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黄土高原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黄土高原知识点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黄土高原作为一个重要的地形区划,是必须要学习的知识点之一。
黄土高原不仅是中国最具特色的自然地理景观之一,而且也是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黄土高原的主要知识点。
一、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面积达到640多万平方公里。
它东起黄河、西至秦岭,南至巴山、北接长城,包括甘肃、陕西、宁夏、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六个省区,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3。
黄土高原地处大陆内部,远自海岸线,气候干燥,有着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二、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1.黄土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风蚀地貌,以黄土堆积为主。
由于地处高原内部,离海岸较远,水流不足,造就了干旱半干旱的气候,这样的环境气候条件下,雨水少,大风多,黄土高原地区就特别容易遭受风蚀作用。
2.黄土高原还是消长型地貌的代表。
消长类型地貌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和地表物质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黄土高原的消长型地貌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了这一地区的公路、铁路、河流等沿线地貌的消长而形成。
三、黄土高原的经济地位黄土高原不仅是中国十九个省区的来源,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带。
这里有丰富的煤炭、铁矿、钨等矿产资源,也是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区域。
然而,长期以来,人类的过度剥离造成了黄土高原流失严重的现象。
防治水土流失不仅关系到黄土高原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更关系到全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保护黄土高原上,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技术力和人力,才能进行农业、林业、畜牧业、生态旅游开发等各种经济活动。
总之,黄土高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地形区划,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加强对黄土高原的保护,有助于促进全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高考黄土高原知识点汇总
高考黄土高原知识点汇总黄土高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地貌类型之一,具有浓厚的地质和地貌特征。
了解黄土高原的知识是高考地理科目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以黄土高原的形成、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汇总和解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黄土高原的形成黄土高原的形成主要受到地质作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黄土的形成过程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沉积、压实、风积和水蚀等多个环节。
1. 沉积过程:在古老的地质时期,黄土高原曾是一片浅海,海底的沉积物形成了厚厚的黄土层。
2. 压实过程:随着地壳的抬升,海底变成了陆地,并受到岩石和土壤的压实作用,沉积的物质逐渐变成了黄土。
3. 风积过程:黄土高原地处内陆,风力较大。
细小的黄土颗粒在风力作用下翻飞和聚集,形成了黄土高原的特有地貌。
4. 水蚀过程:在某些地区,水的冲刷和侵蚀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黄土高原的地貌更加多样化。
二、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地貌、水文和气候三个方面。
1. 地貌特征:黄土高原的地貌以平缓丘陵和沟壑深切的塬地为主。
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给人一种波浪状的景观,被誉为“黄土马蹄”。
2. 水文特征:黄土高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水资源匮乏,大部分地下水属于矿泉水,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3. 气候特征:黄土高原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干湿季节的对比。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集中在夏季,年均降水量较少。
三、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黄土高原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大意义。
1. 植被覆盖:黄土高原由于历史上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植被覆盖严重破坏。
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促进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 土壤保护:黄土高原的土壤肥沃,但也容易流失。
土壤保护是保障地表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
大力实施梯田改造和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课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课知识点【篇一:黄土高原】考点一、世界的黄土堆积区1.范围:东起①太行山、西至②乌鞘岭、南至③秦岭、北抵④长城,跨⑤晋、⑥陕、⑦甘、⑧宁等省区。
2.景观:黄土高原、黄土梁、黄土海角。
3.成因:风成说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考点二、严重的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因素:(1)地形:地面破碎,山谷密度高,平地少,斜坡多。
(2)植被:地表光秃*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3)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有暴雨。
(4)黄土性质: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人为因素: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2.后果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考点三、脆弱的生态环境1.脆弱表现: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
2.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
考点四、生态建设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篇二:东北三省】1.位置东北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与朝鲜和俄罗斯两国接壤,大部分处在中温带。
2.地形和气候山环水绕、平原辽阔的地形特征。
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
冬季大面积分布的积雪和冻土改变了全年水分的分配,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有利于农业生产。
但热量条件不足,早霜冷害影响农业收成。
