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精选
精选韩非子的寓言5则
精选韩非子的寓言5则精选韩非子的寓言5则韩非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
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精选韩非子的寓言,希望大家喜欢!更多资讯尽在寓言栏目!一. 寿安之术【原文】闻古扁鹊之治甚病也①,以刀刺骨;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②。
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③。
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
忍痛,故扁鹊尽巧④;拂耳,则子胥不失。
寿安之术也⑤。
病而不忍痛,则失扁鹊之巧;危而不拂耳,则失圣人之意。
如此,长利不远垂,功名不久立⑥。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安危篇》)【注释】①甚病:严重的疾病。
②拂:违背,逆。
③小逆:中医名词,出自《伤寒论》。
在治疗上犯了较小的差错。
这里借指逆耳忠言可能有较小的差错。
④尽巧:充分施展精巧的医术。
⑤寿安:长寿安泰。
⑥垂:降临。
久立:长期存在。
【译文】听说古代的神医扁鹊,为了治疗危重病人,用小刀刺骨作外科手术;圣人为了拯救國家的危局,冒死向君王进谏逆耳忠言。
手术刀刺到骨头上,虽然身受一时的痛苦,但治好了病,换来的却是长远的健康;逆耳忠言,即便有较小的差错,听起来心里一时难受,却能使国家安泰、人民幸福。
所以,危重病人的安危在于忍痛求治;勇猛刚毅的君主,为使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不怕忠言刺耳。
病人愿意忍痛接受治疗,扁鹊才能充分施展他精巧的医术;君主不怕忠言刺耳,才不会失去伍子胥那样的忠臣。
这就是使病人长寿、国家安泰的最好方法啊!人生了病不愿忍痛求治,那么就会失去扁鹊施展技巧及时治疗的最佳时机;國家出现了危难,不愿听刺耳的忠言,那么就会失去圣人精辟鲜明的见解和主张。
如果这样,国家的长远利益不会从天而降,个人的功业和名声也不能长期存在。
二. 心不在马【原文】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①,俄而与于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
韩非子寓言故事
韩非子寓言故事韩非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寓言故事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形象而闻名。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几则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故事一,《韩非子·五蠹》。
韩非子曾经讲述了一个关于五蠹的寓言故事。
他说,有一个人在家中放置了一块美味的干肉,结果吸引了五种蠹虫前来侵蚀。
其中,有一种蠹虫认为肉的味道不够鲜美,于是它选择了离开。
另一种蠹虫则认为肉太干燥,便也离开了。
第三种蠹虫认为肉太硬,也离开了。
第四种蠹虫认为肉太腥,同样离开了。
只有最后一种蠹虫认为肉刚刚好,于是它留了下来,最终将肉侵蚀一空。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人们的眼光和要求常常是不切实际的。
有些人总是对眼前的现实不满意,总是想要更好的东西,却不知道珍惜眼前的幸福。
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往往会失去更多。
故事二,《韩非子·言劝》。
韩非子还讲述了一个关于言劝的寓言故事。
故事中,有一个人向别人借东西,借东西的人劝他说,“你不要借这个东西,因为这个东西很珍贵,如果弄坏了,你就会赔不起。
”但是那个人并不听劝,还是借了东西,结果弄坏了,果真赔不起。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有些时候,别人的劝告是有道理的,我们应该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不是一意孤行。
有时候,别人的劝告可能会避免我们犯下错误,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故事三,《韩非子·亡羊补牢》。
韩非子还讲述了一个关于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
故事中,有一个人的羊逃跑了,他没有及时去追赶,结果羊跑得很远。
后来他才去追赶,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羊追回来。
有人劝他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但是他却不听,认为已经追回来了就行了。
结果,羊因为长时间逃跑,身体虚弱,最终还是死了。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及时,不能等到事情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才去后悔。
有时候,一点点的疏忽可能会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我们要及时补救,不能掉以轻心。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讲述的几则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
《韩非子》寓言三则
《韩非子》寓言三则
《韩非子》寓言三则※
前言:这几则都是说人不会变通的,列出来让大家笑一笑吧!
