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策略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高职院校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和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据统计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一些专业就业率偏低,就业难度较大。
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对策,对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状况,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就业现状和就业压力原因,提出相应的就业对策研究并探讨就业指导与辅导的重要性,同时探讨创业扶持政策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改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环境,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1.2 研究目的本文主要旨在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就业对策并提出相应建议,以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了解他们就业的整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2. 探讨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原因,分析造成就业困难的根源;3. 提出有效的就业对策,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就业竞争力;4. 探讨就业指导与辅导的重要性,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就业服务;5. 分析创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情况,探讨如何更好地支持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步伐;6. 总结研究成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并展望未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前景。
2. 正文2.1 就业现状分析1. 就业率情况: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逐渐提升,但仍存在一定的波动。
有部分专业的就业率较高,但也有一些专业就业率偏低。
2. 行业分布: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
信息技术行业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成为就业热点。
3. 薪资水平: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刚刚毕业时的薪资水平较低,尤其是在一些传统产业和基层岗位上。
对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思考
学生 就业环境 包括 : 住宿条 件、工作时 间、工作 强度 、工作 危险 系数 等。学生 就业环境 越好 ,相对来讲学生 的就业质量越高 。 4 .学生就业发展前景
学生就业 的发 展前景对 于现在 的毕业 生在讲是一 个非常重要 的参
考标 准 ,发展前景指的是是 否有更 广阔 的就业机 会 ,例 如继续学 习 , 出国深造 ,员工 培训等 。学生是否有进 一步的发展 空间是高质量 就业
经验 ,还要具备一定的就业指导能力 即有能力帮助学 生进行职业生涯
的规划。在教学方面提高实践教学的安排 ,这样高质 量的教师退伍 就 能保证高质量的教学 培养出高质量 的学生 。
2 0 1 3 年 ・ 4 月 ・
学 术・ 理 论 现代瓣
对 提 高 高 职 毕 业 生就 业 质 量 的思 考
戴
摘
岭 ( 黄 冈职业技术学 院
4 3 8 0 0 2)
要 :在我 国大力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势下 ,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 已经成 为检 验 高职 办学水平的 重要评 价标准之一 。本 文通过对 高职
的 重 要方 面 。 二 、 高 职毕 业 生就 业 的现 状 和特 点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是解决 高职 学生就 业质量 的一个重 要 因素。 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为学生拓宽就业渠 道。让 学生在学校期 间 就有机会深入企业进行 体验、锻炼 。
4 .突出教师职业 性特色 ,落实 “ 三师型” 队伍建设
学生就业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 ,指 出就业质量的 内涵 ,找 到提 高学生就 业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真正发挥职业教育的特 色。 关 键 词 :提 高 高职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就 业 能 力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意义及 内涵 提供企业的培训 ,企业的设备 ,企业的实践机会 ,让 学生从进校 开始
提高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途径探讨
OCCUPATION|职业提高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途径探讨文 / 李欣■摘 要:就业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技工教育在促进就业方面不可或缺。
近年来,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一些问题。
技工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本文就提高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途径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技工院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途径■课 题:本文系2023年山东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科研课题“提高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途径研究”(课题编号:RSJY2023-Y057)的研究成果。
当前,劳动力供需匹配矛盾日益突出。
为充分发挥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笔者就技工院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途径进行探讨,旨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为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
一、聚焦重点产业链科学设置专业,优化技能人才供给结构,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技工教育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心的就业教育,因此,专业设置必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市场需要什么人就培养什么人,需要多少人就培养多少人。
建立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新机制,引导技工院校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完善专业优化、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紧密对接,建设与战略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集群相匹配的技工教育专业集群:一是深入开展调研,优化专业结构。
教指委企业专家和教育专家要深入调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和区域人才需求,超前预测人才需求专业分布,指导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提升毕业生培养精准度。
二是统筹专业设置,强化政策扶持。
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统筹区域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分批调整、合并和撤销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
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技工院校设置各自优势特色专业,增强技工院校办学特色和就业吸引力。
三是建立评估检查机制,加强规范标准管理。
