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寓言的艺术成就
《韩非子》中寓言的特点
《韩非子》中寓言的特点
《韩非子》是说理散文,其中的寓言故事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这也是《韩非子》最具文学意味的一点。
寓言在《战国策》、《孟子》中还只是偶一用之,在《庄子》中虽大量使用,但都为阐明一个中心思想,寓言仍只是议论说理文的一部分,而非独立的文学体裁。
韩非开始有意识地系统收集、整理、创作寓言,分门别类,辑为各种形式的寓言故事集,像《内储说》、《外储说》、《说林》等,都是寓言专集。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和《庄子》中怪诞神奇的寓言故事风格截然不同,韩非寓言形象化地体现了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如“郑人买履”、“郢书燕说”等具有的讽刺力量,“矛与盾”等表现出的哲学智慧,都是韩非寓言思想深度的反映。
题材的平实,使韩非寓言不像庄子寓言那样恢诡谲怪,但韩非寓言在艺术上并不平淡,而是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如《外储说左上》中的“棘刺母猴”,三个人物各侧重其性格的一端,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韩非子》中的许多寓言,千百年流传不衰,“守株待兔”、“郑人买履”、“买椟还珠”等等,都以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
庄子与韩非子寓言艺术特色比较
Co mp a r i s o n o f t h e Fa b l e Ar t i s t i c C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be t we e n Zh ua n g Zi a n d Ha n Fe i z i
YU Ya — f e i
一庄子与韩非子寓言艺术特色一繁富虚幻与质朴写实庄子之文向来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被人们誉为汪洋恣肆庄子寓言的取材极为广泛无论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还是自然界的花鸟虫鱼等动植物都能在庄子笔下焕发光彩
第3 1卷 第 8期 2 0 1 5年 8月
哥州 师 学 学 掀
J o u r n a l o f Gu i z h o u No r ma l Co l l e g e
Abs t r a c t : The f a b l e s o f Zh ua n g z i a nd Ha n Fe i z i a r e t h e o u t s t a n di ng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s o f Chi ne s e f a b l e l i t e r a —
Vo 1 . 31 .No . 8 Aug . 2 01 5
庄 子 与 韩非 子 寓 言 艺 术 特 色 比较
于 亚 飞
( 广西 师 范大学 文学 院 ,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4 )
摘要 : 庄子与韩非子 寓言是我 国寓言文学的杰 出代表 , 堪称先秦 寓言双璧。二者寓言各具特 色, 庄子寓 言注 目于神话 , 繁富虚幻 、 主观 感情 强烈 , 多直抒胸臆 , 语 言修辞繁 富、 恢弘飘逸 , 形 象刻画细腻 生动 ; 韩 非子 寓言根植 于历 史, 质朴写 实、 理性 冷静 , 很 少带感情 色彩 , 善 于用对话 来表现人 物 , 语 言简洁准确 、 冷峻犀利 。
浅析《韩非子》的寓言艺术成就
《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
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一、《韩非子》中寓言的深层意义《韩非子》全书共10余万言,这部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内有寓言故事三四百则。
其中巧妙地运用寓言故事来说理,取材于社会现实,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民间故事的寓言。
这些都是韩非子对社会现象深入仔细观察后提炼出的,这些生动的故事,虽然出自特定的环境,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智慧和启迪。
他的寓言浅近而深刻,幽默而冷峻,他把庄子以寓言说理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多了一些切近现实的因素,而少了几分道家特有的玄奥,堪称先秦诸子文章中的瑰宝。
他的寓言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复杂纷纭、变化万千的现实生活,大至时代更迭、国家兴亡,小至个人荣辱,历代王侯,愚夫愚妇,均纳于笔下,可谓跨越时空,巨细无疑。
其内容之广泛、事件之纷繁,形象之众多,均堪称先秦寓言之最。
二、韩非子的艺术成就1.《韩非子》的文学艺术特色《韩非子》的文学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取材的现实性,寓言故事的题材来源主要是引用和加工古代神话、民间故事;加工和改造历史故事;直接创作。
这三个来源几乎包括了先秦寓言来源地各种渠道,形成韩非子寓言集先秦寓言之大成的特点。
但是《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引用神话并不多,仅有五则,其中纯引神话的一则,继承神话传统、以动物为题材的四则。
表现在寓言文学上,便是少幻想;其次,受整个大时代的影响。
战国末年,长期的争鸣论辩,已经进入总结性的阶段;深刻的理性批判,已经战胜了传统的宗教蒙昧,神的迷信已不再占据人们内心主导,这样使得寓言不再到神话中去寻找寄托。
最后,海域韩非的个性、思想等主管因素有关。
韩非继承接受了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是一个务实精神的思想家。
改造加工历史故事:韩非子寓言的题材主要来源对历史故事的加工改造。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题目参考
古代文学:1.略论中国古代神话的人文关怀2。
论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人文关怀3。
试论“黍离之悲”的美学价值4。
《诗经》中的叠字及其变式研究5。
试论《诗经》怨刺诗6。
《离骚》象征手法探微7。
《离骚》神话研究8。
孟子的论辩艺术浅析9.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10。
《战国策》细节描写之艺术成就11。
《孟子》与《庄子》寓言异同论12。
论《庄子》散文的结构艺术13.论屈原在抒情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14.屈原与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之比较15。
浅谈《战国策》中策士的功利思想16。
论《左传》中的妇女形象17.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18。
