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侵蚀及其防治对策
高海拔地区黄土侵蚀与防治
高海拔地区黄土侵蚀与防治近年来,高海拔地区的黄土侵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黄土在高海拔地区广泛分布,其土壤贫瘠、坚硬且呈水分易流失的特性,使其极易受到侵蚀。
黄土侵蚀对当地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水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探索高海拔地区黄土侵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一、黄土侵蚀的原因黄土侵蚀在高海拔地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降水稀少。
高海拔地区水资源匮乏,降水量较低,暴雨的频率和强度较大。
这种气候条件导致了土壤水分的极度不稳定,容易引发黄土的流失和侵蚀。
其次,植被覆盖度低。
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条件严苛,植被生长受到限制,植被覆盖度较低。
植被可以有效地抵御风和水的冲刷,保持土壤的稳定性,而缺乏充足的植被覆盖会加剧黄土的侵蚀。
再次,人类活动加剧了黄土侵蚀。
高海拔地区的居民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大量进行砍伐、放牧、耕种等人类活动。
这些活动破坏了植被覆盖,削弱了土壤的保持能力,从而加速了黄土的侵蚀速度。
二、黄土侵蚀的影响高海拔地区黄土侵蚀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水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影响。
首先,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黄土侵蚀导致植被减少和土壤贫瘠,进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这不仅对物种的多样性产生了损害,还使得生态系统的恢复变得困难,对环境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带来了挑战。
其次,农田受到严重的侵蚀。
高海拔地区的农业主要依赖于农田,而黄土侵蚀导致了农田土质贫瘠、土壤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农民们面临着粮食产量减少、生计困难等困境。
再次,水资源供应不足。
黄土侵蚀导致了土壤的流失,水资源的流失也随之而来,这对高海拔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水资源短缺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困扰。
三、黄土侵蚀的防治措施为了解决高海拔地区黄土侵蚀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工作。
通过人工种植、抚育和保护天然植被,加强植被覆盖,增加土壤的保持能力,从而减缓黄土流失的速度,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黄土高塬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地貌类型,它的地表覆盖以黄土为主,地势起伏,沟壑纵横,自然条件较差,土地资源丰富但易受水土流失的影响。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黄土高塬地区的土壤水分和养分往往被大量消耗,加之气候的恶劣和地形的险峻,导致土地水土流失加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水土流失治理成为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解决黄土高塬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
一、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1. 架设防风固沙设施。
在黄土高塬地区,风蚀是造成土壤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在适当的地段架设风固沙设施,减少风蚀对土壤的侵蚀。
2. 建设梯田和梯坎。
在坡度较大的地区,可以采取修建梯田和梯坎的方式,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同时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3. 构筑土坝拦沙。
对于沟壑纵横的地区,可以通过构筑土坝的方式,拦截沟壑中的泥沙,减少泥沙对下游水域的污染。
二、合理开展植被恢复和保护1.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将原本耕种的土地恢复成林地或草地,增加植被覆盖,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2. 加强植被保护。
在黄土高塬地区,由于地形险峻,地表裸露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加强对植被的保护,通过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1. 推广滴灌和渗灌技术。
在黄土高塬地区,水资源短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推广滴灌和渗灌技术,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2. 采用土壤水分监测技术。
通过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实时监测土壤的水分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避免由于过度灌溉导致的水土流失。
四、加强流域综合治理1. 实施河道整治工程。
通过对河道进行整治,增加河道的自净能力,减少河道中的泥沙含量,保护下游水域的生态环境。
2. 加强洪水防治工作。
在黄土高塬地区,由于地表裸露和植被稀疏的情况比较严重,一旦发生暴雨侵袭,容易导致洪水发生,因此需要加强洪水防治工作,减少洪水对土地的侵蚀。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及防治
经营管理 922023.12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及防治杨 扬(天水市武山县水土保持站,甘肃 武山 741300)我国黄土高原是丘陵沟壑地貌,土质疏松,年平均降水量少,降水集中在夏季,导致了黄土高原地区容易发生土壤侵蚀,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1 土壤侵蚀的机理过程结合黄土高原的垂直结构丘和陵沟壑地貌,可将土壤侵蚀模型分为三种,分别是坡面模型、沟道模型和沟坡系统模型。
1.1 自然因素水力侵蚀是黄土高原最主要的侵蚀类型,主要是由于暴雨和地表径流造成的水土流失,降雨总量和强度与土壤侵蚀量呈正相关。
风力侵蚀主要是风沙刮蚀裸露的地表导致的,风沙将地表土壤带走。
重力侵蚀主要是由于土体松散,承重力较差,造成土体塌落。
土壤侵蚀程度受土壤自身理化性质影响,疏松的土壤吸水性强,吸水后易形成较为坚实的结构,但这种土壤自身脆弱,易受到风力侵蚀和重力侵蚀;而透水性较差的土壤在强降水后会产生径流,径流冲刷造成水力侵蚀。
土壤侵蚀亦受到地形的影响,不同形态的坡导致水的动力学作用不同,侵蚀程度也会不同,坡度较大的地方雨水流速越大,径流冲刷强度越大;坡度较长的地方会汇集大量的雨水,加剧侵蚀。
1.2 人为因素人类各种不合理的生产实践活动加速破坏了地表土壤。
过度放牧、坡地开荒和毁林开荒等都是在破坏地表植被,耕作时翻地使土壤疏松,改变土壤的团粒结构,有利于农作物生产,但会导致土壤的强度与抗蚀性降低,易发生土壤侵蚀。
1.3 土壤侵蚀带来的危害土壤侵蚀会产生大量淤积的泥沙,导致暴雨径流加剧,从而加剧了洪涝灾害和防洪难度,影响了河道泄洪和航道的运行。
土壤侵蚀会降低土壤肥力,导致土地生产力和粮食产量降低,加剧当地的贫困程度。
水土流失会将一些重金属、农药等转移到未受到污染的河流和农田中,危害粮食的食品安全和人们的生活,破坏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导致生态和经济受到制约。
2 土壤侵蚀防治策略2.1 重视土壤侵蚀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理论体系较为完整,但是较少有学者研究土壤侵蚀类型和机理方面。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分析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分析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于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
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政策与方针。
但是由于土壤侵蚀问题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所以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防治。
