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型跨越崛起的步伐

合集下载

坚持“一争三快两率先”勇当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排头兵

坚持“一争三快两率先”勇当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排头兵
蔼爨
、 笪 转 型 跨 越 科 学 发 展
坚持 “ 一争 三快两率先 " 勇 当全 省 转 型 跨 越 发 展 排 头 兵
口 张九萍
党 的十八 大 提 出 了“ 两个 百 年 ” 的宏 伟 目标 , 描 绘
邻 的新 乡 、 焦作 位列 其 中 。面对 这样 的局 面 , 晋城 不竞
逐在 中原 就没 有话 语权 。
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新 图景 ; 省委提 出办好 “ 两件 大事” 的总要 求 , 奏 响 了转 型跨 越 的新 号角 。贯 彻 十八
大 和 中央 、 省 委 精 神要 求 , 结 合 晋城 实 际 , 我 们提 出 了


二 是 体 现 了拼 搏 精 神 与 科 学 态 度 的 紧 密 结合 。 “ 争” 、 “ 快” 、 “ 率先” ,体 现 的是 一 种 强烈 的忧 患 意 识 , 是 攻 坚克 难 的胆 气 、 只 争 朝 夕 的 锐气 、 不 甘 人 后 的 志

承 前启 后 , 继 往 开来 , 以“ 一争 三快 两率 先 ” 战
争 三快 两 率 先 ” 战略 中, “ 一争 ” , 就 是 争 先 综
略引领 晋城 发 展


改、 竞 逐 中原 ; “ 三快 ” , 就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 加 快
城乡统筹进程 、 加快建设美丽晋城 ; “ 两率先” , 就是率 先全 面建 成小 康 社会 、 率先 走 出资源 型 地 区科 学 发 展
争三快两率先 ” 战略 , 并 以此 为引领 , 动员和激励
全市上下振奋精神 、 锐 意进 取 , 努 力 开 创 转 型 跨 越 新
局面 , 谱写人 民幸福新篇章。
切合晋城 实际 , 是跳起来 能摘到 的“ 桃 子” 。 从外部环境看 ,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 信息化 、 城

纵横太行三千里 转型跨越谱华章——山西省高速公路突破三千公里纪实

纵横太行三千里 转型跨越谱华章——山西省高速公路突破三千公里纪实

金 融创 新
新一 轮高 速公路 建设 高潮掀 起后 ,
仅 20 年 就 完 成 投 资 3 2 元 , 前 一 09 9亿 是 争 取 重 点 T 程 的 丁 作 对 于 交 通 运输 厅 来 说 是 紧 张 而 又 繁 重 的 。厅 党委 再 三
在山西掀起新一年 和 2 0 年 , 金 “ 颈 ” 为 08 09 资 瓶 尤 明 显 。 按 照 计 划 , 年 全 省 高 速 公 路 建 两 设 项 目为 4 个 , 投 资 2 0 亿 元 , 1 总 00多 这
局 南 “ 字 骨 架 、 横 九 环 ” 整 为 更 加 人 九 调
科学 、 理 的“ 二 合 二 纵十一 横十一 环” 。对
于 身 处 欠 发 达 地 区 的 山 西 来 说 , 是 一 这 个 跨 越 时 代 的大 胆规 划 。 新 的 规 划 实 现
通用 的融 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高速 公路 建设 。第三 步 , 积极 开辟利 用资本
纵横太行三千里 转型跨越谱华章
山西省高速公路突破三千公里纪实
口王 晋 王 惠权
两年 前 , 山西 省委 省政府 拿 出6 0 50 亿 元 投 资 大 单 , 于公 路 建 设 的就 达 用
20 亿元 , 1 还 多。 50 占 / 3
西重点T程建设 的重头戏 。
运 筹帷幄
高瞻 远瞩 勇 于突破
规 划 , 据 财 力 逐 步 实 施 。 一 切 以 山西 根
就需要约 50 0 亿元 的资 金。面对如此 艰 难 的现状 , 省交 通运输厅不等不靠 , 学 科 决策 , 运筹 帷幄 , 积极 推进金 融创新 , 多 渠道筹集高速公路 建设资金 。 通过 与银 行 系统协商 沟通 , 探索新 的合 作方 式 , 省交 通运输 厅在争 取 国家

