);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2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2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23)。
简能而任之(24),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5)。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26)【注释】(1)疏:奏议的一种。
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2)长(cháng):高固:使……稳固。
(3)远:使……流得远。
浚:疏通,深挖。
(4)当:主持,掌握。
(5)居域中之大:占据天地间的一大。
《老子》上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域中,天地间。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于贞观十一年,劝谏唐太宗的上疏。
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
谏太宗十思疏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魏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谏太宗十思疏全文翻译: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
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
04《谏太宗十思疏》-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原卷版)
2021年高考必备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全国通用版)04 《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正文翻译注释赏析臣闻求木之长(zhǎng)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jùn)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yù)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shē)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微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平和美好。
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却想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一样啊!长:生长。
这里指长得好。
固其根本:使它的根本牢固。
本,树根。
浚:疏通,挖深。
在下愚:处于地位低见识浅的人。
明哲:聪明睿智(的人)。
当神器之重: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
神器,指帝位。
古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
域中:指天地之间。
休:美。
这里指政权的平和美好。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yīn)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jié)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fù)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译文: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
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
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
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翻译《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翻译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使它的根底稳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主持着国家的重任,在天地间占有重大的地位,应推崇追求最高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如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达不到更高的境界,情感不能控制住欲望,这也是砍断树根而想要树木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译文及赏析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译文及赏析《谏太宗十思疏》全篇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中心展开论述。
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结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谏太宗十思疏》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谏太宗十思疏唐代:魏征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望国一作:思国)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
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
谏太宗十思疏
学习目标:
1.之:取独
2.长:zhǎng生长,
这里是长得好的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 思。
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3.使动用法,固: 使……稳固。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远:使……流的远。 4.浚:jùn疏通
根本:今义:事物的根本。 古义:树木的根。
水道
5.德义:德行 和道义
•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 根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
2 、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答:“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排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比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句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提出问题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句排 比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凡百元首,承天景
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远:形容词作动词, 流的。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
而:前三个表示 转折,第四个表 示递进
之:用在主谓 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
明哲:明智的人。 这里指唐太宗
• 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 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微臣虽然愚笨,(也) 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
分析问题
第 1、概括历代君主的普遍规律(总结历史):
二
(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
段
:
为 2、用古人的论述以 水和舟 的关系
什 比 民和君 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的知识点整理(优秀6篇)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的知识点整理(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的知识点整理(优秀6篇)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职高语文第四册 《谏太宗十思疏》赏析
《谏太宗十思疏》赏析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1],居域中之大[2],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3],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4],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5],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复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8],则思三驱以为度[9];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此九德[10]。
简能而任之[11],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魏征传》【注释】[1]神器:帝位。
[2]居域中之大:占据天地间的一大。
《老子》上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域中,天地间。
[3]景:大。
[4]殷:深。
[5]董:督责,监督。
[6]作:兴作,建筑。
指兴建宫室之类。
[7]谦冲:谦虚。
自牧:自我修养。
[8]盘游:打猎游乐。
[9]三驱:一年打猎三次。
《礼•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猎)。
”[10]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
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
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
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和译文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和译文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欲流之远者〔2〕,必浚其泉源〔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4〕,居域中之大〔5〕,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6〕,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7〕,承天景命〔8〕,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9〕。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10〕,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1〕。
竭诚,则吴越〔12〕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3〕。
虽董之以严刑〔14〕,振之以威怒〔15〕,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复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呼,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1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1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18〕;乐盘游〔19〕,则思三驱以为度〔20〕;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2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2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此九德〔23〕。
简能而任之〔24〕,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5〕。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26〕——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魏征传》【注释】〔1〕固:使……稳固。
〔2〕远:使……流得远。
〔3〕浚:疏通,深挖。
〔4〕当:主持,掌握。
〔5〕居域中之大:占据天地间的一大。
《老子》上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域中,天地间。
〔6〕以:用,行。
〔7〕凡百:所有的。
〔8〕景:大。
〔9〕克:能够。
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
〔10〕盖: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
殷:深。
〔11〕傲物:看不起别人。
物:这里指自己以外的人。
〔12〕吴越:吴国和越国。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一:谏太宗十思疏/魏徵/谏太宗十思疏二: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赏析魏征又名魏徵,钜鹿郡(河北省)人。