本文以黄土高原为例,对其水土保持进行综合治理模式分析,提出若干建议,旨在逐步优化黄土高原生态环境。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创新模式前言:加强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力度,通过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意识,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力度,并且还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便能够让更多人能够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内容,进而使得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参与进来,共同努力完成水土保持工作任务。
一、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导致城市周边出现大量的乡村耕地被占用,这就会造成严重的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等不良后果。
所以,必须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以此来改善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的健康稳定发展。
另外,由于土壤侵蚀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想要彻底改变其现状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如果能够将一些先进技术应用到其中,那么将会取得良好效果。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历史演变(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历史沿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对于水土保持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当时人们认为只要将土地上的植被进行恢复就可以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想法逐渐被证明是错误的。
因此国家开始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期能够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泥沙流入河道中,以免造成淤积等问题。
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其他有效的措施,如修建水库和谷坊等,以此来拦截水流,从而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内容在对黄土高原地区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时,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防治对策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防治对策摘要:本文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剖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指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将加剧水土流失,并随之带来多种危害,特别是河流泥沙增加,河床淤积抬高,水体﹑土壤和空气污染,以致引发洪涝和多种地质灾害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及现行治理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论文旨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减少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以使黄土高原的生态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水体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又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虽经多年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仍有45万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在破坏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不合理垦荒,使土地更加瘠薄,形成恶性循环。
黄土高原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仅影响到区域自我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到黄河下游乃至华北的广大区域。
因此,树立新时期新思维的战略思想去考虑如何加快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步伐是时代的需要。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2.1自然原因2.1.1气候原因(1)降水量:黄土高原的年雨量一般在300-600毫米之间,有些地区年雨量可达800-1000毫米。
雨量集中在夏季,集中在七、八两月,雨季比较短促,而伴随暴雨又常有冰雹出现,急骤的暴雨往往造成山洪暴发和水土的大量流失。
(2)气温:黄土高原上,由于日光充足,热量条件比较优越,再加上冬春季节多大风,蒸发普遍比较强烈,这又加剧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进程。
(3)风蚀:黄土高原处于内陆腹地,东南季风边缘,其冬季风寒冷干燥,气流运动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2.1.2破碎的地貌形态黄土颗粒细小,质地疏松,具有直立性并含有碳酸钙,遇水容易溶解、崩塌。
地面坡度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造成奇峰、陡壁、溶洞、陷穴、天生桥等微地貌,更助长了沟壑扩展,加速水土流失。
2.1.3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的植被自东南至西北逐步递减,由乔灌植被向草灌植被转化,直至北部鄂尔多斯荒漠植被。
【高中地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措施
【高中地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措施黄土高原位于东经100°24′~114°,北纬34°~40°20′之间,在全国地貌格局中属于第二阶梯。
自北而南跨我国温带和暖温带,从东南向西北包括半湿润地带、半干旱地带、和干旱地带。
其范围东界为太行山西侧,西界为乌鞘岭、日月山、拉脊山一线,南界为秦岭―熊耳山、嵩山北麓一线,北界为长城。
地跨青、甘、宁、蒙、陕、晋、豫七省(区)。
总面积为64万km2。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
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但是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本身固有的自然环境脆弱,加上长期以来土地利用很不合理,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近二三千年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1.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黄土高原是我国独特的地理区域,它在地理上有如下显著的特征。
1.1 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富含碳酸钙质。
受长期内外营力的作用,地表剥蚀切割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降水虽然少,但降水集中,而且多为暴雨,使得黄土高原发育成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的景观。
1.2 气候差异较大黄土高原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地理分布都呈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趋势。
就气温来看,黄土高原具有冬寒夏热、寒暑变化剧烈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黄土高原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日较差在10℃~25℃之间。