建立标准化评价体系,对于新增专业办学条件、实训条件、师资力量和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定期检查评估。
浅谈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研究及措施分析
浅谈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研究及措施分析蒲莉(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20)[摘要]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调查研究对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很有必要。
分析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的情况、行业企业对高职毕业生人才的具体需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和发展思路,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就业质量方面的具体措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41-0186-02为了了解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和职业院校发展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管理的能力,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
一、调查说明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近三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发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问卷调查表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52份,收回率为85.2%,统计结果符合正态分布。
除了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以外,教学团队对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单位进行走访,召开用人单位座谈会,听取汇总了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我院在校人数逐年上升,高质量就业情况渐趋严峻。
高职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企业是接收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因此,征询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和招聘动态是就业保障的重点。
企业的用人标准、人才选择的条件等信号应及时高效地传递给大学生,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二、调查的目的与方式了解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基本情况、毕业生的薪资待遇、住宿条件、专业对口率、对工作的满意度等,根据行业发展动态评估未来几年学生的就业趋势。
从而能为毕业生、为专业、为用人单位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起到积极作用。
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部分高职院校为例
及分 析 ( 以安徽 省合肥 市 部 分高职 院 校为 例 )
从 目前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专业对 口情况看 ( 见表 2,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择业方 面不再一味追 ) 求专业对 口, 专业不对 口现象较为普遍 。 实际上 , 现
基 金 项 目 : 徽 省 教 育 厅 2 1 人 文 社 会 科 学研 究项 目( 目批 号 :0 0K 4 )安 徽 省 职 业 与 成人 教 育 学会 2 1 教 育 科 安 0 0年 项 2 1S 6 1 ; 00年
业就业过程 中暴露出的问题 , 结合 高职教 育特点, 从人才培养质量、 就业教育、 职业指导、 就业服务等方面
思考研 究解决 的对 策。 关键词 :高职 毕业 生 ; 业 质量 ; 查 ; 策 就 调 对 中 图分 类号 : 7 8 G 1. 5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3 3 3 (0 10— 170 17 — 2 12 1 )2 07 —4
一
40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 问卷调查 ,共发放 问卷 0 40 , 0 份 收回有效问卷 3 7 , 1 份 占总问卷 的 7 . %。 95 2 从有效问卷的情况来看 ,男生有 19 占4 . 2人 0 %, 7 女生有 18 占 5 . 20 届毕业生有 8 人 占 8人 9 %; 8 3 0 7 2 . 20 届毕业生有 9 7 %, 9 4 0 6人 占 3. 2 1 届毕 0 %,0 0 3 业生 有 14人 占 4 . 3 23 %。 调查 内容主要包括个人资料 、就业信息来源 、 工作单位性质 、 工作地域 、 薪资待遇 、 工作胜任度 、 工作满意度 、 跳槽情况 , 以及对学校教育 、 就业指导 评价 等方 面 内容 。 ( ) 查统 计结 果分析 二 调 1 . 生 就业 观 念 发生 新 变化 , 业 生择 业趋 毕业 毕
浅析高职院校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Business and Trade Talent商贸人才1842018年3月 浅析高职院校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焦美莲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目前在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大好的形势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本文从高职毕业生就业发展现状出发,从高职院校层面,深入剖析制约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因素,进而探索高职院校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率 问题 策略中图分类号:F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a)-184-02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最主要特征,便是其“职业”特点。
这一特点源自于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现于其毕业生就业率。
所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是考察其办学情况的关键指标之一。
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发展现状概述2010年2月28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成为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纲要还客观地设计了一系列有效的引导性政策工具,比如:通过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保护和扩大职业院校合格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通过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推进学校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通过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继续教育体系,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通道,扩大毕业生终身发展的空间。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
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人才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就业结构也需随之发生变化。
浅谈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罄童:丝凰.浅谈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骆静(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5)睛耍]伴随着1999年后高校的不断扩大招生,毕业生^数不断的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提高就业能力是高职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要想切实的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就必须明确自身定位,从提高就业能力入手。
能力才是大学生日后就业、择业、从业的基置。
本文就此时就业能力的内涵及高职院棱如何有针砷{生也加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p猢】高职院枝;学生;就业能力高职学生已成为我国高校人才资源供给的一个重要、庞大的群体。
