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牛监狱03年才停用,依旧保持完整的风貌
古代牢狱知识

古代牢狱知识古代牢狱是指古代社会中用于拘禁罪犯或囚禁政治犯的场所,它在古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从古代牢狱的起源、类型、管理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古代牢狱的起源古代牢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古代社会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需要对罪犯进行惩罚和管控,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因此,在古代社会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牢狱。
二、古代牢狱的类型古代牢狱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刑场、地牢和监狱等。
1. 刑场:刑场是古代执行死刑的场所,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或者郊外。
古代刑场通常采用高大的木桩或者石柱,用来绑缚罪犯并进行处决。
在古代社会中,刑场是一种极具震慑力的场所,用来警示人们遵守法纪和规则。
2. 地牢:地牢是古代牢狱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用于关押罪犯。
地牢多建在城堡或者宫殿的地下,形式多样,有的是石砌的密室,有的是深坑或者大洞。
地牢一般深深地埋在地下,通风不良,湿冷而黑暗,常常给罪犯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折磨。
3. 监狱:监狱是古代牢狱中相对较为先进的一种形式,它主要用于关押犯人并进行改造。
古代监狱一般由高墙和围墙包围,内部设有房舍、食堂、厕所等设施,同时也设有监狱官员来管理和监督犯人。
古代监狱主要用于关押一些重要的政治犯或者反叛分子,以及一些重刑犯。
三、古代牢狱的管理古代牢狱的管理十分严格,主要包括守卫、监管和惩罚等方面。
1. 守卫:古代牢狱的守卫一般由特定的守卫人员负责,他们需要时刻警惕,确保牢狱的安全和秩序。
守卫人员通常会配备武器和工具,以便应对突发事件或者犯人的逃脱。
2. 监管:古代牢狱的监管主要由监狱官员负责,他们负责管理犯人的生活和行为。
监狱官员需要定期巡视牢房,监督犯人的行为,同时也要确保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3. 惩罚:古代牢狱中的惩罚手段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鞭打、杖刑、剐刑等。
这些惩罚手段通常被用于惩罚那些严重违法犯罪的罪犯,以警示他人不敢犯罪。
9张真实的晚清牢狱照,时隔百年依旧阴森,比清宫剧上的残酷太多

9张真实的晚清牢狱照,时隔百年依旧阴森,比清宫剧上的残
酷太多
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清宫剧,里面我们也常会看到一些对犯人使用的刑罚方式和刑具,一般来说最常见的就是夹手指和杖责,但对于真实的清朝酷刑来说这两都是比较小儿科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仅存的一处清朝监狱的旧址。
图为古城平遥里的清朝牢狱,以前是关押和拷问犯人的地方,现在变成了旅游景点。
图为监狱门口墙上的大字-‘狱’,绕过这堵墙后面就是牢狱内部了。
图为牢狱旧址里保存完好的牢房,每个房间都不大,并且都只有一个门和一个铁窗。
图为牢房里的内景,可以看到貌似里面环境还可以,也有炕,一般能住2到3个囚犯,当然了这是犯罪比较轻的人住的,重犯的话可没有这种待遇。
图为犯人所带的铁制脚球,用于限制犯人的行动,看看这么大的两个铁球,你还信电视上那些被锁着脚还能用功夫打翻狱卒逃跑的桥段么?
图为清朝一个很有名的刑具-站笼,这种东西会卡主犯人的脖子,脚下也会垫着砖块,能活多久完全看砖块被抽去多少,《老残游记》中曾记载,一年不到的时间,站笼就站死了两千多人。
图为最让人发指的木驴,古代刑罚的残忍程度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
图为木驴的简介,自行观看。
图为当时的紧急通行令,也称为‘将军火票’,清朝的县衙比较常用,主要是为了方便提审犯人,在过各个关卡时只需要出示这个便能畅通无阻。
揭秘中国古代监狱

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前,在海军部 供职。某日,一位朋友问及海军在大 西洋某小岛筹建基地的秘密计划。
罗斯福特意向四周望了望,然后 压低声音问: “你能保守秘密吗?”
“当然能。” “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 能。”
谢绝
美国作曲家盖什文是个很谦逊 的人。他闻名遐迩,可是他仍然想跟 意大利作曲家、歌剧《茶花女》的作者 威尔第学作曲。
揭秘中国古代监狱
文/董沁生
“圜土”,“筑土表墙,其形圜也”;也作囹 圄,意为令囚犯闭门思过,改恶为善。春 秋 战 国 时 代 ,将 监 狱 称 之 为“ 狴 犴 ”。 “狴”、“犴”是两种传说中的兽名,因在牢 门上常画它们的形象,故将监狱称之为 “狴犴”,且多为石室。越王勾践就被囚 于吴国的狴犴。秦代的监狱逐步分为中 央狱和地方狱,李斯和赵高均被囚于成 阳狱。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因为败将李陵进 言而激怒武帝,被判为死刑。若按当时 法律,钱可折罪,可以免去司马迁死刑或 接受宫刑,但司马迁没钱,好在“皇恩浩 荡”,司马迁没钱也未受到死刑,而是改 判为“宫刑”。就这样,为了《史记》,司马 迁不得不忍辱负重,在蚕室完成了令人 称颂的鸿篇巨作《史记》。
居室、北军:关押将军及侍卫 人员的监狱
狠毒的下令,处死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 意,又将戚夫人废为“人彘”,断其手足,挖 其眼睛,药熏其耳,药逼其哑,并把戚夫人 关押在终日不见阳光的窟室内,将其折磨 至死。戚夫人遭此酷刑,就连吕后的儿子 惠帝都认为“这不是人做的事”。
汉代的掖廷邵狱在管理上逐步规范, 并设置了专管女犯监狱的官置——掖廷 令。掖廷邵狱关押的所谓犯罪者,其实大 都是政治斗争、宫廷之争的牺牲品,甚至 是含冤入狱的。李陵抗击匈奴失败后,其 家人全部入狱,其母被囚于保宫狱。
廷尉诏狱:囚禁政治犯的监狱
临汾 明代监狱

