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传播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1节光源 光的传播 课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1节光源 光的传播  课件
光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请你做一下下面这个实验,看看说明了什么?
空气
点名器
光由空气斜射向水、玻璃 中,——在界面处偏折
空气
空气
太阳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路线是 __弯_曲___的。光能在真空中传播?_能___ 分析与论证:光沿直线传播有什么条件?
点名器
结 论: 2.光的传播
(1)光的传播规律: 光在_同__种__均__匀__透__明__介__质_中沿直线传播。 注:光的传播不一定需要介质,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提出问题
光源发出的光是如何传播的呢?
1.请同学按下激光笔的 按钮,将它发的光射向 空气和透明的清水中, 能观察到它发出的光的 路径吗? 2.怎样才能看到呢?
点名器
初步结论
请你将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向空气、水、 塑料中,观察光是怎样传播的?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水中 --沿直线传播 光在塑料中--沿直线传播
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 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 用__光_ 沿__直__线__传__播______来解释。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直_线____传播的. 光在各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都_小__于___光在真 空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
4.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孔上,
(5)其他应用 排队
千手观音
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 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 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 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 的熏陶,善的启迪。 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 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 是因为_光__的__直_线__传__播__的__缘_故__.
思考:
雷声和闪电同 时发生,为何 先看到闪电?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ppt课件

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是
直线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也是
直线 。
同样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径也是
直线 。
因此,可以得到结论: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
播的。
直线传
能够传播光的物质,例如空气、水、玻璃等, 通常叫做光的介质。
12
光线: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 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将这条带 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
30
7.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 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 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 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 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 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D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8来自提出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猜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设计方案:使光分别通过空气,水,玻璃。 进行实验:
9
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 传播
实验: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 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
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10
光在玻璃中传播
11
由试验可知:
1 光的直线传播
是什么让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1节光的传播(共51张PPT)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1节光的传播(共51张PPT)
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D )
A、变长 B、先变长再变短 C、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5、天文学上常用光年(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 作长度单位,已知织女星距地球约2.7光年,求 织女星距地球多少千米?
解:1光年 = 3×105 千米/秒 ×365 ×24 ×3600秒 =9.4608 × 1012千米
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3×108 米/秒 。 约 3×105 千米/秒。
练习:
1、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 B )
A、月亮
B、萤火虫
C、夜晚的星星
D、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 E、镜子
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 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 用 光沿直线传播 来解释。
3、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
已知:S= 1.5×1011米 t= 8分20秒=500秒 求:V
解:V=S/t =1.5×1011米/500秒 =3×108米/秒
答:光的速度为3×108米/秒。
三.光的传播速度
研究表明: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快慢是不同的。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米/秒。 且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0×108米/秒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真空中的2/3
三.光的传播速度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 “相对论”。
他在“相对论”中指出:当我们的速度能够接近 光速或超过光速时,我们以往的时空观将会被完 全颠覆,在我们面前将会有奇特的现象出现。
一.光源
小结
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7光年=2.7 × 9.4608 × 1012千米
=2.554416 × 1013千米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的世界光的传播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的世界光的传播

第1节光的传播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认识光源,了解光的传播方式,认识光速。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从各种现象入手,让学生明白不同状况下光的传播方式,为后面各节的讲解做准备。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对生活中的光现象有了一些认识,然后通过学习总结,对不同的光现象做了分析,从生活走向物理。

教学目标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认识反射、折射现象。

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了解光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2.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通过讨论“光传播什么”,了解光是传播能量和信息的重要载体。

3.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理论的片面性。

核心素养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光沿直线传播。

难点:光在不同状况下的传播过程。

教学过程续表叫作光线,如图所示。

3.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c=3×108m/s。

光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为了使学生理解光速有多快,教材中用一幅漫画加以注解,形象生动地说明光速非常快。

教学时应使学生了解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并记住c=3×108 m/s这个重要的物理常数。

