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涌水量计算--自动计算表

合集下载

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工程信息:
工程名称:未命名工程;方案编制人:张工;编制日期:2019-11-28。

施工单位:建科研
施工;建设地点:和平西桥;地上层数:13;地下层数:3层;建筑高度:40米;建筑面积:10000m2;建设单位:建科研建设公司;设计单位:建科研设计院;监理单位:建科研监理公司;勘查单位:建科研勘察院;总工期:360天;结构类型:框架;
一、基坑类型:
基坑属于均质含水层澘水完整井基坑,且基坑远离边界。

二、基坑简图:
三、计算公式:
其中Q──基坑涌水量;
k──渗透系数,k=5.00;
H──澘水含水层厚度,H=6.70m;
S──基坑水位降深,S=4.00m;
R──降水影响半径,R=46.30m;
r0──基坑等效半径,r0=10.73m。

四、计算结果:
基坑涌水量 Q=353.97m3/d。

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金茂.江滨豪圆工程;属于剪力墙结构;地上32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95.50m;标准层层高:2.90m ;总建筑面积:129500.00平方米;总工期:720天;施工单位:广西裕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工程由钦州市金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杭州世华城建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广西地质基础工程公司有限地质勘察,上海申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广西裕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由王翰锋担任项目经理,黄赞兴担任技术负责人。

一.基坑类型:
基坑属于均质含水层澘水完整井基坑,且基坑远离边界。

二.基坑简图:
三.计算公式:
其中 Q──基坑涌水量;
k──渗透系数,k=5.00;
S──基坑水位降深,S=4.00m; R──降水影响半径,R=46.30m; r0──基坑等效半径,r0=10.73m。

H──澘水含水层厚度,H=6.70m;
四.计算结果:
基坑涌水量 Q=353.97m3/d。

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公式汇总

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公式汇总

一、基坑总涌水量计算按井管(筒)是否穿透整个含水层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按井深分为浅井、中深井和深井。

当水井开凿在承压含水层中,而承压水头又高于地面时称承压井或自流井。

(一)、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1、基坑远离水源时:如图1(a )图1 符号意义 单位 k土的渗透系数 m/d H潜水含水层厚度 m S基坑水位降深 m R降水影响半径 m γ0基坑等效半径 m Q 基坑总涌水量 m 3/d当为潜水含水层时: 当为承压水时: )1lg()2(366.10r R S S H K Q +-=kHS R 2=kS R 10=(2)、基坑等效半径当基坑为圆形时就是基坑半径,当基坑为矩形时如下计算:γ0=0.29(a+b)当基坑为不规则形状时:πAr =02、基坑近河岸:符号意义单位b基坑中心到河岸的距离mQ基坑总涌水量m3/d(二)、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如图2(a)图2符号意义单位h m(H+h)/2ml过滤器长度m2lg)2(366.1rbSSHkQ-=)2.01lg()1lg(366.122rhllhrRhHkQmmm+-++-=)2(hHhm+=R降水影响半径 γ0基坑等效半径 S基坑水位降深 Q 基坑总涌水量 m 3/db>M/2 如图2(b )符号意义 单位 M见表格上说明 m Q 基坑总涌水量 m 3/d1、基坑远离水源时:如图3-a]14.0lg 25.066.0lg 2lg[366.122200l M b M l r l l r b s l ks Q -+++=)1lg(73.20r R MS k Q +=图3符号意义 单位 M承压水厚度 m S基坑水位降深 m k土的渗透系数 m/d R降水影响半径 m γ0基坑等效半径 m Q 基坑总涌水量 m 3/d2、基坑近河岸:b<0.5γ0 如图3-b b 为基坑中心至河岸的距离符号意义 单位 b见表上说明 m Q 基坑总涌水量 m 3/d(四)、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如图4符号 意义 单位)2lg(73.20r b MS k Q =)2.01lg()1lg(73.200r M l l Mr R MS k Q +-++=(五)、均质含水层承压-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如图5图5 符号 意义 单位 R降水影响半径 m M承压水厚度 Hhγ0基坑等效半径 Q基坑总涌水量 m3/d)1lg()2(366.102r R h M M H k Q +--=。