《韩非子》寓言三则
卜妻为裤
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如何?”夫曰:“像吾故裤。
”妻因毁新,令如故裤。
译文:郑县有个叫卜子的人,他让妻子给他做一条新裤子,妻子问:“新裤子做成什么样子的?”他说:“像我的旧裤子一样。
”他的妻子就把新裤子撕烂,使它像旧裤子一样。
宋人治书
书曰:“绅之束之。
”宋人有治者,因重带自绅束也。
人曰:“是何也?”对曰:“书言之,故然。
”
译文:古书上说:“反复约束自己。
”宋国有个研究这部书的人,就用两条衣带来把自己缠起来,捆的紧紧的。
别人看了发笑,问他:“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古书上这样讲,我当然就这样做啦!”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译文:
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他匆忙走到走到集市上去买鞋子时,忘记把量好的尺码带在自己身上。
他拿起鞋子,才想起,说:“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
”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
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
韩非子的寓言10则
韩非子的寓言10则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
一. 見小曰明(原文)昔者,纣为象箸①,而箕子怖②。
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③,必将犀玉之杯。
象箸玉杯,必不盛菽藿④,则必旄象豹胎⑤;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必锦衣九重,广室高台。
吾畏其卒,故怖其始。
⑥ 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⑦,纣遂以亡。
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
故曰:“見小曰明。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喻老》(注释)①象箸zhù:亦作“象櫡”。
“象笋”。
象牙制作的筷子。
②箕子,名胥余。
是纣王的叔父,官居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榆社一带。
曾劝谏纣王,但纣王不听,反而把他囚禁了。
周武王灭商后,命召公释放箕子。
武王向箕子询治国之道,记载于《尚书•洪范》。
传说箕子晚年前往朝鲜居住,死后追谥為大圣王。
③加于:放到。
土铏:铏xíng古代盛羹的鼎,两耳三足,有盖,常用于祭祀。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一件像个黄沙大碗,説是帝舜当日盛羹用的,名曰‘土鉶’。
”④菽藜shūhuò:豆和豆叶。
泛指粗劣的杂粮。
菽,豆子。
藿,豆叶。
旄象豹胎:未生出的牦牛、大象和豹的幼胎。
旄mào:旄牛即牦牛。
⑥卒zú:终了,结局。
⑦肉圃:各种肉类装点的园子。
炮烙:古代烤肉用的铜格子。
俞樾《诸子平议•韩非子》:“盖为铜格,布火其下,欲食者於肉圃取肉,置格上炮而食之也。
”《博雅》临,大也。
故事解读;从小处知大处,家具是讲究配套效应,一张好的地毯就要与好床好桌椅配套。
这样总共要花很多钱,人的习惯也如此,一个小的习惯就要与其生活配套。
所以由俭入奢易,反之则难。
所以人要注意这一点。
二.舜耕历山(原文)历山之农者侵畔①,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②。
韩非子寓言故事(精选14篇)
韩非子寓言故事韩非子寓言故事(精选14篇)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韩非子寓言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韩非子寓言故事篇1【讳疾忌医】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侯。
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侯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里,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侯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
”待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来夸耀自己的本领。
”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
桓侯不理睬他。
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很不高兴。
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
桓侯仍旧不理睬他。
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侯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
桓侯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
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里,肌肉里,肠胃里,不论针灸或是服药,都还可以医治;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还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也无法替他医治了。
