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文化交际学发展的一次检视——中国第三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合集下载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和建议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一、现状1. 研究领域广泛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已经涉及到了包括语言、文化、教育、商务、政治等多个领域,研究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包括语言交际、文化传播、跨文化教育、跨国企业管理、国际政治关系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

2. 学科门类齐全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门类,包括语言学、翻译学、应用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国际关系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这些学科门类为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3. 研究水平提高近年来,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国内的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已经开展了很多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项目,发表了不少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二、问题1. 理论研究滞后与国外相比,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理论研究有些滞后。

尽管在研究领域广泛和学科门类齐全的基础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但是在理论创新和深化方面还存在不足。

2. 方法论不够成熟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方法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虽然学科门类齐全,但是在实践中,很多研究者对于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还存在困惑和不足。

同时,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实证研究方法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拓展。

3. 研究的应用价值不足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还不足。

很多研究成果只停留在学术界,缺乏对商务、政治、文化等实际应用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这也导致了研究成果的实际价值不够充分体现。

三、建议1. 加强理论创新和深化在研究领域广泛和学科门类齐全的基础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需要加强理论创新和深化,推动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化。

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

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

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跨文化交际学科综述Summar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ubject Abstract: The new subjec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a history of twenty years in China while i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fifty years in the worl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implemented in China, many changes have happened in society, such as the increase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flux of foreign students and immigrant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the appearance of cosmopolis and so on. All these make the research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urgently necessary.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s current status and trend on both home and abroad.Key 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e, Communication摘要:跨文化交际在国际上有50多年的发展史,而在我国却只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

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概述

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概述

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跨文化交际学之所以诞生于美国,是和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分不开的。

首先,因种族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流动性大,美国又被称为“大熔炉”。

此外,美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冲突也时有发生。

也就是说,美国人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跨文化交际愈来愈频繁。

为了适应这种形势,一些美国有识之士意识到,要使美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就有必要开展跨文化交际研究。

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该学科产生的背景。

1.5.1.1 学科产生的背景首先,从国际背景来看,其根本原因是在于随着科技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广泛的移民潮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邦国概念日益模糊,整个世界成为一个越来越相互依赖的“地球村”,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越来越频繁,跨文化冲突也时有发生。

比方,曾有一批美国和平队队员前往菲律宾,两年后,4人辞职,26人被送回国,据分析是因为无法忍受文化隔阂造成的心理负担〔胡文仲,1985:45〕。

其次从国内背景来看,为了帮助训练美国人在国外能更有效地从事国际交往,帮助外国留学生适应美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处理好各种族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跨文化交际学这门学科就应孕而生。

总的说来,面对全新的国际形势,美国政府和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研究跨文化交际活动,让美国的多元社会会更加和谐地发展,让美国人能够与其他文化的人更好地进行交往,是美国实现其雄心抱负的前提条件。

1.5.1.2发展历程根据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内容来看,美国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草创期〔1959年之前〕,基础期〔1960-1969年〕,稳固期〔1970-1979年〕以及开花期〔1980至今〕〔陈国明,2009:6-9〕。

1〕萌芽阶段〔或草创期〕:20世纪50年代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萌芽阶段。

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Edward T. Hall出版的The Silent Language 首次使用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个概念,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诞生。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与困境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与困境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6卷2010年)一、前言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避免的交际方式之一。

跨文化交际在国际上也早就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国际主流学者们对文化与交际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不同文化集团成员各自的交际特征[1,2]和他们相互间的交际行为与文化差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3,4]。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际跨文化交际主流研究几乎涉猎了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

在我国,不少大学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学的课程。

而且跨文化交际也成为了不少学者的研究方向。

尽管近10年来,国内学者发表了数以千计的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论文,但我国目前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彭世勇曾对1994年到2003年这10年间国内发表在我国的1000余篇跨文化交际论文采用内容分析的实证方法进行研究后发现,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国际主流研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

[5]如果我们不积极努力地缩短我们与国际主流研究之间的距离,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将永远是低水平上的重复,而且将无法产生出可以被国际主流研究认可或与之分享的科研成果。

本次研究对2000至2010这10年来发表在我国核心学术刊物上的跨文化交际论文进行数量对比分析,目的是了解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目前在我国所处的学术地位和面临的问题,以便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明确这一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使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主流研究的一部分。

二、背景跨文化交际研究在我国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

20多年来,我国出版了不少有关跨文化交际的书籍[6,7,8],也发表了数以千计的跨文化交际的论文。

毋庸置疑,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认同,并且成为了不少学者、尤其是外语与文化学者的研究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4期SHANTOU UNIVERSITY JOURNAL (HUMANITIES &SOCIALSCIENCES BIMONTHLY )Vol.26.No.42010收稿日期:2010-01-20作者简介:彭世勇(1957-),男,湖南长沙人,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以及在国外的发展
一、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 跨文化传播实践的历史非常悠久,广义上来说,自有人类社会便有了跨文化传 播的实践,而将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专门的研究,则是晚近之事。目前我们一般认 为,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始于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外
事学院”(Foreign
subject views.and
in these
studies,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eriod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y is
lack ofrelative integrality. Therefore,the thesis surmnariz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Anthropology of Service
Institute)的建立。1955年,霍尔在《举止人类学》(The
Manners)一文中,提出了跨文化的范式。学界把霍尔的《无声的
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1959)视为跨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该书包含了我们理
解文化和传播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传播”、“时间会说话”、“空 间会说话”等。霍尔在本书中很重视非言语传播问题,用了将近五分之一的篇章对 此加以讨论。 1958年,《丑陋的美国人》(The
论”。到了二十世纪,文化传播学家开始关注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进而关注传播对 文化的影响。此时,传播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拉斯韦尔(Harold D Lasswell)、拉 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卢因(Kurt Lewin)和霍夫兰(Carl Hovland)悉数 登场,直到五十年代的韦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传播学的研究已经初具 规模,相关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业已初备。 一般来说,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术传统,来自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 修辞学、传播学等。至文化人类学下的传播学产生发展,到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 科的成熟,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基础已经基本齐各。学术的关怀几乎无一例外源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学综述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学综述

第⼀章跨⽂化交际学综述第⼀章跨⽂化交际学综述An Overview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主要内容:介绍跨⽂化交际学的研究性质、研究内容、研究历史和研究⽅法。