涌水量计算公式

涌水量计算公式

Q=#DIV/0! 1.366K*(2H-S)*S/log(1+R/r)对潜水含水层按下式计算R=02*S*SQRT(K*H)对承压含水层按下式计算R=010*S*SQRT(K)r=00.29*(a+b)r=0SQRT(A/3.1415926)Q=#DIV/0! 1.366k*(2H-S)*S/log(2b/r)Q=#DIV/0! 1.366k*(2H-S)*S/log(2(b 1+b 2)*COS(3.1416*(b1-b2)/2/(b1+b2))/3.1416r)Q=#NUM! 1.366k*(2H-S)*S/(2log(r+R)-log(r*(2b+r)))Q=#DIV/0! 1.366k*(H²-h m ²)/(log(1+R/r)+(h m -l)*log(1+0.2*h m /r)/l)2、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1)当基坑远离地面水源一、基坑涌水量计算(2)基坑靠近河岸时(3)基坑位于两地表水体之间或位于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时(4)当基坑靠近隔水边界时当基坑非圆形时,矩形基坑等效半径按下式计算当基坑非圆形时,不规则形状基坑等效半径按下式计算(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时1、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Q=#DIV/0!1.366ks*((l+s)/log(2b/r)+l/(log(0.66l/r)+0.25l/M*log(b²/(M²-0.14l²)))Q=#DIV/0! 1.366ks*((l+s)/log(2b/r)+l/(log(0.66l/r)-0.22arsh(0.44l/b))Q=#DIV/0!1.366ks*((l+s)/log(2b/r)+l/(log(0.66l/r)-0.11*l/b))Q=#DIV/0! 2.73k*MS/LOG(1+R/r)Q=#DIV/0! 2.73k*MS/LOG(2b/r)Q=#DIV/0! 2.73k*(2H-S)*S/log(2(b 1+b 2)*COS(3.1416*(b 1+b 2)/2/(b 1+b 2))/3.142r)Q=#DIV/0! 2.73k*MS/(LOG(1+R/r)+(M-l)/l*log(1+0.2*M/r))Q=#DIV/0! 1.366k*((2H-M)*M-h²)/log(1+R/r)q=0120πrlk^(1/3)降水3、均质含水层承压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2)基坑靠近河岸(3)基坑位于两地表水体之间或位于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时(2)当基坑靠近河岸,含水层厚度不大时(3)当基坑靠近河岸,含水层厚度很大时4、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5、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n=#DIV/0! 1.1*Q/qK H S R ra bAk H S r bk H S r b1b2k H S r R bk H h m r R l hk b h r s l Mk b h r s larsh (0.44l/b)#DIV/0!k M S R rk M S b rk H S r b1b2 k M S R r l k M H h R rQ q r l k公式中参数Q------基坑涌水量K------土壤的渗透系数H------潜水含水层厚度S------基坑水位降深R------降水影响半径k------土的渗透系数r------基坑等效半径a、b------基坑的长、短边A---------基坑面积(b<R/2)M---------由含水层底板到滤头有效工作部分中点的长度(b>M/2)(b<l)(b>l)M--------承压含水层厚度b<0.5rq-------单井出水量r-------过滤器半径(m)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m/d)。

基坑涌水量计算

基坑涌水量计算

20.3 1.0 10.0
21656.04 37748.17 2481.78 38832.37 10766.56 #NUM! 12336.18 12337.08 24.67 0.25 #########
降水井的数量(n) )
圆形基坑半径(r0)