从近几年高职招生总量持续大幅上升的现状看,高职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藐业能力入手,能力是大学生就业、从业的支点。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桕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源于就业,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隐性素质,是影响学生就业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关系其就业的层次和今后的发展。
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它包括自我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寻找就业机会的能力、把握就!止机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持续就业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㈠定位要准确。
培养目标要明确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该坚持定位于培养有必要理论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坚持在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知识够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同时应该围绕专!止所对应的社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不应过分强调“选拔”和“淘汰”,而是要尽可能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
㈡以市场需求为立足点1.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地方性和区域性社会对高职院校^才的需求是动态的,是因时、因地、因市场而不断变化的。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就业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为例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就业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为例鲁中海(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嘉兴314036)作者简介:鲁中海(1970—),男,汉族,浙江嘉兴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整理了嘉兴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了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高职院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质量[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4)11-0156-04高等教育普及化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心。
本调查以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职业现状为重点,通过了解毕业生在职业岗位的表现来反思观察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学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客观依据,达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一、调查样本本次调查对象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调查由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起,我校发动毕业生参与。
本次调查我校共回收问卷2857份,其中有效问卷2852份,有效作答率为95.45%。
二、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情况毕业生就业类型通常可以分为受雇工作(包括签订就业协议就业、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等)、自主创业(包括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自由职业(指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类职业,如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全媒体运营工作者、电子竞技工作者等)、升学(国内读硕/博、专升本、出国留学等)、尚在待业(包括准备考研、考公等)和其他(包括参军、支教、支农、支医、“村官”、两项计划等)六大类。
(一)就业类型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统计数据,嘉兴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职业发展类型以受雇工作为主,比例为66.27%;其余类型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升学(18.41%)、自主创业(9.01%)、自由职业(3.02%)、其他(1.93%)及尚在待业(1.37%)。
职业教育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职业教育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职业教育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职业教育应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职业教育机构应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并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通过与企业合作,职业教育机构可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专业培训。
只有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其次,职业教育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职业教育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实践能力同样不可忽视。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企业更加看重的是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职业教育机构应加强实践教学,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只有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毕业生才能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第三,职业教育应加强职业规划指导。
很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困惑和迷茫,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因此,职业教育机构应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通过职业规划指导,毕业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兴趣,从而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
第四,职业教育应注重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就业市场的重要需求。
因此,职业教育机构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组织创业实践活动,职业教育机构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最后,职业教育应加强就业服务。
职业教育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就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等服务。
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职业教育机构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学生。
同时,职业教育机构还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浙江省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