知识点:1、影响普通交际的因素2、交际的类型3、交际的定义4、⽂化的定义及三种主要的分类法5、跨⽂化交际学的性质和研究内容6、跨⽂化交际学在美国产⽣的背景7、跨⽂化交际学的研究⽅法和步骤8、进⾏跨⽂化交际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学习重点:1、交际的定义2、交际的类型,特别是单向交际与双向交际的区别3、⽂化的定义4、跨⽂化交际学的性质以及对它影响最⼤的学科是什么?5、跨⽂化交际学的研究内容交际的定义(Definition of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may be defined as that which happens whenever someone responds to the behavior or the residue of the behavior of another person. 交际是⼀个(或多个⼈)对另⼀个⼈(或多个⼈)的⾏为或⾏为遗迹作出了反应。

1)Culture with a big C ( large C culture) :the attribute of man (关于⼈类的⼀切特征)2) Culture with a small C ( small C culture) :life way of a population ( ⼀个民族的⽣活⽅式)1 cultural knowledge informationCultural knowledge information refers to the knowledge that does not directly influence the process and result of communication. 知识⽂化2.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refers to the knowledge that is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交际⽂化Definition of Culture :Culture is the unique style and custom which a nation forms in the history of its own development.跨⽂化交际学具有多学科性,对它影响最⼤、与它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学科,即⽂化⼈类学、社会⼼理学、社会语⾔学和传播学。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际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跨文化交际研究对于我们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一、现状目前,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已有相当成果,但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教育、外交和商务。

在教育领域,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关注语言和文化教学的融合;在外交领域,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关注国际关系和文化交流;在商务领域,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关注国际商务和企业文化。

但是,这些研究往往局限于对跨文化交际的表面现象的认识,缺少深入的理论研究。

二、问题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研究视角狭窄。

由于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研究者常常把跨文化交际仅仅看作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和礼仪交流,而忽视了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其次,研究方法单一。

目前,大多数研究仍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等传统方法,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最后,跨学科研究不足。

跨文化交际研究需要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但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往往局限于单一领域的研究,跨学科的交叉研究还有待发展。

三、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水平,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加强理论研究。

研究者应该从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跨文化交际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其次,应该拓展研究方法。

研究者可以使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如实验研究、网络研究和文献分析等。

最后,要鼓励跨学科研究。

研究者应该积极参与跨学科研究,如跨文化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

综上所述,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存在一定问题,但是通过加强理论研究、拓展研究方法和鼓励跨学科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其研究水平,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及理论模型文献综述

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及理论模型文献综述

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及理论模型文献综述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加速,跨文化交际能力(ICC)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全球学者的广泛关注。

ICC概念及理论模型的研究是ICC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目前,学者们已经提出了相当数量的理论模型和对ICC概念的描述。

虽然这些概念和模型基于不同的理论,并且各有侧重,但是学者们对于ICC 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正在趋于一致。

在当今世界,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彼此依赖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然而,当人们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时,经常会出现各种误解、冲突甚至跨文化交际失败。

因此,“建立在个人跨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基础之上,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进行有效和恰当沟通的能力”(Deardorff,2004,p.194)变得尤为重要。

通常,学者们采用两种方法来定义ICC:一种是将其泛泛地定义为掌握与异质文化沟通的能力,另一种是将其定义为包含具体构成要素的理论模型或框架(Anderson,2005)。

本文将对这两种定义ICC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价,以期为进一步的ICC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ICC研究指明方向。

在英语中,涉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术语数量相当多。

其中,最广泛使用并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术语有:intercultural competence,XXX和XXX。

此外,根据Fantini(2006)的研究,还有其他二十种措辞方式也常被用来指代ICC,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XXX ICC。

Firstly。

XXX different countries。

thus leading to the n of different XXX。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chosen different ways to express the same or similar concepts of ICC based on their research fields。

跨文化交际学理论概述

跨文化交际学理论概述

跨文化交际学理论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旨在研究和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概述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跨文化交际学的知识。

概念解析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涉及文化、交际和跨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其中,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信仰、习惯和行为模式;交际则指的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信号进行沟通的过程;跨文化交际则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过程。

理论体系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差异理论:该理论认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许多误解和冲突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因此,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基础。

2、文化冲突理论:该理论不同文化之间由于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冲突。

解决文化冲突的关键在于寻找共性和建立共识,以实现跨文化和谐。

3、交际能力理论:该理论强调跨文化交际者的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

提高交际能力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果。

研究方法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定量分析、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

定性分析的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意义和解释;定量分析则更注重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实证研究通过调查和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情况来验证理论假设;案例分析则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探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现状分析当前跨文化交际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部分研究者过于理论构建,而忽略了实际应用;另外,跨文化交际学在非英语国家的普及度和重视度还有待提高。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学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例如,在企业管理、国际关系、教育等领域,跨文化交际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于解决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问题和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逐渐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地球村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人们开始频繁交流。

跨国公司的增多、外国留学生的涌现、外国移民的加入、国际会议与大型国际活动的开展、国际都市的出现等等都使得跨文化交际学科越来越重要。

而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应得到提高以适应新的发展。

本文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和实践做了综述,梳理国内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类研究,以带动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发展。

1. 国外研究1956年,Chomsky在其文章《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中,首次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an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his language”,强调了语言使用规则。

然而,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社会文化。

1967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首先采用了“交际能力”,对Chomsky进行了批判,他认为Chomsky关于“能力”的定义存在局限性。

Hymes(1972)提出交际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可能性、可行性、得体性和表现性。

其中,得体性强调了语言使用应符合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

1959年,Hall首先运用跨文化交际概念,并对言语交际行为作了深入分析,此书因此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的开山之作(戴晓东, 2011)。

随后众多学者在该领域继续探索,跨文化交际历经半个世纪的旅程,理论框架也越来越清晰丰满,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Ruben(1989)提出了Behavior-skill Approach模型,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看作是一系列的交际行为。

Gudykunst等人(1977)从心理角度来解释交际行为,提出了焦虑性和不确定性管理理论。

他指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不是用其文化准则而是以第三者的视角来解释其行为模式。

Ting-Toomey(1988)提出了身份协商理论,该理论围绕跨文化交际中的身份冲突问题,分析了面子的行为与策略。

评析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

评析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

评析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自从我读了《跨文化交际学》之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书中的一句话:跨文化交际学不仅仅是研究跨文化差异的科学,它还是为人类沟通与理解架设桥梁的一门艺术。

让我们觉得跨文化交际学真是博大精深。

而且从书中,我明白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

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既要了解西方文化,也要了解东方文化,才能更好地去进行交流。

这本书中的第一章是对西方语言文字及文化历史发展的介绍。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西方的文字起源于古埃及,然后经过罗马帝国,随后演变成拉丁文。

最后经由英国的工业革命,文字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然后是德语和法语,都是由拉丁文演变而来的。

所以我觉得,文化和语言是紧密相连的。

而这本书中的第二章是语言与思维。

其实也是告诉我们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重要性。

我觉得学习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言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日常交际。