临汾明代监狱
临汾是中国山西省的一座古城,有一个叫作“明代监狱”的历史古迹。
它坐落在繁华的中心商业街区临汾四道街上,是明代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监狱在1631年建成,历经百年,于1911年毁于戊戌变法。
明代监狱由200多个狱房组成,是明一百年间唯一完整的监狱建筑群。
此群建筑多以“左右对称”的形式布置,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狱院和狱房。
狱院在入口处立有一座石塔,上面有“诚”字,暗示着严格的监管制度。
石坊内外有高墙,整个建筑一环扣一环,可以有效的防止犯人的脱逃。
全部狱房由单孔房、双孔房、三孔房和四孔房组成,每间狱房有八个窗户,面向文武街。
每个窗口都有个小小的院子,通过院子和窗户,犯人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也可以和狱警视察沟通。
明代监狱设施较为完备,有唐宋书法家刻琢的拘押物品,有书籍、画纸、宣传类罪犯记录等等,其中有很多字迹经过百年考古挖掘而得以保存。
明代监狱早已经发挥了历史的重要作用,曾有许多名人被关押其中,如陈尧德,覃永和等。
一些国家元首、军队重要人物因为违反规定而被押入监狱中。
在明末清初,三藩之乱及其他变乱中,很多犯人也被关押在临汾明代监狱。
临汾明代监狱的历史悠久,它把过去的犯人、规则、物品等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是一个极具历史价值的实物。
现在,明代监狱已经成
为临汾旅游的一个名片,不断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观赏。
经过几百年的风雨,临汾明代监狱仍然屹立在临汾的城市中,它的历史沉淀在每一块砖石上,把旧时间犹如昨日般珍藏起来,让我们可以想像它最初的样子,也让我们了解历史,更加敬重古人的智慧。
我国古代监狱制度述论

我国古代监狱制度述论
中国古代的监狱制度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商代和西周时期。
古代中国的监狱制度主要以罪犯的收押、审判和惩罚为核心,同时考虑到了相应的司法程序和监督机制。
在中国古代,监狱通常被称为“狱”或“牢”。
狱官负责管理和监
管狱中的囚犯。
他们负责起诉、审判和判决罪犯,同时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
在审判过程中,狱官通常由地方官员、刑法官员以及收押和看管囚犯的狱卒组成。
古代中国的监狱制度具有一定的等级划分。
其中最重要的是高墙围护的重犯监狱,这些监狱通常密不透风,以防止罪犯脱逃或外界营救。
高墙围护的监狱采取严密的警戒制度,确保囚犯的安全和控制。
此外,古代中国还设有一些非常严苛的监狱,例如水牢和地牢。
水牢通常是建在地下,囚犯被关在一个深水池中,只有几乎没有透气的上方小洞供其呼吸。
地牢则是位于地下的牢房,囚犯在房间内被关押,并受到严密监视。
在古代中国,对罪犯的惩罚也比较严厉。
根据不同的犯罪性质和严重程度,罪犯可能会被鞭打、割耳、杖刑或者处以死刑。
刑罚的执行通常在监狱或公共场所进行,以示惩戒和警示。
然而,古代中国的监狱制度并不完善。
由于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限制,监狱通常面临着囚犯过多、监控不足以及管理混乱等问题。
此外,政治和金钱的干预也可能导致司法不公和滥用职权
的情况发生。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监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犯罪问题的重视和法律体系的发展。
尽管存在一些缺陷和不公,但这一制度仍然对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
中国监狱史发展历程

中国监狱史发展历程
中国监狱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社会中,监狱的主要目的是拘禁犯人,而非进行惩罚或改造。
古代监狱的形式多样,包括地牢、囚笼或者藩篱。
这些监狱通常建在城市的角落或者城墙的内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监狱体系逐渐演变和发展。
明朝时期,监狱系统得到了较为系统的组织,监狱开始变得更加规模化。
清朝时期,监狱制度进一步改革,实施了一些比较先进的惩罚和改造方法。
到了现代,中国监狱系统经历了更多的变革。
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监狱法规,对监狱的管理和运作进行了规范。
中华民国时期,监狱的改造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简单的禁闭转向了帮助犯人恢复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方向。
1949年以后,中国的监狱系统经历了重大改革。
在新中国成
立后不久,监狱开始加重对政治犯的打压和迫害。
文化大革命期间,监狱成为了迫害政治异见人士的地方。
在这个时期,监狱成为了劳动改造和思想转化的场所。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监狱制度再次发生
了变革。
监狱开始更加注重对犯人的人权保护和再教育。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监狱系统加大了监管力度,努力推进监狱建设,提高犯人的待遇和改造效果。
总之,中国监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变
革。
从简单的拘禁到现代化的改造和教育,中国监狱系统不断发展,致力于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改造服务。
历史上堪比地狱的五大监狱,其中一座皇帝直叹:这简直不是人干的

