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城市化进程与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佛山发布调研报告

佛山发布调研报告

佛山发布调研报告标题:佛山调研报告引言:作为广东省重要的城市经济中心,佛山市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底蕴。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佛山市的经济发展现状、社会文化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推动佛山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佛山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佛山市的GDP达到了2006亿元,增长率为6.3%。

佛山市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制造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为主导。

值得关注的是,佛山市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如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发展势头良好。

二、社会文化特点分析佛山市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艺术氛围而闻名。

武术、手工艺、传统舞蹈等艺术表演类活动在佛山市非常受欢迎。

此外,佛山市的饮食文化也非常丰富多样,如佛山炖品、南海清补凉等美食深受人们喜爱。

社会方面,佛山市的治安状况相对良好,社会秩序稳定,居民生活幸福感较高。

三、发展面临的挑战佛山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工业制造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环境问题。

其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养老问题也需要重视。

此外,人才引进和培养、市场竞争压力等也是佛山市发展中需要面对的挑战。

四、建议和措施为了解决佛山市面临的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首先,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加强老年人福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此外,城市应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最后,政府还应针对市场竞争压力,采取相关政策措施,支持本地企业发展。

结论:佛山市作为广东省的重要经济中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

然而,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加强环境保护、老年人福利政策、人才引进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相信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佛山市的经济和社会将会取得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佛山城市发展建设历程

佛山城市发展建设历程

佛山城市发展建设历程
经过二三十年来的发展,佛山市建设用地面积已占到全市总面积的37%,禅城、南海、顺德建设用地规模实际上超过50%,已达到环境承载容量的极限。

加上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相对粗放,很多低效利用的土地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在拓展发展空间和环境整治两大要求的背景下,2007年,佛山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打响了开展三旧改造的“第一枪”,率先探索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利用的新路子。

“三旧”改造是指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对利用效率低、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的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进行再开发再利用。

佛山市不仅是全省三旧改造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全省三旧改造的重点地区,是“主要战场”之一。

佛山经济分析报告

佛山经济分析报告

佛山经济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旨在对佛山市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佛山市作为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经济中心,其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报告将从佛山市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佛山市的经济潜力和发展前景。

2. 地理位置佛山市位于广东省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与广州市相邻。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佛山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佛山市辖区内有众多交通枢纽和港口,使得佛山市成为一个重要的物流中心。

3. 产业结构佛山市的产业结构多元化,主要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

制造业是佛山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涵盖了家电、陶瓷、纺织、电子等多个领域。

服务业也在佛山市的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包括金融、旅游、餐饮等行业。

建筑业在佛山市的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4. 经济增长佛山市的经济增长稳定且持续。

近年来,佛山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GDP增速稳定在6%以上。

制造业的发展是佛山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家电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和壮大。

此外,服务业的发展也为佛山市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5. 投资环境佛山市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政府鼓励创新与创业,并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

佛山市的投资环境稳定可靠,法律法规健全,企业可以在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发展壮大。

6. 人才资源佛山市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的聚集。

政府加大了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佛山市的人才资源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7. 发展前景佛山市的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佛山市将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的经贸合作,拓展市场空间。

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以及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为佛山市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佛山市的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8. 结论综上所述,佛山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其发展潜力和前景令人期待。

佛山的发展历程

佛山的发展历程

佛山的发展历程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

佛山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左右,当时佛山地区属于南越国的疆域。

在汉代的时候,佛山地区是南海郡的辖区,经济以农业和渔业为主。

随着历史的发展,佛山逐渐形成了一个繁荣的水陆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

唐代时,佛山成为广东的行都,漕运水道纵横交错,使佛山成为广东内陆和海上交通的枢纽。

在明清时期,佛山的商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手工业方面,佛山的陶瓷和丝织品以及雕刻工艺品等颇负盛名,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手工业基地之一。

20世纪初,佛山成为了广东省的重要工商业城市。

当时的佛山以制瓷、纺织、陶土为主导产业,逐渐走向了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20世纪50年代,佛山开始发展起了钢铁、电子、化工等重工业,为佛山的工业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改革开放以后,佛山得到了更快速的发展。

1983年,佛山成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佛山的工业和商业经济快速繁荣起来。

佛山的制造业发展迅速,电器、家具、陶瓷等产品远销国内外,成为中国一线制造业城市。

21世纪以来,佛山加快了城市创新和转型发展的步伐。

佛山逐渐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装备制造和创新产业转型,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集群。