贾谊政论文的策士风范19。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态度20。
《左传》与《史记》的战争描写艺术之比较21.汉赋审美情趣的演变22。
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23。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24.汉乐府与《诗经》中弃妇形象比较25.论曹植乐府诗歌的创新性26.曹植诗歌中的神话境界初探27.曹丕、曹植诗风比较论28.从蔡琰的《悲愤诗》看其忧患意识与生命意识29。
从曹丕“文人相轻"看中国古代批评家的批评态度30。
从陶渊明、孟浩然看隐逸文人的济世情怀31。
试论陶渊明作品中的菊(或酒、鸟等)意象32。
陶、谢山水田园诗审美特征比较研究33.浅议鲍照乐府诗的“俊逸”特色34.论庾信前、后期作品文风的转变35.潘岳《悼亡诗》与元稹《遣悲怀》比较研究36.浅析《世说新语》对中古文人心态的描写37。
论中国古代创世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38。
论《韩非子》的寓言艺术成就39。
论《诗经》中的弃妇形象40。
《离骚》的历史意识与现实忧患41。
从汉赋的特点看汉人的审美观42。
不以成败论英雄——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43.从庾信前后期文风的转变看生活经历对创作的影响44.浅谈六朝志怪小说与神仙道教之关系45.论玄言诗在山水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46。
论《史记·项羽本纪》中范增形象的地域文化性及成因47。
《韩非子》的寓言特点
《韩非子》的寓言特点首先,寓言的多样性是《韩非子》的显著特点之一、韩非子以寓言的形式传递了各种思想和观点。
他用动物、植物和人物来代表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行为,以此表达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的讽刺和批评。
比如,《五蠹》以蠹虫侵害木材来比喻官员的腐败行为;《逐鹿》以鹿群内部的斗争来暗示君臣之间的权力争斗;《养豺》以养豺人被豺为猎物的悲惨结局告诫人们,不能培养坏人坏习惯。
这些寓言多样又丰富,既有对政治权力的批判,也有对道德伦理的教诲。
其次,寓言善于点题。
《韩非子》的每个寓言都以开篇一段话概括其主题,在后续的故事中再将主题发挥和阐释。
这种点题的方式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每个寓言的寓意和哲理。
比如《昆虫》一章的开篇,就写道:“昔者昆虫以昆聚,以暴聚,人莫之畏;千万之众朝食暮食;而昆不争于群,不恃力于众,移形于外,死之术也。
”这段话简洁明了地说明了昆虫的特点,接下来的故事中将展现昆虫之间的竞争和自相残杀,寓意人应互相守望和团结,否则必将走向灭亡。
第三,《韩非子》的寓言注重教育和启发读者。
每个寓言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道德准则,通过故事来唤起人们的思考,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在《韩非子》中,寓言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的故事,更具有教育和启迪的功能。
比如,《老马》告诫人们不要看重外表,而是要注重实质;《苟灵张》教导了人们如何保护隐私和自己的秘密。
这些故事通过寓言的形式,让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得到教益,促进人们的成长和进步。
最后,《韩非子》的寓言常常以讽刺和讽刺为手段。
韩非子以寓言的方式来批判和揭露社会的弊病和人的弱点。
他通过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矛盾和荒谬。
比如,《谏逐客书》中的故事,通过石墙内的水来讽刺君王任用奸臣,将智者排除在外;《惜米》以决断救命和顾全大局为题材,讽刺了贪小便宜而失大事的人。
这些故事以讽刺手法让人思考和反思,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
总的来说,《韩非子》作为古代寓言集,具有多样性、点题性、教育性和讽刺性是其显著的特点。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在他的众多著作中,寓言故事是其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生动形象,深刻针砭,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具有很深的哲学思考。
本文将从韩非子寓言故事的特点、主题和价值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韩非子寓言故事的特点1、表现形式简单,象征意义深刻韩非子寓言故事通常采用“动物寓言”的表现形式,将各种动物作为故事中的主人公,通过这些主人公的经历和所表达的行为,在背后蕴含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社会价值。
寓言故事不但简单易懂,而且广为传播,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其象征意义。
2、批判现实,启发思考韩非子寓言故事多是对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进行反映和批判,通过深刻的寓意点明弊病,指明道理,激发人们思考,进而引导社会风气向善。
3、伦理道德价值语旨显著韩非子寓言故事中,往往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的规律,突显出伦理道德的价值和精神,宣扬正义、公正、勇气、谦虚等美德,反映出人类精神文化的高度。
二、韩非子寓言故事的主题1、批判现实,启示人心韩非子寓言故事最明显的主题就是批判现实。
在当时的社会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各种非法行为和不道德行为层出不穷。
韩非子通过寓言故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对这些行为的不满和批判,通过真实的故事反思当时的现实,启示人心,改正错误。
2、阐述伦理道德价值韩非子寓言故事还强调了伦理道德的价值。
他通过故事中的情节,表现了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坏人受到报应,好人得到奖赏,让人们认识到道义中的正义与公正,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扬美德。
3、探讨政治理念韩非子寓言故事亦涉及到了政治理念。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需要依靠武器和技术,还需要有稳定的政治制度和合适的法律策略。
通过他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韩非子所强调的重要的政治理念,从中受到启示,在自己的生活中关注公共事务,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韩非子寓言故事的价值1、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韩非子寓言故事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特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风俗、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韩非子》的写作手法
