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7.1《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课件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1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共3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7.1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共36张PPT)

2.婚姻: 终生未娶
3.爱好:
爱好读书,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喜欢别出心 裁的作些小工具、小技巧、小发明、小试验。
4.名言
“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 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 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阅读课文)牛顿捡到了哪些“光滑的石子”和 “美丽的贝壳”?
19世纪末,面对经典物理学近乎 完美的发展,有的物理学家表示: “19世纪已经将物理大厦全部建成, 今后物理学家只是修饰和完美这座 大厦。”
经典物理学是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低速运 动的物体为研究对象的,一旦进入光速运动时, 经典物理学的某些结论就变得不准确。
在这种背景下,相对论与量子论应运而生!
普朗克展厅
看了这段前言同学们想想看,近代物理学产生 的原因有哪些?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原因: (1)经济上:西欧封建社会内部逐渐产生了资本主 义的生产方式。 (2)思想上:文艺复兴使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学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 (3)政治上,政治制度及政策的影响; (4)科学上,新航路开辟,地圆说得以证实; (5)个人因素:科学家勇于探索及奉献的精神。
为什么我是站在地面上而不是飘在空中的? • 为什么拍打别人手心的时候我的手也会感觉到痛?
• 在乘坐公交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个急刹车,我们的 身体总是往前冲的,为什么? • 海宁是观潮圣地,你能告诉我最佳的观潮时间是什 么时候吗?理由是?
专题七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 的辉煌 的辉煌
2、牛顿与经典力学
经 典 力 学 体 系
惯性定律 物理运动 三大定律 万有引力 定律 加速度定律 作用和反作用 定律
建立者 作用和反作用 牛顿是经典力学的_______.

高中历史-专题七第一课:《-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课件-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七第一课:《-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课件-人民版必修3

电动力学?
主要内容 意义
是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
是是人对类牛思顿想力开展史上中的第一一次次根阐本述性了变四革维 与本学 开量 理的 展子论继理框承论架和一起,构成了时联现空系代和的物物重理质要学分思的布想根相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八分。
• 爱因斯坦曾经幽默地对一名男青年 说:“我打个比方,比方你屁股坐 在火炉上烤和坐在公园柳荫下与女 士谈情说爱,那么,同样的时间你 觉得哪一个更长?〞男青年说: “当然坐在火炉上烤的时间觉得长 久。〞这故事形象说明了时间和空 间相对性。
D.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 2.第一次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正确的最成功的范例是
• A.海王星的发现
B.冥王星的发现
• C.木星的发现
D.火星的发现
• 3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 主要是因为 ①否认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②揭示 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本质属性 ③打破了经典 力学体系的局限性 ④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从宏 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自主阅读教材,整理牛顿经典力学的 主要内容
牛顿经
典力 学
牛顿运动三 惯性定律
大定律
加速度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八分。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满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 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之极 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直到牛顿出 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八分。
近代物理学的开展过程
经典力学奠基者 世纪初〕
〔17世纪晚期〕
量子论、相对论
〔19世纪末~20世纪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7.1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共3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7.1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共36张PPT)

自由落体定律:
天文学方面:自制望远镜。 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 说”的正确性。
伽利略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 神学的理论基础
伽 利 略 的 折 射 式 望 远 镜
伽 利 略 的 手 稿
1609年,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 他观测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并绘制了第一 幅月面图。
牛顿出生于英国的林肯郡, 1665年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 学三一学院,获得学士学位。 三年后又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牛顿曾经长期担任英国皇家学 会会长,他还担任过英国议会 议员,授予爵士称号。1727 年,他病逝,被安葬于威斯敏 斯特教堂,这是一种极高的荣 誉。
亚里士多德
力学观:如果运动物体 不受阻碍,它将速度保持 不变地持续运动下去。
自由落体定律:
伽利略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 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 体落地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 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力学观:如果运动物体 不受阻碍,它将速度保持 不变地持续运动下去。
一、牛顿力学体系;
2、牛顿力学体系; 1)基本内容:
牛顿运动的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2)标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3)条件:前人的基础,注重实验。
4)意义:
①牛顿的运动三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 的基础,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 ②牛顿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了 系统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 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 的辉煌
1、时间:15世纪下半叶 2、原因: (1)经济上:西欧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形成了资本主 义的生产方式。 (2)思想上:文艺复兴使得人们从长期的基督教神 学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3、古代和近代科学技术的不同 古代科学技术 研究对象

