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文档
试析“导学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导学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练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它
强调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在
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导学练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
兴趣和学习效果。本文将试析导学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导学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导学练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以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在导学练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根据教师的
引导和任务要求,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 注重学生合作学习。在导学练教学模式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
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强调思维导向。导学练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方法,教师通过
提出问题和引导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向的学习。
4. 注重任务驱动。导学练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中心,教师通过设置明确的学习任务来
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1. 强调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生
动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导学练教学模式
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精神和实验技能。
5. 教师的角色转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
是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他们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讨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
浅谈“学案导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途” 的知识 线索 中 , 从结构 的角度去理解
和 掌握 氨 的性 质 。例 如 , N , 子 的 由 H分
三 角锥 型 一 极性 分 子一 易 液 化一 制冷 剂 ; N 分 子 的三角 锥型 一 极 性分子 由 H,
向“ 究性学 习” 研 为主转变 , 以有效地培 可
养 学 生 形 成 良好 的 学 习 习 惯 , 升 学 生 的 提
一
的分析 。根 据这 节课 的特 点 , 导学 案可
作如下整体 安排 :
【 文献编码 】 o:0 9 9js . 5 - d i . 6 /.s 0 0 13 in 4
、
学 案 的 编 写
学案 的设 计应 由教学需 要来决定 , 并 美 国未来学 家阿尔文 ・ 托夫 勒在《 第 不存 在一个普遍 适用 的固定模式 。教师 需 要针 对不 同 知识 基础 的学 生 、 同 的 不
都还欠缺 , 离不 开 教 师 的培 养 和指 导 。
因此 , 师 应 对 学 生 的 组 织 能 力 、 达 能 教 表 力 、 调 能力 、 际交 往能 力 以及表 演 、 协 人
老 院为老人 服务 。让他 们亲身体 会到 劳
主 持 、 查访 问 的技巧 等方 面进 行有效 调
让“问题导学”助力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郑丽英
摘 要:化学是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对 学 生 的 科 学 启 蒙 和 全 面 发 展 都 具 有 重 要 作 用,近 年 来 随 着 初 中 教育体系中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出现了许多有益的 新 变 化,尤 其 是“问 题 导 学”越 来 越 受 到 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视,如何通过“问题导学”来提高化学课堂 的 教 学 有 效 性 已 经 成 为 许 多 教 师 面 临 的 一 个 重 要 教 学 难 题. 基 于 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问题导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接着通过实际的教学 案 例 着 重 探 讨 了“问 题 导 学”在 初 中 化 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 )有 利 于 巩 固 学 生 的 化 学 知 识 化学是从分子和原子层面入手对物质进行研究和创造 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包含的知识范围比 较 广 泛 且 大 多 是 枯 燥抽象的公式、定理、概念和数据,对于 初 中 学 生 来 说 有 比 较 大的学习难度.