3.重要的农林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春、冬小麦,杂粮,春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亚麻,东北甜菜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辽东半岛是国内外的苹果产地。
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是我国目前的防护林,长达800千米,被誉为“绿色长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知识点汇总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考点一】文明的摇篮1、位置与范围:黄土高原东起②太行山脉,西至③乌鞘岭,北连⑤内蒙古高原(大致以④长城为界),南抵①秦岭。
2、主要省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自西向东)3、黄土风情:民居—窑洞,民歌—信天游,白羊肚头巾,革命圣地—延安【考点二】风吹来的黄土1、成因:“风成说”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2、地貌景观:塬、墚、峁、川。
黄土川——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其中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是黄土高原最大的两个川。
【考点三】严重的水土流失1、地表形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原因:长期的水土流失2、水土流失的原因(简答):自然原因:(1)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易溶于水(2)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3)植被: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4)地形:平地少,斜坡多。
人为原因:(1)人多地少,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3、水土流失的危害:(1)带走肥沃土壤,破坏农田和村庄,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1)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②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
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例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2)生态建设的效果:①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②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K12学习】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知识点复习知识点考点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范围:东起①太行山、西至②乌鞘岭、南至③秦岭、北抵④长城,跨⑤晋、⑥陕、⑦甘、⑧宁等省区。
2.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3.成因:风成说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考点二、严重的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因素:地形: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
植被: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黄土性质: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人为因素: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2.后果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考点三、脆弱的生态环境1.脆弱表现: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
2.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
考点四、生态建设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课后习题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的土地总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其流失面积大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流失区约有25万平方千米。
这里地面支离破碎,生产条件差,成为黄土丘陵沟壑区。
彻底治理黄土高原,是我国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完成第4~5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A.气候干旱,黄土疏松B.夏雨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c.千沟万壑D.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2.整治黄土高原的中心任务是A.制止滥垦滥伐B.开辟梯田,发展农业生产c.在沟口打坝淤地,不让水土出沟D.搞好水土保持3.下列省区位于黄土高原的是A.山西、河北、内蒙古、陕西B.青海、河南、内蒙古、甘肃c.山西、陕西、甘肃、宁夏D.山东、陕西、宁夏、甘肃答案:1.D2.D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开垦、采矿、修路等,使地表疏松。
黄土高原知识点
黄土高原知识点黄土高原是中国的一个地理区域,包括陕西、宁夏、山西、河南、河北等省份。
这个地理区域的土地质量很差,土壤多为黄色的黏土,缺乏养分和水分,不适合种植农作物,因此这里在中国历史上也经常被称为“荒漠化”地区。
但是,黄土高原也有很多特殊的地理和生态条件,这些条件孕育了不少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的特色,成为了中国学生地理课程中的常见知识点。
第一,黄土高原的地形和地貌黄土高原的地形和地貌非常独特,这可以从地形图上看出来。
整个黄土高原呈现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形势,整个区域大致可以分为北部山地和南部丘陵两个地形区域。
北部山地区域的海拔相对较高,地势比较险峻,而南部丘陵区域则相对平坦,适合种植作物。
除了以上特殊的地形和地貌外,黄土高原还存在着许多特殊的地质现象,例如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化的红黏灰岩、白云岩、菱镁矿等矿物质颗粒物质组成的,这些矿物质颗粒物质的平均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极易随风飘散,形成黄土高原特有的“黄风暴”现象。
第二,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也非常独特,有“三寒一热”和“四季不分明”之称。
这里的“三寒一热”指的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和多风,而“四季不分明”则是指干旱、紫外线强度大、恶劣的气候条件,这些气候条件为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黄土高原还存在着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例如风沙暴、短暂强降雨、山洪等,这些灾害非常危险,往往会对当地居民和农业带来巨大损失。
第三,黄土高原的历史文化黄土高原的历史文化非常丰富。
这里曾经孕育了不少古代文化和文明,例如夏朝和商朝就是在这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此外,黄土高原在中国史书上还有一个响亮的称号——“丝绸之路”。
古代的丝绸之路经过黄土高原,这使得黄土高原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特别是魏晋南北朝、唐代和宋代,黄土高原的文化也随着丝绸之路逐渐传播到了国内外。