就降水来说,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基本上介于400~600mm之间,而且降水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可占全年降水的60%,往往以暴雨的形式出现,其他季节降水少而蒸发强烈,干旱问题比较普遍。
1.3 水资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面蒸发是降水的二倍多,而且降水集中。
黄土高原的特性决定了其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1.4 山地丘陵面积大黄土高原地区土地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整个地区的80%,而河谷平川只占土地总面积的20%。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的研究(DOC)
《水土保持学》课程作业题目: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的研究系别:地球科学与资源系专业班级: 12级土管五班学号: 033120528姓名:张楼指导教师:王殿武2013年 12 月 1日目录摘要---------------------------------------第2页引言---------------------------------------第2页正文1、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的形式-------------------第3页2、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的成因-------------------第5页3、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的影响-------------------第7页4、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的解决措施---------------第8页总结----------------------------------------第9页参考文献----------------------------------------第10页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的研究摘要: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单元之一,既是生态过渡带,又是环境脆弱带。
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形势严峻。
深刻认识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发生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及其危害,对于土壤侵蚀的防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自然和人为因素使得该区土壤侵蚀极为严重。
本文通过探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类型、分布、动因和危害,提出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防治对策,可以为该区水土保持和国土整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防治。
引言:土壤侵蚀遍布世界各地,严重影响了包括农业和森林在内的所有自然和人为生态系统,它所带来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类活动方式和范围的扩大,土壤侵蚀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
黄土高原处于黄河中上游,是我国西部开发尤其是西北开发的关键地域,区域上指的是太行山以西,日月山―贺兰山以东,秦岭以北,阴山以南的广阔区域,跨越陕西、甘肃、宁夏、山西、青海、内蒙古、河南7省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地形破碎,图纸疏松,植被稀少且年降水量少而集中,该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
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是指在黄土高原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解决该地区水土流失问题。
由于水土流失会破坏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因此,治理水土流失对于维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必须加强土地管理。
有效的土地管理可以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降低水土流失速度,从而确保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不受损害。
具体来说,应该根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特点,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分配土地使用权,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土地利用的监管,防止过度开发、强制性土地利用等行为。
其次,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水土保持工程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比如人工植被工程、坡面护坡工程、河道改造工程、水库建设等。
人工植被工程可以改变土壤的水分分布,减少土壤侵蚀;坡面护坡工程可以抑制坡面侵蚀,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河道改造工程可以改善河道淤滞,改善河道水土流失状况;水库建设可以抑制山洪暴发,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再者,强化农村社会治理。
农村社会治理是社会主义农村的社会政治结构,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
要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就要强化农村社会组织的建设,加强农民的无形财富和法律意识的培育,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的机制建设,完善农村社会秩序,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建立农村社会秩序的良好氛围,切实治理水土流失。
此外,还应加强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可以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改善水土流失状况。
例如,在农田灌溉中可以采取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农田灌溉水的流失;在绿化建设中,可以采取大面积植树技术,改善土壤结构,降低水土流失速度;在植被恢复中,可以采用植物培育技术,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从而加快植被恢复进程。
最后,宣传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加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减少滥用水源,防止过度开发,减少土壤侵蚀,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总之,要有效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土地管理、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强化农村社会治理、加强技术支持以及宣传教育等。
黄土地区的土壤侵蚀与水资源管理
黄土地区的土壤侵蚀与水资源管理黄土地区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区域,但也是世界上严重的土壤侵蚀区之一。
土壤侵蚀对于农田产量和水资源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从土壤侵蚀的原因、影响以及水资源管理方面探讨黄土地区的土壤侵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土壤侵蚀的原因黄土地区的土壤侵蚀主要源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降水量、地形地貌和土壤类型等;人为因素则包括过度开垦、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
降水量不均衡是导致土壤侵蚀的主要自然因素之一。
