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作业
2018届高中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检测与评估
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单项选择题(2013·江门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段河流示意图和甲河心沙洲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 该河流位于我国的( )A. 东南地区B. 东北地区C. 西南地区D. 西北地区2. 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向东北B. 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C. 图中M为侵蚀岸,N为堆积岸D. 若在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沙洲发育速度将减慢读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回答3~5题。
3. 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A. 流水搬运B. 海浪堆积C. 流水堆积D. 洋流搬运4. 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黄土高原的沟壑B. 台湾岛C. 华北平原D. 喀斯特地貌5. 该地区聚落分布( )A. 在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B. 呈点状分散分布C. 蜿蜒分布于山前D. 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m),读图,回答6~7题。
6. 河流上游段(②处以上)的剖面图可能是( )7. 图中地区最有可能形成较大聚落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2012·江苏启东中学检测)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 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A. 侵蚀作用B. 搬运作用C. 溶蚀作用D. 风化作用9. 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④某年10月26日开始,西藏山南地区出现罕见的持续性暴雪天气,截至31日下午,5地19县的暴雪灾害,已造成10人死亡,3 000多人、14万余头牲畜被困。
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 西藏山南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A. 半山腰B. 狭窄河漫滩平原C. 三角洲平原D. 高山顶部11. 西藏山南地区聚落分布的成因( )A. 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B. 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C. 半山腰降水丰富D. 便捷的内河航运及海上运输二、综合题12. (2013·改编题)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L活动点拨11.教材第78页活动张家界市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落差较大,降水充沛,溪流发冇。
随着地壳抬升,溪流下切作用强烈,形成了狭长的河谷地形,河流两岸地势陡峻,河水湍急,河谷内多急流险滩。
2.教材第79〜80页活动(1)可以明显地看出堆积体具有山前洪(冲)积扇的扇形特征。
(2)洪(冲)积扇扇顶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分选性较差。
随着流水搬运能力向扇缘减弱,堆积物质变细,分选性较好,一般为砂、粉砂。
(3)不能。
一是因为实验选用的颗粒物大小比较均匀,二是促使小米或细沙自上而下运动的作用力只有重力。
(4)选择颗粒大小和形状不同、质量不等的物质混合后作为实验材料,用流水作搬运媒介。
3.教材第81页活动(1)河流上游海拔较髙,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分布,取水比较方便。
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以避免洪水的威胁。
(2)B地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因为B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
同时,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 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
1[课堂小结j (I)河流地貌课时演练水平测试;[学业达标]1.下列侵蚀类型与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向源头侵蚀一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B.向下侵蚀一一使河谷不断向下游方向伸长C.向河谷两岸侵蚀一一谷底后退,谷坡展宽,河流向横向发展D.向下侵蚀一一使河床加宽,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解析:向下侵蚀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向河谷两岸侵蚀使河谷展宽.0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答案:A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2〜3题。
2.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中游落差小B.地转偏向力作用C.河流含沙虽:大D.入海口潮差小解析:甲处为三角洲,它的形成与河流含沙戢大、地转偏向力、入海口潮差小有关,'J 中游河流落差无关。
答案:A3.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A.地壳运动B.风化作用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解析:造成乙处瀑布最终消失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侵蚀作用•由于河流下切侵蚀,导致瀑布消失。
(全国)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用书(必修1)
第5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点一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读地质剖面图,回忆下列知识。
(1)写出A 、B 、C 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明理由。
A .背斜,判断理由:岩层向上拱起,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B .向斜,判断理由:岩层向下弯曲,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C .断层,判断理由:岩层不连续并有明显位移。
(2)图中岩层1~6的新老关系,依次为1、2、3、4、5、6(由老到新)。
(3)A 的地貌类型是背斜谷,其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谷地;B 的地貌类型是向斜山,其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