历史上堪比地狱的五大监狱,其中一座皇帝直叹:这简直不是人干的监狱,众所周知是关押犯人的一种地方,在古代为了惩罚有罪之人,会先将犯人关进监狱,限制其人身自由,随后证据确凿后再根据律令实施一系列惩罚措施。
监狱的最早创始人是大禹时期的皋陶,据说皋陶长的清脸鸟嘴,其人铁面无私,办案公正严明。
更为称奇的是,他有一只独角神羊名曰獬豸,獬豸有一个独特的天赋,那就是他能辨别有罪之人,只要皋陶处理案件中遇到了疑难,就会牵来獬豸,獬豸用角抵触的人,就是有罪的人,准确率达到百分之百。
监狱从被皋陶创造后,一直成为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的工具,也是维护法律尊严,惩奸除恶的重要一环。
但监狱毕竟是人创造出来的,他的管理和运用也都是以人的意志为主导,在历史上,监狱都是为统治阶层或者说为皇权服务的,所以,一旦统治阶层有特殊需要,或者朝政腐败,监狱随时会成为黑暗且可怕的人间地狱,下面就盘点下历史上最可怕的监狱。
牢城营牢城营是宋朝政府设置的监狱,官方统称为牢城营,然而地方上叫法却不一。
宋朝的监狱属于军队代管,所以黑暗程度也是让人毛骨悚然。
据《宋史-刑法志》记载,当时的监狱警察发明了许多神乎其技的刑罚,专门以虐待囚犯为乐,其中许多颇有“创意性”的发明,毫无人性可言,简直就是心理变态。
进入宋朝监狱,第一关叫做杀威棒,不管有罪没罪,先打一百再说,当然给钱可以免除或者轻打,这个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武松和宋江都进过监狱,但他们都有人疏通照应,要不然再好的武学体格,也会被照样打残。
第二关叫做铁叶盘头枷,说白了就是用几斤到几十斤的枷锁给你带上,按照宋律规定带枷锁的时间长短取决你犯罪的轻重,少则一两天,多则一年半,但别看时间很短,很多人都经受不起,甚至有人带上个月把,枷锁就会深深陷入肉里,人也就基本废了。
第三种叫饿饭,就是不给你饭吃,目的还是要敲诈钱财。
不过宋朝的法律有条规定,狱卒不能克扣犯人的伙食,否则重杖六十,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人就发明了一种缺德的方法,就是给犯人喂锯末,锯末人吃下后不能消化,喝水后又急剧膨胀,此时别说不给饭吃,就是给最好饭菜,犯人也不敢吃,也吃不下。
浅析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演进

进步 。
霉| 一、 国吉 代
出 现蕊旱 发展
我 国 最 早 的监 狱 大 约 在 公 元 前 2 0 00多 年 前 随 着 夏 朝、 春秋各 时期的发展 , 形成古代监 狱的雏 形。在 20 0 0多年的封建统 治下 , 古代监狱及其 管理 制度逐步发
CANGSANG
浅析 中国古代 监 狱 制度 的 i 寅进
隆 奕 王 建 美
摘 要 我 国最 早 的 监 狱 大 约 出现 在 公 元 前 2 0 00多年 前 , 着 第 一 个 奴 隶 制 国家 夏 朝 的建 立 而 产 生 , 经 商 、 随 历 西周 、 春秋各 时期 的发展 , 形成 了古代监狱 的雏形 , 并逐步 向成熟完备 的监狱制度发展。唐朝进入封建社会 的鼎盛时期, 监狱制 度达 到相 当完备的程度。宋、 清 的监狱制度沿袭唐制 , 明、 并进 一步 完善。但是随着封建社会 的衰落 , 君主专制统治趋于极 端, 明清 时期 的监 狱 制 度 具 有 了封 建 晚期 的特 征 。 关 键 词 古 代 监 狱 制度 演进
室》 的解 释 :狱 … … 又谓 之 圜 土 , 其 表 墙 , 形 圆也 。 ” “ 筑 其 由此 我
出: 古代 的“ ” 牢 很有可 能是以圈养牲畜 的方式来 圈禁罪犯 和战 役场所 , 旁有军 士把守 , 也都是秦朝 的监狱 , 但具有不稳定性 。 所 “ 囹圄成市 , 盖随地为狱也 。”】 【 3 由此也可见秦狱 俘。《 易经 ・ 坎上 天》 日:系用微缌 , 又 “ 寞子丛棘 。” 即把犯人用绳 以说 :赫衣塞路 ,
据《 史记 ・ 绛侯 周勃世家》 : 岁余 , 载 “ 每河 东守尉行 县至绛 , 代法 庭 调 查 阶段 证 人 待 质 的场 所 的性 质 , 因而 不 是 完 整 意 义 上 绛侯勃 自畏恐诛 , 常被 甲; 令家人持兵 以见 之。其后 有人上书告 的监 狱 。 勃欲反 , 廷尉。 尉下其事长安 , 捕勃治之 。 恐 , 知置辞 , 下 廷 逮 勃 不 到商朝的时候 , 这种监狱制度已经有 了很大的发展。 墨子 ・ 《 尚贤》 言 日:昔者傅说 , 有 “ 居北海之 州 , 圜土之 上 , 衣褐 戴索 , 庸 吏稍侵辱 之。勃 以千金与狱吏 , 狱吏乃书牍背示之 日 : 以公主为 证。公 主者 , 孝文帝女也 , 勃太 子胜之 尚之 , 故狱吏教引为证 。勃 筑于传险之城 。”1 [ 2 就是说商王武 丁时的宰相傅说起 于“ 版筑 之 , 身系绳索 , 承担繁重 的建筑劳动 , 还被关押在 圜 之益封受 赐 , 尽以予薄昭。 系急 , 及 薄昭为言薄太后 , 太后亦 以为 间” 衣着粗陋 , 傅说 当时的身份为奴隶 , 再次证明“ 圜土” 这种监狱起着 无反事。 文帝朝 , 太后以 昌絮提文帝 , ‘ 日:绛侯绾皇帝玺 , 将兵于 土之 中。 北军 , 以此时反 , - d 县 , 不 今居- ' 顾欲反邪 ?’ 文帝既见绛侯狱 辞 , 关押罪犯 、 战俘 ( 后来的奴隶 ) 的作用。 商朝监狱 还以囚禁的方式 惩罚犯罪 。此时的监狱 内有两种惩罚 : 一是 囚禁惩罚 ; 二是羁押 及谢 日: 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绛侯复爵邑。” l l 这就是西汉开 国名 臣周勃入狱 的经过 , 出来 以后 , 他说了一 罪犯 于固定 的场合 以供使役。由此可见 , 殷商的监狱正 向行刑场 所分化 、 变 , 演 监狱的镇压职能越发突显出来了。 句话 , 表 了一 句 千古 的感 慨 :吾 尝 将 百 万 军 , 发 “ 然安 知 狱 吏 之 贵 乎 ! 这位大汉功 臣前丞相 , ” 虽赋闲在家却仍位极人 臣的周勃 , 是 西周 统治者针对商纣 的滥 杀无辜 , 出了“ 提 明德慎 罚” 的立 这 什么使他对监狱如此害怕 ,不知置辞 ” “ ,甚至那般看重狱吏 , 始 法 指 导 思 想 。同样 , 一 思 想也 被切 实 贯 彻 到 司法 领 域 。司 法制 羁 待 待决 人犯的场所成 为典型 的监狱类 型 知狱吏之 贵?监狱是什么 , 什么赋予它如此的权威 , 狱吏缘何而 度得 到发展 , 押 、 讯 、 贵?本文就我 国古代监狱的设置和监狱 制度 的演进略作论述 。 之一 , 甚至出现关押对象特定 的专 门性监狱 , 劳役行刑制度也继
全国保存最好的清代监狱,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狱神庙和匪类墩