如果没有正确地运用语言,我们就会很尴尬。

比如有些国家喜欢一言不发。

但在我们中国却恰恰相反,我们总是会说“你懂得”“说得好极了”。

然而这两种语言的用途也是截然不同的。

在中国,多数情况下,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心里有这样的想法,也会把他们压抑住。

如果遇上脾气不太好的人,甚至会被骂。

可是在法国,则不是这样,即使你心里有这样的想法,也可以直接表达出来。

不会被骂,而且他们会觉得很有趣。

我觉得,两种文化背景的区别,导致了语言的不同。

因此我们在交际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使用。

这样才能让交际更加顺利,更加愉快。

文化因素是语言表达与接受过程中重要的因素。

如果你的汉语水平不高,那么你就无法正确的用汉语来表达自己。

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遵守语言的规则。

这本书中的第三章主要是介绍交际过程中的个人态度。

我觉得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交际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态度,这样才能和对方友好的交谈,促进彼此的感情。

就如书中所讲的“跨文化交际的实质就是跨越不同的文化界限,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我国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2000-2022)的热点主题和前沿演进——基于Cite_Space的可

我国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2000-2022)的热点主题和前沿演进——基于Cite_Space的可

D e c .2023V o l .43N o .6语文学刊J o u r n a l o fL a n g u a ge a n dL i t e r a t u r eS t u d i e s 2023年12月第43卷第6期[基金项目]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一带一路 背景下中国西部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18X J C 880014);202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材研究院青年项目 课程思政融入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研究 (2021G S 0006)阶段性研究成果㊂[作者简介]张婧,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㊂我国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2000-2022)的热点主题和前沿演进基于C i t eS pa c e 的可视化分析研究ʻ张婧(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摘 要] 分析国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对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发展以及跨文化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㊂文章采用C i t eS p a c e 计量学软件对2000 2022年间的292篇核心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绘制出网络图谱,从发文量㊁作者分布㊁机构分布㊁期刊分布㊁研究方法与研究热点及演进主题方面揭示我国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㊂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的热点主题有:英语教学㊁外语教学㊁多元化培养㊁培养模式以及文化教学㊂最新研究前沿体现在根据国家 一带一路 建设以及 乡村振兴 等发展目标的实际需求来培养国际跨文化人才以及乡村跨文化外语人才等㊂建议未来研究应树立多学科视角,增加跨机构㊁跨领域的合作;拓展理论视角,强化应用型和实用型研究,同时扩大研究外延,最终实现 以外语专业为主,多学科多领域共同发展 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体系㊂[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能力培养; 热点主题; 前沿演进; 可视化分析[中图分类号]H 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23)06-0085-12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2-8610.2023.06.013一㊁引 言跨文化交际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个日益成熟的学科㊂但是,由于学界对于交际能力的构成和定义没能达成统一,因此目前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持以下三种观点:1)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同于跨文化能力(L u s t i g &C h e n 1998,S p i t z b e r g 1994), 等同说 认为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与 跨文化能力 是同一概念,可互用,在论述时可交叉使用这两个概念;2)跨文化交际能力大于跨文化能力(B y r a m 1997,文秋芳1999), 大于说 认为 跨文化能力 只是 跨文化交际能力 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典型代表人物是B y r a m (1997),他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跨文化能力以外,还需具备语言能力㊁社会语言能力和语篇能力;3)跨文化交际能力小于跨文化能力(K o t t h o f f1999,S p e n c e r-O a t e y 1999), 小于说 支持 跨文化能力 涵盖 跨文化交际能力 ,代表人物K o t t h o f f(1999)认为跨文化能力包括诸多要素,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是其中之一㊂鉴于国内大部分学术文献对 跨文化能力 和 跨文化交际能力 都不予区分(胡文仲2013:4),本研究也倾向于将两种提法视为同一种能力,即认同 等同说 的观点㊂在以下的论述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用法不做区分㊂西方国家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动力主要来自实际需求(R u b e n1989:229-230),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三类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型,分别是构成要素类㊁发展阶段类和对话互动类㊂构成要素类模型界定了跨文化能力的关键构成维度(B y r a m1997,G u d y k u n s t 2004,T i n g-T o o m e y&K u r o g i1998,R i s-a g e r2007),其中以B y r a m(1997)的模型最具影响力,即从知识㊁技能㊁态度和批判思维四个维度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态度㊁知识㊁阐释和联系技能㊁发现技能㊁交际技能等;发展阶段类模型注重跨文化能力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B e n n e t t1993,F a n t i n i&T i r m i z i 2006,K i n g&B a x t e r M a g o l d a);对话互动类模型旨在突出交际的对话性质,阐释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在交际的动态过程中发挥作用(S p i t z b e r g2000,D e a r d o r f f2006,L i d d i-c o a t&S c a r i n o2013)㊂L i d d i c o a t&S c a r i n o (2013)在模型设计中首次结合了语言学习理论,并提出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会经历注意㊁比较㊁反思和交流四个阶段的循环㊂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者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本土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的(贾玉新1997;许力生2000;高一虹2002;杨盈,庄恩平2007;张卫东,杨莉2012等)㊂而针对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研究,根据中国知网(C N K I)的数据,最早刊载的核心期刊文章收录于1999年:卢春媚在‘外语电化教学“发表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上好视听说课的关键“,她首次尝试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低年级的英语视听教学相结合,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樊葳葳于‘高等教育研究“发表了‘外语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文中提到我国外语教育只注意语法㊁语音和词汇的教学,忽略了培养学生合适地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并指出外语教学应转向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㊂2000年,我国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本科教学大纲“中首次提出 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㊁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㊂自此,我国学者开始积极探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㊂及时梳理与总结这些成果不仅能够全方位了解当下的研究现状,发现研究的不足与缺陷,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和参考,这对于推动我国跨文化学科发展和跨文化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㊂因此,本研究将采用可视化分析,结合文献计量和文献研读的分析方法,系统分析2000 2022年国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的相关文献,绘制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的知识图谱,探寻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分析当下研究不足,力求为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㊂二、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一)文献来源与处理本研究文献均来自中国知网(C N K I)的 核心期刊 ,考虑到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多维度和多视角,因此除C S S C I来源期刊以外, C S S C I扩展版以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也纳入筛选范围,以期获得更加全面的文献资料㊂鉴于我国是在2000年首次将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纳入高校外语的教学大纲,由此极大地推动了国内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因此,2000年被视为国内开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的时间起点,检索跨度为2000-2022;主题选择为 跨文化能力培养 ,共得到初始检索结果359条㊂首先剔除书评及会讯,再通过对摘要的阅读分析,删除主题重复文献共计67篇,最终得到292篇有效文献㊂(二)分析方法与工具本文将主要使用C i t eS p a c e软件,同时结合中国知网计量分析以及内容分析法对292篇文献进行分时动态的可视化图谱分析,主要包括年度发文量分析㊁核心作者分析㊁核心期刊分析㊁重要研究机构分析㊁研究方法分析等,科学展示知识的宏观结构及其发展脉络;并通过高频关键词聚类追踪出跨文化能力培养热点与发展演进㊂三、结果与讨论(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的时空知识图谱1.