”五天以后,桓侯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
桓侯不久就死掉了。
韩非子寓言故事篇2【杀猪教子】曾子的妻子上街。
小儿子扯着娘的衣襟,又哭又闹,要跟着去玩。
曾子妻被闹得没有法子,就弯下腰哄他说:“小乖乖回去吧,妈妈回家来就杀猪给你吃。
”小儿子咽着口水,方才罢休。
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子正拿着绳索在捆肥猪,旁边还插着一把雪亮的尖刀。
妻子慌了,连忙跑上去拉住他说:“你疯啦!我是故意骗骗小孩子的。
”曾子严肃地说:“你怎么能欺骗孩子呢?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着父母的样子,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孩子去欺骗别人。
做母亲的欺骗自己儿子,做儿子的不相信自己母亲,这样还有家教吗?”曾子说完,就一刀戳进猪的喉咙里。
韩非子寓言故事篇3【子罕不受玉】宋国有个乡人很爱夤缘攀附。
有一次,这个乡人弄到一块未经雕琢的浑玉,心想拍马屁的机会又来了,连忙捧着这块宝玉跑进官府,献给新上任的京城长官子罕。
关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韩非子,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学。
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一起来看一下吧。
1.狗猛酒酸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不售,酒酸怪其故。
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不售?”曰:“人畏焉。
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
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意译】宋国有个酿酒的生意人,他开的酒家,量器精准公平,对客人服务周到恭谨,而且酒香味美,店外悬挂的酒旗高扬醒目。
他以为一定会生意兴隆,可他家的酒常常发酸变质却卖不出去。
店主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向邻里中有学问的杨倩老人请教。
杨倩老人问他:“您家店铺里的看门狗很凶吗?”店老板迷惑不解地说:“狗的确很凶,但如此好酒为什么卖不掉呢?”杨倩老人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呀!有的人叫自己的小孩拿着钱和容器到你家去打酒,而你的恶狗却冲着顾客狂吠咬人,多可怕呀!没人敢来,所以,你的酒直到发酸也卖不出去。
国家也有恶狗。
身怀治国之术的贤人,想让统治万人的大国君主了解他们的高技良策,而奸邪的大臣却像恶狗一样扑上去咬他们,这就是君王被蒙蔽挟持,而有治国之术的贤人不被任用的原因啊!2.鲁相嗜鱼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子不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意译】战国鲁穆公时,公孙仪是鲁国丞相。
他特别喜欢吃鱼,于是能够接近他的人,都争相买来应时鲜鱼进献给他。
10篇关于韩非子的寓言
韩非子的寓言10篇关于韩非子的寓言韩非子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收集整理以下10篇关于韩非子的寓言,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智子疑邻【原文】郑人有一子,将宦①,谓其家曰:“必筑坏墙,是不善,人将窃。
”其巷人亦云。
不时筑③,而人果窃之。
以其子为智,以巷人告者为盗④。
此二人说者皆当矣⑤,厚者为戮,薄者见疑⑥。
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下》)①宦:做官。
②是不善:是,同似,像这样。
《博雅》是,此也。
《释文》是,如字。
不善:指破损,有缺陷。
③不时:不及时。
④以:认为,以为。
⑤当:相同。
⑥厚者:情义深厚关系密切的人。
为戮:为,表示承接关系。
则,就的意思。
戮(lù):合力同心。
薄者:感情不深关系冷淡的人。
则:事物的规律。
自注;古人有爱孩子却不爱他人,这是中国人常犯的问题。
这是看人的偏见,知道自己孩子是好的,但也不能就此说明别人就是坏的。
所以做事要讲公道,不能偏激于一点。
郑人的观点他偏了,对邻居那么信不过,以后邻居也不会帮忙。
今天社会还有人因为救人而惹上官司而这些也主要是偏见和不信任造成的,然也有人是为了一己之私。
偏见和不信任是人性的缺点和弊病一个社会好坏就看人与人之间关系,如果是相互信任没有偏见那就是好国家,反之就是坏国家。
现代人强调物质利益,而相互信任和没有偏见是基本的国民素质。
二、摇木拊本【原文】摇木者一一摄其叶①,则劳而不徧②;左右拊其本③,而叶徧摇矣。
临渊而摇木,鸟惊而高,鱼恐而下。
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
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而鱼已囊矣。
故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注释】①摄(shè):本义:牵曳,牵拉。
《说文》:摄,引持也。
②徧(biàn):《广韻》周也。
同“遍”。
③拊其本:拊(fǔ):拍打,敲击。
本:树干。
自注;韩非说了一个简便方法就是抓住纲领,从关键处下手而不是全盘拿下,这样可以起到四两拨千金作用。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韩非子的寓言故事_寓言故事大全引导语:《韩非子》中有哪些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小故事呢以下是YJBYS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一:讳疾忌医原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读音còu,皮肤表面的纹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còu)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