《韩非子》的写作手法作者:付奎树来源:《作文周刊(高中·人教版)》2010年第15期韩非子的文章有其独有的特色,那就是犀利恣肆。
后人对韩非子文章中所使用的文字技巧多予以肯定。
如袁了凡说他“胸中如万斛泉涌,滚滚不竭,而纵横变化,无中生有,愈出愈奇”(《韩非子迂评》)。
郭沫若在《韩非子的批判》一文中也有如下表述:“他(韩非子)能够以普通的常识为根据而道出人之所不能道,不敢道,不屑道。
所以他的文章,你拿到手里,只感觉他的犀利,真是锋不可当,大有无可如何,只有投降之势了。
”这种高度的赞美,固然揭示了韩非子文章的特点,更是对韩非子高超的写作手法的肯定。
笔者现以选修课本上韩非子的文章为例,概括归纳其文章的写作手法,使大家对韩非子的创作有更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一、博引史料,借古讽今韩非子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寓言约占其全部寓言的百分之八十。
文章的题材主要取材于史实和现实生活,很少有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传说故事,也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
这些题材被韩非子引入其寓言中,经过加工、改编和再创造,成为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有力武器;让历史人物说话,改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使之反映自己的思想观点,从而收到借古讽今的效果。
如《韩非子·内储说上》一文中主张释赏行罚的孔子,是冷峻的法家形象。
而取材于现实社会和民间故事的寓言,更是韩非子对社会现象深入仔细观察后提炼出来的,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如“郑人买履”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
二、巧用排比,针砭时弊排比可分为句内排比、句与句的排比、段与段的排比。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来说理,能使文章层次清楚,形象生动,气势磅礴,可以收到条理分明的表达效果。
如针对儒家所主张的“法先王”的观点,韩非子运用句内排比(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和句与句的排比(上古之世……有圣人作……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有圣人作……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对儒家观点给予尖刻的讽刺和批判,极具现实主义意味。
《韩非子》寓言中孔子形象探析_文学艺术论文
《韩非子》寓言中孔子形象探析_文学艺术论文论文导读::在《韩非子》中。
寓言成为其阐述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论据。
故使孔子形象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构建起了完整的法家思想体系。
在《韩非子》中,寓言成为其阐述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论据。
先秦散文特别是诸子散文中,保存下来为数不少的寓言故事,其中又以《韩非子》一书为最多。
《韩非子》的寓言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在先秦寓言中很具代表性的。
不同于《庄子》寓言的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庄子天下》〕,《韩非子》的寓言多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多把改造后的历史故事和谐地纳入他的思想体系之中,为其所用。
《韩非子》寓言中出现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圣者有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贤臣有伊尹、周公、管仲、子产,士那么有孔子、墨子、商鞅、吴起,霸主有齐桓、晋文,奸邪有费仲、竖刁、易牙,等等。
他们都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人物,经过韩非不同程度的改造,成为了寄寓韩非主体意志的变形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历史人物中,韩非对儒家的批判最为剧烈,尽管如此,孔子在《韩非子》中出现的频率还是相当高,有四十五处之多。
其中涉及孔子的寓言集中保存在《说林》、《储说》、《难》中。
韩非出于阐述政治、哲学思想的需要对关于孔子的史实和言论进行了不成程度的改造或虚构,故使孔子形象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
一、《韩非子》寓言中的孔子形象《韩非子》五十五篇中,含有寓言故事的篇目有十八篇文学艺术论文,而其中包含有关涉孔子的寓言的有十二篇之多。
因为孔子与韩非的政治主张不同,孔子总是被作为批驳的对象,但因为孔子在战国时期有极大的影响力,因而韩非在寓言中还要借助他来说理或者阐述某些观点,所以在寓言篇章中,对于涉及孔子的历史事件和相关言论,韩非重其义而轻其事[1](P20),对它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工和虚构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而使孔子形象具有了多面性和复杂性。
总的说来,《韩非子》寓言中的孔子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站在法家对立面,受法家批驳的孔子这类形象是《韩非子》中最简单的孔子形象。
《韩非子》寓言故事的传播学阐释
《韩非子》寓言故事的传播学阐释王婷,谢清果(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厦门361005)2 3 0丰W 一組侍別雁孝I乞七冷番摘要:作为先秦诸子殿军人物的韩非擅于用寓言来论证和写作政治思想论著,他笔下的寓言故事卷帙浩繁、构思巧妙、联想丰富,一方面容易被受众接受,产生极强的说服效果;另外一方面寓言的叙述者在讲述故事时是往往能够根据传播的目的有选择性地加以叙述。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今天我们如果以传播学的叙事者视角来讲述韩非子寓言故事,颇能够从中解读出许多的富有传播学寓意的理论片段。
在这些寓言故事中许多现代西方经典传播学理论似乎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这并不完全是寓言的创作者一开始所想要表达的,然而我们又的确从中感觉到某种传播的偏向和魅力。