4.光传播信息和能量使学生阅读教材第66页“讨论交流”内容,教师引导,让学生从生活中思考光传播信息和能量的实例。

流讨论现象光传播的异同点播信息和能量的实例。

教学反思。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灯泡、发光的电冰箱等。

2.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光源,能够识别生活中常见的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 让学生掌握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 让学生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传播速度的计算,以及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光源的分类,光的传播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光源模型,镜子,玻璃板,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一些光源,并讨论这些光源是如何产生的。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光源的分类,光的传播方式,以及光在空气中和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3. 实验演示: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光的传播速度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传播速度。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如为什么影子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为什么镜子能够反射我们的形象等。

5. 知识拓展:讲解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了解折射的原因和折射的效果。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完成作业,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四章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一、光源:1.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等。

2. 人造光源:灯泡、发光的电冰箱等。

二、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等。

2. 光的反射:镜子、玻璃板等。

3. 光的折射:透镜、水底物体看起来变浅等。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出三种自然光源和三种人造光源。

2. 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为什么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3. 请解释一下影子为什么会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传播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传播

4
月亮是光 源吗?
5
太阳是光 源吗?
6
一、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界 中最大 的光源 是什么?
7
分析:
太阳是巨大的自然光源,使我们白天 你还知道哪些物 看到周围的一切可是一到了夜晚,没有太 体是光源?你能 阳光了,人们为了看到东西,就不得不自己 对它们进行分类 吗? 制作人造光源.
8
63
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 你学到了什么?
64

(1)天然光源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如:太阳(恒星),萤火虫,水母………
(2)人造光源 如:电灯,火把,蜡烛………
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2)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3.光传播的速度: c= 3×108m/s (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108m/s (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等于: (3)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小。
光的传播
1
学习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 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
思考?
在黑暗的屋子里,人 为什么看不见东西?
3
分析:
在漆黑的屋子里,我们什么 也看不见,这是由于没有光的缘 故.我们要看见物体,必须要有光 思考: 什么是光源呢? 进入我们的眼睛,必须有光源.
57
讨论交流
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 地发生,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 听到雷声?
因为光传播速度比 声音传播速度快得多。
58
光传播的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m/s (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等于: 3×108m/s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列举生活中的三种光源,并分别描述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完成课本第XX页的练习题,涉及光的传播方式、光速等知识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认真检查。
3.观察并记录家中或学校中光的现象,如灯光的反射、折射等,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光源的定义,了解不同类型的光源,如自然光源(太阳、星星等)和人造光源(电灯、激光等)。
2.学习并掌握光的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重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如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等。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光的传播这一章节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学生对光源的概念有所了解,但部分学生对光源的分类和特点掌握不够准确,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2.学生对光的传播方式有一定认识,但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解释仍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3.学生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但在分析、推理、总结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光学知识充满好奇,但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待增强。
5.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方面,部分学生表现较为积极,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学生需要培养和引导。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3.设计课堂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传播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一节 光源_光的传播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一节 光源_光的传播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1)、激光准直 (激光的特点: 能集中射向一个方向而不散开,因而 能射得很远而亮度没有明显的减弱)
(2)、排直队要向前看齐、瞄准仪、
(3)针孔照相机
(Hale Waihona Puke )、手影表演在校运会上,如果你是百米赛跑
的终点计时员,你是怎样用秒表 记录起跑时间的?
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 地发生,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 听到雷声?
10.太阳光直照射到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
在地面上产生的光点形状是(
A.圆形的 C.不规则的
B.正方形的 D.条形的
A)
1.阅读本课内容,整理笔记。 2.搜集生活中有关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3.课本自我评价:1、2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B.太阳发出的光,射向大地时是沿直线 传播的。 C.小孔成像表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 线传播的。 D.光在水中的速度比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大。
7、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 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 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 用 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晚 上 手 电 筒 发 出 的 光 束 直 是 线 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光在空气中是 沿直线传播
实验探究:用激光笔照射水和玻璃砖,观察 现象,你有什么发现?
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
在玻璃中是沿直线传播
实验探究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激光射入密度不均匀的糖水溶液中,观察 光线发生了弯曲; 2、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因为光传播速度比 声音传播速度快得多。
光传播的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m/s (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略小于: 3×108m/s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全单元】》PPT课件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全单元】》PPT课件
早晨,太阳的视位置高于实际位置
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 1.影子的形成
光源





