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凡大人物时代的小人物命运

合集下载

李希凡:从“小人物”到红学大家

李希凡:从“小人物”到红学大家

李希凡:从“小人物”到红学大家李希凡是中国著名的红学家,因为他对紅楼夢的深入研究和独特的见解而成为众人瞩目的人物。

然而,在理解了他的成就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他的经历。

李希凡出生于1966年,家父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

他是家里的老幺,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从小李希凡就是一个调皮捣蛋、但又十分聪明的孩子。

他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为了供他上学,常常吃不好穿不暖,甚至有时候家里还会有短暂的经济困难。

然而,他的父母从来不会因为这些困难和艰辛而放弃他们的教育责任。

在青岛市立大学读书期间,李希凡开始对乾隆雕版《红楼梦》产生兴趣。

他发现学校图书馆里有一本较为完整的《红楼梦》印本,于是,他常常去图书馆看这本书。

同时,他还在学校的文学沙龙里与他人探讨《红楼梦》中的趣闻轶事,讨论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尽管当时他的研究还很浅显,但那段时光成为了他生命中最难忘的记忆之一。

1988年大学毕业后,李希凡进入泰安师范学院,成为一名中学教师。

在教学工作中,他不仅善于与学生打成一片,更是会利用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他常常会在课间或借来手头一段空闲时间来读书、写作或研究。

因为他对《红楼梦》的印象如此深刻,他开始对小说的研究感兴趣,逐渐深入研究《红楼梦》的文化和传统背景,以及它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李希凡从没有被《红楼梦》的厚重和膨胀的语言所吓倒,反而从小说的丰富细节中汲取教益,并逐渐形成自己对小说的独特见解。

他意识到,这是一本“活文学”,同样的语句,同样的情节,不同的阅读角度会激发出不同的想象和灵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希凡的成就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他的著作品质极高,精彩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大学任教期间,他陆续发表了多本研究小说的著作,其中最为出色的是《红楼梦研究》。

这本书深入解读了《红楼梦》的文化地位,并且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小说的变化和发展。

如今,李希凡已经从一名普通小教师蜕变成为了一名世界知名的红学家。

他曾在著名的教育机构和出版机构讲学,影响到了无数的学生和读者。

1954 年《文艺报》工作整顿及其他

1954 年《文艺报》工作整顿及其他
将毕业的学生,自称
“文艺学徒”:
编辑同志:
篇来稿:6 月 2 日编委石灵审稿,签署了一个模糊的意
见“讨论决定”。
“这时,我们又收到了山东大学中文系
学生、本刊通讯员霍旭东同志的来信,其中又附带问
起李希凡同志的那篇稿子处理情况。
(霍、李同是山东
我也是一个爱读水浒的文艺学徒,在水浒
大学中文系同学)希望我们能尽快地告诉他处理的结
到,在一片批评压制“新生力量”声音之中,李希凡不
是“小人物”,这也算是要严肃对待的一个事件。1953
年的事件,仿佛是 1954 年事件的预演,两相对照,我
们也能够品出很多耐人寻味之处。
此事的大体过程是这样的:1953 年 3 月号《文艺
月报》上发表宋云彬题为《谈水浒传》的文章,不久,李
希凡投稿《谈金圣叹的批改水浒》对宋的观点提出质
渐消失……一切仿佛都是意料之外,一切又都在掌控
之中。两个“小人物”引发的大波澜,成为共和国文学
史,
甚至是政治思想史上绕不开的话题。
这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向前,它可以说是没有彻
底开展起来的电影《武训传》批判的贯彻和推进;向
后,为 1957 年反“右”埋下伏笔,甚至为 1963、1964 年
毛泽东关于文艺的两个批示,乃至后来江青介入文艺
“小人物”,认为他们的文章《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
他》:
“这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
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
“看样子,这个反
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资产
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也许可以开展起来了。”①虽然知
道此事大有来头,不过,毛泽东这封关系着他们命运
的信,
两个

李希凡:从“小人物”到红学大家

李希凡:从“小人物”到红学大家

李希凡:从“小人物”到红学大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红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

它不仅仅是对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的研究,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人情世故以及人性的深入探讨。

在这个领域中享有盛名的学者不多,而李希凡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从一个“小人物”成长为红学领域的大家。

李希凡,浙江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家境贫困、没有什么文化底蕴,似乎注定了他的命运只能在农村这个框框里打转。

他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

他知道,只有通过知识,他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李希凡自幼就有文学天赋,他对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即使在农村,他也努力腾出时间来读书,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文学功底。

在他十三岁那年,他因自己对文学的热爱,被父母送到县城读书。

从此之后,他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旅。

在县城读书的日子里,李希凡不仅仅学习了古典文学,还对历史、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迷恋上了满纸繁华的中国古代社会,纷繁复杂的宫廷政治和人物命运。