关键词:韩非寓言传播学阐释大概跟君主政治的政统有关,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都很重视"譬喻”的运用,对于譬喻的最高形式——寓言亦是多有创作,由于作者的构思巧妙、联想丰富,使得寓言故事一方面容易被受众接受,产生极强的说服作用;另外一方面寓言的叙述者在讲述故事时是往往能够根据传播的目的选择性加以叙述。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今天我们如果以传播学的叙事者视角来讲述韩非子寓言故事,颇能够从中解读出许多的富有传播学寓意的寓言故事,而这些传播学寓意也许并不完全是寓言的创作者一开始所想要表达的,从中我们能够感觉到某种传播的偏向和魅力。
一、“文公伐宋”和“越伐吴”——战时宣传智慧韩非深谙舆论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两国对战前夕的对内对外宣传。
孟子说的“《春秋》无义战”,到了战国更甚,曾经数百个小国家如今都在不断地兼并战争后化为只有七个实力最强的"战国七雄”,可见当时的战争频率和吞并速度。
在《韩非子》中韩非总是不遗余力地向君主进言献策,包括告诫君王在发动战争之前都应保持"正义之师”的形象,这对战争里参与将士的士气很重要,也是关乎战后的舆论导向:有没有可能会被人们唾骂而非认为是一场"为民诛之”的正义之战。
著名作家韩非子人物简介
韩非子的早年经历
• 韩非子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学 习儒家经典和兵法 • 韩非子年轻时曾游历各国,结识了 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化人
韩非子在战国时期的政治活动
韩非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争频繁的时代
韩非子的思想遗产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韩非子的思想遗产
•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权谋政治理论和道德伦理观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影响 • 韩非子的著作和寓言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韩非子的思想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法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推动现代法治的发展 • 韩非子的权谋政治理论对现代政治家的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可以帮助政治家更 好地应对政治斗争和实现政治目标 • 韩非子的道德伦理观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 和解决道德问题
• 各诸侯国为了争夺领土和权力,不断发生战争 • 各国纷纷寻求改革,加强国家集权,以应对战争和社会变革的需要
韩非子在韩国的政治活动
• 韩非子曾在韩国朝廷任职,为国王出谋划策 • 韩非子主张加强国家集权,改革政治制度,以适应战国时期的竞争环境 • 韩非子的主张遭到了一些贵族的反对,后来被排挤出国
韩非子的著作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韩非子的权谋政治理论为后世政治家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政治手段,影响了后世政治 家的行为方式 • 韩非子的权谋政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政治斗争,影响了政治家的道德品质
《庄子》、《韩非子》寓言的不同特色
《庄子》和《韩非子》寓言的不同特色孙艳秋内容提要在先秦说理散文中,《庄子》和《韩非子》这两部杰作,其寓言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各具特色。
从思想内容看,《庄子》寓言体现了道家学派的主张,《韩非子》寓言表现了法家学派的观点。
从题材来源看,《庄子》寓言题材比较广泛,来自自然的、历史的、现实的,应有尽有;《韩非子》寓言题材比较单一,多来自历史故事。
从组织形式看,《庄子》寓言夹杂文中,没有独立地位;《韩非子》首创结构宏大而又相对独立的寓言群落体制。
从形象塑造看,《庄子》寓言既有人物,又有动物、植物乃至无生物,而《韩非子》寓言绝大多数是人物。
就人物形象说,《庄子》寓言多为下层民众,《韩非子》寓言多为上层人士。
关键词庄子;韩非子;寓言;特色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一书。
《庄子·寓言》中说:“寓言十九,借外论之。
”但古今中外的有关人士对寓言及寓言文学的理解却不够一致。
寓言真可谓人类文学中最不可思议的一种体裁,它故事中皆寄托着寓意。
激情中多富有理性色彩,智慧中又不乏诙谐情趣。
中国寓言源远流长,并在很早以前就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国,形成了东亚寓言体系,与印度南亚体系和希腊欧洲体系鼎足而立。
作为世界三大寓言发祥地之一的中国,“大概夏商之交已有口头寓言产生”,“现存最早见于书面记载的寓言,应算《国语》和《左传》中的某些故事”。
战国时期是“寓言创作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在这一时期中,随着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发展,人们的眼界逐渐开阔,思想也日益活跃,抽象的哲学与空洞的说教已不足以表达丰富的思想,不易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于是寓言这种文学形式便应运而生并得以迅速发展。
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广泛运用寓言故事论辩是非,陈述政见,不仅出现了纵横策士在游说时运用的一些十分优秀的寓言作品,而且还出现了以墨翟、孟子、庄周、韩非等为代表的一批比较成熟的寓言作家。
据统计,战国时代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的寓言数量近千则,其中《韩非子》就有300则以上,《吕氏春秋》和《庄子》均有200则左右,《列子》和《战国策》也有近100则。
韩非子
没完呢!还有~
对于民众,他吸收了其老师荀子的“性本恶”理论, 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佚”,要以法来约束民众, 施刑于民, 才可“禁奸于为萌”。因 此他认为施刑法 恰恰是爱民的表现。。 容易让人忽视的是 韩非是主张减轻人 民的徭役和赋税的。 他认为严重的徭 役和赋税只会让臣下 强大起来,不 利于君王统治。 对于政治, 韩非主张改革和实 行法治,要求“废先 王之教”,“以 法为教”。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 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 善不遗匹夫”。 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 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 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魏国被赵国打败了,因此魏国的太子和大臣庞恭将要送