全国保存最好的清代监狱,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狱神庙和匪类墩河南内乡县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乡县衙监狱是全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监狱,被称为郡县制的基层司法标本,尤其是狱神庙更是少见。
1995年抢修监狱时发现的一块“匪类墩”,让人们对这座监狱又有了直观生动的印象。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历经明清,现有房舍280余间,占地4万多平方米。
县衙仪门西侧的一座偏院,就是内乡县衙监狱,俗称“南监”,这引起了海内外众多研究中国司法史、监狱史的专家学者们的关注。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里还是内乡县公安局的拘留所,主要建筑都保存较好,监狱房屋的砖头上都烧制有“城工”印戳,这是县衙工房监制“官砖”的原始标记。
2006年10月,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参观了内乡县衙狱神庙后,他两次在《百家讲坛》中讲《红楼梦》时都讲到内乡县衙监狱里的狱神庙:它的仪门西侧有一偏院,院门两侧有狴犴的浮雕,狴犴是露着锋利獠牙的怪兽,古代把它作为监狱的图腾,让人见之悚然生畏。
“于是我马上想到:既有监狱,里面会不会有狱神庙呢?走进去细看,果然有狱神庙!这可是清代的原物啊!曹雪芹笔下的狱神庙,应该大体上就是这个样子。
”内乡县衙监狱大门的装饰是狰狞恐怖的“狴犴”砖雕头像。
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龙的四子狴犴,生性好打抱不平,且能断狱。
所以在古代监狱的大门上,都会有狴犴镇守。
因面目狰狞,以此来震慑犯人。
内乡县衙监狱设有男牢、女牢、普通牢房、死牢、死门、禁卒室、刑讯室、狱神庙等。
所有房门都不足1.5米高,犯人出入须低头才能进出。
1995年,有关单位在此抢修监狱时发现一块“匪类墩”,这是专门用于锁押野蛮凶狠的命犯。
占地面积70平方米的狱神庙,正间敬有中国监狱的创始人皋陶威严的坐像,皋陶赏罚分明,因此被后世尊奉为狱神。
从西汉以来,直至明清时期,各地监狱普遍尊奉皋陶为狱神,建庙设像以示崇敬。
内乡县衙这15间砖木结构单檐底矮灰房子非常低矮,根据康熙本《内乡县志》所载内乡县城图,历史上的县衙监狱就在这个位置。
内乡县衙监狱建筑遗址探究

内乡县衙监狱建筑遗址探究作者:***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年第20期摘要: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南方向的内乡县,古称“菊潭”县,《内乡县志》记载,内乡县衙始建造于元朝大德八年(1304),在之后的岁月更迭中数次被毁又屡次重建,到现在将近有720年的历史。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处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官署衙门,是浙江绍兴人章炳焘于光绪二十年(1894)动工修建,前后历时三年重建恢复,并保存至今。
1984年,内乡县衙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是全国衙门文化研究中心处、中国衙署文化发祥地。
内乡县衙具有封建时代县级官衙机构最普遍的特征,代表了一个国家机器的缩影。
关键词:内乡县衙;博物馆;监狱;遗址;赏析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3.20.0031 监狱的起源、发展及位置“监狱”一词并非从来就有的,是在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
那时候的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建设监狱的建筑材料也是就地取材,多是以土为主要材料建成的圆形围墙,这种围墙形态很原始,位置比较随意,形制也极为简陋,用丛棘编成篱笆的围墙“画地为牢”,把战俘和奴隶用绳索捆绑起来,然后丢在“牢”内囚禁。
人们根本没有能力建造出像现在这样森严壁垒的监狱,丛棘就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监狱雏形之一。
最早有文字记载其的是夏朝的《竹书纪年》,载:“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
”因而圜土成为我国有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国家监狱,夏朝的监狱还称为“夏台”“均台”等,囚禁对象主要是有身份和地位的奴隶主贵族,夏王朝夏桀在阳翟(今天的河南禹州)设立监狱“夏台”,用来关押商汤。
商朝的监狱又被称为“圉”“羑里”“动止”。
“圉”是商朝甲骨文卜辞里的监狱,《说文解字》释:“圉,囹圄,所以拘罪人也。
囹,狱也;圄,牢也。
”①“羑里”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监狱遗址,就是今天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4.5千米的羑里城遗址。
“动止”是指以犯人的居住地为拘罪之所,就其关押状态而言类似于今天的监视居住。
中国最早的监狱《羑里城》

