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土壤养分空间分布

合集下载

晋西黄土区苹果园生长季土壤水分动态

晋西黄土区苹果园生长季土壤水分动态
Abstract:Toinvestigatethetemporalvariationsofsoilmoistureandprovidescientificbasis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appleorchardsinthegullyareainLoessPlateau,wemonitoredthesoilmoistureatthe depthsof50cm,100cm,150cm,200cm,250cm,300cm byECH2O duringthegrowingseasoninan appleorchardinShanxiProvinceontheLoessPlateau.Theresultsshowthattherearesignificantdifferences insoilmoisturecontentsamongthedepthsof50cm,100cm,150cm,200cm,250cmand200cm,withthe averagevaluesof22.27%,21.38%,18.92%,17.94%,10.60% and9.5%,respectively;theprecipitationcan affecta maximum ofsoilwatercontentat100cm depth;duringthestudyperiod,theresponseofsoilwater contentat100cm depthtoprecipitationfarlaggedbehindthatat50cm depth.Inaddition,thesoilmoisture atthedepthsof150cm,200cm,250cmand300cm hadnosignificantresponsestotheprecipitation;the soilmoistureshowedthedecreasingtrend withtheincreaseofthesoildepth.Theprecipitationcouldonly affectsoilmoisturewithin100cmdepth.Atthe200cmdepth,thesoildessicationhadoccurredintheapple orchardinthegullyareainwesternShanxiProvinceontheLoessPlateau. Keywords:LoessPlateau;soilwatercontent;drylayer;rainfall

晋西黄土区核桃玉米间作界面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晋西黄土区核桃玉米间作界面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b u d r n t e l e s r go e tS a x r t de .Th e u t s o d t a :( )t es a o a a it n o o n a y i h o s e in i W s h n i n we es u id e r s l h we h t 1 h e s n l r i f s v a o s i mos u ewa 。 y s n f a t n wa n tma ei t r r p i g s s e ;( ) s i mos u e c n e ti c e s d wi ol it r s v r i i c n l u — i n e co p n y t m e g i i z 2 ol it r o t n n r a e t h
Ab ta t Th p ta a i blt o lm os u e c n e t n d fe e a e s a y ia l tm az n e co pig sr c : e s a ilv ra i y s i i it r o t n s i ifr nt ly r t a t p c l wanu - ie i t r r p n
西 北 林 学 院 学报 2 1 ,2 ( ) 4 ~ 5 00 51 : 7 1
J u n lo rh s r sr i e st o r a f No t we tFo e t y Un v r i y
晋 西 黄 土 区 核 桃 玉 米 间 作 界 面 土 壤 水 分 变 化 规 律 及 其 对 土 区核桃 玉米 间作模 式界 面上 土壤 水 分 的分 布规 律 和 玉 米 产量 进行 了研 究。结 果表 明 : 1 间作 玉 米的土壤 含 水量 的季 节变化极 显 著 ; 2 核 桃 玉 米 间作在 垂 直方 向 上 , () () 土壤 含 水 量随 土壤 深度 的增加 而增加 , 林带 区和农 作物 区土壤含 水量表 现 出较 大 差异 ; 水 平 方 向上 , 但 在 随 着距林 带距 离的增加 , 土壤 水 分增加 并趋 于稳 定 , 变化 曲线 呈抛 物 线状 ; 3 移 动 窗 口法 分析 表 明 , ()

晋西黄土区退耕年限对土壤孔隙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

晋西黄土区退耕年限对土壤孔隙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

晋西黄土区退耕年限对土壤孔隙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
晋西黄土区是我国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土壤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农田退耕年限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质。

本文将探讨晋西黄土区退耕年限对土壤孔隙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

首先,退耕会引起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从而导致土壤孔隙度的变化。

退耕后的土地转为林地或草地,植被覆盖能够增加土壤颗粒间的结合力,使土壤孔隙度降低,特别是大孔隙度的减少更为明显。

这是因为植被根系的生长能够锁定土壤孔隙,限制了大孔隙度的存在,同时还能增加土壤表层的密实程度。

其次,退耕后土地的朝向和坡度等地形要素也会影响土壤的孔隙度。

较陡的坡面,由于长期的雨蚀作用,使得土地表层较易于下滑,导致土壤孔隙度变小。

而被退耕的坡耕地,由于减少了人类的耕作和植被的恢复,使得土壤表层的不稳定性减小,土壤孔隙度较陡坡地显然更为稳定。

最后,退耕还林的实施也可能对土壤的物理性质产生间接影响。

树种的选择和密度以及植被恢复的次序和速度等都会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的物理性质。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需要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以充分发挥其生态修复和保护功能。

