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探讨高中化学新课程设置栏目及教学模式
探讨高中化学新课程设置栏目及教学模式作者:张昊来源:《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从准确把握知识的深广度、合理运用教材中各种栏目、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和正确处理STS知识等四方面入手,探讨了高中化学新课程设置栏目应注意的问题,并探究了“探究—发现—合作”、“自学辅导”和“活动教学”三种教学模式.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设置栏目;教学模式一、新课程设置栏目应注意的问题从教材宏观的体系结构看:苏教版《化学必修1》包含四个专题: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物质;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其专题内容的选择不是单纯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入手,其顺序的编排,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特点.通过专题一学习研究化学的方法思路,而专题二、三、四则是关注身边的化学:与海水、矿物、空气有关的物质的宏观性质,来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另外,从教材的微观结构看,《化学1》借助各种栏目完成了教材内容的呈现,如“你知道吗”、“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问题解决”、“信息提示”、“拓展视野”、“整理归纳”、“化学史话”等.这些栏目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起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作用,对学生适应新课程教学活动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同时设置的栏目对新课程实施的教师来说课堂行为的科学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都有帮助.1.准确把握知识的深广度,避免随意扩展内容.教师头脑中要有三个阶段的知识,整合核心知识,提高教学时效:清楚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的内容和程度,知道学习在必修模块中要掌握的程度,了解在选修模块还有哪些进一步的延伸.2.分析栏目功能,合理运用教材中各种栏目.教材中栏目的设置,蕴含着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了解、借鉴教材倡导的教学基本方法,选取素材创设学习情景、设计学习活动,考虑教学设计要点,有助于教师驾驭教学过程.3.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多样化活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调查参观、资料收集加工、自学、文献探究、网络查询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各有长处和短处,运用得好都会发挥其他学习方式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4.正确处理STS知识,改变教学策略.知识情景化:“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两大好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能力,体会知识的价值;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转变教学策略,强调“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研究一种物质——看组成元素——看物质类别——判断物质性质——研究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关系.二、教学模式的有效探究1.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期达到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例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硫和氮的氧化物”“SO2的化学性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有化合价、酸性氧化物知识,预测出SO2可能有氧化性和还原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等化学性质,然后给学生提供适当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能够在“探究—发现—合作”中,积极地学习化学学科知识,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化学学科知识的能力.2.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式适合教学要求不高,知识点不多的教学章节中.例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硫与氮的氧化物”的“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教学中,教师只须提出问题——N2、NO、N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让学生自主地在教材中找寻答案.3.“活动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活动教学结合课堂上的书本知识,让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在学生充满创意和激情的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迸发出学习和探索科学智慧的火花.例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教学中,组织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查阅相关网络,针对合金和铝制饮料罐的两个话题,让学生以“合金的成分、性质和用途”为主题并针对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制饮料罐的主题,自行写一篇论文或者开展演讲赛的形式进行非常规模式的教学.“活动教学”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很强的化学学习兴趣,有很强的自主分析和解决生活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急待激发的科学探索精神.[江苏省句容市第三中学(212400)]。
高一化学 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综合测试 苏教版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综合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SO 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SO 2排放量的是( )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 ②使用水煤气或干馏煤气作燃料 ③硫酸厂使用V 2O 5作催化剂,加快SO 2的转化速率 ④将块状煤粉碎,提高其燃烧效率 ⑤在煤中加入生石灰后燃用 ⑥循环处理吸收塔放出的尾气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⑥C.①②⑤⑥D.②③④⑥解析:①中天然气的成分是CH 4,所以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可以减少SO 2的排放;②中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 、H 2,干馏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H 4、H 2、CO 等,所以用水煤气或干馏煤气作燃料也可以减少SO 2的排放;③中硫酸厂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并不能减少SO 2的排放;④中将煤粉碎,能提高燃烧效率,但不能减少SO 2的排放;⑤在煤中加入CaO,煤在燃烧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CaO+SO 2高温CaSO 3、2CaSO 3+O 2高温2CaSO 4,可以减少SO 2的排放;⑥在硫酸工业中循环处理吸收塔中的尾气,可以提高SO 2的利用率,减少SO 2的排放。所以能够减少SO 2的排放的有①②⑤⑥,即C 项组合正确。答案:C2.有一瓶Na 2SO 3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 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 2SO 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B.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C.加硝酸后的不溶沉淀是BaSO4和BaSO3混合物D.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解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SO2-3生成SO2-4,由于硝酸是足量的,白色沉淀则一定是BaSO4,而没加入HNO3前,得到的沉淀不一定是BaSO4。答案:D3.(2020·温州模拟)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C.湿润KI淀粉试纸未变蓝,说明I2的氧化性弱于SO2D.品红试纸、沾有KMnO4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解析:浓硫酸进入注射器中与Na2SO3晶体反应:Na2SO3+H2SO4==Na2SO4+H2O+SO2↑,SO2不能使石蕊试纸褪色,A项错误;SO2使品红试纸褪色,是由于SO2的漂白性,SO2使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SO2的还原性,D项错误;SO2污染空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B项正确;SO2不与KI反应,说明氧化性I 2强于SO 2,C 项错误。