中国最早的监狱《羑里城》【2020/02/03日/红河州/建水县/西门/大板井停车场/行记】(1)你可知道中国最早的监狱是那里,这个问答你可能会很迷惑,那么今天我就来为你解答。
中国最早的监狱叫(羑里城)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韩庄乡工官屯村文王路中段路北,同时“羑里城”也是伏羲八卦演六十四卦“易经”的发祥地。
这个故事得从是3000年前商周时期殷纣王关押周文王姬昌7年之久说起:据《史记》记载,商代末期,国君纣荒淫残暴,上下怨恨。
而西部的诸侯国在西伯姬昌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这引起了殷纣王的疑虑。
恰在此时,“九侯有好女,入之纣。
九侯女不熹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
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侯。
西伯闻之窃叹。
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于羑里”。
(2)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
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
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演为64卦、384爻,并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著成《周易》一书,后被列为五经之首。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事。
“划地为牢”、历史典故均源自于此!(3)相传周文王在羑里演易时,被殷纣王得知,为试其真伪,竟残忍地将其长子伯邑考杀害做成肉汤逼其吞食。
周文王明知是亲生骨肉,却强忍悲痛将其咽下,尔后再到演易台后吐出。
后人在此堆起一个土冢,取名吐儿冢。
(4)(羑里城残存城遗址)南北长106米,东西宽103米,面积10918平方米,遗址高出地表5米,文化层厚约7米。
经初步考古钻探和对出土器物的分析,可知遗址上层为商、周时期文化层,出土罐、豆等陶片;下层为龙山文化层,出土陶鼎、瓮、盘、盆、罐残片和骨针、蚌镰等生活用具,器物表面有蓝纹、绳纹、方格纹等,并发现白灰居住面和红烧土等遗迹。
作为有文献记载的中国现存最早的国家监狱遗址,周易的诞生地,羑里城遗址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1996年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提篮桥监狱历经百年沧桑

一则即将被关闭的消息,令“远东第一监狱”――上海提篮桥监狱受到空前关注。
这座有着百年历史、至今仍在使用的监狱,曾关押过许多赫赫有名的囚犯。
百年历史,百年沧桑,当初地处边缘地区的提篮桥如今变成了上海的市中心。
左手繁华,右手肃静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地区流行着这样一句俗语“购物八仙桥,枪毙提篮桥”,其中的“提篮桥”说的就是如今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147号的提篮桥监狱。
与相差仅仅几公里、人潮涌动的外滩和隔岸的金融中心陆家嘴相比,虹口区这个叫做北外滩的地方,多少显得有些落寞,唯有隔江相望的东方明珠塔标示着它地处市中心的身份。
提篮桥监狱与犹太难民曾经居住过的欧式建筑、舟山路菜场、昆明路和保定路的民居为邻,多年来少有变化。
顺着舟山路进入一条五六米宽的小巷子,一大片瓦片顶、木窗棱的老房子透露出掩不住的破败,透过窄窄的木门,临时搭在过道里的厨房也大都已经使用了几十年。
杂乱的街道上,小餐馆、杂货铺、菜摊和各色店铺让这条小街又多了几分嘈杂。
与监狱周围肃穆、安静的环境格格不入。
餐厅晚上摆排档的桌椅随意地堆在监狱的高墙下,而炒菜的味道充满整个街道,直传到一墙之隔的监狱里。
监狱周围的居民多是居住了几十年的老上海人,早已习惯了左手繁华、右手肃静的生活。
随便一个人都能说出这座老监狱的来龙去脉。
“这个啊,有100多年了,当时英国人造的。
”这是每个人的常规开头。
作为一座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老监狱,提篮桥监狱曾囚禁过不少中国近现代的著名人物。
其中有一生曾7次被通缉、3次入狱的章太炎;谦称“马前卒”、写下《革命军》的邹容;中共早期马列主义理论家杨匏安;皖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江上青;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任弼时等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这里是中国境内最早审判日本战犯的军事法庭所在地,先后有数百名日本战犯关押在狱中,其中还包括日本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大将、香港总督田中久一中将等人,甚至还有20多名德国纳粹战犯。
解放前夕,监狱的地下党也曾成功保护了关押在狱中的50多名革命人士。
【明朝历史】揭秘血腥恐怖的明朝死囚监狱