总之,晋西黄土区退耕年限的增加会对土壤孔隙度等物理性质产生明显的影响。

减少废旧农田的耕作和退耕还林是治理黄土
高原的重要措施,但需要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避免因退耕改种引起的土地环境问题。

晋西黄土区苹果大豆间作系统果树遮阴强度的时空分布

晋西黄土区苹果大豆间作系统果树遮阴强度的时空分布

第2 期
彭瑞东等: 晋西黄土区苹果大豆间作系统果树遮阴强度的时空分布
61
and water conservati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hading intensity of apple-soybean intercropping system and its spatial-temporal dynamic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may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figuration model of fruit-crop intercropping system based on light environment,and contribute to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loess region of western Shanxi. [Methods]An intercropping system of 5-year-old apple-soybean on the loess area of western Shanxi was studi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hading intensity and its impact on soybean were studied through a method combined by positional monitoring and mathematical analysis. The diurnal variation chart and the growth season variation diagram of the shading intensity were plotted based on the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measured value,from whic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hading intensity and soybean yield was analyzed. [Results] 1 ) The shading intensity of the apple-soybean intercropping system decreased from the center to the periphery. The average shading intensity on the north and south sides of the tree were 0. 29 and 0. 22,respectively; and the average shading intensity on the west and east sides of the tree were 0. 26 and 0. 24,respectively. 2) The average daily shading intensity of intercropped crops in pod- forming period,flowering and seedling period were 0. 28,0. 17 and 0. 14,respectively. 3 ) The biomass and yield distribution of soybean showed an increase from the position of the surrounding fruit trees to the center of the study area. The shading intensity of the fruit trees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biomass and yield of soybeans,and also the shading intensity during the pod-forming stage had the greatest impact on yield. [Conclusions] To effectively mitigate the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in apple-soybean intercropping systems,soybean should be planted in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intercropping system,and the planting amount in the north and west of the apple tree rows should be sligh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South and east of the apple tree rows. In addition,in the podding stage of soybeans,agronomic measures such as laying reflective film can be used to increase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 ( PAR) under the forest to increase soybean yield. Keywords: fruit crop intercropping system;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shading intensity; loess area of western Shanxi

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生产技术规范

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生产技术规范

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生产技术规范(1)园址选择新建果园要选择生态条件好,远离污染源,并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应在国家划定的优势苹果产业带(见图1)内重点发展。

要求园地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大气、灌溉水和土壤质量符合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技术要求。

海拔600~1300米,年均温9~13℃,年降雨量500毫米以上,坡度小于15度,若是6~15度的山区、丘陵地,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南坡,并修筑梯田;土壤以黄绵土、沙壤土为宜,土层厚2米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2米以下。

图1、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业带苹果重点发展区域图陕西省:旬邑、富县、富平、永寿、彬县、宝塔区、蒲城、淳化、洛川、乾县、合阳、澄城、白水、礼泉、耀县、扶县等16个县(区)山西省:临猗、万荣、芮城、平陆、盐湖区、襄汾等6个县(区)河南省:灵宝、陕县、洛宁等3个县(区)甘肃省:泾川、西峰等2个县(2)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生态条件,本着“适地适栽”的原则选择品种。

陕西渭北北部、甘肃陇东、山西晋中的海拔800米以上地区,以栽培优质红色耐贮运的晚熟和中晚熟鲜食品种为主,可选择富士优系、嘎拉优系、华冠等品种,并继续保留一定规模的、有区域栽培优势的秦冠、新红星等传统品种。

陕西渭北南部、山西晋南、河南三门峡的海拔600~800米地区,应重点发展早、中熟优质鲜食和优质加工品种,可栽培藤牧1号、嘎拉优系、华冠、粉红女士等鲜食品种。

临近加工企业的产区,可适当栽培鲜食加工兼用的澳洲青苹、红玉、金冠等优良品种。

(3)苗木培育基砧可选用楸子、山定子、新疆野苹果、怀莱海棠(八棱海棠)、武乡海棠等,其中楸子适应性强,抗旱,抗寒;新疆野苹果、怀莱海棠在寒冷地区易受冻害;山定子抗旱、抗寒性极强。