答案:B4.将8 mL 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中装满水的量筒,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为1 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 2和O 2的体积比可能为( )A.7:5B.3:7C.7:1D.1:7解析:1 mL 剩余气体可能为NO 或O 2。(1)若为NO,则由3NO 2+H 2O==2HNO 3+NO,说明NO 2和O 2与水反应后剩余NO 2 3 mL,设原混合气体中O 2的体积为x,则有:4NO 2 + O 2 + 2H 2O==4HNO 34 18 mL-3 mL-x x8341mL mL x x --=,求得x=1 mLV(NO 2):V(O 2)=(8-1) mL:1 mL=7:1。(2)若为O 2,设原混合气体中NO 2的体积为y,则有:4NO 2 + O 2 + 2H 2O==4HNO 34 1y 8 mL-1 mL-y4811y mL mL y =--,求得y=5.6 mLV(NO 2):V(O 2)=5.6 mL:(8-5.6) mL=7:3。答案:C5.有a 、b 、c 、d 、e 五种气体,进行下列实验:a 、b 、c,d 、e 依次可能是( )A.O 2、NO 、HCl 、NH 3、CO 2B.O 2、NO 、NH 3、HCl 、SO 3C.NO 、O 2、NH 3、HCl 、SO 2D.HCl 、CO 2、NH 3、H 2S 、CH 4解析:A 项,实验(3)两气体通入均不反应,不正确;B 项,实验(3)中,SO 3通入溴水中溴水不褪色,故不正确;C 项,正确;D 项,实验(1)两气体混合后不反应,不符合。答案:C6.红热的木炭与浓HNO 3反应产生的气体−−−→干燥气体xmL3NaHCO −−−−−−−→足量饱和溶液干燥气体y mL,假设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则x 和y 的关系是( )44..55..4A x yB y x xC x yD y ====解析:由方程式C+4HNO 3(浓)∆CO 2↑+4NO 2↑+2H 2O 、3NO 2+H 2O==2HNO 3+NO 、HNO 3+NaHCO 3==NaNO 3+H 2O+CO 2↑可知当产生3 mol NO 2时,最终生成1 mol NO 和2 mol CO 2,再加上原来产生的234molCO ,共154mol 气体,原气体总量为15.4mol 所以x=y 。 答案:C7.实验室常采用点滴板来完成部分实验,既可节约药品,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对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装有铜片的孔穴中溶液呈蓝色②装有胆矾的孔穴中固体的颜色变浅③装有铁片的孔穴中溶液呈浅绿色④装有铁片的孔穴中溶液呈浅黄色⑤装有蛋清溶液的孔穴中溶液呈黄色A.①④B.②③C.①⑤D.②⑤解析:胆矾与浓硫酸混合,浓硫酸使胆矾脱水生成无水硫酸铜;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答案:D8.酸性氧化物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一类物质,能够发生许多化学反应,下列有关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的过程中,二氧化硫表现出了漂白性B.二氧化氮溶于水的反应中,二氧化氮只表现出了氧化性C.二氧化硅和强碱的反应中,二氧化硅表现出了氧化性D.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产物为氧化镁和碳,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表现出了氧化性解析:二氧化硫与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并不是漂白过程;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了硝酸和一氧化氮,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还原性;二氧化硅与碱反应,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时产物中有碳,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二氧化碳表现出了氧化性。答案:D9.(2020·上海)下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解析:本题考查氯气和氨气的性质,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烧瓶中发生反应:3Cl2+8NH3==6NH4Cl+N2,A项正确,B项错误;反应中NH3作为还原剂,说明常温下氨气具有还原性,C项正确;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Cl2、HCl等有害气体,D项正确。答案:B10.(2020·长春调研)元素X的单质及X与Y形成的化合物能按下图所示的关系发生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可能是金属B.X可能是非金属C.n可以等于2或3D.XY m与XY n的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解析:X元素可以是铁:Fe+2HCl==FeCl2+H2↑、2FeCl2+Cl2==2FeCl3、2FeCl3+Fe==3FeCl2、2Fe+3Cl2点燃2FeCl3,A对;X元素可以是碳:C+H2O(g)CO+H2、2CO+O2点燃2CO2、CO2+C高温2CO、C+O2点燃CO2,B对;n可以等于2或3,C对;XY m与XY n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D错。答案:D11.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B.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C.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SO2-4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解析:B项Cl2氧化KI生成的I2遇淀粉变蓝,C项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D项铜与冷的浓H2SO4不反应。答案:A12.(2020·郑州)X、Y、Z是中学常见的三种单质,M、N是中学常见的两种化合物,其中M 在常温下为液态,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当X单质为金属时,可能是Na或FeC.当X单质为非金属时,可能是F2或CD.反应①可能在常温下进行,也可能需要在高温下才能发生解析:当X为Fe时,N为Fe3O4,而Fe3O4可由Fe与O2反应得到,O2与H2反应也可转变为H2O;若X为Na,Na与水反应生成的是NaOH,而Na与O2反应生成的则是Na2O2或Na2O,所以,B项错误。答案:B13.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C.B和Cl2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解析:F是强酸,结合单质C能发生连续氧化判断可知,F为H2SO4或HNO3,又A是正盐,当X是强酸时,B应为H2S,C为单质硫,A正确,D错误。当X是强碱时,B为NH3,C为N2,所以A是(NH4)2S,B、C项均正确。答案:D14.在含2 mol H2SO4的浓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推断中有错误的是( )①放出的气体除SO2外还有H2②只放出SO2气体,其物质的量为1 mol③反应结束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A.①B.②C.②③D.①②解析:Zn与浓硫酸发生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逐渐降低,反应将变为:Zn+H2SO4(稀)==ZnSO4+H2↑,由于硫酸的总物质的量为2 mol,综合这两个反应可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应该介于2 mol到4 mol之间。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也可以借助Zn思考:结合这两个反应方程式,由于硫酸的总物质的量为2 mol,因而消耗的Zn的物质的量应该大于1 mol,小于2 mol。答案:C15.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Cl、H2S、SO2、HBr、NO2、C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将该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析出白色沉淀,另一份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原气体中肯定有SO2气体;②原气体中可能有SO2气体;③原气体中肯定无H2S、HBr、NO2;④不能肯定是否含有HCl;⑤原气体中肯定不含CO2;⑥原气体中肯定含HCl。A.①③④B.①④⑤C.①③⑥D.①③⑤解析:气体无色,排除NO2;将其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排除H2S和HBr;向无色透明溶液中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析出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2-4,则原混合气体中必有SO2,向无色透明溶液中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Cl-,但是氯水本身就含有Cl-,因此不能判断原气体中是否有HCl;此外也不能判断是否有CO2。答案:A16.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混合酸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C.