时间分布图谱㊂年度发文数量是衡量一个主题研究热度与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㊂据图1显示,从2000年至2022年,我国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的论文总体呈现出在 波动中增长 的特点㊂其中,2000 2011年发文量逐年增多,但是论文发表总数较少;2012 2022年的发文量虽然也有所波动,但是较2000 2011年来说发文数量相对稳定,平均每年都在20篇以上㊂2012年和2018年均达到了近20来年发文量的峰值(27篇)㊂由此,我们可以将2000-2011年划分为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的 快速发展期 ,而2012-2022年则是研究的 稳定发展期 ㊂值得注意的是,几次国家相关文件的发布及实施促使了研究成果的激增㊂图1 发文量变化趋势2.空间分布图谱㊂期刊分布㊂根据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我国2000 2022年关于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的文献共分布于81种核心期刊,涵盖了外语㊁教育㊁汉语㊁对外汉语㊁电影㊁农林㊁管理经济类等学科㊂其中,C S S C I 来源期刊有20种,其中以‘外语界“和‘中国外语“的发文量最高;‘教育发展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教育类期刊的发文量紧随其后㊂‘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吉首大学学报“‘江苏社会科学“等综合类社科期刊的发文量也占有一定的比例㊂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语和教育学科,近些年来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科的普遍重视,高质量成果比较丰富,已经形成了 以外语教育学科为主,多学科共同发展 的核心期刊群㊂作者分布㊂使用C i t eS pa c e 软件,并将N o d e t y pe s 设定为 作者 (A u t h o r ),时间跨度为2000 2022年,时间切片为1年,运行之后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作者共现图谱㊂其中,节点数为250,连线数为80,密度为0.0026㊂以上数据表明我国研究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只出现了个别两人及多人之间的联合研究,大多数都属于独立研究,因此图谱中连线和密度都较低,整个图谱的网络也较为零散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国内学者对于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的视角比较多元,关注的重点各不相同㊂图2 作者共现图谱机构分布㊂从发文机构的共线图来看(见图3),连线数只有36,没有形成明显的聚类,只有少数地理位置接近的研究机构之间存在着合作,如黑龙江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的合作等㊂这反映了我国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虽然得到了较多学术团体的关注,但多为独立研究,研究人员和机构缺乏合作意识,知识与研究成果的共享与流动性不强㊂这也与作者共现图谱显示出来的信息基本吻合㊂图3 机构共现图谱3.研究方法㊂根据A l a v i &C a r l s o n(1992)对文献研究方法的分类,所有的文章都可以分为实证研究和非实证研究㊂凡是基于一定研究对象进行了观察㊁调查㊁分析然后总结归纳出结论的研究都属于实证研究,其中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除此之外的研究统称为非实证研究,涉及书评㊁综述和思辨类文献㊂经过对292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统计结果(表1)显示近20多年来我国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中非实证研究论文居多,共271篇,达到92.8%,由于书评已经在文献筛选时剔除,因此非实证研究主要是理论思辨类文章㊂实证研究论文有21篇,其中定量研究14篇,定性研究7篇㊂具体来说,在快速发展期(2000-2011),非实证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数量分别是102和4,比例为25.5ʒ1;在稳定发展期(2012-2022)数量分别是169和17,比例约为9.94ʒ1㊂表1 研究方法统计数量非实证实证定量定性快速发展期(2000-2011)106102440稳定发展期(2012-2022)18616917107总量29227121147以上数据表明,近20来年国内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一直是以理论建设为主,重点聚焦培养模式的构建和策略,涉及能力培养的实证性研究数量则偏少㊂但是,相较于快速发展期(2000-2011),稳定发展期(2012-2022)的实证研究数量还是呈现出上升趋势(4ʒ17)㊂而且就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而言,稳定发展期的实证研究除了问卷调查㊁教学实验等定量研究方法以外,还出现了访谈㊁观察法㊁个案分析㊁行动研究以及叙事研究等定性研究手段和研究范式㊂这些变化一方面体现了国内学者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研究视角的逐渐纵深,从而开始更多地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另一方面这也和核心期刊科学实用的研究导向密切相关(王晓宇,潘亚玲2019)㊂(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的热点主题研究热点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有内在联系的㊁数量相对较多的一组论文所探讨的研究问题或专题㊂由于论文的关键词往往是作者对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提炼与概括,体现着文章的研究价值与方向,因此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以及从文章中提取出的名词短语可以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侯剑华2016ʒ71),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某领域的研究热点㊂通过C i t e S p a c e 的寻径法(P a t h f i n d e r )进行关键词的聚类分析生成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可以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进行热点追踪㊂图3反映了近20年来国内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的热点领域和视角,共包括9个聚类标签,分别是 跨文化外语教学 文化 文化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 移情 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㊂其中,聚类表中Q=0.8233(>0.03),M S =0.8769(>0.05),说明聚类轮廓清晰,结果合理㊂图3 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接下来,在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的基础上,通过 S u m m a r i z a t i o no fC l u s t e r s ,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见表2)㊂表2 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聚类号聚类大小标识词(取前五个)聚类号聚类大小标识词(取前五个)031英语教学对外汉语英文影片跨文化交际意识高校教师614文化导入多元识读情节能力文化差异文化能力230外语教学交际能力国际语言外国文化教学培养学生714科学主义文化能力认知结果建构主义自主学习325高职院校复合型外语技能人才一带一路构成要素国家标准811培养路径新常态深度教学法教学模式新技巧续表2聚类号聚类大小标识词(取前五个)聚类号聚类大小标识词(取前五个)420民族地区特殊素养本土化知识乡土情怀乡村教师106国际商务培养目标本族语者失误现象文化教学520商务英语专业实验研究培养途径合作技巧合作精神结合图3和表2,我们可以对热点主题进行综合分析㊂首先,避免主题重复和范围太大的聚类,因此剔除掉 跨文化 和 交际能力 两个主题检索词,考虑到大部分文章都是针对培养模式的构建,因此将 教学模式 聚类扩为 培养模式 ; 文化 文化交际能力 语用失误 移情 这几个主题都是在文化教育理念下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因此归纳为 文化教育 ;最后,结合 乡村教师 体育文化 民族地区 等关键词,生成 多元化培养 聚类㊂最终,近20来年内来我国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热点可以归纳为 英语教学 外语教学 多元化培养 培养模式 以及 文化教育 五个主题领域㊂1.英语教学㊂共现标识词为:英语教育㊁高校学生㊁跨文化交际意识㊁复合型外语技能人才等㊂在我国,跨文化交际是隶属于语言学而存在的一个学科㊂2000年,我国首次提出 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是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本科教学大纲“;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也将跨文化交际列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2017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的 人文性 需要体现在跨文化教育上;2018年和2020年颁布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都将 跨文化能力 作为外语类专业的核心能力指标㊂国家教育政策是学科研究的重要推动力量,由于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政策都是针对英语教学展开的,所以就使得该领域研究在近20来年内始终受到国内英语教学界的持续关注㊂从根本上而言,跨文化外语教学理念从目标到内容始终都在响应国家对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要求(付小秋,张红玲2017:90)㊂可以说,国内跨文化交际研究与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是息息相关的㊂从研究成果来看,国内跨文化能力的研究属性㊁内容和方法都是兼具外语教学与教育学特色,研究主体多为教育学和外语教学领域学者(张红玲2012:6),针对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且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权威的跨文化理论(吕丽盼,俞理明2021;顾晓乐2017;杨秋宁,肖龙海2015;刘春燕2012;潘亚玲2008;高一虹2002等)和相对稳定的培养模式(许力生,孙淑女2013;刘慧云2012;彭健2010;刘育东,周迎2009等),并且有不少实证研究对培养效果进行了测评(廖鸿婧,李延菊2017;高永晨2016;黄文红2015;韩晓蕙2014等)㊂除了对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进行积极探索,还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是针对英语教师跨文化素养及能力的提升(刘玮,杜景芬;高月琴2016;王小清2015;陈素琴,张丽红,王金生2010;张祖辉,丁妍2010等),因为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体成分(王晓宇,潘亚玲2019)㊂只有英语教师切实提高跨文化素养,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能力提升㊂2.