人民版必修3专题七第一节“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教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专题七第一节“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教学课件
5、牛顿力学体系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1)、对生产力-推动力工业革命发展。 牛顿-瓦特。 (2)、对未来世界-惊人的预见力和理论指 导意义(海王星的发现、潮汐现象)。 (3)、对自然科学-牛顿力学体系是近代 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 (4)、对思想-启蒙运动-戊戌变法的舆论来 源,牛顿的万有引力传入中国,康有为、梁 启超和谭嗣同等人,从牛顿学说中寻找维
(2015〃江苏单科〃15)“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 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 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 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 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A)
(2015〃福建文综〃22)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 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科学革 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 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 述的理论是 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相对论
对自然科学;对生产力;对思想„„
(一)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
2.牛顿力学体系
牛顿运动三 定律
惯性定律
加速度定律 作用和反作用力定律
(1)产生过程
万有引力定律
(2)理论的科 学性和预见性
①准确算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 和扁平率 ②正确地解释了潮汐的成因 ③发现了海王星
(一)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
(A)
知识延伸:中国古代科技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比较
中国古代科技 西方近代科技
重经验: 是对生产经验 重实验: 注重观察和实验与 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直 严密逻辑体系相结合。(属理 接描述,缺乏理论探索。 论科学) (属应用科学) 技术化倾向严重,封闭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7 1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课件PPT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7 1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课件PPT

栏目导航
1905 年 德国 爱因斯坦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__电__效__应__
1923 年 法国
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理论
发展
奥地
数年后 利、德
物理学家建立__量__子__力__学___

栏目导航
2.量子理论的意义 (1)指导着人们向物质运动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 (2)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 个自然科学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栏目导航
[轻巧识记]
经典力学的建立
栏目导航
知识点二 驱走乌云的太阳
1.量子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阶段 时间 国家
主要成就
奥地 斯蒂芬发现黑体辐射的总能量与其 温度 之 1879 年 利 间的定量关系
普朗克发现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 诞生 1900 年 德国 并提出 量子 概念
普朗克在《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 1900 年 德国 论》中阐述量子学说,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
栏目导航
[解读] (1)史料一说明了伽利略的著名实验为经典力学诞生奠 定了基础。①表明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对近代科 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2)史料二从牛顿力学体系理论角度说明了经典力学体系的特 征。②③④表明了近代科学研究方法是归纳推理和实验论证。
(3)史料三反映了牛顿力学体系对天文学研究的影响。⑤⑥主要 说明海王星被发现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栏目导航
规则Ⅲ ③物体的性质,它们既不能被增强又不能被减弱,并 且属于所能做的实验中所有物体的,应被认为是物体的普遍性质。 因为物体的性质不能被知道,除非通过实验,且因此普遍的性质是 任何与实验普遍地符合的性质;且它们不能被减少亦不能被除去。

_历史人民版必修三7.1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课件 27ppt

_历史人民版必修三7.1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课件  27ppt

合作探究 攻重难
经典力学的特征和意义 1.特征 (1)注重实验: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 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2)数学化:这种数学化的根源是自然内在的数学关系。自然的 数学结构是近代科学的先驱们深信不疑的真理。 (3)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后来科学发展所 揭示的是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表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 识在不断深入。
项目
牛顿 牛顿 力学 体系 狭义
与 狭义 相对