6浙江省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制造大国都是技工大国,实现技能人才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毕业生就业率已经不能作为衡量技工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作为技能人才最直接的输送站,技工教育未来的发展重点应该是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一、浙江省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分析宏观上的就业质量是对一个社会就业的总体把握与评价,必须考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等多个方面对劳动关系的评价,科学把握高质量就业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具有较强的人职匹配度、相对合理的劳动报酬、相对稳定的工作性质等。
笔者通过对浙江省内十余所技工院校的2 250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其就业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报酬相对偏低技工院校毕业生大多就职于民营企业或私文 / 王尧林 傅凯杰摘 要: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体产业对外竞争的重要条件。
作为技能人才的后备军,技工院校毕业生未来将在这支队伍中承担重要角色。
本文以浙江省技工院校毕业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其就业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其就业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就业质量 技工院校毕业生 高质量发展营企业,大部分从事技术操作岗位工作,数据结果与技工教育的培养方向比较契合。
被调查的技工院校毕业生平均月薪水在4 000元左右,但工作一定年份后也只能稳定在4 000~5 000元,劳动报酬与劳动付出仍然不成正比。
(二)晋升机会普遍受限企业为技工院校毕业生提供的技术或管理方向的晋升机会有限,导致大部分技工院校毕业生长期停留在技术岗位,只能通过技能晋升改变工作状况;少数能够成功转到管理岗,但管理岗晋升路线为“3年班组长—5年主管(中层)—8年高层”。
普通技工院校毕业生的晋升趋势和发展途径相对缓慢且单一,导致技工院校毕业生在初入社会的岗位上工作超过2年的概率仅为10%左右。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作者:吴地花唐高华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对其就业问题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
应认真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与内在条件,据此提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对应策略,促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顺利地实现就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SWOT分析;对策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职教育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在校生总数已经超过了本科在校生数,成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大群体。
虽然有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喜人的局面,但从整体上来看,形势不容乐观。
因此,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分析与对策探究显得日益重要。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多元化发展,使就业环境变得越来越开放和动荡,这种变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了极大影响。
因此,社会外部环境分析与毕业生内部条件分析已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就业职能。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文试图运用SWOT分析法,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和内在资源进行全面剖析,旨在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探讨出多渠道解决的方案。
SWOT概述SWOT的内涵SWOT分析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是目前被企业和研究者最为广泛使用的战略分析工具之一。
S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指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es),O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T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
所谓SWOT分析法,就是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
SWOT体系介绍SWOT分析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内部优势因素、内部劣势因素、外部机会因素与外部威胁因素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进行排列,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SWOT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呈递增的趋势,另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被社会舆论视为“次等教育”的高职院校,其培养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也被用人单位看作是“夹生饭”。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本身因素和所处的外部环境分析,寻找其就业途径及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swot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一、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新形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
水涨船高,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呈递增的趋势。
据统计,2008年—201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559万、610万、631万、660万、680万,预计2013年将达到700万。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因此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城镇化使农业富余劳动力还在持续转移,劳动力总量庞大、供给充足的现象将长期存在。
廉价的农村劳动力走向城市,也在就业岗位上分走了一杯羹。
面对新形势,把swot分析运用到高职毕业生就业研究中,就是通过对毕业生个人因素的优势、劣势和对所处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机会、威胁进行分析,寻找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1.优势第一,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强。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经营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学生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外,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
使学生掌握了今后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这与企业看重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随时灵活熟练处理生产第一线问题的人才相适应。
第二,良好的心理优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已不是天之骄子,相对于研究生和本科生,高职院校毕业生由于生源先天劣势,从心理上更容易降低期望值,更容易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
高职生就业质量现状与提升策略探析
高职生就业质量现状与提升策略探析贺建邺,金本能(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摘要:大学生就业质量是对社会的整体发展状况的一种衡量,新形势下提高高职生就业质量将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面临的新的挑战。
