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诩《黄叔扬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洋潭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洋潭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洋潭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写手好字,让失落的书法走进课堂黄尘广东省教育厅日前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今秋起开设书法必修课,每周一节,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书法的式微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书法进课堂”的呼吁也不是一两天了,这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据说,以前读私塾,学生手握毛笔写字时,老师会悄悄地站在旁边,冷不丁地去抽学生的毛笔,以此检验学生是不是铆足了劲写字。

要是谁的毛笔被抽了出来,轻则被训斥一顿,重则戒尺伺候。

现在的学生们再也不用面对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了,但是,由此而起的书法衰落,则使书法由一项大众艺术、一项基本功、一项必修课,失落为如今日渐式微的纯粹小众艺术。

学生们避免了戒尺之苦,却丢了文化之魂。

南昌市某少儿书画培训中心的一位老师说,曾有小孩第一次走进培训中心,指着墨汁叫道:“老师,这里怎么这么多酱油啊!”与我们的生生丢弃相比,日本、韩国等邻国却比我们更重视书法教育。

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有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到初中毕业,6年时间足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知识和技法。

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身上书法黯然失色,很多学生甚至字体歪歪扭扭,毫无书法美感。

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继丧失了书法的艺术性之后,连传播信息的功能也在退化。

现在写“天书”的不仅仅是医生,“天书”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此前学校之所以对书法教育视而不见,很大程度上跟功利化教育有关。

如今,家长、学生、老师、学校关心的是成绩、升学率!重视的是分数、排名。

既然中考和高考都不考书法,那学它干吗?畸形的教育形势和功利的求学思维之下,书法也就成了个别“票友”的私人爱好了。

其实,即便是在功利化的考试思维下,书法也大有裨益。

很多高考阅卷老师都透露,字写得好,卷面清晰干净,老师的第一印象好,分数自然有所倾斜;而如果在纸上涂鸦,卷子一片狼藉,结果可想而知。

2018·新课标III卷·T10-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附答案详细解析

2018·新课标III卷·T10-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附答案详细解析

文言文阅读答案详细解析2018·新课标III卷·T10-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纯礼宇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党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日:“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

琦是其对。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

泸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料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日“范公庵”,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日:“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日:“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

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日:“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也有宽为患也,”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鞠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日:“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日:“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事好生之德。

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日:“何以戒后人?”日:“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徽宗从之,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日:“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

”洗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

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

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覽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B。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南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C。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含解析)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含解析)

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总体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简释:所谓“浅易”,是指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所能读懂的。

分项考点1.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简释:①“理解”一词体现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意谓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

②“常见”意谓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

③“文中”说明这些实词的含义是通过上下文体现出来的,不单纯是字典的解释,须结合语境作判别。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简释:“常见虚词”主要指上面列出的十八个,这是考查的范围。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意义”指的是该词在文中的具体解释,“用法”指的是该词在语境中的词性及语法功能。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简释:“与现代汉语不同”,这是考查的重点。

而且重点放在运用中,即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能够理解与辨别,且能在翻译中译出。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简释:“常见”是指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或是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应知应会的。

“文化知识”主要指官职典制、古代礼仪、教育科举、天文地理、传统节日、古籍文化、生活文化等。

“了解并掌握”,不仅强调能识记,更强调结合语境识记、辨析。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简释: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是指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分析。

所谓“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

这一考点实际上把上面的四个考点全都包容进去了。

2.分析综合 C(6)辨析文句意义。

《核舟记》和《黄履庄传》阅读附答案

《核舟记》和《黄履庄传》阅读附答案

《核舟记》和《黄履庄传》阅读附答案文《核舟记》和《黄履庄传》片段,完成下面题目。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

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

七八岁时。

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

……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②则立吠③不止。

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

……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

②机:机关。

③吠(fèi):狗叫。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①诎右臂支船②尝贻余核舟一③凿木人长寸许④予不能悉记【小题2】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小题3】下列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不以木为之者B.佛印绝类弥勒哀转久绝C.其人视端容寂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D.持就火炀之瞬息可就【小题4】甲文中王叔远的技艺甚高,可用文中的“”一词来概括。

乙文介绍黄履庄小时候“作诸技巧”的一件事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小题5】甲文中的王叔远和乙文中的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

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两人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4分)答案【小题1】①“诎”同“屈”弯曲;②赠送;③表示约数,左右,上下;④全,都。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2_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2_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8年中考广西梧州卷】课外文言文阅读卫南之战泽①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②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③至。

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

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选自《宋史》)【注释】①泽:宗泽,南宋将领。

②云:报告。

③生兵:新兵。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今日进退等.死()(2)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17.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答案】16.(1)同样(2)考虑17.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18.善于鼓舞士气,又能审时度势灵活用兵。

【解析】选自《宋史》作者:脱脱年代:元参考译文: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自己将孤兵少,不深入敌营不能取得成功。

先锋官回报说前面有敌营,宗泽指挥士兵径直向前与敌人接战,将敌人打败。

他又领兵向东转战,敌人不断派兵增援。

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垒。

宗泽下令说:“现在进退都是一死,我们不能不死里求生。

”士兵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

金人大败,退却几十里。

宗泽估计敌人比自己兵力强十多倍,今天一战而出其不意,他们势必会再来。

假如金兵全部触动夜袭我军,就危险了。

于是趁黑夜将军队转移。

金人当晚到达,只剩下一座空营,非常惊恐,从此开始害怕宗泽,不敢再出兵了。

16.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

金人大败”来划分即可。

18.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文言文阅读专题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选修41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文言文阅读专题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选修41