矮化中间砧可选用M26、M7、M9、S系和SH系等。

嫁接矮化中间砧及品种时,应选用无病毒材料,以培育根系发达、苗干粗壮,符合国家苗木质量标准的优质无病毒良种苗木。

(4)高接换种对于品种老化或品种(系)混杂、但尚有生产力的果园,可通过高接换头的方式改换优良品种。

_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综合检测卷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_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综合检测卷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综合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0年河北唐山十一中期中)红树林通常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沿海的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图1示意海滩上红树林与高、低潮水位位置关系。

据此完成第1~2题。

图11.关于红树林生长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多分布在欧洲②多为高大挺拔乔木③多分布在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④以喜盐植物为主,具备呼吸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 )A.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B.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C.绿化美化沿海环境,吸烟滞尘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欧洲位于温带和亚寒带,缺乏红树林海岸;红树林分布于潮间带淤泥质滩涂上,受周期性潮水浸淹,多为常绿灌木和小乔木,以喜盐植物为主,具有呼吸根。

第2题,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良好的海岸防护林带,也是海洋生物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可以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

图2(2020年辽宁师大附中月考)图2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A.喜光喜湿B.喜阴喜湿C.好热耐旱D.耐寒好旱4.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

主要原因是( )A.光照增强B.水土流失加重C.气候变暖D.降水减少【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由图示可知,该森林植被在林带、过渡带及高山苔原带都是在阴坡及迎风坡分布比例大,说明该森林植被具有喜阴、喜湿的生长习性。

第4题,因森林生长对热量条件的要求比苔原植被高,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说明当地热量条件提高,所以其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光照变化对森林分布变化影响较小;降水逐渐变少、水土流失加重不利于森林的形成。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专题 植被与土壤(讲解版)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专题 植被与土壤(讲解版)

专题05 植被与土壤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四类植被分布的海拔上限由高到低依次是()A.④④④④B.④④④④C.④④④④D.④④④④2.④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1.A 2.D【分析】1.枫树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树种;冷杉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树种,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及非洲最北部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在垂直方向上草地应位于森林带之上。

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④④④,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香樟树是亚热带常绿树种,四地中只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正确。

三江平原、华北平原属温带气候,AC错误。

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典型植被为高山草甸,故B错误。

故选D。

2021年东北某地9万多平方米黑土被盗挖。

要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数百年时间。

抚州的王先生热爱阳台种植花草,看到盗采黑土新闻后,不再网购黑土。

他根据网上的配方(鸡粪:牛粪:草炭:蛭石:河沙=3:3:1:1:2)自行配置营养土。

下图为黑土盗挖现场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黑土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种植、城市绿化等,除了黑土富含有机质,还因为()④获取容易④管理成本低④土质疏松④来自寒地害虫少A.④④B.④④C.④④D.④④4.配置营养土配方中有蛭石和河沙,其主要作用是()A.提供矿物质B.增大温差C.固定并通气D.提供无机盐【答案】3.D 4.C【分析】3.黑土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透气,④正确;东北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害虫无法越冬,土壤中害虫少,④正确;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其他地区需要时还需要网购,且东北地区禁止盗采黑土,获取不容易,④错误;管理成本主要与种植对象有关,④错误。