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 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影”。
练一练: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
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D )
A.变长
B.先变长再变短
C.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2.日食和月食
中的光速取3×108米/秒(用 c 表示)。
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1011 m,太阳 发出的光经过8分20秒到达地球。
8分20秒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介质 真空 空气 水 玻璃
光速 3×108米/秒 稍小于真空中的速度 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 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声和光的不同
声音

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2: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实验3:光在玻璃中怎样传播? 用激光笔照射玻璃砖如图所示。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3:光在玻璃中沿直线传播
想一想1:光一定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实验4:用激光电筒照射不均匀糖水,观察光的传播 路径,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4:光在不均匀的糖水中传播时发生偏折
A.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容易看清 B.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因为声音容易听清 C.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快 D.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传播不需要时间
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 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光__的__直__线__传__播__
来解释。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其中 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__影__子__。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教案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第一节光的传播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1)教师演示实验的器材:光在不均匀及异种物质中传播演示仪;(2)学生实验的器材:激光笔、蚊香、火柴、玻璃砖、白纸板、一次性塑料水杯、牛奶、空玻璃容器、小平面镜等;(3)多媒体设备。

【教学目标】
1.知识及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了解其应用。

(3)认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及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2)通过观察及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历史责任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探究。

【教学难点】光沿直线传播知识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物理八年级上教科版41光的传播课件2014

物理八年级上教科版41光的传播课件2014

物理八年级上教科版41光的传播课件 2014光的传播是八年级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本节课将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和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光的传播特点和规律。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传播”的相关内容,具体包括:1. 光的传播定义及特点:光的传播是指光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前传播的现象,具有波动性、电磁性和横波特点。

2.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真空中光速最大,约为3×10^8 m/s。

3. 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称为折射现象。

4. 光的干涉现象: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产生的光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5. 光的衍射现象:光波遇到障碍物时,光波会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定义、特点及传播速度,掌握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2. 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特点、传播速度、折射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片、多媒体课件、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玻璃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彩色粉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光的传播现象,如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激发学生对光的传播的兴趣。

2. 光的传播特点:讲解光的传播定义,通过投影片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光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性和横波特点。

3. 光的传播速度:介绍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重点讲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 光的折射现象:讲解折射现象的成因和规律,通过实验演示和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折射现象。