2017-2018 2经”。

B. 服阕,古代守丧时的礼节,指在守丧期间要穿丧服,忌穿鲜艳,丧服一般用粗麻布做成。

C. 太守,是秦至汉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后来也作为刺史或知府的别称。

D. 三府,三公府简称。

东汉曾设太尉、司空和司徒,并称三公,亦泛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虞诩孝敬长辈。

他早年丧父,担负起奉养祖母的责任。

国相认为他非凡出众,打算任用他为府吏,他却因祖母年老需亲自奉养而婉拒。

B. 虞诩治理有方。

他任朝歌长时,设计平息贼乱,众称神明。

他担任武都太守时,抚恤百姓,仅用两三年就让武都人口增加,物丰价低。

C. 虞诩刚正不屈。

他任司隶校尉时不畏权贵,弹劾多人,百官为之惧怕,都说他过于严厉刻薄;他也因此遭到弹劾,但并不屈服。

D. 虞诩自省悔过。

他面对三府对自己的弹劾能够主动检举自己,而对平息朝歌叛乱时可能错杀无辜之事,他耿耿于怀,临死都不能释然。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诩始到郡,户裁盈万,及绥聚荒余,招还流散,二三年间,遂增至四万余户。

(2)数月间,奏太傅冯石、太尉刘熹、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百官侧目, 号为苛刻。

三府劾奏诩盛夏多拘系无辜,为吏人患。

【参考答案】-2 B3. D4. (1)虞诩起初到郡任职时,当地仅(才)有一万户。

等到他安定聚集荒野之外的百姓, 招还流落失散之人,二三年间,便增加到四万多户。

高中语文2 12A 1820BB 18(2) 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3)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4. ( 1)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

(2)到这时,皇帝就秘密地告诉他这种情況。

侯蒙问答说:“因为财利来要求君主提拔自己,这不是臣下所敢做的事情。

”(3)我想奉命奔驰前往,可是祖母刘氏的病情却日渐严重;想暂且顺从私情奉养祖母,而我的请求却不被允许。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本题:
这是排序题,考查语言运用题里衔接的能力。首先要分析语段的内容,从语段来看,这是在讲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结合语境前面说“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怀念”与第②句中的“乡思”相对应,排在第一句,排除CD两项;再结合语境前面说“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那么①句中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与②句中“画面”相对应,排在第二句;结合上下句语境此处一转折“但”引出下文,④句排在第三句;结合语境④句说“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③句中的“它”就是指“寒梅”,所以排在第四句;后面⑤句中的“因此"得出结论,⑥句是对“它”的进一步说明。由此分析,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④③⑤⑥.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因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不对,可以使用代入法逐一进行排除。
本题:
《驴子和狼的故事》寓意是赞扬驴的机智,讽刺恶狼的愚蠢可笑。讽刺缺乏职业道德,以职业为牟利手段的“医生”和“屠夫"无异。野驴:象征着智慧的人,沉着冷静。狼:寓意着贪图的、愚昧的人。“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何苦充治病的医生呢!”指那些带着伪善的面具做坏事的现象。
故选D。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广东省惠州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一、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参考译文】李逊,字友道。

李逊考中进士,被朝廷征召为襄阳掌书记,又在湖南担任从事之职,很有声望和政绩,多次升迁担任池、濠二州刺史。

此前,濠州的都将杨腾,对待士卒非常苛刻,濠州三千士兵谋划刺杀杨腾。

杨腾察觉到这件事,逃到扬州,但杨腾的家属都被杀死。

濠州的士兵不能自我收敛,乘机大行掠夺抢劫。

等李逊到郡所,余乱还未平息。

李逊缓缓驱车进入濠州军营,向士兵们陈述了叛逆投顺的利弊形势,众士兵都脱下铠甲请罪,因此濠州之乱得以平息。

元和初年,李逊出京担任衢州刺史。

因为政绩特别突出,升任越州刺史,并兼任御史大夫和浙东都团练观察使。

此前,贞元初年,皇甫政镇守浙东,当时福建曾经发生兵乱,叛贼驱逐了观察使吴诜。

皇甫政因为自己所镇守的地方紧挨着福建边境,上奏请求朝廷临时变通增兵三千,等到叛乱平定后就遣散。

叛乱平定已近三十年,但当年所增的兵员保持不变。

李逊到任几天后,上奏遣散了所增的士兵。

李逊治政以平均贫富、扶助弱小抑制豪强作为自己的职责。

元和十年,李逊担任襄州刺史。

当时李逊代替严绶镇守襄阳。

严绶率领八州士兵到唐州讨伐叛贼。

不久严绶因为没有功劳而被撤销兵权,朝廷命令高霞寓代替严绶到唐州统帅军队,严绶的襄阳军归属于高霞寓。

家乡和亲人在襄州的军士,李逊用丰厚的待遇安抚他们,很多士兵舍弃高霞寓军营逃跑回家。

不久高霞寓被叛贼打败,竟然将过失转推给李逊,说李逊供应军需不及时。

高霞寓本来就出自禁军,宦官都帮助他。

在高霞寓被贬官之后,宦官都说李逊阻挠高霞寓用兵,从而导致失败。

皇上命令宫中使者到襄州探听审察谁是谁非,宦官上奏说李逊行为不公,于是李逊被贬为太子宾客分司。

元和十四年,李逊担任许州刺史。

这时候,许州刚刚经历了战乱,很难迅速恢复安宁。

等李逊到任后,集合大军与他们约定军纪,并向他们表示赏罚必信,发布了几百字的号令,士兵都感服心悦。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8年中考福建福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乙】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

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

此妙处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注】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②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

③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

④粲:鲜明。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卒.逢暴雨(______)(2)伯牙乃舍.琴而叹曰(______)(3)皆宜.远观(______)(4)悉.是晚景(______)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B.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C.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D.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2)近视之几不类物象。