同时,黄土高原的民俗文化也非常丰富,例如黄土高原的鼓舞、拉丁、刁谣、山歌等,这些民俗文化代表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场景,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 八年级地理 下册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知识点试题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1、黄土高原给人的印象:、、。
2、黄土高原的地表:、、严重。
3、黄土高原的范围:东起,西至,北连,(大致以为界),南抵。
4、黄土高原上奔流着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5、黄土,便于。
【二】、风吹来的黄土6、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7、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得到广泛认同。
8、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①原因:黄土土质极易遭受侵蚀。
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沟壑。
②结果:形成、、、多种多样的地貌景观。
【三】、风吹来的黄土9、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成因:严重的水土流失。
10、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是。
1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①;②;③。
人为原因:①;②;③。
12、水土流的危害:①;②;【四】、水土保持1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保持的经验:①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梯田、修挡土坝。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14、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意识到,要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将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试题精选】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说法错误的是()A 东起太行山B 西至乌鞘岭C 北连内蒙古高原D 南抵南岭2、下列不属于黄土高原的人文或者自然地理特点的是()A 千沟万壑B 陕北窑洞C 白山黑水D 信天游3、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下列不是黄土可开挖窑洞的原因的是()A 黄土土质疏松B 黄土具有直立性C 黄土不易崩塌D 黄土比较干燥4、黄土容易受流水侵蚀,是因为()A 黄土土质疏松B黄土具有直立性 C 黄土不易崩塌 D 黄土比较干燥5、下列哪一个不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描述()A 地表破碎B 沟壑纵横C 地势平坦D 塬、梁、峁、川6、下列不属于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的是()A 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B 长期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C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D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7、防治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A 植树种草B 修建梯田C 修挡土坝D 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8、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①植树种草②修建梯田③修挡土坝④合理安排农业生产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9、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①植树种草②修建梯田③修挡土坝④退耕还林还草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10、植树种草对水土流失有什么作用()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减少水土流失④能有效减少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11、关于黄土高原的黄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A 冰川说B 水成说C 风成说D 火山灰堆积说1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A 内蒙古高原B 云贵高原C 黄土高原D 青藏高原13、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A 竹楼B 平房C 窑洞D 蒙古包14、黄土高原在人头脑中的印象()①白羊肚头巾②窑洞③北大仓④信天游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15、对黄土高原的认识()①千沟万壑②地表破碎③水土流失严重④白山黑水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1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经验有()①打坝淤地②林草护坡③植树种草④退耕还林、还草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17、不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是()A 黄土梁B 黄土坝C 黄土峁D 黄土塬【亲爱的同学们,成功的大门向你敞开,努力去打开吧!】。
高三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
高三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黄土高原是中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丰富的资源给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了解黄土高原的知识点对于高三地理学科的学习和应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地理特征、土地利用及环境问题等相关知识点。
一、形成原因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喀斯特地貌的剥蚀作用和风化作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由于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缺乏,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长期以来的过度人类开发,使得黄土高原地区土地退化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二、地理特征1. 地理位置: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的黄河中游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4°~39°,东经103°~114°之间。
2. 土地类型:黄土高原主要由黄土构成,分为林黄土、耕地黄土、草地黄土和沙化黄土等几种类型。
3. 地势起伏:黄土高原地势起伏较大,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000米左右,最高海拔可达3400米。
三、土地利用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比较困难。
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旅游业等。
1. 农业:黄土高原地区以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为主。
2. 林业:在部分较为湿润的区域,适宜发展林业,主要种植柏树、杉树等。
3. 牧业: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稀疏,适宜养殖牛、羊等牲畜。
4. 旅游业:黄土高原的奇特地貌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发展起了旅游业。
