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基础医学教案设计模板

基础医学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基础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基础医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基础医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基础医学的定义和范围。

2. 基础医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3. 基础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2. 基础医学研究方法的复杂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相关教材。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础医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医学吗?医学有哪些分支?2.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支。

二、讲授新课1. 基础医学的定义和范围- 介绍基础医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基础医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 介绍基础医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

2. 基础医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讲解基础医学的研究内容,如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疾病的成因和机制等。

- 介绍基础医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观察研究、临床研究等。

3. 基础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基础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如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基础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基础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强调基础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基础医学基本概念和范围。

2. 引导学生思考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1.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讲解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密切关系,强调基础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

- 举例说明基础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如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内分泌-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内分泌-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10min.
2min.
教学目的
及要求
掌握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和毒性甲状腺肿的形态学变化,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了解甲状腺炎的类型及病变特点;了解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因及表现;熟悉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和形态学特点,理解糖尿病的分类、病因及病变。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为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毒性甲状腺肿及糖尿病的病理变化,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形态学鉴别。难点为毒性甲状腺肿和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及甲状腺癌的各组织学类型的形态特点。
教案
课程名称:病理学
授课教师
高航
所在单位
白求恩医学院病理学系
课程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2009.12.28 1-2节
授课对象
20duction of endocrine system
Diseases of thyroid gland
Norm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yroid gland
Goiter
Diffuse nontoxic goiter
Diffuse toxic goiter
Hypothyroidism
Thyroiditis
Subacute thyroiditis
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
Fibrous thyroiditis
Thyroid tumor
教学手段
多媒体
参考资料
1.使用教材:《病理学》卫生部规划教材,供8年及7年制用(主编陈杰、李甘地)
2.参考教材:《Basic Pathology》、《Essential Pathology》、
《外科病理学》

教案样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教案样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课程名称:病理学(metaplasia)绪论病理学(pathology)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等方面的改变,从而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目的是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一、病理学的发展病理学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有密切关系。

我国秦汉时期的《皇帝内经》,隋唐时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表现等提出了一整套祖国医学理论。

南宋时期宋慈的《洗冤集录》详细记述了尸体剖检、伤痕病变和中毒鉴定。

这些反映了祖国医学在病理学发展中的贡献。

在西方,从古希腊的Hippocrates开始,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直到18世纪中叶,由于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了医学的进步。

意大利医学家Morgagni (1682-1771)根据积累的700多例尸检材料创立了器官病理学(organ pathology),标志着病理形态学研究的开端。

约一个世纪以后的19世纪中叶光学显微镜问世后,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1821-1902)在显微镜的帮助下,首创了细胞病理学(cellular pathology),不仅对病理学而且对整个医学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划时代的贡献。

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建立,使病理形态学研究进入到超微结构水平的新阶段,由此建立了超微结构病理学(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

与此同时,特别是近20余年来,一些新的边缘学科如现代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现代遗传学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图像分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病理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病理学带来了学科互相渗透的新的动力和机遇,使病理学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支,如免疫病理学(immunopathology)、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遗传病理学(genetic pathology)和定量病理学(quantitative pathology)等,促使病理学不仅从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研究疾病,而且深入到分子水平、遗传基因水平研究疾病。

基础医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基础医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基础医学授课班级:XX班授课教师:XXX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基础医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医学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基础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基础医学的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1. 基础医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2. 基础医学技能的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基础医学?它与临床医学有什么区别?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基础医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紧密相关。

二、讲授新课1. 基础医学的基本概念(1)介绍基础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阐述基础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 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1)讲解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本理论。

(2)举例说明基础医学理论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3. 基础医学的基本技能(1)介绍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讲解临床技能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实验心得,总结操作技巧。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延伸1. 邀请临床医生分享基础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2. 鼓励学生参加医学知识竞赛,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备注: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医学道德观念,为今后从事医学事业奠定基础。

炎症-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炎症-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教案课程名称:病理学授课教师王医术所在单位白求恩医学院课程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2009. 10.12,1-2节2009. 10.09,5-6节授课对象2007级临床医学七年制2007级临床医学试验班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及备注三、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白细胞渗出边集及粘附白细胞游出白细胞类型趋化作用白细胞在局部的作用吞噬作用免疫作用组织损伤作用四、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的作用概念及一般特点炎症介质的类型及作用小结7 min 10 min 15 min 8 min10 min 5 min 5 min10 min 10 min10 min细胞浸润,是炎症防御反应的最重要形态学特征。

趋化作用:概念要强调。

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炎症的过程三、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炎症反应最重要的功能是将炎症细胞输送到炎症灶,白细胞渗出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