【明朝历史】揭秘血腥恐怖的明朝死囚监狱,山西洪桐县有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这是我国保存最早的明朝监狱,它所以出名,并不在于监狱本身,而是历史上在此关押了一个名妓苏三,和她所骂的那句话:“洪桐县内没好人”。
洪桐县宽宏大量不计小人言,一个妓女骂了全县,还给她树碑立传。
苏三监狱占地有六百多平方米,牢房檐口外用铁丝织成天网,且悬挂有许多响铃。
牢房内空间狭小,阴暗潮湿,土炕占了三分之二,人立在炕上头不能抬,躺下腿不能伸直。
据说,清光绪三年闹粮荒,民不聊生,盗贼猖撅,一间不足八平方米的监舍竟关押过五十人,惨状不可想象。
死囚牢更是气氛阴森,牢门上方,画有古代传说中的狴犴头像,青面镣牙,狰狞可怖。
因狴犴头形酷似虎头,故又将关押死囚的牢房俗称“虎头牢”。
牢门共有两层,形成一条高1.6米、宽1 米、长3米的极狭窄的通道。
通道南北两端,各有一道坚实的门槛和厚重的牢门。
让我长知识的是丈八高的监狱围墙夹层原来是用沙子堆筑的,犯人若于此凿洞逃跑,就会被流动的沙土阻挡。
死牢院中央是一口水井,用一块整石镂空出细细的井口,看着看着我突然恍然大悟,井口这样细小是为了防止犯人跳井自杀呀。
井壁上留有绳子提水留下的磨印,天知道,这得多少死囚用多少年才能磨出这样深深的痕迹。
死囚牢对面,是一座高不过半米的狱神庙,狱神庙后有一个高四十厘米的小洞,犯人行刑后,就从此处被拖出去,看到此处感到了阴深可怕。
苏三的事迹在戏曲界广为流传,在毫无法律保护的社会里,权力就是真理,金钱就是润滑剂,屈打成招是最佳的办案程序。
她是不幸中的万幸,世间哪有那么多王三公子,绝大部分人还不是委屈被囚,含冤而死。
封建社会自秦朝立国以来,历朝历代都在用着各种手法维护着统治者的利益,他们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秦朝以暴治国,信奉武力至上,结果二世而亡。
汉唐尊儒而教,但外戚、宦官污秽于朝,仍摆脱不了历史的轮回。
到了明朝的朱元璋,又发展了一个统治人民的利器,那就是特务统治。
有明一代,特务的兴旺是中国历朝历代所不能比拟的,相互告发,人人自危,成为明朝时期统治的一大特色。
中国监狱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监狱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最早的监狱出现在哪个朝代?A. 商朝B. 西周C. 春秋D. 秦朝答案:B2. 下列哪部法律文献中首次规定了监狱的设置和管理制度?A. 《唐律疏议》B. 《大清律例》C. 《明史》D. 《宋刑统》答案:A3. 清朝时期,负责全国监狱管理的机构是?A. 刑部B. 都察院C. 督察院D. 理藩院答案:A4.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对中国古代监狱制度有重大改革?A. 王安石B. 张居正C. 范仲淹D. 包拯答案:B5. 中国古代监狱中,被称为“天牢”的是?A. 京城监狱B. 地方监狱C. 军事监狱D. 特殊政治犯监狱答案:A6. 在中国古代,监狱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惩罚和改造罪犯B. 维护社会稳定C. 保护皇权D. 教育和感化罪犯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监狱的特点?A. 重视狱政管理B. 强调狱吏的廉洁C. 刑罚残酷,注重肉体惩罚D. 监狱条件普遍较好答案:D8. 中国古代监狱中,对罪犯实施的“杖责”通常由谁来执行?A. 狱吏B. 刽子手C. 法官D. 罪犯本人答案:A9. 中国近代监狱制度的改革开始于哪个时期?A. 鸦片战争后B. 辛亥革命后C. 洋务运动期间D. 五四运动后答案:C10. 新中国成立后,监狱制度改革的重要法律文件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属于中国古代监狱的类型?A. 天牢B. 地牢C. 水牢D. 木牢答案:A, B, C12. 中国古代监狱中,对罪犯的惩罚方式包括哪些?A. 杖责B. 流放C. 徒刑D. 死刑答案:A, B, C, D13. 清朝末期监狱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监狱管理体制的改革B. 监狱建筑的改善C. 罪犯待遇的提高D. 刑罚种类的增加答案:A, B, C14. 新中国成立初期,监狱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惩罚和改造罪犯B. 维护社会治安C. 教育和感化罪犯D. 恢复和发展经济答案:A, B, C15. 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监狱管理的现代化水平?A.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B. 加强狱警培训C. 提高监狱建筑标准D. 增加罪犯的劳动强度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中国古代的监狱主要用于关押政治犯。
一座完整的明代监狱——苏三监狱

一座完整的明代监狱——苏三监狱
原化周
【期刊名称】《上海集邮》
【年(卷),期】1996(000)006
【摘要】山西洪洞于1995年10月9日启用“苏兰监狱”风景日戳。
苏三监狱
位于洪洞县城内。
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我国仅存的一座完整的古代监狱。
这座监狱,分过厅、普监、死牢3个部分。
过厅是办理犯人出入监狱检查登记的场所。
普监即普通牢房,有东西相对的两排监房,中间是一条狭窄的南北通道,通道上
面檐口外安装天网,网上
【总页数】1页(P11-11)
【作者】原化周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94.1
【相关文献】
1.中国第一座新式监狱建筑——京师模范监狱评析 [J], 姜中光
2.苏三与洪洞明代监狱 [J], 温海慧;
3.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明代监狱──苏三监狱 [J], 石全明;;
4.苏三与洪洞明代监狱 [J], 温海慧
5.苏三监狱苏三井 [J], 王寅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宋朝监狱的管理制度