外语教学㊂共现标识词为:对外汉语㊁外国文化教学㊁外语教育㊁国际语言等㊂随着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在英语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其他语种也逐渐重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研究㊂这也是对英语跨文化研究成果的一次积极借鉴和推广㊂涉及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的语种有日语(王艳2019;刘钟鸣,曾妍2014;刘慧云2012;高红2007等)㊁德语(杨建培2020)㊁法语(木艳娟2010)等㊂这也证实了外语教学始终是我国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㊂值得注意的是,以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对外汉语领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是除英语以外,所占比例最多的㊂这些研究积极探索了汉语在推广过程中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建立和能力的培养(叶紫,杨阳2021;崔永华2020等),这也反映出我国近些年来汉语推广的成效是非常显著的㊂目前,对外汉语领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主要是针对以下四类研究对象:来华留学生(李玉琪,崔巍2017;张春斌,卢丹2018等)㊁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张晓红2014;任晓霏2018)㊁国际汉语教师(李昊2012)以及对外汉语与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比较研究(庞小峰2016)㊂总体来说,学者们都认可汉语在进行国际传播的过程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应该落实到对外汉语的日常教学之中㊂3.多元化研究㊂共现标识词为:国际商务㊁商务英语㊁高职院校㊁民族地区㊁乡村教师㊂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以及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我国跨文化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从培养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的外语人才提升到培养具有家国情怀㊁拥有国际视野的新型国际跨文化人才㊂因此在近五年来,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出现了多元融合的局面㊂特别是在 一带一路 建设的背景下,国际商务活动日益增加,这就需要大批了解他国文化且具备一定商务知识的跨文化人才,因此除英语专业外,商务英语以及国际商务专业逐渐成为与跨文化交际紧密结合的两个主要领域,有关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探索㊁构建及实施路径研究占到了相当一部分比例(柳超健2018;柴奇2018;冯敏2014;李美阳2013;李娟,柳青军2006等)㊂此外,非外语专业大学生(钟华,樊葳葳2000;廖英2006;王桂祥2015等)㊁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付娜;刘玉颖2017;周少蓉2014;邢琰2013;张晓梅2012等)㊁军校学生(舒莉;任莉;易兰2014)㊁中小学生(冀盈2011;李雄2007;刘玮2009等)以及民族地区㊁乡村学生及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以及民族性格的形成也受到了学界持续的关注和重视(刘河燕;郭平2013;康华2014;严峰2017;闫建敏,杨长喜2020等)㊂我国跨文化能力培养出现如此多元化研究的局面是跨文化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即立足于外语教育,而后向多学科多领域拓展,最终体现和实现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应用型本质,即与全球化㊁国际化和多元化时代的需求相结合㊂4.培养模式㊂共现标识词为:能力培养㊁教学模式㊁移情㊁策略分析㊁主动适应㊁模因论㊁自主学习㊁建构主义等㊂近20来年,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以及培养策略研究一直是我国跨文化教育的热点主题㊂从发文量来看,无论是快速发展期(2000-2011)还是稳定发展期(2012-2022),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构建一直是所有聚类中文献最多的,由此也能看出培养模式研究的重要地位㊂跨文化能力的构成维度尚在探索中,加之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的不同势必会造成培养模式研究的多元性和动态性㊂目前,我国对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方式可以分为 课堂教学培养 和 非课堂教学培养 两个方向㊂ 课堂教学培养 是指依托课堂教学为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也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主要培养方式㊂由于我国跨文化学科脱胎于外语教育,因此大部分跨文化能力培养是基于外语课堂为主要依托和平台来实现的㊂学者们从不同研究视角及培养目标出发,采用相应的教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同时结合外语教学的特点从教学视角提出了多个成熟且可操作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模型和教学模式㊂其中包括以过程为导向的 反思性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 (谭瑜,弗朗索瓦㊃维克多㊃涂尚2018),利用 S P O C+微课 的培养理念和技术手段㊁以 能力 培养为牵引的 三位一体 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韩琰,曾立,李明清,刘书雷2017);借鉴了历史文化人类学中的模仿理论和实践性知识理论的 双向 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杨秋宁,肖龙海2015);基于C D I O教育理念创建的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李艳,张卫东2013);根据莫兰的能力结构理论以及后现代课程理论提出的多元文化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刘育东,周迎2009)㊂另一方面,语言教师们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方法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实践,如P B L教学模式㊁翻转课堂㊁合作教学㊁自主学习模式等,力争在有限的课时内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系统地㊁科学地训练(徐海宁,田晓蕾,黄晓梅2020)㊂非教学培养 ,顾名思义,是指在课堂外以非教学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㊂常见的方式有利用外语电影(李欣2019;郑金霞2012;熊启煦2012;项莉;郭亮2011;欧阳敏2009等)㊁网络视听资源库(汤易,2018;高晓慧,胡家英,李德义,任悦姝,王晶,李友善2015等)以及外国文学作品(贾磊2015;李欣2019等)等作为文化载体,通过真实的语境和语言学习场景,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不同的文化,培养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兴趣,从而提升跨文化意识㊂可以说, 非课堂教学培养 方式是对 课堂教学培养 的有效补充和拓展㊂5.文化本质㊂共现标识词为:文化导入㊁外国文化教学㊁文化知识㊁文化冲突㊁语用能力㊁语用知识㊁语用失误㊂虽然我国是从2000年才正式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纳入到外语人才能力培养,但其实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从未脱离文化教学,只是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和处理方式各有不同(张红玲2012)㊂文化教学理念始终是我国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已经基本达成了 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统一,并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目标相结合,才能提高外语教学水平 的共识㊂因此,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主题大多是围绕外语文化教学展开,即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通过外语教学培养跨文化意识与能力(B y r a m1997;胡文仲,高一虹1997)㊂文化教学理念也一直是我国跨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㊂首先,通过中外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输入,在对比中认识到中外文化的差异(吕丽盼,俞理明2021;顾晓乐2019;贾磊2015;黄文红2015),进而培养文化意识,构成跨文化能力的基础(B y r a n,1999)㊂随着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的不断探索和深入,学者们逐渐发现只有通过提升母语表达能力㊁提高母语文化知识,树立文化平等交流意识才是实现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关键(毛凌滢2009;霍翠柳2012等),因此 母语文化 长期受到忽视的情况有了极大改观㊂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产生原因与解决对策,进一步探讨语用能力的培养及习得(莫艳萍2016;黄峻2006;),增强文化自觉(李智2014;田瑾2015等)㊂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跨文化交际学科与外语学科的差异性,虽然我国对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方式已经打破完全外语教学垄断,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目前的跨文化研究仍以本质主义文化观为主导㊂这可能是由于外语教学长期受到语言工具观的影响导致(郑萱2019)㊂近年来,打破边界的新语言文化观开始运用于外语教学理论探索(翁立平,顾力行2016),但在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中还非常少见,应该受到更多关注㊂(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前沿演进关键词时序图可以用来反映研究主题随时间变化而呈现的主要研究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定时间段内的研究趋势㊂因此,我们通过C i t eS p a c e按时间片段生成关键词时序图谱(见图4)㊂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出国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热点的历时变化,我们还利用时区图谱(t i m e z o n e)来呈现聚类分析的可视化结果,从而观察研究热点在时间线的演进路线和变化轨迹(见图5)㊂从图5中可以看到, 英语教学 文化 外语教学 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等聚类内部关键词的交叉和重叠非常频繁,始终构成我国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的热点主题,这也再次印证了我国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一直是在外语文化教学这个大框架下进行展开和发展的㊂但是不同时期涌现出来的高频关键词还是体现出在不同时期所关注的培养目标及其演进趋势,我们结合高突现值的相关文献进行如下分析㊂。

