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学历史地位演变轨迹探析
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主要历程概要
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
1、他们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对以后的反专制 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2、重视手工业、商业发展,这些主张在一定 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3、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 新思想体系。
理学与心学的比较
学 派 理 学 心 学 相同点 1、(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 形式,继承“仁”“礼”的 思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理”。 2、(影响)以儒家纲常约束 社会,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 极作用。 不同点 世界本原 “理”是 世界本原 “心即理 也” 修养方法 格物致知 致良知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 原因:孔子主张“仁”、“以德治民”;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 贵君轻”,这些主张虽然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 现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到压制 原因:秦朝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式的发展,遭受压 制在情理之中。 (3)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享“独尊”地位 原因: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革新,增添了“君权神授”和“春秋大一 统”等思想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 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地位。 (4)魏晋至隋唐:进一步改造时期 儒、道、佛纷争与融合,魏晋时儒学玄学化。唐代三教合一,儒学再度官学化。 (5)宋明:转型与成熟时期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形成,“存天理,灭人欲”,封建伦理精神体系形成。明初理学 官学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权威。 (6)明清:继承与批判时期 此时出现反专制蒙昧、倡经世致用的早期启蒙思潮。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君主专 制强化,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和工商皆 本的经济主张,具有时代特色。
儒学的发展历程
儒学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它是中国古代先贤们对人类社会和个人修养的思考和总结,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
本文将从儒学的起源、发展、转折和现代传承等方面,探讨儒学的发展历程。
一、儒学的起源1.1 先秦时期的儒学雏形在先秦时期,儒学的雏形主要体现在孔子的思想中。
孔子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伦理,提倡“仁者爱人”,并强调天命和礼仪的重要性。
这为后来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学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派。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四端”和“五常”等道德规范,强调天命和仁爱。
而荀子则主张人性本恶,通过教育和礼仪来约束人的行为,强调君主的权威。
1.3 秦汉时期的儒学兴盛秦汉时期,儒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儒学成为了官方的统治思想,儒家经典如《大学》、《中庸》等被列为经书,儒学思想成为士人的修养和官员选拔的重要标准。
同时,儒学也与道家、墨家等其他学派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二、儒学的发展2.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传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逐渐走向衰落,但仍有一些学者致力于儒学的传承和发展。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王弼的新儒学思想,他将儒学与道家进行了融合,提出了“性即道”和“理即道”的观点,对后来的儒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2.2 宋明理学的兴起宋明时期,儒学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复兴。
程朱理学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潮,强调“天人合一”和“格物致知”,注重对经典的解释和研究。
理学的兴起使得儒学成为了统治阶级的官方学说,并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 清代儒学的变革与挑战清代,儒学面临着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反思。
康有为、梁启超等新儒家提出了“变法图强”的思想,主张儒学与时俱进,推动社会变革。
这一时期,儒学开始逐渐被西方科学和思想所取代,但仍然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
三、儒学的转折3.1 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冲击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重要标志,对儒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儒学发展历程
儒学发展历程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
从远古时期的原始儒学到现代的新儒学,儒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1. 原始儒学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原始儒学时期是儒学的起源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
孔子是儒学的奠基人,他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提出了“仁”的概念,倡导“君子”为人的行为准则。
他的学说被后世奉为经典,形成为了《论语》等儒家经典著作。
2. 先秦儒学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先秦儒学时期是儒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孟子、荀子、墨子等。
孟子是孔子的弟子,他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强调人性的善良和天命的重要性。
荀子则强调人性的恶劣和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提出了“性恶论”。
墨子则注重实用主义和社会改革,提倡兼爱和非攻的思想。
3. 儒学的统治地位(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在秦汉时期,儒学成为国家的官方学说,儒学家成为官员的培养对象。
儒学的核心思想包括君主专制、礼仪制度和家族观念等,这些思想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儒学也对其他学派产生了影响,如道家、法家等。
4. 儒学的复兴与变革(公元220年-公元618年)在东汉末年,由于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儒学逐渐衰落。