在这个阶段,他没法想象自己有一天会成为红学领域的权威人物。

命运给了他一个意外的转折点。

高中毕业后,他本来打算投考国内的大学,但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最终选择了赴台留学。

台湾是一个地域小、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这里汇聚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他们对文学、历史都有着极大的热爱。

这里的氛围激发了李希凡更大的热情。

他开始了在这里的探索,对红楼梦这部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台湾的大学时代,李希凡接触到了大量的红学研究文献,他对红楼梦的研究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他埋头苦读、精研不辍,对红楼梦的内涵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提出了许多历来未曾有人提及、却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在他大学毕业之后,开始在一所著名大学从事红学研究工作,并开始了自己的学术成就之路。

通过不懈地努力,李希凡的研究成果逐渐被学术界认可。

他提出的一系列新颖独特的理论,为红学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尤其是他在文本研究和历史考据方面的成果更是有目共睹。

评论家李希凡印象记

评论家李希凡印象记

作者: 吴红
出版物刊名: 当代文坛
页码: 56-58页
主题词: 文学评论;评论家;公正评论;社会生活;武侠小说;中国古典小说;社会主义文学;大读者;思想与艺术;作品
摘要: <正> 春节刚过,我接到李希凡从北京写来的信,他于日内来四川成都,使人很高兴!记得今年初我曾去北京,那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发展上有重要意义的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日子。

有一天,一些搞创作的同志聚在一起,他们历数我国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家,当说到李希凡对,一位国内外都相当知名的小说家慨然地说:“直到现在,当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文学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严峻考验之后,我们仍要承认,李希凡仍然是我们时代对文学有高度鉴赏力,能对之作出真知灼见的评论,并取得了成就的文学评论家!”创作界对于这位文学评论家的公正评论,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一章 50-70年代文学概述

第一章 50-70年代文学概述

2、文学评价与教育的管理模式:频繁的政治运动 文学评价与教育的管理模式:
文坛三公案” “文坛三公案” ● ● ● 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 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运动 年对电影 1954年对 红楼梦》 年对《 1954年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 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 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 参见课本第32 35页 32(参见课本第32-35页)
《武训传》出品年代:1950 武训传》出品年代: 出品单位:昆仑影业公司 出品单位: 编剧: 编剧:孙瑜 导演:孙瑜 导演: 演员:赵丹、 演员:赵丹、黄宗英
(李希凡:大人物时代的小人物命运) 李希凡:大人物时代的小人物命运)
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
1、采用政治运动和群众斗争的方式开展文艺思想斗争 是不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 混淆了学术观点、文艺思想与政治问题的界限。 2、混淆了学术观点、文艺思想与政治问题的界限。 在文学思想和文学批评上的极端化错误。 3、在文学思想和文学批评上的极端化错误。
——[美]R 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R·麦克法夸尔 费正清编: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 麦克法夸尔、 革命的中国的 兴起(1949—1965 1965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兴起(1949 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文学评价与教育的管理模式
【关于“第二次文代会” (1953年)】 关于“第二次文代会” 1953年
A、作家文艺队伍发生大的变化,出现了作家、作家群的大规模 、作家文艺队伍发生大的变化,出现了作家、 更替和位置上的转移; 更替和位置上的转移; • ◇一部分作家文学写作的“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如沈 一部分作家文学写作的“权利” 从文、朱光潜、废名、萧乾、师陀、李健吾、穆旦、郑敏; • ◇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新的文学规 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新的文学规 范的距离和冲突,或放弃继续写作的努力,或呼应“时代” 范的距离和冲突,或放弃继续写作的努力,或呼应“时代”的号 召,适应和追赶形势;现代作家在这一时期存在着广泛的自我反 省行为。 • ◇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和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在四五十 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和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在四五十 年代之交,开始写作的作家成为创作的主力。 •

【李希凡】李希凡简介

【李希凡】李希凡简介

【李希凡】李希凡简介李希凡(著名红学家)李希凡,原名李锡范,字畴九。

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7年12月11日生于北京通州,祖籍浙江绍兴,著有《红楼梦评论集》《弦外集》《论“人”和“现实”》《管见集》《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寸心集》《题材·思想·艺术》《〈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红楼梦艺术世界》《李希凡文学评论选》《文艺漫笔》《文艺漫笔续编》《燕泥集》《说情》《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冬草》《艺文絮语》《沉沙集》,主编《红楼梦大辞典》《中华艺术通史》等。

李希凡详细介绍李希凡简介李希凡,男,1927年12月11日生于北京通州,祖籍浙江绍兴,原名李锡范,字畴九。

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54年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

历任《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评论组长、副主任、常务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全国第二、八届政协委员,全国第四届人大代表,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

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

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红楼梦评论集》《弦外集》《论人和现实》《管见集》《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寸心集》《题材思想艺术》《〈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红楼梦艺术世界》《李希凡文学评论选》《文艺漫笔》《文艺漫笔续编》《燕泥集》《说情》《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冬草》《艺文絮语》《沉沙集》,主编《红楼梦大辞典》《中华艺术通史》等。