9.伯牙“善”琴,甲文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他琴音的高妙?董源“善”画,乙文怎样介绍他画作的奇妙?请简要分析。

【答案】6.(1)突然(通“猝”)(2)放弃(放下,丢开)(3)合适(应当)(4)全(都)7.C8.(1)(伯牙)每次弹奏曲子,钟子期就能说尽它的旨趣(情趣)。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周末培优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周末培优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

周末培优【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滑,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

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选自《后汉书·王涣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请敕宗龙专理军务设中军旗鼓裨将以下听赏罚可之②帝拊髀而思宗龙曰“使宗龙抚蜀贼安至是哉!”趣即家起宗龙A. 诸军弛马甲植/戈錞散行/墟落求刍牧/贼觇之/尘起于林中/伏甲并出搏我兵/三帅师溃/宗龙/文岳合兵屯火烧店/贼以步兵攻其营/B. 诸军弛马甲/植戈錞/散行墟落求刍牧/贼觇之/尘起于林中/伏甲并出搏我兵/三帅师溃/宗龙/文岳合兵屯火烧店/贼以步兵攻其营/C. 诸军弛马甲/植戈錞/散行墟落求刍牧/贼觇之尘/起于林中/伏甲并出搏我兵/三帅师溃/宗龙/文岳合兵屯火烧店/贼以步兵攻其营/D. 诸军弛马甲植/戈錞散行/墟落求刍牧/贼觇之尘/起于林中/伏甲并出搏我兵/三帅师溃/宗龙/文岳合兵屯火烧店/贼以步兵攻其营/【答案】B【解析】(1)“植戈錞”承前省略主语“诸军” 其前应断开排除A、D两项“贼觇之”中“之”作“觇”的宾语其后应断开排除C项故选B【答案】C【解析】(2)C项“特指由皇帝发出的”表述不当从文中“檄人龙、国奇还兵救二帅不应”亦可推断檄文的发出方是宗龙而并非皇帝【答案】C【解析】(3)C项“皇帝并不认同”表述错误从原文“宗龙初入见即言民穷财尽帝颇然之顾豤言不已遂怫然曰‘卿当整理兵事尔’”可以看出皇帝对宗龙民穷财尽的看法是认同的只是后来宗龙不停地讲论引起了皇帝的不悦【答案】(4)①奏请朝廷下达诏令让宗龙专职管理军务给他设置中军的旗鼓仪仗副将以下的官员任他赏罚朝廷许可了②皇帝拍着大腿想起了宗龙说“假使宗龙巡抚四川贼兵怎么能达到这种地步!”催促就在家中起用宗龙【解析】(4)①敕皇帝的诏令此处指皇帝下诏令裨将古代指副将此处指副将以下的官员听听凭听任②拊髀拍大腿安怎么趣通“促” 催促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请赏析“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的表达效果A. 本诗是一首干谒诗题目中“投”是“投赠”之意裴侍郎是诗歌投赠的对象.B. “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C. 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 故选D【答案】①视听结合(或想象)雨使得我思念凝结想起垂钓故乡的情景在夜里风吹动木叶带来雁的鸣声声声惊魂②呼应首联是对首联“此身虽贱”的具体化③抒发自己如若不能凭真才实学考中宁愿回乡归隐的想法塑造出孤高耿直的人物形象【解析】略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科幻文学因西方工业文明而产生被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引入中国开启了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B. 21世纪的今天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中国科幻文学被大量翻译到西方影响着西方科幻世界C. 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科幻文学翻译经历了两次大的浪潮第一次为中国引入第二次为中国输出D. 中国科幻文学打破西方中心主义在海外广泛传播展示出作为世界文学主流的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答案】B【解析】(1)A项原文第一段中的表述是“这一文类在中国的诞生与发展本身便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明证” “开启了”的说法有误C项“第二次为中国输出”的说法有误根据原文第二段的内容可知第二次翻译浪潮是“中西对话” 即相互引入输出D项原文最后两段中的表述是“这不仅意味着打破西方中心主义、推动世界多元化进程的努力”和“也开启了重新定位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系统中地位的可能” 因此“打破西方中心主义”和“作为世界文学主流”的表述有误故选B【答案】D【解析】(2)D项本文谈科幻文学翻译与接受模式的变化带来的三大影响为平行结构因此“采用总分结构说理层层深入”的分析有误【答案】A【解析】(3)A项原文第一段中的“这在当时中国本土科幻文学的创作中均有体现” 说明清末民初中国有自己的科幻文学4.(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3)小说标题为“褒贬两画家” 小说对两位画家是如何褒贬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4)小说以拍卖会结尾这样安排有何妙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A. 小说开篇引出万画家和水画家并借评论家之口对两位画家的名字进行点评看似无心之笔但结合后文来看作者或许别有深意B. 在带学生的事情上万画家和水画家二人的处事风格迥然不同这是他们迥异的性格所致万画家难说话人缘自然比不上水画家C. 水画家明知姚老板送来鉴赏的《喜鹊踏梅图》并非自己所作但仍旧题识盖章并说“别人也要吃饭啊” 由此可见水画家的仁者心胸D. 