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棚在隧道岩溶地层应用
大管棚超前支护技术在南山隧道岩溶处理施工中的应用

第2 8卷 第 3期 20 0 8年 6月
彪 莲 谨
T n e n tu t n u n lCo sr ci o
V . 8 No 3 n 2 1 .
Jn 2O ue O8
大 管棚 超 前 支 护 技 术在 南 山隧 道岩 溶处 理 施 工 中 的应 用
关键词 : 隧道 ;大管棚 ;超前支护 ; 岩溶处理
中图分类号 : 4 5 U 5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62— 4 X(0 8 0 0 3 17 7 1 2 0 )3— 36—0 3
Ap l a i n o r e Pi e r o p i t f La g p - o f Adv n e Re n o c m e t Te h l g n c o a c i f r e n c no o y i Ka s e t e t Co sr c i n o n h n Tu n l r t Tr a m n n t u to f Na s a n e
D K 8 3 0 南 西翼 。该段 隧道埋 深约 7 8 3 2 1+ 8 ) 0— 0m, 地
2 岩溶处理原则
根据现 场实 际情 况 , 本着 使 “ 道 结构 不 留后 患 、 隧
不产生环境问题 、 安全可靠 、 实施容易” 的岩溶处理基
本原 则 , 取 以洞 内为 主 的处 理 方 案 。先 用 地表 物 探 采 结合 洞 内钻探 探 明岩溶 情 况 , 后采 用 大管 棚 注浆 进 然 行 超前 预支护 , 在开 挖过程 中使 用密 排 2 工字 钢拱 2号
约 为 8 m n m / i。
隙水 、 岩裂 隙水 及 岩 溶水 。其 中 D K 8 基 3 2 1+25一 + 5 40段 地层 岩性 为泥 盆 系东 岗岭 组 ( ) 岩 夹 泥质 6 Dd 灰 灰岩 、 云 岩 , 于 三 步 梯 向 斜 ( 3 20 +9 5一 白 位 DK8 2
浅谈管棚超前支护在隧道洞口中的应用

浅谈管棚超前支护在隧道洞口中的应用摘要:管棚一般是沿隧道工程断面的一部分及全部,以一定的间距环向钻设与隧道轴线基本平行的设置,而后插入大直径的钢管,并向管内注浆固结周边围岩,从而在预定范围内形成钢管棚护的支护形式。
管棚超前支护是为了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确保进行安全开挖,预先提供增强地层承载力的支护方法。
主要适用于软弱地层、软岩、岩堆和破碎地段。
隧道进、出口及浅埋地段较多。
关键词:超前支护管棚软弱夹层分析:因桂三高速公路工程起点为桂林、终点为柳州三江县,本项目全部隧道根据走向均命名为桂林端、三江端,以广西桂三高速公路工程龙胜四号特长隧道为例左洞3095m、右洞3115m,洞口段均向洞内延伸较远,具体分析如下:隧道桂林端洞口段稳定性评价:隧道桂林端洞口段地形坡度35°~40°,为Ⅴ级围岩,无自稳能力;隧道三江端洞口段稳定性评价:三江端洞口地处山间冲沟边部,洞口段为Ⅴ级围岩,无自稳能力。
综上所述,本隧道洞口段桂林端左洞长185米、右洞长170 米,三江端左洞长60米、右洞长145米。
全部为Ⅴ级围岩,属较破碎岩,无自稳能力,且向洞身延伸较远。
如果单单依靠喷锚支护、小导管注浆,一旦发生坍塌、滑坡后果不堪设想,工程施工中不仅要考虑简化工艺,降低造价,更要考虑安全、质量、进度,特别隧道施工重点考虑的是施工安全,为此洞口段在施工中以参照设计要求,把超前支护作为重点控制工序,以管棚支护(注浆)为主,以超前小导管注浆、锚杆、喷射混凝土为辅进行施工过程中支护控制。
管棚施工技术: 1、长管棚技术参数:(1)钢管规格:热轧无缝钢管φ108mm,壁厚6mm,节长3m、6m;(2)管距:环向间距40cm;(3)倾角:仰角1°(不包括路线纵坡),方向:与路线中线平行;;(4)隧道纵向同一横断面内的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的接头至少须错开1m。
2、长管棚施工质量过程控制:(1)配备电动钻机,钻进并顶进长管棚钢管;(2)本隧道采用C25钢筋混凝土套拱作长管棚导向墙,套拱在明洞外轮廓线以外施作;(3)管棚必须按设计位置施工,钻机立轴方向必须准确控制,以保证孔口的孔向正确,每钻完一孔便顶进一根钢管,钻进中应经常采用测斜仪量测钢管钻进的偏斜度,发现偏斜超过设计要求,及时纠正;(4)钢管接头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
大管棚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洞开挖施工工法(2)

大管棚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洞开挖施工工法大管棚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洞开挖施工工法一、前言大管棚是一种新型的隧洞开挖施工工法,其特点是在地下不开挖的情况下,利用现场生产的钢质管道来建造地下隧道。