然而,隋唐时期,儒学得到了复兴,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儒学家如魏征、颜之推等在政治、教育和文化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儒学也开始与佛教、道教等其他思想流派进行对话和融合,形成为了新的学说。
5. 宋明理学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644年)宋明理学时期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程朱理学派。
程朱理学强调人性的善良和天命的重要性,提出了“性即理”的观点,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和谐。
这一学派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6. 现代新儒学的兴起(20世纪至今)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儒学再次受到关注和研究。
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与儒家思想的轨迹
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与儒家思想的轨迹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关键时期,它是整个中国文明历史上的源头。
在这个时期,思想家们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并开启了对世界的思考。
如果要说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儒家无疑是其中最红火的一个,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东亚文化圈,持续了千年之久。
今天,我们将会从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和儒家的发展轨迹上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先秦时期的思想家首先要提到的就是老子和庄子。
他们以道家思想为代表,提出了“道”这个概念,并希望人们能够追求道的境界。
道家以”无为而治”的思想为核心,在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推崇“自然之道”,认为世间万物是天然而自然的。
因此,他们推崇“无为而治”,即“不主张干预和控制世间万物,而是顺应天理自然”。
这一思想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强调了人应该如何平衡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事物,推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一种自然主义的思想。
儒家思想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与道家不同的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即人格的完善和和谐社会的建立。
儒家思想强调,人类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提高自身的个人素质,以建立一个道德高尚、和谐统一的社会。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理论,旨在培养一批合格的人才,接受教育、发扬仁德、建立良好社会秩序。
在管理社会方面,儒家提倡君子治国。
儒家思想很好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其内容和原则也被传承至今。
道家和儒家是先秦时期思想的两大代表派系,它们一直以来是许多学者研究的焦点。
但事实上,在这个时期还有很多其他的思想家和学派。
比如,名言家、法家、墨家等。
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政治、哲学、文学等各个领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贡献。
名言家与儒家有相似之处,也注重为人处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但是名言家更侧重于在道德的基础上强调天命,即宇宙间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他们认为这个趋势代表了一种道德上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法家则注重利益主义,强调权威和法治,主张利用各种强有力的手段,以达成最终的政治目的。
中国儒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中国儒学发展的五个阶段儒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它对中国社会、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第一阶段:先秦儒学的兴起(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先秦时期是儒学的萌芽期和初期发展阶段。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仁者爱人”、“君子”等重要理念,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
同时,孟子和荀子等后继者也对儒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这一时期儒学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仁爱、礼制、道德修养等,奠定了儒学的基本框架。
第二阶段:汉代儒学的繁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代是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儒学成为了统治阶级的官学。
当时的儒学家主要有刘向、贾谊、扬雄等,他们对儒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
儒学在政治、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儒学思想方面,汉代儒学主要强调礼乐、忠孝、经世致用等,形成了“礼乐之邦”的思想理念。
第三阶段:唐宋儒学的复兴(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儒学的复兴时期,儒学得到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发展。
此时的儒学家有韩愈、柳宗元、程颢、程颐等,他们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扩展。
唐宋儒学主要注重经典的研究和解释,强调心性修养和道德教化。
程朱理学在宋代达到了巅峰,成为当时的主流儒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四阶段:明清儒学的变革(公元1368年-公元1912年)明清时期是中国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儒学思想发生较大变革的时期。
明朝初期,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的观点,强调个体的主体意识和内在道德准则。
清代,程朱理学逐渐式微,新学派兴起,如王夫之、顾炎武等,他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和观点,对儒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第五阶段:现代儒学的复兴(20世纪以后)现代儒学的复兴始于20世纪,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创新。
现代儒学家如梁漱溟、胡适、钱穆、茅以升等,对儒学进行了现代化的阐释和应用。
他们试图将儒学与现代科学和思想相结合,提出了一些新的儒学理论和观点。
儒学的发展历程
儒学的发展历程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一种关于道德伦理、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学说体系。
儒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