当前高职生的就业质量总体不高,提高高职生就业质量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高职生自身共同努力。
关键词:高职生;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策略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93(2008)01—0005—03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具有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院校中.普通本科院校742所,普通高职院校1109所。
从横向上看。
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占据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力支撑。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相对降低.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结构中处于最底层次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因此。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提高高职生就业质量意义十分重大。
一、从数量到质量: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是反映就业活动的两个重要指标。
就业数量一般通过毕业生的就业率来衡量,2003年教育部出台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将学校扩招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
对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将减少招生.对就业率偏低的专业也要控制招生规模。
因此.毕业生就业率成为高等学校办学的生命线。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2003年是学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2003年6月初次就业率为50%,到9月,全国高校毕业生有70%找到了工作.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3%,而高职生就业率为55%。
1112005年6月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通过全国东、中、西部地区16个省份的34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不同学历之间毕业生就业率差异依然显著。
相对本科和研究生,专科毕业生就业园难仍然最大。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方法和途径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方法和途径摘要: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探讨高等职业院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大学生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对该问题从正观念,重指导;立特色,重培养;搭平台,注实践;掘资源,拓途径;励创业,解困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方法途径进入新世纪,我国进行高校扩招的同时,也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据统计,至2011年止,中国高职院校在校生达到960多万。
近两年,由于职业院校的增加,特别是国家鼓励企业及民间资金参与办职业教育,而结果就是导致高职毕业生快速增长,毕业生就业难不单是普通综合性院校的专利品,也是许多职业院校的心头之痛,职业教育的就业人数也直线上升,也带来一些列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面对每年如此庞大的就业人群,也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专员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率带来挑战,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的原因1、职业院校之间发展不平衡。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很多院校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对人才培养进行调整,凭借经济实力,在职业教育竞争中取得先机,但有些院校盲目跟风,没对自身优势进行定位,教学投入不够,办学没有特色,导致人才培养缺乏核心竞争力。
正是在这样一种职业教育环境下,使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高职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明显受到影响。
2、普通教育影响依旧根深蒂固。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崇尚精英教育,综合性院校的竞争力依旧强劲,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实践的倾向,无法公平面对高职学生与普高学生。
高职毕业生找工作的积极性受到了挫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3、职业教育定位不明确。
目前,虽然职业院校定位为培养技能性、实践性人才,但是办学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却照搬普通高校的办学方法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停留在原来的方式上,教学过程依旧是以理论、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平台拘于形式,无法把企业教学转移到校园教学,学生无法真正在校学到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动,高职院校的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如何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成为高职院校乃至整个教育界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策略的角度进行研究,以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首先,高职院校应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适应性。
就业指导的前提在于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密切合作,制定培养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
学校应加强实践教学,提供与就业相关的实习和项目课程,以增加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学校可以设立就业指导中心或部门,负责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和指导,包括职业规划、就业咨询、实习安排、就业信息发布等。
学校还可以邀请校友回校分享就业经验,组织就业招聘会和企业参观活动,以增强学生与企业的交流和沟通。
同时,学校应与就业市场保持紧密的联系,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动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以使学生成为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第三,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学生自主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就业指导不仅仅是提供一份工作,更是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的过程。
学校应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可以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自我认知能力。
同时,高职院校还应提供创业创新的支持和指导,鼓励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创业项目,为他们提供实现自主创业的机会。
此外,高职院校应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资源支持。
学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提供毕业生直接就业的岗位,为学生提供就业保障。
同时,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提供就业实践机会。