黄土高原地区旱湿季节交替明显,夏季多集中降水,且雨量集中度高,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而长期以来农田的不合理排水与治理不完善,导致水流难以顺利排出,进而加剧了土壤侵蚀。
地形地貌的特殊性也加剧了土壤侵蚀的程度。
黄土地区山多地少,坡度陡峭,形成了丰富的沟壑和河谷,增加了土壤侵蚀的风险。
另外,黄土地区的土壤结构松散,易于受水流冲刷,进而加速土壤侵蚀的速度。
而人为因素在黄土地区的土壤侵蚀问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度开垦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了农田的水土流失。
大面积的授权开垦使得原始植被破坏,加剧了土壤侵蚀的风险。
此外,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也使得农田土壤的肥力逐渐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土壤侵蚀的程度。
二、土壤侵蚀的影响土壤侵蚀对黄土地区的农业产量和水资源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土壤侵蚀减少了可耕作土地的面积,使得农田土壤肥力逐渐流失,农作物产量下降严重。
此外,土壤侵蚀还导致了土地荒漠化和退化,破坏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其次,土壤侵蚀也对水资源管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土壤侵蚀加剧了黄土地区的水土流失,导致水资源的衰减和水环境的恶化。
水土流失还会增加水库的淤积速度,降低水库的供水能力,给供水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三、水资源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在黄土地区,水资源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监测与评估,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系统。
通过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调整水资源分配,确保农田的灌溉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避免浪费和不合理的用水。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黄土高原,广袤而又苍凉,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面临着水土流失的困境。
这片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计,更是我们文化的根基。
水土流失,真是个让人心痛的话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首先,咱们聊聊自然因素。
黄土高原的地形崎岖,降雨量不均,尤其是夏天暴雨频繁,冲刷土壤,水土流失就像脱缰的野马,难以遏制。
风也在作怪,干燥的气候使得土壤容易被风吹走。
想想那些黄土飞扬的场景,真是让人心烦意乱。
接下来,是人类的活动。
过度放牧,树木被砍伐,土地遭到侵蚀。
很多地方,地表植被被破坏,土壤失去了保护。
尤其是农田的轮作不合理,导致土壤贫瘠,根本无法自我修复。
这样的情况,让人感到无奈,甚至有些心寒。
治理措施也不是没有。
首先,植树造林,这个老生常谈,但绝对是治本之策。
树木可以固定土壤,阻挡风雨,给土地穿上“保护衣”。
其次,修建梯田,科学种植,这样不仅能保持水分,还能减少土壤的流失。
农民朋友们,也要学会合理放牧,做到循环利用,才能让土地恢复生机。
还有,相关部门的支持也是关键。
加大对黄土高原的关注,推动科研,制定相应。
像是提供补贴,鼓励农民采取生态农业,真正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人与自然,才是最好的搭档。
当然,黄土高原的未来,不仅仅依靠这些措施。
每一个人都应该意识到,保护这片土地是我们的责任。
无论是城市的孩子还是乡村的农民,大家都要齐心协力,才能真正让这片土地焕发光彩。
每一滴汗水,都是对土地的热爱;每一个小行动,都是为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
最后,总结一下。
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但治理的方向是明确的。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片土地,才能为后代留下一片沃土。
希望未来,黄土高原能够重现生机,绽放出新的光辉。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如何解决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如何解决黄土高原,这片广袤而又饱经沧桑的土地,一直以来深受水土流失问题的困扰。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地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还严重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
那么,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要解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首先得了解其成因。
这里的自然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黄土高原的土质疏松,颗粒之间的黏结力较弱,容易被水流冲刷带走。
而且,这里的气候较为干旱,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强大的雨水冲击力对地表土壤造成了严重的侵蚀。
再加上地形起伏较大,坡面陡峭,水流速度快,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也不可忽视。
长期以来,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和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得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大量的耕地开垦导致植被破坏,土壤失去了植被的保护,更容易受到侵蚀。
过度放牧使得草地退化,土壤裸露。
而乱砍滥伐则减少了森林的面积,降低了森林保持水土的能力。
针对这些成因,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加强植被保护和恢复是关键。
植被就像是大地的“绿色铠甲”,能够有效地减少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击,还能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度。
在选择树种和草种时,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比如,可以种植耐旱的杨树、柳树,以及苜蓿、沙打旺等牧草。
同时,要加强对现有植被的保护,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建立自然保护区,让植被得以休养生息。
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也至关重要。
对于耕地,要推广等高耕作、垄沟种植等农业技术,减少坡面水流的速度和冲刷力。
还可以修建梯田,将坡地改造成阶梯状,既能增加耕地面积,又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在一些生态脆弱地区,可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让土地逐渐恢复自然生态。
此外,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张,避免无序开发对土地造成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也是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重要手段。
修建水库、水塘可以拦截雨水,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冲击。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塬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特有地貌,具有旱、寒、瘠、风等自然条件,因此水土流失是该地区的一大问题。
为了综合治理黄土高塬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林草植被恢复:通过大面积的造林和草原恢复,可以增加植被覆盖度,减轻水土流失的程度。
可以选择适宜的树种和草种进行种植,同时加强植被保护和管理,提高植被的适应能力和抗风蚀能力。
