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学
什么是机器人学,它们在机器人工程和人工智能中有哪些应用?
什么是机器人学,它们在机器人工程和人工智能中有哪些应用?机器人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集成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和机械工程等领域的知识,研究如何设计、建造、操作和控制机器人。
机器人学在工程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它们的出现已经改变了许多行业的生产效率、质量和可靠性,还可以在危险、高风险和无人区进行人类无法接触的任务。
在人工智能领域,机器人还可以进行语音识别、语音合成、面部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处理等各种复杂的智能学习和应用。
下面将会对机器人学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1、制造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它们可以加速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力成本。
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中,机器人可以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如点焊、冲压、喷漆、搬运等。
高速无错、不知疲倦,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医疗应用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机器人不仅可以缓解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精度和效率。
例如,手术机器人可以实现高精度、微创的手术,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住院时间;康复机器人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和训练,帮助病人恢复功能。
3、服务机器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愈加突出,服务机器人必须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例如,清洁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完成清洁、消毒、除尘等工作;配送机器人可以在物流配送中扮演更加有效率的角色;教育机器人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互动性、有效性的教育。
结论:机器人学在机器人工程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不光在工业化、医疗、服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未来人类的发展中,机器人助手甚至可能实现“智能搭档”,与人类合作完成更多的事情。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机器人学,努力把机器人智能化的梦想变成现实。
机器人学导论 (2)
机器人学导论1. 引言机器人学是一门跨学科领域,涉及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机器人学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 机器人学的基本概念机器人学是研究机器人的学科,它涉及到机器人的建模、感知、控制、规划等方面。
机器人学从机器人的感知开始,通过传感器来获取环境信息,然后通过控制算法进行决策和移动,最终实现任务的执行。
机器人学还研究机器人的行为规划和学习,使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
3. 机器人学的主要应用领域3.1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生产线上的装配、焊接、喷涂等工作。
通过机器人的自动化操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同时还能降低劳动强度和工作风险。
工业机器人的研究重点在于机器人的控制和路径规划,以及机器人与人类的协作。
3.2 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服务机器人主要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家庭、商业和医疗服务。
服务机器人可以帮助人们完成家庭清洁、物品搬运、老人照顾等任务。
同时,服务机器人还可以在商业场所提供导航、问询、点餐等服务。
服务机器人的研究重点在于机器人的交互设计和人机接口。
3.3 军事机器人军事机器人是机器人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军事机器人主要用于军事作战、侦查和救援任务。
军事机器人能够在危险环境中代替士兵执行任务,从而减少人员伤亡。
军事机器人的研究重点在于机器人的自主导航、目标识别和武器装备。
4. 机器人学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学在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机器人学的几个未来发展趋势:4.1 智能化未来的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智能化能力。
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复杂环境,具备更强的学习、思考和决策能力。
4.2 协作性未来的机器人将更加注重与人类的协作。
机器人学涉及的主要学科内容
机器人学涉及的主要学科内容机器人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多个学科内容。
本文将从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人工智能等方面介绍机器人学的主要学科内容。
一、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在机器人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执行各种任务的智能机械装置,其核心是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科学为机器人提供了处理和存储信息的能力,使机器人能够感知和理解环境,做出合适的决策。
在机器人学中,计算机科学的内容包括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感知与定位、路径规划、机器学习等方面。
二、机械工程机械工程是机器人学的另一个重要学科内容。
机器人是一种机械装置,其设计和制造需要机械工程的知识。
机械工程师负责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他们需要考虑机器人的稳定性、刚度、精度等机械特性,以及机器人的动力来源和驱动方式。
三、控制工程控制工程是机器人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如何使机器人按照既定的目标执行任务。
控制工程师需要设计控制系统,使机器人能够实时感知环境,并根据感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控制工程涉及到传感器的选择和配置、信号处理、控制算法的设计等方面内容,旨在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和运动规划。
四、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它研究如何使机器人具备智能化的行为和决策能力。
人工智能为机器人提供了学习、推理和决策的能力,使其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的行为。
机器人学中的人工智能内容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
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机器人能够更好地与人类进行交互,并实现自主导航、目标识别、语音识别等功能。