李希凡个人作品主要著述有《红楼梦评论集》(与蓝翎合著)、《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形象》、《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李希凡文学评论(当代)选》等16种,参与主编《红楼梦大辞典》等2002年4月19日,《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发表了李希凡的一幅摄于1954年12月25日的照片,题为《在毛主席身边》。

如果没有李希凡的回忆散文,那么人们是很难从这幅照片中捕捉更多的历史内容的。

但是,这幅照片的确蕴含了很多很多难以忘怀的历史内容。

李希凡先生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暨《李希凡文集》出版座谈会致辞

李希凡先生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暨《李希凡文集》出版座谈会致辞

作者: 李希凡
作者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版物刊名: 红楼梦学刊
页码: 19-20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4期
主题词: 出版座谈会;李希凡;学术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致辞;文集;工农兵学员;马克思主义
摘要:非常感谢今天来参加会议的老领导、老朋友的鼓励。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大学生。

老实说,跟后来的工农兵学员差不多。

但我觉得我有一点很好的机遇,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接触了原著的马克思主义,斯大林的文章对我的文风有很大影响。

在旧社会,我大概是没有资格上大学的,只上了三个月的初中一年级。

好一点的,。

大人物和小人物的假设与求证

大人物和小人物的假设与求证

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11月/27日/第032版评论大人物和小人物的“假设”与“求证”———1954年《红楼梦》大讨论再回首韩毓海《红楼梦》是中国最杰出的小说。

晚清时代,北京文士对《红楼梦》的热爱就已经到了“开口必谈”的地步。

而在整个20世纪汗牛充栋的对《红楼梦》的研究中,有这样几个名字大概是最不能忽略的:毛泽东、胡适、俞平伯、蓝翎和李希凡。

而这些名字之所以能够联系在一起,则是由于1954年展开的关于《红楼梦》研究的讨论。

而今时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重新回首当年的讨论,既是为了对前人作出“同情的理解”,更是为了从中汲取对当前的文化建设之启发意义。

只是今天的年青人对那场震动中国学术界、文化界和文学界的讨论,恐怕已感陌生,所以,许多事情还需“从头说起”。

1.“大人物”、“小人物”《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把胡适代表的美国留学生派的创作讽刺为“透明无味”的“水晶球”,而作为其对立面加以肯定的,恰是俞平伯的“深厚韫籍”的“中国现代性”。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北大教授俞平伯也正好49岁。

不必言及他显赫的世家(俞先生的曾祖俞樾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清代杰出的经学家和诗人,《群经评议》、《古书疑义举例》的作者,以及《七侠五义》的改编者),作为新文学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这位1949年在《人民日报》发表新诗《7月1日的红旗雨》讴歌建党28周年的教授,毫无疑问是当时被新社会器重的“大人物”。

只不过,由于1954年的《红楼梦》研究大讨论之后的历史叙述,把他推向被“红”批评的“白”的一方,今天就很少有人知晓俞先生与左翼文化界以及早期中国共产党的深刻渊源了。

早在1920年代初,上海大学创建,宣传社会主义并培养年轻共产党员,俞平伯就任教于该校文学系,与瞿秋白、矛盾、邓中夏等“革命党”同事,当时的俞先生起码属于颜色偏红一族,这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进步文学青年丁玲和密友王剑虹(瞿秋白的爱人)都是俞的学生,丁玲后来的回忆,勾勒出一个顽皮女生眼中的名人兼名师形象:俞平伯先生每次上课,全神贯注于他的讲解,他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口沫四溅,在深度的近视镜里,极有情致地左右环顾。

赵凤兰《李希凡:为真理而辩》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赵凤兰《李希凡:为真理而辩》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李希凡:为真理而辩赵凤兰李希凡出生于北京通州的一户普通人家。

随着抗战硝烟的燃起,失学与饥饿接踵而至。

但是,生活的颠沛流离、饥饿困顿以及日寇的奴化教育,没能阻挡住一个有志少年的求知梦。

当时,流传于民间的评书、戏曲、章回小说、武侠小说、古典小说,以及《水浒传》里的宋江、林冲,都给李希凡少年的精神生活打下了深深烙印。

20岁那年,李希凡寄居山东青岛,为时任山东大学文史系教授的姐夫赵纪彬做笔录工作,一个求知若渴的文学青年的命运就此出现转机。

为了当好这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助手,李希凡恶补历史,博览群书,熟读了《诸子集成》《中国哲学思想》,以及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这也为他日后在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上熟练运用马克思文艺观分析问题,夯实了理论基础。

1949年,李希凡参军入伍。

之后,李希凡幸运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在校期间,李希凡不仅聆听了杨向奎、王仲荦等名师的教诲,还熟读了中国古典文学、诗词曲赋、元明清戏曲以及苏俄文学作品。