1. 春秋战国时期:儒学的起源儒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社会动荡不安,思想家们开始思量如何解决社会问题。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观念,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2. 秦汉时期:儒学的发展和衰落在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儒学经历了一段发展和衰落的时期。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实行了法家思想,儒学受到了压制。
然而,随着秦朝的灭亡,汉朝建立,儒学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的机会。
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了国家的官学,儒家经典《论语》、《孟子》等开始广泛传播。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但也是儒学繁荣的时期。
这个时期浮现了许多重要的儒学家,如王充、郭象等。
他们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为了不同的学派和理论。
4. 唐宋时期:儒学的复兴唐宋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也是儒学的复兴时期。
儒学成为了官方的正统思想,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儒学成为了士人的必修科目。
此时的儒学家有韩愈、欧阳修等,他们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儒学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
5. 明清时期:儒学的变革与挑战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儒学也面临着变革和挑战。
西方文化的传入和科学思想的兴起,对传统的儒学思想提出了质疑。
然而,儒学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许多儒学家致力于对儒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如王夫之、顾炎武等。
6. 现代儒学:儒学的传承与发展进入现代社会,儒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儒学家们致力于将儒学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探索儒学在当代的意义和作用。
儒学的发展历程
儒学的发展历程儒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体系和学术传统,起源于先秦时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儒学的发展历程。
1. 先秦儒学的起源与发展(约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221年)先秦时期是儒学发展的起点,孔子被视为儒学的创始人。
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他的弟子们将其思想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形成为了儒家经典《论语》等。
2. 秦汉儒学的兴旺与衰落(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朝统一中国后,推行法家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打压。
然而,在汉朝时期,儒学重新兴起。
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加强了儒学的教育地位。
汉代儒学家如董仲舒、扬雄等进一步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为了新的儒学流派。
3. 魏晋儒学的分裂与多元化(公元220年-公元420年)魏晋时期,儒学浮现了多个流派,如王弼的“理学”、郭象的“气学”等。
这些流派在儒学思想的理论和实践上有所分歧,但都对儒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时期,儒学开始与佛教、道教等其他思想流派进行交流和融合。
4. 唐宋儒学的繁荣与复兴(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唐宋时期,儒学达到了巅峰。
唐代的儒学家孔颖达、韩愈、柳宗元等推崇儒学的实践和道德伦理。
宋代的儒学家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形成为了“理学”的主流。
此时期的儒学对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元明清儒学的变革与挑战(公元1279年-1912年)元代儒学受到了政权的压制,但仍有一些学者坚持儒学传统。
明代,朱熹提出了“心学”,强调内心修养和人性的善良。
清代,儒学成为官方思想,但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也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
6. 当代儒学的现状与发展儒学在近代中国经历了起伏,但在当代又得到了一定的复兴。
现代儒学家如胡适、钱穆、牟宗三等对儒学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
儒学的研究也逐渐走向国际化,与西方哲学进行了对话和交流。
总结:儒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起源与发展、兴旺与衰落、分裂与多元化、繁荣与复兴、变革与挑战以及现状与发展。
儒学的发展历程
儒学的发展历程儒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儒学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一、儒学的起源与春秋战国时期儒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诸侯割据、社会动荡和道德风气败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思想家开始思考人性、社会关系和政治治理等问题,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理论。
孔子被认为是儒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儒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儒学的初步形成与先秦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学逐渐形成并开始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观点,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他的弟子们继承并发展了他的思想,形成了儒家学派。
在儒家学派中,孟子是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他进一步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和人与天地的关系,提出了“性善论”,并主张君主应以仁政治国。
三、儒学的兴盛与汉代在中国历史上的汉代(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儒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兴盛。
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国家的官方思想,被称为“经学”。
儒学的经典著作《论语》、《孟子》等开始被广泛传播和研究。
汉代的儒学家们注重实践和治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政治、教育和礼仪等方面的理论和制度。
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儒学的衰落与唐宋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学在唐宋时期(公元618年至1279年)逐渐衰落。
这个时期,佛教和道教等思想流派开始兴盛起来,对儒学的影响逐渐减弱。
尽管如此,儒学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并且在教育、文化和政治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唐宋时期的儒学家们继续对儒学进行研究和发展,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学派和理论。
五、儒学的复兴与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至1912年),儒学再次得到了复兴。