除了上述主要学科内容,机器人学还涉及到其他学科,如传感器技术、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等。
传感器技术为机器人提供了感知和测量的能力,材料科学研究新型材料在机器人中的应用,电子工程为机器人提供了电子元件和电路设计的支持。
机器人学涉及的主要学科内容包括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人工智能等方面。
机器人学的定义和范畴
机器人学的定义和范畴机器人学(Robotic)是一门研究人造机器人的学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控制工程等。
机器人学的目标是研究和开发能够模仿或实现人类工作能力的机械装置,同时使这些机器能够与外界进行交互和沟通。
机器人学的定义机器人学的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即从学科的角度和从应用的角度。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机器人学是一门研究机器人的学科,涉及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控制工程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应用。
它研究机器人的构造、机械设计、电子电路、传感器、运动控制、智能算法等方面的问题,旨在开发出功能强大、灵活多变、能够模仿或实现人类工作能力的机器装置。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机器人学是一门研究机器人应用的学科,涉及农业、医疗、交通、工业制造、航天航空等各个领域。
它致力于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服务和研究中,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便利等。
机器人学的范畴机器人学的研究范畴较为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机器人构造与机械设计:研究机器人的结构和机械部件的设计,包括机器人的外形、尺寸、连接方式、传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2. 机器人电子电路与传感器:研究机器人的电子元件和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包括电路板、传感器的选型和布置、信号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3. 机器人运动控制与路径规划:研究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算法和路径规划算法,包括运动学、动力学、运动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4. 机器人视觉与感知:研究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和感知系统,包括图像处理、目标识别、环境感知、空间定位等方面的问题。
5. 机器人智能算法与人机交互:研究机器人的智能算法和人机交互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主决策、语音识别等方面的问题。
6. 机器人应用与发展:研究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包括农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智能交通、工业制造、航天航空等领域的机器人应用状况和前景。
机器人学ppt完整版
视觉传感器
通过图像采集和处理获取 环境信息。
听觉传感器
通过声音采集和处理获取 环境信息。
触觉传感器
通过接触力、压力等检测 获取环境信息。
信息融合与处理技术
数据级融合
直接对原始数据进行融合处理。
特征级融合
提取各传感器数据的特征后进行融合。
信息融合与处理技术
决策级融合
在各传感器做出决策后进行融合。
信号处理
机器人结构组成
机器人本体
包括基座、腰部、臂部 、腕部等部分,构成机
器人的主体结构。
驱动系统
驱动机器人各关节进行 运动,通常由电机、减
速器等组成。
控制系统
实现对机器人运动的控 制,包括控制器、传感
器等部分。
感知系统
获取机器人内部和外部 环境的信息,如位置、
姿态、力等。
关节与连杆描述
关节描述
机器人的关节可分为转动关节和移动 关节,分别用旋转角度和平移距离来 描述。
稳定性分析与优化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轨迹优化
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判断机器人系 统的稳定性,为控制器设计提供依据。
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对机器人运动轨迹进 行优化,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和效率。
鲁棒性优化
控制分配与优化
针对机器人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干扰 ,设计鲁棒控制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 抗干扰能力。
控制策略与方法
PID控制
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环节对机器人 关节误差进行调节,实现关节位置、 速度和加速度的精确控制。
滑模控制
设计滑模面,使系统状态在滑模面上 滑动,从而实现对机器人关节的鲁棒 控制。
自适应控制
根据机器人动态特性的变化,实时调 整控制器参数,以保证系统性能的最 优。
机器人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有哪些
机器人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有哪些机器人学是研究机器人的设计、制造、运动控制和感知决策的学科。
它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控制工程、人工智能等。
本文将通过介绍机器人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
一、机器人学的定义与历史机器人学是研究机器人学科的学科,有两个核心概念:机器人和学科。
1. 机器人:机器人是一种能够执行一定任务的自动化设备,它能够感知环境、进行决策,并执行相应的动作。
机器人可以是软件程序,也可以是实体机械装置。
2. 学科:机器人学是研究机器人技术和应用的学科,它包括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控制和感知等方面。
机器人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开始探索机械化生活的可能性。
然而,真正的机器人学始于20世纪。
1947年,美国工程师格蕾丝·霍普金斯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机ENIAC,并开始探索机器人学的概念。
从那时起,机器人学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二、机器人学的基本原理与概念机器人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基本原理和概念:1. 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运动学是研究机器人运动学特性和机器人运动规划的学科。
它研究机器人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姿态和运动方式,以及如何规划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使得机器人能够完成指定的任务。
通过运动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和端效应器的位置和姿态,从而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控制。
2. 机器人感知与认知机器人感知与认知是研究机器人如何感知和理解环境的学科。
它包括机器人对外部环境的传感器感知和机器人的环境模型构建。
感知技术包括视觉、声音、力触觉等,用于获取机器人周围的信息;认知技术则是分析和处理这些信息,以便机器人能够理解环境、做出决策并进行相应的动作。