他学习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分析比较了鲁迅、朱光潜等文学家、美学家从不同侧面对文艺现象的理解和阐发,并产生了对用唯物主义美学观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探究文学作品底蕴的强烈追求。

对于前辈先贤,李希凡崇拜鲁迅举重若轻、剖根揭骨的犀利文风和改良人生的浩然正气;欣赏李卓吾敢于向圣人挑战的学术良知和豪情气概;钦佩杨向奎在青年时代就勇于对权威结论提出质疑,表现出的“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求真精神。

而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三大斯基”,则让李希凡在学生时代就树立起要成为中国“杜勃罗留波夫”的远大目标。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李希凡看到,当年国内高等学府的古典文学教学,受胡适资产阶级文学体系影响的较多,而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古典文学思想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思想倾向和艺术成就的较少。

于是,他产生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重新评价我国文学遗产的冲动。

_好一似_霁月光风耀玉堂_史湘云论_李希凡

_好一似_霁月光风耀玉堂_史湘云论_李希凡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史湘云论李希凡李萌内容提要:史湘云是《红楼梦》中最具魅力的艺术典型之一,既彰显着作家理想熔铸的灿烂的美学魅力,也带给我们情趣怡然、无与伦比的阅读和审美愉悦。

曹雪芹为史湘云性格的丰富展开“灌注”了豪迈的生命意境———兼有赤子之心和豁达浪漫情怀,既妩媚娇憨而又洒脱阳刚的“湘云之美”。

关键词:史湘云贾宝玉金麒麟白首双星对热爱《红楼梦》的广大读者而言,在曹雪芹所创造的封建贵族少女少妇———“金陵十二钗”的艺术形象里,或许有人会“嫌”黛玉敏感刻薄的小性儿;“恼”宝钗心如城府的世故;“怨”探春对待生母胞弟的势利寡淡;“憎”凤姐为人处世的狠毒阴险;“厌”妙玉性格的孤洁怪癖……但几乎没人会不喜欢史湘云,这位小说中最阳光的贵族少女。

娇憨爽朗的她,就如同一个亲昵可人的邻家女孩。

史湘云与众姐妹相比,自有独特的性格魅力,即带着二〇一二年第一辑“阳刚”气韵豁达浪漫的湘云之美———她的活泼开朗,她的潇洒风流,她的真情至性,她的古道热肠,她的名士风度,甚至她说话的“咬舌”,都带着鲜明的个性神采。

她并非大观园的“久居户”,却是最受园中兄弟姐妹欢迎的“开心果”。

她的每一次光临,都会给大观园带来节日般的欢乐……“英豪阔大宽宏量”曹雪芹对湘云的描写,既不同于对黛玉传神朦胧的笔法,也不同于对宝钗写实简约的刻画,其格调之清新、热烈、明快,实是悦人耳目。

在小说里,率性的湘云是在“大笑大说”中出场的,与王凤姐的出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并未描摹她的美貌,而是精心地勾勒出她顽皮、娇憨的情态,使这个心无挂碍的女孩呼之欲出:……只见湘云走来,笑道:“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

”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

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

”宝玉笑道:“你学惯了他,明儿连你还咬起来呢。

”史湘云道:“他再不放人一点儿,专挑人的不好。

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整理版]

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整理版]

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幕的传奇的舞台剧,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每一个小人物都用他们的人生谱写着属于他们的剧本,千万的剧本组成了这个时代的序曲。

《立春》就是讲述了这么一群小人物的故事,从中透着被时代左右的心酸,生活所迫的无奈,人与人之间渐消的情谊,面对剧中人物的遭遇命运的作弄,在为他们遭遇唏嘘感叹的同时,也不断地在思索:在不可扭转的命运之下,人生要如何才能活的自由快乐,活的精彩。

王彩玲是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同时也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导演采用很别样的艺术手法作为电影的开端:广播里播放着一个高雅的女声独唱,吸引到一个平凡而忙碌的青年忍不住在人流中驻足聆听,随后广播里说出了演唱者的名字——王彩玲。

不久后歌声主角的登场,和动听的嗓音所不匹配的是演唱者是一个长相不算好看,身材中庸,气质不佳的中年妇女形象。

电影一开始并没有把她的真实情况介绍完整,而是随时间的推移慢慢将她的形象描绘出来。

她给人的最初印象是一个自傲清高,见过大世面的艺术家。

在周瑜向她求师时,不耐烦的口气中似乎透着大牌艺术家对普通庸俗小市民的嘲笑。

而后随着镜头的推移,揭露了她藏在世人口中所谓“在北京进修过”光晕后的真实。

她不过只是当时那个年代的“北漂一族”,有着去巴黎艺术大厅演唱的梦想的平凡人。

她渴望有一天能站在舞台上向世界献唱,实现自己真正的艺术梦,而去北京发展正是那个时代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