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充当人质。临走时,庞恭对魏王说:“要 是有人跑来向你报告,说大街上跑出来一只老虎,大王相信 吗?”魏王摇头说:“我不相信。大街上哪里来的老虎?”“要 是接着有第二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发现了老虎,您相信不 相信?”魏王迟疑了一下,仍然摇头说不信。庞恭再问:“如 果马上又有第三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有只老虎,您信不信 呢?” 魏王点头说:“我相信了。三个人都这么说,一定不会 有假。”庞恭起身说道:“谁都知道,大街上是不可能有老虎 的,可是当三个人都说有,大王就相信 了。现在邯郸离魏国 比从这儿上大街远得多,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又何止三人, 请大王明断是非。”果然如庞恭所料,他一走,就有很多人到 魏王面前大造谣言,以至当他从邯郸回来后,魏王再也不愿召 见他了。
韩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
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 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 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 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他到集市上去,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寸。他已经选好了 一双鞋,想比比大小,发现量好尺寸的绳子忘记带来了, 于是又急忙赶回家去取。等他带着绳子跑回来时,集市 已散,他最终没能买到鞋。别人知道后对他说:“为什 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一试呢?”他固执地说:“我宁可 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著名思想家韩非子简介
著名思想家韩非子简介韩非子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
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韩非子人物简介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汉族、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尊称韩非子或韩子。
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
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
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
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韩非子人物生平《史料》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
韩非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
韩非将自己的学说,追本溯源于道家黄老之术,他对孔子、《道德经》有相当大的研究,《韩非子》中,著有《解老》、《喻老》等篇,集中表述了韩非的哲学观点。
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
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
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
”便退而著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
韩非的学问比李斯大得多,因说话口吃,不善辩说,但善于著述。
韩非回到韩国以后,看到韩国太弱,多次上书献策,但都未能被采纳。
于是,韩非发愤著书,先后写出《孤愤》、《五蠹》、《说难》等.......他的书传到秦国,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
不久,因秦国攻韩,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并派他出使秦国。
韩非子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秦王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
但是文采斐然的韩非为秦王嬴政所赏识而倍受重用。
由于李斯提出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通天大计,而首要目标就是韩国,但作为韩国公子的韩非与李斯政见相左(韩非主张存韩灭赵),妨碍秦国统一大计,于是李斯就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
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在《韩非子》一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以深刻的寓意和富有启示性的情境描绘了人性的弱点和缺陷,以此讽刺当时的社会习俗和政治现象,表达了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本文将选取几个经典的寓言故事,探究其中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一、老鼠娶亲故事描述一只老鼠娶亲,派遣了几只小鼠前往告知其他老鼠。
小鼠利用这个机会聚集了大量的老鼠,将宴席变成了一场屠杀。
最后,老鼠们意识到了这个错误,但已经为时已晚。
这个寓言故事表现了韩非子对行为后果和道德问题的关注。
在故事中,老鼠结婚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小鼠背着老鼠残害同类。
这揭示了人性的弱点:欲望和权力的诱惑使人们往往做出不道德的行为,但这些行为却常常会带来截然相反的结果。
因此,我们需要站在道德和良心的立场上去看待行为和选择。
二、泉下谷故事描述了一个平凡的农夫,在水塘边发现了一枚金丸。
但当他试图找寻黄金的泉源时,却失去了所有的农田和生活资本。
这个故事通过描绘一个个体的沉迷和贪婪,反映了韩非子的社会意识和对政治问题的关注。
在当时的中国,权力和财富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极其严重。
韩非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追逐财富和权力而放弃正常生活和工作是一种错误和危险的选择。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自己的生命和生计,勇于追求美好的生活和人生。
三、养蜂人与蜜蜂故事描述了一个养蜂人,他为了采集更多的蜜蜂,放弃了对蜜蜂的照顾和保护,并且毁坏了蜜蜂的生活环境。
最终,他失去了所有的蜜蜂和经济收益。
这个故事揭示了韩非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对经济问题的关注。