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早从事焉。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译文: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齐桓公。
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公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的纹理之间,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公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
”待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个当做自己的功劳”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
桓公不理睬他。
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很不高兴。
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
桓公仍旧不理睬他。
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公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
桓公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
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的纹理间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肤是针石可以治疗的;在肠胃是火剂可以治愈的;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掌管的事了,我也没有办法了。
《韩非子》最著名的十则寓言
《韩非子》最著名的十则寓言01 自相矛盾释义: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抵触。
后来用于讽刺那些言行不一致,前后不协调的人。
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韩非子·难一》故事: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这——”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02 守株待兔释义: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也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原文:“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故事: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
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
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
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
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03 讳疾忌医释义:隐瞒疾病,害怕医治。
比喻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不愿接受批评帮助。
韩非子寓言故事(精选15篇)
韩非子寓言故事韩非子寓言故事(精选15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寓言故事,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你知道经典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韩非子寓言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韩非子寓言故事篇1【心不在马】赵襄主向王于期学习赶车的技术,学了不久便与王于期进行了一场比赛。
在比赛中,他换了三次马,每次都落在了后面。
赵襄主埋怨说:'你教我赶车,还留了一手呀!' 王于期回答说:'我已经把技术全部教给您了,是您运用的不对呀!赶车最要紧的,是把马套在车上要套得舒适妥贴,赶车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调理马上,这样才能跑得快,跑得远。
在今天的比赛中,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就只想追上我;跑在前面的时候,又生怕被我追上。
其实把马引上大道赛跑,不是领先就是落后。
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都集中我的身上,哪里还顾得上调理马呢?这就是你落后的原因啦!'寓意: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把精力集中在所要办的事情上。
如果分散了精力,就不能成功。
原文: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韩非子寓言故事篇2【三虱相讼】一天,三只虱子在一头肥猎的身上,相互争吵起来。