破解资源型城市发展难题 加速老工业基地转型跨越

破解资源型城市发展难题 加速老工业基地转型跨越
2 0 1 3 年第 0 7 期/ 总第 2 7 3 期 3 l
发 展 论

F A z H A N ・ F A z H A N L U N T A N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 5 0亿元 , 基础设施配套 5 O平方公 我市抢抓 国家加快西部大开发 、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 里、 土地平整 5 0平方公里 , 人驻各类企业 6 8 0多家 。争 展 的重大历史机遇 , 凝练、 论证 、 争取 和实施 了一批重 取到“ 十二五” 末, 园区年销售额达 到 1 5 0 0亿 元 , 实现 大 基 础 设 施 项 目。在 交 通 建 设 方 面 , 大 力 实 施铁 路 建 设
于探明资源 的减少 和粗放式 的生产 ,经济社会发展 一 合作关系 , 有一批高端人才参与我市的科技研发 。与 中
度陷入 困境 。近年来 , 通过转变 发展理念 , 创新发展模 科 院联合创建 了白银 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 区 ,并 进入全 式, 开 拓发 展空间 , 改 善发展环境 , 科学选择发 展路径 , 国9 8 个 国家级高新区之列。六是政策机遇叠加。除 了 走 出了一条适合 自身特 点的资源 型城市和老工业基 地 西部地 区共有 的政策 机遇之外 ,白银还享 有许 多特殊 转 型跨 越发展 的新路子 。
} A z H A N ・ F A z H A N L U N T A 工业基地转型跨越
口 张 智 全
白银市地处 丝绸之路要 冲 、 黄河 上游枢纽 、 兰 白都 万吨 ,以 T D I 为龙头 的化工产业链基本形成 , T D 1 年产

的扶持 政策 , 只要 能够 综合运 用 、 统筹谋 划 , 将对 白银
( 一) 突出平 台谋划 。区域经济 的跨越发展 , 必须加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促进转型跨越发展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促进转型跨越发展

点 和资 源 优 势 , 钢 铁循 环 产 业 、 属 镁 深 加 工 、 产 以 金 农
品 深加 工 、 态 文 化 旅 游 为重 点 , 过 以企 招 商 、 企 生 通 以 时 要 加 大 招 商 引 资 工 作 的 考 核 力 度 , 续 落 实 好 每 月 继
引 资 , 动 出击 , 力 承 接 , 全 县 掀 起 招 商 热 潮 。 同 主 全 在
施 确 定 的 “ 大 工 程 ”、“ 件 实 事 ”和 计 划 启 动 实 施 十 十
的 重 点 项 目。 明 确 目标 任 务 , 每 一 个 重 点 工 程 、 点 对 重
产 业 循 环 化 、 势 产 业 规 模 化 、 兴 产 业 高 端 化 。初 步 优 新
规 划 “ 二 五 ”期 间 重 点 工 业 项 目 8 十 1项 、 投 资 额 总
么 点 子 都 可 以想 , 么 法 子 都 可 以用 , 么 路 子 都 可 什 什
上企 业 达 到 3 2家 。去 年 , 县 2 业 总 产 值 完 成 2 0亿 全 1 2 4 元 , 业 增 加 值 完 成 5 . 元 , 全 县 财 政 贡献 率 达 工 97亿 对 到 9 % 以 上 , 纳 劳 动 力 8万 余 人 ,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0 吸 在
级 ,是 今 后 一 个 时 期 我 县 经 济 社 会 保 持 又 好 又 快 发 展 的重 大战 略任 务 , 是 我们 必须 着力 解决 的重 大课题 。 也
闻喜 的优 势 在 工 业 , 力 和 希 望 也 在 工 业 , 年 潜 多 来 一 直 坚 持 “ 业 强 县 ”战 略 不 动 摇 , 1业 经 济 取 得 工 2 2
济 转 型 的关 键 。 何 进 一 步 发 挥 资 源 优 势 、 如 比较 优 进 工 业 转 型 升