它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铁路、地下管廊以及矿山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管棚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洞开挖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大管棚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洞开挖施工工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度适应性:大管棚工法适应各种复杂地质情况,包括软土层、粘性土层、砂卵石层以及岩石层等,能够应对各种地质条件的挑战。
2. 施工效率高:大管棚工法采用现场生产的钢质管道,不需要进行地下开挖,可以快速进行隧道建设,节省了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
3. 结构稳定性强:大管棚采用钢质管道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能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4. 环境污染小:大管棚工法不需要进行土方开挖和土方回填,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三、适应范围大管棚工法适用于以下几个领域:1. 城市地铁建设:大管棚工法可以在城市地下进行隧道建设,避免了城市地表的破坏和交通拥堵问题。
2. 地下管廊建设:大管棚工法可以快速建设地下管廊,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3. 矿山开采:大管棚工法可以用于矿山开采中的通风、排水和人员运输等工程。
四、工艺原理大管棚工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环形钢质管道构成的大管棚系统来支撑地下隧道,使其能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安全稳定地运行。
具体工艺原理如下:1. 钢质管道生产:根据隧道设计要求,现场生产钢质管道,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2. 钢质管道安装:将生产好的钢质管道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一字型、V型或U型的排列,利用预制的扣件将其连接成一个环形管道系统。
3. 支撑系统安装:在钢质管道上设置支撑系统,包括支撑钢拱、横梁和纵梁等,以增强管道的结构稳定性。
4. 掘进工作:通过钻孔、爆破、挖掘等方式进行隧洞的开挖,将土石料清理干净,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清洁。
管棚施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管棚施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超前支护是保证隧道工程开挖工作面稳定而采取的超前于掌子面开挖的辅助措施的一种,在超前支护的措施中有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锚杆、管棚超前支护等,文章主要介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管棚超前支护的施工技术,其中包括管棚的适用条件、结构组成、主要材料要求、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要点、安全及环保控制要点等。
标签:隧道施工;超前支护;管棚;施工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事业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发展更是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向前发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更是在逐年攀升。
修建公路就不可避免的要穿越山岭、江河等,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修建隧道,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运营的需要,公路隧道也是朝着更长、更宽的方向发展。
管棚超前支护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超前加固方法,在超前支护工法中,由于管棚法具有施工便捷、安全可靠、工期短、预加固效果明显等优点,所以应用非常广泛。