四、环境问题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人类开发和环境破坏,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1. 水源短缺: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匮乏,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水源短缺问题。
2. 土地退化:长期的过度人类开发导致黄土高原地区土地退化严重,包括水土流失、沙化等问题。
3. 生态破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4. 灾害频发: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地形陡峭,地质条件脆弱,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总结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地貌,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地理特征、土地利用及环境问题等知识点对于高三地理学科的学习和应试具有重要意义。
黄土高原知识点总结手写
黄土高原知识点总结手写
以下是黄土高原知识点总结手写:
1.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地跨多个省份,包括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
2. 黄土高原地貌特征:黄土高原是一个以黄土覆盖为主的地区,黄土厚度一般在50-200米之间,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
3. 黄土高原气候特点: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
4.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地贫瘠。
5. 黄土高原经济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同时发展畜牧业和矿产资源开发。
6. 黄土高原历史文化遗产:黄土高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陕西的秦始皇兵马俑、山西的平遥古城等。
7. 黄土高原治理与保护:为了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加强土地治理和生态修复。
高二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
高二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黄土高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片地理区域,位于华北与西北的交界处。
它是中国最大的黄土丘陵地带,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黄土高原地区地貌丰富多样,土壤肥沃,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也面临着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下面将重点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黄土形成原因、以及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等。
1.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黄土高原地处内陆,地势起伏较大,呈阶梯状分布。
地表被厚厚的黄土所覆盖,形成了丘陵和沟壑密布的地貌。
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植被生长条件艰苦。
在地貌形成过程中,由于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的变化,产生了丰富多样的黄土地貌。
2.黄土的形成原因黄土主要是由黄色的风成粘土和黏土矿物组成的,它是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水力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黄土的形成需要沉积物的堆积和各种地质力量的作用,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侵蚀,形成了现在的黄土高原。
3.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虽然黄土对农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疏,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大量的降雨和风力容易造成土壤的腐蚀和侵蚀,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河流污染、水资源紧张等问题。
此外,黄土高原还面临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4.黄土高原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加强植被恢复与重建,通过植被的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其次,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如修建护岸、梯田、防风林等,减少水土流失的程度。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黄土高原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特征之一,它的地貌、形成原因以及面临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等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和学习的内容。
通过加强保护和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黄土高原的资源,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在八年级的地理学习中,黄土高原是重点内容之一。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地区,西起陕西,东至山东,南接长江,北隔黄河与内蒙古相邻,地域辽阔。
本文将就黄土高原的形成、地理特点、资源、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黄土高原的形成黄土高原是在新生代第三纪第四纪期间,随着冰川消退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由西北向东南隆起的一种地貌。
由于太阳辐射下的高温条件、水分蒸发增加和较强的风蚀作用,本区域的地表土壤开始逐渐干燥,逐渐衍生出一下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多种特殊地貌形态。
二、地理特点1.地形特点黄土高原的地形主要呈现出平原-山地的组合。
形态上呈现出高原、丘陵和盆地三种地形类型。
这里的地形相当复杂,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山峦起伏,地势崎岖,森林、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齐备,这里人烟稀少,空气清爽,气候宜人,是众多旅游爱好者及写作、绘画的灵感源之一。
2.气候特点由于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内陆干旱气候区中心地带,因此其气候特点主要是少雨、降水分配不均、气温差异大。
主要气象现象有极端高温、干旱、风沙和灰霾等自然现象。
三、资源黄土高原具有丰富的资源储量,常见铁、煤、铜、铝等矿产类资源的产量很高。
同时还有各种动植物资源,特别是这里的枸杞属于质优品质,丝瓜、小麦、玉米等作物产量也相对较高,但受天气影响很大。
四、环境问题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中国每年都遭受着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而黄土高原是影响最严峻的地区之一。
按照目前的严峻形势判断,即使全国降水量的增加,这里的沙化也不会减少,土地退化和失去耕作价值的现象仍然很严重。
因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重大的复杂和紧迫。
总之,这里的地貌、气候、资源、环境问题等已经形成了庞杂的社会经济问题,从人口的增长问题、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等都需要我们重视与处理。