宋朝监狱的管理制度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一个法治严明的时代。
在宋朝,监狱管理制度是非常严格的。
宋朝监狱的管理制度包括监狱设施、监狱管理人员、监狱纪律等多个方面,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宋朝监狱的管理制度。
1.监狱设施在宋朝,监狱通常设在城市的重要位置,如城门旁或官府附近。
宋代的监狱多为围墙围住的建筑,监狱中有多个囚室,囚室内有简陋的床铺和厕所。
宋代监狱的设施相对比较简陋,但是保证了囚犯的基本生活需要。
2.监狱管理人员宋朝的监狱管理人员包括监狱官员和看门人员。
监狱官员负责监督囚犯行为,确保他们遵守纪律。
在宋代,监狱官员多由有经验的官员担任,他们必须具备严明的纪律和责任心。
看门人员负责监控监狱入口,防止囚犯逃跑。
他们需要轮班值守,确保监狱的安全。
3.监狱纪律宋朝的监狱纪律非常严格,囚犯必须遵守各项规定。
囚犯在监狱内必须遵守规章制度,不能擅自违规。
囚犯需要按时起床、吃饭、休息,不能擅自外出或与外界联系。
囚犯违反规定的,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4.监狱惩罚宋朝监狱的惩罚制度也非常严格。
当囚犯违反纪律或逃跑时,监狱官员将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惩罚。
惩罚的方式可以有体罚、禁食、禁闭等。
宋朝监狱对严重罪行的囚犯还可能会处以死刑。
监狱的惩罚制度起到了震慑作用,有效维护了监狱纪律。
5.监狱制度改革在宋朝中后期,由于社会风气的逐渐开放和法治观念的提升,宋代监狱管理制度也逐渐改革完善。
监狱官员对囚犯进行思想教育,鼓励他们改过自新。
监狱内部还加强了监狱纪律,确保囚犯遵守规定。
此外,宋代监狱还加强了对囚犯的教育和照顾,提高了监狱的人道主义。
总的来说,宋朝监狱的管理制度在当时是比较完善的。
尽管设施和制度相对简陋,但是通过严格的监督和惩罚,有效地维护了监狱纪律。
同时,宋代监狱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中,不断提高监狱管理水平,维护社会秩序。
宋朝监狱的管理制度为后世的监狱管理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古代监狱制度

古代监狱制度在古代,监狱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管理机构,其目的是惩罚罪犯、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
古代监狱制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特点和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殊性。
一、古代监狱制度的存在意义古代监狱制度的存在意义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监狱是罪犯的归宿,通过处罚犯罪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向罪犯传递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其次,监狱还起到了监管和禁锢犯人的功能,以避免他们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进一步威胁。
二、古代监狱制度的历史演变古代监狱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
在古代中国,监狱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秦朝的法家政治体制下。
随着朝代的更替,监狱制度也在不同的时期有所调整和改革。
例如唐代的长安城就设有许多监狱,用以关押犯人和行刑。
而在古代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监狱是用来秘密拘押和处决政治犯的工具。
古代监狱制度的特点是刑讯逼供和酷刑的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残酷性和压迫性。
三、古代监狱制度的运营管理古代监狱制度的运营和管理方式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是总体而言,古代监狱是由国家或统治者设立和管理的。
监狱官员负责犯人的监管、审讯和处罚工作。
监狱中通常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用于关押不同性质和危险性的犯人。
为了维持秩序,监狱还设有特定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并由狱警进行执行和监督。
四、古代监狱制度的问题和挑战古代监狱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古代监狱的土地和建筑设施相对简陋,无法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导致犯人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其次,刑讯逼供和酷刑的使用导致了不公正的司法和对人权的侵犯。
另外,监狱管理的腐败、犯人之间的恶劣环境以及缺乏改造教育的机会也是古代监狱制度所面临的问题。
五、古代监狱制度的启示和意义古代监狱制度的发展历程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些重要启示和借鉴。
首先,法治观念的确立和人权的保护是现代监狱制度的重要基石。
其次,积极推动监狱改革和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工作条件,有助于降低犯罪率和实现社会安定。
再者,注重犯人的教育和改造,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是现代监狱制度发展的重要方向。
古代监狱

汉代的监狱名目、种类繁多。据《汉书·刑法志》等记载,汉代全国共有二千余所监狱,仅京城长安就有监狱二十几种:有专门关押高级官员和皇室成员的若卢狱、左右都司空狱、居室狱等;有关押女性囚犯的掖庭狱;以及囚禁官署吏卒的上林狱、都船狱、内官狱等。此外,京城有京兆狱,长安县有长安狱,都属于京城的地方监狱。汉代著名的酷吏尹赏任长安县令时,曾在监狱里修造了名为“虎穴”的地牢,挖地数丈深,四面砌墙,用大石板盖在出口。他曾命长安县里的乡吏及邻里检举地方的恶霸无赖,然后将这些人统统抓起来,以百人为一批,依次关进虎穴中,用大石板盖住。几日后再打开,只见里面的人都死在一起,先后死了数百人。
当时曾有门留和寄收的做法这本是一种临时拘留的措施但衙门官吏常常将那些无辜的证人及有关人员一概收禁并借机向他们敲诈勒索不满足这些官吏的要求便不予释放以致于监狱里常常人满为患
说起古代衙门里的监狱,人们可能会立即联想到“苏三起解”里的洪洞县监狱。这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监狱之一。洪洞县监狱设在县衙大堂口右角,主要是便于随时提审犯人。监门内有一照壁,通道只有一面,为了防止囚犯逃跑。一入监门,就有接连拐四个直角、五道门的甬道,接着是一条约一米多宽的“胡同”。“胡同”的两边是两排低矮的监房,关押一般的杂犯;“胡同”的南尽头,往东拐直角弯是内监所在,专门关押死刑重犯。内监是四合院形,东西南三面是普通式监房,北面有两幢无窗窑洞式监房,这是关押死刑待解女犯的女监,相传名妓苏三就曾在此关押。从洪洞县监狱,可了解到古代监狱建造和设置的大概情况。
二、催命的狱卒
从国家行政体制上来说,除了监狱的主管官员大小还算是个“宫”外,其余的狱卒牢子等都是被视为最低下、最卑贱的“贱役”。然而,正是由于这些“贱役”管理着狱中囚犯的一举一动,囚犯的命运可以说是直接操纵在他们手上。如果把监狱比作地狱,那他们就是名副其实的“催命判官”。
网上收集 古代监狱