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转型发展 推动城镇集体经济实现新的跨越

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转型发展 推动城镇集体经济实现新的跨越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推动城镇集体经济实现新的跨越作者:丁明昌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中》2014年第01期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上海市城镇工业合作联社第五次代表大会。

现在,我代表上海市城镇工业合作联社第四届理事会,向大会报告本届理事会过去五年的工作并对今后五年的工作作出部署,请各位代表审议。

第一部分“四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上海市城镇工业合作联社第四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是市联社系统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

这五年,我们在市经信工作党委、市经信委和各区(县)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总社的直接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及全国总社“七代会”精神,始终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机遇,紧紧依靠广大干部员工,以创新求发展,以服务谋发展,以稳定促发展,联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被全国总社和中国轻工联合会评为全国集体经济先进联社和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

——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增长。

市联社指导各级联社企业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对联社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攻坚克难,逆势前行,使联社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得到明显增强。

2008到2012年,市联社系统完成工业总产值358.9亿元,销售收入468.2亿元,实现利润27.5亿元,上交税收26.7亿元。

5年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逐年增长趋势。

2012年,市联社系统完成工业总产值85.2亿元,销售收入112.8亿元,实现利润5.4亿元,上交税收6亿元,总资产达到118亿元,与“四代会”前的2007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15.65%、142.97%、145.95%、181.82%和134.09%,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量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突破。

——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

市、区两级联社积极推进成员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深化产权改革,加快结构调整,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初具雏形,科技创新取得良好成果。

发展中转型、转型中跨越的生动实践——黄石、潜江、大冶、钟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发展中转型、转型中跨越的生动实践——黄石、潜江、大冶、钟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现 了在发展 中转型 、 在转型 中跨越 。借鉴 四个试点城 市的转型经验 . 促进全 省其他地 区突破 资源瓶 颈, 及早预见谋 划, 在发展 中促 转变 , 在转 变 中谋发展 , 力实现 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 努 是湖北发展 的又一次“ 弯道 超越” 是 湖 ,
北经济社会跨越 式发展 的重要 内涵和根本要求 。 关键词 : 湖北; 跨越式发展 ; 源瓶颈 ; 资 转型 中图分类号 : 172 3 F 2f ) 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87 (0 10 — 0 5 0 10 — 4 7 2 1) 7 0 6 — 4
随着 经济发展水平 的提 高。资源瓶颈约束越来越 突出。 如何突破 资源瓶颈 。 实现可持续 又好又快发展 , 推进湖北 是 “ 十二五 ” 跨越式发展的重大 现实 问题 。 带着这个 问题 , 近 , 最 我们对黄石 、 潜江 、 大冶、 钟祥等 四个 国家级资源枯竭型城市 转型发展情况进行 了调研 。 我们认 为: 黄石 、 潜江 、 大冶 、 钟祥 四市抢抓被国家确定为资源枯竭 型城市转 型试点 的机遇 , 积 极推进经济 、 社会 、 生态全 方位转 型 , 实现 了在 发展 中转 型 、 在转型 中跨越。 这对 于推 动“ 十二五” 时期全省经济发展方式 突破 性转变 , 以及在资源约束突出的情 况下实现 经济社会 跨 越式发展 , 具有很强的启示 和借鉴 意义 。
( 大冶市) 含
地 区生 产 总值( 元) 亿 60 9


20 7 9. 1- 62
158 9. 1. 69
1 861 50 . 1. 48
增幅( ) %
工业 增 加 值
l. 57
33 5

宝鸡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宝鸡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转型突破率先跨越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宝鸡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唐俊昌(2011年12月26日)各位代表,同志们:这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市委和市纪委领导班子,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突出加快发展,抓好“十件大事”,加速“四个转型”,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而努力奋斗。

一、五年众志成城、砥砺奋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新跨越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面对区域竞争加剧、发展压力加重、工作难度加大的局面,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系列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天规划实施“两个机遇”,成功应对冰雪地震和金融危机“两大挑战”,经受住了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社会矛盾比较集中“两个考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转型突破,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把握全局、凝心聚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和宝鸡发展阶段性特征,明确奋斗目标、战略措施和实现路径。