狭义 狭义 与
广义 广义 相对

区别 宏观物体低速运 动的客观规律
宏观物体高速运 动的客观规律
关系(地位)
狭义相对论打破绝对时 间和绝对空间,牛顿力 学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 但不是牛顿力学对全盘 否定,而是继承和发展。
适用于高速运动中 广义相对论第一次阐述 的匀速运动体系 四维时空和物质分布相
上达到完备的程度,并得
到应用和验证。
伏尔泰
(3)使科学摆脱神学束缚,
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4)促进了启蒙运动发展。
四岁多还不 会说话,家里人 担心他是个低能 儿。
行为迟钝, 他说话所用的时 间比起别的孩子 要多得多。
中小学时代常常被 斥为“生性孤僻、智力 迟钝”,“不守纪律、 心不在焉、想入非非”。 中学毕业前夕,校方甚 至断言他未来将“一事 无成”,被勒令退学。 16岁那年,他以同等学 历报考大学,尽管物理 、数学成绩很好,但由 于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 考砸了锅,只得名落孙
发展
中国的四大发明、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自然哲学传入西
外在因素 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
8、解释光电效应,得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德国爱因斯坦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三 7.1 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和革命者 课件(共49张ppt)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三 7.1 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和革命者  课件(共49张ppt)

地球中心说
地心说的起源很早,最 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 出,经亚里斯多德完善,又 为托勒密进一步发展成为一 个盛行于古代欧洲1000多年 的宇宙学说体系。 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 宙中心位置并静止不动,太 阳、月亮、行星和其他卫星 都围绕地球运转。
托勒密 (90—168)
对地球认识的变化
哥白尼
1616年,伽利略被传 唤到罗马的宗教裁判所, 责令其保持沉默。伽利略 发表《两种世界观的对话》 一书,被教会认为违反了 禁令被召到罗马囚禁,遭 到苦刑和恐吓,并被迫当 众跪着忏悔,最后被判处 终身监禁,他的书也被列 为禁书。1642年,伽利略 在贫病交加中逝世。在他 离开人世的前夕,他还重 复着这样一句话:‚追求 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 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 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 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 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
哥白尼的‚日心说‛——近代科学的开端
一、认识史上的飞跃
1、伽利略
伽利略(1564—1642),伟大 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被 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第一个 把望远镜对准天空进行观测,出版 《星空使者》一书。1632年,他出 版《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 体系的对话》,把哥白尼学说推到 最终胜利的阶段。
目睹了牛顿葬礼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为之 深深感动,他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 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 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 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整个社会 在向一个科学家表达着由衷的敬意,这是一个 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对于科 学的态度。

历史必修Ⅲ人民版7-1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课件(36张)-1

历史必修Ⅲ人民版7-1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课件(36张)-1











展馆前言厅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十五世纪中叶 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占据统治地位,“科学只 是教会恭顺的婢女,它不得超越宗教所规定的界 限。”圣经神话成为构成宇宙体系的依据。随着 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运动地开展,欧洲的先哲们从怀疑教会推崇的 “地心说”开始,首先在天文学领域对教会的神 学世界观发起了猛烈的冲击,他们通过观察和实 验,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从而促使了近代物理 学的产生和发展。
伽利略展厅之第一展品 小伽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希):
力学观: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 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静止。
老兄:实在不好意 思!不是我有意和 你作对,关键是我 遇事总喜欢问为什 么?而且更愿意通 过实验来印证理论 是否合理?
小老弟:我很 不明白,你为 什么总是和我 这个权威人士 过不去呢?
实践的验证: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准确地算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和扁平率, 正确地解释了潮汐的成因。
19世纪末,面对经典物理学近乎完 美的发展,有的物理学家表示: “19世纪已经将物理大厦全部建成, 今后物理学家只是修饰和完美这座 大厦。”
经典物理学是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低速运 动的物体为研究对象的,一旦进入光速运动时, 经典物理学的某些结论就变得不准确。
伽利略是用什么办法推翻亚里士 多德的学说?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 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 体落地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 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1、伽利略
伽利略(意): 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 运动物体不受阻碍,它将速度保持不变地 持续运动下去。 突出成就:创立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 里士多德的学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