2. 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在黄土高塬区的陡坡和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方,可以建设防护林、沟槽、护坡等水土保持设施,改善地形条件,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3. 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在黄土高塬区进行农业生产时,要合理安排农田布局,减少农田的开垦面积,提高农田的集约化程度。
可以采用地埋、梯田等方式,减少土地的流失和农业化学物质对土壤的污染。
4. 加强水资源管理:在黄土高塬区进行水资源管理时,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可以建设水库、堰塘等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储备量和利用效率。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5.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黄土高塬区水土流失问题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水土保持意识。
通过开展培训班、宣传片、宣传标语等形式,向农民普及水土保持知识和技术。
黄土高塬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应该综合采取植被恢复、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以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保护黄土高塬区的生态环境。
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有效治理黄土高塬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塬地区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典型地貌特征之一,因为地势较为险峻,土壤覆盖不足,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问题。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必不可少。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合理的农田规划和耕作措施是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
在黄土高塬地区,应尽量减少耕
地的开垦面积,合理布局农田,控制坡度,减少地面水流的冲刷力和速度。
采取保护性耕
作措施,如轮作休耕、耕种间作、地膜覆盖等,能够有效保护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减少水
土流失风险。
植被的恢复和保护也是重要的综合治理措施。
植被能够减轻水流对土壤的冲击,保持
土壤的稳定性。
在黄土高塬地区,应大力推广植被恢复和保护工程,在适宜的地区种植乔木、灌木等树木,适当放牧,合理利用草场资源,防止过度放牧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
加强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也是必要的措施之一。
在黄土高塬地区,可以采取建设沟渠、沟壑坝、边坡护坡等工程措施,有效防止土壤的冲刷和侵蚀。
在农田中,采用梯田和排水
沟的建设,能够减少水流冲刷力,保持土壤的稳定。
科学利用水资源是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
黄土高塬地区的水资源较为贫乏,科学利用
水资源至关重要。
通过修建水库、引水渠等工程,储备水源,建设抗旱输水系统,提供农
田的灌溉用水,减少土壤的干旱程度,防止干旱引发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塬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需要多种综合措施的配合。
只有在坚持科学规划、植被
恢复、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和科学利用水资源等方面都得到有效的落实,才能够更好地保护
这一宝贵的生态环境。
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治理实践
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治理实践黄土高原是我国三大丘陵区之一,也是全球土地退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由于多年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以及不当经营,近些年来,黄土高原面临严重的土地侵蚀问题。
为了治理这一问题,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了黄土高原的土地保护和治理工作中。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治理实践。
一、植草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土地侵蚀的主要原因是植被覆盖率低,土壤流失速度快。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黄土高原的土地治理措施之一就是植草造林。
通过种植草、建立林地,提高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使土壤得到保护,起到了一定的防沙固土作用。
同时,针对不同的地型特点,在草地或林地中适当种植木本植物或中草药材,提高土地的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二、建设防护林带,防止风沙侵袭黄土高原是一个干旱气候区,明显缺乏雨水,风沙成为土壤侵蚀的又一个重要元凶。
因此,建设防护林带是黄土高原的重要治理措施之一。
防护林带是指在关键地区、沙化地区或重要生产生活区范围内,根据地形、植被等条件,建设一定规模、密度的森林或乔灌混交林,防止风沙侵袭,从而保护土地。
三、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土地受盐碱化土壤盐碱化也是黄土高原土地退化的一个重点问题。
为了降低土壤盐碱化,在土地治理过程中,需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该技术针对同等作物在生长期内相同的灌溉量,通过逐步增加单次灌溉量和减少灌溉次数,缩短灌溉期间所用水的总量,避免多余水分在土壤中蒸发并携带盐分深入土壤中,降低土地受盐碱化的风险。
四、推行轮作休耕制度,恢复土地自然生态环境休耕制度是指在田地中轮流休耕,让土地自然生态得以恢复的一种农业制度。
这种制度在黄土高原的土地侵蚀治理中也有一席之地。
因为土地侵蚀不仅是种植结构或管理方式不同引起的,更多的是长期的过度开垦,盲目种植造成的。
采用轮作休耕制度,可以让土地得到充分补养和自然恢复,摆脱过度开垦所带来的自然毁灭,促进土壤保持、植被恢复等工作的发展。
治理黄土高原的工程措施
治理黄土高原的工程措施
治理黄土高原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
1.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防风固沙林带、植被覆盖工程、梯田工程、沟壑治理工程等,加强土壤保持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水土流失和水沙流失。
2. 农田水利工程:修建水渠、水库、水闸和水土保持设施,改良灌溉制度,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水平,保证农田的灌溉用水和排水功能。
3. 生态恢复工程:修复退化的植被、建设自然林、草原和湿地保护区、开展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增加植被覆盖率,促进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平衡。
4. 土地整治工程:进行水土保持、水利设施和农田整理等相关工程,改善土地利用状况,提高土地的质量和产能。
5. 河流治理工程:开展河道清淤、截污排污、治理河岸崩塌等工程,改善流域水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6. 沙漠化治理工程:采用固沙治沙、人工粘土垫层、植被恢复等手段,控制和减缓沙漠化的进程,实施沙地绿化和沙地防护工程。
以上措施需要综合运用,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土地利用需求,有针对性地展开,
以达到治理黄土高原、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的目的。
浅谈黄土高原土壤侵蚀
浅谈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1 引言土壤侵蚀遍布世界各地,严重影响了包括农业和森林在内的所有自然和人为生态系统,它所带来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类活动方式和范围的扩大,土壤侵蚀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2]。