在当时的社会,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经常滥用资源和破坏环境,最终导致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灾难。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确保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四、被蝉骗的农夫故事描述了一个农夫,他为了捕捉蝉,放弃了对家庭的照顾和劳动。
最终,他失去了收成和家庭。
这个故事表现了韩非子对过分追求享乐和忽视现实问题的批判。
庄子与韩非子的寓言比较
庄子与韩非子的寓言比较---------------------------------------------------------------------- 《韩非子》与《庄子》寓言的比较:我们都知道一部优秀的寓言故事是由丰富的内容所组成,那么我会从寓言的取材来源、描写对象、主张思想、艺术特色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韩非子》、《庄子》两本寓言各自的取材来源:《韩非子》寓言的取材来源主要分为四点:1.引述和转化古代神话。
2.引用和加工民间故事。
3.改造和加工历史故事。
4.直接自我创作。
《庄子》寓言的取材来源与《韩非子》寓言基本相同。
二、《韩非子》、《庄子》两本寓言各自的描写对象:1.《韩非子》寓言,生动地反映了复杂纷坛、变化万千的现实生活。
大至时代更迭、国家兴亡,小至个人荣辱、生活况味,尊至三皇五帝、历代王侯、愚夫愚妇。
均纳于笔下,可谓跨越时空巨细无遗。
其内容之广泛、事件纷繁、形象之众多,均堪称先秦寓言之最。
2.《庄子》一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寓言,寓言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形象,这其中包括人物类形象,动植物类形象和随物赋形的无生物类形象。
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形象广泛涉及到社会各阶层各类别,也有通过想象杜撰出的。
庄子的寓言中,或借用动物,如:井底之蛙、涸辙之鱼、朝三暮四的猴子等,或借用神话中的神灵,如:河伯、山神、云神等,透过庄子笔下活灵活现的动物或神灵的对话和活动,展现多姿多彩内容,进而表现庄子崇尚自然与追求主体精神自由的思想。
三、《韩非子》、《庄子》两本寓言各自的主张思想:1.韩非子的“法、术、势”。
在韩非之前,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
韩非兼采三家学说之长,加以融会贯通,所谓法,就是商鞅在秦国所推行的新法。
他认为,要完成统一全国的事业,加强君主的绝对政治,必须有一个公布于全国、臣民共同遵守的法令。
法包括“赏”、“罚”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两个方面乃是君主巩固统治地位的权柄,必须牢牢掌握。
所谓术,就是君主驾驭群臣进行统治的权术。
先秦诸子寓言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先秦说理散文中的寓言,成 为一种文学样式。 4、先秦说理散文风格各异,直 接影响后世作家的风格。 5、先秦说理散文在语言艺术上 的高度成功,为我国文学语言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返回
3、 孟子、庄子、韩非子寓言 特色
手法:孟子:简洁明快,深含特
色 庄子:想象丰富,夸张大胆, 富有神异的浪漫主义色彩,寓言 中的事物都不是现实中可能出现 的,是作者想象、夸张的结果。 韩非子:剖析深微、犀利峭奇、 寓于思辨,闪耀着强烈的现实主 义光芒。《扁鹊说病》《涸辙之 鲋》
效果: 孟子、韩非子的寓言都是要 说明事理,生动形象,使文章 引人入胜,增强说服力。 庄子的寓言主要是造成一种 奇幻的境界,使人心弛神往, 深思方能悟其喻意。
2、艺术特点 ①想象丰富,在虚构的故事中 寓有深刻的含义。《列子愚公 移山》:体现我国劳动人民征 服自然的理想和克服困难的决 心。 ②善于运用拟人化手法,进行 了论辩和劝惩。《庄子坎井之 蛙》《韩非子涸辙之鲋》
③它同神话、传说一样,多喜 用夸张手法《庄子匠石运斤》 匠名与郢人合作运斤成风。 《列子余音绕梁》韩女歌喉婉 转驱人啼笑 ④短小精焊的形式,浅显易懂 的语言,辛辣幽默的风格。
第五节 回响
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
一、思想上: 1、先秦说理散文以其深邃的思 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 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源泉。 2、先秦说理散文对中国文学产 生深远的影响,以儒道为代表 的说理散文,确定了作家的人 格理想,作品的审美风范,成 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之一。
简答韩非子中寓言的特点
简答韩非子中寓言的特点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中常常运用寓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寓言是一种通过虚构的故事来隐喻现实情况的表达方式,它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寓言的虚构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之一。
寓言的故事情节通常是虚构的,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并非真实存在或发生过的。
这种虚构性使得寓言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同时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观点。
寓言的隐喻性是其另一个重要特点。
寓言通常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使得读者需要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和解读来理解其中的含义。
这种隐喻性使得寓言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思考性,读者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来揭示寓言背后的真实含义。
寓言常常具有教育性和启示性的特点。
寓言通常以故事的形式呈现,通过描述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所面临的境遇和困境,寓言向读者传递一种道德或智慧的教育。
通过寓言,作者可以通过虚构的故事来告诉读者一些道理或者给予一些启示,引导读者思考和反思。
寓言还常常具有多义性和多重解读的特点。
寓言通常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使得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理解。
寓言的多义性使得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经验和思考方式来理解和解读寓言中的含义。