万画家在家门口贴出告示被很多人误解为贪财不讲情面爱摆架子但万画家“一笑了之我行我素” 由此可见他对原则的坚守【答案】C【解析】(1)C项水画家委婉地告知姚老板画作是伪造但仍旧题识盖章并说“别人也要吃饭啊” 其实是他不想因此得罪他人可见其处事圆滑、精于世故而非仁者心胸【答案】C【解析】(2)C项并非“留下了讲述余地避免绝对化” 对于两位画家的品格高下作者是非常清楚的对两位画家的褒贬作者的态度也是鲜明的之所以让“看官自己判断” 是有意先不道破直接在后文的叙述中通过层层对比简洁鲜明地表现二人截然不同的处世之道最后结局的大逆转既是对万画家画作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其品格的颂扬【答案】(3)①对万画家小说似贬实褒表面上批评万画家清高、古板、不讲情面实则赞扬万画家刚直严正、讲原则、守底线的高贵品质②对水画家小说似褒实贬表面上赞美水画家讲情面、好说话实则道出了水画家圆滑世故、不讲原则、缺乏底线的本质【解析】(3)作答此题需抓住题干关键“如何褒贬” 总体来看小说是在对比中对两位画家进行褒贬的收学生方面万画家要求甚严“必需他先看上了认为有培养前途才会收”“而且拜师仪式往往很隆重” 而水画家“只要你诚心诚意”“最多好话多说几句”“多跑几次”必成此外在鉴定画作、为人作画方面两位画家的行为态度也截然不同两位画家的追悼会一个热闹一个冷清而最后在拍卖会上又来了一次大逆转人缘看似不好的万画家的画作大受追捧而人缘良好的水画家的画作竟然流拍小说对万画家似贬实褒表面批评其清高、古板、不讲情面实则赞扬万画家刚直严正、讲原则守底线的高贵品质而对水画家小说似褒实贬表面上赞美水画家讲情面、好说话实则道出了水画家圆滑世故、不讲原则、缺乏底线的本质【答案】(4)①情节陡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拍卖会上万画家的画作价钱飙升而水画家的画作竟然流拍和前文形成强烈反差耐人寻味②拍卖会上两位画家画作的不同境遇印证突出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质万画家刚直严正、水画家圆滑世故③结尾戛然而止(留白)给读者以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引发读者对小说主旨的思考人们真正认同的、最具有价值的还是刚正不阿、方正做人的处世原则【解析】(4)结尾段的作用往往有照应前文前后呼应点明中心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升华感情引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文章中人们在拍卖会上对两位画家画作的态度与对两位画家生前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结尾情节陡转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耐人寻味而两位画家画作在拍卖会上的不同遭遇其实也印证了他们的不同性格特质万画家刚直严正故其画作品质高更能得到大众认可而水画家圆滑世故不讲原则甚至缺乏底线导致其作品艺术性大打折扣小说正是通过这种戏剧性的结尾引发读者思考赞美了刚正不阿、方正做人的处世原则5.(1)下列关于“古村落保护”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3)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古村落(6分)A. 传统古村落往往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从一定意义上讲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和传承文化之根B. 保护古村落、振兴古村落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国家肩负的历史重任C. 在古村落保护过程中人是关键因素要让古村落拥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留得住在此居住、生活的人群D. 大力增加“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数量是当前应对古村落急剧消失现状的根本之举【答案】D【解析】(1)D项“根本之举”错误于文无据【答案】A【解析】(2)B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为“以建德市新叶村为例该村是我国首批传统村落是国家文物局保护与利用综合试点推进的6个村落之一新叶村在保护利用的基础上适度开发文化旅游项日为古村落保护提供经济补偿基础形成保护、开发的良性循环”材料中以浙江省建德市新叶村为例谈的是对古村落应如何保护和开发的问题并不是说新叶村因为被保护和开发了才入选“我国首批传统村落”C项“只要放缓城市化进程就能有效遏制古村落的破败消失”说法过于绝对不正确虽然材料中提到“城市的扩张不少……传统古村落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压力” 但并不能由此得出只要放缓城市化进程就能有效遏制古村落消失的结论D项“‘互联网+公益’的方式成为古村保护的主要途径”原文中没有依据原文中只提到“尝试用‘互联网+公益’的方式为古村保护积蓄能量” 并没有提到成为“主要途径”故选A【答案】(3)①保护、开发并举相互促进、支撑形成良性循环②增强古村落自身的文化吸引力保证客流量留住人口③利用“互联网+公益”创新保护形式壮大公益力量④引导大众文化自觉使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成为习惯⑤健全和完善古村落保护相关制度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解析】(3)材料一列举了浙江省新叶村的成功例子由这个村“适度开发文化旅游项目为古村落保护提供经济补偿基础形成保护、开发的良性循环” 可概括出要保护开发并举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材料二说更多的古村落并不具备像周庄等名镇那样的丰富资源没有文化吸引力不能吸引到足够的客流提出“更重要的是要让古村落能够留得住人”的建议根据这些信息可总结出增强古村落自身文化吸引力吸引游客留住人口材料三指出“救火式的奔走根本跑不赢古村消失的脚步” 可见古村落保护还需要有健全完善的相关制度材料三还提出“尝试用‘互联网+公益’的方式为古村保护积蓄能量” “对古村落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让老百姓自己来保护” 据此可总结出利用“互联网+公益”的形式引导大众文化自觉等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周朴园为什么认为蘩漪有病一定要为她治病?6.