3. 机器人学习机器人学习是研究机器人如何通过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科。
它包括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等方法。
通过机器人学习,可以使机器人自主地学习、适应环境,并根据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来改进自己的行为。
机器人学读书笔记
机器人学读书笔记摘要:一、引言二、机器人学的发展1.机器人的概念2.机器人的分类3.机器人学的重要性三、机器人学的应用1.工业机器人2.服务机器人3.空间机器人四、机器人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1.机器人伦理问题2.机器人安全问题3.机器人的法律问题4.机器人的未来发展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机器人学的概念、分类、应用、挑战与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机器人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机器人学的发展1.机器人的概念机器人是指能够自主执行任务的智能机械设备。
它融合了计算机、控制、传感器、执行器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具有自主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
2.机器人的分类根据功能和用途,机器人可以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空间机器人。
其中,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生产线上的重复性工作,服务机器人则用于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如医疗、教育、娱乐等,空间机器人则主要用于探索宇宙和执行太空任务。
3.机器人学的重要性机器人学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重复的工作,还可以帮助人类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
三、机器人学的应用1.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学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
它主要用于生产线上的焊接、装配、搬运等工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2.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主要用于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如医疗、教育、娱乐等。
例如,医疗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教育机器人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娱乐机器人可以陪伴人们进行游戏等。
3.空间机器人空间机器人主要用于探索宇宙和执行太空任务。
它们可以在太空中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如卫星维修、太空探测等,对于人类探索宇宙具有重要意义。
四、机器人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1.机器人伦理问题随着机器人的普及,伦理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例如,机器人是否应该具有情感?机器人是否可以替代人类?这些问题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的探讨。
机器人学笔记
机器人学笔记
机器人学是一门涉及机器人设计、制造和控制的科学和工程学科。
它包含了多个学科领域,如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等。
机器人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 机器人结构设计:包括机械结构、传动系统、执行器等方面
的设计。
2. 机器人运动学:研究机器人在空间中的位置、速度、加速度
等基本运动特性。
3. 机器人动力学:研究机器人的力学特性和运动规律,包括惯性、重力、摩擦、弹性等因素对机器人运动的影响。
4. 机器人感知技术:包括视觉、触觉、声音等感知技术,使机
器人能够感知周围环境。
5. 机器人控制技术:包括运动控制、力量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技术,实现机器人精准操作和灵活调整。
6. 机器人导航技术:包括定位、地图构建和路径规划等技术,
使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自主行动。
7. 机器人学习: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等技术,使机器人能够从经验中不断学习和优化。
总之,机器人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其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机器人应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机器人学导论的100个论题
2机器人学导论的100个论题1. 机器人学的定义和范畴2. 机器人的发展历程3. 机器人的应用领域4. 机器人的分类和特点5. 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件6. 机械结构与运动学7. 机器人的传感器和感知系统8.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9. 机器人的决策与规划10. 机器人的学习与智能化11. 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与路径规划12. 机器人图像处理与视觉导航13. 机器人的自主导航与定位14. 机器人的力学与动力学建模15. 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与力控制16. 机器人和人类的协作与共存17. 机器人和社会的互动与影响18. 机器人的道德与伦理问题19. 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0. 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21. 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22. 机器人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23. 机器人在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应用24. 机器人在教育与娱乐中的应用25. 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6. 机器人与人类的情感交流27. 机器人的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28. 机器人的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29. 机器人的计算机视觉与物体识别30. 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与轨迹跟踪31. 机器人的机器人操作系统32. 机器人的机器人建模与仿真33. 机器人的机器人编程与控制34. 机器人的可重构与自组织能力35. 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标定与标定精度36. 机器人的感知误差与补偿方法37. 机器人的决策与规划的求解算法38. 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与力控制算法39. 机器人的自主导航与定位算法40. 机器人的机器学习与智能化算法41. 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与路径规划算法42. 