(4)良好的储水构造是B ,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是A ,有泉水出露的是C ,适合开挖隧道的是A 。
(填字母)2.读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示表示的地质构造为断层,其成因是因为受到强大的压力和张力;其主要表现为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2)结合所学知识,填写该地质构造对地貌的影响3.读火山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成因: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沿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成。
(2)组成甲为火山口,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常形成湖泊。
乙为火山锥,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1.常见的地质构造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考向一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2015·山东文综)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
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表答案 C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以判断C -D -S -S -D -C 岩层年龄由新到老,然后由老到新,即中间老、两翼新,地质构造为背斜。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讲 山地的形成含答案
一、选择题读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1.图中表现内力作用的主要有( )①固结成岩②褶皱③沉积作用④岩浆侵入⑤断层⑥侵蚀作用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⑤D.④⑤⑥2.图中最先发生的地质作用可能是( )A.岩浆的喷出B.断层的发生C.页岩的沉积D.褶皱的发生解析:第1题,内力作用主要有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其中地壳运动形成褶皱和断层。
第2题,该地区地质作用过程是:沉积作用→水平挤压→褶皱隆起→岩浆侵入→断层发生→外力侵蚀→页岩沉积.答案:1。
B 2.D(2016·吉安模拟)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图.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四地地貌成因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向斜谷地,乙—背斜山地B.甲—向斜谷地,乙-向斜山地C.丙—向斜平原,丁—背斜山地D.丙—背斜平原,丁-向斜山地4.图中有可能形成溶洞和发现恐龙化石的岩层分别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甲、乙岩层都向下弯曲,为向斜,A项错;从地貌上看,甲为谷地,乙是山地,B项正确;丁是变质岩,是断层上升一侧形成的山地,既不是背斜也不是向斜,C、D项错。
第4题,溶洞是石灰岩受到流水溶蚀作用形成,③岩层是石灰岩,可能形成溶洞;恐龙是中生代生物,在④⑤岩层中会发现恐龙化石,C 项正确.答案:3。
B 4.C油页岩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以资源丰富和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而被列为21世纪非常重要的接替能源。
下图示意油气资源在地层中的分布.读图,完成5~6题.5.油页岩属于( )A.岩浆岩B.变质岩C.侵入岩D.沉积岩6.传统石油最有可能分布在图中的( )A.a处B.b处C.c处D.d处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油页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
第6题,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最有可能分布有传统石油.答案:5。
D 6.A(2017届山西质检)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教师用书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含答案 精品
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岩石圈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3页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影响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不平。
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主要表现形式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特别提示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沉积);而外营力(动力)主要有风、流水、冰川、波浪等。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分类图中A 为侵入型岩浆岩,B 为喷出型岩浆岩,C 为沉积岩,D 为变质岩。
2.主要的地质作用图中①代表上升冷却凝固作用,②代表固结成岩作用,③代表变质作用,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1.内外力共同作用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如板块碰撞形成山脉和谷地。
外力作用使地表趋向于平缓,如流水沉积使泥沙淤积。
2.化石的存在及其意义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迹或生活痕迹,多存在于沉积岩层中(变质岩和岩浆岩都经历过高温,化石难以保存)。
根据化石的情况可以判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3.岩石圈物质循环与矿产岩浆侵入冷却过程中,矿物元素集聚形成宝石矿、金属矿产等;沉积岩石中可能富有沉积矿产,比如煤、石油等;变质岩石中可能存在变质矿产,比如铁矿等。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4页考点一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如下表所示:右图为某半岛地形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B.风能C.水能D.太阳能规范审答从图像中获取信息我的答案:(1)D (2)A1.下图为某地实景图。
(课标版)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讲义 新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答案 D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该地河床枯水期泥沙淤积,汛期 (6—9月)径流冲刷河床。我国东部地区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甲 断面形态河床低,受径流冲刷,为汛期的断面;乙断面形态河床高,泥沙淤 积,为枯水期的断面。故9—12月最能反映从冲刷到淤积的过程,D项正 确。