(2)“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因有一首诗道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林黛玉哭的指什么事?后来怎么样?【答案】(1)蘩漪追求个性自由和人格独立这与周朴园维持的封建家庭伦理秩序格格不入为了逼其就范周朴园给蘩漪安上神经不正常的病症要对家庭内的叛逆者进行压制和教化【解析】(1)解答本题要结合《雷雨》的相关情节进行概括蘩漪出场时作者介绍她是“一个受抑制的女人” 说“她是忧郁的在那静静的长睫毛的下面有时为心中郁积的火燃烧着她的眼光会充满了一个年轻的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 此刻她内心正燃烧着对周萍不可克制的爱火那是她最后的希望又怀着被周萍遗弃的恐惧同时激起的是对这个罪恶的周公馆连同它的主人——周氏父子的怨恨她的这一切痛苦是名为她的丈夫的周朴园完全不了解的他也从未想过要关心与了解她的内心世界他只把蘩漪的异常表现看作是有“病” 一味地要她“吃药” 以为这就是尽到了丈夫的责任说不定还为这种“关怀”而产生某种自我神圣感这一切在敏感的蘩漪看来不仅是可悲的隔膜更是虚伪是另一种强迫与压制因此当四凤奉周朴园之命请她喝药时她甚至产生了“厌恶”感进而命令将药倒了于是就有了这场周朴国强制蘩漪喝药的戏【答案】(2)黛玉听贾政叫宝玉心中替他忧虑晚饭后往怡红院扣门晴雯正抱怨宝钗来了没听出来黛玉声音不开门林黛玉怔在门外自思父母双亡无依无靠滚下泪珠来后来听里面宝玉、宝钗笑语之声越想越伤感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解析】(2)《红楼梦》中对应原文是却说那林黛玉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了一日不回来心中也替他忧虑至晚饭后闻听宝玉来了心里要找他问问是怎么样了一步步行来见宝钗进宝玉的院内去了自己也便随后走了来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名色来但见一个个文彩炫耀好看异常因而站住看了一会再往怡红院来只见院门关着黛玉便以手扣门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正在院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林黛玉素知丫头们的情性他们彼此顽耍惯了恐怕院内的丫头没听真是他的声音只当是别的丫头们来了所以不开门因而又高声说道“是我还不开么?”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林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待要高声问他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珠来正是回去不是站着不是正没主意只听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林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左思右想忽然想起了早起的事来“必竟是宝玉恼我要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田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概括时要说明黛玉因何去宝玉处晴雯为何不给黛玉开门黛玉又因此想了些什么等7.(1)文中第一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7.(2)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各种各样的葡萄、梨、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7.(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A. 比拟、比喻、夸张B. 比拟、比喻、排比C. 对偶、借代、排比D. 对偶、借代、夸张【答案】B【解析】(1)“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运用了比拟(拟人)的修辞手法“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B【答案】(2)原文“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 句式整齐构成工整的排比句加强了语气语势突出了北平秋天水果种类丰富各类水果本身的品类样式之多起到了强调作用“各种各样”反复出现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解析】(2)作答时首先从句式上进行比较原文“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为句式整齐工整的排比句而修改后的“各种各样的葡萄、梨、苹果”缺乏这一特征无法达到原文加强语气语势的效果且原文中“各种各样”反复出现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从内容方面看原文突出强调了北平秋天里的水果种类丰富、样式繁多故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答案】(3)①都摆列得那么好看, ②他们还会唱呢【解析】(3)①处根据前文“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或摊子上”和后文“有的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等语句可知横线处应填写与“水果摆放得很好看”相关的内容再根据“无论……都……”的关联词固定搭配可知此处应填写“都摆列得那么好看”等类似的句子②处“况且”表示更进一步根据后文“他们精心地把摊子摆好而后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可知除了摆得好看他们还会为水果唱“果赞” 所以此处可填写“他们还会唱呢”等类似的句子。