明代儒学家朱熹提出了“理学”思想,强调理性的追求和人与天地的关系。
清代的程朱学派进一步发展了理学,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儒学发展历程
儒学发展历程引言概述: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儒学起源、儒学经典、儒学思想演变以及儒学在现代的发展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儒学的发展历程。
一、儒学起源1.1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大规模的战乱和政治混乱,社会道德风气败坏,人民生活困苦。
这种背景下,儒学应运而生。
1.2 孔子及其弟子的贡献孔子是儒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
孔子的弟子们继承发扬了他的思想,形成为了儒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1.3 儒学的传承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学逐渐形成为了完整的学派体系,包括了先秦儒家、汉儒、宋明理学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儒学在中国历史上占领了重要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儒学经典2.1 《论语》《论语》是儒学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这本书集中体现了儒学的核心思想,包括仁、礼、孝等重要概念。
2.2 《大学》《大学》是儒学的经典之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它对于儒学的思想体系和教育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
2.3 《中庸》《中庸》是儒学的经典之一,强调“中庸之道”。
它阐述了儒学的核心思想,即平衡、中和和适度。
三、儒学思想演变3.1 先秦儒家思想先秦儒家思想主要集中在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体系上,强调仁、礼、孝等道德观念,提出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分。
3.2 汉儒思想汉儒思想在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强调礼乐、忠恕等概念,形成为了“五常”和“六艺”的教育体系。
3.3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儒学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它强调“理”和“性”的关系,提出了“心学”和“理学”的概念,对后世的儒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儒学在现代的发展4.1 儒学的复兴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文化认同的重新审视,儒学开始重新受到关注和研究。
儒学的复兴使得其思想在当代社会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应用。
4.2 儒学与现代价值观的融合儒学的核心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的一些价值观相契合,如仁爱、和谐、社会责任等。
儒学发展演变历程及其原因
儒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其发展演变历程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和阶段。
以下是儒学发展演变的大致历程及其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是儒学的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
由于当时诸侯国的战乱不断,社会秩序混乱,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恢复社会和道德秩序。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概念和“君子”道德规范,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后来的儒学奠定了基础。
2.前秦至隋唐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907年):在这一时期,儒学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法家思想,但这种思想并未能解决社会问题,因此汉朝时恢复了儒学的地位,并将其作为官方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学逐渐与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相结合,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3.宋明清时期(公元960年-1912年):这一时期是儒学发展的鼎盛阶段。
宋代推崇程朱理学,将其作为国家的官方学说,并在科举考试中推广。
明代时,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的理念,强调个体内心修养和道德实践的统一。
清代则注重经世致用,倡导实践、务实的儒学思想。
这一时期儒学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学发展演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社会动荡和道德危机:中国古代的动荡战乱和社会问题使人们开始反思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儒学提供了一种恢复社会和道德秩序的思想体系。
2.统一的政治体制:在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政治体制为儒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统治者通过采纳和推崇儒学思想,加强了对统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3.教育制度的推广:古代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将儒学作为主要考核内容,使得儒学成为社会精英培养的重要途径。
儒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提高,也促进了其发展。
4.儒学本身的魅力和适应性:儒学强调道德修养、家庭伦理、政治治理等方面的价值观,对中国社会的需求与儒学思想相契合,使其能够在不同时期得以传承和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儒学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变化,总体来说,儒学的发展演变是与中国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变迁相互作用的结果。
儒学的发展历程
儒学的发展历程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起源于先秦时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儒学的发展历程,包括起源、发展阶段和影响等方面。
起源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儒学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当时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战争频繁,社会秩序混乱,人们渴望寻觅一种道德伦理体系来维护社会稳定。
儒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他被尊称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行为,提倡“仁者爱人”,主张通过教育来改善社会。
发展阶段一:先秦儒学先秦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除了孔子,还有许多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如孟子、荀子、墨子等。
这些儒家学派在儒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例如,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教育。