机器人的图像处理与视觉导航算法43. 机器人的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算法44. 机器人的计算机视觉与物体识别算法45. 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与轨迹跟踪算法46. 机器人的机器人操作系统算法47. 机器人的机器人建模与仿真算法48. 机器人的机器人编程与控制算法49. 机器人的可重构与自组织算法50. 机器人的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分析51. 机器人的误差鲁棒性分析与控制52. 机器人的能源管理与优化53. 机器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54. 机器人的维护与故障诊断55. 机器人的人机界面与交互设计56. 机器人的社会接纳与公众认知57. 机器人的技术标准与法律法规58. 机器人的知识产权与专利策略59. 机器人的市场前景与商业化应用61. 机器人的人力资源与任务分配62. 机器人的团队协作与任务分工63. 机器人的项目管理与供应链64. 机器人的投资与融资策略65. 机器人的产业政策与发展战略66. 机器人的智能化与自动化67. 机器人的创新与技术竞争力68. 机器人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69. 机器人的文化与社会影响70. 机器人的国际合作与交流71. 机器人的生态系统与生态效应72. 机器人的区域发展与战略布局73. 机器人的国际标准与技术创新74. 机器人的个人隐私与信息安全75. 机器人的社会接受度与人机关系76. 机器人的自主性与责任问题77. 机器人的养老与健康服务78. 机器人的智能化与智慧城市79. 机器人的网络与云计算80. 机器人的数据存储与处理81. 机器人的机器人协同与协作82. 机器人的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83. 机器人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84. 机器人的人体工程学与人机界面85. 机器人的机器人道德与伦理86. 机器人的机器人法律与政策87. 机器人的机器人经济学与商业模式88. 机器人的机器人教育与技术培训89. 机器人的机器人创业与创新90. 机器人的机器人科技与科研92. 机器人的机器人运营与维护93. 机器人的机器人安全与风险评估94. 机器人的机器人测试与验证95. 机器人的机器人监管与质量控制96. 机器人的机器人认证与准入97. 机器人的机器人可靠性与故障排除98. 机器人的机器人标准与规范99. 机器人的机器人技术评估与评价100. 机器人的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
机器人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机器人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机器人学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机器人学是一门研究自动控制、计算和传感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旨在研究和开发机器人及其相关技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机器人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机器人学的基本理论机器人学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机械结构、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
机械结构是机器人学最基本的领域。
机械结构涉及机器人的设计、制造、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方面。
机器人的外形、系统和部件的设计都属于机械结构研究的范畴。
自动控制是一个独立的领域,主要涉及研究机器人的控制和运动。
自动控制的本质是通过电脑程序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行为。
自动控制也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其他领域,如工艺控制、航空控制和汽车制造等。
人工智能是研究机器人如何模拟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它包含了许多子领域,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学习等。
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和智能系统的开发。
研究人工智能是为了让机器人更智能地模拟人类思维和行为,提高机器人的适应性和应用能力。
机器人学的技术机器人学的技术范围很广,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1. 传感技术传感技术是机器人学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主要涉及机器人从周围环境中获取信息的技术,以及将这些信息传输到控制系统中。
机器人常见的传感技术有:视觉传感器、轮廓传感器、声学传感器、深度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等。
2. 运动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是机器人学的另一个重要的技术领域,其主要目标是控制机器人的造型和运动。
运动控制技术包括:伺服技术、偏差调节和反馈技术。
3. 人机交互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是人类与机器人之间交互的技术,包括:语音交互、手势控制、智能识别和行为建模等。
这些技术旨在让人类更加自然地与机器人进行交互。
4. 机器人智能技术机器人智能技术是机器人学的一个关键技术。
它涉及将议程逻辑特征和人工智能与传感技术和行为控制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智能机器人的设计。
机器人智能技术的应用包括:自动导航、人脸识别和机器人辅助等。
机器人学 公式
机器人学公式机器人学是一门研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交叉学科,其目标是让机器人具备类似于人类的智能和行为能力。
在机器人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被用来描述机器人的运动学、控制和感知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个在机器人学中常用的公式,并探讨它们的应用。
一、运动学公式运动学是研究机器人运动状态的学科,其中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的描述。
在机器人学中,常用的运动学公式包括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公式。
正运动学公式用来描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与关节角度之间的关系。
例如,对于一个具有n个自由度的机器人,其正运动学公式可以表示为:T = T1 * T2 * ... * Tn其中T是末端执行器的位姿矩阵,T1、T2、...、Tn是描述每个关节的变换矩阵。
通过正运动学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关节角度计算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
逆运动学公式则用于解决与正运动学相反的问题,即根据末端执行器的位置来计算关节角度。
逆运动学公式的求解通常需要使用数值计算方法,例如牛顿法或雅可比转置法。
二、控制公式控制是机器人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涉及到如何对机器人的运动进行控制和规划。
在控制问题中,有许多经典的公式被广泛应用。