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吞噬和降解细菌、免疫复合物和坏死组织碎片,构成炎症反应的主要防御环节。

白细胞也可通过释放蛋白水解酶、化学介质和毒性氧自由基等,引起组织损伤并可能延长炎症过程。

白细胞的渗出过程是复杂的连续过程,包括白细胞边集(leukocytic margination)、附壁、粘附和游出等阶段,并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运动到炎症灶,在局部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

1. 白细胞边集和滚动随着血流缓慢和液体渗出的发生,毛细血管后静脉中的白细胞离开血管的中心部(轴流),到达血管的边缘部,称为白细胞边集。

并沿着内皮细胞表面滚动,之后与内皮细胞粘附,称白细胞滚动(Leukocytic rolling) 。

选择素(selectin)介导白细胞滚动过程的白细胞一过性和松散性粘附于内皮细胞。

选择素未单链跨膜性、钙离子依赖性糖结合蛋白。

选择素家族包括表达于内皮细胞的E选择素、表达于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P选择素和表达于白细胞的L选择素。

选择素通过他们的凝集素结构域与各种糖蛋白的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Lewis X)相结合。

主讲教师李晶

主讲教师李晶

Pharmacology
呼衰的药物治疗
尼可刹米(nikethamide,coramine,可拉明) 在治疗剂量时即可通过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提高呼吸中枢对 co2的敏感性;也可通过刺激颈动脉 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可使呼吸加深加 快,在中枢抑制时其作用更为明显。 临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对肺 心病引起的呼吸衰竭疗效较好,但对巴比妥类药物中 毒所致的呼吸抑制疗效较差。
Pharmacology
呼衰的药物治疗
用法:该药作用较为温和,安全性较大,但作用短暂, 一次静脉给药只维持5—10分钟,因此,需反复、间 歇给药。通常可20mg/kg,稀释后在15分钟内缓慢 静脉注射,每2小时一次,连续给7 次。间隔12小时 后,可根据病情再次给药。
不良反应 :该药过量可致血压升高、心动过速、肌震颤, 甚至惊厥。孕妇及12岁以下儿童应慎用,如必要时, 需在密切监护下使用。
Pharmacology
呼衰的药物治疗
二甲弗林(dimefline,回苏灵) 对呼吸中枢有较强的直接兴奋作用,其作用比 尼可刹米强约 100 倍,且作用迅速。能明显改善 呼吸障碍,使肺换气量及动脉 Pa02提高,PaCO2 降低。临床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 抑制。其安全性较尼可刹米小,过量易引起肌肉 抽搐或惊厥,小儿更易发生。用药时,需稀释后 缓慢静脉注射,并严密观察病人反应。有惊厥史 者慎用,孕妇禁用。
Pharmacology
呼衰的药物治疗
阿米苯唑(amiphenazole,氨苯噻唑) 为尼可刹米的衍生物,主要兴奋呼吸中枢, 能改善呼吸,减轻高碳酸血症。呼吸兴奋作用较 尼可刹米强。不良反应有:皮肤刺激、焦虑、出 汗、胃肠不适等。成人口服每次 100mg,每日 3~ 4次。静脉注射,经稀释后每次 30~ 150mg,每分 钟注射量为l0mg。

医学课前五分钟讲课稿范文

医学课前五分钟讲课稿范文

医学课前五分钟讲课稿范文尊敬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医学院的老师,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有关心血管疾病的知识。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疾病之一,它包括心脏病、中风和高血压等,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全球人的健康。

因此,了解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在我们未来的医学学习中,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掌握将是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对心血管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心血管疾病的定义。

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

其中,心脏病指的是心脏的组织病变或功能障碍,可以分为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和心脏瓣膜病等。

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的异常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所引起的疾病。

而高血压是指血液通过血管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增加,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和血管的病变。

那么,心血管疾病有哪些常见的危险因素呢?首先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运动和长期吸烟等。

其次是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此外,年龄、性别、家族史和遗传等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吧。

首先是预防措施。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大家要保持一个均衡的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此外,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和游泳等。

此外还要戒烟限酒,减少饮酒的频率和量,戒烟是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而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治疗和控制疾病的进展非常重要。

首先是要进行药物治疗,如降压药、降血脂药和抗凝药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其次是要进行规范的生活管理,包括控制饮食、定期锻炼和加强心理健康等。

此外,还要定期进行体检和随访,及时监测疾病的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我们还要关注早期预警信号。