迷茫的是你可以看见北京坐落在那里,但这座城市却被无形的力量过的密不透风,你怎么走怎么摸也进不去。

去北京的路太难,碰撞上去北京的强烈愿望,逼得没家庭没背景的普通妇女砸锅卖铁买假户口。

她对追逐梦想热爱演唱,爱到就算经济拮据,也要和坚守在演唱会大厅外直到从票贩手里买到折扣票后飞奔进去;现实残酷命运无情,让没有背景的她在艺术团空荡的大楼里唱到泪流也没有施舍给她一点点靠近梦想的希望。

命运的蹉跎摧毁了有才华且努力的她,而在她生命中走过的5个不同的个人,则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她一生的命运。

【红楼梦研究】李希凡:薛宝钗论

【红楼梦研究】李希凡:薛宝钗论

【红楼梦研究】李希凡:薛宝钗论“可叹停机德”——薛宝钗论李希凡李萌“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冷美人”薛宝钗,与贾宝玉、林黛玉一样,都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精心雕塑的中心人物,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宝黛钗婚恋悲剧的主角之一。

她德言工貌俱全,很自觉地按照封建礼教的正统风范塑造自己,是最标准的封建贵族淑女。

在这不朽的艺术典型的性格生命里,同样寄予着或说积淀着作家深广的人生感悟和审美理想的追求。

(一)艳冠群芳与博学多才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篇中,曾批评“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的“才子佳人等书”,皆为“通共熟套之旧稿”。

而他在《红楼梦》中对人物的塑造,虽传承着民族艺术传统的创作特色,着重于传神的性格刻画和深邃的内心世界的描写,但也并不忽略描写形貌,而是使人物创造的“写形”与“传神”相互照应,特别是对男女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以及王熙凤的典型性格的创造,更是将其容貌特征融合在性格特征的创造里,使之形神兼备,各具风采,令人过目不忘。

无论在小说文本的直接描绘中,还是在小说通过荣府上下人等品评的间接描绘中,薛宝钗都是金陵十二钗中首屈一指的美女。

薛宝钗第一次出场,作者通过贾宝玉眼中所见,描绘了她的“形容”——“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簪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红楼梦》第八回)其后,在“薛宝钗羞笼红麝串”的情节里,又通过因“宝姐姐”的美貌而想入非非的宝玉的眼睛、举止和心理活动,对宝钗之美做了再一次“皴染”:……此刻忽见宝玉笑问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

宝钗生得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

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

”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

李希凡:从“小人物”到红学大家

李希凡:从“小人物”到红学大家

李希凡:从“小人物”到红学大家李希凡是当今中国新保守主义学术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为“红学大家”。

他的思想,特别是其“红色新保守主义”思想,已经对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战略规划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力。

李希凡出生于196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

2010年,他成为浙江大学文学院院士,专注于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研究,并发表了多部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如《巨流派——文化、文化史和社会变革研究》、《封建制度》以及《中国反思式自觉》等。

李希凡的学术理论引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对比研究等方法,深入分析了Description。

其主要理论是“红色新保守主义”,即“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建设必须建立在中国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积极推进中国社会的进步”。

他同时还着眼于强调中国大国复兴在社会文化和政治形态上的内生性,以及文化潮流向主流融合以及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

李希凡的理论研究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他的研究理论不仅深受中国大陆学者的赞誉,而且获得了美国知名大学等地的学者称赞,并赢得了海外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赞赏,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观察和实践中积极影响周围社会的重要学者群体之一。

此外,李希凡还是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时政评论家,致力于长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抽取理论及其具体应用。

在他的社会评论中,可以看到他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理解、他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以及他对政治形势的冷静分析。

总的来看,李希凡是一位传承传统、批判社会、重视历史人文的“小人物”,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不断求新求变、突破固有思维和意识,找出中国前进道路的有效出路,成就了一位拥有“红学大家”称号的伟大学者。

李希凡:从“小人物”到红学大家

李希凡:从“小人物”到红学大家

李希凡:从“小人物”到红学大家李希凡,字序甫,江苏东海人,现为中国传媒大学红楼梦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授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美术师。

李希凡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是务农的普通人。

他小时候就对红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经常去村里的阅览室借《红楼梦》的书,把自己沉浸在这个世界里。

他说:“小时候我就很喜欢读书,也很喜欢《红楼梦》,每当有时间,我就会静下心来读一读,经常读得津津有味。

”由于家庭条件有限,他考上了一所地方性的普通院校,但这并没有阻碍他对红学的热爱。

大学期间,他开始在校园里自己开了一个“红楼梦研究小组”,邀请一些对红学感兴趣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

在研究的路上,李希凡并不是一帆风顺。

他曾在一次论文答辩中遭到了老师们的一片反对声,有人认为他的研究方向过于偏执,不切实际。

李希凡没有放弃,他说:“我知道自己对红楼梦的热爱不是一时的,我愿意为我所热爱的事物付出努力。

”2005年,李希凡获得了北京大学的博士学位,成为了一名正式的红学学者,这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里程碑。