土壤侵蚀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和人类土地利用方式是土壤侵蚀发生的潜在因子[3]。
黄土高原处于黄河中上游,是我国西部开发尤其是西北开发的关键地域,区域上指的是太行山以西,日月山―贺兰山以东,秦岭以北,阴山以南的广阔区域,跨越陕西、甘肃、宁夏、山西、青海、内蒙古、河南7省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地形破碎,图纸疏松,植被稀少且年降水量少而集中,该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4]。
严重的土壤侵蚀带来生态危机、资源危机和社会经济危机,成为制约我国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这迫使我们及时提出土壤侵蚀的有效防止对策,加快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2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按发生侵蚀作用的不同地质营力,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可概括为三种类型:(1)水流侵蚀;(2)重力侵蚀;(3)风力侵蚀。
2.1 水流侵蚀水流侵蚀是由于水流在位势能差控制下产生的侵蚀作用,水流的位能势差体现在水流所处的地形坡度的高差上。
地形变化是直接影响水流运动及侵蚀强度的主要因素,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类型可概括为原与沟谷,以及梁、峁与沟谷相结合的地形地貌组合。
地表水流作用在这些不同地形上产生多种复杂的侵蚀作用过程和各种侵蚀形态。
根据这些不同地形上的水流运动方式和侵蚀作用的特点,水流侵蚀这一大类基本上课分为两种侵蚀方式,(1)面状侵蚀;(2)沟壑侵蚀。
这两种侵蚀方式的基本区别标志是:面状侵蚀的水流是无床水流,即不具有固定的河床,而是不断变换其流动途径的;而沟壑侵蚀则是水流具有固定的河床,并且在一定长时期内不易变换其流动途径的。
面状侵蚀即通称的面蚀,是无床水流对表土或岩层的侵蚀作用。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灾害和防治效果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灾害和防治效果- 水利治理简介:黄土高原有水土流失面积45.4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1%,治理前每年流入黄河泥沙16亿t,流失严重程度是世界罕见的。
这里的水土流失,包括土壤侵蚀的3种主要形态,即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
关键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灾害和防治效果世界著名的黄土高原,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7个省(自治区)的46个地(盟、州、市)、306个县(旗、市、区),总面积约64万km2,总人口8700多万人。
本区地处我国中部,历史上曾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但是,今天这里的水土流失灾害十分严重,是我国著名的低产贫困地区,又是黄河下游洪水泥沙灾害的根源。
多年来,如何防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直是举世瞩目的重大课题。
水土流失灾害严重黄土高原有水土流失面积45.4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1%,治理前每年流入黄河泥沙16亿t,流失严重程度是世界罕见的。
这里的水土流失,包括土壤侵蚀的3种主要形态,即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
水力侵蚀有面蚀和沟蚀,面蚀主要发生在坡耕地,其次是荒坡;坡度越陡流失越严重;流失的结果,使土地肥力降低,直接影响农业生产。
沟蚀则以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3种形式,向长、深、宽3个方向发展,使沟壑数量日益增多,面积日益增大。
重力侵蚀主要发生在沟坡和沟头,常与水力侵蚀伴随而来,有崩塌、滑塌、泻溜、陷穴等形式,一般每处崩、滑土体数百立方米到数万立方米不等,是沟壑泥沙的主要来源;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长城沿线的风沙区和干旱草原区,有毛乌索和库布齐两大沙漠,流沙面积6.5万km2,受风沙危害范围约2 0万km2。
沙漠自西北向东南侵蚀,每年平均前进3m左右,吞蚀土地,埋压农田,破坏牧场,阻塞交通,威胁村镇,危害甚大。
水土流失的危害,一在当地,二在下游。
对当地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首先是面蚀,坡耕地上水、土、肥长期大量流失后,土地日益瘠薄,田间持水能力很差,加剧了干旱的发展,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群众生活十分困难。
土壤侵蚀控制与治理方法
土壤侵蚀控制与治理方法土壤侵蚀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影响。
为了保护土壤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人们必须采取措施来控制和治理土壤侵蚀。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土壤侵蚀控制与治理方法。
一、植被覆盖植被覆盖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土壤侵蚀控制方法。
通过种植草地、树木和其他植物,可以有效地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
植被的根系能够牢固地固定土壤,防止侵蚀。
此外,植被能够吸收降雨水分,减少径流量,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减少土壤侵蚀的可能性。
二、轮作休耕制度轮作休耕制度是一种可行的土壤侵蚀治理方法。
通过轮作休耕,可以实现作物的间断种植,减少连作连收对土壤的损伤。
休耕期间,土壤得以恢复,有利于水分渗透和土壤结构改善。
此外,轮作休耕还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三、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是一种有效的土壤侵蚀治理方法。
这些工程包括修筑沟渠、建设防护墙和修建梯田等。
沟渠能够减缓水流速度,防止冲刷,减少土壤流失。
防护墙能够阻挡水流,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
而梯田的建设则能够有效地防止水流的冲刷,使土壤得以保持。
四、巩固退耕还林还草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是一种积极的土壤侵蚀治理方法。
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将耕地还原为自然植被,防止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
植被的恢复可以减少水流速度,稳定土壤,有效地治理土壤侵蚀。
五、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土壤侵蚀治理中重要的一环。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养分供应,促进植物生长。
此外,科学施肥还可以减少因过量施肥导致的养分外流和环境污染。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减少土壤侵蚀的发生。
六、建设生态护坡建设生态护坡是一种有效的土壤侵蚀控制方法。
生态护坡可以通过种植具有固土保护作用的植物,如杂草、灌木等,来加固坡面土壤,防止坡面土壤的侵蚀。
生态护坡还可以保持水土、保持土壤湿度,减少土壤侵蚀的发生。
综上所述,土壤侵蚀控制与治理方法有许多种。
植被覆盖、轮作休耕制度、水土保持工程、巩固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施肥和建设生态护坡等方法均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治理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背景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国境内最大的土壤侵蚀区,该地区长期以来遭受的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问题导致水土流失的情况日益严重。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地贫瘠和荒漠化,还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至关重要。
主要措施林业措施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破坏属于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对于林地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往往比较脆弱,专家建议采用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方法进行防护。