针对发展速度不快、项目不大等实际问题,部署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和项目建设年“两项活动”,确立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工作导向;围绕深化完善思路目标,作出坚持“四个第一”、实现“五大突破”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率先发展八大工程”;抢抓关天规划实施机遇,全面规划“十二五”,提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的战略定位,着力抓好“十件大事”,实现了“十二五”高点起步。

预计到年底,全市 GDP将突破千亿大关,达到 1150亿元,实现五年翻番。

(二)致力转型、加力提速,优势产业集群领先崛起。

坚持把工业作为转型突破的核心,突出大企业大集团、集群化高端化、创新型城市创建和全民创业四个重点,创新实施乡镇托管、高端人才引进、专项资金支持等措施,着力打造“两区多园”,高新区成为西部唯一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蔡家坡西部汽车城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实现重大突破,钛及钛合金、石油装备、机床工具等九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东岭集团、宝石钢管、宝钛集团跨入百亿元企业行列,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在转型跨越崛起中加快建设新山西

在转型跨越崛起中加快建设新山西

中共 山西省 第九 次 党代 表 大会 以科学 发 展 观 为 径 , 动经 济社 会 尽快 转 入 以人 为 本 、 面协 调 可 持 推 全 指导 , 真 总结 过 去 五 年 全 省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取 得 的 认
成就 和 经验 , 辩证 把 握省 情特 点 , 性 思考 而 临 的形 理
目标和主要任务 , 我们要认真 学习和掌握 。按照 大会的各项部署和要 求推 动我省经济社会 又快 又好 发展 , 就要 在 实施新 型工业化和特 色城 镇化上, 在改善 民生、 促进 民和 、 确保 民安上 , 加强党 的执政 在
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上集 中 推进 , 有大的 突破。在 目 , 前 各级领 导干部要在 学 习贯彻 大会精神 中做好
表 率, 在全面完成大会提 出的各项任务 中做好表 率, 在加 强党性锻 炼和思想道德修 养上做好表 率。 [ 关键 词] 党代表大会 , 四条路 子”“ 个跨越” 经济社会 , 导干部 “ ,三 , 领
[ 中圈分类号 ]60 ( 13 文献标识 码] [ 9 A 文章 编号]04 47( 0)6 00 — 3 1 — 1 2 60 — 03 0 0 50
维普资讯
《 理论 探索)o6 ) 0 年第 6 ( 2 期 总第 1 期 ) 6 2
在 转 型跨越 崛起 中加快 建设 新 山 西
金 银焕
( 中共 山西省委 ,太原 007 ) 30 1
[ 摘要 ] 中共 山西省第九次党代表 大会 以科 学发展 为指导 , 确定 了今后 五年 的指导 思想、 奋斗
力 求真 务 实” 的总 体要 求 , 实把 科 学 发 展 观贯 穿 于 切
报告》 把我 住科 学 发展 观 这 条 主 线 深 入 学 习。 过 去的 五 年 , 是 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每个环节。《

推动科学发展加速跨越崛起为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六安而奋斗

推动科学发展加速跨越崛起为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六安而奋斗

孙云飞在市第三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全文)推动科学发展加速跨越崛起为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六安而奋斗各位代表、同志们:中国共产党六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六安加速跨越崛起进程中召开的一次解放思想、开拓奋进的大会,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为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六安而努力奋斗!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六安市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六年的工作2005年以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二届市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第一要务,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完成了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夺取了科学发展的新成就,推动六安迈上了跨越崛起的新阶段。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2010年达到676.1亿元,是2004年的2.4倍,总量由全省第十位跃升第七位;人均生产总值由4499元增加到12047元。

2010年完成财政收入68.6亿元,是2004年的4.3倍。

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3.3%,2010年达到246.7亿元,亿元企业由2004年的25个增加到2010年的192个。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总产连续七年创历史新高,霍邱县连续六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寿县第五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9亿元,是2004年的2.8倍。

二三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71.3%上升为2010年的76.5%,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积极融入合肥经济圈,全面启动皖江示范区建设,省级开发区由8家增加到12家,建成区面积由13.5平方公里增加到77.8平方公里,6年累计招商到位内资915亿元、外资6亿美元。