5. 光的干涉现象:讲解干涉现象的原理,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干涉现象的典型例子,如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第1节光源光的传播教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第1节光源光的传播教案新版教科版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本章涉及的是光学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的应用、光的色散等.本章共分8节:1.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介绍了光源的概念及其分类,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知道光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第二节“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实验探究出光反射时的规律;认识到物体表面能反射光,区别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会利用光的反射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明白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3.第三节“平面镜成像”,通过实验探究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认识到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会画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掌握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特点,简单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4.第四节“光的折射”,通过实验探究出光的折射时的规律,理解光发生折射的条件,认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5.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讲述了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对光的作用,透镜的焦点、焦距;探究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倒立放大实像、正立放大虚像的规律;介绍了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6.第六节“神奇的眼睛”,介绍眼睛的结构,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7.第七节“透过透镜看世界”,介绍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简单讲述了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的历程.8.第八节“走进彩色世界”,认识光的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会利用光的色散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认识太阳光谱.本章教材的设计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强调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础性(如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础实验的教学),对学生提升科学素质大有帮助,也是初中物理教学要注意的重点.本章特别强调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光学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要求学生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来参与学习光现象的知识.【教学目标】1.在知识目标方面:了解光源、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色散现象、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的存在.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认识光反射的规律,理解反射、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透镜的分类,透镜的焦点、焦距,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认识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理解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大致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在能力目标方面: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经历探究“光反射、折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挂图,明确两种透镜的结构特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对凸透镜成像实验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养成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在素养目标方面: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在探究“光反射、折射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客观地看到社会进步的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遭到了破坏,从而形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难点】理解光路的可逆性,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探究,折射引起的错觉,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课时建议】本章共有8节,建议11课时.1.光源光的传播【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二、能力目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三、素养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教具准备】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牛奶(或红墨水)、蚊香、火柴、玻璃杯、白炽灯、皮球、三球仪、空的易拉罐、半透明的塑料膜、蜡烛、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新课引入】课前利用课间休息,滚动播放一组与光现象紧密联系的优美图片和视频:影、倒影、水面下的物体、霞光万道、晨曦中穿透树林的道道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彩色的肥皂泡、北极光、日晕、日幻……最后将画面停在“节日夜空中的多彩激光”,直指本课的主题.让学生欣赏绚丽多彩的光现象的同时认识到大自然中有许多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入这节课的学习.【进行新课】一、光源生1:太阳、电灯、蜡烛.生2:手电筒、火把、油灯.生3:霓虹灯、钠灯、汞灯、氖灯、萤火虫..太阳和蜡烛都是光源,它们有何不同呢?生:太阳是自然光源,蜡烛是人造光源.归纳光源定义: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分类: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教师介绍人造光源的发展和应用,使学生意识到人造光源的前景十分广阔.例题1(多媒体展示)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B.月亮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平面镜、月亮只是反射太阳光,不是自己发光;放电影时看到的也是银幕的反射光,不是银幕自己发光,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只有电视机的屏幕,是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打到荧光屏上,使屏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电视机屏幕是光源.答案:D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生:我猜测,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演示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有少许牛奶的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生1:光在空气中传播.生2: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注意:1.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学生的感性认识较少,一定要演示给学生看看.2.演示实验可用激光器演示,也可用长手电筒演示(玻璃上用还有1~2毫米宽缝隙的厚牛皮纸或硬纸片挡住).演示时,为了能看到光路,可以把几支蚊香同时点燃,在空气中形成烟雾,可在水中滴少许牛奶或红墨水.教师总结: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偏折.例如地球周围大气就是不均匀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的光线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就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使光线变弯了.因此应该说,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了使学生亲身感受光的直线传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个实验.学生实验:讲桌上放置点亮的白炽台灯,每个学生两只手各拿一块还有小孔的硬纸板,让眼睛穿过小孔观察光源.启发学生分析:只有当眼睛、两个小孔和光源恰好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眼睛才能看见从光源发出的光.利用上面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这里可以向学生交待“光线”这个物理学名词.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物理学中引入光线的概念.归纳:1.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2.光线是带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如→.2.光的直线传播应用可见学习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大家一定要学好这门课程.下面我们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一些简单的光现象.(1)影子的形成.演示2:用白炽灯对着墙,把皮球放在灯和墙之间.现象:墙上出现球的影子.教师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影子的形成.(学生积极发言)师生共同归纳得: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的黑暗部分就是影.(如图甲所示)(2)日食、月食的成因.演示3:用三球仪演示日食、月食的形成.教师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日食、月食的成因.如图乙(日食)和图丙(月食).(3)小孔成像.演示4: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现象: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教师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小孔成像的形成原因.师生共同归纳得:小孔成像的形成原因:烛焰上部的光线,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下部;下部的光线,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上部,就形成了小孔成像.(如图丁所示)教师总结: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条件是孔径必须很小.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外部轮廓相似,像的大小取决于物、孔与屏三者之间的距离.例题2(多媒体展示)晴天,树荫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A.太阳的实像B.太阳的影子C.太阳的虚像D.树叶的影子解析:树叶间的窗缝形成“小孔”,树荫里的光斑也就是我们所学的“小孔成像”现象,作为太阳的像,这个光斑也像太阳一样是圆的.这个光斑是太阳光射到地面上会聚形成的,所以是实像,C 不对;这个光斑处有太阳光射到,自然也就不能叫影子了,B、D不对.答案:A三、光的传播速度师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生: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师大家回忆一下,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是多大?生:340m/s.师大家已知道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那么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大呢?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光的传播速度”,并讲解.归纳: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2.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3.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近似认为是3×108m/s.课堂演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教师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知道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等.我们进一步探究了光的传播速度,知道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最快,是3×108m/s,我们可以利用光速来求星球之间的距离.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课后习题,并预习下一节完成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1.这节课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只是简单介绍了事,若能改变旧的教学方式,提供大量器材,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经历实验过程,并在其中去想、去说、去做、去感悟、去探索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从而“发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通过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释现象——应用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这种探究方法,将对今后的实验探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探究的状态之中,他们在思考之后,自己能去选取仪器、设计实验,想到一些非常有创意的方法.说明学生能独立地去探索、去实践.只要给他们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就会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潜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7
讨论交流
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 地发生,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 听到雷声?
因为光传播速度比 声音传播速度快得多。
58
光传播的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m/s (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等于: 3×108m/s
(3)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小。
①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 ②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17
自然光源
灯笼鱼
斧头鱼
18
人造光源
19
人造光源有一段漫长的发展史。自从会用 火以来,原始人就靠篝火照明。以后学会了用 原始社会 火把。大约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已经 用油灯照明了,后来又发明了蜡烛。1878年美 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它是迄今为止 人类制造出来的最好的人造光源。
战国时代
69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B.太阳发出的光,射向大地时是沿直线 传播的。 C.小孔成像表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 线传播的。 D.光在水中的速度比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大。
70
9、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 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 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 用什么光沿直线传播 来解释。
光的直线传 播可以解释 许多现象!
38
注意:1、光线不是实际存在的。 2、画光线时箭头要画在线段的中间, 不要画在端点上。
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点光源发出的光线:
s
平行光线: (太阳光)
39
讨论交流:光沿直线传播的应 用有哪些?
1.激光准直 2.射击瞄准 3.列队 3.影的形成 4.日食和月食 5.小孔成像
72
•12、一个人面向正南方向站在阳光下,他发 •现自己的影子在人体的左侧,现在的时间应 •为( C )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D、无法判断 •13、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73
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光速大于声速 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 。 想一想如何来估测发生雷电的地方离你有 多远?
测量从看见闪电到听见雷声之间的时间 间隔,乘以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即得 雷电发生的位置与你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74
75
汽车头灯的光线是沿直 线传播的!
23
夜晚霓虹灯射出的光束是 直线的
24