1.常见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从形
态上
从岩层 的新老 关系上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岩层一般向 岩层一般向 岩层受力断
上拱起
下弯曲
裂并沿断裂
中心部分岩 中心部分岩 面 层较老,两翼 层较新,两翼 有明显的相 岩层较新 岩层较老 对位移
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 下图进行理解。
5.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 A.断裂上升 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答案 A 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地壳运动产生 的,与内力作用有关,C、D项错误;结合图片可知该山为块状山地,岩层 发生断裂,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
考点二 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1.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 (1)地球表层的① 岩石圈 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 若干个地理单元,每个地理单元称之为板块。全球共分六大板块,其中A 为② 亚欧 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③ 印度洋 板块、D为美 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2)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活跃,多火山、 地震。
命题视角一 河流侵蚀形成的地貌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 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 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 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4-3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下限时集训 新人教版
1-4-3 河流地貌的发育(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东北三校联考)下图为某地区一河流某季节示意图(左图)和从甲地到乙地流水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变化曲线图(右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信息显示出( )A.河道a处河床坡度比b处陡B.甲位于乙地的下游C.整条河流冬季有凌汛D.丘陵山地的等温线向北凸出2.近年来,甲处河流颗粒物粒径减小,可能是该区域( )①耕地面积扩大②降水量有所减少③植被覆盖率提高④大力开发旅游业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题,由颗粒直径乙处大于甲处可知,河流从乙流向甲;b处为凹岸,受侵蚀,坡度陡;图示河流无法判断南、北半球,山地处等温线向低纬凸起;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
第2题,颗粒物直径减小说明水土流失减弱或河流挟带泥沙能力减弱;耕地面积扩大或是大力开发旅游资源都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答案】 1.B 2.B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据图回答3~4题。
3.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②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③一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④水体既可能是湖也可能是海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稳定 B.河道较浅C.河流不易改道 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解析】第3题,依据概念可知,①说法不准确。
第4题,图中显示辫状河流主要分布在冲积扇的底部,而此部位地势较低平,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故河道较浅。
辫状河流的形成主要是河流多次改道的结果。
【答案】 3.D 4.B(2017·黄冈模拟)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该河谷地貌自然环境特征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A.由于整体构造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宽广的谷底形成阶地B.每年3、4月是该河谷的洪水期C.谷底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丙处为红壤,土壤贫瘠6.该河谷地区最适宜聚落布局的是(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解析】第5题,甲、丁两处有大量的河流沉积物,说明最初为河流的谷底,现在甲、丁两处高于现代河谷100多米,说明该地经过了抬升作用;江南地区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谷底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成雨;丙处有河流沉积物,土壤肥沃。
2018年高考地理(新课标Ⅲ专用)复习专题测试: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共114张PPT)
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
2.(2013上海单科,5,2分)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答案 C 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①过程代表变质作用,则这一过程
教师专用题组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下题。
1.(2015浙江文综,6,4分)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
)
A.石灰岩 砂岩
C.大理岩 石英岩
B.花岗岩 流纹岩
D.安山岩 玄武岩
答案 A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该地①—⑧岩层均为沉积岩,丙处山峰岩石必为沉积岩, 四个选项中石灰岩和砂岩按成因来分属于沉积岩,故选A项。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和岩浆活动。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然
后经过地质作用到达河滩泥沙中。那么,应该是岩层断裂,岩浆喷发而出露地表,然后经外力的