(审核版)广东省惠州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审核版)广东省惠州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李逊,字友道。

登进士第,辟襄阳掌书记。

复从事于湖南,颇有声绩,累拜池、濠二州刺史。

先是,濠州之都将杨腾,削刻士卒,州兵三千人谋杀腾。

腾觉之,走扬州,家属皆死。

濠兵不自戢,因行攘剽。

及逊至郡,余乱未殄。

徐驱其间,为陈逆顺利害之势,众皆释甲请罪,因以宁息。

元和初,出为衢州刺史。

以政绩殊尤,迁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都团练观察使。

先是,贞元初,皇甫政镇浙东,尝福建兵乱,逐观察使吴诜。

政以所镇实压闽境,请权益兵三千,俟贼平而罢。

贼平向三十年,而所益兵仍旧。

逊视事数日,举奏停之。

逊为政以均一贫富、扶弱抑强为己任。

元和十年,拜襄州刺史。

时逊代严绶镇襄阳。

绶以八州兵讨贼于唐州。

既而绶以无功罢兵柄,命高霞寓代绶将兵于唐州,其襄阳军隶于霞寓。

军士家口在襄州者,逊厚抚之,士卒多舍霞寓亡归。

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

既贬官,中人皆言逊挠霞寓军,所以致败。

上令中使至襄州听察曲直,奏言逊不直,乃左授太子宾客分司。

十四年,拜许州刺史。

是时,新罹兵战,难遽完缉。

及逊至,集大军与之约束,严具示赏罚必信,号令数百言,士皆感悦。

长庆元年,幽、镇继乱。

逊请身先讨贼,不许。

但命以兵一万,会于行营。

逊奉诏,即日发兵,故先诸军而至,由是进位检校吏部尚书。

寻改凤翔节度使,行至京师,以疾陈乞。

长庆三年正月卒,年六十三,废朝一日,赠右仆射。

(《旧唐书·李逊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B.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C.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D.既而霞寓为贼所败/乃移过于逊/言供馈不时/霞寓本出禁军/内官皆佐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掌书记”,全名“节度掌书记”,唐代官制,是掌管一路军政、民政机关的机要秘书。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1.(4)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②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A.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B.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C.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D.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答案】A【解析】(1)“因亲用之为爪牙”的意思是“因此被尹赏亲自收用为爪牙” 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亡命”指亡命之徒“郡国”修饰“亡命” “郡国亡命”意为“郡国内的亡命之徒” 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A【答案】B【解析】(2)B项“是中国古代执掌司法官员的一种泛称”错误御史是中国古代执掌监察官员的一种泛称【答案】B【解析】(3)B项“全部投入‘虎穴’处死”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的“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可知尹赏亲自加以审查每审十人放走一人其余的都被依次投入虎穴之中【答案】(4)①(长安)城里接近傍晚时尘土飞扬(为非作歹之徒)抢劫往来行人死伤的人横躺在道路上击鼓的声音不断②一旦因为软弱不能胜任(职务)被免官就会终身弃置不用没有赦免的时候这种羞辱比犯贪污罪还严重望谨慎不要这样!【解析】(4)①薄暮接近傍晚横道横躺在道路上枹鼓击鼓的声音②一一旦坐因犯……罪或错误甚于比……还严重毋不要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3)这首诗写于百年之前但我们今天读来仍觉新鲜并有所感悟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把抽象的“一念”形象生动地呈现给读者的?A. 诗人由所居之地的名字忽然想到家乡之景区区的心头“一念”之间便跨越了时间和空间B. 诗人借地球、月亮、星球等宇宙大观意象层层铺垫反衬“一念”这超乎寻常的情感C. “忽在/忽在”两句诗人将思维延伸到美国留学之地形象地表述了思维的自由和奇异D. 诗歌最后两句诗人赞美相思的“神速”超过其他客观事物意在表明文学比科学更为迅捷【答案】D【解析】【答案】D【解析】【答案】(3)①选取典型意象用地球、月亮、星球、无线电等人们都知晓的意象的速度来衬托”一念”的快速化抽象为具体②用奇特的想象夸张的笔法引起读者的联想如临其境【解析】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3)材料一、三、四写作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A. 2019年1—4月中国餐饮业收入同比增长9.3% 可以预测中国餐饮业收入2019年全年的增长速度可能与2018年大致持平B. 2015年到2018年中国餐饮业收入从3万亿级突破到4万亿级与之前从2万亿级突破到3万亿级相比所用时间缩短C. 2016年到2018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增长速度却大幅放缓但不能就此推断中国餐饮外卖市场已趋饱和D. 2016年到2018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增速明显高于餐饮业收入增速可见餐饮外卖正逐步成为中国餐饮业的主力【答案】D【解析】(1)D项“餐饮外卖正逐步成为中国餐饮业的主力”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二无法得出此推断【答案】C【解析】(2)A项“不计得失”于文无据B项“在餐饮企业堂食退出人们的生活后以外卖为代表的‘隔离经济’又随之兴起”表述不严谨材料一第三段只是提到“餐饮企业堂食摁下了‘暂停键’” 并不意味着“餐饮企业堂食退出人们的生活” 而且以外卖为代表的“隔离经济”并不是在堂食暂停之后才兴起D项“旨在告诫人们不要幻想回归农耕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只有新的生活方式才能改变原始如厕方式的污染”理解有误列举印度粪便污染的例子旨在说明旧产业和旧的生活方式不一定就天然环保我们应勇于接受新产业和新的生活方式故选C【答案】(3)①材料一疫情期间外卖行业的作用和变化②材料三外卖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③材料四论证外卖污染并不严重【解析】(3)题干要求概括“材料一、三、四写作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需要我们概括每则材料的重点内容根据三则材料后面的出处和材料每段的大意不难概括出来材料一由“如果没有在危险中挺身而出的外卖骑手们很多家庭会挨饿病人也无法得到赖以生存的物资供给”“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疾驰而过的中国‘外卖大军’被誉为保障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英雄’ 让‘宅’在家中的民众有饭吃、有货囤”可推知说的是疫情期间外卖行业的作用由“随着疫情爆发外卖行业产生了新变化”以及出处“《疫情推动外卖行业新发展》”可推知文段的另一侧重点是讲疫情期间外卖行业的变化材料三由“一些网络运营公司借助软件搜集外卖订餐客户的信息打包后倒卖给电话销售公司甚至一些外卖骑手也做起了客户信息倒卖的‘生意’”“因此公民的个人信息仍处于‘危险期’”以及出处“《你在网络这头订外卖送外卖的却订了你的隐私》”可推知文段侧重讲外卖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材料四由“如果把视野扩大到所有的产业外卖导致的塑料产品需求增长未必有想象的那么多”“对于外卖污染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终究可以逐步减少餐盒、塑料袋的污染环保理念和日常习惯同样重要”以及出处“《毁掉下一代的不是外卖而是片面的环保观》”可推知文段侧重论证外卖污染并不严重4.