52
←输入n值
1.0
4.01
单井井 潜水完整井 管进水 长度 (y0)计 承压完整井 算
######## 基坑中心点水位降 深(S)计算
潜水完整井稳定流
承压水完整井稳定流
##################
100.0 1.0 1.0
←输入b ←输入b1 ←输入b2
要求降深面标高到含水层底面标高的距离(h) 由含水层底板到过滤器有效工作部分中点的长度(M) 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L)
4、近河基坑降水,含水层厚度很大时,计算涌水量(Q)【当b<L时】
1、当基坑远离边界时,计算涌水量(Q)
基坑涌水量|(Q)
10766.56 设计单井出水量(q) 480.0
降水井的数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降水参 过滤器半径(rs) 0.25 管井的出水量(q) 2323.17 管井半径(rw) 数输入 各井距基坑中心或各井中心处的距离之积(r1*r2*……rn)
渗透系数(K) 基坑涌水 量参数输 潜水含水层厚度(H) 入 基坑水位降深(S)
15.0 26.3 6.0
降水影响半径(R) 基坑等效半径(r0) 【按JGJ120-99第 F.0.7条规定计算】
119.2 142.1
基坑中心点 离河岸边的 距离(b)【 b<0.5R】
1、当基坑远离边界时,计算涌水量(Q)

隧道涌水量自动计算表

隧道涌水量自动计算表

0.44
1
q=
2.51
0.07
0.89
0.38
0.28
0.26
1.18
0.46
2.51
0.13
0.1757 0.3382 0.0728 0.5428 0.3263 1.4558
1.394227969 0.546376227 0.840527594
0.619 2.096 0.342
0.863027113 1.145204572 0.287460437 2.295692122
217.0
13
6.5 1.317 80 6.5 0.125 686 6.5 0.341 48
0.1
225.7
13
6.5 2.229 56
0.1
217.0
13
6.5 0.148 288
0.1
232.3
13
6.5 0.255 61
该段可能涌水 量(m3/d)
75.362 19.290 7.422 23.490 35.503 95.532 105.378 85.980 16.386 124.813 42.482 15.548 647.185
静止水位至洞 底距离H
25 32 48 130 135 160 170 145 95 95 50 10
q=K[(H2-h2)/(Rr)+π(H-
h)/ln(4R/W)]
隧道排水沟深 R(隧道涌水 W隧道断面宽
q(m3/d*k 长度L
度h
影响半径)m 度
r=W/2 m)
(m)
0.1
225.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
0.1
q=2*α
*K*H/ln(R/r)

基坑涌水量计算

基坑涌水量计算

基坑涌水量计算G.0.1 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可按下列规定计算(图G .0.1):1 当基坑远离边界时,涌水量可按式(G.0.1-1)计算:⎪⎪⎭⎫ ⎝⎛+-=011)2(366.1r R g S S H k Q (G.0.1-1) 式中 Q ——基坑涌水量;k ——渗透系数;图G .0.1 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简图 (a)基坑远离边界;(b)岸边降水;(c)基坑位于两地表水体间;(d)基坑靠近隔水边界H ——潜水含水层厚度;S ——基坑水位降深;R ——降水影响半径;0r ——基坑等效半径,按第G.0.7条规定计算。

2 岸边降水时涌水量可按式(G 。

0。

1-2)计算:21)2(366.1r b g S S H k Q -= b <0.5R (G.0.1-2) 3 当基坑位于两个地表水体之间或位于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时,涌水量可按式(G.0.1-3)计算:⎥⎦⎤⎢⎣⎡+-+-=)(2)(cos )(21)2(366.12121021b b b b r b b g S S H kQ ππ (G.0.1-3) 4 当基坑靠近隔水边界,涌水量可按式(G.0.1-4)计算: )2(1)(21)2(366.1000r b gr r R g S S H k Q +-+-= b ′<0.5R (G.0.1-4) G.0.2 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可按下列规定计算(图G.0.2):1 基坑远离边界时,涌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 ⎝⎛+-=00222.01lg 1lg 366.1r h l l h r R H k Q m m mh (G.0.2-1)式中, 2 近河基坑降水,含水层厚度不大时,涌水量可按式(G.0.2-2)计算:⎥⎥⎥⎥⎦⎤⎢⎢⎢⎢⎣⎡-∙+++=2220014.0lg 25.066.0lg 2lg 366.1l M b M l r l l r b S l kS Q(G .0.2-2)式中 M ——由含水层底板到过滤器有效工作部分中点的长度。