他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成为了一名备受尊重的红学大家。

如今,李希凡在红学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他的专业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他曾多次在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为红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了学术研究,李希凡还积极参与教育工作,他经常为学生们传授自己的红学知识和经验,培养年轻的红学研究者。

他还出版了多部红学专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李希凡说:“红学是一门需要细心钻研的学科,要想在这个领域做出成就,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耐心。

”他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

李希凡用自己的努力和执着,从一个“小人物”成长为了红学领域的权威。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红学研究者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的道路。

他的故事鼓舞着无数人,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追寻自己的梦想。

大人物与小人物

大人物与小人物

一九五四年,毛泽东在《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中提出了一个小人物与大人物之间关系的问题,在两者之间,他始终把关爱的重点放在小人物这一边。

他说:“事情是小人物做起来的,而大人物往往不注意,并往往加以阻拦。

”在这件具体事件上,大人物是指周扬,小人物是指李希凡。

那时周扬是在宣传系统掌握大权的人物。

我们且撇开《红楼梦》讨论中的是是非非不谈,就毛泽东个人感情上,他是始终倾向于小人物这一边,倾向于弱者一边的。

毛泽东早年在一九二五年的《沁园春•长沙》一词中,便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之句。

那时候,他还是小人物,“粪土当年万户侯”,即是对大人物的藐视。

其实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统观念。

大人物是保守倾向的代表,小人物则是谋求进取的代表。

《孟子•尽心下》中有“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那就是对那些巍巍而高峨的大人物要敢于藐视他们,才能看清楚他们虚弱的一面。

一九五八年四月二十七日,毛泽东写信给田家英,建议他:“如有时间,可以一读班固的《贾谊传》。

”他还说:“《治安策》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贾谊于南放归来著此,除论太子一节近于迂腐以外,全文切中当时事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值得一看。

”如果我们去读一下《汉书•贾谊传》,可以知道贾谊这个人是典型的小人物。

其云: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

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

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

诸生于是以为能。

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

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

文帝谦让未皇也。

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凡:大人物时代的小人物命运李希凡:大人物时代的小人物命运作者:刘天时更多阅读,尽在主题阅读网!李希凡称自己一贯的态度是:对“四人帮”深恶痛绝,对“文革”深恶痛绝,对“文革”结束以来出现的“反毛”、“非毛”言论更是深恶痛绝——酷热的7月。

78岁的李希凡迟缓地从漫长的午睡中醒来,迟缓地挪腾到窗边的椅子上坐下来。

手里的扇子摇得有一搭无一搭,对面的电风扇嗡嗡地旋转。

李老人家的老头背心汗滋滋的,棉布大短裤皱巴巴的。

家里没有别人,只有另一个屋子里还睡着的老伴,3个女儿早已成家立业不在身边,他们的保姆刚刚辞职。

天热,他的糖尿病复发并在加剧,早上吸过氧可是还是觉得憋闷,老伴的腿出了毛病不能动了,屋子里都是红花油味,房子要拆迁了,他要去医院买药,还要去菜场,……在李希凡典型的老年生活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者……他乱糟糟的书房里,乱糟糟的书桌上,挂满茶垢的保温杯下面压着几页竖排稿纸,写的什么呢?哦,《红楼梦人物论系列之贾探春》……“平凡”、“安稳”、“默默”,这一类的形容词,在李希凡早前的人生历程里,是不曾有过的,相反的,“李希凡”这个名字,在建国以来我们主流的政治风景和意识形态脉动里,一直是跳跃闪烁的:1954年因为一篇批评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文章,得到毛泽东嘉许,火速蹿红,星火燎原——由俞平伯而胡适,由文艺批评而判决剿灭自由主义,作为一个敢于向大人物开火的“小人物”——点燃了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文化改造的新一轮高潮;接下来的六七十年代,作为《人民日报》文艺评论员的李希凡,激昂指点,参与到大大小小的文化运动中来,所谓“南姚(文元)北李(希凡)”,李希凡是风光显著的红人……贫寒少年爱好上马克思主义在作为被钦点过的“小人物”登上时代舞台之前,李希凡的故事是从演绎一个贫苦少年为生存挣扎而开始的。

上个世纪40年代,北京郊县通州,李希凡是一个普通人家6个孩子中的一个,父亲失业重病,家境衰落,13岁开始,他先在洋服店当学徒,继而是印刷厂的童工。

逃难、遭师兄欺侮、半饥半饱、投亲靠友……经历着一般旧社会穷孩子生活的辛酸和粗砺。

20岁时,他寄居在山东姐姐姐夫家,工作是早晚接送外甥上下学,晚上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授姐夫赵纪彬做笔录。

