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的知识点: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
物理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一、光的传播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二、光的颜色1、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这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射的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
颜料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三、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一类是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如黑板“反光”;另一类是漫反射,反射面是粗造的,如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5、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主要作用是扩大视野;还有凹面镜,如: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作用是使光汇聚起来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骗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空气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知识点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一章节主要学习光的本质、传播规律和反射现象。
下面将对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光的本质1.光的产生:光可以来源于太阳、火焰等高温物体的辐射,也可以来自电、化学等现象的放射。
2.光的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光速,即300000km/s。
同时,光可以被物体反射、折射和散射等。
3.光的颜色:白光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谱。
分别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每一种颜色的光频率不同,且透过物体时会因为吸收而改变。
二、光的传播规律1.直线传播规律:光在真空中和同种均匀介质中呈直线传播,遵循直线传播规律。
2.速度传播规律:光在不同材质中传播时,速度发生变化,但光速不变。
3.折射传播规律:光经过介质界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一部分光被折射。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与入射角符合折射定律。
三、反射现象1.反射的基本概念: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向另一个介质并在界面上发生反射,这一现象称为反射。
2.反射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反射的应用:镜子、倒车镜等。
四、光学器件1.凸透镜:中央比较厚,边缘较薄。
光线经过后向聚集,成为实像。
2.凹透镜:中央较薄,边缘较厚。
光线经过后向发散,成为虚像。
3.光阑:控制光线进入的数量和方向。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知识点的详细阐述。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本质、传播规律和反射现象,同时掌握光学器件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与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与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与详解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1)自然光源是指自然存在的光源,如太阳、恒星、闪电、萤火虫、磷火、水母、灯笼鱼、斧头鱼等。
2)人造光源是指人为制造的光源,如篝火、火把、油灯、烛光、电灯、日光灯、各种LED灯、霓虹灯、手电等。
3)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简称七色光。
4)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色彩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5)不可见光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应用广泛,如热谱图查病、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遥控、红外线取暖、红外线烤箱等。
紫外线最显著的特点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还可以灭菌。
适当照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以保健康,但过量照射有损健康。
紫外线还有荧光效应,常用作防伪。
太阳光谱是一种以不同波长排列的连续光谱,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部分。
可见光的波长为400~760nm,散射后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集中起来则为白光。
不可见光分为两种:位于红光之外区的叫红外线,波长大于760nm,最长达5300nm;位于紫光之外区的叫紫外线,波长290~400nm。
太阳光具有明显的生物效应,植物在太阳光作用下可发生合成作用,动物皮肤在太阳光作用下维生素D发生转换作用;红外线具有巨大的热效应,紫外线有明显的杀菌作用等。
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
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例如射击瞄准、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和昼夜的交替。
光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都可以传播,而光的直线传播为几何光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我们可以简单地解决成像问题,例如在我们的眼睛中。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c=3×108m/s,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认为是c=3×108m/s。
然而,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2.25×108m/s,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2×108m/s。
光的传播知识点八年级物理

光的传播知识点八年级物理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四、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镜面旋转X,反射光旋转2X)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0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
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确定入(反)射点;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做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个光滑,一个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 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
3、日食
太阳
月球
地球
4、月食
太阳
地球
月球
当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域时,太阳的光线无法 照到月球,人无法看到月球,于是出现月食。
想想做做:
给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 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口 上,将小孔对着发光的物体,观察塑 料膜上的像.如果把蜡烛放近一点又 会怎样呢?
三、光 速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介质 光 速
真空
空 水 玻璃
3×108米/秒
(3×105千米/秒)
稍小于真空中的速度 约空气中的3/4
约空气中的2/3
★光在空气中1S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
地球7.5圈;
★光从月球传到地球只需1.3S ★太阳发出的光,大约要经过8分钟到达
地球,如果一辆1000km/h的赛车不停地 跑,要经过17年的时间才能跑完这个路 程.