六安开发区综合实力由2005年的全省市属省级开发区第十五位跃升2010年的第七位,市示范园区在全省率先完成规划评审、率先启动基础建设。

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县区委书记谈加快推进工业提质增效

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县区委书记谈加快推进工业提质增效

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县区委书记谈加快推进工业提质增效在前不久召开的市第八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向阳提出,在开启滨州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新征程中,坚持“工业兴市”不动摇,既要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更要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既要抓顶天立地的骨干企业群体培植,更要抓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而加快推进工业提质增效则是“工业兴市”的重中之重,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首要任务。

日前,市经信委邀请了各县区委书记联系各自实际谈如何加快推进工业提质增效,力求多措并举提质量,千方百计增效益,全力推动工业经济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现将各县区委书记的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予以发表,以再掀加快工业转方式调结构新高潮。

无棣县委书记李恩波: 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工业强县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和脊梁。

我们将按照高效、高端、蓝色、低碳、生态的要求,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坚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并重,调整优化存量与扩张提升增量并举,在“两区”融合互动中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无棣跨越崛起。

2012年,确保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34亿元、利税15.3亿元。

坚持板块化聚集。

聚焦板块、率先突破,错位发展、集群发展,构筑各具特色、分工协作、辐射全局的板块经济体系,拉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

鲁北高新区建设东部重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西部现代宜居生活区、北部临港产业区、南部特色配套产业区“四大组团”,三年再造一个新鲁北,五年建成千亿级产业园。

放大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鲁北企业集团的示范带动作用,注重油盐化工接续利用,建立资源深度开发、产业循环配套体系,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经济开发区加快金融电子、木器家具、装备制造、汽车配件、现代物流等区中园建设,打造城市经济综合体。

新海工业园实施扩容提档工程,打造精细化工基地。

西港园区发挥海底软管和迁移式钻井平台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优势,加快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和10公里蓝色经济隆起带。

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

在新时代,中国已经迎来了许多重要举措,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实现经济转型的目标。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质量和效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

该举措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升。

在过去,中国经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供给过剩和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

因此,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政府着重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升劳动生产率。

二、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驱动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

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将创新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

通过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经济可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三、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经济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

中国政府将绿色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方向,致力于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通过推行环保产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措施,中国经济可以实现从高耗能、高污染向低碳、绿色发展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

中国政府提出了城镇化发展战略,意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就业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通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经济可以实现城乡之间的合作和互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发展。

五、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深化改革开放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

中国政府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外资限制、改革国有企业等方面,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活跃性和韧性。

六、加强国际合作: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7年2月25日央视财经发表文章

2017年2月25日央视财经发表文章

2017年2月25日央视财经发表文章标题: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稳中求进迈向新阶段2017年2月25日,央视财经刊发一篇文章,题目为“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稳中求进迈向新阶段”。

该文章详细分析了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取得的新成果,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方向和前景。

文章首先指出,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从依赖出口、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转向以消费拉动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正逐步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转型,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文章指出,这一转型步伐的加快,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文章强调中国经济稳中求进,迈向新阶段。

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理念,注重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

通过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结构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措施,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

同时,文章指出,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这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详细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

首先,文章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通过淘汰过剩产能、推动企业降杠杆等措施,中国经济实现了从过度产能向优质产能的转型。

其次,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这将推动中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最后,文章指出,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还受益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强了与世界经济的互联互通,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稳中求进迈向新阶段,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新的阶段,中国经济需要进一步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经济:厚积薄发,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经济:厚积薄发,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经济:厚积薄发,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经济:厚积薄发,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段历史。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济长期处于低水平平稳发展的状态,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仅为1%左右。

而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十年,中国经济实现了由小而弱到大而强的历史性跨越。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并不算快。

1978年至1984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5.7%,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期。

这时,中国选择了一条厚积薄发的道路,通过稳定的经济政策和实施科技兴国战略,逐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化改革。

例如,中国在1984年废除了计划经济,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此外,中国还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中国经济得以实现了稳步发展。

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1985年至1994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提高到了10.1%。

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转型步伐明显加快,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得了更为明显的成果。

中国进一步深化了对市场经济的改革,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

此外,中国还通过进一步开放对外贸易,吸收国际市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在这一阶段,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为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