这时,另一只虱子经过这里,见他们争吵得不可开交,就问:'你们为什么争吵呢?' 三只虱子一起回答说:'为了争夺猪身上最肥的地方。
' 那只虱子听了,说:'你们难道不害怕腊月祭祀的日子即将到来吗?到那时候,茅草一烧,这头猪就被杀掉丢进汤锅里了,还在这里争吵什么呢?' 三只虱子一听,恍然大悟。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韩非子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很大。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篇一:鲁相嗜鱼【原文】公孙仪相鲁而嗜鱼①,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子不受。
其弟子谏曰②:“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③,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④;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⑤,我又不能自给鱼。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⑥。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下》)【注释】①公孙仪:复姓公孙,名仪。
战国鲁穆公时的丞相。
②弟子:门徒(亲受业的高第生称弟子,转相传授不直接受业的普通学生称门生,统称为门徒或诸生)。
谏:规劝。
③唯:因为。
④即:假如。
下人之色:指仰承别人的脸色。
⑤此:这样。
不必:未必,不一定。
致:送给,给予。
⑥为:帮助,治理。
【译文】战国鲁穆公时,公孙仪做了鲁国丞相。
他特别喜欢吃鱼,一国上下能够接近他的人,都争相买来一筐筐活蹦乱跳的应时鲜鱼进献给他。
但是,公孙先生一概拒收。
他的门徒有些不解,规劝他说:“先生特别喜欢吃鱼,又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为什么呢?”公孙仪语重心长地告诫弟子说:“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才明确拒绝别人送鱼。
假如接受别人的鱼,难免就会仰承别人的脸色。
仰承别人的脸色办事,将会走上违法的道路,违法就会被罢免相位甚至入狱蹲监,这样一来虽然想吃鱼,未必还会有人无缘无故地送鱼给我,我又失去了俸禄,吃鱼的机会就没有了。
如果我不接受别人送的鱼,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为官,就不致于违法而失掉相位,这样我虽然爱吃鱼,还有足够的俸禄,能够长期供给自己吃上多种多样美味可口的鱼。
”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守法的思想品格,在这里明白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而且明白告诉人们,‘需要别人的帮助,等着别人来监督,不如自己管好自己’。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1一、鲁患不救【原文】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①,或宦于荆②。
犁鉏曰:“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③。
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鲁穆公:战国初鲁国国君,即姬显,是鲁国第二十九任君主。
鲁元公之子,在位33年。
注重礼贤下士,曾隆重礼拜孔伋(子思),咨以国事;容许墨翟在鲁授徒传道、组织学派,使鲁国一度出现安定局面。
公子:《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
” 宦:学习官吏的事务。
“宦,仕也。
…犹今试用学习之官也。
”—《说文》。
② 荆: 春秋时楚国别称。
③犁鉏(jū):一作犁且,鲁国上大夫,曾在齐为官。
假,借也。
—《广雅》。
凭借,借用。
于:可译为“从”“由”“自”等。
故事解读;鲁国有难因为齐国来攻,晋楚是强国但离鲁远,所以远水不救近火,所以徒劳无功。
做事情要讲究就近原则不要从大老远过来,这很费时力。
关键还是要自己强,处理好近邻关系不是到老远地方拉关系。
清末求救西方来逼迫日本也是不现实的。
二、醉寐亡裘【原文】绍绩昧醉寐而亡其裘①。
宋君曰:“醉足以亡裘乎?“对曰:“桀以醉亡天下②,而《康诰》曰:毋彝酒③。
彝酒者,常酒也。
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④。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寐(mèi): 进入睡眠状态。
亡:丢失。
裘,皮衣也。
—《说文》。
②以: 因为,由于。
③《康诰》:是周公封康叔于殷地时作的文告。
周公在平定“三监”(管叔、蔡叔、霍叔)及纣王的儿子武庚所发动的叛乱后,便封周武王同母少弟康叔于殷地。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五则(精选)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韩非(公元前280—前233),先秦著名思想家,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
他的思想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韩非子》善于运用寓言说理,能把道理讲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十分有益于宣传法治思想。
心不在马【原文】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译文】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的技术,学了不久便与王子期进行了一场比赛。