最全黄土高原黄土地貌知识汇总
最全黄土高原黄土地貌知识黄土地貌黄土地貌一黄土的分布与特性1黄土的分布从全球来看,黄土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干旱或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地区。
(即:现代的温带森林草原、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区)这是由于内陆干旱荒漠区、半荒漠区的强大反气旋从荒漠中部向荒漠边缘移动,把大量粉沙和尘土吹送到草本灌木的草原地区逐渐堆积下来形成的。
黄土分布相当广泛,特别在欧亚大陆上,几乎从大西洋到太平洋西岸成断续带状地分布着。
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在干旱区和半干旱区,位于北纬34-45°之间,呈东西向带状分布。
我国黄土总面积约63.5万平方千米(原生黄土为38.1万平方千米,次生黄土为25.4万平方千米)。
我国黄土高原分布区其中,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北部、甘肃中部和东部、宁夏南部和山西西部是我国黄土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不仅分布面积广,而且厚度大(最厚可达200m)。
由于这个地区的地势较高,形成有名的黄土高原。
黄土地貌2黄土的特性黄土:是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特殊的土状堆积物。
它们具有以下的特性:①质地均一②黄土富含碳酸钙在干燥状态下,钙质可以使土粒固结,但遇水碳酸钙会发生溶解,而使土粒分离,成分散状。
因此,钙质多的黄土层易受水侵蚀。
③黄土结构疏松,多孔性是黄土区别于其他土状堆积物的主要特征之一。
陕西洛川马兰黄土A和离石黄土B结构1:粗粒、2:细粒、3:孔隙④黄土无沉积层理,但垂直节理很发育,直立性很强。
(厚层黄土常因此形成陡峻的崖壁、土柱,并可维持百年而不崩塌)二黄土的成因黄土的成因主要有风成说、水成说和风化残积说三种观点,其中以风成说的历史最长,影响最大,拥护者也多。
1风成说黄土风成说认为,像亚洲中部(包括我国北方地区在内)的黄土,是由内陆干旱荒燥、半荒燥区强大的反气旋风从中部吹向外围,匠心地理整理·把大量的黄土物质吹送到生长草本灌木的草原地带,逐渐堆积而成的,故称荒漠黄土。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表现来说明:①黄土分布区以北依次出现沙漠和戈壁,三者逐渐过渡,并成带状排列。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必背知识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达乌鞘岭(祁连山东麓),南到秦岭,北抵长城脚下。
行政上包括山西、陕西两省的大部分和宁夏的南部与甘肃省的东部。
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的黄土堆积区。
2、传统的生活与黄土文化1)曾长期处到半农半牧状态,人们生活简单,种植小米(谷子),居住窑洞。
山西人喜食醋。
2、陕北的信天游音乐、安塞腰鼓、剪纸和,是黄土文化的典型代表。
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原因:①黄土高原土质结构疏松;②黄土高原地区年降水量不大,但夏季多暴雨;③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有塬、峁和梁三种)④历史上长期的开垦和不合理的农牧方式,导至地表植被稀少,黄土裸露。
后果:①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广种薄收。
②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巨大,在下游地区形成“地上河”,极容易泛滥决口和改道,形成“害河”。
4、黄土高原的环境整治和生态重建工作1)广泛的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
2)小流域治理模式:(如右图所示)①在沟谷建挡土墙,防治崩塌。
②在陡坡地上种植生态林或者苹果.枣.杮等果木以增加农民收入。
③把缓坡地改造成高产稳产的梯田,以保证粮食生产。
3)对于生态极度恶劣的地区实施移民搬迁,异地安置。
4)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二、专项训练1.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在同等降水强度、同等土质条件下,地表植被、地形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通过实验,图中四个杯子中泥土量有可能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能够说明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A.Ⅰ组 B.Ⅱ组 C.Ⅲ组 D.Ⅳ组3.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B.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C.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D.黏土土质比沙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4.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景观图,针对该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下图是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图,图示区域所表示的地貌类型中,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打坝淤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C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D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生产6.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八年级黄土高原的知识点
八年级黄土高原的知识点黄土高原是我国北部的一片地区,因其黄色的土壤而得名。
在八年级地理学中,黄土高原是一个必须掌握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地理学中最重要的黄土高原的知识点。
一、位置与范围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
它的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山西等省份。
二、地形特点黄土高原是一个高原平原交错的地区。
它的整体地形为高原大致上呈东北-西南向倾斜。
该地区的最高点在青海省,海拔高度约5800米,最低点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部,海拔高度大约为300米。
三、气候特点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通常比较炎热潮湿,冬季则比较干燥寒冷。
同时,该地区的年降水量也相较其他地区较少,大多分布在年初和年末。
四、土地资源黄土高原的土地资源丰富,其中主要的是黄土。
黄土的黏性和透水性都十分强,使得该地区的土壤肥沃。
因此,该地区很早就成为了重要的农业产区,以种植小麦和玉米等谷物为主。
五、环境问题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和人口增加,该地区的环境问题也愈加凸显。
如过度采伐,生态失衡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令该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状况受到了威胁。
学生们应该了解并关注这一问题,并为这一区域的生态保护尽一份力量。
六、人文地理黄土高原的人文地理方面也很值得关注。
该地区的古代农耕文化、民间文化等历史文化遗址,以及黄土地貌造就的人文景观等十分有趣。
这里的人文地理也需要更多的人关注和保护。
结束语通过了解以上的八年级黄土高原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对黄土高原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更好地保护这一地区的生态,让其继续保持独特的魅力。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知识点复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地理位置:黄土高原地区位于中国华北地区西部,居于内陆。