荀子则强调人性的恶劣,主张通过礼仪和法治来约束人的行为。
发展阶段二:汉代儒学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儒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汉朝统治下,儒学成为了国家的官方学说。
当时的儒学家主要有董仲舒、扬雄、贾谊等。
他们将儒学与政治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家管理和社会伦理的理论。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和“五德合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展阶段三:宋明理学宋明时期(960年-1644年)是儒学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儒学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变革,形成为了以程朱理学为主导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程朱理学强调“理”与“性”的关系,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通过学习和修养可以达到“性即理”的境界。
朱熹的《四书集注》被尊奉为儒家经典之一,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影响与传承儒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延续至今。
儒学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对塑造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起到了重要作用。
儒学的核心理念如仁、义、礼、智、信等,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先秦至汉代儒学地位的变化
先秦至汉代儒学地位的变化从先秦至汉代,中国儒学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儒学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和文化,而且在构建中国传统社会秩序以及传承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得到了明确的地位。
先秦时期,儒家主要影响政治和社会。
在古代,孔子弘扬“齐政治,礼仪之道”,提出了一种更为规范的政治制度,在任用官员由审慎选拔至默许世袭的过程中,确立了秩序,在新的政治体系下,以中央集权为主要形式,成为了政治理论指导思想,加强了政权的统治。
礼乐则是孔子提倡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他指出,礼仪和乐谱是实现社会有序、尊贵家庭关系以及团结一致的重要手段。
汉代儒学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汉代儒家学说仍为孔子的学说发展奠定基础,但在思想表现上形成了独特的特点。
汉代儒家学者在道德教化上运用传统礼教理论,指导社会公众的行为。
汉代的著名思想家刘向充分发挥了儒家的影响,他主张“以礼制社稷”,强调以礼法取代法律、规范社会生活,改善公共道德和弘扬文化,这个主张在汉代得到普遍推广,从而在汉代凝结了一个社会有序、礼仪文明、文化多元的共同价值观念。
此外,在汉朝以后,儒家学说以政治、法律以及文化等方面影响更大。
代思想家韩非子提出“智慧之道”,认为政治须以智慧统治,专政之制应以尊王礼仪贯彻;董仲舒也弘扬了“以礼治国”的思想,并将儒家文化扩展至教育领域,将智慧、礼仪等概念融入到课程教育之中,为汉代教育注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使儒家学说得以传承下去。
可以看出,从先秦至汉代,儒家学说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先秦时期,儒学主要是古代政治和社会的指导思想,汉代儒家学说逐渐发展,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政治和社会,而且在教育和文化领域表现出强大的影响力。
在汉朝以后,儒家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政治、法律和文化,从而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确立了儒家学说的地位。
先秦儒学历史地位演变轨迹探析
孔丘 是 儒学 的奠基 者 。 孔 子 思 想 与 政 治 主 张 的 核 心 是 以期 在兼 并 战 争 中取 得 优势 而 不 被消 灭 。
“ 仁”、“ 礼” 。 孔子主张, 统治者只要修身养性 , 实行仁政 , 就
孔子及 其 信徒 追 求 的 是一种 虚 无 飘渺 、 不切 实 际 的理想 社
合 残 酷 的斗 争 需要 , 因此 只能遭 到统 治 者 的冷 遇 。 与 儒 家 思想 相反 , 法 家思 想 更 能在 诸 侯 争霸 、 兼 并 战 争频 繁 的 动荡 社 会里
孔子及 其 追 随者 向往 的理 想社 会 在 充满 战 争 、 杀戮 的乱世 得 到推 行 。 法 家崇 尚 “ 耕 战” 以立 国于 四方 , 强调 运 用 法 、 术、 显得遥不及。 面对礼崩乐坏、 征 战 杀 伐 的残 酷 现 实 , 儒 学是 势以维护国家安定, 其目的是要通过严刑酷法确立 君主神圣的 要 固守最 初 形 而上 学 的说 教 , 还 是 要 勇敢 地 接 受 现 实主 动 调整 威 严 , 建 立 专 制 主 义中 央 集 权 的封 建 统 治 , 最 终达 到 “ 事 在 四 要 在 中央 , 圣人执要, 四方 来 效 ” 。 这 显然 与强 调通 过 “ 内 自己的政治主张以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 先秦儒学的集大成者 方 , 而达到 “ 外王 ”的早 期 儒家 思 想背 道 而 驰 。 苟子, 解决了儒 学面 临的生存危机 , 避 免了儒学在百家争鸣的 圣 ” 激 烈 竞 争 中被 边 缘 化 。 儒 家宣 扬 的 “ 君君 、 臣 臣、 父父、 子子 ” 的传 统 伦 理 规 范触
恢复西周的礼 乐社会秩序。 因此 , 先秦儒学成为形而上学的说教, 不能被各诸侯国君所接纳, 在 要挽救西周宗法等级制度, 动荡的乱世无法实施。“ 礼”在古代社会和国家结构 的关系中 这种 理想的社会形态与春秋战国时期 的现 实差距太大 , 更不
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过程
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过程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1)春秋时期:儒学创立,孔子学说奠定基础(老子创立道家思想)(2)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原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虽有一定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儒家思想遭压制.原因:儒生依然遵循守旧思想以古非今,非议郡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享“独尊”.(1)西汉初期:盛行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2)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①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②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 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治的需要,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4.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儒佛道三教并立.原因: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原因:三教在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调和之风盛行.6.