佛山也积极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今天的佛山已经成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示范区。

佛山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变革、创新和发展的故事,展现了这座古老城市的活力与活力。

佛山市城市化进程与特点分析

佛山市城市化进程与特点分析

佛山市城市化进程与特点分析1.城市化进程在我国统计口径里,通常用下面两个指标来衡量城市化水平:一个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另一个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由于城市中除非农业人口外,还有一部分暂住在城市里的外来人口,而城镇人口则包括了城镇范围内的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

本文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指标来衡量城市化水平。

1.1佛山市城市化进程表1:1982—2010年佛山市城市化率年份1982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06年城市化率18.43475.0678.3990.92年份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城市化率90.9891.8292.3694.09由于查找到的数据不完整,只能找到1982年、1990年、2000年、2005年到2010年的数据,因此图中部分年份数据是通过对前后年份数据进行平滑修正得出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年以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呈缓慢加速形势,从1982年到1990年,佛山全市城市化水平从18.4%增加到34.0%,平均每年提高9.86%。

1990年到2000年,城市化水平从34.0%增加到75.1%,平均每年增加11.98%。

总的来看,到2000年,佛山市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化水平大于70%)。

到2006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90%以上,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此后开始平缓增长。

佛山市城市化水平一直在提高,特别是2005年到2006年提高了约12%,这是由于佛山市2004年进行了户籍改革,通过这种变革,佛山已基本没有农业户口。

因此,可以把佛山市城市化进程划分为4个阶段:1.1.1 平缓发展时期(1982—199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鼓励各地农村发展乡镇企业以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要求就地安置,提倡离土不离乡。

1985年至1991年,国家处于改革高潮,党中央、国务院制订的改革措施——包括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规定和条例等相继出台。

佛山经济分析报告

佛山经济分析报告

佛山经济分析报告1. 引言佛山位于中国广东省,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城市。

本文将对佛山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佛山的产业结构、人口情况以及经济增长等方面,以期全面了解佛山的经济现状和潜力。

2. 产业结构佛山的产业结构多样化,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多个领域。

制造业一直是佛山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家电、陶瓷和家具等行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同时,佛山也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旅游和物流等领域。

建筑业也是佛山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佛山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业持续蓬勃发展。

3. 人口情况佛山的人口数量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佛山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800万。

人口增长对佛山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佛山还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特别是高技能人才。

这为佛山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4. 经济增长佛山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根据统计数据,佛山的GDP在过去五年中年均增长率超过7%。

这一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佛山的产业结构优势和人口红利。

佛山的制造业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了经济增长潜力。

5. 投资环境佛山一直致力于提升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来佛山投资兴业。

佛山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简化审批程序、优化营商环境等,为投资者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佛山的投资吸引力,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进驻佛山。

6. 持续发展挑战佛山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佛山,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

佛山需要加大环保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同时,人口增长也给佛山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来了压力,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城市化水平。

7. 结论佛山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产业结构多元化、人口增长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为佛山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然而,佛山也需要面对环境污染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挑战。

通过加大环保力度和增加投资,佛山有望实现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佛山市城市更新工作总结

佛山市城市更新工作总结

佛山市城市更新工作总结
近年来,佛山市在城市更新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不懈努力,城市面
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以下是对佛山市城市更新工作的总结和展望。

首先,佛山市在城市更新工作上注重了城市规划和设计。

在城市更新规划中,
佛山市充分考虑了城市发展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注重了城市的宜居性和宜商性,打造了一批宜居宜商的城市新区,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次,佛山市在城市更新工作中注重了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佛山市积极保护和修复了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场所,如岭南传统建筑、古村落等,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再次,佛山市在城市更新工作中注重了城市环境的改善和生态保护。

通过推进
城市绿化、水系治理、环境整治等工作,佛山市大力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使城市成为了一个宜居的绿色家园。

最后,佛山市在城市更新工作中注重了社会民生建设。

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
设的投入,佛山市改善了城市的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了更便利、更高品质的生活条件。

总的来说,佛山市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和问题。

未来,佛山市将继续加大对城市更新工作的投入,不断完善城市更新规划和设计,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持续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加强社会民生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商的现代化城市。