基坑涌水量计算

基坑涌水量计算

r 0=17.40m r 0=16.93m 最终的r 0=16.93m 4.1潜水R=144.08m 4.2承压水R=207.97m 涌水量Q=2295.0m³/d 基坑降水后水位到含水层底板厚度………………………h= 6.0m 3 等效半径5 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涌水量计算r 0=0.29(a+b)3.1矩形基坑3.2不规则基坑4 影响半径 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l= 5.0m 含水层底板到过滤器有效工作部分中心长度(M)………L=8.0m 承压含水层厚度 ……………………………………………M=10.0m 1地表水体距基坑距离……………………………………b1=25.0m 2地表水体距基坑距离……………………………………b2=20.0m 基坑至隔水边界距离………………………………………d=25.0m 矩形基坑的宽………………………………………………b=20.0m 不规则基坑面积……………………………………………A=900.0m2 岸边降水基坑离岸距离……………………………………B=20.0m 潜水含水层厚度……………………………………………H=12.0m 基坑水位降深 ……………………………………………S= 5.0m 矩形基坑的长………………………………………………a =40.0m 基坑涌水量计算书2 基本资料 渗透系数 …………………………………………………k =17.30m/d 1 依据及参考资料 (1)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参考资料:《工程地质手册》B<0.5R Q=6012.3m³/d Q=10112.1m³/d [ ]= 1.67d<0.5R Q=1651.4m³/d Q=1469.2m³/d hm=9.0mQ=2149.2m³/d18.19A1=26.78A2=-8.595.3基坑位于两个地表水体之间6.2岸边降水,含水层厚度不大时 b>M/2[ ]=[A1+A2]6 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6.1基坑远离边界hm=(H+h)/25.2岸边降水5.4基坑靠近隔水边界6.3岸边降水,含水层厚度很大时 1212012(2)1.3662()()lg[cos ]2()H SSQ k b b b b r b b ππ-=+-+0(2)1.3662lg()H S SQ k br -=000(2)1.3662lg()lg (2)H S SQ k R r r b r -=+-+Q=Q=3004.2m³/d [ ]=A1+A2[ ]=A1+A3A1=26.78A2=A3=-1.36Q=2102.2m³/d Q=6324.1m³/d Q=10636.5m³/d[ ]=0.227.3基坑位于两个地表水体之间8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7 均质含水层承压水完整井7.1基坑远离边界7.2岸边降水Q=983.0m³/d 9均质含水层承压-潜水非完整井Q=2187.9m³/s。

基坑排水计算

基坑排水计算

一:基坑采用明沟排水,积水池抽水的方式,因此采用大井法估算其基底流入的水量之和。

①渗流量谁之和采用以下公式计算:Q1=1.366KS (2H−S )lg R r 0+ 6.28KSr 01.56+r 0m 0(1+1.185lg R 4m 0)公式中:Q —基坑总涌水量K —土的渗透系数(m/d )由设计10−5cm/sec 换算得72m/d S —抽水时坑内水位下降值(m ),本计算中为积水坑高度1m H —抽水前基坑以上的水位高度(m ),本计算中为1mR —抽水影响半径(m ),查表得出小砾石为500m —600m ,本计算采用600mr 0—引用假想半径,由于本计算中为矩形基坑,r 0=ηa+b 4计算,由b a =80150=0.54查表得出:η=1.16−1.140.6−0.4x (0.54−0.4)+1.14=1.154 r 0=1.154X 150+804=66.355m 0—从坑底到下卧不透水层的距离(m ),本计算中为3m因此由以上计算公式得出:Q1=592.64m ³②最大降雨量基坑蓄水总量为:由最大日降水量324.4~434.8mm 得出,本计算日最大降雨量为440mm ,考虑到实际情况,采用0.5系数计算;Q2=0.44x150X80=5280m ³即基坑日均总水量为:Q=Q1+Q2=5280+592.64=5872.64m ³二,拟采用四台抽水泵抽水,则水泵所需功率为:N =K 0QH 075η1x η2公式中K 0—安全系数,取2Q —基坑的涌水量,本计算中为Q =Q 24=5872.6424=244.7m ³/hH 0—包括扬水、吸水及由各种阻力所造成的水头损失在内的总高度,本公式取14mη1—水泵效率,一般取0.40—0.50,本计算中取0.45 η2—动力机械效率,一般取0.75—0.85,本计算中取0.8即:N =0.25X 2x244.7x1475x0.45x0.8=63.44kw查表得出,本工程适用4台4PN 型泥浆泵抽取基坑积水。