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1)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原因:①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②“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③为重兴儒学,一些儒学志士的思考与探索④理学在宋朝兴起的深层次原因:政治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三纲五常”绝的历史教训;经济上,两宋社会经济比唐代有所发展,为适应这一变化,统治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把自然观、认识论、伦理观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体系,以便从思想上加深对农民的麻痹.⑤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思想活跃.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2)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原因:①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不满.②明中期,程朱理学已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7.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原因:①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另一方面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②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走向腐化,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封建统治危机加深.③思想因素:一方面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了人们个性,摧残了人们思想;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④社会因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壮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8.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原因: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道理.他宣称孔子是托故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减少变法的阻力.9.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遭受冲击原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逆流.以陈独秀位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扬资产阶级的新道德、新文化,目的是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扬民主与科学,解放人们的思想.10.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文革”期间,“批林批孔”运动,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12.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上升.儒家思想主要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人们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新文化建设结合,成为了进行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思想要素.儒家思想在当今世界不少国家也有很大影响.。
儒家思想在我国历朝地位演变的历史原因
、儒家思想在我国历朝地位演变的历史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王室衰微,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政权。
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思想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
(2)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压制秦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
(3)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确立。
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的发挥中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治的需要,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地位。
(4)西汉后直到清末:儒家思想雄霸统治地位儒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符合了统治阶级禁锢士人思想、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千方百计的维护。
(5)明末清初受到挑战明末清初中国开始卷入全球化浪潮,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6)太平天国和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被利用。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儒家思想中的“大同思想”-----实现“天下为公”的社会,很符合当时下层人民的利益。
对儒家思想中的这一部分内容的利用有利于调动各阶层参加反清斗争的积极性。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他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减少变法的阻力。
(7)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抨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目的是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扬民主与科学,解放人们的思想。
先秦儒学历史地位演变轨迹探析
先秦儒学历史地位演变轨迹探析
张腾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中旬刊》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儒家学说从初创至西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不断吐故纳新,始终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安邦定国的指导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学并称"显学"的儒学,并非名副相实。
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先秦儒学倡导的德治、仁政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霸政要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纷争局面使儒学无法独尊。
【总页数】2页(P220-221)
【作者】张腾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
【相关文献】
1.略论先秦鬼神思想的演变及历史地位
2.先秦儒学历史地位演变轨迹探析
3.先秦诚信思想的发展演变轨迹探寻
——评《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4.先秦儒学核心话语的演变5.先秦士阶层的演变及其历史地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儒学在各个朝代的发展历程
儒学在各个朝代的发展历程儒学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体系之一,它在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儒学在各个朝代的发展概述:1. 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儒学的起源和形成。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提出了儒家的核心理念,包括仁爱、忠恕、礼仪等,并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施了焚书坑儒政策,烧毁了大量儒家经典,禁绝了儒家学术的发展。