组组织学与胚胎学白求恩医学班教学大纲-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组组织学与胚胎学白求恩医学班教学大纲-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271802课程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英文名称:Histology and Embryology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授课对象:七年制(医学试验班)开设学期:第4学期课程学时:总学时96(理论56/实验40)课程学分:6学分选用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七版邹仲之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3月执笔人:周莉(教授)审核人:周莉(教授)编写单位:组织学与胚胎学系编写日期:2010年9月一、课程教学目标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和理解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微细结构,并理解与其功能的关系;熟悉人体胚胎发生过程,理解临床所出现的常见畸形。

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掌握本专业的主要英文词汇。

本课程通过设置一部分自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完成综述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专题讲座和临床医生讲座,使学生提前接触临床,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今后学习临床及各相关专业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课程学时分配三、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绪论(2学时)Introduction to histology【目的要求】熟悉:组织学常用研究技术。

了解:组织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医学中的地位,了解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授课内容】1.人体组织学研究内容、组织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2.石蜡切片术、HE染色及PAS反应原理;透射电子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基本原理,电子密度的含义;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一般原理。

【专业英文词汇】组织学histology;胚胎学embryology;苏木精hematoxylin ;伊红eosin细胞(2学时)Cell【目的要求】掌握:各种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熟悉:细胞核的结构及功能。

了解: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

【授课内容】1. 录像片:《The inner life of cell》哈佛大学制作2. 细胞膜的结构和一般功能3. 细胞质组成,各种细胞器(包括核糖体、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线粒体、微体和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

基础医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基础医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基础医学授课班级:医学专业一年级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2023年[具体日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掌握细胞膜、细胞器、细胞骨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理解细胞分裂、细胞信号传导的基本过程。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

3. 细胞骨架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1. 细胞信号传导的过程。

2. 细胞分裂的机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细胞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和重要性。

2. 提出问题:什么是细胞?细胞有哪些基本结构和功能?二、讲授新课1.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介绍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 细胞质:讲解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

- 细胞核:阐述细胞核的结构、功能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2. 细胞器- 内质网:介绍内质网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 高尔基体:讲解高尔基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 线粒体:阐述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 核糖体:介绍核糖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3. 细胞骨架- 微管:讲解微管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 肌动蛋白丝:介绍肌动蛋白丝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阐述有丝分裂的过程、特点和应用。

- 无丝分裂:介绍无丝分裂的过程、特点和应用。

5. 细胞信号传导- 信号分子:讲解信号分子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 信号传导途径:阐述信号传导途径的类型、过程和应用。

三、课堂练习1. 教师提出与细胞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2. 学生进行细胞结构模型的拼装,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细胞生物学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1)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巩固所学知识。

吉大医学课件病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吉大医学课件病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定义: 指细胞间质内粘多糖(透明质酸等)和 蛋白质的蓄积
6. 病 理 性 色 素 沉 着 pigmentation)
•外源性 •内源性
(pathologic
正常人体内有含铁 血黄素、脂褐素、 黑色素、胆红素等 多种内源性色素, 炭尘、煤尘、纹身 色素等外源性色素 有时也会进入体内。 病理情况下,上述 某些色素会增多并 积 聚于细 胞内外 .
病理学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病理学教研室 王 琳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adaptation)
萎缩
细胞和由其构 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 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 的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 损伤性应答反应。 肥大 增生 化生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适应
正常细胞
不可逆性 损伤 可逆性 损伤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当机体内外环境超过组织和细胞的适应能力 后,可引起细胞受损和细胞间质的物质代谢、组 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变 化,称为损伤。

低氧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 • •
生物因素
• 免疫反应 • 遗传缺陷
• 营养失衡
• 其它
损伤的发生机制
细胞膜的破坏
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
细胞浆内高游离钙的损伤
Karyolysis核溶解 : dissolution of the nucleus
适应 正常细胞
不可逆性 损伤
可逆性 损伤
坏死细胞形态
① 细胞核的变化 Pyknosis核固缩: condensation of chromatin and shrinkage the nucleus Karyorrhexis 核 碎 裂 nucleus of
: fragmentation of the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课程名称:病理学(Causes of Tissue and cellular injury )可逆性损伤:重点讲解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和玻璃样变。

calcification(凋亡)坏死的结局:要重点强调,因为后面许多章节的内容与此有关。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第二节细胞、组织的损伤一、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自学)二、损伤机制(自学)四、细胞、组织损伤的形态学变化以缺氧为例,遭受了损伤的细胞,首先表现为代谢性变化;经过一段不等的时间(例如缺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受损伤细胞呈现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然后(例如缺血后数小时至数日),才呈现光镜下和用肉眼可见的形态学变化,即病理变化或病变(lesions)。