韩非子的寓言具有虚构性、隐喻性、教育性和启示性、多义性和多重解读的特点。
通过运用寓言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韩非子能够更好地传递自己的思想观点,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反思的机会。
通过对寓言的分析和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领悟其中的道理和智慧,从而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和品德修养。
寓言的特点使得它成为一种独特而有力的文学形式,对于传递思想和启发读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韩非子的寓言
韩非子的寓言中,有两个著名的故事,分别是“色衰爱弛”和“滥竽充数”。
“色衰爱弛”讲述的是卫国国君和他的宠臣弥子瑕之间的故事。
弥子瑕因为母亲的病而诈称国君的命令驾国君的车出去,国君并没有怪罪他,反而夸奖他的孝心。
又有一次,弥子瑕和国君一起吃桃子,他把咬剩下的桃子给国君吃,国君也很高兴。
然而,当弥子瑕年老色衰后,国君对他的宠爱就疏远了,甚至因为以前的事情而责怪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需要我们在和别人交往时注意对方喜好和关系远近的变化。
“滥竽充数”则讲述的是南郭处士冒充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的故事。
后来齐湣王即位,喜欢独奏,南郭处士得知这一消息后,发现事情要藏不住了,于是找了一个机会逃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最终会露出马脚,而只有真正有本领的人才能长久地立足于社会。
韩非子通过这些寓言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社会现实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深刻洞见,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非子》寓言的艺术成就08级汉语言文学甲班王苗苗【摘要】先秦寓言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战国时发展到高峰。
如果说《庄子》把寓言故事发展成独立的文学体裁,那么《韩非子》中的《储说》《说林》则开始了有意识、有系统地收集、整理寓言故事,形成了我国最早的寓言专集。
《韩非子》文风峭刻、犀利,其中最具文学色彩的是他的寓言,这些寓言是为了阐述和宣传他的法治思想而精心编撰的,是典型的政治、哲理寓言。
本文对《韩非子》中《储说》、《说林》的寓言故事进行初步探讨,从语言文字特点、内容情节、寓言群三方面入手,分析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韩非子》寓言犀利寓言群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的贵族,荀子的学生,生活于战国末期。
《史记》说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
”但其文风峻峭犀利,锋芒毕露,揭露实情,无所掩饰,他的寓言浅近而深刻,幽默而冷峻,他把庄子以寓言说理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多了一些切近现实的因素,而少了几分道家特有的玄奥,堪称先秦诸子文章中的瑰宝。
他的寓言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复杂纷纭、变化万千的现实生活,大至时代更迭、国家兴亡,小至个人荣辱,历代王侯,愚夫愚妇,均纳于笔下,可谓跨越时空,巨细无疑。
其内容之广泛、事件之纷繁,形象之众多,均堪称先秦寓言之最。
公木先生说:“韩非子寓言故事集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反映了韩非子的历史观、社会观、文艺观以及方法论和认识论①。
”《韩非子》的文学艺术特色在其寓言中有极其鲜明的体现,大致具有以下几点:一、语言的艺术特色(一)犀利峭刻韩非鄙视一切属于艺术、美感范围的东西,是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者,但他的文章很有特色:逻辑严密,论述细致,条理清晰;他的思想尖锐,又很自信,所以文风峻峭,锋利无比,语气坚决而专断。
犀利峭刻,是《韩非子》总体的文学特色,这在他的寓言中体现得极其鲜明。
①他借助寓言,赤裸裸地宣传某些观点,毫无假借,一语中的,明确揭示事物本质,语言简洁明快,冷峻严厉。
如《董阏于行石邑》董阏于为赵上地守,行石邑山中,涧深,峭如墙,深百仞,因问其旁乡左右曰:‘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
’曰:‘婴儿痴聋狂悖之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
’‘牛马犬彘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
’董阏于喟然太息曰:‘吾能治矣。
使吾法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也,则人莫之敢犯也,何为不治?(《内储说上》)这则寓言的目的在于论证必行严刑峻法、以刑去刑,文字简洁峭刻。
“峭如墙,深如仞”六字写“涧深”,言其陡峭和深险。
三个“无有”,排除一切可能,“吾能治矣”的推论因反问而获得强化②。
韩非子常运用大量的譬喻来论证事理,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如:《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五蠹》)韩非子笔下的君主被按法家的原则所改造。
如《说难》论述对人君谏说之难,顺之以招祸,逆之而致祸,稍不留神便命丧身亡,列举谏说的种种困难,提出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种种不同的方法,对社会和人君心理进行条分缕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体现其冷峻的文风。
(二)平实机智韩非寓言,大多选自历史故事或世俗生活,在平实中见生动,寓言主人公,善于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作比喻,借此说服对方,比如《侏儒梦灶》卫灵公之时,弥子瑕有宠,专于卫国。
侏儒有见公者曰:“臣之梦践矣。
“公曰:“何梦?“对曰:“梦见灶,为见公也。
“公怒曰:“吾闻见人主者梦见日,奚为见寡人而梦见灶?“对曰:“夫日兼烛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烛一国,一人不能拥也。
故将见人主者梦见日。
夫灶,一人炀焉,则后人无从见矣。
今或者一人有炀君者乎?则臣虽梦见灶,不亦可乎!”(《内储说上》)如果直接指斥弥子瑕蒙蔽君主,只能招来杀身之祸,更何况侏儒仅是供君主消闲取乐的玩物,岂敢批评国家大事,聪明的侏儒便借说梦而言之,他利用灵公的心态,装出心满意足的样子,声称梦灶而见君,引发对方的愤怒,吸引对方的注意,再认认真真地讲一通梦日和梦灶的道理,名义上是论证梦灶见君的必然性,骨子里指责君主受小人蒙蔽,娓娓动听,言之成理,让灵公哭笑不得。
文章从常见的生活现象来推演重大的道理,可谓深刻明切。