基坑排水计算

基坑排水计算

一:基坑采用明沟排水,积水池抽水的方式,因此采用大井法估算其基底流入的水量之和。

①渗流量谁之和采用以下公式计算:Q1=1.366KS (2H−S )lg R r 0+ 6.28KSr 01.56+r 0m 0(1+1.185lg R 4m 0)公式中:Q —基坑总涌水量K —土的渗透系数(m/d )由设计10−5cm/sec 换算得72m/d S —抽水时坑内水位下降值(m ),本计算中为积水坑高度1m H —抽水前基坑以上的水位高度(m ),本计算中为1mR —抽水影响半径(m ),查表得出小砾石为500m —600m ,本计算采用600mr 0—引用假想半径,由于本计算中为矩形基坑,r 0=ηa+b 4计算,由b a =80150=0.54查表得出:η=1.16−1.140.6−0.4x (0.54−0.4)+1.14=1.154 r 0=1.154X 150+804=66.355m 0—从坑底到下卧不透水层的距离(m ),本计算中为3m因此由以上计算公式得出:Q1=592.64m ³②最大降雨量基坑蓄水总量为:由最大日降水量324.4~434.8mm 得出,本计算日最大降雨量为440mm ,考虑到实际情况,采用0.5系数计算;Q2=0.44x150X80=5280m ³即基坑日均总水量为:Q=Q1+Q2=5280+592.64=5872.64m ³二,拟采用四台抽水泵抽水,则水泵所需功率为:N =K 0QH 075η1x η2公式中K 0—安全系数,取2Q —基坑的涌水量,本计算中为Q =Q 24=5872.6424=244.7m ³/hH 0—包括扬水、吸水及由各种阻力所造成的水头损失在内的总高度,本公式取14mη1—水泵效率,一般取0.40—0.50,本计算中取0.45 η2—动力机械效率,一般取0.75—0.85,本计算中取0.8即:N =0.25X 2x244.7x1475x0.45x0.8=63.44kw查表得出,本工程适用4台4PN 型泥浆泵抽取基坑积水。

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公式汇总

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公式汇总

一、基坑总涌水量计算按井管(筒)是否穿透整个含水层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按井深分为浅井、中深井和深井。

当水井开凿在承压含水层中,而承压水头又高于地面时称承压井或自流井。

(一)、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1、基坑远离水源时:如图1(a )图1注:(1)、降水影响半径宜根据试验确定,当基坑安全等级为二、三级时,当为潜水含水层时: 当为承压水时: (2)、基坑等效半径当基坑为圆形时就是基坑半径,当基坑为矩形时如下计算:γ0=0.29(a+b)当基坑为不规则形状时:)1lg()2(366.10r R S S H K Q +-=kHS R 2=kS R 10=πA r =02、基坑近河岸:(二)、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如图2(a )2lg )2(366.1r b S S H k Q -=)2.01lg()1lg(366.10022r h l l h r R h H k Q m m m +-++-=)2(h H h m +=2、基坑近河岸:(含水层厚度不大时)b>M/2 如图2(b ) 式中:b 为基坑中心至河岸的距离,M 为过滤器向下至不透水土层的深度1、基坑远离水源时:如图3-a]14.0lg 25.066.0lg 2lg [366.122200lM b M l r l l r b s l ks Q -+++=)1lg(73.20r R MS k Q +=2、基坑近河岸:b<0.5γ0 如图3-b b 为基坑中心至河岸的距离(四)、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如图4)2lg(73.20r b MS k Q =)2.01lg()1lg(73.200r M l l M r R MS k Q +-++=(五)、均质含水层承压-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如图5图5)1lg()2(366.102r R h M M H k Q +--=。

