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8单元 解决问题 信息窗2 拓展资料 数学家苏步青

合集下载

信息窗二(除加、除减的问题)-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二(除加、除减的问题)-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二(除加、除减的问题)-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信息窗二的概念和相关操作。

2.学生能够在信息窗二中解决除加、除减的问题。

3.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信息窗二完成相关数学作业。

2. 教学内容:1.复习数字在信息窗一中的呈现方式。

2.理解信息窗二的概念和使用技巧。

3.练习通过信息窗二解决除加、除减的问题。

3. 教学重点:1.理解信息窗二的概念和使用技巧。

2.学生能够在信息窗二中解决除加、除减的问题。

4.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信息窗二完成相关数学作业。

5. 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数字在信息窗一中的呈现方式。

2.练习在信息窗一中进行算术运算。

(二)引入1.引入信息窗二的概念和使用技巧。

2.展示信息窗二的基本界面和相关操作界面。

(三)操作练习1.练习使用信息窗二进行数字排列和组合。

2.练习在信息窗二中进行除加、除减的计算。

(四)例题讲解1.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在信息窗二中进行算术运算。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例题。

(五)练习与讨论1.学生自主完成一道信息窗二算术题。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思路和答案。

(六)总结1.小结信息窗二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2.练习回顾信息窗二的相关知识点和应用场景。

6. 教学评价:1.通过随堂测试和作业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信息窗二的相关知识点和应用技巧。

2.通过学生的练习和讨论,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信息窗二完成相关数学作业。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信息窗2)》参考教案1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信息窗2)》参考教案1

《解决问题》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
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除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第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乘法与加法、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出示情境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提问:买1张儿童票比买1张成人票少花多少钱?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能找到需要的信息吗?
学生独立探索,全班交流。

学生边展示边讲解,可能有以下方法:
32÷4=8(元) 8-4=4(元)
二、继续观察,提出并解决新的问题。

师:从图中,你还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画面,寻找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

师:请大家尝试自己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并讲清自己的思路。

三、练习巩固。

自主练习题第1题。

除减的基本练习。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收获,或者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八单元窗1、窗2(91-97页)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八单元窗1、窗2(91-97页)

第八单元信息窗1第1课时课题:乘加(减)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信息窗1教学前置:学生已经掌握加、减、乘三种基本数量关系,并会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初步了解用乘加解决问题的思路。

2.经历用乘加(减)分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与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感受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乘加(减)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教学关键:要清楚先求什么,在求什么。

教学过程:一、导入。

主题图导入。

二、探究学习。

1.提出问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主题图,找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辆小汽车?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辆汽车?要花多少停车费?)2.解决问题。

(1)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先自己试试看;再与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先算:4个组有多少人? 9×4=36(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36+5=41(人)答:旅游团一共有41人。

(2)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自己尝试解决。

交流:先算:小汽车有多少辆? 3×7=21(辆)再算: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21-9=12(辆)答:小汽车比大汽车多12辆。

(3)小结:要解决此类问题,必须弄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列式计算。

三、类化练习。

1.自主练习第1、2题。

乘加问题的基础练习。

重点在交流解题思路上,要让学生再次体会乘加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思考方法。

2.自主练习第3题。

乘减问题的基础练习。

重点在交流解题思路上,要让学生再次体会乘减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思考方法。

四、课堂检测1、计算56÷7= 25÷5= 9×0= 0÷3= 24÷4=7×7= 7÷7= 8×4= 45÷9= 5×6=2、有3辆车,每辆车只能做9个同学,还剩5个同学没座位。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第八单元休闲假日信息窗一解决问题教学教材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第八单元休闲假日信息窗一解决问题教学教材

第三关,解决问题
• 树林里有7排柳树,每排8棵,一共有多少柳树?
• 7×8=56(棵)

答:一共有56棵柳树。
• 树林里有56棵柳树,34棵杨树,柳树比杨树多多 少棵?柳树和杨树一共有多少棵?
• 56-34=22(棵)
• 56+34=90(棵)

答:柳树比杨树多22棵。
柳树和杨树一共90棵。
• 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第一关,计算我最棒
3×6+20= 38 5×8+36= 76 9×8-32= 40
3×8-20= 4 5×7+40= 75 6×4+7= 31
• 在有乘法、加、减法的算式中,应先计算乘 法,再算加、减法。
第二关,看图列算式
• 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 5×5+3=28(个) • 5×6-2=30(个)
●●●●●
• 4组有多少人?
9×4=36(人) • 一共有多少人?
• 36+5=41(人)

答:旅游团一共有41人。
•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
9辆 • 3×7=21(辆)
• 21-9=12(辆)
• 3×7-9=12(辆)

答:小汽车比
大汽车多12辆。
在有乘法、加、减法的 算式中,应先计算乘法, 再算加、减法。
动脑筋,看下题该怎样计算?
=2
=4
=82
=75

青岛版二下第八单元信息窗2教案

青岛版二下第八单元信息窗2教案

青岛版二下第八单元信息窗2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解决问题》窗2教学设计青岛嘉峪关学校高玲【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信息窗2【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 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掌握用除减、除加分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思考过程,并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在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掌握用除减、除加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课件、板贴。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呈现信息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图一)。