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
北临内蒙古高原、西临青藏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南临秦岭。
2、地理范围:黄土高原地区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一部分。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
黄土高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
3、生态环境:黄土该院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
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
4、黄土高地,峁是指孤立的黄土丘。
梁和峁通常是共生的,形成黄土丘陵,其中沟谷纵横,流水深切。
梁、峁地形支离破碎,不利于农业生产,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5、治理措施:(1)宏观措施(大的方面):①控制人口增加,生态移民。
②压缩农业用地,建设基本农田。
③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建设防护林。
④改善天然草场植被。
⑤搞好矿区的土地复垦。
(2)微观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①工程措施——平整土地;缓坡修筑水平梯田;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②生物措施——营造护田林网;封坡育林、育草;农业技术措施——建设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改善灌溉方式,节约用水。
6、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大多依山坡挖掘,外观以圆拱形为主,靠门窗处采光较好,里面则略显阴暗。
传统窑洞造价低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适宜居住,多层窑洞,类似于现代的楼房。
新式窑洞妥善解决了旧式窑洞内部阴暗潮湿的不足,通常3—5个窑洞形成一个院落。
7、黄土高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工农业。
利用能源优势,建设了山西煤炭基地、陕北煤炭与油气基地,现已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基地。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黄土高原、光照资源、农业区位)
知识点黄土高原我国分布着四大高原,分别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根据形态分为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
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如下:①气候:位于我国的季风区,夏季多暴雨,对地表的冲刷能力强;②地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斜坡较多;③土壤:土质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④植被:人们活动较多,毁林毁草,地表植被稀少。
图1 我国四大高原的分布我国的光照资源我国的光照资源(日照时数)分布不均,东南少,西北多,主要的影响因素有:①昼夜长短。
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多;②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较为严重,会削弱太阳辐射;③天气。
天气晴朗,则日照时数较多(天气晴朗、少云,则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较大);④海拔。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透明度较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可以接收更多的太阳光照。
图2 我国光照资源的分布例题黄土高原的陕西洛川苹果,香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
1、洛川苹果种植的自然条件优势是()①黄土梁、黄土峁密布②日照较充足,昼夜温差大③降水集中在冬春两季④黄土通透性强,水肥供需协调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2、洛川商家在上海开设果行零售苹果,其利用的上海区位优势主要是()A. 消费市场巨大B. 集聚效应显著C. 劳动力素质高D. 运输条件便捷答案:B、A精讲精析:(1)分析苹果种植的区位优势(自然)。
①苹果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②陕西洛川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气候较为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③黄土的土质疏松,通气透水性较好,有利于苹果树对水肥的吸收。
(2)分析商业网点的布局。
①影响商业网点布局的主要因素为市场、交通;②在上海开设果行,主要是因为上海的消费市场广阔,苹果的销量较高,因此选项A正确。
总结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小,解题思路为:①根据陕西洛川的光照、土壤等自然条件,分析当地种植苹果的区位优势;②分析上海的市场与交通条件,分析影响苹果果行开设的主要因素。
七年级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地理学科探讨的是地球的表面及其上的物质,其中涉及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
在七年级地理教学中,黄土高原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和青海省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61万平方公里。
二、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 坡度陡峭,平均高度在1000-2000米之间。
2. 地表覆盖着层层黄土,这种黄土不仅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侵蚀而形成,而且还被因为人类的过度活动而加速侵蚀。
3. 河谷纵横、谷口喇叭状,因此产生了大量盆地和深沟壑。
4. 不同的山体上分布有各种类型的植被,其中包括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等。
三、黄土高原的气候条件由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殊,其气候条件多样,局地降水、温暖湿润,极端气温高,低温多见。
1. 干旱气候。
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降水少,春季和秋季的降水量相对较多,夏季降水较少,气候干燥。
2. 季风气候。
沿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区域是季风气候区,夏季雨水充沛,而冬季干燥。
3. 寒冷气候。
高原山脉一般都在海拔2000米以上,会有雪、冰、寒风和低温等气候特征。
四、黄土高原的水资源黄土高原缺水的情况比较普遍,而且其降雨分布相对稀疏,使得降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此外,由于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地表土壤上的植被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因此水资源管理的问题成为了黄土高原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黄土高原的人文地理环境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带来了种种不利的因素,但是人类却在这里繁衍了数千年。
这里的农民们以耕作和牧区为生,保持着特有的种植和畜养习惯,这种生产方式既呈现出黄土高原的文化特色,同时也促进了本地区社会平稳发展。
综合来看,了解黄土高原相关地理知识点,对于中学生通过地理课学习地球生态和生产力等方面的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的确存在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需要人们重视,对于黄土高原内的生态系统保护工作,也需要我们作为公民尽自己的一份力。