在比赛中,他换了三次马,每次都落在了后面。
赵襄王埋怨说:“你教我驾车,还留了一手呀!”王子期回答说:“我已经把技术全部教给您了,是您运用的不对呀!驾车最要紧的,是把马套在车上要套得舒适妥贴,驾车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调理马上,这样才能跑得快,跑得远。
在今天的比赛中,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就只想追上我;跑在前面的时候,又生怕被我追上。
其实把马引上大道赛跑,不是领先就是落后。
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都集中我的身上,哪里还顾得上调理马呢?这就是你落后的原因啦!”【寓意】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把精力集中在所要办的事情上。
如果分散了精力,就不能成功。
鲁人搬迁【原文】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稿,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截止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译文】鲁国有个人擅长打草鞋,妻子很会纺白绸。
他想搬到越国去。
有人对他说:“你到那里必定会变穷的。
”这个鲁国人问:“为什么呢?”劝他的人说:“打草鞋是为了给人穿的,但越国人不喜欢穿鞋,习惯于打赤脚走路;织白绸子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不喜欢戴帽子,而喜欢披着长发。
你想到用不着你们长处的国家去过日子,要使自己不穷,怎么办得到呢?”【寓意】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必须找到合适的地方。
韩非子的寓言(精选五篇)
韩非子的寓言(精选五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韩非子的寓言(精选五篇)韩非子的寓言 1【原文】宋之富贾有监正子者①,与人争买百金之璞②,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③,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④。
选自韩非子五蠹的寓言
选自韩非子五蠹的寓言
1. 守株待兔:描述了一个农民在田野上捡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之后他就不再耕种了,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结果再也没有得到兔子。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成功的结果需要艰辛的劳动,需要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2. 郑人买履:描述了一个郑国人买鞋子时,先量了自己的脚,却忘记带量好的尺码。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墨守成规,要灵活变通,适应环境。
3. 自相矛盾:描述了一个人在市场卖矛和盾,他声称矛能刺穿任何东西,而盾又能挡住任何攻击。
但是有人问他,用矛刺盾会怎么样,他却无法回答。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言行要一致,不要夸大其词,要实事求是。
4. 画蛇添足:描述了一个人画了一条蛇之后,因为觉得不够完美,于是给蛇画上了脚。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多余劳动,要尊重自然规律。
5. 刻舟求剑:描述了一个人乘船过河时,将宝剑掉入水中,他没有在船上寻找,而是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墨守成规,要适应新环境,改变思维方式。
韩非子的寓言优秀5篇
韩非子的寓言优秀5篇韩非子的寓言篇一原文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①。
饮酒醉,过而击之也②,民大惊,使人止之。
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
”民皆罢③。
居数月④,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⑤。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楚厉王:原名熊眴,即楚鼢冒,熊霄敖长子,东周初期的楚国君主,警:报警信号。
为:将。
与:表偕同的意思。
跟别人一起。
②过:错误。
③罢:归,返回。
④居:当,在。
⑤更令明号:重新申明号令。
故事解读;击鼓戏民是一中拿自己信义开玩笑的事,随意欺骗人家感情,将人家当做猴耍,拿人家不会再相信你。
比如做了件好事,不讨好,就没人来救了。
所以说言而有信,言出如山,没有信义的人是会被别人抛弃的,就像那个一天到晚喊狼来了得孩子,三次一来,狼真得来了,没人来救,羊群被吃完。
韩非子的寓言篇二原文宋之富贾有监正子者①,与人争买百金之璞②,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③,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④。
事有举之而有败⑤,而贤其毋举之者⑥,负之时也⑦。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下》)注释①贾(gǔ):商人(古时‘贾’指坐商,‘商’指行商)。
②百金:形容钱多。
亦指昂贵的价值。
《公羊传·隐公五年》:“百金之鱼公张之。
” 何休注:“百金,犹百万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万钱矣。
” 璞:未经雕琢的玉坯。
③佯(yáng):假装。