直 线 的
晚 上 手 电 筒 发 出 的 光 束
25
光束
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是直的
26
穿过森林的太阳光束是 直线的 。
27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光在空气中是直线传播的。
28
设计实验:
1、将光射向物体上,观察光束传播径迹有 什么变化。 2、将激光束射向水中,观察光束传播径迹。
8
你们知道哪些物体会发光吗?
1.太阳 2.萤火虫 3.水母 4.蜡 烛 5.霓虹灯 6.白炽灯 7.路灯
9
太阳
10
萤 火 虫
11
水母
12
蜡 烛
13
霓虹灯
14
白 炽 灯
15
路灯
16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天然光源
如:太阳(恒星),萤火虫,水母………
(2)人造光源 如:电灯,火把,蜡烛………
3、将激光束射向玻璃,观察光束传播径迹。
29
镜面
请把你看到的 光线画在纸上
现象:光射到镜面上,改变方向,发生反射
30
31
32
现象:
光在空气中沿 直线 传播。 光在水中沿 直线 传播。
直线 光在玻璃中沿 传播。
33Biblioteka 结 论空气、水、玻璃都是同种均 匀的介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 中沿 直线 传播;光还可以在 真空中传播。
65
练习:
1.①灯笼鱼;②宝石;③太阳;④正发光的霓 虹灯;⑤眼睛等物体中 ① ③ ④ 是光 源(填序号)。 2.光在 同一种均匀介质 中沿直线传播。光在 3×108 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在其它 小于 这个速度(选填 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小于”或“等于”)。
66
3.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 D ) A.日食和月食 B.影的形成 C.小孔成像 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4.太阳光透过玻璃射进屋内的过程中,光速将 (D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67 D.先变小后变大
63
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 你学到了什么?
64

