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完美版

合集下载

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PPT

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PPT

译文
3、中心思想: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写出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 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 必须掌握的内容: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在描绘长江景色。 2、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新事物孕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 达作者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名句——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3、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见雁思亲,表现了淡淡的思乡愁绪。 4、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都是对偶句。
背景
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作者闻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表示慰问。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3、词义:
左迁:降职。杨花:柳絮。 子规:杜鹃鸟。 五溪:五条溪水名。
译文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 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6、பைடு நூலகம்析要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 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
译文
2、题目解说:“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里的思念。题眼 是“思”,“秋”是特定时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内容。 3、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 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 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 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 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愁闷。 4、此曲描绘了秋天黄昏的景色,烘托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 愁楚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曲子哪几句是写景的?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用了什 么手法?
2.哪几句抒情?抒发了什么情感?
3.全文用了什么手法?
枯藤 老树 昏鸦
写景
小桥 流水 人家
凄凉 冷清
抒情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孤寂 愁苦
白描 烘托
肠断天涯
再见
第三联 海日生残夜 海日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那几个字用得好?请说明理由。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 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 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悬 不仅突出了江面的宽阔,还突出了潮水的气势
运用拟人的修辞,将月亮人格化,
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
心人,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 的忧虑、同情、关切之情。
主旨: 以景传情, 怀念友人。
1、解释: 左迁 2、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 西。 ”
3、这首诗表的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的怀念、思念之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完美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完美版)
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 诗句是想象的?
第1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2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第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虚景)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本诗描写了哪些景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 情感?
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 读准字音、节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到达,登上
观沧海
统领全文,交代事件
诗眼
得以
多么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交代观海地点
水波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总写全景,动静结合
漾的样 树木丛生实,景百草丰茂。

静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动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银河
虚景 它,指沧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夸张和想象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幸运。至,达到极点。
整体感知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
诗意散译
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舟于绿水之中。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 行船一帆高挂。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 轮红日从江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 江上已露春意。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 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 信到洛阳。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

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写作背景
• 王昌龄是李白 的好朋友。开元27年,贬 放岭南,天宝7年,再贬为龙标(今湖南 洪江西)尉。李白在杨花落尽、杜鹃声 声的时节,惊悉好友被贬湖南龙标,龙 标在当时还很荒凉,诗人十分担忧,并 深感不平和悲伤,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赠 给他。
学习目标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 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诗人。 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他的诗 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 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 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 苦难生活。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 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 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 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 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 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 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 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 远方的友人。
四、小结: 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 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 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 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明月本是没有意识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 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女 主人公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有力地表现了女 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因外界事物 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4 古代诗歌四首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七年级语文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
4 古代诗歌四首
思考探究
4 古代诗歌四首
一、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 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 样的感觉。
诗中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洪波” “日月”“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设想我们处在这样的情 境中,所看到的尽是恢宏、浩大之景,远望沧海的波澜,仰望 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这就是壮美的感 觉。
4 古代诗歌四首 命题点
分析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1)考点解说
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指诗词的立意。“诗言 志。”“志”就是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分析诗词中作 者的思想感情是中考诗词阅读中的常见考点。
4 古代诗歌四首
(2)考查形式
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这首诗歌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20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20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余光中《Leabharlann Baidu李白》
3
李白
4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 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15
“每一首诗中必定会有的那个人,就是诗人自 己。”在这首诗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
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写诗人此时的形象。
16
李白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你能从诗中 哪些语句体现出这种浪漫的情怀?
最后两句。诗人与友人虽然远隔万里,山高水长, 但却能借明月传达对友人的情意,突破了现实时空 的阻隔,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怀。 浪漫和浪漫主义: 浪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浪漫主义: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反映现实生活)
13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把我的情感,我的忧愁都交给了月亮,让月亮代替 我,跟着你一道去夜郎的西面,把我的情感带给你。
14
明月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却把“愁心”托付 给明月,为什么还要这样写?
将明月人格化,把它看成友好的使者,它了 解诗人此刻的心情,愿意承担这项使命。把 客观事物人格化,能表达更强烈、更深厚的 情感。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学习目标
1.诵读背默。 2.说诗句的大意,领会诗 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 情。 3、赏析名句。
李白,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陇西成纪(今甘 肃天水)人。他是 我国文学史上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杜甫齐名,世称 “李杜”,还有 “诗仙”之称.著 有《李太白全集》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 以下由“观”字展开,写 登山所见。
品味探究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 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意思是:茫茫的大 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 心。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 竟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她将诗人 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有 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 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 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 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 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 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 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精美课件(共60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精美课件(共60张PPT)