“姐夫说马克思不说马克思,说卡尔;斯大林呢,是约瑟夫。

我就想这卡尔是谁?约瑟夫是谁?”于是白天,李希凡在做完家务后开始在书架旁逡巡。

马列选集、鲁迅小说、苏联文学,开始了他的启蒙。

没有什么意外的,贫寒少年李希凡爱上了马克思主义,“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同时,由山东大学文史系旁听生,经华东大学干部培训班,后入山大中文系正式读大学,再接下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班,李希凡几番努力,终是踏上了一个文化人旅途。

这期间,我们的祖国,也经历着改天换地的变化……“小人物”打响“可贵的第一枪”转折就发生在1954年的春假。

这个转折,既是李希凡本人的脱颖而出、“人生从此不同”,也牵扯出5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一轮文化批判,涉及了更多人命运的变故。

4月的北京,假期中百无聊赖的李希凡,有朋友蓝翎来访,两人聊着聊着,说起最近《光明日报》上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观点,都感到“不对头”,于是商量着写个文章。

这篇题为《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的文章,发在《文史哲》杂志1954年第9期上。

文章的基本观点是对俞平伯提出挑战——“俞平伯先生未能从现实主义的原则去探讨《红楼梦》鲜明的反封建的倾向,而迷惑于作品的个别章节和作者对某些问题的态度,所以只能得出模棱两可的结论”、“俞平伯先生不但否认《红楼梦》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同时也否认它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俞平伯先生的唯心论的观点,在接触到《红楼梦》的传统性问题时表现的更为明显。

”……文章写就写了,发就发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实属预料之外了。

首先,毛泽东看到了,发话了:“看样子,这个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也许可以开展起来了。

事情是两个‘小人物’做起来的,而‘大人物’往往不注意,并往往加以阻拦,他们同资产阶级作家在唯心论方面讲统一战线,甘心作资产阶级的俘虏……”(1954年,《关于红楼梦问题研究的信》)很快,《人民日报》在毛泽东的授意下发表袁水拍文章《可贵的第一枪》。

10月,主题座谈会召开,除了李、蓝两个“小人物”,文艺界的“大人物”都出场了。

郭沫若、茅盾、周扬先后发表题为《三点建议》、《良好的开端》、《我们必须战斗》的讲话……,俞平伯“唯心”、冯雪峰——时任《文艺报》主编,曾对李、蓝二人文章提出修改建议——“压制革命力量”、而反动思想的根子——胡适和他的自由主义,遭到全面清算彻底判决……一篇小小文章搅和得全国文化界、思想界波澜壮阔。

“目瞪口呆,再也插不上嘴了。

”始作俑者之一的李希凡,就其个人功名而言,开始了风光得意的航程——1954年当年即当选全国第二届政协最年轻的委员;1955年,出席第一届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大会,并获奖章;同年6月,作为新闻界代表,出席国际青年联欢节,出访东欧和苏联——初夏时节,火车专列穿过莽莽西伯利亚,餐车里,音乐欢快,文艺代表团的活泼的女孩子正在耐心教红人李希凡跳舞……“我怎么学也学不会,到了冰岛共产党主席女儿邀请跳,还是踩了人家的脚……”偶像的烦恼也总还是幸福的烦恼。

当年李希凡和蓝翎遭到的追捧也是相当广泛的。

一个有名的例子是:当时中国人民大学被普遍认为最有才华的女学生程海果,就将“两个小人物”名字中各取一字,“林希翎”,定为自己的笔名。

而据李希凡说,他两年前为编艺术史申请经费,财政部长项怀诚慷慨地答应,笑说,自己当年可是李的“粉丝”。

不听江青的话“小人物”的命运就此结束了。

1954年秋,李希凡给当时的文化部长周扬写信,征求意见,自己即将毕业想去研究所工作,周扬转达毛泽东的意思表示反对,“那不是战斗的岗位”。

于是,从1955年至1986年,李希凡先生就一直在《人民日报》文艺评论部以笔为旗,革命不息战斗不止。

“马克思主义啊,我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多年来,李希凡以社会分析阶级论为理论工具,不仅对各时期的重要文艺作品,比如《红旗谱》、《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创业史》、《红岩》、《苦菜花》、《欧阳海之歌》等发表评论文章,还不遗余力地参加到历次的问题论争中来,比如,“阿Q”问题、《琵琶记》与封建道德问题、历史剧问题、戏曲的推陈出新问题、批“鬼戏”、哲学上批杨献珍“合二为一”、史学上批翦伯赞的“让步政策”……于是,一方面李希凡借着被当时中国最大的人物钦点过的余辉,继续以“文名”“红”下去,另一方面,李希凡接下来又因被这位大人物叱咤风云的夫人江青“赏识”而其又“不识抬举”,再起是非——“一个小人物”,在大人物们、政治运动、权力斗争的阴影里,左右不是,诚惶诚恐。