而问题是知识的延伸 和 拓 展,其 立 足 于 知 识 又高于知识,通过在 初 中 化 学 课 堂 教 学 中 应 用 “问 题 导 学 ”, 将复杂的化学知识 提 炼 成 条 理 化、清 晰 化 的 化 学 问 题,就 可 以为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 的 课 堂 学 习 更 加 轻 松、更加具有目的性,从而巩固学生的 所 学 知 识,促 进 学 生 构 建起完善细致的化学知识体系. (二 )有 利 于 加 强 师 生 之 间 的 交 流 在以往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 往 往 是 严 肃 权 威 的 形象,只知照本宣科 地 给 学 生 讲 解 化 学 课 本 上 的 知 识,对 于 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能力则不够关注,这 就 使 得 化 学 课 堂 中的教师和学生很容易出现割裂感,无法 形 成 和 谐 统 一 的 教 学局面.而“问题导学”就可以很好地 改 变 这 一 情 况,通 过 问 题互动师生之间的距离被大大缩短,一方 面 可 以 活 跃 课 堂 氛 围,帮助教师了解学 生 的 学 习 实 际 情 况,从 而 强 化 教 师 的 教 学主导作用,另一方 面 也 可 以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 积 极 性,使 学 生能够紧紧跟随教师的指引循序渐进地学习. (三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学 习 思 维 教师的教学出发点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生完整的课本知 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 培 养 学 生 的 思 维、态 度 等无形学习素养,使 学 生 能 够 充 分 掌 握 学 习 的 精 髓 和 奥 妙. “问题导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在 课 堂 中 教 师 可 以 向 学生进行提问,学生 也 可 以 向 教 师 主 动 发 问,通 过 这 样 双 向 性的学习交流就可以突破教材的固定限 制,有 效 锻 炼 学 生 的 发散性和灵 活 性 学 习 思 维,使 学 生 能 够 对 化 学 知 识 融 会 贯 通,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 率 和 学 习 质 量,促 进 学 生的后续深入学习. 二 、“问 题 导 学 ”在 初 中 化 学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策 略 (一 )合 理 创 设 问 题 情 境 问题情境是“问题导学”的重要基 础 和 基 本 保 障,只 有 在 良好的问题情境辅 助 下,教 师 的 提 问 和 引 导 才 能 自 然 而 然, 水到渠成.因此在初中 化 学 课 堂 教 学 中 应 用 “问 题 导 学 ”教 师就要改变以往生硬直接的提问方式,而 是 为 学 生 创 设 出 合 理的问题情境,将问 题 内 容 有 机 融 入 多 样 化 的 情 境 中,从 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情境的 过 程 变 成 解 答 问 题 的过程.比如在教学«燃烧与灭火»这 一 课 时,教 师 就 可 以 利
问题导学与化学教学刍议
们 的教 育教 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 、 出问题 、 提 分析 问题 、 题导学 ” 方案 , 也就是将知识 、 习题 、 学环节 以“ 教 问题” 的形式展
现 给学生 , 以培养学 生在 “ 问中学 、 中问” 学 的学 习方法 。 发放 “ 问
题导学 ” 方案 , 布置学生提前预习 , 根据“ 问题导学 ” 习方案 , 学 学
袁振国教授在《 反思科学教育》 中指 出:中国衡 量教育成功 合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 区 , “ 让学生“ 跳起来摘桃子” 问题要有一 ;
的标准是将有 问题 的学生教得 没有 问题 ,全部懂了 ’所以中国 ‘ , 标准是将没有问题 的学生教得 有问题 。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 师 回答不 了 , 那算是非 常成 功 , 以美 国的学生 年级超高 , 所 越富 有创意 , 越会突发奇想。” 当前 , 值得我们深思 的是 : 教师只重视
本文以鲁科版化学 必修 一 “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 的氧化性 和
学 生 的学 习结 果 , 重 视 学 生 的 学 习 过 程 , 就 是 只 教 “ 生 如 还原性” 不 也 学 为例 , 设计一堂“ 问题导学” 教学课 。具体教学实践过 程
何作答” 而不教学生 “ 问” , 学 ?科学 家波普尔指出 :科学和知识 如 下 : “ 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 , 终于问题 ……愈来愈深化 的问题 , 愈来愈
剖析导学案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检童预 习. 明确 目标 “ 导学案” 设计重点突出一个“ 导” 字, 引 导学生 去主动 学习 , 自我探 索, 在深入思考 中发现 疑点 , 强 化思 维活动 。学生 预习 的主要 载体 是教
一
、
Leabharlann Baidu
材, 这决定 了导学案 的编 写思路要 与教材相 吻合。要充 分利 用教材 中的