观沧海
统领全诗的句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最能体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 胸怀的诗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明确出处、作者、朝代和体裁。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知识拓展〗
古诗中以月寄情的句子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 千里兮共明月。” 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 我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 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深秋晚景图 “枯藤”“老树”“昏鸦”“小
沧 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4张)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4张)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写船上所见景色,又点时令。其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写出了新旧的更替,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励力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思寄托给天上的明月,希望它能一直伴随着你奔赴夜郎之西。 这两句抒情。 首句:运用拟人手法,寄愁情与明月。 次句:表达对老友的牵挂。
(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huán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创作背景
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便与王昌龄有密切的交往。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44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44张PPT)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我)向东到达碣石山 来观看大海。
水何澹澹
海水多么荡漾,
山岛竦峙
海上的山岛高高挺立。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树木生长的非常茂盛, 草也很茂盛。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秋风吹动海水,树木发 出很响的声音,
大的海浪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 好像是从大海里出来的。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银河璀璨, 也好像出自这大海里
导语: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 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 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 题。 作者王湾,洛阳人,先天元年 (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 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归乡江海风潮行客 次 雁书春日正平舟路 北 洛何入生一两绿青 固 阳处旧残帆岸水山王山 边达年夜悬阔前外湾下 。,。,。,。,
曲 小令
天净沙
题目
曲牌名
秋思
马致远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人, 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更被 时人美誉为“曲状元”。因为 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 之祖”。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 祖。
天净沙 ·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观 沧 海
幸星日秋树水东 甚汉月风木何临 至灿之萧丛澹碣 哉烂行瑟生澹石 歌若若洪百山以 以出出波草岛观 咏其其涌丰竦沧 志里中起茂峙海

4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他善诗歌,有《步出夏门行》等篇。他 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 凉,篇中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 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知识备查
4 古代诗歌四首/
背景资料
《观沧海》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 曹操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 在平定乌桓,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后,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站在 高高的碣石山上,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 壮丽的诗篇。目睹祖国的大好河山后,更激起诗人要一统天下的强 烈愿望,故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的诗句。
合作探究
4 古代诗歌四首/
5.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想一想,这首诗里集中反映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这里,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 歌里,借着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 苍劲的气派,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课堂小结
4 古代诗歌四首/
概括主题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 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 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权,又把美帝国主义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了三八线,自然是踌躇满志、意气 风发,于是始皇帝碣石畔的北戴河之滨响起了壮怀激烈的吟诵,始皇帝的 碑碣所承载的滔天气概激发了诗人内心里澎湃着的壮志激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44张PPT)