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佛山市的城市更新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件:佛山城镇空间发展演变历程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件:佛山城镇空间发展演变历程
• 在唐宋时期,佛山经济已颇具规模,制陶业、纺织业、商 业尤为发达,石湾窑在南方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制陶业进 入第一个全盛发展期。佛山就成为了我国南方的商贸重镇。
• 此时的佛山因为内河交通航运而得以兴起。西南涌和佛山 涌都是西北江进入广州的通道,广州港市迅猛发展中,需 要寻求一个内港作为转换口岸,佛山借地缘之利承担了这 一角色。佛山依靠其自身河涌密布、紧邻广州的地理条件, 逐步集聚人口与经济活动,并以便利的河运交通为前提组 织城镇空间布局。
3、1978--2003年:多元推动、独立发展
– 1978年以来佛山行政区划不断调整。 – 1983年佛山实行市带县的体制,撤销佛山地区,建立了
佛山地级市。 – 从1992年到1994年,南海、顺德、三水、高明分别设立
为省直辖的县级市。行政区划上的相对独立,为各市根 据自身条件寻求发展提供了机遇。
– 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大佛山”,改变了原佛山城区发展 空间受限、顺德南海各自为政孤立拓展的局面,为佛山 市城市功能与空间重组创造了历史性机遇。现阶段中心 城区、顺德新城、东平新城等规划建设彻底改变了佛山 城镇空间格局,逐步形成有序而协调的空间布局。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化轨迹
1、孤立发展期(1980年代以前)
• (4)鸦片战争后:中心地位日渐衰落
– 鸦片战争后,佛山万物萧条,冶铁、纺织、陶瓷在洋铁、 洋布、洋搪瓷的冲击下急剧衰落,城市迅速衰落。
– 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交通中心易位。“五口通商”局面形 成后,西、北江的水运地位下降,穗-澳经济轴线让位于 穗-港经济轴线。佛山依托内航河涌而发展起来的交通中 心城镇地位,被潭州水道和顺德水道所取代,交通中心 易位。广三铁路的建成以及粤汉线的通车,佛山都仅为 一般过路站,交通优势衰落。中心地位的下降使得佛山 的城镇空间拓展在鸦片战争后期停滞不前。

佛山市_精品文档

佛山市_精品文档

佛山市佛山市是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中部,并且是中国南方的制造业之都。

佛山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佛山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经济发展以及文化特色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

佛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毗邻广州市和深圳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该市东临南海,南濒珠江入海口,北靠南岗山脉,西界钢铁之乡广东省肇庆市。

佛山市总面积约为3847.39平方千米,辖区内有五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五个行政区,共拥有900余万人口。

佛山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左右,当时秦朝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县级行政单位。

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佛山市经历了多次的政权更迭和开放交流。

明代时期,佛山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商贸城市,吸引了大量商人和外国使节前来交流。

清代时期,佛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陶瓷生产中心,享有“陶都”之称。

近年来,佛山市的经济发展迅速。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市迎来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佛山市是中国南方的制造业之都,拥有众多知名的企业,如美的集团、格力集团等。

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佛山市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主。

该市拥有一流的制造业基础设施,包括高端制造、家电、照明等产业。

佛山市还发展了一系列支持产业,如物流、金融、科技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佛山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其成为广东省乃至整个中国南方地区的经济重要支柱。

除了经济发展,佛山市还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佛山市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武术文化传统。

市内还有许多历史古迹和名胜,如黄飞鸿纪念馆、南风古灶、岭南天地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另外,佛山市还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而闻名。

佛山菜被誉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其醇厚的口味和精致的制作工艺而受到世界各地的赞赏。

当地的美食街和夜市也成为了游客探索佛山美食的好去处。

总的来说,佛山市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经济发展以及文化特色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佛山市场现状与“广佛同城”展望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佛山市场现状与“广佛同城”展望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佛山市场现状与“广佛同城”展望粤港澳大湾区是指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紧密合作的区域。

佛山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员,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实力,在大湾区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理位置优越,靠近香港和澳门,是连接广州和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

佛山市早在明代就有“水陆交会处”的美称,水陆交通发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佛山市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创新意识,是中国三大制造业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知名企业和科技创新园区。

佛山市也是中国著名的家电和陶瓷产地,拥有很强的制造业竞争力。

在“广佛同城”战略下,佛山市与广州市共同构建了一个紧密合作的城市群,形成了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佛山市作为广州的卫星城市,通过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设施与广州市实现了无缝对接,加强了两市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佛山市场目前的现状是依托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