保持一致。若发生岩层倾角不一致的情况,则可能出现多次褶皱过程。所以,图中乙所在左下角 岩层为一次褶皱过程,甲所在右上角岩层为另一次褶皱过程。
知识拓展 地下岩层出现侵蚀面的情况,反映出的地质作用是岩层上升受侵蚀,之后岩层下降, 形成地势相对较低之处,进而发生新一轮的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题。
风化、侵蚀作用,再经过搬运最终在河滩泥沙中沉积,故C项正确。 评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一要仔细审题,如矿物形成的位置;二是要正确理解外力作 用。
2018年秋高中地理 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读右图,完成1~2题。
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解析:选A。
由图可知,a位于河流上游的山区,该处流水侵蚀作用显著;b位于河流的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c位于河流下游的入海口处,以堆积作用为主。
2.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A.瀑布B.冲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解析:选C。
c位于河流的入海口,该处河流携带的泥沙易堆积形成三角洲平原。
下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
据此回答3~4题。
3.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 )A.冲积平原B.山麓冲积扇C.沙洲D.三角洲4.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A.a处B.b处C.c处D.d处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地貌及河流侵蚀的相关知识。
第3题,河流流出山口,由于流速变慢,形成冲积扇。
第4题,在河湾处河流凸岸沉积,凹岸侵蚀,所以淘金应在以沉积作用为主的b处。
答案:3.B 4.B(2012·淄博高一检测)读下图,完成5~7题。
5.图中所示的区域,应是( )A.冲积平原B.河谷平原C.流域D.低地6.形成该区域的作用,主要是( )A.地质作用B.内力作用C.外力作用D.流水作用7.图中字母N表示的地理事象是( )A.分水岭B.山脊C.山谷D.等高线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景观图的判读。
该区域主要表示河流的河水范围,为河流流域;该区域主要由流水作用形成;流域的分界线为分水岭。
答案:5.C 6.D 7.A(2012·莱芜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
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A.河漫滩B.冲积扇C.三角洲D.侵蚀平原9.按照“在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在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8.B 9.B下图表示一条河流流经不同性质的岩层地区。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102258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102258河流地貌主要是流水作用,构成了流水的腐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河流的腐蚀方式:溯源腐蚀:像河流源头方向的腐蚀,使河流变长;下蚀:向河床底部的腐蚀,使河流变深;侧蚀:向河流两侧的腐蚀,使河流变宽。
溯源腐蚀的基本缘由在于〝下蚀〞,而下蚀普通在下游最突出,缘由是河流的下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堆积较少,因此在河流下游下蚀严重,随同着发生了溯源腐蚀。
侧蚀在中下游最突出,中下游落差较小,水流减慢,但水量较大,在流水惯性和地转倾向力的作用下,对河流两岸腐蚀作用较大。
一、河流腐蚀地貌:初期:以溯源腐蚀和下蚀为主,构成〝V〞形谷。
散布在河流下游。
中期:下蚀削弱,侧蚀增强,河谷拓宽并出现弯曲,构成河湾。
普通位于中游。
凹岸腐蚀,凸岸堆积。
成熟期:落差很小,侧蚀为主,河谷拓宽呈宽浅的槽形。
下蚀中止,转为堆积,普通位于下游。
二、河流的堆积地貌〔一〕冲积扇〔洪积-冲积平原〕:位于河流的出山口,较多散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域。
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陡峭,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少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上去,构成冲积扇(洪积扇) 。
在干旱半干旱地域,岩石风化作用更清楚,山区有少量岩石松懈堆积物,当山地降水较多时,更利于洪积(冲积)扇的构成。
(二)河漫滩平原:中下游地域,河流凸岸堆积,堆积不时扩展并在枯水时节显露水面。
(三)河口三角洲:当河流入海或入湖时,假定入海处或入湖处水下坡度陡峭,加上海水或湖水顶托作用,泥沙就会堆积在河口前方。
三、两种地貌类型的答题思绪1、河流挟带少量的泥沙。
(物质条件)2、泥沙堆积。
( ①河活动力削弱,流速变缓。
如:河口地势低平、海潮的顶托等; ②入海口的海底坡度陡峭; ③入海口的潮差小,潮流的搬运才干弱。
)3、内力作用(地壳的升降)。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作业
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读甲图可知,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正确的排序是( C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2.影响河谷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C )A.内力作用B.断裂下沉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3.乙图地貌在甲图中哪个阶段发育最典型,影响丁岸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D )A.③侵蚀B.④堆积C.③堆积D.④侵蚀【解析】第1题,河谷的形成过程先是河水向下深切,形成“V”型河谷;然后河水沿河谷两侧侵蚀,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最后是河谷继续变宽,形成“槽”型河谷。
第2题,河谷是最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河谷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第3题,河流凹岸与凸岸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在①②③④中,④河流弯曲度最大,凹岸与凸岸发育最典型。
图中丁处为凹岸,发生的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
读“黄河干流示意图”,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聚落会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成狭长带状【解析】a处位于黄河上游河段,地势高,聚落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规模小,沿河成狭长带状。