(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功过格是一种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的善书能度量抽象的功过善恶使之基本契合修持者的道德实践需求B. 功过格是中国人创建的用分数来表现行为的善恶程度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特质意义深远C. 功过格能有效推动儒家伦理世俗化、民间化这正是儒家思想能在历史长河中保持蓬勃生机的原因所在D. 功过格推动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善恶报应思想的传播和功德积累被所有民间社会普遍接受并乐于奉行【答案】A【解析】(1)B项“用分数来表现行为的善恶程度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特质”说法绝对原文是“除中国外大概再也没有其他国家了”C项“这正是儒家思想能在历史长河中保持蓬勃生机的原因所在”无中生有原文只说“在儒家道德主义颇为盛行的中国传统社会无疑会显得过于直接和尖锐”D项强加因果原文是“功过格之所以被中国社会普遍接受并乐于奉行是因为有善恶报应观念为‘积功累行以积厚福’提供坚实的逻辑基础和实践动力”故选A【答案】C【解析】(2)C项第三段的中心句是“功过格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特质” 因此并没有论证“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答案】C【解析】(3)C项“没有实用性不能被广大民众接受无法流传到今天”错误原文说的是“《太上感应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等擅长讲授为善去恶的道理提供宏观深刻的伦理原则而功过格则注重伦理道德的实践层面以具体的行动指南直接指导、规范人的行为属于实用性操作性、针对性很强的善书”5.(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3)小说标题为“褒贬两画家” 小说对两位画家是如何褒贬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4)小说以拍卖会结尾这样安排有何妙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A. 小说开篇引出万画家和水画家并借评论家之口对两位画家的名字进行点评看似无心之笔但结合后文来看作者或许别有深意B. 在带学生的事情上万画家和水画家二人的处事风格迥然不同这是他们迥异的性格所致万画家难说话人缘自然比不上水画家C. 水画家明知姚老板送来鉴赏的《喜鹊踏梅图》并非自己所作但仍旧题识盖章并说“别人也要吃饭啊” 由此可见水画家的仁者心胸D. 万画家在家门口贴出告示被很多人误解为贪财不讲情面爱摆架子但万画家“一笑了之我行我素” 由此可见他对原则的坚守【答案】C【解析】(1)C项水画家委婉地告知姚老板画作是伪造但仍旧题识盖章并说“别人也要吃饭啊” 其实是他不想因此得罪他人可见其处事圆滑、精于世故而非仁者心胸【答案】C【解析】(2)C项并非“留下了讲述余地避免绝对化” 对于两位画家的品格高下作者是非常清楚的对两位画家的褒贬作者的态度也是鲜明的之所以让“看官自己判断” 是有意先不道破直接在后文的叙述中通过层层对比简洁鲜明地表现二人截然不同的处世之道最后结局的大逆转既是对万画家画作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其品格的颂扬【答案】(3)①对万画家小说似贬实褒表面上批评万画家清高、古板、不讲情面实则赞扬万画家刚直严正、讲原则、守底线的高贵品质②对水画家小说似褒实贬表面上赞美水画家讲情面、好说话实则道出了水画家圆滑世故、不讲原则、缺乏底线的本质【解析】(3)作答此题需抓住题干关键“如何褒贬” 总体来看小说是在对比中对两位画家进行褒贬的收学生方面万画家要求甚严“必需他先看上了认为有培养前途才会收”“而且拜师仪式往往很隆重” 而水画家“只要你诚心诚意”“最多好话多说几句”“多跑几次”必成此外在鉴定画作、为人作画方面两位画家的行为态度也截然不同两位画家的追悼会一个热闹一个冷清而最后在拍卖会上又来了一次大逆转人缘看似不好的万画家的画作大受追捧而人缘良好的水画家的画作竟然流拍小说对万画家似贬实褒表面批评其清高、古板、不讲情面实则赞扬万画家刚直严正、讲原则守底线的高贵品质而对水画家小说似褒实贬表面上赞美水画家讲情面、好说话实则道出了水画家圆滑世故、不讲原则、缺乏底线的本质【答案】(4)①情节陡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拍卖会上万画家的画作价钱飙升而水画家的画作竟然流拍和前文形成强烈反差耐人寻味②拍卖会上两位画家画作的不同境遇印证突出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质万画家刚直严正、水画家圆滑世故③结尾戛然而止(留白)给读者以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引发读者对小说主旨的思考人们真正认同的、最具有价值的还是刚正不阿、方正做人的处世原则【解析】(4)结尾段的作用往往有照应前文前后呼应点明中心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升华感情引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文章中人们在拍卖会上对两位画家画作的态度与对两位画家生前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结尾情节陡转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耐人寻味而两位画家画作在拍卖会上的不同遭遇其实也印证了他们的不同性格特质万画家刚直严正故其画作品质高更能得到大众认可而水画家圆滑世故不讲原则甚至缺乏底线导致其作品艺术性大打折扣小说正是通过这种戏剧性的结尾引发读者思考赞美了刚正不阿、方正做人的处世原则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6.(2)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远近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炊烟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6.(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A. 夸张引用排比B. 比喻夸张对偶C. 比喻拟人排比D. 对偶拟人引用【答案】C【解析】(1)C项“拥戴着几处娉婷的尖阁妩媚的康河也望不见踪迹”“这胜利的晴空仿佛在你的耳边私语”是拟人“地形像是海里的轻波”“村舍与树林是这地盘上的棋子”是比喻“远近的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是排比故选C【答案】(2)①原句将“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独立出来起到了强调的作用②原文使用短句使句式更显活泼音节更加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感觉【解析】(2)“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是短句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结构简明、节奏紧凑更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些词语放在后面单独成句更加形象地描述出炊烟的形状、姿态和颜色更好地展现康桥景物的特点增强了画面感和节奏感修改后的句子把这些修饰语变成了一组因过多而显得累赘的修饰成分也不能起到强调作用故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3)①顺着这大道走去, ②朝阳是难得见的【解析】(3)①根据画线处前文“这朝来水溶溶的大道”可知画线处的句子应与“大道”相关根据画线处后文“走到尽头”可知画线处可填入与“顺着这大道走去”相关的句子②根据画线处前文“这早起是看炊烟的时辰”“朝雾渐渐地升起” 以及后文“但它来时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可知这里“它”指的是朝阳“但它来时”提示了前文是想说“它”不怎么常来故画线处可填入与“朝阳是难得见的”相关的句子7.(1)填空①在孟子看来有一种“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这种“气”“至大至刚” 被孟子称为“_______________” 那些认为培养这种“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这就是_______________的寓言故事②《西厢记》是五本二十折的宏伟巨帙最后一本是“_______________(人名)庆团圆杂剧” “萤窗雪案”“刮垢磨光”的张生一举及第与视名利为“蜗角虚名、_______________”的崔莺莺举案齐眉表现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7.