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D.c(H2SO4)为5 mol/L解析:A项,由于混合液中有稀硫酸,硝酸根离子反应完全,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溶解19.2 g Cu,即0.3 mol,求得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正确;B项,刚开始是HNO3与铁反应,BC段产生的是氢气,正确;C项,虽然刚开始生成的是Fe2(SO4)3,但最终加入铁粉后转变为FeSO4,正确;D项,根据加入铁粉的质量22.4 g即0.4 mol,最终生成FeSO4,可知硫酸也为0.4 mol,则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4/0.1molmol LL,故不正确。答案: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7.(10分)(2020·石家庄质检一)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氮化合物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A处是气体发生装置。按上图连接好各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无色气体通过后面装置。片刻后可观察到F中Cu片慢慢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制取气体时只使用一种药品,它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a.NH4HCO3固体b.NH4Cl固体c.NaHCO3固体d.浓氨水在以上几种情况下A装置中均适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a.烧瓶b.试管c.烧杯d.锥形瓶e.酒精灯(2)E装置可防止F中溶液倒吸进入D,请在右图画出装置E中的导气管。(3)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处加热片刻后撤去酒精灯,铂丝网仍保持红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进入装置F的物质成分和质量一定,可向F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字母)使Cu片溶解的质量增多。a.Na2CO3b.NaClc.CuSO4d.H2SO4(5)指导老师认为他们设计的这套实验装置还存在一处明显的缺陷,改进建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d be(2)(3)4NH3+5O2催化剂4NO+6H2O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4)d(5)应在F后面加上尾气处理装置18.(10分)(2020·西城抽样)某小组同学欲研究SO2的性质。(1)将相关的含硫物质分为如下表所示的3组,第2组中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__。第1组第2组第3组S(单质) SO2、X、Na2SO3、NaHSO3SO3、H2SO4、Na2SO4、NaHSO4(2)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SO2的性质:(熔点:SO2 -76.1℃,SO3 16.8℃;沸点:SO2 -10℃,SO3 45℃)①甲同学按Ⅰ、Ⅱ、Ⅲ、Ⅳ的顺序连接装置,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Ⅲ中溶液逐渐褪色,生成Mn2+,同时pH降低,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同学按Ⅰ、Ⅱ、Ⅳ的顺序连接装置,若装置Ⅳ中有40 mL 2.5 mol·L -1 NaOH 溶液,反应后增重 4.8 g,则装置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表格中物质,第3组的物质为第2组的物质氧化的产物,因此X 为H 2SO 3。(2)①装置Ⅰ中SO 2催化氧化为SO 3,装置Ⅱ的作用是冷凝SO 3,将SO 3与SO 2、O 2分离;装置Ⅲ中为SO 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②装置Ⅳ增重的质量为SO 2的质量,则214.8()0.07564g n SO mol g mol -==g ,而n(NaOH)=2.5 mo l·L -1×0.04 L=0.1 mol,n(NaOH):n(SO 2)=4:3,该反应为3SO 2+4NaOH==Na 2SO 3+2NaHSO 3+H 2O 。答案:(1)H 2SO 3(2)①使SO 3凝结成固体与SO 2、O 2分离 5SO 2+2H 2O+2MnO -4==5SO 2-4+2Mn 2++4H +②3SO 2+4NaOH==Na 2SO 3+2NaHSO 3+H 2O19.(10分)(2020·山东潍坊抽样)中学常见的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C+D+H 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A 是铁,B 是稀硝酸(过量),且A 可溶于C 溶液中。则A 与C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C 、D 均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C 是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呈弱碱性。C 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4)若D 为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C 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铁和过量稀硝酸反应得到Fe(NO 3)3、NO 和H 2O,因此A 为Fe 、C 为Fe(NO 3)3,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3++Fe==3Fe 2+。(2)C 、D 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为CO2、SO2,该反应为C和浓硫酸的反应。(3)C为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水溶液呈弱碱性,则C为NH3,NH3的催化氧化反应为:4NH3+5O2高温催化剂4NO+6H2O。(4)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为NaCl,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CO2,因此该反应可以是Na2CO3或NaHCO3与盐酸的反应。答案:(1)2Fe3++Fe==3Fe2+(2)C+2H2SO4(浓)CO2↑+2SO2↑+2H2O(3)4NH3+5O2高温催化剂4NO+6H2O(4)2HCl+Na2CO3==2NaCl+CO2↑+H2O或HCl+NaHCO3==NaCl+CO2↑+H2O20.(12分)图中A~G均是中学常见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略去),已知B为一种气体,E、F、G三种化合物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M,且价态互不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M元素为________。(2)B是________或________,写出鉴别它们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A与G反应也能制B,且反应中n(A):n(G)=1:2,则此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B与F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和一种气态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N或氮 (2)SO2 CO2将B通入品红溶液,如溶液褪色,则为SO2,如不褪色,则为CO2将B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如褪色,则为SO2,如不褪色,则为CO2(3)2H++CO2-3==CO2↑+H2O(4)2NO2+4SO2==N2+4SO321.(10分)将51.2 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气体共A mol,将这些气体通入足量烧碱溶液中,气体全部被吸收,共消耗NaOH B mol。(1)此过程涉及有关反应的方程式:①N2O4⇌2NO2;②NO+NO2+2NaOH==2NaNO2+H2O;③写出NO2被NaOH溶液吸收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0.8,B=1.0时,原混合气体恰好被完全吸收,则0.8 mol混合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N2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3)求A=0.8时,气体与碱反应所得溶液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解析:(1)N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可看作是NO2先与水反应生成HNO3与NO,HNO3再与NaOH 反应生成NaNO3,另一部分NO2与生成的NO发生②中的反应,即N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2)51.2 g Cu是0.8 mol Cu,反应中失去1.6 mol e-。设混合气体中NO 、N 2O 4、NO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b 、c,设0.8320.82(),2()N a b c mol a b c mol a b c Bmol Na ++=⎧⎪++=⎨⎪++=⎩⨯电子转移守恒元素与元素守恒 解方程式可得a=(0.8-0.5B)mol,b=(B-0.8)mol,c=(0.8-0.5B)mol 。(3)因为0.8 mol 混合气体中n(NO)=n(NO 2)=(0.8-0.5B)mol 。由(2)得,因发生反应NO+NO 2+2NaOH==2NaNO 2+H 2O 而消耗完了NO 和NO 2,故生成的NaNO 3只能由N 2O 4[(B-0.8)mol,相当于2(B-0.8)mol NO 2]与NaOH 反应而得;故NaNO 3的量决定于N 2O 4的量。由2NO 2+2NaOH==NaNO 2+NaNO 3+H 2O 可得关系式N 2O 4 ~ 2NO 2 ~ NaNO 3(B-0.8) 2(B-0.8) (B-0.8)所以NaNO 3的物质的量为(B-0.8)mol 。答案:(1)2NO 2+2NaOH==NaNO 2+NaNO 3+H 2O(2)0.3 mol 0.2 mol 0.3 mol(3)(B-0.8)mol。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1单元第1课时