对于黄土高原石漠化等情况,绿化防护带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此外,夯土墙的应用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护林防沙作用。
土地利用调整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地资源十分宝贵,合理利用和调整土地的用途,对于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适当的精耕细作和耕地休闲,可以有效地防止黄沙滩和半沙地的形成。
化肥、农药、水土保持措施等环保措施也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水土保持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采取科学的水土保持措施。
防止水土流失需要从治理源头入手,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并采取暴雨水土流失处理技术。
这些措施需要适合当地的环境和气候等情况,例如雨水落地排水系统、堤坝防渗系统等等。
此外,建立相应的监测网络系统,对于维护治水治土工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生态恢复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的过程中,生态恢复也是非常关键的手段。
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植被恢复和管理、物质和能量循环和平衡等方法,逐步恢复土地的生态系统和功能。
这其中涉及到植被破坏的教育和宣传、建设生态保护区等方面。
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正逐步实现。
综述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是一个极其艰巨的系统工程。
在研究该问题时,需要考虑到地区环境、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并采取全过程的治理措施。
通过林业措施、土地利用调整、水土保持措施和生态恢复措施等综合手段,治理水土流失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政府和民众能够以更快、更好、更简单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侵蚀及其防治对策摘要:黄土高原地区既是生态过渡带,又是环境脆弱带。
自然和人为因素使得该区土壤侵蚀极为严重。
本文通过探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类型、分布、动因和危害,提出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防治对策,可以为该区水土保持和国土整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防治1 引言黄土高原西起乌鞘岭,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长城。
该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地形破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年降水量少而集中,加之近年来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各种因素的叠加使得该区成为我国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
统计显示,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面积占了71%,达45. 5万平方公里[1]。
2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类型和分布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主要有三种类型:水力侵蚀、风力浸蚀和重力侵蚀。
其中以水力侵蚀作用最大,其分布面积最广,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最为严重,也是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来沙的主要途径[2]。
因此,水力侵蚀是黄土高原决定性的土壤侵蚀方式。
由于黄土高原的特殊性,黄土高原内还存在部分风力侵蚀区[3]。
依据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营力、类型、发展趋势在一定区域内的相似性和区域间的差异性,将黄土高原分为3个一级侵蚀区,分别为:鄂尔多斯高原风蚀区、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区、黄土高原南部水蚀区。
下设25个二级区和10个亚区[1]。
3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动因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的发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说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4]。
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和发展的内在条件,人为因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剧了土壤侵蚀。
3.1 自然因素3.1.1岩土性质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地表组成物质为黄土,深厚的黄土土层与其明显的垂直节理性,遇水易崩解,抗冲、抗蚀性能很弱,沟道崩塌、滑塌、泻溜等混合侵蚀异常活跃[2]。
黄土从南到北颗粒逐渐变粗,粘结度逐渐减弱,土壤侵蚀模数也相应由南向北逐渐加大。
3.1.2 地形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富含碳酸钙质。
受长期内外营力的作用,地表剥蚀切割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5]。
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
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所以极易形成大规模的土壤侵蚀。
3.1.3降水黄土高原地区具有降水集中、强度大、暴雨多的特点。
黄土高原年降水量一般在400~600mm,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雨量的60%~75%。
据测定,每次暴雨所产生的侵蚀量一般在750t/km2,可占全年侵蚀量的40%,甚至高达90%。
暴雨侵蚀次数占侵蚀性降水次数的70%以上,因此,暴雨形成的径流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6]。
3.1.4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作用——地震和间接作用——地壳抬升两种侵蚀基面变化。
由于黄土的结构疏松,黄土层垂直节理发育,地震引起的滑塌和崩塌现象普遍;地壳抬升引起的侵蚀基面变化,以及因此引起的地形能量变化,是新构造运动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方式。
3.2 人为因素3.2.1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黄土高原地区绝大多数是自然地理条件很差的贫困地区,人口素质低,人口增长速度快,为解决起码的粮食及温饱问题,不惜毁林开荒,陡坡耕种。
黄土高原长期以来盲目毁林毁草垦荒,陡坡耕种,导致改地区地区土地生产力逐年下降,水土流失严重;高强度、集中连片的樵采使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植物群落迅速退化,从而导致了土壤侵蚀的加剧。
3.2.2 过度放牧过度放牧不仅毁坏林草植被,而且增加地表粗糙度,造成土壤易被冲蚀。
3.2.3各项工程建设中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该地区管理部门对植被保护的重要性和生态重建的难度认识不足,没有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任意开采挖掘,破坏林草植被,造成新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此外,工业生产过程中随意排放和丢弃“三废”,危害林草生长,也加速了土壤侵蚀,特别是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和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活动,生态恶化还在扩展[7]。