师:假日里,小朋友跟着爸爸妈妈来到水上乐园,瞧,他们在干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他们在排队买票;他们在买饮料。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1)买4张成人票32元。

(图一)(2)买1张儿童票4元。

(3)1箱黄饮料有6瓶。

(4)1箱黄饮料18元。

(5)1瓶蓝饮料5元。

……(学生边说,教师边点击课件出示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2.梳理信息,提出问题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买1张儿童票比买1张成人票少花多少钱(2)买1张儿童票和买1张成人票一共需要多少钱(3)买1瓶蓝饮料和买1瓶黄饮料一共需要多少钱(4)买1瓶黄饮料比买1瓶蓝饮料少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呈现课件。

【设计意图】以现实生活为教学切入点,便于创设直观和生动的问题情境,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为学生更好地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提供帮助。

根据学生的回答,借助课件动态地梳理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有序观察、获取信息的能力,便于学生初步地感知信息与问题之间的联系,为后续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解决问题》︳青岛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解决问题》︳青岛版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解决问题》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本课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10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能用乘加、乘减分步计算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为信息窗2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思维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乘法学习的知识经验,对乘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这节课里,要引导孩子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求总和用加法计算,两数比较大小用减法计算。

由于二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前面对于此类知识已有接触,但是理解起来还是会有些困难,有些问题要引导孩子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

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分步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初步了解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思路。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用乘加乘减分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感受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分步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五、教学思路与方法1.通过孩子喜欢的旅游活动开始一节课,紧张活跃的气氛迅速使孩子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引导学生找到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的要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3.交流汇报的环节中,老师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课堂生成的资源组织有序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通过几个问题的层层递进在知识与技能上使学生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乘加乘减运算的算理。

4.各种巩固练习活动,让学生学会了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感受到了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六、教学流程(一)示标示导,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导课板题师:同学们,在这个郁郁葱葱的季节,当完成作业后,你最喜欢做什么?生1:我最喜欢看课外书。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解说。

第一个方面:说课标说课标包括说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首先说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程标准》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二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根据对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学段目标的研读,下面我对本单元目标进行解读:对本单元目标我分别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阐述,1.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除加(减)问题,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解题思路。

2.数学思考目标:让学生在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除加(减)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问题解决目标:能结合生活实际,将生活中“旅游”素材引入数学知识中,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再说内容标准(二)内容标准在认真研读第一学段内容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单元的内容准标是: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掌握一些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减)问题: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减)问题,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掌握一些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第二个方面:说教材教材中的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那么,它们是怎样来阐述课程理念的呢?我将从“知识与技能立体整合” “内容结构” “编写特点”“三个方面来进行研说,先来看看知识与技能立体整合(一)知识与技能立体整合:本套教材内容是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不断拓展的螺旋式编排。

本单元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在掌握加、减、乘、除四种基本数量关系并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八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 信息窗2 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除减问题》教学课件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八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 信息窗2 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除减问题》教学课件

–5
–5
–5
–5
谢谢 大家
郑重申明
作品整理不易, 仅供下载者本人使用,禁止其 他网站、 公司或个人未经本人同意转载、出售!
诚信赢天下,精品得人心!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合作探究
买1张儿童票比买1张成人 票少花多少钱?
先求1张成人票的价钱,再 求买1张儿童票比买1张成 人票少花多少钱。
32÷4 = 8(元) 8 – 4 = 4(元)
答:买一张儿童票买一张成人 票少花4元钱。
我们是怎样解决买1张儿童票比买1 张成人票少花多少钱这个问题的?
梳理信息 分析问题 列式解答
买1瓶矿泉水和1瓶果汁 一共需要多少钱?
先求1瓶矿泉水的价钱,再求1瓶果 汁和1瓶矿泉水一共多少钱。
18÷6=3(元) 5+3=8(元)
买1张儿童票比买1张成 人票少花多少钱?
买1瓶矿泉水和1瓶果汁 一共需要多少钱?
想 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有什么相同 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买4张成人票32元买1张儿童票4元每瓶果汁5元每箱矿泉水18元每箱矿泉水6瓶合作探究买1张儿童票比买1张成人票少花多少钱
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除加、 除减问题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买4张成人 票32元。 买一张儿
童票4元。
想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买4张成人票32元 买1张儿童票4元 每瓶果汁5元 每箱矿泉水18元 每箱矿泉水6瓶
自主练习 1.一个大气球比一个小气球贵多少元?
12÷3 = 4(元) 4 – 2 = 2(元)
2.还剩几篮?
42÷6 = 7(篮) 7 – 2 = 5(篮)
3.一共能插几瓶花?
24÷3 = 8(瓶) 8 + 2 = 10(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步青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早留学日本,1931获得博士学位。

日本不少名牌大学想以高薪聘请他,可他想到出国留学是为了掌握科学、报效祖国,就一一辞谢,毅然回国。

回国后,他在浙江大学执教,竟一连四个月领不到工资,穷得连饭都难以吃饱,而当时日本帝国大学还是保留他半年的工资。

贫贱难移爱国心,苏步青毫无再去日本之意。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大学又发来电报,请他前往任教。

出于民族大义,他一口回绝道:“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国。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
第1页共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