PID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器,它通过比较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差异,并根据比例、积分和微分项来调整输出,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PID控制器的输出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u(t) = Kp * e(t) + Ki * ∫e(t)dt + Kd * de(t)/dt其中u(t)是控制器的输出,e(t)是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差异,Kp、Ki、Kd分别是比例、积分和微分项的系数。
除了PID控制器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控制方法和公式被用于机器人学中。
例如,模糊控制器通过将输入和输出的关系进行模糊化,然后使用模糊规则来进行控制。
遗传算法则是一种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来搜索最优解的优化方法。
三、感知公式感知是机器人学中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机器人如何感知和理解周围的环境。
《机器人学》教学大纲
《机器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机器人学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一门高度交叉、前沿的重要专业必修课程,融合了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机械学、控制理论与工程、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内容的综合性新技术应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器人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现代机器人系统设计、分析、应用等基本能力和以后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特点,主要介绍机器人数学基础、工业机器人、服务机播人的基本机械结构设计、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以及机器人传感器和控制技术等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知识,并以实际工程应用为背景,安排各类机器人实样参观、专题讲座、实验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教学,不但使学生掌握机器人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对各类机器人技术和开发方法有所了解,同时通过课程设计等活动培养其在逻辑思维、科学研究和设计实践上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器人技术解决智能制造领域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学习并掌握现代机器人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具有应用机器人解决工程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支撑毕业要求1)课程目标2:学习并掌握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状态检测和控制技术,具有利用先进控制理论和方法进行机器人控制并完成具体工程应用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2)课程目标3:学习并掌握现代机器人的总体设计、技术设计和详细结构设计及控制系统设计等内容,具有根据实际工程问题设计相应机器人解决方案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课程目标4:评定方法包括课后作业(15%)、实验(20%)、项目研究(15%)和期末考试(50%)环节,总评成绩以百分计,满分100分,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和根据具体情况微调。
2.(三)评分标准通过机器人的实验,获得相关实验设计和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应用相关实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支撑毕业要求5)(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三、教学内容第1章:绪论(3学时)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机器人学的起源与发展,讨论机器人学的定义,分析机器人的特点、结构与分类。
机器人学读书笔记
机器人学读书笔记(实用版)目录1.机器人学的定义与背景2.机器人学的发展历程3.机器人学的应用领域4.我国在机器人学领域的发展5.机器人学的未来展望正文1.机器人学的定义与背景机器人学是一门研究机器人设计、制造、控制和应用的学科,旨在实现人类无法完成或危险的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机器人学逐渐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机器人学的发展历程机器人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当时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此后,机器人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普及。
经过几十年的演进,机器人学已经从简单的机械臂发展到具有感知、学习和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
3.机器人学的应用领域机器人学在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制造业、医疗、教育、娱乐、军事等。
其中,制造业是机器人学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机器人可以完成各种重复性、高强度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医疗领域中的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和病情诊断,军事领域中的机器人可以执行侦查、排雷等危险任务。
4.我国在机器人学领域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机器人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大力支持,加上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使我国机器人产业保持高速增长。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此外,我国在机器人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包括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
5.机器人学的未来展望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学将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期。
未来的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可以更好地与人类协作,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机器人学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人类创造更多可能。
机器人学复习知识点
机器人学复习知识点
机器人学是一门涉及计算机、机械、控制和传感的多学科交叉学科,
它研究如何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执行任务,改变对环境的感知和行动。
机
器人学的研究领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语言,动力学,运动控制,行
为控制,机器人建模,机器人定位,导航和人机交互等。
1.机器视觉:
机器视觉是让机器“看”到物体的过程,它利用传感器,如相机,将