“ 方法 导引” 、 “ 活动 ・ 探究” 、 交流 ・ 研讨” 等栏 目, 问题设 置要 层层 深 入, 逐步引导学生去探究 , 要体 现 出本课 时的 主要学 习 内容 和重 点。这 就要求学生根据课前下发 的预习提纲进行课 前预习 , 课 前预习 的主要 任 务是 : 明确学 习 目 标、 生成本课题 的重点 、 难 点并 初步达 成学习 目标。其 基本过程是 , 学生根据 自 学后 对文本 的把握 , 完 成导学提 纲上的预 习题 , 并根据 自学情况预设学 习 目标 。( 预习 的安排 可分 两种 情况 , 课时 内容 简单可安排在课前进行 , 课 时 内容 复杂 的可安排 一节 预习课 ) 通过检 查 学生对新知识 的预 习情况 。确立好教学 的层 次 目 标。 这是实现 “ 双分” 教 学的首要环节 。 目 标一般 分为 浅层 次 目标 和深层 次 目标。所 谓浅层 次 目标 , 即传授知 识 , 实 现认 知 的智能 教育 。所谓 深层 次 目标 , 即培养 能 力, 开发智力 的开发教 育。层次 目标 的设 计是否 恰 当, 是 实现 “ 双 分” 教 学的基础 。 二、 展示提纲 。 分组合作 导学案 中的问题要能够 引起 学生的 回应 , 且 这种 回应或 回答让 学生 更积极地参与预 习和学 习过程 。导学 案的 内容 不能是简单 的填空 , 应 该 多设置“ 理解型” 和“ 应用 型” 问题 , 给学生提 供 自主学习 、 独 立思考 的空 间, 使得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 际 问题 , 使 新知识 在 提问 中升华 和巩 固。同时 , 还耍考虑学生 的个体差 异、 重难点 的突破 、 问题 的梯度 等。要 求救 师为学 生提 供课 堂主 动学 习的条 件 , 帮 助学 生掌握 主动 学 门的工 具, 把方法教给学生 , 让学生会学 。导 学提纲 的设 计 , 要体现 出本节课 所 学知识的完整性 、 准确性 、 层次性 。教 师要组织 引导学生依 据提纲 , 在自 学过程中动 口、 动手 、 动脑 , 师生 、 生生 互动 , 寻求 解解决 问题 的方法 。学 生在通过 自学 、 生生互动 、 师生互 动等形 式初步 达成 预设 的 目 标, 并对 自 己找出的重点 、 难点 问题进行 深入 的探究 , 并 在此基 础上 不断 生成新 的 学习 目标 , 为后面 的展示做准备 。 三、 师生互动 . 展现提升 1 0 : 0 0 这 段时间。需要 9 位 理综老师共同完成监考任务 。 ( 1 ) 考试形式 : 究竟 是采用 网上 阅卷还是手 批 阅卷 呢?老 师们发 生 了意见的分歧 , 有赞 同网上 阅卷 的, 认 为具有操作 的规范性 , 但 其缺点 是 学生在答题卡上得不到及 时的直观 的反馈 。 还要 核对小题分 或让老师 再 次明确一些题的扣分情况 ; 有 赞 同手批 阅卷 的 , 认为 学生 在答题 卡上 一 目了然的知道 自己每小题 的得扣 分情况 , 但规 范性欠 缺 , 网上 阅卷每 个 老师只分配了部分题的批改 , 其他题 学生 的答题 情况就不太 明确 了。正 因为都 有利弊 , 所以 , 可 以采用先实行 网上阅卷 , 并严 格规定学 生涂错 考 号和在区域外答题的都不 给分 , 几 次考下 来 , 学生基本 在 这两方 面不 再 犯错 。高三下学期 , 将采用两 者结 合的方 式 , 有时 网上 阅 卷有 时手批 阅 卷, 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 ( 2 ) 试 题的确定 : 这是理综测试过 程 中最核 心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导学”作用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导学”作用摘要: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知识重难点处、思维障碍处、知识延伸处、新旧知识衔接处、教学规律探索处对学生进行有效施导。
关键词:化学教学“导学”作用实践体会
导,即开导、启迪之意,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在教学中,教师的巧拨善导可谓是一架指南针,是一种催化剂,是一根导火索。教师的引导意在点明学生智慧之灯,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旨在指点迷津,拨开疑云,使学生疑窦顿开。适时适当地引导将会收到“一石冲开水中天”的功效。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究竟应在何处有效地施导?笔者现将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一、“导学”在知识重难点处
知识重难点处即为各章节最重要又最难理解的内容,重难点是一堂课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掌握,教师可以采用抓住重点抛问题,设疑设在关键处,不断引发新互动的方法,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学习上疑难困惑,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透彻,从而达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盐类水解时,为什么强酸弱碱盐呈酸性、强碱弱酸盐呈碱性,是一个很重要又很难理解的内容。对于其中一个问题“强酸弱碱盐nh■cl溶液为什么显酸性?”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串进行施导:①nh■cl未溶于水之前的水中c(h■)和c(oh
■)的大小关系如何?②nh■cl溶液显酸性说明溶液中c(h■)和c(oh■)的大小关系又如何?③盐类水解的定义是什么?④nh ■cl电离出的哪一种离子使水电离出的c(h■)或c(oh■)发生变化?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当学生思考、弄懂了这些逐层递进的问题后,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强酸弱碱盐呈酸性了。用类似的问题串进行启发诱导,为什么强碱弱酸盐呈碱性、强碱强酸盐呈中性也就不成问题了。突破了重难点,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问题导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问题导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提高化学课堂有效性,提高课堂质量,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目的性;切合实际