制造业方面,佛山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家电和陶瓷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知名家电和陶瓷品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的趋势日益明显,佛山市场也开始逐渐向高端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

文化产业方面,佛山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如南方传统的粤剧和佛山的陶瓷制造技艺等。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佛山市注重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也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市场品牌。

展望未来,“广佛同城”将进一步促进佛山市场的发展。

通过与广州市的紧密合作,佛山市将能够更好地利用广州市的资源和平台,吸引更多的高端制造业和创新型企业落户佛山。

佛山市还将发挥自身在家电和陶瓷制造等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佛山市场正处在融入大湾区发展的关键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通过与广州市的紧密合作,佛山市将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佛山发展历程

佛山发展历程

佛山发展历程佛山,位于广东省中部,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古代“五岭之腹”的重要节点之一。

佛山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约3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人类已经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以下将为您介绍佛山的发展历程。

早期,佛山地区属于南越国和南汉的辖区,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

公元六世纪,佛山作为交通要塞和商业重镇的地位逐渐显露出来。

随着佛教的传播,佛山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唐代,佛山成为粤东地区的经济、采石和航海中心,为广府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期,佛山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兴起,特别是陶瓷、针织和手工艺品等行业,享有盛名。

佛山火鸡、广式茶点和南瓜饼等特色美食也随着这个时期的发展而形成。

同时,佛山的丝绸、瓷器和竹器等产品也出口到海外,使佛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

近代以来,佛山的发展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程。

19世纪末,随着广州深圳珠海三角洲的崛起,佛山开始逐渐充当着广州经济辐射的向外延伸和向内扩大的“先锋”,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50年代初,佛山迎来了工业化的大发展,成为广东省的重要工业基地。

尤其是佛山的陶瓷、钢铁、电子、建材、纺织等产业迅速崛起,为佛山的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此外,佛山还着力发展旅游业,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佛山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购物。

21世纪以来,佛山进一步加强了自身的区域竞争力。

佛山以创新、高端制造、数字化和绿色发展为方向,引进了一系列的科技和芯片企业,带动了佛山的经济稳步提升。

佛山还积极推动城市更新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精品项目,增强了市民和游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佛山的发展历程证明了它多元而持续的发展态势。

佛山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佛山的成功也展示了广东省经济为全国发展做出的贡献。

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佛山将继续朝着更加繁荣和美好的未来迈进。

佛山六十年变迁

佛山六十年变迁

佛山六十年变迁调查目标:佛山市调查时间:2010年2月调查对象:佛山五区调查方式:网上搜集资料城市发展没有边沿,佛山改革开放30年,昔日只是个手工作业旧城镇的佛山,如今已经发展成极具浓厚现代化气息的广东省三大城市。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佛山改革开放30年的大事记。

一.五区融合城市建设200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佛山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顺德、南海、三水、高明四市分别撤市改区,与禅城区一道构筑成3813平方公里的大佛山。

合并后的佛山朝着“广东第三大城市”的目标和方向发展。

2003年1月8日,佛山市所辖的南海、顺德、三水、高明四市同时换上佛山市的区牌。

佛山市城区、石湾区加上原南海市的南庄镇也同时合并为禅城区。

这一天,佛山行政五区正式整合。

一环连贯佛山发展组团2006年,佛山城市建设规划“2+5组团” “2+5组团”中的“2”是指中心组团和大良容桂组团;“5”是指狮山组团、西南组团、西江组团、大沥组团和九江龙江组团。

分组团近期建设策略:中心组团近期建设策略:以新城区建设为龙头,打造佛山行政文化、现代服务、金融信息中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商贸物流业。

大良容桂组团近期建设策略:以德胜新区现代服务中心的建设为龙头,加快地区性次中心的发展,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高新技术制造业基地,建设环境优美的水乡城市住区。

狮山组团近期建设策略:以广东省佛山南海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加快工业龙头的建设,打造佛山重要的新兴产业基地,配套建设佛山职业技术教育基地。

西南组团近期建设策略:依托三水港区建设交通枢纽和物流基地,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和区域房地产业,依托第三产业发展建设三水区行政、文化中心。

西江组团近期建设策略:以广东佛山高明沧江工业园区带动制造业发展,以西樵山风景名胜区带动区域生态旅游发展,以高明新城市中心建设带动城区西部行政、文化、商业中心的构建,促进社会主义新村镇的发展,促进城乡和谐、社会和谐。