3.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武帝恢复了儒家的地位,儒家学术得以重新发展。
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将儒学确立为国家的官方思想。
4.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这一时期由于政治混乱,儒学经历了衰落。
但是,儒学与佛教和道教产生了一些交流和融合。
5.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儒学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复兴。
隋炀帝和唐太宗都非常看重儒学,加强了对儒学的推崇和支持。
儒学成为国家的主导思想,并被用于国家的治理和教育。
6. 宋代(960年-1279年):这一时期出现了新儒学的兴起,如程颢、程颐的“二程”学派和朱熹的“理学”。
这些学派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中国儒学的经典体系。
7. 元明清时期(1271年-1911年):元明清三个朝代,虽然通过儒学取得了政权,但儒学逐渐僵化,形成了一种教条主义的倾向。
儒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是对经典的解释和注释。
总的来说,儒学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但它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基石,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儒学发展历程
儒学发展历程一、儒学的起源与初期发展儒学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受到孔子及其弟子的影响。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礼乐教化”等重要理念,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在孔子的弟子们的努力下,儒学逐渐得到了推广和发展。
二、儒学的发展与演变1. 先秦时期的儒学发展在先秦时期,儒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孟子是儒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提出了“性善论”、“民贵君轻”等观点,强调人性的善良和君主的责任。
荀子则持有与孟子不同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和礼制来约束。
这两种观点的争论为儒学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思想资源。
2. 秦汉时期的儒学复兴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法家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打压。
然而,汉朝建立后,儒学得到了复兴。
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重视儒学教育,将儒学作为国家的官方思想。
儒学家如董仲舒、扬雄等在这一时期对儒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争鸣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儒学出现了多种流派和学派的兴起。
其中,王弼代表了道家对儒学的批判,并提出了“性即理”、“道即天”等观点,对儒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陆机、陆云等人也提出了自己的儒学思想,丰富了儒学的学术内容。
4. 唐宋时期的儒学繁荣唐宋时期是中国儒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儒学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成为了官方的学术思想。
程朱理学在这一时期形成并盛行,程颐、程颢、朱熹等重要儒学家对儒学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发展。
他们提出了“格物致知”、“求是务实”等重要观点,对后世儒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明清时期的儒学变革明清时期,儒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
王阳明提出了“心学”思想,强调个体内心的自觉和主观能动性。
这一思想对儒学传统的理论体系提出了质疑,为儒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此外,明末清初的经学家如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也对儒学进行了批判和革新,丰富了儒学的学术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儒学历史地位演变轨迹探析
作者:张腾
来源:《人民论坛》2013年第02期
【摘要】儒家学说从初创至西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不断吐故纳新,始终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安邦定国的指导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学并称“显学”的儒学,并非名副相实。
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先秦儒学倡导的德治、仁政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霸政要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纷争局面使儒学无法独尊。
【关键词】春秋战国先秦儒学霸政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安邦定国的指导思想和社会生活规范,从其初创至西汉武帝大一统集权政治“独尊儒术”后,不断吐故纳新,历经两千余年,始终是统治阶级的核心思想,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
先秦儒学的初创
儒学的创立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齐人可以去魏,魏人可以入秦,燕人可以南下,楚人可以北上”。
①各种学术思想竞逐,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文化交流的载体—“士”阶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孔丘是儒学的奠基者。
孔子思想与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仁”、“礼”。
孔子主张,统治者只要修身养性,实行仁政,就可“使民富之”、“使民归之”,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②这种追求人格自我完善的理想政治诉求导致先秦儒学成为形而上学的说教,不能被各诸侯国君所接纳,在动荡的乱世无法实施。
“礼”在古代社会和国家结构的关系中主要表现为下对上的服从,通过宣讲“秩序”统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他认为这是“天下无道”,要使天下太平就要“为国以礼”,试图通过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天下大治。
被尊为“亚圣”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
孟子从性善论的观点出发,宣扬仁政和民本思想。
他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只要把这种人性固有的善性发扬光大并扩充到社会政治领域,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即“仁政”,且仁政要建立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基础上。