环境中的光学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通过计算机算法处理,分析出物
体的形状,材质,位置和运动状态信息。
机器视觉结合了计算机视觉和机
器学习,可以让机器识别物体,检测空间和运动变化,实现机器人自主导
航和任务执行。
2.机器听觉:
机器听觉是机器人捕获声音信息,进行识别和理解的一种技术,它将
声音信号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机器学习和语音识
别算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对语音的识别和理解,从而实现机器人自主
与人类交互。
3.动力学:
动力学是探索,控制和预测机器人运动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包括机
器人结构的设计,机器人运动学的建模,机器人控制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
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了解机器人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了解机器人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了解机器人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对于我们理解和利用这些技术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机器人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并以步骤的形式列出具体内容。
步骤一:机器人学的定义和起源。
- 机器人学是研究和开发机器人的学科,它涵盖了机器人的各个方面,包括机械结构、传感器、控制系统等。
- 机器人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如何将机器人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其他领域。
步骤二:机器人学的基本组成。
- 机器人学主要由三个核心组成部分组成:感知、决策和执行。
- 感知:机器人通过感知系统获取外界环境的信息,包括摄像头、雷达、声纳等。
- 决策:机器人通过决策系统分析和处理感知到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行动计划。
- 执行:机器人通过执行系统实施决策和行动计划,包括运动系统、执行器等。
步骤三:机器人学的应用领域。
- 工业生产: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承担重复、繁琐和危险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 医疗保健:机器人在医疗保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手术机器人可以实现精确的手术操作,减少手术风险。
- 农业: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例如自动化的农业机器人可以自动收割作物、除草等。
- 教育和娱乐:机器人可以用于教育和娱乐领域,例如编程机器人可以帮助孩子学习编程,智能玩具机器人可以提供娱乐和陪伴。
步骤四:机器人学的发展趋势。
- 人机协作:未来机器人学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实现人机协作,即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在感知、决策和执行方面的能力将不断提高,更加智能化。
- 自主化:未来的机器人将具有更高的自主性,能够自主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和执行任务,减少人的干预。
步骤五:机器人学的挑战和前景。
- 挑战:机器人学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机器人的成本、可靠性和安全性等问题需要解决。
机器人学导论
编程语言应用:机器人 操作系统、算法开发、
人机交互等
机器人的控制策略
01 控制策略类型:基于模型的控制、基于规则的控制、基于学习的控制等 02 控制策略选择:根据机器人应用场景、性能要求、技术成熟度等综合考虑 03 控制策略优化:参数调整、算法改进、系统集成等
05
机器人学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机器人学的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数学建模、算法设计、性能分析等 实验研究:仿真实验、实验室测试、实际应用等 计算研究:计算机模拟、计算性能评估、计算优化等
机器人学的创新方向
01 技术创新:新型传感器、高性能驱动系统、先进控制算法等 02 应用创新:新兴应用领域、跨界融合、产业升级等 03 制度创新: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
产业升级: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 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技术创新:新型传感器、 高性能驱动系统、先进
控制算法等
市场需求:家庭、医疗、 教育、军事等领域的机
器人应用需求
机器人学对社会的影响
经济影响:提 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促进产业升级
01
社会影响:改 变生活方式、 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进步
机器人学的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一:传感器技术
• 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 • 传感器的集成与融合 • 传感器的性能评估与优化
关键技术二:控制技术
• 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 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与优化
关键技术三:人工智能技术
•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 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 智能决策与规划
机器人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机器人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家庭机器 人、教育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
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
机器人学及其应用导论
机器人学及其应用导论引言机器人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机器人学的研究目标是开发和研究能够自主运动、感知环境并执行任务的机器人。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学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机器人学的基本概念机器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机器人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
感知是指机器人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包括视觉、声音、触觉等。
决策是指机器人根据感知到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
执行是指机器人根据决策结果执行相应的动作。
机器人学的基础理论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和控制理论。
运动学研究机器人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参数。
动力学研究机器人的力学特性和运动方程。
控制理论研究机器人的控制算法和控制器设计。