都说时势造英雄,在隋唐之间的时间觑隙里成长起来的一群人演绎着属于他们的传奇人生。
以下为您带来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赏析,欢迎浏览!谏太宗十思疏唐代:魏征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望国一作:思国)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赏析《旧唐书》曾赞扬魏征的奏疏“可为万代王者法”。
对于魏征这篇奏疏,唐太宗非常重视,说它是“言穷切至”,使得自己“披览亡倦,每达宵分”。
他还曾使用“载舟覆舟”的比喻来训戒太子。
宋、明、清三代的一些君主,也经常拜读这篇奏疏,用以规戒自己。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注释与精细翻译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注释与精细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第一段:原文:臣闻求木之长1者,必固其根本2;欲流之远者,必浚3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4,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5乎!人君当神器之重6,居域中7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8。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注释:1、长(zhǎng):生长。
2、固其根本:使它的根本牢固。
本,树根。
3、浚(jùn):疏通,挖深。
4、在下愚:处于地位低见识浅的人。
5、明哲:聪明睿智(的人)。
6、当神器之重: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
神器,指帝位。
古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
7、域中:指天地之间。
8、休:美。
指政权的平和美好。
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
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
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第二段:原文:凡百元首9,承天景命10,莫不殷忧11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12繁,能克终者盖寡13,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4。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15,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6。
虽董17之以严刑,振18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19,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20,可畏唯人21;载舟覆舟22,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注释:9、凡百元首:所有的元首,泛指古代的帝王。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摘要:一、思国之安危二、思民之休戚三、思贤才之并用四、思听言之利弊五、思赏罚之公私六、思劳逸之始终七、思卑尊之序八、思上下之交九、思临阵之勇怯十、思刑罚之道正文:【一、思国之安危】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首先提醒太宗要思考国家的安危。
一个明智的君主应该关注国家的命运,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二、思民之休戚】其次,魏征强调君主应该关心民众的疾苦。
民众的福祉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只有关心民众,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三、思贤才之并用】一个明智的君主应该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
魏征建议太宗要广泛选拔贤才,使各类人才都能为国家所用。
【四、思听言之利弊】君主应该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魏征提醒太宗要分辨言论的利弊,以免受到蒙蔽。
【五、思赏罚之公私】赏罚分明是一个国家治理的关键。
魏征主张太宗要做到公正无私,确保赏罚制度的实施。
【六、思劳逸之始终】君主在治理国家时,要兼顾国家和民众的劳逸。
魏征建议太宗要合理分配资源,使国家和民众都能得到适当的休息和发展。
【七、思卑尊之序】国家要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尊卑有序。
魏征提醒太宗要重视社会等级制度,维护国家的稳定。
【八、思上下之交】君主应该处理好与各级官员的关系,魏征建议太宗要与臣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便了解民情,做出正确的决策。
【九、思临阵之勇怯】作为一个君主,李世民需要在关键时刻表现出勇气和果断。
魏征提醒太宗要勇于面对挑战,果断处理国家事务。
【十、思刑罚之道】君主在治理国家时,要善于运用刑罚。
魏征主张太宗要合理运用刑罚,既不能过严,也不能过宽。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翻译《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翻译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使它的根底稳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主持着国家的重任,在天地间占有重大的地位,应推崇追求最高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如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达不到更高的境界,情感不能控制住欲望,这也是砍断树根而想要树木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谏太宗十思书
谏太宗十思书1、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思国之理一作:思国之治)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想谗邪一作:惧谗邪;弘兹一作:宏兹;在君一作:君臣)2、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微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平和美好。
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却想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一样啊!(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一、本篇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二、文章翻译:我听说,如果想要树木长得高大,就必须先让它的根部稳固;如果想要水流流得远,就必须先挖掘和疏通它的源头;如果想要国家安定,就必须积累德行和道义。
如果源头不深却希望水流远,根部不稳固却希望树木高大,德行不深厚却想要国家治理得好,我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是明智的君主呢?君主掌握着国家的重要权力,居于世界的中心,应该追求像天一样高峻的道德,永远保持无边无际的幸福。
如果不在安定的时候考虑危险,在奢侈中不知道节俭,在德行不深厚的时候却想要国家治理得好,这就像是砍掉树根却希望树木茂盛,堵塞水源却希望水流长远一样。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637 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以下是原文及译文。
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该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止境的美善。
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 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徵敢于 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 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 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被称 作理想的君臣。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yào) 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 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 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 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 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 子被憋死在怀里。
读准字音
臣闻求木之长者(cháng) 夫(fú)在殷(yīn)忧 必浚其泉源(jùn) 虑壅蔽(yōng) 则思正身以黜恶(chù)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miù)
【研读课文,理清文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取独,长高 使……稳固 树根 泉水,动作名
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 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 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 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 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 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克服
水流,名词。
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长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
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 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国君的道德仁义。源泉不深 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不稳固却要树木长高,道德 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是最愚昧无知的人, (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你这)明智的人 呢!国君主持着国家的重任,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 位,应推崇皇权的高峻,永保无止境的美善,如不 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 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是砍 断树根却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却想要泉水流远 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假设连 词,如果
二、你认为哪一“思”对社会哪种现象 特别有警示作用?
三、做到这“十思”有什么好 处? 文章中有提到吗?
使动,使….宏大 此,这 选拔 竭尽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 散播 贡献 争着奔走效劳 烦心 恩惠 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 的事 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 指不 被教 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 亲自 化 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 处理 政务 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掌管 使动,使…劳损 使动,使…毁坏
主持,掌管
指帝位
adj作n,重任adj作n,重要地位
天地间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 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
美好、福祉 保持 考虑 这
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
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堵住
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该)推崇 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止境的美善,不能想到居安思危,不戒 除奢侈而行节俭 ,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就 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 一样啊!