通过增加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缩小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融合差距,提高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途径的探讨
业 性 、 放 性和 实践 性 。 开 随着 高 等 教 育 “ 众 化 ” 大 的逐 渐 形成 , 等 教 育 的规 模 日趋 扩大 , 高 专 业 设 置 及 课 程 体 系 的构 建 是 人 才培 养 模 式 改 革 的 出 发 点 , 也 河北 省高 校 毕 业 生 总数 从 2 0 0 7年 的 2 .7万 人 , 加 到 2 0 16 增 0 9年 的 是高 职 院 校 人 才培 养 工 作 的 核 心 。 等职 业 院 校 在 专业 设 置 上 , 主 高 应 3 . 人 , 平 均增 长 2 . %。目前 河 北 省 高职 高 专 院 校 9 O5万 年 03 7 2所 , 在 动适 应 区域 经 济 发展 的要 求 , 于 把 握 新 的经 济 增 长 点 , 重传 统 专 善 注 校 生 已占 到高 校 在 校 生 总 数 的 6 %左 右 , 等职 业 教 育 的发 展 呈 上 5 高 业 与 新兴 专 业 的更 替 , 业 设 置 突 出 应 用 性 、 对 性 和 实效 性 原 则 i 专 针 升 的趋 势 ; 而 , 职 高 专毕 业 生 的 就 业 形势 却 日益 严 峻 ,0 7年 河 然 高 20 在 课 程 设 置 上 ,要 以就 业 能 力 为 导 向 ,融 入 行业 规 范 ,以职 业 岗位 北省高职 高专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仅 为 7 . %, 51 8 就业率低于 6 %的 ( ) 准 为 依 据 , 解析 职 业 岗位 能力 入 手 , 于 职 业 活 动 进行 分 析 O 群标 从 对 院校 达 1 9所 之 多 0 0年 河 北 省 高 校 毕 业 生 约 2 % 尚 未 实现 就 21 4 和 归纳 , 据职 业 岗 位群 要 求 设 置 课 程 , 构课 程 体 系 , 定 课 程 内 根 重 确 业 ,其 中高 职 毕 业 生 仍 然 是我 省 高 等 教 育培 养 出来 的 最 为 困难 的就 容 , 定课 程 标 准 。 制 业群 体 。 等职 业 院校 毕 业 生就 业难 问题 , 高等 职业 教育 的发 展 构 高 对 推 进 产 学 结合 的模 式 很 多 , 如 :订 单 式 ” 才培 养 模 式 、 2 1 例 “ 人 “ +” 成 新的挑战和考验 ; 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 , 是实现高职教育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学 工 交 替 ” 才 培 养 模 式 、 方位 合 作 教 育模 式 、 实 “ 人 全 “ 持续健康发展并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 。 训 一 科 研 ~ 就 业 ” 体 化合 作 教 育 模 式 。 职 院校 可 以 因地 置宜 地 探 一 高 1 高职 毕 业 生 就 业 状 况严 峻 求符 合 自身 特 点 的产 学 结 合 人 才培 养 模 式 。 建 立 高效 、 定 的 “ 企 稳 校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用人观念 的改变及高职 合 作 ” 式 是 提 高 职 业 教育 质 量 、 进 学 生 就 业工 作 有 效 的途 径 。校 模 推 “ 院校 人 才培 养模 式 的 改革 而 有所 改 善 , 与普 通 本科 生 相 比仍 处 于 劣 企 合 作 ” 以 “ 质 为 先 、 力 为 本 、 践 为重 ” “ 能教 育 、 能就 但 应 素 能 实 ,技 技 势 。有 大批 的 高职 学 生找 不 到 工作 , 业压 力严 峻 的情 况 下 , 就 提倡 “ 先 业 、 能成 才 ” 技 的原 则 要 求进 行 专 业 设 置 、 行 课 程 体 系和 教 学 内容 进 就业 , 择业 ”导 致 了很 多毕 业 生 毕 业 时慌 不择 业 , 后 , 即便 是 找 到 一 份 的构 建 。 工作 也 往往 是 学 非所 用 , 临时 性质 的 工作 。 高 职毕 业 生群 体 的真 实 或 高职院校和企业联手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培养 的要求进一步强化 就业状况, 远没有那些上报统计数字那样乐观。作 为高职毕业生相对 实践 性教 学 环 节, 高学 生 的 基 本应 用 能 力 、 提 岗位 实 务 能 力、 合 应 用 综 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来说 , 业的稳定性较差, 就 主要表现在就业岗 能力 、 业 创 新能 力 , 高社 会 、 创 提 用人 单位 对 学校 的满 意度 , 需链 条 把供 位 的频 繁 更换 ; 动 收入 的差 异悬殊 ; 劳 稳定 的劳 动 合 同签定 率 低 。 紧 紧连 接在 一 起 , 宽 学 生 的就业 渠 道 ; 过校 企 合 作教 育 , 生 可 以 拓 通 学 高职 毕 业 生 就 业 的 行 业 分布 仍 然 不 均衡 。很 多高 职毕 业 生 由于 在企 业 实 习中学 习到 先进 的操 作 技能 、 系统 管理 知识 、 了解 企 业员 工 的 能 力相 对 薄 弱 , 从 事 的工 作 在 人 才链 中处 于 最 低端 位 置 , 法 胜 任 职 业 素质 和 能 力要 求 , 工 作经 验 , 受 企业 文 化 , 得 团 队合 作 的 所 无 获得 感 获 技 术含 量 高 端 岗位 的 要 求 , 能 满 足社 会 对 人 才 的 需 求。 样 调 查 显 不 抽 经验 与成 就 , 工作 后 的 岗位适 应期 , 加毕 业后 的就 业机 会。 缩短 增 示, 高职 毕 业 生就 业 主 要 集 中在 传统 制造 业 、 交通 运 输 、 储 、 务 管 仓 财 23 提 高 高职 毕 业 生 自身 综合 素质 , 立 正确 的择 业 观 , 强就 . 树 增 理 、 发 零 售 等传 统 产 业 : 批 在软 件 开 发 、 舶 设 计 与 制造 、 车设 计 与 船 汽 业 竞 争 力 制造、 新材料新能源开发等现代制造业、 航海技术、 供用 电技术、 电 机 高 职 生 应 充 分利 用 在 校 期 间 的大 好 时 光 , 好 文 化基 础 知 识 , 学 为 设 备维 修 与管 理 就 业 率 仍 然很 低 。 今 后 的可 持 续 发 展莫 定 基 础 ; 好 专 业 知 识 , 自己具 有扎 实 的专 业 学 使 2 提 高 高职 院 校 毕 业 生就 业率 的应 对 措 施 知 识 功底 : 极 参 与 专 业 生 产 实 习、 会 实 践 , 学 生 服 务 社 会 的 同 积 社 大 高职 毕 业 生 就 业 问题 , 一 项 系统 工 程 , 是 需要 政 府 、 会 、 人 单 时 , 累 社 会 经 验 , 高 专 业 技 能 , 强 岗位 适 应 性 , 高 就 业 实 力 。 社 用 积 提 增 提 位、 校、 学 家庭 、 生个 体 等 多 方 面 的共 同努 力 , 真 分析 研 究 、 学 认 总结 、 高职 生在 校 期 间学 会 充 分利 用 现 有 的 教育 资 源 , 老 师、 书馆 、 如 图 网 找 准 结症 : 极 寻 找 突 破 口 , 取 切 合 实 际 的应 对 措 施 , 能 真 正 提 络 、 习单 位 等 , 胜 生理 惰 性和 人 性 弱 点 , 力 提 高 自身 的综 合 素 积 采 才 实 战 努 高 就 业率 , 动 高职 教 育 的健 康 发展 。 推 质 , 宽知识领域 , 拓 以适 应 知 识 经 济 社 会 对 人 才 多 方 面 的 需 求 , 强 增 21各级政府要完善政策法规促进毕业生就业 . 就业 竞 争 力。 良好 的体制和环境是 实现毕业生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才能真正 对 于 高 职 毕 业 生来 说 , 不仅 要有 过 硬 的 专 业知 识 底 蕴 , 要 有 良 还 能 把 “ 场 导 向 、 府调 控 、 校 推 荐 、 业 生 与 用 人 单 位 双 向选 择 ” 好 的 就业 心态 和 务 实严 谨 的职 业 精 神 等 ,必须 清 醒 地 意识 到 在 新 的 市 政 学 毕 的政 策真 正 落 到 实 处 。 级 政 府 、 育 部 门要 增加 对 高 等职 业教 育 的 各 教 就 业 形势 下 ,职 业 ” “ 自身 的 内 涵 在 不 断发 展 变 化 , 职 生 的就 业 观念 高 投 入 , 据 职 业 教育 发 展 的 实 际 需 要统 筹 各 专 项 资 金 的安 排 , 极 为 也应该与时俱 进 , 根 积 不断更新与发展 , 早作职业规划 , 抓住机 会积 累就 其 改 革和 发 展 提 供 条 件 保 障。 级政 府 应 积 极做 好指 导协 调 工 作 , 各 要 业 经验 , 极寻 找就 业 机 会 。 积 发 挥 宏观 调 节 和 导 向作 用 , 立 劳 动社 会 保 障 、 育 行 政 部 门 与高 职 建 教 除 此 之外 , 高职 院校 建 设 高 水 平 的 “ 师型 ” 伍 , 强 实训 基地 双 队 加 院 校 之 间 的沟 通 与 协 调 机 制 , 建 多 元化 的就 业 渠 道 , 导和 鼓 励 毕 建 设 ,加 强对 企 业 用 人 的调 研 ,注 重 并 改进 高 职 毕 业 生就 业指 导 工 构 引 业 生 面 向基 层 和 非 国有 企 业就 业 , 决地 方上 教 育 、 事 、 解 人 劳动 、 公安 作 , 大 高职 毕 业 生 就业 公共 服 务 力度 , 立 和 完 善就 业 工 作 体 系 , 加 建 等 部 门对 大学 生 的 就 业 都 ��
高职院校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率
职 院 校 要 做 到 进 一 步 加 强 专 业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 建 设 一 支 具 有 相 当 实 力 的 “ 师 型 ” 业 教 师 队 伍 ; 一 步 加 强 学 双 专 进
风 建 设 。 只 有 这 样 , 能 培 养 出社 会 需 要 的 人 才 , 生 才 才 学
能 够 顺 利 就 业
高 职 院 校学 生 就业 难 的原 因在 哪里 呢 ?除 了 社会 原
因外 , 键 原 因 在 于 学 校 内部 。 关
1高 职 院 校 师 资 质 量 问题 .