1995年至200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达10.3%。

在这一阶段,中国不仅继续推动市场经济的改革,而且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扩大了对外开放,鼓励民间投资和消费。

中国还全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进一步推动国内市场的改革,实现了国内外市场的互动和良性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的外贸额迅猛增长,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与此同时,中国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实现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施“十大项目”办好“十大实事” 加快推动永昌转型跨越发展

实施“十大项目”办好“十大实事” 加快推动永昌转型跨越发展

的积极 因素 ,利用 3 ~5年时间 ,实施 芽 、 蔬菜 、 畜产 品等特色农产 品加工业 , 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 , 不断优化 区域 布 “ 十大项 目” 办好 “ , 十大实事” 更 大程 努力建设 全省重要 的特 色农畜产 品精 局和产业结构 , , 突出高效节水农业 和草 度地提高经 济发展 的速 度 、质量 和效 深 加 工基 地 。
力 加 强 水 电路 气 房 等基 础 设 施 建 设 , 改 共服务体系 , 力争在全 省率 先普 及学 前 九是 改 善生 态环 境 。切 实把 生态 文
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 深化城乡户籍制 三年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均衡 发 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高度重视 度、 土地制度 、 公共财政 、 就业和社会保 展义务 教育 , 全面提升 高中教育 , 力 祁连山生态保护 , 大 加强对森林 、 草原 、 湿 障、 行政 管理体制 、 金融体 制等各项 改 发展职业 教育 , 积极发展成 人教 育和特 地等生态 系统和野生动 植物 资源的保 革 , 争三年 内实现 重点突破 、 力 五年 内 殊教育 , 推进各级各类 教育协调发展 。 初步形成统筹城乡发展 的体制机制。
益 , 大 程 度 地 改 善 民 生 , 快 推 动 全 更 加 县 , 争 在 全省 率 先 实 现 全 面小 康 。 力 坚 持 不 懈 实 施 “ 大 项 目” 十 .

食畜牧业 两个重点 ,着力壮 大啤酒 大
四是 风光 电新能 源开 发项 目。按 照 麦 、 质 肉羊 、 用 菌 、 菜 、 种 、 料 优 食 蔬 制 油 电基 地 建设 工程 ” 的总体 部 署 , 足我 县 药材 、 立 花卉 、 特色林果等后续产业 , 固 巩
全力以赴办好“ 大实事” 十

xxx党代会报告提纲

xxx党代会报告提纲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一、过去五年的工作一是综合实力跃上崭新平台。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三是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

四是人民群众生活大幅改善。

五是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六是社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七是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

八是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努力走出“六条新路”,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更加突出改革开放,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创新驱动,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统筹发展,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生态文明,走出后发地区低碳环保、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人才优先,走出人口大省素质提升、科教兴皖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富民导向,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努力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

——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

——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

三、全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二)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

(三)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

(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六)强化基础承载能力。

(七)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千方百计提升就业水平。

(二)充分激发全民创业活力。

(三)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五、大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一)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三)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六、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强力推进节能减排。

(二)着力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三)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四)切实加强生态保护。