(1)天然光源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如:太阳(恒星),萤火虫,水母………
(2)人造光源 如:电灯,火把,蜡烛………
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2)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3.光传播的速度: 8m/s c= 3 × 10 (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8m/s 3 × 10 (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等于: (3)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小。
5.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通常会观察到树 阴下有圆形的光斑,它是 ( B ) A.树叶空隙的像 B.太阳的像 C.太阳的影子 D.树叶的像
68
6、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 B ) A、月亮 B、萤火虫 C、镜子 D、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
7、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 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D ) A、变长 B、先变长再变短 C、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1878,电灯诞生
20
课堂练习
1、能自主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图中哪一个物体 不属于光源(BD)
A.生日蜡烛
B.璀璨宝石
C.奥运圣火
D.一轮明月
2、下列物体哪一个属于光源( C ) A.冬天大地上的白雪 B.十五空中的月亮 C.打开的电脑屏幕 D.放投影仪时的屏幕
21
讨论交流:光是如何传播的?
22
光与声的速度对比
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声音 在空气中的速度:340米/秒
在真空中最快:3×108 米/秒

在空气中的速度:约3×108 米/秒
61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62
天文学上常用光年(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 作长度单位,已知织女星距地球约2.7光年,求 织女星距地球多少千米?
解:1光年 =3×105 千米/秒 ×365 ×24 ×3600秒 =9.4608 × 1012千米 2.7光年=2.7 × 9.4608 × 1012千米 =2.554416 × 1013千米
40
激光准直
在挖掘长的隧道时,为了保证隧道是直的,工 程师们常用激光束来引导掘进机沿直线前进 解释: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掘进机沿着激 光束方向前进,也就是沿着直线前进,从而 保证隧道是直的
41
射击瞄准
42
列 队
43
44
45
影子的形成: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所以当光在传播过
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就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形成一个光不 能到达的黑暗区域,就形成了影子。
59
光的传播 A光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A光的传播是不需要介质的 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3×108m/s =3×105km/s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四分之三, 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三分之二 光在空气中1s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7.5圈, 光从月球传到地球只需1.3s。
60
当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 域时,太阳的光线无法照 到月球,人无法看到月球, 月 于是出现月食。

为什么?
阴 影 区
月亮
太阳
地球
53
54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是由于光线是沿直 线传播造成的
55
小孔成像
56
小孔成像: 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释: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烛焰上部发出的光沿直线通 过小孔,照在屏幕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 照在屏幕的上部,所以在屏幕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34
思考:是不是光在 同种介质中就是沿 直线传播的?
35
二、光的传播:
介质不均匀时,光线也会发生弯曲。
结论: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线同种不均匀介质中曲线传播
36
2、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发生反射和 折射。
37
光线
由于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可以 沿光的传播方向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 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 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
4
月亮是光 源吗?
5
太阳是光 源吗?
6
一、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界 中最大 的光源 是什么?
7
分析:
太阳是巨大的自然光源,使我们白天 你还知道哪些物 看到周围的一切可是一到了夜晚 ,没有太 体是光源?你能 阳光了,人们为了看到东西 ,就不得不自己 对它们进行分类 吗? 制作人造光源.
排队
71

10、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是( D) A、手影的形成 B、日食的形成 C、月食的形成 D、早晨,我们看到了地平线以下的太阳
11、在开运动会时,请你做终点记时员,你是看到发 令员的枪冒烟开始记时,还是听到枪声开始记时( C ) A、看到枪冒烟,因为烟雾看得清楚 B、听到枪声,因为枪声听得清楚 C、看到枪冒烟,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D、看到枪冒烟,因为光传播不需要时间
46
47
48
日食的形 成原因:
太阳
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月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