办 招 聘 会 等 , 高 职 院 校 的学 生 就 业 却 越 来 越 困难 。 但 而 且 学 生 的 就 业 质 量 较 差 .很 多 是 从 事 非 专 业 对 口 的 工 作 , 不 能 不 引 起 人 们 的 思 考 。 进 一 步 探 讨 高 职 院 校 如 这 何 提 高 学 生 就业 率 的 问题 ,是 当 今 高 职 院 校 重 要 的 研 究课题 。
业 院 校 的 学 生 就 业 困 难 问 题 却 越 来 越 显 得 突 出 。为 此 . 高
比 如 ,现 在 中 国 的 制 造 业 都 开 始 使 用 先 进 的 数 控 技 术 . 但 是 数 控 机 床 的 操 作 工 就 存 在 严 重 短 口 . 些 企 业 甚 至 一 开 出年 薪 1万 元 , 找 不 到 合 适 的 数 控 技 师 。 而 随着 很 0 还 多 产 业 从 “ 国 制 造 ” “ 国 创 造 ” 转 型 . 是 给 中 国 中 向 中 的 更 的 职 业 教 育 提 供 了 新 的 发 展 机 会 。 京 师 范 大 学 技 术 与 北 职 业 教 育 研 究 所 副 教 授 和 震 介 绍 说 : 职 业 教 育 培 养 的 “ 是 技 能 人 才 , 能 人 才 主要 是 将 理 论 、 计 转 换 成 具 体 技 设 的产 品 和 服 务 , 是 以操 作 为 主 , 时 也 有 理 论 和 技 能 它 同 支 撑 的工 作 。 国制 造 , 庸 置 疑 , 是 需 要 高 素 质 的技 中 毋 就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指导教师:戴桂君2009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号 200912120 姓名陈希英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对其就业问题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
因此,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与内在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对应策略,以使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SWOT分析;对策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employment of SWOT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Tutor: Dai Guijun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09 No.200912120 Name: Chen XiyingAbstract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has become a main force of the mass higher education, the study of the employment problem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refore, this paper uses the SWOT analysis 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condition undertook an analysis, put forwar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corresponding strategy, in order to make the smooth realization of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raduates; SWOT analysis; countermeasure目录一、引言 (1)二、SWOT概述 (1)(一)SWOT内涵 (1)(二)SWOT体系 (1)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 (2)(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势(STRENGTHS) (2)1.比较优势 (3)2.先发优势 (3)3.竞争优势 (4)(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劣势(WEAKNESSES) (4)1.个性心理弱势 (4)2.人文素质弱势 (4)3.文凭弱势 (4)(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机会(OPPORTUNITIES) (4)1.国家对高职教育和就业工作的重视 (5)2.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更多需求 (5)3.就业空间进一步扩大 (5)(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威胁(THREATS) (5)1.就业形势严峻 (5)2.社会心理的影响 (6)四、新形势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对策 (6)(一)SO(增长战略)对策 (6)1.利用高职院校着重培养技能的优势 (6)2.实现培养目标由普通应用型人才向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转变 (6)3.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灵活务实的设置专业 (7)4.高职院校的学生应树立理性就业观 (7)(二)ST(多种经营战略)对策 (7)1.融入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7)2.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7)3.强化服务培训,挖掘更多适合毕业生特点的就业岗位 (7)(三)WO(扭转战略)对策 (8)1.调整好就业心态 (8)2.获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 (8)3.加强个人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修养的培养 (8)(四)WT(防御战略)对策 (8)1.完善高等教育的法制体系 (8)2.努力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 (9)3.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9)结论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0)一、引言近年来,随着高校人数的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也随之成为一个为人们普遍重视的问题,而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其毕业生的就业就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蓝 领 的工 作 。
聘信息 ,组织校 内招聘会 ,发布招聘需求 与薪资信息 。高 职院校在第 三 阶段一定要加强校企联系 ,充分调动校 园资源 ,组织成 功率高 的招 聘会 。 ’
( 5 )探索创业指导体系 面对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政府 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 大学 生灵 活就业 ,特别是 大学生 自主创业 。创业 指导即通过对学 生进行创 业教 育 ,从 而培养学生创业 意识 、创业思维 、创 业技能等各种 创业综 合素 质 。创业指 导首先要结合就业指导课程 和创业指导类 选修课程 ,宣传 国家对大学生创业 的优 惠政策 ,营造 创业文化氛 围。其 次要通过 组织 学生参加全 国 “ 挑战杯 ”创业 比赛 ,让学生丰富创 业知识 ,拓展 创业 技 能。同时高职业 院校要探索开设校 内外创业基地 , 让 学生体验 创业 过程。合理安排顶岗实习 ,通 过顶岗实习 ,让学生在 就业前成 为创业 的熟手 ,同时 ,指导和鼓励毕业 生到西部地 区、中小企业 、乡镇 就业
论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以河北为例
论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以河北为例
郭玉洁;韩胜难;任宏伟;刘晓辉
【期刊名称】《中国成人教育》
【年(卷),期】2009(0)21
【摘要】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有助于国家对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高职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高职院校的发展。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关系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就如何提高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总页数】2页(P71-72)
【关键词】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对策
【作者】郭玉洁;韩胜难;任宏伟;刘晓辉
【作者单位】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7;G718.5
【相关文献】
1.培养学生敬业精神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思考[J], 苏耕水
2.培养学生敬业精神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思考[J], 苏耕水
3.浅谈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 [J], 王慧娟;黄正娇
4.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对策浅谈 [J], 周平欢
5.关于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问题的探讨——湖南科技职业学院2006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J], 张建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策略探讨
作者:崔刚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7年第08期
[摘要] 在我国经济结构亟须转型的当下,一方面是用工企业招不到合格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堪忧。
如何才能解决这种矛盾呢?从学校、政府、学生、企业四个层面进行策略探讨。
[关键词] 中职院校;就业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3-0166-01
经过将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结构已经从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输送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变为科技引领、万众创新的集约型经济。
这就需要高素质、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投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但是,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了好多年,政府、社会、个人都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但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却一直不尽如人意。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国现在的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与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学校、政府、企业和学生本身缺少有效的沟通,没有一个为需求而培养人才的通道,导致了企业无人用,学生就不了业的局面。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以提高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呢?