这种损伤性病变包括:(1)在去除病因后有可能恢复常态的可逆性病变,亚致死性细胞损伤或变性;(2)严重的不可逆性病变即细胞死亡。

在各种细胞损伤的早期改变为ATP的减少、细胞膜完整性的缺失,蛋白质合成下降、细胞骨架损伤和DNA损伤。

在一定限度内损伤引起的改变为可逆的,传统形态学上称变性(degeneration)。

如果引起损伤的刺激持续存在或过于强烈则导致不可逆的细胞损伤,细胞出现坏死,大部分细胞质膜均受到损伤,溶酶体肿胀、线粒体空泡化、ATP产生减少或停止。

细胞外钙流入及细胞内储存的钙释放出来,导致多种酶的激活,分解细胞膜、蛋白质、ATP 和核酸。

由于细胞膜的破坏,细胞内的蛋白、酶类释放到细胞外,临床上测量血中某些酶的含量的变化可以推测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如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含量的高低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程度,血清中的肌酸磷酸激酶的浓度改变可用来诊断心肌梗死。

在细胞损伤和出现形态学改变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用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技术,在缺血后几分钟即可见到改变。

但光镜下出现病变则要几个小时或十几小时。

(一)可逆性损伤(变性)在光镜下主要有两种形式的可逆性损伤,即细胞肿胀和脂肪变。

1.细胞肿胀(Cellular swelling) 或称为水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空泡变性,是细胞轻度损伤后常发生的早期病变,好发于肝、心、肾等实质细胞的胞浆。

教案(样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教案(样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课程名称:病理学细菌性肺炎,重点。

Lobular pneumonia (bronchopneumonia)Lobar pneumonia Bacterial pneumonia累及肺段乃至肺大叶,急性弥漫性纤维素性炎症。

累及肺小叶为单位的、灶状,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急性性炎症。

fibrinousLobar pneumonia Pathological FeaturesAcute purulent inflammationcentered around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以喉环状软骨为界将呼吸道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呼吸道粘膜血液供应丰富,对吸入的空气有加温和湿润作用。

粘膜分泌的粘液和浆液能粘附较大的粉尘或颗粒,并将其排出体外。

下呼吸道自气管逐级分支为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至终末细支气管,共同构成气体出入的传导部分;继终末细支气管之后为管壁有肺泡开口的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直至肺泡,构成肺的呼吸部分。

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的分布伴随支气管分支走行至肺泡间隔。

终末细支气管直径小于1mm,管壁被覆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消失。

3~5个终末细支气管连同它们的分支及肺泡构成肺小叶(lobule)。

相邻肺小叶由小叶间静脉、淋巴管和少量纤维组织间隔。

肺小叶内的Ⅰ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远端肺组织称为肺腺泡(pulmonary acinus),是肺的基本功能单位。

每个肺小叶约有15~25个肺腺泡。

肺泡由肺泡上皮覆盖,其中Ⅰ型上皮细胞覆盖肺泡内表面的90%以上。

该细胞胞体扁阔,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膜共同构成的气血屏障是肺组织气血交换的场所。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数量较少,呈立方形,镶嵌于Ⅰ型上皮细胞间,通过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塌陷。

肺泡壁上有肺泡间孔(Cohn孔),使相邻肺泡彼此相通。

肺的传导部分除喉及声带被覆复层鳞状上皮外,其余均被覆假复层或单层纤毛柱状上皮,这些纤毛与管壁杯状细胞及粘液腺分泌的粘液共同构成粘液—纤毛排送系统。

吉大医学课件

吉大医学课件
不完全再生 Incomplete regeneration
新生的组织与失去的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一致。 条件为组织再生能力强且缺损范围小,网状支 架完整。常见于生理性再生
新生的组织与失去的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不一 致。修复完成之后,受损组织在结构与功能上 有丢失。条件为局部组织再生能力弱且缺损范 围大,网状支架破坏。常见于病理性再生

肉芽组织的结局
瘢痕组织
玻璃样变
消失
逐渐消失
第二节 纤维性修复
由于细胞组织损伤过重,或有感染,不能用完全再生 方式加以修复,而以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新生的毛细 血管组成的肉芽组织,进而变成纤维组织进行修复的 过程,称纤维性修复。
?肉芽组织
?瘢痕组织
肉芽组织 (Granulation tissue)
Definition This is young connective tissue, which is rich in young fibroblasts and capillaries.
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 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 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 的肉芽故而得名。
肉芽组织 (Granulation tissue)
? 粉色 ? 颗粒状 ? 柔软 ? 湿润 ? 触之易
出血
肉芽组织 (Granulation tissue)
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炎细胞
normal
胃溃疡时胃粘膜上皮的再生
纤维组织的再生
静止纤维细胞 末分化间叶细胞
纤维母细胞
纤维细胞
毛细血管的再生
神经组织的再生
?脑及脊髓内神经细胞: 不能再生
?外周神经纤维: 只有在其起源的神经