涌水量计算公式

涌水量计算公式

Q=#DIV/0! 1.366K*(2H-S)*S/log(1+R/r)对潜水含水层按下式计算R=02*S*SQRT(K*H)对承压含水层按下式计算R=010*S*SQRT(K)r=00.29*(a+b)r=0SQRT(A/3.1415926)Q=#DIV/0! 1.366k*(2H-S)*S/log(2b/r)Q=#DIV/0! 1.366k*(2H-S)*S/log(2(b 1+b 2)*COS(3.1416*(b1-b2)/2/(b1+b2))/3.1416r)Q=#NUM! 1.366k*(2H-S)*S/(2log(r+R)-log(r*(2b+r)))Q=#DIV/0! 1.366k*(H²-h m ²)/(log(1+R/r)+(h m -l)*log(1+0.2*h m /r)/l)2、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1)当基坑远离地面水源一、基坑涌水量计算(2)基坑靠近河岸时(3)基坑位于两地表水体之间或位于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时(4)当基坑靠近隔水边界时当基坑非圆形时,矩形基坑等效半径按下式计算当基坑非圆形时,不规则形状基坑等效半径按下式计算(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时1、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Q=#DIV/0!1.366ks*((l+s)/log(2b/r)+l/(log(0.66l/r)+0.25l/M*log(b²/(M²-0.14l²)))Q=#DIV/0! 1.366ks*((l+s)/log(2b/r)+l/(log(0.66l/r)-0.22arsh(0.44l/b))Q=#DIV/0!1.366ks*((l+s)/log(2b/r)+l/(log(0.66l/r)-0.11*l/b))Q=#DIV/0! 2.73k*MS/LOG(1+R/r)Q=#DIV/0! 2.73k*MS/LOG(2b/r)Q=#DIV/0! 2.73k*(2H-S)*S/log(2(b 1+b 2)*COS(3.1416*(b 1+b 2)/2/(b 1+b 2))/3.142r)Q=#DIV/0! 2.73k*MS/(LOG(1+R/r)+(M-l)/l*log(1+0.2*M/r))Q=#DIV/0! 1.366k*((2H-M)*M-h²)/log(1+R/r)q=0120πrlk^(1/3)降水3、均质含水层承压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2)基坑靠近河岸(3)基坑位于两地表水体之间或位于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时(2)当基坑靠近河岸,含水层厚度不大时(3)当基坑靠近河岸,含水层厚度很大时4、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5、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n=#DIV/0! 1.1*Q/qK H S R ra bAk H S r bk H S r b1b2k H S r R bk H h m r R l hk b h r s l Mk b h r s larsh (0.44l/b)#DIV/0!k M S R rk M S b rk H S r b1b2 k M S R r l k M H h R rQ q r l k公式中参数Q------基坑涌水量K------土壤的渗透系数H------潜水含水层厚度S------基坑水位降深R------降水影响半径k------土的渗透系数r------基坑等效半径a、b------基坑的长、短边A---------基坑面积(b<R/2)M---------由含水层底板到滤头有效工作部分中点的长度(b>M/2)(b<l)(b>l)M--------承压含水层厚度b<0.5rq-------单井出水量r-------过滤器半径(m)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m/d)。

基坑涌水量计算公式

基坑涌水量计算公式

渗透系数(K)15.0降水影响半径(R)119.2潜水含水层厚度(H)
26.3基坑水位降深(S) 6.0规定(一):
4、近河基坑降水,含水层厚度很大时,计算涌水量(Q)【当b<L时】1、当基坑远离边界时,计算涌水量(Q)
2、近河基坑降水,含水层厚度不大时,计算涌水量(Q)【b>M/2】基坑中心点离河岸边的距离(b)【
b<0.5R】
非完整
井基坑涌水量
计算结果基坑等效半径(r 0)【按规定(一)计算】基坑涌水
量参数输入
142.1完整井
涌水量计算结果
3、基坑位于2个地表水体之间或位于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时,计算涌水量(Q)
4、基坑靠近隔水边界,计算涌水量(Q)
1、当基坑远离边界时,计算涌水量(Q)
2、岸边降水时,计算涌水量(Q)
3、近河基坑降水,含水层厚度很大时,计算涌水量(Q)【当b>L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