孟子大力倡导制民恒产、以德服人的王道思想,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思想,认为“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③孟子的政治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效法先王;二是把治理国家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君王是否具有仁德。
这种纯粹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说教,在当时无法起到安邦治国的作用。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春秋战国时中国历史进入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的大动荡时代,“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整个社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
随着西周宗法等级制度的瓦解和礼乐制度的崩溃,西周王室日趋衰微,新兴地主阶级自身经济实力的膨胀导致其在政治上的迅速崛起,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以期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而不被消灭。
孔子及其信徒追求的是一种虚无飘渺、不切实际的理想社会形态,这种理想社会形态的实现要建立在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上。
具体来说,就是要具备圣人的品质和优点,其本质是要挽救西周宗法等级制度,恢复西周的礼乐社会秩序。
因此,这种理想的社会形态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现实差距太大,更不符合各国国君的政治利益,结果只能是受到冷遇。
孔孟极力倡扬“士人”人格的独立和尊严,即“从道不从君”,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品格,主张以道德对抗君主的权势,这种不畏权势,以道德自重,以人格自尊的精神,在统治者看来就是桀骜不驯,它显然不符合强调九五之尊的君主的意愿。
至于君臣关系,孟子则将孔子所主张的相互尊重推向极致,提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④。
孔孟的政治观一方面因其大肆宣扬圣王之道,倾向复古而使人有不合时宜之感,同时其主张完全建立在理想化的基础之上,也使人觉得难以变成现实,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所宣扬的君臣关系与君主专制的理论精神相冲突,是对君主权力的“僭越”,这让各国统治者无法忍受,更不会接受其理论主张。
先秦儒学由理想状态向早期官学形态的蜕变
孔子及其追隨者向往的理想社会在充满战争、杀戮的乱世显得遥不可及。
面对礼崩乐坏、征战杀伐的残酷现实,儒学是要固守最初形而上学的说教,还是要勇敢地接受现实主动调整自己的政治主张以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先秦儒学的集大成者荀子,解决了儒学面临的生存危机,避免了儒学在百家争鸣的激烈竞争中被边缘化。
为适应当时统治阶级的霸政要求,荀子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孟学说,主张礼、法兼施,王霸并用。
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⑤人性与礼义是相互违背的,如果任其发展,不加克制,势必导致争夺、犯上,而忠信、礼义等就会荡然无存。
因此,才需要圣人、君主对臣民的教化,需要用礼义法度和道德规范去约束、引导民众。
荀子在重视礼乐教化的同时,还强调刑罚在维护社会规范和稳定中的作用,主张“援法入礼”。
荀子改变了孟子“治国平天下”的指导思想,不再单纯把仁义道德作为治国安邦的法宝。
因为历史和现实证明仅凭君主的仁爱不能使纷争不断的社会走上和谐,更不可能在短时期使人们的道德修养达到圣人的境界。
因此,荀子为了迎合统治者,极力强调加强君王的权威,强化君王与臣下的等级差别,因为“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暴胜悍也”⑥。
这种强调等级差别,强化君王权威的理论,较之孟子的“与民同乐”,更易得到君王的欢心。
在个人立身处世上,荀子不再像孟子那样强调个人的尊严,强调个性的不受约束,强调道德对于权势的抗争,而是从严守等级制度出发,重视下对
上、卑对尊的服从,认为“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⑦。
这种强调严格遵守等级制度的主张,其目的就在于强化人们的等级意识,培养忠厚老实的顺民。
荀子的思想虽然仍以儒家为主体,但又吸收了法家的理论,借鉴了道家的精华和名家的长处,更吸收了黄老之学的某些要素,从而改变了孔孟儒学“唯我独尊”的做法,确立了开放的学派风格。
孔孟儒学到荀学的这种变化,昭示着儒学的政治实用性在逐步增强,标志着先秦儒学由理想状态向早期官学形态的转变。
对先秦儒学历史地位演变的两点认识
先秦儒学倡导的德治、仁政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霸政要求。
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的时代,各诸侯国只有采取适合富国强兵和争霸战争需要的治国方略,才能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而儒家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不符合残酷的斗争需要,因此只能遭到统治者的冷遇。
与儒家思想相反,法家思想更能在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的动荡社会里得到推行。
法家崇尚“耕战”以立国于四方,强调运用法、术、势以维护国家安定,其目的是要通过严刑酷法确立君主神圣的威严,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最终达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这显然与强调通过“内圣”而达到“外王”的早期儒家思想背道而驰。
儒家宣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传统伦理规范触及到了通过僭越手段获得权力的“乱臣贼子”的软肋。
这种借助正名的形式来强化人们对于等级名分的认同心理,在权力更迭频繁的乱世是无法被新兴地主阶级接认可的。
这也是早期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的主要原因之一。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纷争局面使儒学无法独尊。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旧的统治秩序被瓦解,新的统治秩序在逐步建立,这种统治秩序上出现的真空状态导致阶级结构的沉浮变化和重新组合。
原来在宗法制度下处于最底层的“士”阶层迅速崛起并发挥著重要的作用,竞相奔走于各诸侯国,宣扬自己的思想和学术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各派为了使各国国君采纳自己的主张,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政治主张以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同时,各国为了在残酷的兼并战争中自保并立于不败之地,推行礼贤下士的开明政策,重视知识分子(“士”阶层)在安邦定国方面的作用,对各种学说思想和政治主张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儒学不可能成为“独尊”于各学派之上的显学。
(作者为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史博士研究生,宁夏大学讲师)
注释
①张践,马洪路,李树琦:《中国全史·中国春秋战国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页。
②《论语·为政》,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1页。
③《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杨伯峻、杨逢彬注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7页。
④《孟子·离娄下》,杨伯峻、杨逢彬注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36页。
⑤《荀子集解》(下),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34页。
⑥⑦《荀子集解》(上)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86页,第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