负:通“赔”(péi)。
赔偿,补偿。
④理:《说文》理,治玉也。
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毁瑕:毁损造成的缺陷。
④溢:溢价。
⑤举:施行;办理。
⑥贤:胜过,超过。
⑦负:放弃。
时:时机;机会。
故事解读;这故事看出了富商的精明,他在买东西时将美玉损坏,这样就没人要了,然后再自己拿出钱买,买回时再用心雕琢。
当然美玉缺一角是难看些。
可是富商还是加以开发利用而成宝贝。
所以事情是靠人做出来的,人要做事做好事,能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这样不管事情如何总比不做要好多了。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优秀8篇)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优秀8篇)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窃金不止篇一在楚国荆山东南,谷地宽广,富含金矿。
顺着水流泥沙俱下,附着于水流泥沙之中,有贵重的天然金砂。
所以,大量的淘金者从四面八方涌来,偷偷地采金。
尽管官府的采金禁令非常严厉,抓到了偷采金砂者,立即在市街分尸示众。
禁令下达后被处以极刑的人不计其数,尸体抛弃于水中,水为之阻塞不流。
可是,违法采金还是不能禁止。
当时,最惨重的酷刑,没有比‘市街分尸示众’更残忍的了,但偷偷采金的行为还是不能禁止。
那是因为,不一定每个偷偷采金的人,都会被官府抓获,这样就会有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
所以,现在若有人在这里说:“给你天下所有财富再杀死你,你愿意接受吗?” 即便是见识短浅没有作为的人,也不会作出这种愚蠢的选择。
占有天下,多么大的利益诱惑呀!还不愿意,那是因为他已知道必死无疑。
所以,刑罚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漏洞存在,那么虽然有‘市街分尸示众’的酷刑,也会有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偷偷采金的行为就不能禁止。
如果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知道犯法必死无疑,那么把天下的财富全都给他,也没人愿意去干违法乱纪的事了。
韩非子的寓言篇二君主不堵塞墙壁的隙缝和孔洞,而费尽心机用赤土和白土去粉饰外表,一旦遇到暴雨疾风,墙壁就一定会倒塌;不消除眼前的祸根,却在那里凭空思念孟贲、夏育那样力大无穷的武士,为自己拼死效力;不严防内部的祸患,却在边远地区加固城中之城;不相信国内贤臣研究讨论的问题,不采用国内贤士的计谋,却去结交千里之外的大国。
如果这样,一旦国际国内突然发生变故,即便有孟贲、夏育般的勇士也来不及赶来救援,国外的同盟者更是鞭长莫及。
所以,国家面临的灾祸,没有比这种舍近求远的用人处事之道,更为严重的了。
在当今社会中,为君主忠心耿耿献计献策的人,一定不要使自己的君主,去学燕王那样“内憎其民而外爱鲁人”;不要使当代的人,不怀自厉之心尽自身之责,而只知拜倒在前人的脚下,去怀念追慕古代的贤人;不要指望越人中的游泳高手,能及时赶来施救中原的落水者。
五则韩非子的寓言
韩非子的寓言五则韩非子的寓言《韩非子》寓言对后市文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故事的曲折和人物形象生动等方面。
小编为大家提供五则韩非子的寓言,欢迎赏析!其一:循理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桓赫说,雕刻的要领,首先在于鼻子要大,眼睛要小,鼻子雕刻大了,还可以改小,如果一开始便把鼻子给刻小了,就没有办法补救了。
同样道理,初刻时眼睛要小,小了还可加大。
如果刚开始雕刻时,就把眼睛弄得很大,后面就无法缩小了。
为人做事,也是一个道理,凡事要留有余地,留有后路。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失败。
其二:亲疏郑人有一子,将宦,谓其家曰:“必筑坏墙,是不善人将窃。
”其巷人亦云。
不时筑,而人果窃之。
以其子为智,以巷人告者为盗。
郑国有个人,他的儿子将去做官,告诉他的家人说:“一定要把坏了的墙修建起来,这墙不修好,别人会来偷窃的。
”他邻居也这样说。
因为没有及时修建,别人果然偷了他家的东西。
郑人认为他的儿子聪明,但却把说要修墙的邻居看作盗贼。
其三:明过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已。
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恶。
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已;董安于之心缓,故弦统以自急。
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绩短,之谓明主。
古代的人,眼睛看不见自己,所以用镜子照着观察面孔;才智不足以认识自己,所以用道理来俢正。
镜子不会因为照出脏污而有罪过,道理不会因为暴露过失被怨恨。
没有镜子,就没办法修整胡子眉毛;不遵循道理,就不能明辨是非。
西门豹性情急躁,所以佩带柔韧的皮带来提醒自己从容;董安于性情迟缓,所以佩带绷紧的弓弦来鞭策自己敏捷。
所以用多余补充不足;用长的接续短的就叫做英明的君主。
其四:用势周公旦已胜殷,将攻商盖。
辛公甲曰:“大难攻,小易服。
不如服众小以劫大。
”乃攻九夷而商盖服矣。
周公旦已经战胜了商纣王,将要去攻打商盖这个地方。
韩非子寓言故事6则
韩非子寓言故事很多的故事是有教育意义的,但是,却很少有人会认真的去体会其中的具体含义,尤其是韩非子寓言故事中的寓意更是深厚,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一、欢以失日【原文】纣为长夜之饮①,欢以失日②,问其左右,尽不知也。
乃使人问箕子③。
箕子谓其徒曰④:“为天下主而一国皆失日,天下其危矣⑤。
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
“ 辞以醉而不知。