11.择善而从之
12.貌恭而不心服
13.则思江海下百川
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貌,名词做状语 下,名词活用做动词
特殊句式
虽董之以严刑 震之以威怒
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判断句
一词多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安
项王曰:”沛公安在?”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垂拱而治 不效则治臣之罪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魏徵
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人,
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 出的历史学家。隋末因避乱而出家做道 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 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 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 赠司空,谥文贞。 魏徵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 多次,达十万言,辅 佐唐太宗17年,以 “犯颜直谏”而闻名。他“上不负时主, 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 不逢时改节,不图位卖忠” 的精神,千 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所有的
帝王
承担 大
忧患兴国,治道显著 坚持到底 能够 表不十分肯定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
功成而德衰,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开头做得好的 难道 表反问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 守之而不足,何也?
所有君主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不忧患 兴国,治道显著的,功成名就后却道德衰退,开头做得 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夺取天 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当初创业时,能力绰绰有余; 如今守成,能力却不足,这是为什么呢?
adj作n,好的意 见
取独 疏通
固:使动,使…牢固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 转折 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安定 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 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 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最愚笨无知, 自谦 介词,对 明智,贤能的人
我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 河流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 积聚它的恩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 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我 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 明智的人呢?
谏 劝谏 ; 太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 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 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 观之治”; 十思 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 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 见的奏疏。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 他积极纳谏。太宗起初听不进魏徵直谏,发誓要杀他,后 来他悟出这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便越听越爱听。这篇奏 疏是魏徵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 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 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 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就在魏徵呈上此文的 当年,太宗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 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 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魏徵 “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 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
承接上文,表示发表议论
轻视他人
达到目的,实现愿望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
已经 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 苟且 督责 苟以天下之大: 如果 免于罪罚
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
即使
=“以严刑董之,以威 怒震之”,介宾短语后 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置
用
感念、感恩 貌:表面上,N作状,恭:恭敬 处在深重的忧患之中,必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成功后就放纵 自己的情感傲慢地对待他人;竭尽诚心,就能使敌对的势力(和自 己)联合。傲慢地对待别人,就会使骨肉亲属成为陌路之人。虽然 (可以)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他们,用威风怒气来震慑他们,(人 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表面上恭顺而在内心里 却不服气。
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只是 Nhomakorabea应该
深切警惕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使动,使颠覆 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人民;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 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警惕的事情。
一.
固本浚源
居安思危
(提出问题) 谏 太 宗 十 思 疏
总结历史 二.
戒奢以俭
善始实繁
克终盖寡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相当于“而”,表示因果关系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介词,把
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使这“九德”发扬光大,选拔有才能 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智 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 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们的恩惠,诚信的 人就会贡献他们的忠诚,文臣武将争着奔走效劳 ,君王大臣之间没有什么 事情(烦心),可以尽享游玩的快乐,可以颐养像松、乔两位神仙的年 寿。(皇上)鸣琴拨乐,垂衣拱手,不必多说,(老百姓)就可以被感 化,为什么要自己劳神苦思,代臣下管理职事,使自己的耳目劳损,使 无为而治的方针毁坏呢?
一、说说魏徵的“十思”要太宗做到哪 些 事情? 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吗?
省略,以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 安:使动, 下:居于…. (之)为 使….安 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表递进 下,n作v 比喻骄 adj作n,邪 定 傲自大 ,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 使动用法,使…. 说坏话污蔑别人 恶的人 排斥 听不进 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 端正 施加 以致,连词 批评 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 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 滥刑。
明神宗朱翊钧在位初之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 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 生活也有所提高。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 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 “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执政后期荒于政事,使 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分析问题)
引出警告
对比 比喻 论论 证证
三.
提出十思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解决问题)
词类活用
1.必固其根本
固,使动用法
2.载舟覆舟 3.则思知止而安人 4.则思正身以黜恶
5.宏兹九德 6.何必劳神苦思 7.则思正身以黜恶 8.想谗邪 9.当神器之重 10.居域中之大
覆,使动用法 安,使动用法
正,使动用法 宏,使动用法 劳、苦,使动用法 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谗邪,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你能想到哪些帝王曾有过这样的 行为?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 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前期注意拨乱反 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 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 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 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 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 逝,葬于泰陵。
治
安定 怎么,疑问副词 什么,疑问代词 安身养人 治理 惩处 安定,太平
信者效其忠 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忌不自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求
诚实 信任 相信 要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不求闻达于诸侯 必竭诚以待下
以
虽董之以严刑 则思知止以安人
探求 追求 相当于“而”释为“来” 介词,用,拿 目的连词,以便
【听读正音】
求木之长(cháng) 殷(yīn )忧 黜(chù)恶 垂拱( gǒng ) 浚( jùn) 谗(chán )邪 谬( miù )赏 壅( yōng )蔽
塞(
sè )源
载( zài )舟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 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 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 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 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 滥刑。
鹞(yà o)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 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 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 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 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 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 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