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1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课时跟踪检测知识点一:SO2的性质1.下列有关二氧化硫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比空气小B.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SO2能使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D.某生产硫酸厂区紫罗兰花变成白色,说明其周围空气中可能含较高浓度SO2解析:S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大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29,所以SO2密度比空气大,A错误;SO2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错误;SO2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SO2+Br2+2H2O===2HBr+H2SO4,说明SO2具有还原性,C错误;紫罗兰花变成白色是一种漂白的结果,而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可以说明周围空气中可能含较高浓度的SO2,D正确。
答案:D2.下列不能使有色布条或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是()A.氯化钙溶液B.氯水C.次氯酸钠溶液D.二氧化硫解析:氯化钙溶液不具有漂白性,故A选;氯水中含有HClO,具有漂白性,故B不选;次氯酸钠溶液含有ClO-,能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故C不选;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漂白性,故D不选。
故选A。
答案:A3.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应采取的措施是()A.先通过Ba(OH)2溶液再通过石灰水B.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石灰水C.先通过小苏打悬浊液再通过石灰水D.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再通过品红溶液解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通过氢氧化钡都会产生白色沉淀:CO2+Ba(OH)2===BaCO3↓+H2O,SO2+Ba(OH)2===BaSO3↓+H2O,无法检验,故A 错误;KMnO4酸性溶液将SO2完全吸收,再通过石灰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CO2+Ca(OH)2===CaCO3↓+H2O,能验证有无CO2,故B正确;二氧化硫通过碳酸氢钠溶液会生成CO2,无法检验,故C错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通过石灰水都会产生白色沉淀:CO2+Ca(OH)2===CaCO3↓+H2O,SO2+Ca(OH)2===CaSO3↓+H2O,氢氧化钙会将气体全部吸收,不能验证有无CO2,故D错误。
【课堂设计】14-15苏教化学必修1课件: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知识整合
【实验探究】 该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则:
(1)B中应该装下列______酸 B.KMnO4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A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 ①A中品红溶液褪色 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 (4)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的成分为:______。 ②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③D中澄清石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 的未知气体的成分。该小组成员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 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浑浊又变澄清,由此该 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1:______________ 猜想2:______________ 猜想3: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猜测,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答案:(1)O2 △ (2)C+2H2SO4(浓)== ===2SO2↑+CO2↑+2H2O (3)CO2 ==CO2↑+H2O 3 +2H =
- +
SO2+Cl2+2H2O= ==4H +SO2 4 +2Cl
+ -
-
实验简答题解题思路
解决实验简答题的一般思路是:明确实验目的(该实验要求我 们做什么?)——明确题干、题图含义(认真理解实验的设计思 路、每一个装置的设计意图),理解题目给我们完成实验目的 提供了什么依据和有效信息——明确解答问题的落点是什 么?即试题给我们设置了什么样的问题情景,要求我们回答 什么问题。如果理清了思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时候甚 至不能百分之百理解题意,只要运用好解题技巧,也会收到 理想的效果。
下列关于浓HNO3和浓H2SO4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 选)( )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化学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检测练习:1、 SO 2是________色、有________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容易________,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备时用____________吸收。
SO 2是一种________氧化物,由于SO 2中硫元素为____价,属于中间价态,所以SO 2既有________性又有________性。
2、银耳本身为淡黄色,某地生产的一种“雪耳”,颜色洁白如雪。
制作如下:将银耳堆放在密闭状态良好的塑料棚内,棚的一端支口小锅,锅内放有硫磺,加热使硫磺熔化并燃烧,两天左右,“雪耳”就制成了。
“雪耳”炖而不烂,对人体有害,制作“雪耳”利用的是A 、硫的还原性B 、硫的漂白性C 、SO 2的还原性D 、SO 2的漂白性3、下列物质中硫元素只显示还原性的是A 、H 2SB 、SO 2C 、SD 、H 2SO 44、下列反应中,SO 2表现氧化性的是A 、2SO 2+O 2=2SO 3B 、SO 2+H 2O =H 2SO 3C 、SO 2+2H 2O +Cl 2=H 2SO 4+2HClD 、2H 2S +SO 2=2H 2O +3S5、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发生如下的反应:SO 2+Br 2+2H 2O=2HBr+H 2SO 4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和还原剂是:A 、2e-,H 2SO 4B 、4e-,SO 2C 、2e-,Br 2D 、2e-,SO 26、下列各组中,所述两种褪色作用的原因相同的是A 、SO 2使品红溶液褪色和O 3使某些染料褪色B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和氯水使红布条褪色 溶液石蕊试液 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酸性KMnO 4溶液 溴水 品红 溶液 现象SO 2的性质C、氯水使红布条褪色和SO2使品红溶液褪色D、氯水使红布条褪色和O3使红布条褪色7、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①品红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⑤含I2的淀粉溶液A 、①④B、①②③ C 、②③⑤ D 、③⑤8、既使石蕊试液最终变为红色,又使品红试液变为无色,还能使溴水褪色的是A、Cl2B、H2SC、SO2D、CO9、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品红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溶液很快褪色②溶液不褪色③产生沉淀④不产生沉淀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②④10、将H2S、SO2、SO3各0.01mol,依次溶解于1L水中,最后得到的溶液具有A、中性,漂白性B、酸性,漂白性C、只有酸性D、只有漂白性11、检验SO2中是否含有CO2,应采用的方法是A、通入澄清石灰水B、先通过小苏打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C、先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再通过澄清石灰水D、通入品红溶液12、下列溶液中,不能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①石灰水②H2S溶液③KMnO4溶液④溴水⑤酸化的Ba(NO3)2溶液⑥品红溶液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只有①D、①③13、在某澄清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NO3—、Al3+、K+B、MnO4—、K+、Na+、SO32—C、Na+、SO32—、K+、Cl—D、K+、SO42—、HCO3—、Na+14、下列各组气体中,一经混合即能迅速发生反应的是A、H2和O2B、H2和Cl2C、H2S和SO2D、H2S和O215、如图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装置图。