跨文化意识研究综述

跨文化意识研究综述

跨文化意识研究综述付文晓;钱旭升【摘要】Recently ,many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There are some studies of cross-cultural in our country , such as :the connotation ,dimension ,influence factors , teachingpattern ,cultivating strategy ,etc .However ,some problems still survive in the last studies ,such as :diversified concept ,lack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aims , etc . Review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above studies ,are made in order for further study .%近年来,跨文化意识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有关跨文化意识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涉及跨文化意识的内涵、维度、影响因素、教学模式、培养策略等.然而,目前有关跨文化意识的研究也存在概念多元化、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对象狭窄等问题.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促进该研究的深入探究.【期刊名称】《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2)003【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跨文化意识;成果;展望【作者】付文晓;钱旭升【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0-055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开始对跨文化意识进行研究,但是由于条件有限,相关研究成果甚少;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跨文化作为一门学科走进研究者的视野。

(完整word版)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

(完整word版)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

中国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研究有近60年的历史,近些年来有了更快的发展。

如今,外语教学中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了许多教育家,语言学家的极大关注。

外语教学应当结合相关文化来进行,这一点似乎已经成为当今外语教学界的共识.近年来,文化成了热门话题,文章和论著都有不少.无论是讨论教学还是教材,教学大纲还是课程设计,几乎无一不强调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强调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习得相关的文化.而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对文化方面涉及不多致使学生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导致交际失败.正如托马斯(Thomas)指出:“语法错误从表层上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

语用失误却不会被像语法错误一样看待。

如果一个能说出一口流利英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 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

现在外语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化教学很多只停留在文化知识层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大文化信息量的导入,引导学生主动发觉文化差异方面的信息。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学生也才能有掌握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勿庸置疑的,关键问题是在于如何培养.高一虹教授指出,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应该有以下特点:1。

它以文化意识的培养为中心,有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共情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

2 .注重态度和情感层面,也包括认知层面,特别是批判性的反思能力。

3。

不限于目的语文化,而是通用于与任何文化成员的人际交往。

当然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教学不能仅仅依靠者三种模式,在具体的实践中还要密切结合具体情况,发挥学习者自身的特点.跨文化教学现状及分析80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由外语教学界引入国内,研究重点在于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现状与思考

跨文化交际现状与思考

二、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困境
3、研究团队建设不够健全:虽然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些专业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团队,但总体上仍存在人才匮乏、团队建设不够健全的问题。这限制了研究的深 度和广度,影响了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二、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困境
4、缺乏实践应用:尽管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商业和教育等领域,但总体 上仍存在实践应用不足的问题。这可能是因为研究成果与实际需求的衔接不够紧 密,或者是因为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够强。
在研究内容方面,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文化交际理论:主要探讨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原则、框架和方法论 等问题。
一、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
2、跨文化语言交际:主要研究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涉及语言交际、言语 行为、语用学等领域。
一、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
3、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主要研究非语言交际行为,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 服饰、空间利用等。
一、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
4、跨文化商务交际:主要研究在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包括国际商 务谈判、商务礼仪、营销策略等。
一、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
5、跨文化传播与国际关系:主要探讨跨文化传播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包括 外交关系、国际合作与竞争等。
二、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困境
二、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困境
四、思考与展望
四、思考与展望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 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4、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目前,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未来,我们需要进 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为实践应用提供更加科学、完善的理论基础。