七、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切实扩大人民民主。

(二)积极发展基层民主。

(三)不断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四)加快推进依法治省进程。

八、奋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 加速转型 推动山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加快发展 加速转型 推动山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走 进
“ 十
二 五 ”
F ZA ・O J “ IR U A H NZ U1 S E W ’ N H ’
加快发 展 人 民 政 府研 究 室
党 的十七届 五中全会 为 中国未来 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围绕 上述思 村建设 , 突出农民增 收 、 产业培育 、 住房 3 O年 的转 型发展开篇布局 ,全会通 过 路 ,十 二 五 ” 间 重 点 在 以下 六 个 方 面 改造 三个 重 点 , 快 改 善试 点 村 基 本 农 “ 期 加 的“ 十二五 ” 规划建议 清 晰指 出了中国 实 现 新 跨 越 。 未来 3 O年发展崛起的主攻方向 ,具有 届 十次全委( 扩大) 会议 , 审议通 过 了
2 济 结 构 、 变 发 展 方 式 的 攻 坚 期 。基 于 沙工程 , 转 构筑生态安全屏 障。大力实施 重点抓好 年产 10万 吨的花草滩煤矿 、
0万 吨 的长 山 子 煤 矿 、0万 吨 的 山 丹 3 这 种 认 识 和 判 断 , 照 中 央 和省 、 的 农业综合开发 、 按 市 马营河 大型灌 区节水 改 6 号 3 要 求 , 合 山 丹 实 际 ,十 二 五 ” 期 山 造 、 险 水库 除 险加 固 、 村 安 全 饮 水 、 煤 矿 3 5号 矿 、0万 吨 的 马 场 煤 矿 、 结 “ 时 病 农 丹 发 展 的 基 本 思路 是 :以 党 的 十 七 大 、 小 水 电代 燃 料 、 乡 通 村 道 路 、 乡 电 1 吨 的 草 沟 煤 矿 的开 发 建设 和 技 改 通 城 5万 新农 村建 设 、 村 危 旧房 改 造 、 扩 建 工 作 , 争 在 三 年 内使 全 县 原 煤 产 农 力 十七届五 中全会精 神为指导 , 贯彻落实 网 改造 、 0 建 科学发展观 , 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 扶贫开发 、 农村 沼气 、 土地 整理等 涉农 量 达 到 5 0万 吨 以 上 。 在 此 基 础 上 , 新 0 式转 变和推动甘 肃跨越式 发展 的新要 项 目, 不断改善农 村生 产生 活条件。重 设 洗 选 煤 生 产 线 , 上 2 0万 吨 焦 炭 生 抢 求, 认真贯 彻落实张 掖市委 、 政府生 点建设 山丹花观光农业示范 园区 、 市 高效 产 线 及 煤 化 工 生 产 线 。 同 时 , 抓 国家

袁纯清:以转型发展为主线 再造一个新山西

袁纯清:以转型发展为主线 再造一个新山西

袁纯清: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再造一个新山西袁纯清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

山西作为欠发达的中部资源型省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以转型发展为主线,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转型发展的方向从世情看,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跨越进步,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大转型。

谁能及时转型、成功转型,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目前,世界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但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彻底化解,复苏基础尚不稳固,发展速度明显放缓。

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全力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

总体看,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孕育重大变革,发展模式面临重大转型。

从国情看,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加快转型,避免落入“拉美陷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紧迫课题。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7%左右,但每年煤炭消耗量接近世界的四成,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

发达国家着力推动形成碳交易、碳关税等国际规则,对我国形成巨大挑战和压力。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表面上是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正如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的,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如果我们不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今后发展代价会越来越大、空间会越来越小、道路会越走越艰难。

转型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必将在“十二五”规划中成为制定政策和布局项目的战略重点。

从省情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累计产煤110亿吨,净调出80亿吨,在享受煤炭红利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

“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格局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山西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煤炭产能扩张,资源转化主要停留在煤电等初级过程,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

张广智在全市“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张广智在全市“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08年7月29日)张广智同志们:7月21日至22日,省委召开八届八次全会,动员全省上下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为加快中原崛起而奋斗,并决定从7月下旬开始,集中两个多月时间,在全省组织开展以“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7月23日,省委又专门召开全省“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电视电话动员会,进行全面的安排部署。

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动员和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下面,我就如何开展好这次大讨论活动,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大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继续解放思想”。

省委组织开展“新思想、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是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推动新一轮思想解放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是推动改革开放、实现河南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的需要。

我们一定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促进我市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大讨论活动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安排部署上来,认真组织开展好全市大讨论活动,以新的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为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徐光春在安阳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市上下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加快发展,我们从4月24日起,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干部中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解放思想找差距、转变作风促发展”活动。

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好评。

一是解放思想的境界有了大的提升,科学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二是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型政府建设得到有力推进;三是影响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破解,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四是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调动了广大群众关心安阳发展的积极性;五是新风正气得到进一步弘扬,学习先进典型的热潮正在形成;六是各项工作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转型跨越崛起的步伐
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
2008年第5期——中部论坛几年来,山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为历史机遇,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努力拓宽发展途径,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努力把山西建成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奥运年,也是中部各省深入贯彻中央部署、加快崛起步伐的重要一年。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树立新视野、采取新举措,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快转型、跨越、崛起的步伐。