化学是初三才接触到的学科,对学生来说既有挑战性又有一定的难度。而对教师来说更是一个新起点,对于学生一点有关化学的知识基础都没有的前提下,教学是一个极端困难的事情。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要求学生能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也是一个极大挑战与尝试,针对有效的教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当务之急。提高课堂质量方法很多,针对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的课堂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下面谈谈我在提高化学课堂质量的“问题导学”的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问题设计要有目的性
问题设计要有目标,而且目标要明确,提问要从整体出发考虑教学的整体效应,每个问题的设计都要为一节课的课堂质量服务。例如《氧气》这一节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们都正在呼吸,我们呼吸需要什么气体?氧气为什么能供给我们呼吸?具有哪些性质才能供给我们呼吸?”。这样的问题设计能使学生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要学习什么,掌握什么,学生的目的明确,兴趣就会提高了。在教学中,一定的教学目标可以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教师在教学中想怎么问就怎么问,想在哪问就在哪问的做法应当摒弃。又如在学习纯净物概念时我在课堂上这样问:“由同事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这种说法对吗?错在哪里?”,我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也是学生学习纯净物定义一个信息反馈。在教学中我们应以问促思,让每一个问题都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以问导学,让每一个问题为教学环节服务,只有做到有的放矢地提问才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学案导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用, 对基础差的学生多给他 们发言和思考 的机会 , 强信心 。 增
让 每 个 学 生 都 能 体 会 到 学 习 成 功 的乐 趣 、 师 的 关 怀 , 渐 老 逐
适应学案教学并能分析一些化学问题 。
二 、 生 自主 学 习动 机 学
话 说 :知 之 者 不 如 好 之 者 , 之 者 不 如 乐 之 者 。兴 趣 是 “ 好 ”
职 业 教 育 的 价 值 取 向必 须 是 “ 能 力 为 本 位 , 以 以就 业 为 导 向 , 社 会 主义 建 设 培 养 具 有 较 高 素 质 的 实用 性 人 才 ”化 为 。
学 作 为 一 门 专 业基 础课 , 应 为 这 一 教 育 目标 服务 。 也
43・
・
既 增 加 了 学 习 兴趣 又增 添 了 爱 国激 情 。另 外 , 诉 学 生 化 学 告 和 生 活是 息 息 相关 的 ,如大 气 污染 中通 过 实 例 来 介 绍 酸 雨 、
强弱关系 。而在化学基 础总体一般 的班级 中, 通过语 言和文
字 的 引 导 ,来 让 学 生 知 道 这 一 主 族 的元 素 具 有 哪 些 基 本 性
布 的 情 况 以及 门 捷 列 夫 发 现 元 素 周 期 律 和 建 立 元 素 周 期 表
础较好的班级 中, 要求学生通过 已学 的基础元素来 推断未学
“导学案”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导学案”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要求教师无论备课
还是教学设计的时候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
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新课标的指
引下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学情,
创新设计和运用好导学案,对于解决以上问题可能是一种好办法。
一、何为导学案
传统的教案教学存在两大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注重教师和课本而忽视了学生的自
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因为这种教案只是教师上课时自己用的,学
生对于教案的设计意图无从知晓,只能被动学习。基于以上的原因,导学案在新课程改革中
应运而生。所谓导学案是由教师根据学科任务、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科特点设计
而成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供学生在整个学习
过程中使用的学习方案。导学案着眼于学生的学,力求使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也能“会学”。所以导学案的制定是基于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二、导学案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初中化学的学科性质,导学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主体性原则。导学案的设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精神,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我们老师应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都有学好
的能力。
二是启发性原则。导学案的设计应富有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基于问题的有效导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问题 的有效导 学” 学模式 。 教
一
问题 情境 的创设 问题 与问句并非 等同 . 只有具有 “ 问题 性 ” 的问句 才
、
称得上 问题 , 为具 有“ 何 问题性” 的问句呢?我们认为 , 需
向学 生提出问题 。
02 o L的 H . l m /
使 高 锰 酸 钾 溶 液 褪 色 比 浓 度 为