晋西苹果+大豆间作土壤水分分布及其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晋西苹果+大豆间作土壤水分分布及其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垂直 方向上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增高 , 在 水 平 方 向上 土 壤 含 水 量 随 着 距 离 果 树 距 离 的 增 大 而 增 高 ; 2 )
土壤 含水 量 总 体 表 现 为 8年 生 间 作 系 统 > 4年生 间作 系 统 > 6年 生 间作 系统 , 8年 生 间 作 系 统 比 4年 生 间作 系 统 高 3 . 1 3 %, 比 6年生 间 作 系 统 高 1 0 . 3 8 %; 3 ) 随 着 树 龄 的增 长 , 间作 大 豆 平 均 株 高 、 生物量 和产量均逐 渐减小 , 其中 8 年生 间作 系 统 中 , 大 豆 生 长 受 影 响 最 严 重 。 随着 果 树 树 龄 的增 长 , 建 议 增 加 果农 界 面 的距 离 或 适 时 停 止 复 合 经 营 。
mo i s t u r e c o n t e n t i n c r e a s e d w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s o i l d e p t h i n v e r t i c a l d i r e c t i o n a s we l l a s t h e d i s t a n c e t o
( C o l l e g e o f S o i l a n d Wa t e r Co n s e r v a t i o n, B e i j i n g F o r e s t r y Un i v e r s i t y , Ke y L a b .o f S o i l& W a t e r Co n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De s e r t i f i c a t i o n C o mb a t i n g o f Mi n i s t r y o f Ed u c a t i o n, 1 0 0 0 8 3, Be i j i n g , Ch i n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并且距果树越远,土壤养分的垂直递减梯度越小;在水平方向上,离果树越近,土壤养分越小。2)效应分析结果表
明,间作系统中果树与作物存在竞争,间作系统中作物土壤养分的综合效应优劣说明间作作物以花生为最佳、大豆其次、
玉米最后。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研究区果农间作系统减少土壤养分竞争的相关建议:加强水肥管理、增加果树和作物
Yun Lei, Bi Huaxing, Ma Wenjing,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nutrient in fruit-crop intercropping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west Shanxi[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0, 26(Supp.1): -.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0引言
在农林复合系统中,养分元素(尤其是氮、磷、钾) 的投入及其效应研究历来受到重视[1]。植物种群之间生理 生化特征千差万别,对养分的需求量、养分的形态与种 类、养分的需求时期也各不相同。养分供应的不足时, 必然引起植物个体之间的生长、发育、生态以及其生态 位改变,即引起养分竞争[2]。果农间作是近年来发展较快 的一种重要的农林复合系统,但对于农田缺水少肥的晋 西黄土区残塬面,果树的引入必将会改变间作系统土壤 养分的供给状况,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为了更好的减 少林木与农作物间对养分资源利用方面竞争,对果农间 作系统土壤养分分布及效应研究无疑成为重中之重。
layers
间作类型
取样区
土壤养分垂直递减梯度/% 有机质 全氮 速效磷 速效钾
核桃×花生 核桃×大豆 核桃×玉米
[0,1.5 m﹞ [1.5 m~2.5 m﹞ [2.5 m~3.5 m] 花生单作(对照)
[0,1.5 m﹞ [1.5 m~2.5 m﹞ [2.5 m~3.5 m] 大豆单作(对照)
[0,1.5 m﹞ [1.5 m~2.5 m﹞ [2.5 m~3.5 m] 玉米单作(对照)
目前对于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的研究,已经取得 了一定的成果,包括是地上部分对光的竞争[3-17]和地下部 分对水、养的竞争[2,17-25],但在黄土地区尤其是晋西黄土 区果农间作土壤养分分布与效应研究仍很少。同时受到 植被、气候、土壤、地形及系统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的 影响,树木与作物之间土壤养分相互影响要根据农林复
对核桃×花生、核桃×大豆和核桃×玉米 3 种间作 结果表明,3 种间作类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差异显 类型 0~100 cm 土层土壤养分含量作方差分析(见表 3), 著(p<0.05),而全氮和速效钾含量不显著(p>0.05)。
影响因素 间作类型
表 3 0~100 cm 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间作类型的差异 Table3 Influence of intercropping types on soil nutrient of layer of 0~100 cm
41.88 31.80 31.63 25.74 36.28 36.03 30.48 24.02 40.91 34.46 31.53 28.09
的间作距离、设置根障。
关键词:土壤,养份,农作物,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0.z1.0
中图分类号:S1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0)-Supp.1-00-08
云 雷,毕华兴,马雯静,等. 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土壤养分空间分布[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Supp.1):-.
处样线三点的混合样。测定有机质、全氮、土壤速效磷 和速效钾的含量:
1﹞有机质用油浴加热消煮-重铬酸钾法; 2﹞全氮采用蒸馏法测定; 3﹞速效磷采用 0.5 mol/L的NaHCO3溶液浸提-硫 酸钼锑抗混合比色法; 4﹞速效钾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 取样时间:2008、2009 年花生结荚期、大豆结荚期 和玉米的抽雄期。
影响因素 土壤层次
间作类型
核桃×花生 核桃×大豆 核桃×玉米
表 2 核桃间作土壤养分在不同层次的差异 Table 2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ayers on soil nutrient of walnut-crop intercropping
自由度
有机质
F值
P值
全氮
F值
P值
自由度
有机质
F值
P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全氮
F值
P值
速效磷
F值
P值
2
3.212
0.046
1.607
0.208
22.304
0.000
速效钾
F值
P值
2.336
0.104
由于间作类型所设置核桃与花生、核桃与大豆、核
桃与玉米的距离均约为 1 m,考虑到果树的施肥管理方式
和果树与作物的实际间距,本研究将[0,1.5 m)范围定
义为果树带区,[1.5 m,3.5 m]范围视为作物区。其中,
收稿日期:2010-05-03 修订时间:2010-07-13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可持续经营 技术研究”(2006BAD03A0503) 作者简介:云 雷(1982-),男,黑龙江大庆人,博士生。主要从事复合 农林种间关系研究。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 35 号 北京林业大学 993 信箱, 100083。Email: Lepidus_qq@ ※通信作者:毕华兴(1969-),男,陕西米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 研究方向为林业生态工程。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 35 号 北京林业大学 67 信箱,100083。Email: bhx@
2 结果与分析
2.1 核桃×农作物间作土壤养分空间分布 2.1.1 垂直分布特征
3 种间作类型 0~100 cm 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垂直分 布,详见图 2。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状况分析表明,土壤养 分的含量以表层含量最高,从上至下呈现降低型,即随 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对这 3 种间作 类型垂直方向上,各自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作方差分析 (见表 2),由表 2 可知:在垂直方向上 3 种间作类型土 壤养分含量的层次变化均非常显著(p<0.01),同时从图 2 可以看出,核桃×花生和核桃×大豆间作各层土壤有机 质和速效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核桃×玉米 间作各层的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差异显著(p< 0.05);3 种间作类型各层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 (p>0.05);在 0~20 cm 层次,核桃×大豆间作土壤全 氮含量与核桃×花生和核桃×玉米间作差异显著(p< 0.05),在 20~40 cm 层次,3 种间作类型土壤全氮含量 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 40~100 cm 层次,核桃× 花生和核桃×玉米间作土壤全氮含量差异显著(p< 0.05),而二者和核桃×大豆间作土壤全氮含量差异不显 著(p>0.05)。
增刊 1
云 雷等: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土壤养分空间分布
3
注:不同间作类型同一层次间进行比较,同一字母的下标数字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 05)
图 2 不同间作类型 0~100 cm 土层土壤养分垂直分布 Fig.2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nutrient in layer of 0-100 cm in different intercropping types
110°27′30″~111°07′20″E),属于典型黄土残塬沟壑区。 多年平均降水量 571 mm,年蒸发量 1 729 mm,年平均气 温 9.9℃,≥10℃的积温为 3 358℃,光照时数 2 563.8 h, 无霜期 172 d。土壤为褐土,黄土母质。吉县境内植物资 源比较丰富:常见的木本植物有 194 种,分属于 49 个科; 草本植物 180 种,分属于 44 个科。主要造林树种为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刺槐(Robinia pseudoscacia)、 苹果(Malus pumila)和核桃(Juglans regia)等。 1.2 复合类型的选择
速效磷
F值
P值
2
150.226
0.000
2
177.656
0.000
2
63.750
0.000
51.481 24.295 26.596
0.000 0.000 0.000
19.154 23.812 9.812
0.000 0.000 0.001
速效钾
F值
P值
14.857 52.219 8.084
0.000 0.000 0.002
图 1 核桃间作土壤养分监测试验布设 Fig.1 Setting of walnut-crop intercropping soil nutrient monitorin
土壤养分的测定:取土深度为 0~100 cm,分为 0~ 20 cm、20~40 cm、40~100 cm 三个层次取土样,为使 土样具有代表性,每个样点同一层土样为距树行等距离
2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年
表 1 试验区中核桃基本特征 Table1 Characteristics of walnut trees in test area
株行距/ m
密度/ (n·hm-2)
树高/m
胸径/cm
南北冠幅 半径/m
东西冠幅 半径/m
6.5×6.5
236 4.2±0.1 11.23±0.23 2.1±0.1
摘 要:为了研究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及效应情况,对山西吉县残塬面核桃×花生、核桃×大豆和
核桃×玉米 3 种典型果农间作类型下 0~100 cm 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