韩非寓言中的许多人物,善于采取因小及大,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言,把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融入简单明了的比喻,使说辞具有了极强的说服力。
又如《三人成虎》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
’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内储说上》)庞恭便是采取由远及近,由小及大的类比方式,把三人成虎“议臣者过于三人”进行类比,意旨明确、平实有力,“竟不得见”的结局证明了三人成虎的预见性。
韩非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构建了完整的法家思想体系。
韩非寓言和谐地组合在他的思想体系之中,是形成韩文深刻峭拔、犀利机智的文学特色的重要因素。
二、内容上的艺术特色(一)形象众多、旨意明确探求救世的政治方案,是百家争鸣的中心问题。
如何才能使人们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也是诸子百家特别关注的事。
韩非,身为韩国公族,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有机会阅读大量的各类典籍,这势必使他对历史史实极为熟悉。
更主要的是他对待社会历史的清醒冷静的现实主义态度,促使他倾全力研究现实政治,古往今来的时势变迁中寻找社会发展的规律,寻觅治国良策。
寓言,作为阐述其政治、哲学的重要论据,势必大量选用历史故事加以改造为其所用。
正是如此,韩非寓言中便有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圣者有尧、舜、禹、汤、文王、武王,霸主有齐桓、晋文等人,贤臣有伊尹、周公、管仲、子胥之类,暴君则有桀、纣,奸邪则有竖刁、易牙之流,士则有孔子、墨子、惠施、商鞅、吴起等等。
称韩非寓言为历史人物画廊亦不为过。
不仅如此,他还将视野扩到民间,旁及女性,乃至改造神话,从而创造出大量的人物形象。
正如陈深在《韩非子评述》中所说的那样:“今读其书,上下数千,古今事变,奸臣世主隐微伏匿,下到委巷穷闾妇女婴儿人情曲折,不啻隔垣而洞五脏③。
”这种纵横古今,人物形象众多的现象,在中国寓言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当然,韩非寓言中的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毕竟从属于他的政治、哲理论文,并非纯粹的文学创作,故大多采取概括性的粗线条式的记述手法,具体细致的描写相对较少,许多人物形象显得比较单薄④。
不过,其中也有许多人物形象化写得生动鲜明,请看《务光投河》:汤以伐桀,而恐天下言己为贪也,因乃让天下于务光。
而恐务光之受之也,乃使人说务光曰:“汤杀君而欲传恶声于子,故让天下于子。
”务光因自投于河。
(《说林上》)汤,是儒家推崇备致的圣君,在韩非笔下一变而为阴险狡诈、沽名钓誉的篡位者。
前一“恐”字,写汤视权位如生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唯恐弄假成真的阴暗心理,派人对务光所说之言,凸现了汤老谋深算、善于揣摩他人心理的奸诈,这样,汤不光有了让贤之名,同时又不动声色地铲除了潜在的政敌。
除了描写统治集团中的各种人物之外,韩非对市井细民亦有相当精彩的记叙,如《李季浴矢》:燕人李季好远出,其妻私有通于士,季突至,士在内中,妻患之,其室妇曰:‘令公子裸而解发直出门,吾属佯不见也。
’于是公子从其计,疾走出门,季曰:‘是何人也?’家室皆曰:‘无有。
’季曰:‘吾见鬼乎?’妇人曰:‘然。
’‘为之奈何?’曰:‘取五姓之矢浴之。
’季曰:‘诺。
’乃浴以矢。
一曰浴以兰汤。
(《内储说下》)李季的愚蠢,较《指鹿为马》(《史记》)中的秦二世为甚。
他俩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而轻信旁人,势必遭人愚弄,一个“浴之以矢”,一个身死人手,国破家亡。
这类采自现实生活的寓言,还可举出许多:《乙妻缝》、《颖水纵鳖》和《郑人置履》等。
这类寓言,大多简短而生动,令人在忍俊不禁中获得某种有益的启示。
(二)、情节完整、曲折生动韩非寓言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他的那些文学色彩浓烈的佳作,往往写的曲折起伏、动人心魂、情节完整、首尾相应。
无论题材大小,篇幅长短,多能使故事情节层层推进,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智伯之亡》(《十过》),长达千余字,详细地记叙了智伯因贪得无厌遭致灭亡的全过程,俨然是一篇初具规模的短篇小说,其间既写了智伯胁迫韩魏兴军围困赵氏的缘由和经过,又写了赵氏全力抵抗的主要过程,以及赵氏联络韩魏灭智伯的结局。
文中有场景描写,有切合人物身份的对话,有行动描写,有插叙。
从开头到赵氏困守晋阳三年,智穷力竭,“欲以城下”,情节平直,赵氏派有潜入敌军,暗中与韩魏结盟,使情节陡转。
接着写智过献策,建议智伯杀掉韩魏两君,以防内乱,情节又起变化,智伯拒绝忠言,结局是灭智伯三分其地。
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骄横的智伯在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显示了鲜明的个性。
在其寓言中篇幅较简短而又最著名者首推《扁鹊见蔡桓公》(《喻老》)。
故事以时间为线索,安排初见、再见、复见和“还走”四个环节,一面写蔡桓公讳疾忌医,一面写病势加重,两者互为表里,愚者盲目乐观,智者洞若观火,结局应验若神。
故事略写桓公执迷不悟,详写扁鹊诊病如神,情节以水到渠成之势推进,在平易中展开和结束,但又生动而富于变化。
韩非子非常善于创造一些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故事往往在对比中造成情节的起伏,在前后照应中显示主题,如《弥子瑕失宠》: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
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
’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
’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憎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
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
(《说难》)故事以绝大部分篇幅写两个异乎寻常的事件,窃君车,献余桃。
窃君车,先说明,后记叙。
窃车使情节趋于紧张,“君闻而贤之”则至于缓和。
献余桃,文笔悠闲,波澜不惊。
卫君简短生硬的语言,把前者“孝哉”、“爱我哉”全盘否定,弥子瑕的命运随卫君的好恶而急剧改变,卫君以爱憎阅人的形象在对比中显得颇为生动。
这类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还可以举出许多,如《宋人疑盗》(《说难》),《卫人嫁女》(《说林上》)等。
三、结构形式上的艺术特色《韩非子》一书首创了独立的“寓言群”这一结构形式。
把内容相关的寓言组织在一起,用来集中论证某一论点。
这种具有明确指向的寓言,题旨往往比较单纯明确,即使是较为生动形象化的刻画,也总是着力于形象化的某个侧面的描写,因此,寓言形象化虽鲜明却显得有些单薄,不过,这种单一而又鲜明的形象往往令人过目难忘,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