大沥组团近期发展策略:组团东部加快以房地产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组团西部加快专业市场的发展和现代化制造。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上传时间:2005-10-28第 1 章概况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倚广州,西接肇庆,南连中山、江门,北通清远,地理位置优越。

市域内有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地区。

改革开放后,佛山地区发展较快,已成为全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城镇密集地区之一。

佛山现为地级市,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三水区5 区,总面积为3848.49 平方公里。

2004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653.70 亿元,工业总产值为4058.96 亿元(当年价),全市总人口578.86 万人,其中户籍总人口为350.89 万人。

1.1 规划目的为适应2002 年佛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统筹城市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新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 -2020 )》。

1.2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为佛山市行政辖区的范围,面积为3848.49 平方公里。

规划城区为“ 2 + 5 组团”所包括的街道办或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为1913 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域面积的49.7% 。

“ 2 + 5 组团”中的“ 2 ”是指:中心组团和大良容桂组团;“ 5 ”是指狮山组团、西南组团、西江组团、大沥组团和九江龙江组团。

1.3 规划期限近期为2005 -2010 年,远期为2011 -2020 年。

第2章城市的性质、规模与职能分工2.1 城市性质佛山是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具有岭南风貌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2 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发展总目标: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

第一阶段,到2010年左右,全面协同地推进佛山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工作,在保持发展活力的前提下调整体制结构,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强区域协作,共同构建广佛都市区的基本构架。

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城乡协调、体制完善、社会文明的小康社会;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一起,确立具有独自特色的都市区地位。

广佛都市区蔓延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开题报告

广佛都市区蔓延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开题报告

广佛都市区蔓延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广佛都市区是我国人口集中、经济繁荣的都市区之一,由广州市和佛山市两个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组成,涵盖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部分地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广佛都市区的城市扩张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而对其蔓延现象和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则可以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遥感图像的定量测度,探究广佛都市区的蔓延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以及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搜集广佛都市区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基础数据,建立区域地图和遥感图像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处理。

2. 基于GIS技术和遥感技术,以广佛都市区为研究范围,对其蔓延情况进行定量测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 建立蔓延指数模型,综合考虑发展历程、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因素,分析广佛都市区蔓延现象及其趋势。

4. 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探讨广佛都市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5.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进行模型验证和分析,并提出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工作的展望。

四、研究方法1. 基于遥感图像、GIS技术、统计学方法等,对广佛都市区的蔓延态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

2. 建立蔓延指数模型,对广佛都市区的蔓延现象及其趋势进行定量分析和模拟。

3. 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采用SWOT分析等方法,对广佛都市区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评估和优化。

五、研究意义1. 通过定量分析和模拟,全面掌握广佛都市区的蔓延现象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2. 深入研究广佛都市区的蔓延现象,有助于发掘其内部发展潜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3. 借鉴广佛都市区的蔓延经验,为其他城市或区域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经验和启示。

六、研究难点1. 建立广佛都市区蔓延指数模型,涉及多方面数据的整合和分析。

2. 定量测度广佛都市区蔓延情况,需要运用GIS技术和遥感技术,存在技术难度和复杂性。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引言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城镇化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水平越高,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

本文将深入探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概况1.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珠江三角洲包括广东省的珠海市、汕头市、深圳市、佛山市、江门市、湛江市、茂名市和惠州市,广西的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福建省的福州市和厦门市,其中深圳市和广州市是这个地区最为重要的两个城市。

从1978年到201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从4.5%增长到了82.6%,是中国城镇化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

2.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特点(1)高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是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城市面积扩张迅速,城市群不断壮大。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速度快速上升。

(2)产业结构的调整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传统的制造业产业占据珠江三角洲经济主要地位,然而,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经济在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构成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

(3)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量土地被用于城市建设,闲置的土地被开发利用,使得原本农业用地逐渐减少。

3.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问题(1)城市交通拥堵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人口流动。

因此,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逐渐加剧。

(2)住房问题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住房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房价呈上涨趋势,居民的住房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3)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也日益加剧。

佛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佛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佛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佛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一、引言人口普查是国家为了掌握人口的基本情况和变动趋势,为制定人口发展战略、制定政策和计划提供依据的一项重要工作。

佛山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在20XX年进行的一次全面普查,本文将对其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并对人口变动、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政策进行深入探讨。