5.关于b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B.b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C.b处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D.入海口处因受海潮的侵蚀作用,三角洲基本没有发育【解析】b处于黄河下游及入海口,所携带泥沙在下游沉积成地上河,在入海口处形成迅速发展的黄河三角洲。
(2018·湖南三校联考)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水平面变化,结合相关知识,完成6~8题。
6.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 C )①面积不断增大②坡度逐渐减缓③向东南方向扩展④增速先慢后快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向东南方向扩展;从里海水平面的变化情况看,水平面1900-1978呈下降趋势,所以三角洲坡度总体趋向陡峭;三角洲面积增速先快后慢。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解析:第 2题,图乙中显示,R河的源头地带海拔接近5 000米,说明源 头附近有冰川活动,源头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从图甲中的河谷形态 看,该处河谷狭窄,呈“V”型,应是河流的上游河谷,且该 “V”型河谷 出现在一个大“U”型谷的底部,说明先经冰川侵蚀,后经流水侵蚀形 成。第 3题,图乙中E示意的河谷形态是河流在山谷中的形态,应该位 于河流的中上游;图乙中F示意的河谷呈现出展宽的特征,应是位于河 流的下游。 答案:2.C 3.D 规范审答 从图像中获取源自息我的答案:(1)A (2)D
解析
答案
1. (2015· 高考广东卷)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 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 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A.岩石性质 C.通航里程 ) B.地质构造 D.降水多少
解析
答案
河流的河床形态主要受河床的
1. (2015· 高考广东卷)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 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 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A.岩石性质 C.通航里程 ) B.地质构造 D.降水多少
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及水流大 小、速度等因素影响。河流的 河床形态会影响通航里程,但 通航里程基本不会影响河床形 态。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2~3题。
2.图甲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 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
)
3.图乙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答案:4.D 5.C
考点二 河流流向的判断
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 河流在山谷中流动,河流流经处的地势比两侧低。只要知道一条等高 线的弯曲状况,就可以确定河流的流向,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 方向相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习题新人教版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读图甲和图乙,完成1~2题。
1.图甲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2.图乙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第1题,图乙中显示,R河的源头地带海拔接近5 000米,说明源头附近有冰川活动,源头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从图甲中的河谷形态看,该处河谷狭窄,呈“V”型,应是河流的上游河谷,且该“V”型河谷出现在一个大“U”型谷的底部,说明先经冰川侵蚀,后经流水侵蚀形成。
第2题,图乙中E示意的河谷形态是河流在山谷中的形态,应该位于河流的中上游;图乙中F示意的河谷呈现出展宽的特征,应是位于河流的下游。
答案 1.C 2.D(2014·海南地理,18~20)如下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
读下图,完成3~5题。
3.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4.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5.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地形及河流流向判断:甲位于河流上游,丙和乙位于中游,丁位于下游。
因此A正确。
第4题,通过图示分析,乙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最适宜建大坝,因此选B项。
第5题,若山脉先形成,河流应平行于山脉延伸,即纵列分布,不会将山脉切开,更不会穿行山脉,因此A和B错;只有河流先于褶皱形成的前提下,才会出现河流穿行山脉,C正确。
答案 3.A 4.B 5.C(2014·重庆文综,8~10)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3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侵蚀基准面是影响某一河段或全河发育的顶托基面,通常分为总侵蚀基准面(即海平面)和地方侵蚀基准面,其升降引起河段的冲淤和形态上的变化。
夷平面是地壳在长期稳定的条件下,外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形成的近似平坦地面,其发育过程受侵蚀基准面的控制。
夷平面被抬升以后即成为残留在山坡或山顶上的古夷平面。
读图,完成1~3题。
1.若侵蚀基准面下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的侵蚀作用减弱B.河流的堆积作用加强C.河流的长度将会加长D.河流的宽度将会变窄2.在山区,多级古夷平面的存在,表明( )A.地壳长期稳定B.地壳持续性抬升C.地壳间歇性抬升D.侵蚀基准面持续上升3.在岩性差异不大的可溶岩石中,若在当地岩溶基准面的控制下,岩溶发育速度与深度的关系是( )A.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强B.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C.与深度无关D.在不同地区关系不同解析:第1题,读图,若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与侵蚀基准面高差增大,河流的侵蚀作用增强,A、B错误。
河流到基准面的距离增大,河流的长度将会加长,C正确。
河流侵蚀加强,侧蚀也会加强,河流的宽度将会变宽,D错误。
第2题,夷平面被抬升以后即成为残留在山坡或山顶上的古夷平面。
在山区,多级古夷平面的存在,表明地壳间歇性抬升,C对。
地壳长期稳定,地表形成的近似平坦地面,不是多级,A错。
地壳持续性抬升、侵蚀基准面持续上升,不能形成多级近似平坦地面,B、D错。
第3题,在岩性差异不大的可溶岩石中,若在当地岩溶基准面的控制下,岩溶发育速度与深度的关系是随深度的增加,与基准面的高差减小,侵蚀减弱,B对。