跨文化交际学采访稿

跨文化交际学采访稿

我采访的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培训班讲师,Steven,他刚来中国不久,对我们国家很感兴趣,现在正在学习汉语,我采访了他关于美国与中国关于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差异我:你好,你来中国从事培训班讲师这个职业,这个职业的关键也就在于教育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你体会到什么东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差异吗?Steven:嗯,事实上,在我来中国之前,我曾认为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有很大的不同,但在我来到中国之后,我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我:是怎样的呢?Steven:两个国家的孩子的生活越来越相近,应该可以这样说吧。

像美国孩子喜欢玩Iphone,电子游戏之类的,现在中国孩子也同样在经历这些我:应该说是产品的国际化的结果吧,对吗?Steven:对的,至于教育方式来说,我想说说我自己的感受,我觉得从小学到大学的这种教育,美国和中国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小学阶段,美国小孩是很轻松的,他们几乎每天都是玩,享受很美好的童年时光。

但是,我曾今于一些中国家长聊过天,他们似乎总是督促着孩子们的学习,甚至把孩子的课余时间,排满补课的课程,你知道,这在美国是不被允许的,当然美国家长也会根据孩子的兴趣送他们去上兴趣班,例如乐器。

但是绝对不会补习功课的。

我:小学阶段有着很大的不同,那么根据你的亲身体会,在进入大学之后有什么差异吗?Steven:在美国,进入大学之后,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在大学里,学生们都很努力的学习,他们必须很努力学习,这样才可以毕业,因为大学对学业的要求是很高的。

似乎中国不是这样,嗯。

我看过很多新闻,当中有对中国大学生的一些评论。

我感觉中国的大学是,那种很难考进去,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就很容易可以拿到毕业证,所以中国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说,并不像美国学生那样专注于学业。

我:现在随着中国人越来越富裕,出国留学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作为一个“来外”,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Steven:刚我说了关于中美大学的不同,至于出国留学,我觉得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吧。

管窥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的跨学科性:跨文化读本引文分析

管窥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的跨学科性:跨文化读本引文分析

跨 文化交 际学 传播学 教育学
管 理 学 广 告 学
2 4 2
1 1
45 .% 91 .% 45 .%
23 - % 2 3%
国内学者关 注的中外学者 、 论著及文章 , 试图勾勒出中国跨文化交际学 发展 的轨迹 , 她们 的研究发现 国内的跨文化交 际主要依附于语言 与文 化 的研究 , 整个学 科还很不成熟 。不过她们也指 出只针对部分外 语期 刊进行引文分析 的局限性 , 呼吁在更广 的学科领 域和学术文献 中进行 更 广泛更深入 的引文分析 , 而可以更客观地把握 中 国跨文化交 际学 从
的全 貌 。
l8 — 9 7 9 8 1 9
其他

45 .%
有 6 本书籍 被引用 3次以上 , 中国外 出版的书籍有 5 , 4 其 0本 占总 数的 7 . %; 8 3 国内出版的书籍有 1 本 , 1 4 占总数的 2 . %。这些 书籍涵 17 8 盖 了跨文化 交际学 、 语言学 、 外语 教学法 、 心理学 、 人类学 、 传播 学以及 交叉 学科研究 等领域 ( 见表 2 。 ) 表 2引用次数较多 的书籍 ( 按学科统计) 时间跨度 学科 书籍数 目 比例
科技 信窘
管窥巾国跨文化交际学彻跨学科胜 : 跨文化读本引文分析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 尹国梁
[ 摘 要] 本文 旨 通过 对 中国 国内出版的跨 文化论文集进行 引文分析 , 出对 中国跨 文化 交际学有 重要影响 的其他 学科 、 在 找 学者及 著 作, 以了解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独特 的跨 学科性和 学科发展 的面貌 。 [ 关键词】 文化 跨 文化 交际 引文分析 跨
者开始涉足 于跨文化交 际学研究 。中国的跨 文化交 际研 究承袭了美国 跨文化交 际学 的跨学科性 , 不过鉴 于中国特殊 的国情, 中国跨 文化交 际

关于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情况的思考

关于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情况的思考

关于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情况的思考作者:渠荏铄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1期摘要:跨文化交际学是专门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的学科。

在我国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是近30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本文主要讨论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兴起、研究的体系以及特点和方法。

关键词: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183-02(一)早期的跨文化交际起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这一思潮在当时起到了一定作用。

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东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从而在对待文化交流的态度上,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西方国家吸取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中国却仍然夜郎自大,忽视这种文化交流的作用。

到了近代,中国才认识到吸收其他国家文化的重要性,因此这一学科才有所发展。

“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是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早在其1959年出版的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中首先提出的。

学术界普遍将这部著作视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跨文化交际学是专门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学科。

所以说,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始终与其他众多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语言学、文化学等。

这些相邻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上世纪80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由外语教学界引入国内,研究重点在于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对这一学科的兴趣主要集中或局限于语言教学界,其中最关注的是词汇、语用、交往习俗等与语言交际有关的层面。

学术界一般认为,许国璋于1980年在《现代外语》第4期上發表的题为“Cultur-ally 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一文,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诞生。

从1981年至2001年20年间,我国学者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兴趣越来越浓厚,发表了近300篇研究论文,出版专著20余部,不仅推动了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其他人文学科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发展的一次检视——中国第三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原文出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原刊期号】200001【原刊页号】63~68【分类号】G0【分类名】文化研究【复印期号】200005【标题】中国跨文化交际学发展的一次检视——中国第三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英文标题】A Gl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n China——A Brief Review of China`s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HE Shi-jian(College of Arts,Shenzhen Univ.,Shenzhen 518060)【作者】何世健【作者简介】何世健(1963-),男,四川成都人,深圳大学副教授,从事比较文化研究。

深圳大学文学院,广东深圳518060【内容提要】中国第三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主要议题是“跨文化交流——文化身份与文化调适”,分会主题包括“全球化与多元化”、“中国文化的变迁”、“对比研究与文化教学”和“传媒与文化研究”。

会议讨论了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国文化的定型所发生的转变和亚文化之间的关系、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国际上跨文化交流研究的最新成果。

【英文摘要】The theme of China`s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ulturalIdentity and Accommodation"including four sections as fol-lows:globalization and pluralization,the changes of Chinese culture,contrastive studies and culturestudies and media and culture studies .Discussed at the conferences are such questions as the unity andcontradiction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pluralization,the changes ofthe stereotypes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sub-cultures,the cultural aspect in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 andthe position of culture in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 latestachievements of In 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utside China.【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传播/全球化/多元化/语言/文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globalization/pluralization/Ianguage/culture【正文】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60x(2000)01-0063-06中国第三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研讨会于1999年11月22日至24日在深圳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60多所高校的学者、专家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跨文化交流——文化身份与文化调适。