本人结合工程实际经验谈一谈管棚施工技术的组成以及适用条件、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要点等。
1 管棚的适用条件管棚作为隧道施工的辅助方法之一,适用于软弱砂土质地层、砂卵砾石地层,膨胀性软流塑、硬可塑状粉质粘土地层,裂隙发育岩体、断层破碎带、浅埋大偏压等围岩,并对地层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工程。
通常情况下,在穿越铁路修建地下工程、穿越地面及地下结构物修建地下工程、修建大断面地下工程、隧道洞口段加固等特殊地段施工时,一般采用管棚进行超前支护。
2 结构组成管棚主要由钢管和钢拱架组成。
钢管的入土端制作成尖靴状或者是楔形,以较小的外插角沿着开挖轮廓线,向开挖面前方打入钢管或者钢插板,末端支架在钢拱架上,对开挖面前方的围岩起到预支护的作用。
管棚中所用的钢管应该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并开孔,管内灌注水泥浆或者水泥砂浆,从而是钢管自身的强度及刚度得以提高。
3 主要材料要求在管棚施工中,材料的规格及质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管棚施工的主要材料有钢管及水泥浆或者水泥砂浆等。
管棚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薛丽君

管棚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薛丽君摘要: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管棚的具体情况,调整管棚超前支护效果。
以科学、合理的支护方法,逐步加强整体的支撑力,明确实际有效控制问题的实施方案。
根据管棚技术的操作标准要求,以有效的方法,提升管棚在软岩隧道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分析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的工程技术特点和标准要求。
本文将针对管棚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的技术操作标准,实施有效的技术问题分析,调整管棚隧道施工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软弱围岩;管棚;隧道施工引言隧道管棚施工过程中,需要依照其地质条件,分析隧道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
本文以长寿山的隧道为例证,分析北岸至福民村段的隧道施工,历全长12500m,属于枢纽隧道打通节点工程。
隧道地质条件较差,难度技术高,线路长。
岩体呈现松散结构,洞口边坡稳定性差。
隧道自准备开始进洞,清除洞口的土层后,边坡表面产生裂缝。
需要采用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法,对洞口进行固定处理,保证洞口埋段经济安全的合理。
一、管棚注浆施工的工艺原理分析注浆管棚填充围岩的裂缝,围岩的强度和刚度效果。
按照围岩的整体承载标准,实施围岩注浆结构的加固处理。
按照内部的围岩、支护系统进行承载力水平的分析,判断隧道变形压力。
根据管棚施工的标准进行分析,调整钢管的厚壁。
沿着隧道轮廓周边进行密度分布分析,调整加固可能产生的变形问题。
隧道支护结构中需要根据承受的载荷量关系,逐步控制。
在管棚进口端设置合理的导向墙,对另外一端设置隧道围岩,确保完整效果合理。
根据上部的破损情况,调整围岩支护,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标准。
对支护梁进行承受上部压力的处理,调整上部载荷的形成作用,通过注浆将破碎围岩的裂隙与围岩形成一个整体作用。
管棚在隧道施工中,根据不同的围岩适当的调整土质地层,砂卵石头地层,膨胀软流,硬塑装置黏土地层,裂缝岩土、断层破损。
二、管棚注浆施工工艺基本原理1管棚注浆基本方法。
管棚地下结构工程施工中,暗挖需要采用超前的支护施工技术,以合理的拟开挖方式,对地下隧道结构进行加固处理,确定预埋的线标。
管棚注浆技术在公路岩溶隧道坍方处理中的应用

70一+ 8 0 50段设计 围岩类别 为 Ⅲ类 , 围岩为灰 黄 、 灰色 灰 深 岩, 弱风化 , 碎块 一大块状 , 理裂 隙及岩溶较 不发 育 , 体 节 岩 具块 ( ) ( ) 石 碎 石 状镶嵌 结构 。地 下水 类 型为岩 溶裂 隙水 , 富水性弱 ~贫乏 , 局部 富水 性中等。初期支护及 二次衬砌 类
一 3 1 1 2 2 交 叉 作 业 。 注 浆 初 1一 3 — 7 一 7 一 3 一 O ,
距 7 m x 5e 的注浆锚 杆 , 注浆进 一 步加 固土体 。拱 5c 6 m 并
脚打设两根 40m锁脚锚杆控制沉 降。隧道两端 相向施工 , .