⑥(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上》)【注释】①长夜:整夜。
②失日:忘记时间。
③箕子:名胥余。
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榆社一带)。
箕子是殷末著名贤臣,因其品行高尚,被孔子誉为殷之“三仁”之一。
因纣王无道,于是,箕子佯狂而独自一人隐居在箕山,当纣王闻知箕子情况,遂囚禁在“箕子台”。
④徒:随从人员。
弟子。
⑤为,治也。
—《小尔雅》。
天下主:指国家的君王。
其: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一定”。
⑥辞:推托,借口。
以:通“已”,已经。
故事解读;商纣王欢乐无度,却有嫉妒心,箕子即使知道也不敢说出来。
所以商朝败亡在他手上。
忘记时间尽心欢乐是很多富二代的表现,他们这样做很快就会败家。
二、鲁人救火【原文】鲁人烧积泽①。
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②。
哀公惧,自将众趣救火③。
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
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
”哀公曰:“善。
”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
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
请徒行罚。
④”哀公曰:“善。
“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罪。
⑤”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上》)【注释】①积,聚也。
——《说文》。
按,禾谷之聚曰积。
倚:偏,这里指蔓延的意思。
恐:这里表示估计,相当于“大概”、“也许”。
国:国都。
③将众:率领众人。
趣,疾也。
—《说文》。
急,赶快。
④请:请,告也。
—《尔雅·释诂》。
又《类篇》受言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国人卡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玉,拿来献给厉王。厉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说:'这是块石头呀!'厉王认为卡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左脚。等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上王位,卡和又拿了那块璞玉来献给武王。武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又说:'这是块石头呀!'武王也认为卡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右脚。武王死了,文王登了王位。卡和便抱着那块璞玉到楚山脚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直到流出血来。文王听说了,便差人去问他,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多得很,为什么独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呢?' 卡和说,我并不是为砍断了脚而悲痛啊!我悲痛的是把宝玉称作石头,把忠心耿耿的人叫做骗子,这是我所最伤心的呀!' 文王便叫治玉的匠人整治那块璞玉,发现是一块真正的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精选篇二: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田里有棵树。有一次,一只兔子跑过来,由于跑得太急,一头撞到树上,把脖子撞断死掉了。这个人毫不费力地拣到了这只免子。打这天起,他干脆放下农具,连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这棵树下,希望还能捡到死兔子。兔子是再也检不到了,他的行为反倒成了宋国人谈论的笑料。
寓言故事的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夸张但又独具幽默讽刺意味,寓言故事主要是靠故事的吸引力来表达其内在的寓言道理,所以语言运用相较于其他的文学体裁更具有独特的魅力。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精选篇一:螳螂捕蝉
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黄雀伸长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它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长长的,正在瞄准它。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这都是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害的表现呀!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韩,如果遇到了敌情,就击鼓为号,召集大家前来守城。一天,厉王喝醉了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猛敲。百姓们听到鼓声,都惊慌地跑了过来。楚厉王连忙派人制止,说:'我喝醉了酒,击鼓和身边的人闹着玩。这鼓打错了,请大家回去吧!' 百姓们一听都回去了。过了几个月,敌人真的来入侵了,厉王赶紧击鼓发出警报。但百姓以为厉王又是在跟大家闹着玩儿,因而没有一个前来守城。厉王只好更改了原来的命令,重新申明了报警的信号,老百姓这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