抒写 伟壮

、 ﹃



海海

2
水: 澹澹
山岛: 竦峙 树: 丛生 草: 丰茂 风: 萧瑟 波: 涌起
海水及山
岛之景

(实景) 写


大丽 抱景 负色 。,
展 开 阔 胸
怀
3、感
日月:运行--出其中 星汉:灿烂--出其里
想象奇特 胸怀博大

(互文见义) (虚景)
主题
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 象,抒发作者的雄伟抱负和博大胸怀。
水语文何七澹年级澹上,册 山岛竦峙。
“澹澹”,形容大海水波荡漾的样子。 “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赞美之 词。大海上水波荡漾,山岛突兀耸立, 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得 神奇壮观。
语文 七年级 上册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虽然已到秋天萧瑟、草木零落的 季节,但岛上依然树木繁茂,百草 丰美,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诗人 面对萧瑟的秋风,极写大海辽阔壮 美,波涛汹涌,浩淼接天,山岛高 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感伤 的情调,表现作者壮阔的胸襟。
海的辽阔、壮观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荒凉 古道 西风 瘦马
凄冷 异乡奔波之苦
人瘦
凄凉、汹涌澎湃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5张ppt)
借此来表现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含蓄地表达 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5.诗以言志,曹操是如何借助诗句来抒发他的豪情壮志的?
诗人没有直接抒写他的抱负,而是将其蕴藏 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 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 以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象, 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抒情 愁心托明月——牵挂思念
感同 情情 真关 挚切
借月抒怀,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写法小结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想象新奇,飘逸浪漫。
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
杜甫因担心李白,写了《梦李白二首》和《天末怀李白》,阅
读后一首,说说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抒情上的
代表作有:《蒿里行》《观 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乐府诗 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 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 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词,其性质与《诗经》 中的“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的民间流传的无主名 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龙闻 标王 遥昌 有龄 此左 寄迁
走近诗人
李白(701—762)出生于西域,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 江油)。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 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 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 瀑布》《蜀道难》《将进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2张PPT)(完美版课件)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2张PPT)(完美版课件)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
品 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
读 用名词构成一幅凄切恸(tòng)
赏 释
人的图画。“枯”、“老”、 “昏”、“古”、“西”、 “瘦”等词语的色彩情调都贴
切的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心情。
且听风吟阁
1.听读,感受语言 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 生字词注上拼音。
2.自由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整体回顾
诗句
内容
叙事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点名观海地点和目的, “观”字统领全篇。
总写大海景象 总写山岛景象,给人一种坚定不移的感觉。
树木丛生
实 写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具体山岛上的树木百草 突出山岛上的欣欣向荣景象。
具体海面上的秋风洪波 突出沧海的惊涛拍岸景象 。
日月之行 虚 若出其中 写 星汉灿烂
1.听读,感受语言 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 生字词注上拼音。
2.自由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品味探究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 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 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150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150张PPT)
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7.歌行体。
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 与“ 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 格区别。
特点:①有固定的词调,而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 多口语化,通俗生动;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③ 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常用对话和细节描 写来刻画人物,塑造形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合作探究
4.“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为 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
这四句展现了大海之大,有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派。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 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 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 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 澎湃。所以才有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 像,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知识备查
了解诗歌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 抒情诗。
1.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 的诗歌创作的作品。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中 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写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 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 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 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解析:“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说法有误,本首曲子的诗眼应 该是最后一句。
D 6.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 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 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中心
《天净沙·秋思》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绝妙的 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达了一个长期漂泊 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综合赏析
《天净沙·秋思》的体裁为散曲,属于小令, 是由马致远所创作。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 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 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 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 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 情。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 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 地方”。
“秋思”的意思应该为秋天的思念
选择
2你觉得哪句在整首小令中显得比较有“生机”? 为什么?
小桥流水人家。因为 “流水”的“流”源 源不断的,带出了水 的动态。另一方面, 这首小令写的是傍晚 之景,“人家”点出 了农家炊烟袅袅的景 象,富于生活性。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谁能尝试翻译一下)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 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 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读与欣赏
观沧海
曹操
jié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àn
sǒng zhì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s瑟è,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一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
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 怀?
❖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 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 诗人博大的胸怀。
明诗悟理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 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 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 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 远大抱负。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 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 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 然的理趣。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 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 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 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 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 “江春”一语作铺垫。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海 日生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 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给人以 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 思愁绪。
悟读
❖ 1.“潮平两岸阔,风正(顺)一帆悬”写了 一幅怎样的景象?
❖ 2.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 理解。
❖ 3.试品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 “入”字的妙处。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 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 “客路”呢?
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他的诗 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 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 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 民的苦难生活。
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 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 统一了北方。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望海, 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
作者简介
王湾(693~751),字不 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 代诗人。开元初年任荥阳主薄, 又参与编纂《群书四部录》,后 任洛阳尉。王湾博学工诗,诗虽 流传不多,但在诗坛亨名甚大。
【注释】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 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②潮 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 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 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 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 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 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 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 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 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 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 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岸平了,船上 的人视野也开阔了。“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既是顺风,又是和 风,帆才能“悬”。写景极为传神。
点击中考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D)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 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 “观”字领全篇。
❖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 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 严。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 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 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 看出。
诗意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 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潮水上 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顺风前 进的白帆高高悬挂。海上的太阳 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 年未尽时已至。我的家信该怎样 寄回乡,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回 洛阳。
细读
❖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 样的关系?
❖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写作特点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小结
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 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 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 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初读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古代诗歌四首
学习目标
❖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准确朗读 并默写四首诗歌。
❖ 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 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 4.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
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Biblioteka Baidu 《观沧海》
——曹 操
曹操简介
曹操(公元155-220) 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 徽省亳县)。东汉末年的政 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 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 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 “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 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 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唐人 以来,少有此句。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 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 言律诗四联之间,互为因果,浑然一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