八下地理知识点明细 黄土高原 北京
世界最大的黄图堆积区——黄土高原山脉ABCE河流1234D图上找小地形区:湟水谷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汾水谷底、渭河平原。
省份简称一、位置与范围:1、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以长城为界连内蒙古高原,南地秦岭2、经纬度位置:37°N,110°E (注意:秦岭34°N、太行山115°E)3、主要的省份:山西、陕西、河南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南部(兰州在黄土高原)二、地形: 1、地貌:塬、梁、峁、川的黄土地貌【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诸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地表形态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原因:水土流失严重2、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风成说:黄土是由风从中亚、蒙古高原及西北内陆地区地区吹到此处堆积而成p263.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易溶于水②地表裸露,缺乏植被的保护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④地表坡度大(2)人为原因:人多地少,过垦过牧采矿修路破坏地表危害:本地区:土壤肥力下降;破坏农田、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下游地区:河流泥沙量增大,泥沙淤塞河床、水库,形成地上河,加重洪涝灾害措施: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恢复植被;②工程措施:修梯田、水库,打坝淤地;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p30图6.36)三、气候:1、气候类型:黄河为界,以东温带季风气候,以西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度带:暖温度2、过渡性:农耕区向畜牧区过渡;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耕地向草地,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四、自然资源:煤【山西-大同,阳泉;陕西-神府】输送方式:最主要的是铁路运输(大秦专线);其次为火电输送,(火电属于清洁能源,对于输入地的利:转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对于输出地利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污染当地环境)五、自然灾害:旱涝、寒潮、滑坡、泥石流六、文化:(1)黄土风情:白羊肚头巾、信天游、窑洞【黄土直立性强,不易坍塌;气候干燥,易于挖掘】、安塞腰鼓、秦腔(2)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云冈石窟、平遥古城(山西)补充: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河南)、敦煌莫高窟与麦积山石窟(甘肃)古城区:平遥古城、丽江古城、澳门古城区。
中考地理必会知识点:黄土高原
中考地理必会知识点: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2、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3、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4、在黄土高原要想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5、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为本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区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
6、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7、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之一。
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8、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中下游地区城镇密集,上游地区城市较少,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在这四个特大城市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以它们为中心的四个城市群。
9、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目前,自东向西已经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
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轻纺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的雏形。
10、在长江沿江地带大规模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水污染和酸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土高原的知识点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黄土储备地,也
是我国重要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区。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
地质特征、气候特征、土壤特征、植被特征、生物区系、水土保
持等方面论述黄土高原的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横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等省区,总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总土地面积的7%。
二、地质特征
黄土高原属于典型的黄土地貌,由于位于中国板块东段断裂、
隆升和沉积活动的边缘,受三大山系和黄土高原内部地质构造的
影响,形成了大量的黄土丘陵、盆地和高原。
三、气候特征
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夏季雨水充沛,冬季干旱少雪,春、秋季温差大。
气候特征影响了该地区植被分布、土壤结构等。
四、土壤特征
黄土高原的土壤主要由黄色的淤泥状黄壤和灰色的粉状灰壤组成,土壤质地松散,易被风蚀、水蚀。
该地区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水分含量不足,土地肥力差。
五、植被特征
黄土高原植被类型分布多样,由林、草、灌丛、荒漠等不同类型组成。
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地区形成了荒漠化和沙化现象。
黄土高原的植被结构也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六、生物区系
黄土高原的生物区系种类较多,有大量的草食动物和食肉动物。
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是该地区的特有物种。
而该地
区的生态系统受到了过度开发和污染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受到了
威胁。
七、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水土保持已成
为该地区的头等大事。
原本缺水缺土的黄土高原如今,被称为全
国最需要保护的区域之一。
水土保持突出问题是防风固沙、水土
保持和城市化的统筹协调。
以上就是关于黄土高原的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黄土高原虽然面
临着诸多问题,但是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保护好黄土
高原,减缓其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会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重
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