A、C、D错。
答案:1.C 2.C 3.B河漫滩是指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在洪水期才被河水淹没的河流滩地。
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段的河漫滩河床纵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4~6题。
4.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河段是( )A.山区河流落差较大的河段B.流量季节变化大、崎岖峡谷河段C.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段D.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势平坦河段5.图中所示河段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6.若图中河床各处岩性相同,图中流水沉积作用最明显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及图示信息的分析可知,河漫滩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2018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读图431,完成1~2题。
图431❶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❷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A.瀑布B.冲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图432(a)是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地为一河心沙洲,图432(b)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
读图,回答3~4题。
(a)(b)图432❸该河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C.东南地区 D.东北地区❹关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P河道为该河的主航道,则图示河段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B.若在该河的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C.若图示河段的流向为自西向东,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读图433,完成5~6题。
图433❺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是( )A.甲处——河口三角洲B.乙处——冲积扇C.丙处——风蚀蘑菇D.丁处——河漫滩平原❻山区聚落多选址在洪积扇、冲积扇上,是因为这里( )①地势平坦②光照条件好③土壤肥沃④水资源丰富A.①②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④图434为同一区域不同发育阶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图434❼按照先后顺序,图示发育阶段排列正确的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C.Ⅲ—Ⅰ—Ⅱ D.Ⅰ—Ⅲ—Ⅱ❽图示岩石形成的地貌类型为( )A.风蚀洼地 B.冰川侵蚀地貌C.流水地貌 D.堆积地貌读我国南方山区某水系部分河段示意图(图435),回答9~11题。
图435❾流水侵蚀作用比较强烈的地方是(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10冲积扇最有可能形成在( )○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11建水库的理想坝址是( )○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图436中实线和虚线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河流两个不同时期的河岸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讲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选择题
(2017届福建联考)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H地的地貌类型是( )
A.“V”型谷B.冲积扇
C.河漫滩D.三角洲
2.下列四幅图描述了该河流谷地的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第1题,H位于河流流出山谷口的位置,应是冲积扇。
第2题,从X到Y等高线变得稀疏,海拔降低,坡度减小,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流变宽。
答案:1.B 2.D
下图是四条河流的纵剖面图。
若四河的落差相同,且仅从河流落差的角度考虑。
据此回答3~4题。
3.从源头到一半流程的河段内,水能最丰富的是( )
A.①河B.②河
C.③河D.④河
4.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发育最广泛的是( )
A.①河B.②河
C.③河D.④河
解析:河流落差越大,水能资源越丰富,从源头到一半流程的河段内,④河落差最大,故水
能资源最丰富。
河流落差越小越有利于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的发育,④河在距河口一半的流程河段内落差变化最小,故最有利于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的发育。
答案:3.D 4.D
(2016·临沂一模)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
读图,完成5~6题。
5.该河谷( )
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6.图中( )
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解析:第5题,图示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背斜顶部受侵蚀形成河谷。
该河谷较宽,应位于河流下游;乙处坡度较陡,为凹岸,侵蚀严重。
第6题,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处岩层受侵蚀断裂;甲处位于平均洪水位内,不适合聚落分布。
答案:5.B 6.C
(2017届陕西联考)读北半球中纬度平原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图示比例尺为1∶10 000),完成7~8题。
7.关于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水大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河水大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河流北岸堆积,南岸侵蚀严重
D.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增强
8.下列关于该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聚落多位于北岸,呈带状分布
B.河漫滩平原处有利于港口建设
C.南岸的陆地地势低,不能利用