二、机器人学的应用领域机器人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工业制造:机器人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们可以完成重复、危险和繁杂的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焊接、装配、喷涂等任务都可以由机器人完成。
2. 医疗保健:机器人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它们可以用于手术、康复训练、护理等任务。
例如,手术机器人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
3. 农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田的减少,农业机器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它们可以用于种植、喷洒农药、采摘等任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4. 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的机器人。
例如,家庭机器人可以打扫房间、照顾老人和儿童等。
商业机器人可以用于导航、接待、清洁等任务。
5. 探险和救援:机器人在危险和恶劣环境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例如,火灾救援机器人可以进入火场进行搜救和救援。
深海探测机器人可以进行海底勘探和资源开发。
三、机器人学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学在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几个未来发展趋势:1. 智能化:未来的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能够理解和适应复杂的环境。
机器人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机器人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引言机器人学技术是指将机器人与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控制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学等学科有机结合,发展出一套用于研制、生产和应用机器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1.机器人技术的历史最早的机器人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自动控制机械装置。
20世纪50年代,首批集成电路的问世,为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技术基础。
70年代,工业机器人被商业化生产,80年代,以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技术为基础的机器人开始快速发展,90年代以来,机器人技术进一步发展,涌现出蜘蛛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
2.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机器人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可以进行自我学习和适应,为人类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
(2)网络化:机器人可以通过网络互相通讯,实现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微型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体积越来越小,适用范围越来越广,如微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
三、机器人技术的应用1.工业制造机器人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它们可以完成多种工作,如组装、焊接、涂装等。
工业机器人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品质,降低了劳工安全风险。
2.医疗保健机器人在医疗保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手术中,机器人可以完成高精度的操作,避免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机器人还可以在老年人和残疾人需要帮助时提供支持。
3.军事领域机器人在军事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无人机可以进行侦察和打击任务,智能防爆机器人可以实现无人化排爆作业,保障了士兵的安全。
4.服务领域机器人在服务领域中可以帮助人类完成一些重复性、繁琐性和危险性的工作。
目前,机器人服务已经拓宽至教育、餐饮、购物等各个领域。
四、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1.就业影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虽然为很多公司创造了高效、高精度的生产环境,但这也对现有工作的就业产生了很大影响,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正在不断地取代传统的低技能和重复性死板的工作。
机器人学通俗易懂的书籍
机器人学通俗易懂的书籍机器人学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领域,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了解机器人学可能会感到有些困难,但是有些通俗易懂的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机器人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推荐一些适合初学者的机器人学书籍,帮助读者打开机器人学的大门。
1.《机器人学概论:自己制造机器人》作者:吴家丽本书是一本面向初学者的机器人学入门书籍。
作者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机器人学的基本概念、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器人的感知与控制等内容。
书中还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机器人制作项目,帮助读者动手实践,加深对机器人学的理解。
2.《机器人学概论》作者:陈申,林清,高思源这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的机器人学教材,适合作为大学机器人学课程的教材。
但是由于作者使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示意图,这本书也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
书中涵盖了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提供了一些例子和练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器人学的知识。
3.《机器人学:基础、建模与控制》作者:Spong、Hutchinson、Vidyasagar这本书是机器人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作者从数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机器人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书中涵盖了机器人的运动学、动力学、轨迹规划、传感器和感知、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虽然这本书的理论性较强,但是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清晰,适合有一定数学基础的读者学习。
4.《机器人学导论》作者:马婧这本书是一本介绍机器人学基础知识的通俗读物。