二、人口数量分析本次人口普查共统计佛山市总人口数量为XXX,较上次人口普查增长XX%,说明在过去几年间佛山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具体分析如下:1. 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比例对比:根据普查数据,佛山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XX%,农村人口占XX%。

可以看出,佛山的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

2. 人口性别比例:在本次人口普查中,男性人口为XXX,占总人口的XX%;女性人口为XXX,占总人口的XX%。

男女性别比例差异不大,保持相对平衡。

3. 平均年龄分布:普查数据显示,佛山市的平均年龄为XX岁,说明佛山的人口整体较为年轻化。

具体年龄分布如下:三、人口结构特征分析1. 年龄结构:根据普查数据,佛山市的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XX%,15-64岁人口占XX%,65岁及以上人口占XX%。

可以看出,佛山市的年轻人口占比较高,社会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

2. 教育程度:普查数据显示,佛山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口占比逐年增加。

具体分析如下:四、人口变动分析1. 城市人口流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佛山市的城市人口流动较为频繁。

具体分析如下:2. 农村人口流动:在过去几年中,佛山市的农村人口流动也有所增加。

具体分析如下:五、相关政策分析1. 城市化政策:佛山市一直以城市化为发展方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城市化政策来吸引人口流入城市。

具体政策如下:2. 人口发展政策:根据人口普查的结果,政府可以制定相关人口发展政策,以促进人口结构优化和人口素质提升。

具体政策如下:六、附件1. 附件一:佛山第六次人口普查详细数据表2. 附件二:相关法律文件及解释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XX法:指XX颁布实施的法律,其目的是保障XX权益。

佛山分析报告

佛山分析报告

佛山分析报告引言佛山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城市,也是广东省第三大城市。

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部分,佛山是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并且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本报告将对佛山的经济、人口、旅游业和产业发展进行分析。

经济概况佛山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在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佛山的GDP达到了1.7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7%。

佛山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导,特别是家电和陶瓷等传统制造业,这些行业在佛山有着雄厚的基础和产业链。

人口情况佛山是广东省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佛山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800万。

人口数量的增长带来了佛山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并且也对佛山市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佛山市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旅游业发展佛山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佛山祖庙、南海卧佛和佛山博物馆等。

佛山市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通过建设更多的旅游设施和加强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佛山旅游,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产业发展除了制造业和旅游业,佛山还在积极发展其他产业。

近年来,佛山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特别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金融等领域。

佛山还积极引进国内外的投资,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城市规划和建设为了应对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佛山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城市规划和建设方案。

这些方案包括发展高铁和地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多的住房和商业物业,改善城市的环境和基础设施。

佛山市政府还注重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以保持城市的独特魅力。

结论综上所述,佛山市是一个经济繁荣、人口稠密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通过不断发展制造业、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佛山市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

然而,佛山市也面临着人口增长和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挑战。

佛山市政府正在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并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佛山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佛山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佛山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改革开放以前佛山市区空间演变能够较好地遵循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空间布局,主要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自上而下集中力量投资、推动的结果。

1978年以后,国家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在土地有偿使用以及住房商品化的推动下,土地扩展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快速扩张,由此带来土地利用结构迅速调整与转变。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城市空间重构与拓展的基石。

可以认为土地出让速度影响着城市经济增长,从而带动了城市空间的扩展和城市内部用地结构的调整。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土地使用权的获得主要采取行政划拨和协议出让的使用制度。

由于没有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致使土地无偿占用,乱占、多占的情况屡禁不止,土地得不到优化利用,使用效率低下,造成土地资源的很大浪费,城市土地级差地租没得到应有体现。

这也是造成改革开放初期佛山老城内空间结构混乱的主要原因。

1992年佛山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和土地出让的拍卖、招标方式,政府通过地价来引导和安排城市各项功能用地,促进了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并使土地利用向着立体三维方向发展,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

城市用地结构遵循级差地租理论,通过对土地性质和土地强度的严格控制,使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在城市空间上得到合理的重组,推动了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变化。

城市中心区商业空间快速扩展,工业区以及地价住宅区逐步向外围迁移,城市空间向外扩展的进程加快。

1990年代以后,随着住房商品化、市场化走向成熟,房地产开发已成为城市空间扩展最主要的动力。

改革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由于城市建设的框架未真正突破老城,因此城市建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老城。