0I o L的 HC0 使高锰酸钾溶液褪 色快 。 . l m/ 224 为什么? ”
() 2 列举有待解释 的事例 在进行 “ 化学 电源” 知识 教学时 。 师讲述 :传统 的 教 “ 铅 蓄 电池 在逐 渐被 锂离子 电池 、 氢镍 电池 、 镉 电池 等 镍 蓄电池取代 , 电池反应 , 结合 能否解 释其原因?” () 3 提出知识实 际应用 的相关 问题
2 50 ) 2 4 o
中图分 类号 : 6 2 1 G 3. 4
文献标识码 : B
随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的实施和新一轮课 程 改革 的开 展 . 我校 将课程改 革列为核心工 作和重点工 作, 把它列入 了学校 的发展规划 之中 , 积极探 索新课 程 ,
确立 以学 生终身发 展为本 的教学 目标 。 面推进素质教 全 育 。 力 营造 一个 学生有 发展 、 师有建树 的绿色 教育 努 教
问题导向学习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墨璧
型 :
孙 兰 兰
( 安 徽 省 五 河 第 一 中学 , 安徽 五河 2 3 3 3 0 0 )
在 新课 标 中 .中学 化 学 教 学 要 求 应 该 考 虑 学 生 的心 智 特 点. 教 学 要 从 实 际 出发 , 创 设 符 合 学 生 学 习特 点 、 思 维 方 式 的 问题情境 , 让学生主动思考 、 探 究 化 学知 识 和 化学 奥秘 。受 传 统 教 学 思维 的影 响和 应 试 教 育 的压 力 ,有 些 中学 化 学 教 师一 味 地 灌 输 知识 , 重讲授 、 看结果 , 轻技能和创造过程 , 对 学 生 创 造 性 思 维 的 培养 是不 利 的 。 中学 化 学 问题 导 学 的 内 涵及 原 则 1 . 中学 化 学 问题 导 学 的含 义 。 中学 化 学 问 题 导 学 是 指 在 中学 化 学 教 学 活 动 之前 , 故意设置一些“ 问题 陷 阱 ” , 在 中 学 化 学实验或探讨过程中 , 有 意 引 导 学 生 发 现 课 前 设 置 的“ 陷阱” , 让 学 生 找 到 问题 存 在 的原 因 ,探 析 问题 与 课 本 知 识 之 间 的 内 在联系 , 剖 析 问题 , 运 用 课 堂 所 学 形 成解 决 问题 的科 学 方 案 。 2 . 中学 化 学 问题 导 学 的 原 则 。 中 学 化 学 问题 导 学 原 则 遵 循 课 程 组 织 和 策 略 指 导 的统 一 关 系 原 则 , 主 要 包 括 以 下方 面 : 第一 , 问题 缺 陷 原 则 。在 中学 化 学 问 题 导 学 过 程 中 , 要 注 意 问题 设 计 的 缺 陷 性 , 让学生能够通 过学 习 、 观察 发现问题 , 否 则 问题 就 可 能 成 为误 区 , 适得其反。 第二 , 教 师指 导 原 则 。在 问题 导 学 设 计 和 引导 过 程 中 , 中 学 化 学 教 师 应 该 注 意 从 认 知 方 面 给 予 学 生 指 导 ,不 能 代 替 学 生 发现 问题 , 也 不 能忽 略 既定 问题 的解 决 , 既 不 回避 问 题 又 不 代 替学 生 解 决 问 题 。 第 三, 评 价全 程 原 则 。评 价 不仅 对学 生学 习 过 程 、 学 习效 果 进行 评 价 , 还 对 问题 设 置 的合 理 性 、 科 学 性 及 有 效 性 进 行 评 价, 从 而 为 下 一 阶段 的 问题 导 学 提 出 、 设计提供基础。 巾学 化 学 问题 导 学 一 般 分 为 链 接 问 题 、 设 置框 架 、 探究 问 题、 反 思 问 题 等 基 本步 骤 。 首先 。 链 接 问题 , 中学 化 学 老 师 要 根 据 中学 化 学 教 学 目标 和 章节 教学 内容 合 理 创 设 问题 情 境 。在 创 设 问题 情 境 的过 程 中, 要注意两点 . 一 是 问 题 情 境 创 设 目的 不 明确 , 不 考 虑 问题 情 境 的 可行 性 , 甚 至 抄 袭 别 人 的 情 境 创设 案 例 , 失 去 问题 情 境 的 客 观 环境 : 二 是 问题 情 境 创 设 没 有 针 对性 , 重点不突出。 “ 每 节课 上都 以生 活 情 境 引 入 . 使 得课 堂 时 时 有 情 境 . 处 处 有 情 境, 学 习气 氛 热 热 闹 闹 , 并且把 “ 温故而知新” 教 学 方 法 及 传 统 教 学 理 念 摒弃 得 无 影 无 踪 , 这样一来不但使教学质量下降 , 还 影 响 学 生对 新 知 识 的接 受 ” ① 其次 , 设置框架 , “ 在这一框架中 , 教 师要 引导 学 生 尽 可 能 多 的 提 出 各 种 主意 , 记下学生已知的有关问题的事实 ( 学 过 的 知识 , 看 过的书籍 , 及 其 中生 活 经 验 中知 道 的 ) , 把 心 中各 种 疑问提 出来 , 这些 就是我 们要研 究的学 习课题 . 并 罗 列 同 学 们 将 要 进 行 研 究 的 各 种 活 动 及 可 能 涉 及 的实 验 、 书、 网络 、 专 家, 等等。” ② 再次 , 探究问题 , 中学 化 学 教师 要 引 导学 生进 行 分 组 探 究 和 个 人探 究 , 帮助 学 生 成 立 问题 小 组 , 主 动 探究 问题 。 教 师 在 探 究 问 题 过 程 中要 善 于 观察 . 总结问题和经验 , 对 学 生 提 出 的 方 案 要 及 时肯 定 和 表扬 , 调 动学 生 学 习 的 积极 性 和 探究 的热 情 。 二、 中学 化 学 问题 导 学在 中学 化 学 教 学 中 的 意 义
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并 没 有 过 多 的 参 考 塑 造 有 效 的 行 为 目标 。
堂直接解答 , 也可以课后思 考。 例如 , 氯 气 学 、 钻研 , 形成渴望知之而主 动求知 、 求 教
化, 过 多 强 调 控 制 学 习 者 的 行 为 达 到 预 定
问 题 重 点 注 重 把 问 题 仅 仅 等 同 于 习题 , 只 面 , 努 力发挥 教 师的主导 作 用 , 即 优 化 主 能够 接 触到 实 用 的知 识 , 做到“ 学 以 致 用 ”。 学 生 参 与 问题 分 析 , 既 有 利 于 巩 固 所 学 知 决的方法 , 学 生 的 学 习 方 法 表 面 化 和 局 限 问题 , 了解 “ 学什么” , 让 学 生 亲 自参 与到 教 识 , 加 强 理 论 与 实 际 的结 合 , 又 有 利 于 协 作 学 准 备 这一 环 节 来 。 教 师 要 为学 生 设 置 一 能 力 、 表 达 沟通 能 力 , 提 高 学 生 对学 习 的 适 的 目标 , 通 过 反 复的 循 环 教学 过 程 , 并 通过 个 与 实 际 经 验 有 关 系 的 问 题 情 境 , 在 这 个 应 能 力 和 思 考 能 力 。 “ 问题导学 法 ” 把 “ 教