一、以思想大解放促进事业大发展,让科学发展观和改革创新精神成为三晋大地最强音。

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

作为欠发达省份、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基地,作为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的内陆省份,我们要以解放思想为切入点和动力源,谋求新跨越、新突破,跳出山西看山西,创新观念谋发展,强化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忧患意识,增强不落步子、不欠新账的责任意识。

通过学习运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正确判断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发展规律,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大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敢于在一些重要环节和关键领域进行探索性改革,破除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官本位的传统观念和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墨守陈规、等靠要的消极倾向,在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以发展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让山西这个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具有新内涵新形象。

为了加快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我们坚持做到“两个不动摇”:一是发挥煤优势,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不动摇。

努力实现煤炭产业的规模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发展,搞好国家规划的晋北、晋东、晋中三大煤炭基地建设,加强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经济效益和安全水平,最终实现煤炭产业现代化。

二是增创新优势,抓住发展新兴产业这个战略重点不动摇。

着眼于增创体制机制、新兴产业、生态文明三个方面的新优势,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抓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效提升新兴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三、以去污增绿为重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让绿色成为山西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主色调。

我们在全省强调:决不要污染的GDP,宁可牺牲一些GDP和财政收入,也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006年以来我省出现经济增长、能耗下降的重要转机,2007年全省淘汰落后产能关闭生产企业600余家,关停设备908台(座),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下降(分别下降7.5%、3.25%、5.94%)。

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有一半用于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蓝天碧水工程”和造林绿化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在重点企业实行全天候污染在线监测,建立覆盖全省的空气质量、重点河段水质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加强执法监督,加大奖惩力度,形成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倡导健康、节约、环保型的消费模式,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以普惠民生为重点加快和谐山西建设,让全省人民的日子过得更殷实、更踏实。

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求发展、求富裕、求健康、求公平、求安定的期待和愿望,我们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实现“五大惠民工程”的各项目标任务。

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纳
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两免一补”全面落实。

2007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4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6%。

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业人口90%,农民参合率87.5%。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煤矿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

扎实推进平安三晋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为北京奥运会创造良好环境。

五、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让山西更具发展活力和吸引力、竞争力。

着眼于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整合和放大我省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努力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

二是健全市场机制。

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是培育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市场主体。

推动国有企业资本调整和企业重组,推进产权多元化,完成分离企业办社会工作,同时着力解决公平准入和融资支持等突出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四是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快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六、以激发全省人民的拼搏精神和创造热情为抓手,让全民创业成为全社会的主旋律。

我们正在进一步激发山西3400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

一是既发扬山西人民的优良传统,又树立改革创新的现代理念,在传统生产和消费领域依托土地、劳动力、自然和人文资源等优势开展创业活动的同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知识创业,在新兴产业领域开展创业活动,发展科技创新型、知识密集型和现代服务型企业。

二是既支
持本地人在当地创业,又鼓励他们走出去创业,吸引优秀人才来晋创业,鼓励城乡互动创业。

三是既让创业成为就业的主导、社会的主流,又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困难群众有工作干,真正实现劳有所得。

四是既发挥政府的指导和扶持职能,完善鼓励创业的政策措施,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又遵循市场规律,在市场竞争中培育创业精神、创业能人。

当前,中部各省之间应进一步拓展交流合作的领域,增强交流合作的成效。

为此,建议:一是创新完善学习交流的平台和机制。

中部崛起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平台和机制,应继续发挥这些平台和机制的作用,着眼于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互相支持、共同发展,从党政层面、社会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进一步完善交流机制、合作机制和互助机制。

二是加强经济社会领域的战略合作。

按照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的定位,顺应东中西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建立高层次宽领域合作关系,特别是注重加强在煤炭、电力、粮食、劳务输出等方面的合作。

三是促进产业的互动发展。

中部六省在装备制造、化工、医药、旅游、服务业等方面,背景相似,基础良好,阶段同一,合作与发展的空间很大,应完善政策,细化措施,培育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四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配合。

中部六省应加大协作力度,共同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规划、政策、操作等层面实施整体联动,实现共建共享,使中部的区位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还应在环境保护、水源治理等方面进一步合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