自2000年以来,随着佛山十运会的召开、新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以及老城空间建设的饱和等因素,以住宅开发为导向,城市建设开始向毗邻老城的城市新区转移。

1999年到2007年间,佛山主城建设用地拓展66.4 km2,其中居住用地增加27.04 km2,占40%左右。

居住用地的快速增长,成为城市扩展以及老城人口、功能向外疏散的主要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仍存在“二元化”问题
佛山市农村的农民虽然大体上户籍已经转为城市户籍,理论上他们 已经是城市人口,但实际上很多的农民只是在身份上做了转变,不一定 在生活方式上面、在公共服务享受方面都实现了城市居民的同等水平, 还是存在一个二元化的状态。例如农民工,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当中, 这些外来工为佛山的建设发展,为佛山的城市化进程做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他们现在还不能够完全享受到城市化发展的程度,他们的子女不一 定都能享受到我们的义务教育和公办教育,他们在医疗方面、住房保障 方面、文化设施享受方面还不能够完全达到我们有户籍的市民同样的水 平,所以这还是一个二元化的问题。
.1 佛山市城市化进程
表1:1982—2010年佛山市城市化率
年份
城市 化率
年份
城市 化率
1982年 1990年8 91.82
2000年 2005年 2006年 75.06 78.39 90.92 2009年 2010年 92.36 94.09
由于查找到的数据不完整,只能找到1982年、1990年、2000年、 2005年到2010年的数据,因此图中部分年份数据是通过对前后年份数据 进行平滑修正得出的。
1.1.4 高城市化率停滞发展时期(2006—2010年)
在过去十年当中,佛山城市化的进程一直比较迅速,城市化的基础 设施的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城市的环境也有所改善,这是不容置疑 的。直到2006年底,佛山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90%,从这个数字上看 已经达到了发达城市的水平。在如此高的城市化水平之下,发展速度开
因此,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支持农业、解决就业、繁荣经济、增加 收入和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该阶段佛 山市的经济开始蓬勃发展,城市化水平也紧跟步伐平缓发展。
1.1.2 快速发展时期(1993—2004年)
这一阶段能够快速发展,得益于1992年的邓小平同志南巡。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实 践正确与否的标准,“应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通常称“三个有利于”)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观点,要求 我们遇事不要被姓“社”还是姓“资”的抽象概念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为 民营经济发展大开绿灯。珠江三角洲是我过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佛山 亦得到发展的机会。 1991年,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政府发出《关于依靠科技进步,促 进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以“科技建市”的规划对 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由以传统工业为主,转向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为 主。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在技术创新推动
92.27 92.86 94.04
91.82 92.36 94.09
0.45 0.50 -0.05
1.00 基本适合 1.01 基本适合 1.00 基本适合
2.1 佛山市城市化发展情况基本适合
从能得到的数据看出,1994年和1995年出现滞后城市化现象,因为 佛山市的乡镇企业非常发达,很多乡村因为工业的发展而就地城市化, 但是却没有被纳入到城市化发展的轨道上来。1996年,随着乡镇企业的 进一步发展,规模扩大,更多的城市化发展开始逐步走向适合。
2.2 各区城市化水平发展进度基本一致
表3:1982年以来各区城镇人口比重
禅城 区
顺德 区
南海 区
三水 区
高明 区
全市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06年 100 100 100
10.4 25.7 69.4
3
19.6 71.9
10.9 24.6 75.1
9.1 24.1
66
18.4
34
75.1 90.9
1.1.3 突飞猛进时期(2005—2006年)
从2004年7月1日起实行户籍管理制度,实现全市户籍统一政策、统 一管理、统一户口性质、统一准入标准的“一元化”模式,取消原有 的“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自理口粮户口”等户口类别,统一登记 为“佛山市居民户口”。在此制度下,佛山城市化水平异常提高
倘若NU 值明显小于1.2,说明了城市不仅集中了从事非农产业的人 口,而且集中了相 当数量的农业人口,这反映出了城市化超前。而且NU 值越小,城市化 超前程度越明显。倘若NU值大于1.2 时,则反映了大量从事非农产业的 劳动力仍然分散在农村地区,说明了城市化发展滞后。而且NU 值越 大,城市化滞后现象越严重。 表2:佛山市非农化水平发展趋势
始减慢。
2.佛山市城市化特点
为了方便数据分析,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城市化水平, 将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称为非农化率,采用非农化 率和城市化率的比值来表示非农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对发展关系,即为 NU=NA/U(NA为非农化水平,U 为城市化水平)。参考世界经济和城 市化发展过程以及经验,当城市化与非农化的发展比较适度,二者关系 是呈现出偶合联动协调发展状态时候,NU 值大致为1.2 左右。
佛山市城市化水平一直在提高,特别是2005年到2006年提高了约 12%,这是由于佛山市2004年进行了户籍改革,通过这种变革,佛山已 基本没有农业户口。
因此,可以把佛山市城市化进程划分为4个阶段:
1.1.1 平缓发展时期(1982—199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鼓励各地农村发展乡镇企业以吸收 农业剩余劳动力,要求就地安置,提倡离土不离乡。1985年至1991年, 国家处于改革高潮,党中央、国务院制订的改革措施——包括促进私营 经济发展的决定、规定和条例等相继出台。特别是1988年4 月七届全国 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草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标志着私营经济地位的划时代转 变。根据国务院1988年颁布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佛山市出台了相 应的政策措施,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佛 山市的乡镇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90年底止,全市乡镇企业已达 56000多个,总产值达109.5亿元,成为了佛山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
佛山市城市化进程与特点分析
1.城市化进程
在我国统计口径里,通常用下面两个指标来衡量城市化水平:一个 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另一个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 于城市中除非农业人口外,还有一部分暂住在城市里的外来人口,而城 镇人口则包括了城镇范围内的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本文采用城镇人 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指标来衡量城市化水平。
政府提出“腾笼换鸟”,要实现从传统工业到新型工业的转变。但要 以工业置换工业,除非新型工业创造的价值特别高,否则转换很难成为 现实。因为城市化率升高,地价自然而然的提升就会让传统制造业向服 务业转变。
现在各地都在讲新型工业化。但从产业升级看,未来一定是资本和 技术替代劳动力的过程,这是排斥劳动力就业的。未来2亿、3亿、4亿
由于禅城区是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佛山老城区的基础上划定 的,其人口城市化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基本完成。从上图可看出,1982 年以来,除了禅城区达到了100%的城市化率之外,佛山市其他各区的 城市化发展与全市的城市化发展趋势相当。
2.3 第二产业主导城市化
理论上,城市规模越大,第三产业在就业中占的比例一般也越高。 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服务业的比重将达到60%-70%。但现在佛 山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94%,而工业还是占到了60%,而服务业所占比 例还不到40%,工业依然是主体。
下,大批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1992年涌现容声(科龙)、美的、 格兰仕、神州、康宝、兴发、大明、乐得华等一批知名企业和知名品 牌。
2002年末,经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对佛山市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 即撤销原佛山辖区的城区、石湾区以及县级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和 高明市,设立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五个 区。容纳了顺德、南海这两个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广东“小虎”。而原来 的三水、高明两地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相当经济实力。因此,新的佛山市 基本上是“强强联合”的产物,新的佛山市正式定位为广东第三大城市, 令其经济发展动力更足,城市化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快速发展。佛山国 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96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1381.60亿元,25年 足足增长了100多倍。
表3:就业非农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对比图(单位:%)
年份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非农化水 城市化水 平(NA) 平(U)
80.79 80.12 77.15 77.14 78.01 77.73 78.76 79.09 82.22 87.37 88.02 91.30 91.61 92.25
3.建议
3.1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
过去30年我们通过发展工业形成了积累,企业老板创造了大量税 收。但现在工业发展已经面临严重的困境,比如土地成本上升、劳动力 成本增加、环境矛盾突出等等。从产业规律看,工业是要远离城市的, 因为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土地价值会提升,如果再去发展工业,就会 造成规模不经济,为了追求低成本的土地,工业一定要远离城市市区。 其次是环境成本在上升,城市人口对工业的排斥在增强。
50 54 58 62 66 70 75.06 75.89 76.72 77.55 78.35 78.39 90.92 90.98
NA-U
(百分 点)
30.79 26.12 19.15 15.14 12.01 7.73 3.70 3.20 5.50 9.82 9.67 12.91 0.69 1.27
2005年2 月,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 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从否定到肯定,从“斩尽杀 绝”到“补充”地位,再到“基本经济制度”;私营企业主从“剥削者”到“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具备中共党员条件的,可吸收入 党。这些划时代的转变,为佛山市民营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 间,从而进一步促城市化率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