高中化学课堂“问题导学”的实施策略
高中化学课堂“问题导学”的实施策略
山东省垦利第一中学257500
“问题导学”就是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通过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
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体验过程与方
法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
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培
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有效建构。
一、设计质疑性问题,引导学生理解
质疑就是质询、怀疑,就是问一问为什么,求一求所以然。化学课堂上设计质疑性问题,可
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辩论,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所
学内容。
二、设计支架性问题,引导学生建构
设计支架性问题也就是为实现学生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设计好具有铺垫性的渐进式问题链,
这些问题链犹如隐形的阶梯,使学生思维沿着这个阶梯不断向上攀登,直至最终理解并掌握
所学知识。支架性问题的价值就在于它体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给予了学生“跨越已知区”到“最近发展区”甚至“未知区”的支持。
三、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发现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而探究往往和问题联系在一起,设计探究性
问题就是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延伸点”上,或者与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链接点”上创设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从而主动投入到
问题解决的探究活动中来。
高中教科研课题:《问题导学在高中化学合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高中课题申报\高中化学课题申报
《问题导学在高中化学合学教育中的应用研
究》课题实施方案
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X年度立项课题
探讨素质教育的时间则更长。但时至今日,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进展。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医治。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中化学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教师通常是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没有得到充分调动。课堂上许多教师设置的问题仅仅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向,并且学生的学习也是孤立的个体学习,缺乏合作与交流。凡此种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以问题导学下的合学教育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进一步研究其具体的教学模式和框架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希望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问题导学:问题导学就是通过展示问题和学生的质疑问难,形成教学过程的双向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创新提问等能力,是提高学生思维素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实质是在学生意识形态领域内创设一种探究问题的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动状态,以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目的。其特点是重视老师的诱导点拨、示范的教学,重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实现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师为主”到“学生为主”的转变。
“问题链·导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为了让学生
,将学生的大多数时间用来讲题、练题,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和学生很少进行课堂互动。这
种教学方式让老师和学生都承受很大的身心负担,教
学效果也往往事倍功半。为了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全
面推进,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从而减轻学
生的身心负担,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增强教学效
果,提高教学的质量。目前,一些“问题链•导学”模
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构建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实施
课堂教的“本真”,当前应该积极探索这种问题链导