化学《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浙江版)一讲义: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含答案
第2课时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硫酸的工业生产.2.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3.几种重要的硫酸盐及其用途。
aabba目标定位1。
知道工业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及生产过程中原料的综合利用。
2.熟知硫酸的化学性质和浓硫酸的特性。
一硫酸的制备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设备及生产流程如下图: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下列各进口或出口物质的名称:A含硫矿石(如FeS2);B炉渣;C二氧化硫、氧气;D尾气(SO2、O2)。
(2)接触法制硫酸分为三个阶段,填写下表:三原料硫黄或含硫矿石(硫铁矿)空气98.3%的浓H2SO4三阶段造气(生成SO2)接触氧化(生成SO3)SO3吸收(生成H2SO4)三设备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三反应(均放热)S+O2错误!SO2;4FeS2+11O2错误!2Fe2O3+8SO22SO2+O2错误!2SO3SO3+H2O===H2SO4归纳总结工业制硫酸的注意事项(1)在沸腾炉中煅烧黄铁矿时,要把矿石粉碎,目的是增大黄铁矿与O2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加快提高原料利用率。
(2)炉气进入接触室前要净化,目的是除去炉气中的杂质,防止催化剂中毒及对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3)接触室内使用热交换器的目的是利用SO2和O2反应放出的热量预热输入设备的气体,冷却反应后的气体。
(4)在吸收塔内用98。
3%的浓H2SO4吸收SO3而不是用水吸收的原因是用水吸收SO3时,易形成酸雾,吸收速率慢,而用98。
3%的浓H2SO4吸收SO3时,吸收SO3的速率快,不形成酸雾,吸收完全.1.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生产操作与说明生产操作的主要原因二者都正确的是()A.硫铁矿煅烧前要粉碎,因为大块硫铁矿不能燃烧B.从沸腾炉出来的气体只有SO2C.SO2氧化成SO3,SO2能全部转化为SO3D.SO3用98.3%的浓H2SO4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便使SO3吸收完全答案D解析将硫铁矿粉碎是使其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快、更充分,并不是大块硫铁矿不能燃烧。
化学《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一学案: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含答案
第3课时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学习目标定位]1。
知道硫的存在及其化学性质,会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能够从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角度理解不同含硫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知道影响它们转化的因素,会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一、硫1.阅读教材,判断下列关于硫的叙述是否正确?(1)硫在自然界中既能以化合态又能以游离态存在()(2)石油、煤等化石燃料中常含有硫元素()(3)硫是一种淡黄色的不溶于水的固体()(4)实验室用二硫化碳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黄()答案(1)√(2)√(3)√(4)√2.硫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能与许多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
请写出硫分别与①Fe、②Cu、③H2、④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各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答案①Fe+S错误!FeS,S是氧化剂,Fe是还原剂;②2Cu+S错误!Cu2S,S是氧化剂,Cu是还原剂;③H2+S错误!H2S,S是氧化剂,H2是还原剂;④S+O2错误!SO2,S是还原剂,O2是氧化剂.硫的性质注(1)除去硫,可用CS2溶解.(2)3S+6NaOH错误!2Na2S+Na2SO3+3H2OS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用热的NaOH溶液可除去单质硫。
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组成该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A.Cu2S B.SO3C.FeS D.H2S答案B解析由于S的氧化性相对O2和Cl2较弱,只能将变价金属氧化成较低价态,故S与Cu、Fe化合,分别生成Cu2S、FeS,S与O2直接化合只能生成SO2,S与H2化合生成H2S。
2.硫的氧化性不如氧气强,在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这一事实的是()A.S+O2错误!SO2,O2是氧化剂、S是还原剂B.S是淡黄色固体,O2是无色气体C.氢硫酸放置在空气中易变浑浊(2H2S+O2===2S↓+2H2O) D.S和Cu反应只能生成Cu2S(硫化亚铜),而O2与Cu反应生成CuO答案B解析A项,S与O2化合时,O2作氧化剂,硫作还原剂,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B项,不同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与单质的存在状态无必然联系;C项,氢硫酸放置在空气中易变浑浊,是氧气将硫置换出来,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D项,S可以将Cu氧化生成Cu2S(Cu的化合价为+1),而O2可以将Cu氧化为CuO(Cu的化合价为+2),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二、硫和含硫化合物相互转化1.常见不同价态硫的化合物(1)-2价:H2S、Na2S、FeS等。
学案导学苏教化学一导学案: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含答案
第二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学习目标定位]1。
知道硅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和硅酸盐产品的重要应用,会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复杂硅酸盐的组成.2.知道硅及其重要化合物二氧化硅的性质及其应用。
一、硅酸盐1.硅元素的存在形式2.硅酸盐的组成与性质用氧化物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1)氧化物的书写顺序: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2)氧化物之间以“·”隔开。
(3)在氧化物前面按化学式中的比例添加数字。
(4)若出现分数时应化为整数.3.最简单的硅酸盐4.三种常见的硅酸盐产品产品原料主要设备主要成分水泥石灰石、黏土水泥回转窑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玻璃纯碱、石灰石、石英砂玻璃窑Na2O·CaO·6SiO2陶瓷黏土硅酸盐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硅酸钠是硅酸盐,但不能溶于水B.电影银幕用水玻璃浸泡,主要是为了防腐C.建筑工业常用水玻璃作黏合剂D.用水玻璃浸泡铁道的木制枕木,主要是为了防火答案C解析Na2SiO3既是硅酸盐,又是钠盐,硅酸盐大多难溶于水,而钠盐均易溶于水;浸泡银幕主要是为了防火,而浸泡枕木主要是为了防腐;水玻璃有黏合作用,常作黏合剂。
【考点】硅酸盐【题点】硅酸盐的性质及应用例2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其中正确的是() A.钙沸石[CaAl2Si3O10·3H2O]表示为Al2O3·CaO·3SiO2·3H2O B.镁橄榄石(Mg2SiO4)表示为MgO·错误!SiO2C.钾云母(K2Al6Si6H4O24)表示为K2O·2H2O·3Al2O3·6SiO2 D.滑石(Mg3H2Si4O12)表示为3MgO·4SiO2·H2O答案D解析根据硅酸盐改写氧化物的要求可以判断,A中Al2O3和CaO 的排列顺序有误;B中化学计量数出现了分数;C中正确的写法应为K2O·3Al2O3·6SiO2·2H2O;D的写法符合要求。
硫及其化合物
氧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
2⑴、过过氧氧化化氢氢((HH22OO22))是:一种无色黏稠状液体,它的水溶液 俗称双氧水,呈弱酸性。
⑵ 过氧化氢(H2O2)具有不稳定性: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 缓慢分解,在它的水溶液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 剂、其分解速率较快,实验室可用它来制取氧气。
结论:浓硫酸具有强烈腐蚀性。 思考:如果皮肤不慎沾上浓硫酸,应做如何处理?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③ 对某些金属产生钝化作用: 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会迅速被硫酸氧化并在金属 表面形成致密、坚固的氧化物膜,从而使反应停止。
④ 强氧化性: 浓H2S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把C、S、P、大部分 的金属氧化。
过氧化氢可用作消毒杀菌剂(3%),漂白剂(10%), 制过氧化物,氧化剂,脱氯剂,火箭燃料等。
三、硫的主要性质:
1、物理性质:硫单质为浅黄色粉末状晶体,它存在S2、 S4、S6等多种同素异形体。硫单质不溶于 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思考:做过硫熔化实验的试管如何洗涤?
2、硫的主要化学性质:
加水配成溶液 固体
结论:样液含有SO42—
若操作①中有沉淀生成,如何处置?