“那是1964年。

”41年后,李希凡回忆起当初影响他后来几十年的两次谈话,已经可以举重若轻。

“她说让我注意《海瑞罢官》,说有问题,是对‘三自一包’的影射。

我心想,扯不上啊。

就不表态,装糊涂。

隔了一个月,她又叫我去,这回说了周扬一大堆不是,说他亭子间出身——我心想,那人家后来不是去延安了吗?又说,如今文艺状况不好,戏曲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意思都是周扬的错。

可是,我心想,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呢?周扬是党中央毛主席委任的,我一个《人民日报》文艺评论员,管不上啊。

”有人“装糊涂”,有人更识相。

不久,批判《海瑞罢官》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冲锋陷阵的笔杆子就是上海的姚文元。

错失如此重要的表现机会,李希凡所在的《人民日报》敏感慌张起来,冷言冷语到李希凡耳朵里——“‘不是党中央没找我们啊,而是我们没写啊’。

”而很快“文化大革命”开始,李希凡因为“不听话”被率先贴出大字报。

接下来,李希凡的遭遇虽然谈不上特殊惨烈,但又红又正的地位显然罩上了阴影。

可是新的转机又以大人物的一句询问的形式出现了。

那是1967年,“中央文革”请文艺界的人士看样板戏,其间,江青问了一句“李希凡来了没有”。

这句话,让李希凡的地位有微妙的回升;但同样是这句话,在1976年“四人帮”被揪出来后,就有了负面效应——“李希凡被江青保过啊,我是她文艺黑线的红人啊——就是这样滑稽,‘城头变换大王旗’啊……”与蓝翎的是非恩怨在李希凡兴衰毁誉参半的故事后面,还掩映着另一个,当初令其一举成名的文章的联合作者,蓝翎的起起落落。

只不过,二人的境遇似乎总有些“此起彼伏”的对照的意思。

而从一开始就埋下的分歧的伏笔,最终让两个年轻时的密友到了老年势如冰炭,笔墨开战,直至其中一人撒手人间。

而他们人生的对立,也不止是个人性格的差异,更笼罩着那个特殊年代特殊的势利和无常。

因为交战双方中的一方,蓝翎先生已经在今年年初去世,所以关于李、蓝二人的官司,我们只能得到一面之辞,在他们之间判定是非是卤莽而不可能的,但是,从李的角度,我们就可以感受到那个年月、那个无所不在的所谓意识形态,对人的扭曲。

李说:蓝找他茬儿,一个是要跟他争当初那篇改变他们命运的文章的“发明权”,一个是把自己被划为右派的事情归咎于李希凡的落井下石。

而这些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是嫉妒,是长期的心理不平衡——这“嫉妒”、“心理不平衡”是怎么郁积起来的呢?按李的说法:当初联合署名文章而来的名利,分配上确实有偏向——蓝翎的风头始终没有李希凡那么健,抛头露面的事,李总比蓝多。

但原因不在李“抢”,而在于蓝的上不了台面——按照当年的组织路线,蓝是有问题的,蓝曾经在国民党的军队当过兵,其家庭也有过“不清白”的复杂历史。

而且,蓝又一直“写些偏激杂文,批评官僚主义”。

这让大家为难,对他情绪复杂,一方面顾及“主席的意思”,另一方面,又操心他不识时务。

直至一篇《面对着血迹的沉思》惹恼北京市的官员。

随后不久,1957年,蓝翎被划为右派;而就在这时,李希凡入党,开始了持续很长时间的文艺战线红人的风光。

再往后的“文革”,同在《人民日报》文艺部的二人亦各有派别对彼此各有保留,直至“粉碎四人帮”,蓝翎的势头渐渐盖过李希凡,尤其是1986年后,李调离,蓝翎后来任文艺部主任;但接下来没几年,蓝翎又不再主持工作;而李希凡则因为成功地劝阻了艺术研究院“上街”而得到上头的好评……在李、蓝是非中,很微妙的,就是二人对自己和对方在不同时间上政治立场“左”或“右”的辨析。

1957年反右:蓝翎因“右”受贬并迁怒在他看来“因‘左’而保全”的李希凡;后来蓝翎平反:蓝翎讽刺李希凡到处称自己是“漏网的右派”,而李希凡又说,“蓝翎对他的‘左’,却从未见与拔刀相向的情势”;再后来,90年代蓝翎反省当年批判吕荧事件,称李希凡是“假右”,而自己是“假左”……毛主席啊毛主席关于“左”还是“右”——年轻的时候,迫于形势,有还是没有,真真假假的攀附、为利益所趋的摇摆——似乎不大好判断;但如今,年近80的李希凡是坦率没有避讳的——“左”、“僵化”,对这样的标签,李已无意反驳;而尤其是在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评价和态度上,坚决反对“忘恩负义”、“跟风转”,理直气壮地赤胆忠心一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