在 中间贯通 。拱部 通过 坍体后 开挖 下半 断面 。下半 断面 每
的 大 型 充 填 溶 洞 。如 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所 示 。
2 岩溶 坍方及 原 因分析
2 1 岩 溶 坍 方 .
隧 道 从 大 里 程 向 小 里 程 方 向开 挖 , 台 阶 开 挖 至 K 0 上 2 4
+8 6 4发生掉块突 泥坍塌 , ( ) 及粘 土掩 埋掌 子 面 , 块 碎 石 并
图 2 突 泥
变化 , 导致出现 了此次大坍方 。
坍体为黄色粘土 ( 粘土试 验物 理力 学指标 显示 , 然含 天
水量和液 限指标较高分别 为 3. %和 4 . %) 大块孤 石 , 96 76 夹 超前预报根据密度 电阻率 法量测 分析 , 体大 致范 围为 : 坍 长 [ 收稿 日期]0 0— — 8 2 1 0 0 4
延伸到 K 0 + 9 . 2 4 6 6 6稳定 , 同时地表 出现陷坑。如图 1 图 2 、
所示。
图3
坍方示意 图
长大管棚在软弱围岩施工中的应用

长大管棚在软弱围岩施工中的应用背景软弱围岩是一种常见的隧道工程困难,因为它们不能承受大量的力量。
长大管棚是一种新型的加固结构,使用钢弹性装置并打制特殊型材。
本文将探讨长大管棚在软弱围岩施工中的应用。
长大管棚的优势长大管棚是一种新型的隧道加固结构,在软弱围岩施工中具有以下优势:1.承载能力强长大管棚有很强的承载能力,可以经受很高的压力。
以下是关于长大管棚的性能指标:•具有较高的极限荷载。
它可以承受比传统钢支撑更高的荷载,因为它是由钢套筒和强度较高的钢组成的。
•良好的刚度特性。
长大管棚可以保证围岩的刚度特性,可以更好地支撑隧道的运营。
•相对较小的应变量。
长大管棚具有良好的应变特性,可以比较少地造成变形。
2.施工方便与其他替代方案相比,长大管棚的施工效率更高。
因为它是组装好的,所以长大管棚是单个单位的,可以更快、更安全地安装。
3.灵活性长大管棚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隧道,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围岩中使用。
因此,使用长大管棚的隧道可以更加灵活。
案例分析下面是一些曾经使用长大管棚进行施工的隧道的案例分析:1.某大型公路隧道某大型公路隧道是一座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隧道,并有大量的交通流量。
这个隧道传统上使用钢支撑, 但是由于巨大的压力和围岩的不稳定性,传统的钢支撑不能有效地支撑路面。
在使用长大管棚进行支撑的情况下,隧道的切割速度提高了,而长大管棚的固有刚度特性可以有效地支撑随后的切割工作。
2.某地铁站某地铁站的入口是在老城区的挤压点(软弱地质)中。
传统的方法是使用高支撑来防止顶部下沉。
这种方法显然很麻烦,而且成本非常高。
在使用长大管棚后,隧洞的支撑更加均匀,提高了隧道的稳定性,同时施工时间也得到缩短。
总的来说,长大管棚是一种非常适合软弱围岩施工中的加固结构。
在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方面比传统的钢支撑都具备优势。
虽然长大管棚价格高于传统的钢支撑,但优势在于稳定性和切割速度的提高,可以证明长大管棚在施工中的优越性。
管棚的适用条件及一些土体状况的应用

地基反力采用双参数模型中的Pasternak模型进行计算,由弹性地基梁理论可得地基反力及管棚挠曲微分方程:
pb* b* (x)
式中:E为管棚弹性模量;I为管棚惯性矩;k为基床系数;w(x)为管棚挠度;Gp为地基剪切模量;b为弹性地基梁宽度;b*为考虑地基连续性情况下弹性地基梁的等效宽度,b *=b[1+(Gp/ k )1/2/ b]。计算时,假定隧道埋深变化不大时,掌子面附近围岩压力q(x)可简化为均布载荷q0,由此可得管棚各段控制方程。
(3)增强初期支护强度,及时施做二次衬砌