一、学校层面
(一)以市场为主导,科学设置专业
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教育在教学层次上和目标上是不一样的,普通高校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模式,但职业院校以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为目标。
学校要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课程和招生人数。
在专业设置上要打破传统布局,调整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让学生掌握以后能用得上、用得着的技能知识。
(二)强化实践技能,搭建服务平台
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没有实际操作经验,这是制约毕业生就业最严重问题。
这就需要学校消除重理论、轻实操的观念,主动将学生推向实操一线,实现理论、实操和经验的高度统一。
劳动力市场已经走向市场化和专业化,学校要积极顺应这一变化,提高就业服务能力。
学校要做好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衔接和沟通工作,让双方都能完全了解对方的需求信息,做到人尽其才。
学校也要培养学生的求职技巧,不管学生有多强的能力,如果不能用有效的方法表现出来,一切都是徒劳。
所以学校要开展就业技巧培训课程,搭建更多的就业服务平台,积极建立供需双方的有效沟通和相互信任。
二、政府层面
(一)增加职业教育投入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
但我国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却是比较落后的,对此,政府应该加大国民教育投入力度,让每个人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积极推进教育公平,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
(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经济任务是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城镇化建设,这些项目都可以带动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注入新活力。
未来中国经济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在新兴领域,如材料制造、电子智能、物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都可以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点,带动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
现代服务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解决就业问题的能力。
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打破垄断,消除壁垒,让更多的高附加值服务发展壮大并走出国门,为服务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以此增加服务业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能力。
(三)以创业带动就业
在经济下行的整体背景下,创业带动就业成了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捷径。
首先,为了鼓励创新创业,要优化自主创业政策。
政府要在工商税务等环节降低准入门槛,减少创业风险,免除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其次,引导毕业生科学的就业观念,让毕业生从基础做起,沉心静气地创业。
还要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开展创业培训,想方设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三、毕业生自身层面
(一)掌握专业知识
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理论是技术人才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基础。
在校期间,学生一定要做好专业知识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丰富阅历,开阔视野。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理论基础扎实了,才能对以后的技术训练提出有意义的指导。
与实际操作相比,特别是职业教育初期,理论知识是基础的基础。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
”只有理论知识扎实了,学生的操作训练才能更加熟练,才能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二)强化实践训练
只掌握理论知识,没有实际操作的实践,相当于空中楼阁,发展是不会深远的。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相辅相成,个人的才能才会增长,社会才能进步。
只有用实践检验理论,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优点,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理论从实践中来,反过来又去指导实践。
所以说,中职学校的学生一定要理论结合实践,求真务实,刻苦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
对于中职毕业生而言,在就业之前,首先要有良好的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自然进化的规律。
尤其是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学生如果不顺应时代的潮流,迅速做出改变,最终将会被社会所抛弃。
其次,就业后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不管学生身处何地,都要一直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这样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有一线生机。
所以说,就业时不能好高骛远,要从基础工作做起。
只有基层经验丰富了,将来才会走向高端的管理岗位。
没有付出、没有辛劳,就没有硕果的回报。
四、企事业层面
用人单位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不要唯文凭论、唯权威论,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
要与学校积极沟通,形成良好的互动,让学校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和学校一起,共同努力搭建实习平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给学生创造更好的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现代社会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更为迫切。
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学校要做好教育培训的工作,政府要搭建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校时学生要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用人单位要做好培训和再教育的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结构转型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