将浊液过滤后取少量滤液继续后续实验。
六、硫酸盐简介:
1、硫酸钡: 化学式BaSO4,俗名重晶石,不含结晶水。医学
上用作“钡餐”。BaSO4难溶于水、不溶于酸,X射线 难以透过。
2、芒硝: 化学式为Na2SO4·10H2O 3、胆矾:又称蓝矾 CuSO4·5H2O
一;硫酸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 标志 1、硫酸的物理性质:
高一化学暑假作业(七) Word版含答案
高一化学暑假作业七专题四检测一时间:7月14日组题:耿永芹家长签字:一、选择题1.[双选]如图是化学实验常用装置之一,若气体从右管进入,可用来收集的气体是()A.NO B.NO2C.CO D.SO22.铜粉放入稀H2SO4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质量减小,溶液变蓝,同时有气体逸出,此盐可能是()A.FeSO4B.Na2CO3 C.KNO3D.KCl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2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氨B.氨是共价化合物,硝酸是离子化合物C.氨气遇到浓硝酸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D.由氨制取硝酸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4.下列关于NO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破坏臭氧层、形成酸雨等方面B.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物质的还原产物也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物质的氧化产物C.实验室制取少量的NO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生物体内存在少量NO能提高其生理机能,如扩张血管、促进免疫力等5.香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①无水CuSO4,②澄清石灰水,③加热CuO,④生石灰,⑤品红溶液,⑥KMnO4酸性溶液等药品可将其一一检出,检测香烟烟雾通入药品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⑤—②—①—④—③B.①—⑤—⑥—②—④—③C.③—④—②—⑥—⑤—①D.②—⑤—①—④—③—⑥6.某集气瓶中的气体呈红棕色,加入足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得橙色溶液,气体颜色消失。
再拿走玻璃片后,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则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混合气体中的()A.N2、NO2、Br2B.NO2、NO、N2 C.NO2、NO、O2D.N2、O2、Br27.[双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氯水中Cl-、NO-3、Na+、SO2-3能大量共存B.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2-3+2I-+4H+C.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Na+、Ba2+、AlO-2、NO-3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硫酸的洗气瓶8.[双选题]下列实验用来证明SO2的存在,其中正确的是()A.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又出现红色B.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D.通入稀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得澄清溶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该沉淀不溶于硝酸9.盛有氯化钡稀溶液的甲、乙两试管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硝酸,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B.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C.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D.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没有10.在100 mL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混合液里通入0.01 mol Cl2,有一半Br-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
教案:必修1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1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硫酸的制备”是重点内容,三大设备,三个反应,三种原料;浓硫酸的特性是又一重点,利用实验加以引导,通过对实验装置图的设计、实验演示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强化知识的获得;浓硫酸与蔗糖的反应本书改在试管中进行,既节约了药品又利于检验气体产物,更减少了SO2对环境的污染;浓硫酸与铜的反应采用NaOH溶液来吸收尾气,也防止了SO2对环境的污染。知识体系:
重难点
本单元重点介绍了二氧化硫的性质、酸雨的形成和防治原理、硫酸的性质和几种常见的硫酸盐,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其中,酸雨的形成和防治原理以及浓硫酸的特性可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
教学内容
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引导学生在初中已有的酸雨与二氧化硫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二氧化硫的其他重要性质和应用以及酸雨的成因及防治措施,为后续有关“硫酸的性质”和下一单元“生产生活中含氮化合物”学习打下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基础。可以说,这一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知识体系: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基本要求
1.了解硫的主要性质,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
2.实验探究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道工业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认识浓硫酸的特性,了解硫酸的应用。
发展要求
形成硫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
3、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从自然界的含硫物质出发,以S(-2)←S(0)→S(+4)→S(+6)为线索探究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途经,是对前两节知识的总结和提升。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列举不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引导学生开展讨论;通过整理和归纳,对硫和硫的化合物知识进行整合,突出了本节的重点,并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加深对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更能学会归纳、推理、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方法,构建完整、科学、有序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知识体系:
高中硫酸的制备和性质导学案教案
高中硫酸的制备和性质导学案教案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编写:余为元审核:郑卫田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接触法制硫酸的反应原理;2.了解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课前思考】1.接触法制硫酸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我国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名称是,其化学式为;接触法制硫酸中的三个主要设备,其名称分别是、和,其中含有热交换器的设备叫做,它所起到的作用有。
2.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浓硫酸的特性:①②③3.① Cu + 2H2SO4(浓) =② C + 2H2SO4 (浓) =【我的疑问】【交流与讨论】1.从沸腾炉中出来的气体要经过净化的目的是什么?2.吸收塔的储酸槽中一般储备%的浓硫酸,而一般不用水来吸收SO3在原因是什么?3.浓硫酸中主要存在的微粒是什么?4.稀硫酸和流硫酸的氧化性有什么不同?5. 写出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备一:设备二:设备三:6.你熟悉的硫酸盐有哪些带有结晶水的硫酸盐呢【典例分析】1.指出在下列实验事实或实验现象中,硫酸所表现的性质:⑴工业上用铁槽车或铝槽车运输浓硫酸:;⑵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⑶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浓度变小:;⑷浓硫酸使硫酸铜晶体由蓝变白:;⑸浓硫酸与铜反应制取硫酸铜:;⑹浓硫酸与食盐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⑺浓硫酸使蔗糖炭化变黑:。
2.在100g浓度为18mol/L、密度为d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 mol/L的硫酸,则加入的水的体积为()A.小于100 mLB.等于100 mLC.大于100 mLD.等于100/d mL 【课堂检测】1.工业上常用稀硫酸清洗铁表面的锈层,这是利用硫酸的()A.强氧化性B.不挥发性C.酸性D.吸水性2.下列关于硫酸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浓H2SO4有氧化性,稀H2SO4无氧化性B.由于浓H2SO4具有脱水性,所以可用做干燥剂C.稀H2SO4与铜不反应,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反应D.在受热的情况下浓硫酸也不与铁、铝发生反应3.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时,可与Al反应生成大量H2B.将浓硫酸置于敞口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质量将减少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其沿着器壁慢慢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硫酸是强酸,所以通常用浓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4.关于工业制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烧硫生成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氧化成SO3需要使用催化剂 D.主要设备是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5.向50ml 18 mol·L-1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物质的量为()A、等于B、大于小于C、等于D、小于6.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A、加酚酞试液B、与铜片反应C、加BaCl2溶液和硝酸D、用玻璃棒各蘸一点滴在纸上7设计一个实验检验C与浓H2SO4反应生成物中有H2O、 SO2、CO2气体(C+2H2SO4(浓)==CO2↑+2SO2↑+2H2O)【课后作业】.1.mg铜与足量的浓 H2SO4共热时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L气体,则被还原的H2SO4的量是( )32 64mol2. 将绿矾晶体加强热,除生成水蒸气以外,还发生如下反应:2FeSO4=Fe2O3+SO2↑+SO3↑,如将生成的混合气体通过BaCl2溶液,应发生的现象有:()A.一定产生BaSO4沉淀B.一定产生BaSO3沉淀C.产生的不全是BaSO4沉淀 D.一定有SO3逸出3.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高中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专题测试卷
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专题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某100 mL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 mol·L-1和0.1 mol·L-1。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 g铜粉,加热使反应发生完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A.所得溶液中c(Cu2+)=0.225 mol·L-1 B.所得溶液中c(Cu2+)=0.03 mol·L-1C.所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448 L D.反应中转移0.06 mol的电子2.实验室常用下图装置进行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试剂的选用错误的是()A.甲试管内溶液变为蓝色B.乙试管中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棉花上喷入的溶液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D.棉花上喷入的溶液可能为饱和碳酸钠溶液3.在碳、氮、硫的氧化物中,许多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当它们分散到空气中时,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