每一次的开挖长度不宜取过长,在施工中不能片面地强调施工进度,管棚挠度随着开挖步长的增大,也在增大,同时随着步长的增加挠度最大值均出现在掌子面附近。在掌子面前方约一倍开挖跨度管棚开始发生变形,但变形量较小,掌子面过后约一倍开挖跨度管棚变形趋于稳定。隧道实际施工过程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初期支护承担了主要荷载,发生结构安全问题均在初期支护阶段。
苟德明等提出了浅埋暗挖隧道中管棚双参数受力模型的计算方法,通过边界条件,得到双参数地基模型管棚的转角、弯矩和剪力计算结果。
通过列出边界条件,求出全部待定系数,带入管棚各段方程可得管棚各段挠度方程Wi,带入下式可分别计算管棚的转角、弯矩和剪力:
Q(X)=
小结
(1)对于黄土地层,土质松散,土体稳定性极差,施工难度相对较大。黄土浅埋地质条件下,管棚受力最不利位置发生在隧道开挖但未支护时掌子面附近。在掌子面前方大约一倍开挖跨度开始受力,掌子面过后约一倍开挖跨度受力趋于稳定,开挖纵向影响范围约为一倍开挖跨度。
管棚的适用条件及一些土体状况的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隧道工程施工日益增多,面临一些不良地质条件的隧道掘进施工和事故处理,超前管棚支护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棚在隧道岩溶地层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观音岭隧道采用管棚超前技术,结合帷幕注浆技术固结岩溶地质区段,注浆固结完成后再开挖掘进,使隧道安全贯通的方案。
总结了成功经验和体会,便于同类地质工程借鉴。
【关键词】:隧道、岩溶、管棚、注浆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观音岭隧道位于蓝山县岭脚村境内,平面呈曲线形展布,隧道永洲端与舜水河大桥相连,省界端与万年桥段路基连接。
观音岭隧道左线长3133m,右线长3103m,左右线平均长3118m,属特长隧道。
隧址区属中低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
隧道范围内中线高程为328.0~668.5m,最大高差约340.5m,山体自然坡度为20~45°,山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隧址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坡积(qpd1)亚粘土、碎石、块石及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d2p)砂岩、泥灰岩,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2t)砂岩及寒武系上统(∈3)砂岩、板岩。
隧址位于蓝山向斜之西翼,向斜轴向近乎南北向,出露的岩层主要有寒武系上统砂岩夹板岩和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砂岩、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灰岩、炭质灰岩和泥灰岩。
观音岭隧道左线进口端上台阶掌子面掘进至zk129+935,出口端上台阶掌子面到zk129+951.5,剩余16.5m未贯通。
此段岩溶构造极其发育,隧道前方和顶部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和超前钻孔探明溶腔填充物为粘土和流沙并夹杂部分块石,赋水丰富,隧道埋深约45m,
为残积层无自稳能力,隧道贯通的难度和安全风险突增。
二、施工方案
管棚支护是隧洞通过软弱破碎岩体、流塑状粘土、岩溶充填流泥、流沙等不良地段开挖时的超前支护。