与会者分别来自外语教学、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及跨国企业文化研究等领域。

这样的盛会在深圳这个由古老的中华文化与现代工商与科技文明相遇而融合形成的交汇点上举行,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如果说19世纪和20世纪既是人类各种文化交锋和演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现代意识形态对抗、冲突缓解和重新定位的时期,那么21世纪将是一个全球化与多元化对立统一共存的时期。

在21世纪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强势和弱势文化不可避免的相遇中,全球化与多元化这两个同时并存的趋势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互动关系?这两种趋势的形成及其矛盾可能具有什么样的内在规律和特征?如何调适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关系?如何看待和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些问题都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会议通过有益的争论与探讨凸显了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所带来的挑战和祈望,同时注意到中国文化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带动的全球化趋势中所遇到的调适与创新的问题。

一、全球化与多元化全球化与多元化是当今世界最富于争论性的话题之一。

西方左翼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高峰,发展中国家则在全球化中谋求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同时争取尽可能保持平衡的多元化格局。

关于多元文化的争论是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多元文化的通约性或最低共同点则是问题的核心。

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在基调演讲中从正面触及到这个问题:她承认即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也只是一个主观的价值尺度表达式,因为己之所欲,可能是他人之不欲,反之亦然。

那么,文化的多元性是否必然陷入令人悲观的混乱状态呢?乐教授阐述了多元文化的合理限度以及多元文化与全球化的辩证关系。

她认为,全球化的积极意义在于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学习带来更多的机会,以促进各种文化的发展,而真正有前途的多元文化则必然处于开放的态势。

深圳大学何道宽教授倾向于认为解决矛盾的方法存在于中国文化传统之中。

他将全球化分为7个不同的领域和层次: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学意义上的制度、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集体无意识。

其中,全球化的实现难度渐次递增,而文化多元化和本土化的理据亦渐次递增。

他最后推定“和合哲学”的思想作为全球化与多元化的指导原则,并以“美羹”、“靓汤”的调制做比喻。

不过,也有与会者认为中国文化中讲争斗、难妥协的一面亦需引起警觉,“斗争哲学”在“文革”中所起的作用当不致让人健忘。

深圳大学景海峰教授以更开放的态度提出了儒学在全球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定位问题。

他呼吁儒学研究走出历史还原主义的困境,摆脱民族主义观念的狭限,同时又要放弃以东方普遍性替代西方普遍性的整体置换术。

东方与西方在全球化中将形成汇合、交融和互渗的关系。

强势文化社团对弱势文化社团实施控制的问题,以及弱势文化社团对自己文化身份加以捍卫的必要性自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争论话题。

依笔者之见,我们不能因为看到强势文化社团和弱势文化社团之间的不平等,就对弱势文化社团向外来文化开放学习持保留态度。

如果强势文化社团因走向封闭而激化文化冲突,对它自身来说这是步入衰落的警示,对于弱势文化社团而言,必须勇于回应挑战,而不能视其为自我封闭的理由。

人类学家波阿斯(Franz Boaz)曾对欧亚文化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作过这样的评论:“文化的进步取决于某一社会是否有机会向相邻社会的经验进行学习,人类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一个社会的种种发现向其他社会传播,其间的接触愈广泛,学习的机会愈大。

总的来看,文化最简单的部落封闭的时间很长,因而未能从相邻社会的文化成就中获益。

”[1]二、中国文化的变迁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会长胡文仲教授一直呼吁对亚文化群体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加以重视,藉此弥补中西文化比较时得出的过于笼统的结论。

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潮流中发生的变化以及中国文化内部的差异是一个引起普遍关注的问题。

福建师范大学林大津教授指出当代中国文化的若干变化趋势,如个体意识增强,向一元时间制(按日程表办事)快速转化、由高环境(依赖默契的交际)向低环境(依赖明确说明的交际)交际靠拢,留恋“热心肠”(榜样的力量),期待“铁手腕”(法律的力量)等。

无独有偶,深圳大学王晓华和游建西正好就亚文化群体和少数民族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题材做了较深入的研究。

王晓华运用实地调查资料研究了深圳新移民合法身份的获得对心理归属的影响。

结论发现,移民心理的认同与法律身份并不完全一致,在地域移民群体中,真正在心理上认同法律身份的不到15%。

可见,中国人在地域迁徙中对新地方的心理认同与法律身份的获得并不一致,至少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可能趋于一致。

游建西探讨了清末明初基督新教传入贵州时苗族社区和汉族社区所采取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以绅士阶层为主体的汉族主流文化抵制和反对基督教,苗族社区接受基督教的历史事实至少使我们概括中国人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时多一分谨慎、多一个疑问。

这个研究方向的主要力量主要来自语言学、中国语言文化界、社会学和传播学等领域;它是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拓展区域,也是中国人从事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出发点或参照系。

以外语教学和研究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必须随时注意吸纳这方面的最新成果,才能获得对中国文化身份的准确认识与把握。

三、对比研究与文化教学这个分会的发言者多是外语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

从跟跨文化交际学的关联程度来看,文化教学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研究是这一分会主题的重点。

那么,文化教学或文化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究竟具有多大的份量,则是外语界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

北京大学高一虹教授就这一问题介绍了外语学习中的两对文化概念。

一是工具性双语能力与转化性双语能力。

前者仅把目的语的习得视为对纯实用性手段的掌握,没有双文化观;后者在目的语习得方面伴有人格转化和双文化观。

二是水平人格转化与垂直人格转化。

前者指学习目的语及其文化时伴随着母语及其文化的丧失;后者指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精通带来了人格升华,即两种语言、两种文化构成了积极的互动关系,培养出开放、警觉和富于创适性的自我。

她相信,我国目前的英汉双语掌握者是以工具性双语能力为主,但是语言教育不应该仅着眼于技能,而应该使人格臻于完美,语言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垂直人格转化或超越文化。

然而,浙江大学许力生教授在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的看法上则没有那么乐观、理想。

他介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4种成分: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但他认为,社会语言能力和语篇能力恰好由于其文化“浓度”较高,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负面作用较大。

在他看来,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与特定文化的交际能力有不可忽视的根本区别,后者无论时下多么有势力,有影响,都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在“地球村”里“一统天下”。

所以,外语教学需要在继续重视语法能力提高的同时大大加强策略能力的培养。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施家炜则对跨文化交际意识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做了更为细致的研究。

她通过分析发现,学外语时既要有内在的文化意识、兴趣又要有功利性和短期目标的压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而任何单纯的动机都是不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