下列有关这些元素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将有利于减少这些氧化物的产生B.这些氧化物使雨水的pH<7,我们把pH<7的雨水称之为酸雨C.氮与硫的氧化物还能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D.“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着直接的关系4.下列实验最终能看到白色沉淀的是()A.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钙溶液中B.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过量二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中D.过量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5.某食品袋内充有某种气体,其成分可能是()A.氧气B.氮气C.氯气D.氢气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A.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稀有气体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B.因为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吸纯氧保持健康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卫星变轨发动机的燃料7.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氨B.氨水C.漂白粉D.氯水8.将SO2通入一定量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该溶液溶质组成不可能为()A.Na2SO3和NaOH B.NaHSO3C.NaHSO3和Na2SO3 D.NaOH和NaHSO39.下列物质久置在敞口容器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同时溶液质量增加的是()A.澄清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氯化铁溶液10.将24 mL的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混合气体和12 mL的氧气通入倒立在水槽中盛有水的量筒内,充分反应后,量筒里液面上升,最终剩余3 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氮的体积为()①16 ml②16.5 ml③7.5 ml④6 ml⑤18 ml⑥12 mlA.①②B.⑤⑥C.③④D.②④11.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时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C.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价D.都能作为气体的干燥剂1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的浓硫酸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结论相符的是()A.若②为浓盐酸;产生大量气体产生;说明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强B.若②为铜片;有气泡产生,底部生成灰白色固体;说明浓硫酸有强氧化性C.若②为蓝色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变为白色;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发生物理变化D.若②为蔗糖;白色固体变为黑色海绵状,有气体放出;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氧化性13.将体积为V的试管充满NO气体,如图进行实验。
河北省行唐县高一化学 专题4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第1课时 苏教版
( A )
D.少量 SO2 通过浓的 CaCl2 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 本题考查了 SO2 的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2 的还原 SO
性和氧化性。D 项中不能出现沉淀是因为 SO2 对应的酸 H2SO3 不如 HCl 强, 故不能制得沉淀。 本题容易思维定势 只考虑钙离子是否产生沉淀导致多选。
个性分析 选 项 A 内容指向· 联系分析 SO2 中硫为+4 价,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在水溶液中可 以将酸性 KMnO4 溶液迅速还原而使溶液褪色 SO2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跟 CO2 B 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现象类似 通常情况下 SO2 很难被氧气氧化,只有在一定温度和催 C 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才反应生成 SO3,而且是可逆反应 SO2 的水化物是 H2SO3,H2SO3 的酸 D 性比盐酸弱,不能生成白色沉淀 结 论 正 确 错 误 错 误 错 误
I2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无色物质;使滴有酚酞的 NaOH 溶液褪色是因为 SO2 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2 中和了 SO 其中的 NaOH,而使溶液褪色。因此②③⑤符合题意。
答案
C
7.下列各项中,宜作为区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法 是 A.看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看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根据二氧化硫有毒,二氧化碳无毒 D.根据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碳不能 ( D )
10.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 置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向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 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 冷却后恢复无色, 则原溶液可能是 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溶液; 。 溶液; 加热 。
(2)向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 加热试管, 溶液变为红色,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1单元第2课时
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2课时硫酸的制备和性质课时跟踪检测知识点一:硫酸的性质1.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可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与铁加热后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混合物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故无化学反应发生解析: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因而可使蔗糖炭化,A错误;浓硫酸与铁加热后发生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减小,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氢气,因此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混合物(SO2、H2),B正确;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因此不能够干燥氨气,C错误;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D错误。
答案选B。
答案:B2.将pH试纸蘸取浓H2SO4后,试纸的颜色将变为()A.蓝B.黑C.红D.白解析:浓H2SO4具有脱水性,使试纸炭化变黑。
答案:B3.通常情况下能共存且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组是()A.SO2、Cl2、H2S B.O2、H2、SO2C.NH3、H2、Cl2D.CO、SO3、O2解析: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和碱性气体,特别注意浓硫酸能吸收SO3气体,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SO3。
答案:B4.下列反应浓硫酸只表现氧化性的是()A.实验室用浓硫酸干燥氯气、氯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B.将HI与浓硫酸混合,有紫色蒸气产生C.浓硫酸与氧化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铁D.用浓硫酸在木制品上“烙”字画解析:A项利用浓硫酸吸水性;B项利用浓硫酸强氧化性;C项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D项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
答案:B5.某学习小组进行浓硫酸对蔗糖的脱水实验,“在200 mL烧杯中放入20 g 蔗糖(C12H22O11),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 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进行如下探究。
(1)观察现象:蔗糖先变黄,再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黑色物质,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
2011—2012学年化学苏教版必修1同步教学案: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本专题复习课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本专题复习课一、硫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1.SO 2⎩⎪⎨⎪⎧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溶于水的气体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还原性氧化性漂白性危害:酸雨等2.H 2SO 4⎩⎪⎨⎪⎧物理性质:高沸点、难挥发、易溶于水化学性质⎩⎪⎨⎪⎧酸的通性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工业制法:接触法制硫酸3.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你能写出有关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吗?并分析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氮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1.氮氧化物⎩⎨⎧NO ⎩⎪⎨⎪⎧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毒、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常温下可与O 2反应NO2⎩⎪⎨⎪⎧物理性质:红棕色气体、有毒、可溶于水化学性质:与H 2O 反应2.氮⎩⎪⎪⎪⎪⎨⎪⎪⎪⎪⎧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与酸反应铵盐⎩⎪⎨⎪⎧物理性质:都是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化学性质:⎩⎪⎨⎪⎧铵盐受热分解铵盐与碱的反应铵离子的检验硝酸⎩⎪⎨⎪⎧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易溶于水化学性质⎩⎪⎨⎪⎧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工业制法:氨催化氧化法3.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你能写出有关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吗?并分析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
1.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 ②少用原煤作燃料 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 ④开发清洁能源。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向50 mL 18 mol·L -1的H 2SO 4中加入足量的Cu 片并加热,被还原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 )A .等于0.9 molB .大于0.45 mol ,小于0.9 molC .等于0.45 molD .小于0.45 mol3.下列反应中硫元素只体现了氧化性的是( ) A .SO 2+2H 2S===3S ↓+2H 2OB .2SO 2+O 22SO 3C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D .Zn +H 2SO 4===ZnSO 4+H 2↑4.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 2SO 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
教案:必修1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重பைடு நூலகம்点:
本单元重点介绍了氮氧化物、氨和铵盐、硝酸等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其中,氮氧化物的性质、硝酸的氧化性和科学使用化肥可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
教学内容
1、为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而空气中大量游离的氮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这一客观事实出发,引入闪电时氮氧化物的生产。介绍从N2→NO→NO2→HNO3最后形成硝酸盐这一“雷雨发庄稼”的原理,再以“信息提示”形式呈现NO、NO2这两种重要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最后联系实际,激励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资源的合理使用,与环境的友好相处,新能源的开发等方面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知识体系: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基本要求
1.认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了解氨、铵盐、硝酸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2.通过对含氮化合物性质实验的探究,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3.了解氨的合成对氮肥生产的促进作用,知道氮肥的性质,认识科学使用氮肥的意义。
发展要求
1.形成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
3、硝酸的性质