4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的危害4.1 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严重在黄土高原常年平均流失的16亿吨泥沙中,含有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吨,这就使黄土地生产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失去生产能力,从而导致和加剧贫困;同时人口大幅增加,毁林开荒,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的退化。
土壤侵蚀致使土地日益瘠薄,而且使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地的透水性、持水力都下降,加剧了干旱的发展[3]。
4.2 农田破坏更加严重由于水土流失的加剧,致使黄土高原沟壑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其沟壑密度一般在2~5km/km2以上,有些地方可达6~8km/ km2以上,切割深度可达100~200m以上,地面裂度多在20%~50%左右,最高可达65%以上,这就意味着沟壑面积越来越大,农田面积被支解得越来越小,农田破坏越来越严重。
4.3 气候条件更加恶劣随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加剧,林草地所占比例严重下降。
乱垦滥伐现象,使原本恶劣的气候条件更加严重,而气候条件的恶劣更加剧了水土流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4.4 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解放以来,黄土高原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局部得到改善,但整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遏制,治理难度相当大。
4.5 泥沙淤积河道,旱涝灾害不断黄土高原大量的水土流失,每年有4亿吨的泥沙被冲刷淤积在河道上,致使河道以很高的速度淤高,从而造成下游河床高出河岸地面,易造成河道两岸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部分降水以地表径流白白流走,地下水补给严重不足,干旱出现机会增多。
5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的防治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的严峻形势,我们应积极在该地区开展土壤侵蚀防治工作。
黄土高原地区的治理要依靠国家的力量、先进的科技、丰富的资源优势,并充分利用其自然条件,把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8]。
为防治土壤侵蚀,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永续发挥土地生产力,进行土地的空间配置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时序安排[9]。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防治具体来说可以从一些几个方面着手:5.1农业耕作措施1)以改变小地形为主的农业耕作措施,主要有:沟垄种植,特点是等高开沟起垄,包括水平沟种植(即套犁沟播)、垄作区田、平播起垄、中耕换垄等;坑田种植(也称掏钵种植)、大窝种植,种植坑上下交错,等高成行;新式圳田,通过耕翻培埂,形成0.7m~1.0m宽的窄小梯田,类似蓄水聚肥耕作及抽槽聚肥耕作;水平防冲沟,主要在夏季休闲地或牧坡地上用犁横向开沟。
2)以增加植物被覆为主的水土保持农业技术,用麦类、豆类、玉米、高粱疏密不同、生长季节不同的作物与牧草实行等高间作套种,可以增加植物被覆或被覆时间,如果采用不同作物与牧草、灌木等高带状间作轮种,也有改变小地形、减缓地面坡度的作用。
在经济作物区也有采用地膜(即塑料薄膜)覆盖,减少土壤蒸发。
3)以增加地面覆盖,增强土壤抗蚀力为主的水土保持农业技术。
主要有保留作物残茬或秸秆覆盖,以及少耕、免耕、砂田等方法,可以保护地面,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抗蚀能力,防治水蚀、风蚀,提高粮食产量。
5.2工程措施土壤侵蚀防治工程措施的作用如下:1)改变斜坡小地形,防止坡地水土流失,就地拦蓄雨水及融雪水,增加农地、草地及林地的入渗量,减小地表径流量,如梯田、拦水沟埂、水平阶、鱼鳞坑、水窖、涝池等。
2)分散地表径流,将坡面分散的径流汇集到蓄水工程或安全排入天然沟道,或引入草场、林地,改善土壤水分状况。
为此可修筑山坡截流沟、山地排水沟、泄水式沟头防护等。
3)增加天然斜坡或人工边坡的抗滑稳定性,如挡土墙、地下水排水沟等。
4)固定与抬高沟道侵蚀基准面,防止沟床下切,如谷坊、潜堰以及沟道铺砌等措施。
5)拦蓄及调节沟道中的泥沙,防止泥沙灾害,如各种拦沙坝、淤地坝、沉沙场等。
淤地坝还可以利用拦蓄的泥沙建设基本农田。
6)安全排导山洪及泥石流,保证小流域沟口冲积扇的居民点、农田、工矿及交通事业的安全,如在冲积扇上修建山洪及泥石流排导建筑物———排洪沟、导流堤等。
7)利用当地地表径流,发展山地灌溉,改良土壤水分状况,如修建小型沟道蓄水工程、开展引洪漫地等。
5.3 林草措施在土壤侵蚀地区,为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益所采取的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等技术措施。
林草措施是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组成部分。
在一个治理区内,它与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等组成一个有机的综合防治体系水土保持林业措施按防护目的分为营造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和固沙造林等多个林种。
水土保持种草措施,除了人工种植草本植物之外,还包括天然草地改良。
5.4 综合治理措施的合理配置各种土壤侵蚀防治措施作用不同、功能各异,它们相互之间不可替代。
只有因地制宜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害设防地合理布局各项措施,才能形成功能完善的综合防护体系,达到治理土壤侵蚀、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6结语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单元之一,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形势严峻。
深刻认识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发生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及其危害,对于土壤侵蚀的防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防治土壤侵蚀灾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农业耕作措施、工程措施、林草措施以及综合治理措施,因地制宜地防治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1] 张洪江. 土壤侵蚀原理(第二版)[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245~253.[2] 张宗祜.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基本规律[J]. 第四纪研究.1993,2(1):34~40.[3] 孟庆香, 刘国彬, 杨勤科.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08,15(3):20~22.[4] 张喜荣, 蔡艳荣, 赵晶, 高兆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及其综合治理措施[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8(28):15776~15781.[5] 伍光和, 王乃昂, 胡双熙等.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95~296.[6] 王占礼, 邵明安, 常庆瑞. 黄土高原降雨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6(4):101~105.[7] 王红兵, 许炯心, 颜明. 影响土壤侵蚀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30(3):268~274.[8] 申元村, 洪清华.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有效防治战略[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2):22~27.[9] 王礼先, 朱金兆. 水土保持学(第二版)[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14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