学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问题链;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问题链导学的基本教学结构一般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教
师和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并
以此为纽带,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探索能力。教师在
教学活动中不断带领学生发现问题,学生经过提问、实
践、再提问、归纳这些学习过程,不断收获知识,提升
自我。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改善教学形式,师生共同解
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
化学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方面的核
心素质。
一、创设教学情境,导入问题链
新课导入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环节,目的是调陈动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厶的欲望,从而帮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泉活动开始时让学生变得活跃起来,一整节课都能保持
充沛的精力。问题链的设计让学生知道他们即将要学
习什么,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反映教学目的,难易适
中,既要突出教学重点,又要形式新颖。教师将知识
转化成有趣的故事情节,而且转化得当,学生更易接
导学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 引言
1.1 导学案的定义
导学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的一种引导学习的教学辅助工具。它是一种结构化的学习指导文档,通常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等内容。导学案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指南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通过导学案的使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和积极。导学案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探究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1.2 导学案的作用
导学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导学案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预习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探求欲。通过导学案的学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提高学习效率。
导学案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内容。通过预习导学案,学生可以有一定的预习基础,可以更好地跟上老师的讲
解,理解知识内容。导学案中通常包含了一些问题和思考点,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导学案还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老师可以通过学生对导学案的回答和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2. 正文
2.1 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方面。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较为丰富,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术等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过于枯燥,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对化学科目的兴趣也相对较低,缺乏对实验探究的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导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问题设计要有目的性
问题设计要有目标,而且目标要明确,提问要从整体出发考虑教学的整体效应,每个问题的设计都要为一节课的课堂质量服务。例如《氧气》这一节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们都正在呼吸,我们呼吸需要什么气体?氧气为什么能供给我们呼吸?具有哪些性质才
能供给我们呼吸?”。这样的问题设计能使学生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要学习什么,掌握什么,学生的目的明确,兴趣就会提高了。在教学中,一定的教学目标可以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教师在教学中想怎么问就怎么问,想在哪问就在哪问的做法应当摒弃。又如在学习纯净物概念时我在课堂上这样问:“由同事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这种说法对吗?错在哪里?”,我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也是学生学习纯净物定义一个信息反馈。在教学中我们应以问促思,让每一个问题都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以问导学,让每一个问题为教学环节服务,只有做到有的放矢地提问才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思考问题往往会不全面,遗漏某些条件,得出片面结论,或者在学习新知识时,不善于循序渐进,全面把握住要点,如果教师能不断启发,追问、质疑、概括、小结。那么学生就会比较全面、系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且培养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切记不要什么问题都要问,要为避免低级的、重复的、漫无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