5、天文学上常用光年(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 作长度单位.
S=V ×T
1光年 = 3×108 米/秒 ×365 ×24 ×3600秒 =9.4608 × 1015米 =9.4608 × 1012千米
小结:
食都是
1、 能够发光的物体 叫做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 直线 传播的,影、日
光沿直线传播
光源发出的光是如何传播的呢?
二、光的传播
1、提出问题:光是如何传播的? 2、猜 想:
3、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
5、实验结论:
分析论证:
光是否一定沿 直线传播?
5、结 论: 光的传播规律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 传播。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光现象》知识点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光现象》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点拨】①为了清晰地观察到光束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下进行。
②显示光路的方法:在空气中喷水雾、点燃蚊香,在液体中滴入几滴牛奶等。
③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3、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举例:小孔成像(倒立实像,实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激光准直等。
4、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拓展】光年是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
1光年表示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二、光的反射1、光遇到水面、桌面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点拨】(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中,将光屏折转一定角度,是为了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本实验是一个归纳性实验,做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分析数据归纳得出结论,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点拨】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垂直镜面入射),反射光线也与法线重合。
即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
【解题有妙招】剖析作图题类型,正确解答光的反射作图题。
(1)根据入射(反射)光线画出反射(入射)光线,标明反射(入射)角。
作图步骤:过入射点作镜面的垂线,即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并确定反射角或入射角的大小。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光现象是指有关光在空间中传播、性质、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自古以来,光现象一直被人们所研究,而近代物理的发展也使得我们对光现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八年级物理课程中,光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方面的内容。
一、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是我们在八年级物理中学习到的光的基本性质之一。
光的传播速度极快,约为3×10的8次方m/s,在真空中比声音的传播速度还要快。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决许多光学问题,如可用来测量长度、定位等。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在遇到障碍物时,从障碍物的一侧返回到另一侧的现象。
光的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我们照镜子时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
光的反射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是指光在平滑的镜面上反射,漫反射是指光在粗糙的表面上反射。
三、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比如我们在看到水中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高,这是因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光的折射现象在许多光学应用中都有体现,如眼镜、镜头等的设计都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四、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
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光就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而通过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光的色散原理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光学器件的设计中。
八年级物理中的光现象是光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掌握光学应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方向一定相同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相同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路线是直线2、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入射角等于()A. 0°B. 30°C. 45°D. 90°3、用一束光线照射平面镜,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方向相同,则入射角是()A. 0°B. 30°C. 45°D. 90°二、填空题4、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图1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在________(选填“空气”或“玻璃”)中传播速度较快;折射角是________(选填“∠1”或“∠2”)。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目标: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在发光时进行着其他形式的能与光能之间的转化。
2.介质光能够在其中传播的物质称为介质。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4.光线、光束在研究光的行为时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有向直线,称为光线。
有一定关系的一些光线的集合称为光束,如平行光束、发散光束等。
5.影光源发出的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明,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了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
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
本影,光线完全照不到的区域。
半影,只有部分光线照射到的区域。
如果是点光源,只形成本影。
如果不是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
6.日食和月食日食,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
当地球上在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的整个发光表面时,这个地区的人就可看到日全食。
在月球半影区里的人,只能看见太阳某一侧的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偏食。
在月球本影延长的空间里的人看不到太阳发光表面的中部,只能看到周围的环形表面,这就是日环食。
日食原理.png月食,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
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全食。
当月球有一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偏食。
月食过程.png需要注意的是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区时,并不发生月偏食,只是月亮的亮度有些减弱。
日食和月食的观察无论日食还是月食,都是在地球上观察到的。
但是,发生日全食时地球上只有一小区域内的人可以看到,而发生月全食时,面向月球的半个地球上各处可以同时看到。
这是因为月球本影的长度约等于月球半径的57~59倍,而地球和月球的距离约等于地球半径的55~67倍,月球的本影只落在地球上极小的一个区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