D.河流弯曲易形成严重洪涝灾害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河漫滩位于河流南岸,说明南岸堆积,北岸侵蚀;北半球河流向右偏,根据河漫滩的形状可知,该河流大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第8题,河流弯曲,水流变缓,容易产生洪涝灾害;该河段南岸堆积利于聚落分布;河漫滩处水流变浅不利于筑港。
答案:7.A 8.D
(2016·乌鲁木齐二诊)秦皇岛市北戴河向南直至滦河河口发育着我国最长的沙丘海岸,沙丘高约5~30米,最高42米。
下图为北戴河至滦河口海岸地貌简图。
据此完成9~10题。
9.该海岸沙丘的主要成因是( )
A.河流堆积B.风力堆积
C.海浪堆积D.冰川堆积
10.关于滦河三角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堆积物以砾石为主
B.沟壑发育,河网密布
C.夏季面积增长最快
D.适合建设大型深水港
解析:第9题,海岸沙丘是海边大量沙土在风力作用下堆积形成的,B项正确;河流入海口处,河流泥沙沉积会形成三角洲地貌,A项错误;海浪堆积作用会形成较浅的沙滩,沙丘海拔相对较高,C项错误;该地区没有冰川作用,D项错误。
第10题,滦河地处华北地区,夏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泥沙含量大,三角洲面积增长最快,C项正确;河口地区水流速度慢,堆积物的颗粒小,以泥沙为主,A项错误;沟壑发育主要是因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的,河口地区流速慢,侵蚀作用弱,以沉积作用为主,B项错误;大量泥沙堆积,会导致沿海地区海水变浅,如果建港易造成港口淤积,D项错误。
答案:9.B 10.C
(2016·青岛一模)艾里定律是计算河流泥沙中的底沙或推移质的一个基本公式,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W)与流速(V)的6次方成正比。
这一定律说明流速的微小变化可导致底沙推移量的巨大变化。
下图示意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河流干支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地形剖面。
据此完成11~13题。
11.图中河流M、N、T、S四处,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最大的是( )
A.M B.N
C.T D.S
12.某地质爱好者在N地附近,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可能是( )
A.该河段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
B.该河段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
C.该河段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流速变化大
D.该河段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
13.该河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
A.M以上河段B.MN之间
C.NT之间D.TS之间
解析:第11题,图中T处于河流凹岸,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最快,故搬运能力最强,被水流推动物体重量最大。
第12题,图中N位于河流凸岸,为堆积作用较明显的河岸。
依据材料可知,水流速度决定了搬运能力,有鹅卵石说明水流速度快,有细沙说明水流速度慢;两种物质共存于该地,表明该地水流速度季节变化大。
第13题,图中TS段有支流汇入而水量较大,同时从干流河床地形剖面可看出,TS段地势落差最大,故TS段水能资源最丰富。
答案:11.C 12.C 13.D
河流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但也时常发生灾害。
下图示意某河流、湖泊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
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所示演化过程最可能出现在( )
A.洞庭湖平原B.塔里木盆地
C.横断山区D.云贵高原
15.在乙阶段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利于城市空间发展的是( )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第14题,图中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牛轭湖是平原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越来越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此牛轭湖最可能出现在洞庭湖平原。
第15题,城市空间发展,需要足够大的空间。
由于受弯道环流的影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受侵蚀的地区,面积会越来越小,②④为凹岸,排除②④。
①③为凸岸,凸岸堆积,有利于城市空间发展。
答案:14.A 15.C
二、非选择题
16.(2016·山西联考)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AB截面河谷深邃的原因。
(2)分析CD截面所在河段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3)若EF截面所在河段中沙洲逐渐向一岸偏移,其偏移的方向可能是________(E岸或F岸),并说明判断依据。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背斜顶部岩石受张力,易破碎,受流水侵蚀严重,因而河谷深邃。
第(2)题,该段河流弯曲,水流变缓,泥沙淤积,河道变浅,为预防洪水灾害,人们加高
堤坝,久而久之形成“地上河”。
第(3)题,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F岸泥沙不断沉积,因而向该岸偏移。
答案:(1)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强。
(2)河道弯曲,流速较缓,导致泥沙易沉积;人为加高堤坝。
(3)F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水右偏,右E岸的侵蚀作用较强(或左F岸沉积)。
17.(2016·江西检测)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
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
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
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解析:第(1)题,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的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
第(2)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
第(3)题,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但此时河水水位高,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即可。
答案:(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
(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
(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