为避免该段诱发大规模坍方,确保隧道顺利贯通采用管棚安全通过:因溶腔主要位于隧道洞顶100°范围处,先采用φ89*6mm钢管进行隧顶帷幕注浆,注浆完成后再采用φ108*6mm管棚通过施工。
具体如下:
1、施作帷幕注浆:考虑打孔、下管难度,分别从进出口两端掌子面进行帷幕注浆,帷幕注浆方案如下:a、zk129+915~zk129+971.5段地表埋设监控点,每日进行地表沉降为位移监测;b、帷幕注浆采用φ89*6mm钢花管,呈放射状布置。
在拱部外周边4m范围形成加固圈,钢管环距1m(布置见示意图)。
注浆管1#孔完成再打2#孔,每打好一孔后下管并完成注浆,不得打多孔后再注浆;c、帷幕注浆范围为拱部150°范围。
d、帷幕注浆浆液采用水灰比
1:1-1:1.5水泥浆,要求注浆压力2mpa。
帷幕注浆完成后,亦从两端掌子面施作洞内管棚,管棚方案如下:a、
管棚采用φ108*6mm钢花管,因考虑到管棚在土石夹杂区段成孔困难,极易塌孔,采用管棚在隧道掌子面两端对打各长12m,搭接长度不小于4m。
b、管棚钢管环向间距30cm,拱部120°范围布设;
c、管棚的导向墙施工:设i20a工字钢3榀,布设φ135*6mm导向管,导向墙现场用c25喷射混凝土,导向墙长2m厚50cm。
三、管棚施工工艺
该管棚施工的顺序为:导向墙导向管制作施工→测量布点孔位→钻机就位调整→钻孔后顶入无缝钢花管→清孔→在钢管内安放钢
筋笼→压力注入水泥浆。
管棚施工工艺要求:a、机械设备:钻机采用地质钻机xy—28—300电动钻机,注浆机采用bw—250/50型注浆泵。
b、应先对钻机进行定位,调整好钻杆的角度和方向,按导向管引导方向开钻,测量员随时检查,保证管棚孔洞的角度和方向, 外插角为1°~2°,管棚钢管偏离设计位置不得大于20cm;c、对钻孔依次编号,奇数钻孔先开钻,禁止依次逐个钻孔,钻孔完成后用高压风及时清孔,送入φ108钢管,待奇数钢管安装完成后再对偶数钻孔进行开钻;d、φ108钢管上按梅花形间距10cm钻φ6~8mm小空,压注水泥浆,注浆初压为0.5~1mpa;终压2~2.5mpa;由于管棚段通过为岩溶区段,在对管棚注浆时应边送管边注浆,安装好1根管棚后注浆完成后再进行其它管棚的钻孔施工。
四、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措施
质量措施:a、管棚允许偏差:钻孔的外插角误差为±1%;b、管棚的钢管连接丝扣长度不小于150㎜;c、棚不得侵入开挖线以内。
相临的钢管不得相撞;d、管注浆质量:单孔注浆的最终压力应不小于2mpa。
安全措施:a、每日整理地表监控点量测资料,及时将数据整理汇总给现场技术负责人;b、管棚钻孔过程中记录施工资料,并记
录钻孔时地质资料及时整理,为安全施工提拱依据;c、在钻孔作业中,要采取措施防止突泥突水,如有发生应立即停钻、通过增加辅助孔注浆后再继续钻孔; d、掌握和控制好开孔与正常钻进的速度,防止钻杆断损,钻孔中发生卡钻、掉钻、孔斜、坍孔等故障,要积极采取对策,尽快组织处理,抢修、防止人身事故,防止废孔与损伤钻机; e、所有从事钻孔注浆作业人员必须听从管棚队长统一指挥,队长有权处理钻孔现场发生的紧急事宜,直至停钻和撤离施工人员。
结束语:隧道在石灰岩形成的溶蚀区段中通过,极易发生塌方、突泥、突水,该方案通过拱顶帷幕注浆和管棚安全通过了溶腔。
根据现场验证情况,该特殊地段采用两种钢管采用不同角度注浆,浆液渗透填充密实,溶腔原流沙和突泥固结后较稳定,安全性较好。
但洞内施工管棚受隧道空间影响,局部钢管打设角度误差较大,在施工管棚前应提前扩大调整隧道净空保证钻孔角度。
参考文献:1、2009-04-2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主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
2、jtj 042-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3、tlejgf-93-27岩溶隧道管棚支护工法人民交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