网上收集,个人观点1、羑里:又称牖里,羑里城遗址。
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北4.5公里。
羑里城是一处龙山至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是我国遗存下来的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监狱遗址,《史记·殷本纪》称“纣囚西伯羑里”而演周易的地方。
相传周文王姬昌,广施仁政,引起殷纣猜忌,被纣囚于羑里。
被囚七年,姬昌将伏羲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著成《周易》一书,于是羑里便成为《周易》(世称中华文化之源)的发样地。
城址修建有文王庙,成为人们朝敬先贤周文王的圣地。
这里也是岳飞的故乡。
羑里城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钧台,又称夏台,《左传》昭公四年载“夏启有钧台之享”,是夏启在袭位以后,召集各路诸侯或部落首领在钧台举行大型宴会,表示自己正式继承王位。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行“开国大典”和“国宴”的地方,也是夏夏王朝监狱,桀囚禁商汤的地方。
夏亭旧址在今禹州市鸿畅镇夏寺村,1991年在禹州按原样复建了古钧台。
3、“苏三监狱”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的惟一一座明代形制的监狱,位于洪洞县旧县衙西南隅,现山西临汾洪洞县政府院内西南。
监狱占地面积600多平米,分为内监、外监、女监,还有高墙、甬道、水井、狱神庙等设施。
普通牢房12间,禁房2间,普通牢房关押一般犯人,死囚牢处于后院,内有瓦房与窟洞房,关押死刑犯人。
死囚牢双门双墙,牢门上画有狴犴头像,形似虎头,俗称虎头牢。
院内围墙高厚坚实。
门窗狭小网铁丝,阴森可怖。
4、《犯罪与改造研究》是由司法部主管、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主办、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合办的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专业性理论期刊。
《犯罪与改造研究》目前常设与主要的栏目有:犯罪研究、综合治理、基础理论、调研报告、我看监狱定位、监所稳定、监狱史学、劳教论坛、监所经济、队伍建设、罪犯心理、教育改造、狱政管理、刑罚执行、个案评析、少管工作、域外采风、海外之窗、港澳台之页等等。
古老的监狱 美丽的“女囚”

古老的监狱美丽的“女囚”
霍建瀛
【期刊名称】《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卷),期】1995(000)012
【摘要】古老的监狱美丽的“女囚”霍建瀛山西省南部的洪洞(音tong)县城内,有一座修复完整的明代(1368—1644年)监狱,人称“苏三监狱”。
它始建于洪武二年(1369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传说,正德年间(1506—1521年),京都名妓苏三在...
【总页数】4页(P52-55)
【作者】霍建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442
【相关文献】
1.在监狱内涵素质建设中推进监狱陈列室展品档案建设的探讨——以云南省第三女子监狱为例 [J], 胡冬梅
2.监狱一线女干警工作压力的组织管理--基于浙江省监狱的调查研究 [J], 张丽;
3.女子监狱里的多彩岁户——记云南省第三女子监狱工会 [J], 燕子
4.昔日风光监狱长今日饮罪阶下囚——常州监狱长案查处记 [J], 陈鼎华;
5.伊丽莎白·弗莱与英国监狱女囚制度改革 [J], 杨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最牛监狱03年才停用,依旧保持完整的风
貌
本文导读:
要说中国最有名的监狱是哪里?或许大多数人都会说是秦城监狱,的确这里关押了很多大官,还有一些政治犯,甚至于当年的刘晓庆被关押的地方也是这里,一句话要想被关进这里还得看你的官位等级才可。
可今天介绍的主角还不是这里,它位于河南一座小城,关于它的传说却一直回荡在民间,它一些特点不但国内绝无仅有,还堪称世界之最。
这里就是新密县衙,在里面有一座古朴的监狱,如果不看这里的记载很难想象它已经使用了一千四百多年,创造了全球范围内的历史,被誉为是世界之最。
它始建于隋朝,直到2003年才停用。
虽然历经千年的沧桑,这里依旧保持着较为完整的风貌,仍有60多间牢房,置身于此处,它仿佛是穿越了时空,活神活现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里记录了历朝历代对待囚犯的方式,研究价值性极高,因此说它是国内最牛的监狱也不为过。
这里布局严谨,青色的砖石将它与外界隔开,高达5米的城墙营造出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
新密衙狱还有女监,同样羁押在这里,隋朝时,皇帝昏庸无道,民间怨声迭起,为了巩固政权以及树立自己的权威,皇帝采取了严刑峻法的
手段,这个县衙就是那段残酷岁月的见证。
最多时这里一个牢房内就关进去了近百人,要知道牢房最大的面积也不过50平方米,别说休息了,简直都无法站立,真的是生不如死。
仔细端详的话,这些建筑有一种古朴典雅的气质,各个庭院错落有序的分布,显得庄严肃穆。
在里面还有一片精美莲花池,上面长满了莲叶,于四周建筑交相辉映,恍惚间颇有种苏州园林的味道。
你很难相信这样一个地方竟然会有莲池,据当地的人解释是因为通“廉耻”的谐音,告诫在这里的县太爷一定要秉公守法,清正廉洁,正如同水里的莲花一样,否则身后就是万劫不复的大牢在为他们开放。
据说这里的池子还是囚犯所挖,或许这也是犯人通过劳动来反省的最早先例吧。
不要被它外面的古朴的环境所迷惑,在房门里面仍是极为残忍的大牢,各种刑罚应有尽有,让人不忍直视。
尤其还有惨烈的水牢,就是把水灌进地牢里,让水漂浮在地面上,犯人没法卧躺,只能终日泡在水中,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生不如死。
跟这样刑罚比起来,现代社会的监狱真显得是文明了许多,或许这也正是社会进步的展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