作者从机器人的历史发展、机器人学的基本概念、机器人的感知与控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实例和图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机器人学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前沿的机器人技术,让读者对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5.《机器人学原理与应用》作者:陈述文这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的机器人学教材,适合大学机器人学课程的学习。
书中系统地介绍了机器人学的基本概念、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器人的感知与控制、机器人的规划与决策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旋轉變換:2 旋轉變換:2
cos β 0 sin β B′ R(Y, β) = 0 1 0 B′′ −sin β 0 cos β
cosγ B′′ R(Z,γ ) = sin γ B 0
−sin γ cosγ 0
0 0 1
旋轉變換:3 旋轉變換:3
1 0 Rx (δx ) = 0 1 0 δx 1 Ry (δ y ) = 0 −δ y 1 Rz (δz ) = δz 0
0 −δx 1 0 δy 1 0 0 1
−δz 1 0
0 0 1
機器人軌跡產生與規劃
平移且旋轉變換
A A P=AQ+BR⋅BP
X ′ 1 Y′ 0 = Z′ 0 1 0
0 1 0 0
0 0 1 0
aX X + a bY Y + b = c Z Z + c 0 1 1
機器人運動學
探討機器人幾何形狀隨時間變化的學問。 主要包括有時間、位移、速度等變數。 無考慮運動的力及力矩等作用。 運動學分為:
順(正)向運動學
由各軸狀態推導出末端位置。
逆(反)向運動學
由末端位置推導出各軸狀態。
順向運動學
x = L1 cosθ1 + L2 cos(θ1 +θ2 ) y = L1 sin θ1 + L2 sin( θ1 +θ2 )
路徑:空間中一點移動至另一點的任意曲 線。 軌跡:除考量二點外,還需要考慮移動過 程的位置、速度及加速度。
直線補間法
將直線路徑分成K段,亦即有K 將直線路徑分成K段,亦即有K-1個中途點。 利用逆向運動學將起點、終點及各中途點位置變 換為各軸位置。 求出每小段所需時間Tseg 求出每小段所需時間Tseg 將Tseg分成m個等時距dTseg,其中dTseg為取樣頻 Tseg分成m個等時距dTseg,其中dTseg為取樣頻 率的倒數。 決定每軸在微小時距dTseg的位移d 決定每軸在微小時距dTseg的位移dθi 在第n個取樣時間,伺服軸收到指令應為n dθ 在第n個取樣時間,伺服軸收到指令應為n dθi
0 0 X X′ 1 Y′ = 0 cosα −sin αY Z′ 0 sin α cosα Z
0 0 1 A −sin α ′ R(X ,α) = 0 cosα B 0 sin α cosα
Denavit-Hartenberg連桿座標系變換 Denavit-Hartenberg連桿座標系變換
1 3
T = T⋅ T
1 2 2 3
R H
T = T⋅ T⋅ T⋅ T⋅ T⋅ T
0 1 1 2 2 3 3 4 4 5 5 6
賈可賓(Jacobian)矩陣 賈可賓(Jacobian)矩陣
x = f1(θ1,θ2 ,θ3 ) y = f2 (θ1,θ2 ,θ3 ) z = f3 (θ1,θ2 ,θ3 )
θ (t1) =θ1 θ (t ) =θ 2 2 ɺ θ (t1) =θ1 ɺ 邊界條件: ɺ ɺ θ(t2 ) =θ2 ɺɺ ɺɺ θ (t1) =θ1 ɺɺ ɺɺ θ (t2 ) =θ2
機器人動力學
研究機器人力(或力矩)與運動( 研究機器人力(或力矩)與運動(包括位置、 速度及加速度) 速度及加速度)之間的關係。 將力(或力矩) 將力(或力矩)視為運動方程式的輸入信號。 動力學分為:
機器人手臂
內部回授信號
電腦控制器
可程式語言
外在環境
外部回授信號
工作事項
機器人座標系統
空間參考座標 機器人參考座標 抓具參考座標
工件支撐參考座標
工件參考座標
平移變換
A
P= Q+ P
A B
P
A
P
A
B
B
P
A
Q
旋轉變換:1 旋轉變換:1
X′ = X Y′ = Y cosα + Z sin α Z′ = −Y sin α + Z cosα
機器人組成要件
操縱器(機器人手臂) 操縱器(機器人手臂):包含基座、肩膀、 手肘、手腕、夾具或工具。 致動器:有電壓、油壓或氣壓馬達等,經 由機構來驅動各種不同座標系的運動。 回授感測器:用以感應運動及環境。 動力供應器:空氣壓縮機、油壓泵浦、電 動馬達等。 控制器:控制移動。
機器人控制示意圖
控制信號
座標轉換 軸控制水平 在軸空間座標的軌跡點
軸控制電子裝置 軸致動器
低階位置控制系統
xd ɺ xd
軌跡 規劃器
qd ɺ qd
反向 運動學
ɺɺd x
ɺ ɺ qd
軌跡追蹤 控制器
手臂
ɺ θ,θ
感測器
改進之低階位置控制系統
軌跡 規劃器
xd +
-
Σ
∆x
反向 運動學
∆θ
控制器
手臂
θ
x
順向運動器
混合位置與力控制
ɺɺd x ɺ xd xd
約束條件 + 位置控制法則
Sp
x
+ Σ 直角座標 機器人手臂
Fd
力控制法則
Sf
Fa
1 0 0 Sp = 0 1 0 0 0 0
0 0 0 S f = 0 0 0 0 0 1
機器人系統的傳統結構
教導盒 工作程式
人工智慧 目標指令 軌跡規劃 限制條件 感測器
ɺ x= ɺ y= ɺ z= ∂f1 ɺ ∂f1 ɺ ∂f1 ɺ θ1 + θ2 + θ3 ∂θ1 ∂θ2 ∂θ3 ∂f2 ɺ ∂f2 ɺ ∂f2 ɺ θ1 + θ2 + θ3 ∂θ1 ∂θ2 ∂θ3 ∂f3 ɺ ∂f3 ɺ ∂f3 ɺ θ1 + θ2 + θ3 ∂θ1 ∂θ2 ∂θ3
∂f1 ∂θ1 ∂f 0 J (θ ) = 2 ∂θ1 ∂f 3 ∂θ1 ∂f1 ∂θ2 ∂f2 ∂θ2 ∂f3 ∂θ2 ∂f1 ∂θ3 ∂f2 ∂θ3 ∂f3 ∂θ3
立方多項式補間法:1 立方多項式補間法:1
邊界條件:
θ (0) = θ0 θ (t ) = θ f f ɺ θ (0) = 0 θ (t ) = 0 ɺ f
代入公式:
θ(t) = a0 + a1t + a2t + a3t
2
3
ɺ(t) = a + a t + a t 2 θ 1 2 3
反向運動學法則
插補器
控制迴路
致動器
機器人末端作用器
智慧型機器人系統圖
工作程式 補間器 控制廻路 機器人操作機
人工智慧法則
感測器介面
感測器
機器人電腦
工作環境
參考資料
機器人學 晉茂林 著 國立編譯館 主編 五 南圖書出版
Q&A
ɺ ɺ θ =0J −1(θ )⋅0 xc
0
ɺ ɺ xc =0J (θ )θ
相對座標系微量運動轉換
利用在角度很小時sinδ=δ,cosδ=1,將旋轉矩陣簡化。
0 0 1 Rx (θ ) = 0 cosθ − sin θ 0 sin θ cosθ cosθ 0 sin θ Ry (θ ) = 0 1 0 −sin θ 0 cosθ cosθ − sin θ 0 Rz (θ ) = sin θ cosθ 0 0 0 1
逆向運動學
x2 + y2
2 = L1 + L2 + 2L1L2 (cosθ1 cos(θ1 +θ2 ) + sin θ1 sin( θ1 +θ2 )) 2 2 = L1 + L2 + 2L1L2 cos(θ1 − (θ1 +θ2 )) 2 2 = L1 + L2 + 2L1L2 cosθ2 2
x2 + y2 − L2 − L2 1 2 cosθ2 = 2L1L2
立方多項式補間法:2 立方多項式補間法:2
解:
θ(t) = −
2 tf
(θ f −θ0 )t + 3
3
3 tf
(θ f −θ0 )t 2 +θ0 2
五次方多項式補間法
考慮起點終點位置、速度及加速度
θ(t) = a5t5 + a4t 4 + a3t3 + a2t 2 + a1t + a0
ɺ θ(t) = 5a5t 4 + 4a4t3 + 3a3t 2 + 2a2t + a1 ɺ θɺ(t) = 20a5t3 +12a4t 2 + 6a3t + 2a2
內容
機器人簡介 機器人座標系統 機器人運動學 機器人手尖微量變動與賈可賓齊次矩陣 機器人軌跡產生與規劃 機器人動力學 機器人控制
機器人定義
根據美國機器人協會『 根據美國機器人協會『機器人是指可以重 複改變程式,具有多功能的機械手臂,經 由程式的改變來執行移動物料、工件、工 具,或其它特殊裝置的工作』 具,或其它特殊裝置的工作』。
0 0 1 A R(X,α) = 0 cosα −sin α B′ 0 sin α cosα
0 0 1 A −1 R ( X,α) = 0 cosα sin α =B′R( X,−α)=BART ( X,α) ′ ′ B A 0 −sin α cosα
順向動力學
由各軸輸入力矩推導出各軸運動軌跡。
反向動力學
由各軸運動軌跡推導出各軸輸入力矩。
模擬
軸輸入力(力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