法医学教学大纲-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法医学教学大纲-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法医学》理论课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271039课程名称:法医学课程英文名称:Forensic Medicin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性质:选修课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五年制)开设学期:第二学期学时数:30学时学分数:1选用教材:法医学王保捷中国医科大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6月主要参考书:1、法医学张益鹄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2、实用法医学郭景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10月3、法医病理学祝家镇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年6月4、临床法医学宋嗣荣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年6月5、法医毒理学黄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年6月6、法医物证学吴梅筠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年1月编写单位:法医学教研室执笔人:卢英强宣兆艳祁柏宇编写日期:2009年6月一、课程教学目标《法医学》课程,在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死后尸体现象的形态及发生发展规律;对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电击伤、急死、中毒等临床表现的认识,掌握各种暴力性死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各种生物性检材DNA多态性分析,科学评估生物检材的检验结果;医疗事故发生原因、预防措施等。

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法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并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并活跃科学思维。

同时,根据五年制学生的特点,我们还就本学科的新发展和新成就做相应的讲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授课方式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附加在问题、案例及幻灯画面上,并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医学内容,给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由教师给予评价、引导和讲解,并辅以实验、讲座及案例讨论。

2、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法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展知识面,了解作为鉴定人和证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临床工作中能够维护患者和自身合法权益。

医学基础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医学基础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医学基础二、授课班级:XX级XX班三、授课教师:XX四、授课时间:XX年XX月XX日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了解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内容:1. 医学基本概念2. 医学基本理论3. 医学基本技能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医学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法:结合临床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4.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一节课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讲解医学基本概念(1)介绍医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2)讲解医学的基本概念,如疾病、健康、预防、治疗等。

3. 讲解医学基本理论(1)介绍医学的基本理论,如生物医学模式、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等。

(2)讲解医学的发展趋势,如精准医学、个性化医疗等。

4. 讲解医学基本技能(1)介绍医学基本技能,如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

(2)讲解技能操作要点,如问诊技巧、查体方法等。

5.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总结临床经验。

(2)讨论病例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6.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医学相关问题,如医学伦理、医患关系等。

(2)总结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7. 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

(2)指导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8. 总结与作业(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质量。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基础医学院第四届教案、讲稿评比标准

基础医学院第四届教案、讲稿评比标准

基础医学院第四届教案、讲稿评比标准
1.目的性:教学目标明确,符合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点合理。

(13分)
2.完整性:教学过程完整严密,各教学环节安排得当,时间分配合理科学。

(12分)
3.正确性:知识点准确无误,对教材的解读以及对学生情况的把握恰到好处,知识点的展示过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认知规律相符。

(20分)
4.规范性:语言准确简练,表述清楚,格式合理,图式规范。

(10分)
5.互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设计巧妙,新颖独特,师生互动性强。

(25分)
6.充实性: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同时融入课外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10分)
7.创新性: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体现创新意识,能较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射(reflex)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 境变化产生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它是神经调 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reflex arc)
感受器 传入神经纤维 传出神经纤维 效应器
神经中枢
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机体的某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 的化学物质,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的组 织细胞或体内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 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组织细胞的 活动进行调节。
刺激
感受器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控制系统
效应器 受控系统
反应
反馈回路
负反馈控制系统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反馈信号减低控制部分活动11
正反馈控制系统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反馈信号加强控制部分活动11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生理学
主 讲: 葛 敬 岩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生理学的任务
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 的正常活动过程、机制、规律,不同细胞、 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 体作为一个整体,其各部分的功能活动是 如何互相协调、互相制约来维持正常的生 命活动过程的。
神经调节产生效果快而准确,但持续时间 短;体液调节产生缓慢,作用持久而弥散;自 身调影响范围和反应强度较小,对刺激的敏 感性也较低。
第四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 二、反馈控制系统幻灯片11 三、前馈控制系统13
反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
控制部分发出信号指示受控部分发生活动, 受控部分则发出反馈信号返回到控制部分,使 控制部分能根据反馈信号改变自己的活动,从 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
远距分泌(telecrine) 血液运输
旁分泌(paracrine) 组织液扩散
自分泌(autocrine) 局部扩散后又作用于自身
神经分泌(neurosecretion) 神经细胞分泌经轴
浆运输释放
三、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 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的过 程。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整体水平的研究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细胞生存的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稳态(homeostasis)
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 状态
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