从硝酸的物理性质入手,再通过“观察与思考”学习硝酸的重要化学性质——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能使学生对复杂氧化还原反应配平这一疑难知识加以巩固,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拿握HNO3的强氧化性。硝酸的氧化性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从实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铜跟浓HNO3和稀HNO3反应时的不同现象,加深学生对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及对反应产物的记忆。教材介绍了硝酸的重要用途,以帮助学生将对HNO3的理论认识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使知识学以致用。最后介绍硝酸的工业生产过程,既是对前面所学的氮的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理解和加深,又使学生很自然地了解了硝酸的制法。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第3课时硝酸的性质
12/10/2021
第十页,共二十六页。
解析(jiě
xī)
答案
(dá àn)
二、硝酸(xiāo suān)的工业制法
1.硝酸工业(gōngyè)制备的过程、反应原理及主要设备:
转换器
催化剂 4NH3+5O2 ==△=== 4NO+6H2O
热交换器
2NO+O2===2NO2
12/10/2021
吸收塔
No 酸和硫酸排放的尾气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解析 工业制硝酸过程中要不断通入氧气,以提高NO、NO2的原料利用率和减少尾气排放,A项正确。
防止倒吸
解析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该反
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为+2价,氮元素被还原,硝酸是氧化剂;铜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
为+2价,铜为还原剂,氧化产物是硝酸铜;3 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与2 mol硝酸得到的电子数相同,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此反应中硝酸既表现其强氧化性,又表现其酸性。
象是_______C_u_丝__表__面__产_生__(_ch_ǎn_sh_ēn_g_)气__泡__,_稀__硝__酸__液_面__上__方__仍_为__无__色__,_溶_;液B变中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8H++2NO- 3 ===3Cu2++2NO↑+4H2O
解析(jiě
xī)
答案
(dá àn)
解析(jiě xī)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O+2HNO3(稀)===Cu(NO3)2+H2O; CuCl2+2AgNO3===Cu(NO3)2+2AgCl↓; 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制取硝酸铜的最好方法是用氧化铜与硝酸反应,既节约原料(硝酸),又不
(新)高中化学教材目录--苏教版
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必修1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附录一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二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附录三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必修2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多样性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四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专题四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附录一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二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1化学与生活专题一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第四单元化学品的安全使用专题二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第一单元提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第二单元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第三单元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第四单元造福人类的化学药物专题三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第一单元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附录中英文名词对照表附录一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二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附录三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附录四人体内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附录五一些食物中的营养素含量附录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附录七一些合成纤维的组成及特点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2化学与技术专题一多样化的水处理技术第一单元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第二单元硬水软化第三单元海水淡化专题二从自然资源到化学品第一单元氨的合成第二单元氯碱生产第三单元硫酸工业第四单元镁和铝的冶炼专题三让有机反应为人类造福第一单元有机药物制备第二单元合成洗涤剂的生产第三单元纤维素的化学加工第四单元有机高分子合成专题四材料加工与性能优化专题五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专题六从污染防治到绿色化学附录一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一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专题二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第二单元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晶体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晶体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专题四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第一单元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专题五物质结构的探索无止境附录一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三单元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附录一中英文名词对照表附录二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附录三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5℃)附录四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25℃)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专题一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专题二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第二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专题三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二单元芳香烃专题四烃的衍生物第一单元卤代烃第二单元醇酚第三单元醛羧酸专题五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第一单元糖类油脂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酸附录一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6实验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拓展课题1-1 茶叶中某些元素的鉴定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拓展课题1-2 菠菜的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拓展课题1-3 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拓展课题1-4 粗盐的提纯专题二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1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拓展课题2-1 铝热反应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拓展课题2-2 苯酚与甲醛的反应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二是读进大脑的知识!专题三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拓展课题3-1 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检测拓展课题3-2 汽车尾气成分的检验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拓展课题3-3 真假碘盐的鉴别专题四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题1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拓展课题4-1 “蓝瓶子”实验课题2 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拓展课题4-2 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拓展课题4-3 蔗糖的燃烧课题3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拓展课题4-4 淀粉与碘显色现象的探究拓展课题4-5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专题五电化学问题研究课题1 原电池拓展课题5-1 干电池模拟实验课题2 电解与电镀拓展课题5-2 阿佛伽德罗常数的测定拓展课题5-3 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专题六物质的定量分析课题1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拓展课题6-1 配制并标定氢氧化钠溶液课题2 镀锌铁皮镀锌层厚度的测定拓展课题6-2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专题七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课题1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拓展课题7-1 用制氢废液制备硫酸锌晶体课题2 阿司匹林的合成拓展课题7-2 对氨基苯磺酸的合成附录一实验规则附录二实验室安全守则附录三实验室事故的处理附录四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附录五常见指示剂附录六基本操作和气体发生装置图附录七误差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附录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九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
化学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课时: 第四课时:
步骤 设备 原料 原理 产物
1.为什么要将黄铁矿粉碎成细小矿 粒? 2.为什么要从炉底通入强大空气流 而使矿粒呈沸腾状态? 讨论 3.从沸腾炉里出来的炉气为什么要 净化?怎样净化? 4.什么叫催化剂中毒? 5.对炉气进行净化通常需用哪些措 施?净化后的气体主要成份是什么? 1.二氧化硫在 什么条件下才 能氧化成三氧 化硫? 2.在接触室里 装有热交换器, 它的作用是什 么? 1.工业上用 什么物质吸 收三氧化硫 制取硫酸? 2.为什么不 用水或稀硫 酸来吸收三 氧化硫呢?
酸的通性(学生整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与某些盐反应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H2SO4+BaCl2=BaSO4↓+2HCl (检验硫酸根离子)
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的特性: 吸水性 —— 物理性质 —— 湿存水 脱水性 —— 化学性质 —— 结构水 氧化性 : +1价H,弱氧化性 +6价S、强氧化性
FeS
Na2SO3
Na2SO4
H2S
S
SO2
SO3
H2SO4
HgS
H2SO3
BaSO4
SO2的物理性质 SO2的特性
漂白物 质 活性炭
SO2的化学性质
HClO SO2 化合作用 不稳定,不能 使指示剂褪色
漂白原 吸附作用 发生氧化还 理 (物理变化) 原反应 漂白效 果 不稳定 稳定,能使 指示剂褪色
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回忆硫酸作为酸所具有的酸的通性: 稀硫酸是二元强酸 H2SO4=2H++SO42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
看
闻
查或 验
颜色: 无色 状态: 气态 气味:刺激性! 水溶性:1:40 毒性: 有毒! 密度: 比空气大
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 CDO2 O2
B N2 CO
C Cl2 N2
D H2S SO2
课堂练习
2.二氧化硫和氯气都有漂白性,现把二者以等物质的量 混合,让混合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则其漂白性将 [ D ] A 、和氯气单独通过时相同 B、和二氧化硫单独通过时相同 C、是二者作用效果之和 D、可能失去漂白性
课堂练习 5.下列实验:可用于检验并除去二氧化碳中的
二氧化硫,请说说各瓶溶液的作用? 。
品红溶液 KMnO4 溶液 品红溶液Βιβλιοθήκη 作业:P95 1、2、3、5
保护环境
4月7日世界卫生日 4月22日“地球日”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课堂练习
3. 下列试剂不能用来鉴别CO2和SO2两瓶气体的是
( B)
A.品红溶液
B.澄清的石灰水
C.溴水
D.高锰酸钾溶液
课堂练习
4、关于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
A、SO2是硫及某些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 燃烧的产物; B、SO2有漂白作用也杀菌作用; C、SO2溶于水后生成硫酸; D、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