提问绝对不能多而且琐碎,串讲串问,以问代罚,为难学生。
二、问题设计要有重点、难点
三、问题设计要有层次
系统而周密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提问的层次性问题,原则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分析教材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提高。例如在学习《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元素符号如何表示?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如何表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又如何表示?书写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方法和步骤?今天我们来解决化学方程式有关书写的问题”,很自然的导入新课。这样设计问题给学生熟悉的知识,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设计问题,在知识范围上可以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得出概括的结论,使学生把握思维的正确方向,提高概括能力,设问也可以从大入手,问题提得大,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明确思维的方向及途径。随后,教师再提出一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一堂课往往就是这样几个先小后大或先大后的问题组合,构成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思路、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打通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序地思考,获得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得到能力的良性迁移。
四、问题的设计要切合实际,量力而行
问题过易或过难,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或抑制心理。课堂中适度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促使学生通过努力,跳一跳就能把球投入篮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成功的喜悦。有很多教师喜欢对基础知识的提问时,面对的是后进生,而对知识难度较高的提问应对优等生。我认为这一点并不可取,对开后进生,将一些创造性、开放性的问题留给他们,即使回答不上来,也不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例如在学完化学式一课题时,我给一些后进生设计这个问题“从化学式C6H12O6能获得哪些信息?”,这样一来后进生能回答一到两点或更多,或者是沾边的回答,学生会感到惊讶,连自己也不相信回答对了,这样反而可以增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化学的激情。后进生之所以差很大程度上就是基础知识,问他们基础知识,他们很有可能以答不上来,这样他们会认为:我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我的化学没戏了,即使答上来也会认为我只能答这类问题,难一点的肯定就没戏了,教师都看不起我,反而刺伤了他们的自信心。我认为:基础知识类的问题,给优等生中脑子快但不踏实的学生,他们往往会有遗漏和不严密的地方,这样优等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后进生通过旁听也以学到知识。比如在学完“金刚石和石墨”这些内容后我对某个优生提了这样的问题“请说说石墨的性质以及对应的用途?”,后来这学生却这样回答了。“石墨能对于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这样回答,,铅笔芯”导电可做干电池、.
很显然学生对基础知识不牢固,回答不明确,不严密,通过这样的提问优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对学习基础知识不牢固及不全面而响了警钟,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会对基础知识的关注度更高,更能刺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好化学时刻在提醒自己哪些是要特别注意的,找到自己化学成绩不高的主要原因。
总之,教师课堂提问、问题设计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才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问题并进行课堂提问,就能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现教师的教学魅力。因此,精彩而有艺术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这样才以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化学课堂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