(2)蒋勋先生评价《红楼梦》中“宝黛共读《西厢记》”的故事有“生命的美感” 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其中的美感7.(3)巴金的作品《家》第十三章中高家欢聚一堂吃过丰盛的年夜饭后觉慧走在街上遇到了一个讨饭的哭泣着的小孩觉慧摸出两个半元的硬币帮助了这个孩子小说中有这么几句话他好像做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一样连忙逃走了……静寂中好像有人在他的耳边大声说“……你你这个伪善的人道主义者!”这里觉慧认为自己是“伪善的人道主义者” 对此你是否认同?请阐明理由【答案】(1)①浩然之气, 揠苗助长, ②张君瑞, 蝇头微利【解析】(1)①根据“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种‘气’‘至大至刚’”可推知“浩然之气” 根据“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可推知寓言故事为“揠苗助长”②《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剧中老妇人“名利”熏心不惜拆散自己的女儿和张生而沉溺于卿卿我我之中的崔莺莺却视“名利”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西厢记》最后一本是“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据此进行填写即可【答案】(2)①姹紫嫣红的春天朵朵桃花“落红成阵”的自然之美②共同收拾落花体现宝黛二人对生命的尊重、怜惜之美③共读《西厢记》这类闲书表现出宝黛二人性灵相通之美④宝黛二人认同《西厢记》是“好文章”“词藻警人、余香满口”的高雅艺术趣味之美⑤宝黛二人借着《西厢记》曲词互相逗趣、开启懵懂爱情的情谊之美【解析】(2)解答本题结合《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的相关内容找出能够体现“生命的美感”这一主题的相关情节展开具体分析即可【答案】(3)不认同客观来看觉慧是“人道主义者” 但并不“伪善”①人道主义提倡以人为中心觉慧对自身优渥的处境感到惭愧因不能使小孩免除冻饿、无法改变社会感到悲哀正是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②觉慧因为小乞丐的遭遇有所感悟体现了进步青年的自省是真诚的并不伪善③这种激烈的内心活动正表现了觉慧激进的个性为后来他的大胆反抗作了铺垫【解析】(3)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觉慧摸出两个半元的硬币帮助了这个孩子”可知觉慧虽帮助了“这个孩子” 却因为“不能使小孩免除冻饿、无法改变社会感到悲哀” 这表明他并不伪善根据“静寂中好像有人在他的耳边大声说”可知这时觉慧已经因为小乞丐的遭遇有所感悟进行了一些象征进步青年的真诚的反省并不伪善正是觉慧这种激烈的内心活动表现了他激进的个性为后来他的大胆反抗作了铺垫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琛家产既丰买主第为宅为有司所奏坐免官②臣荷拔擢之恩曾不能效一职居献纳之任又不能荐一言A. 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B. 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C. 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D. 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答案】D【解析】(1)本题画线句中“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 “每见高祖”的主语是“贺琛” 而“与语”的主语则应该是“高祖” 故应在“高祖”与”与语”之间断开据此排除A项和C项“故省中为之语曰” “曰”字后是说话的内容应在其后停顿据此排除B项故选D【答案】A【解析】(2)A项“专门用于接待传送官府公文的人和等待皇帝征召的人”说法有误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后也代指入京应试的举人如“公车上书”【答案】C【解析】(3)C项“受到高祖的当面斥责”错误依据“高祖大怒召主书于前口授敕责琛”和“琛奉敕但谢过而已”可知高祖是把主书召到跟前口授敕令贺琛是接到敕令所以不是“当面斥责”【答案】(4)①贺琛家产丰富后买公主的府第做自己的私宅被有关官员上奏因此被免官②臣蒙受到了拔擢的恩典竟然不能效力于一职担任进献忠言的重任又不能进荐一言【解析】(4)①第府第为有司所奏被动句被有关官员上奏坐因为②荷承受曾竟然效效力居担任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2.(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2)贺裳《载酒园诗话》说“韦真有旷达之怀柳终带排遣之意”结合两首诗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A. 柳诗首句点题为下文具体描写所见的江渡景象作铺垫B. 柳诗末句写洪水落后浮槎高挂一片萧条冷落景象C. 韦诗末句“舟自横”是说雨下的很急以至于无人撑船自己无法渡过涧口D. 两首诗同写傍晚渡口一写天晴水落一写雨急潮涨选取了不同的情境寄托了不同的情思【答案】C【解析】(1)C项“自己无法渡过涧口”错误“舟自横”在诗中是营造一种闲适的意境不是自己要渡过涧口的意思【答案】(2)柳诗写久雨初晴诗人独自一人到江边来散步看到漂浮的木筏散乱有的高挂在树的枝头一片萧索景象表达了诗人久雨蛰居、远谪漂泊的孤独、郁闷、苦痛包含自己空有经国济世的抱负却无法施展的感慨因而终带排遣之意韦诗写暮春景物幽草深树自横的渡口小舟透出境界的幽深远离世俗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莺啼婉啭急雨舟横以动写静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解析】(2)柳宗元的《雨晴至江渡》一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柳宗元被贬永州前两句写自己在雨后放晴的一天傍晚远步江边渡口时的心情结尾两句写江边渡口雨停水退后的景象久雨初晴诗人迫不及待地独自一人到江边来走一走放松放松自己被压抑的心情却看到一派散乱荒凉之景结合这首诗写作背景和诗中意象可以看出诗人久雨蛰居、远谪漂泊的孤独、郁闷、苦痛作者同情百姓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感叹自己空有经国济世的抱负却又无法施展的愤激心情因而柳诗终带“排遣之意”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写于作者任滁州刺史期间开头两句写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独怜”二字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上”字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的开朗最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郊野渡口只见空空的渡船悠然自在地飘浮在水面全诗通过幽草、黄莺、树阴、小舟的意象营造幽静的意境表露了作者恬淡的心境因而韦诗自含“旷达之怀”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精品解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

精品解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 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 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 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 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身体力行”,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

用作褒义。

一般作谓语、定语。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应该是经过古圣人亲身体验,努力实行的。

所以第一空选用“身体力行”,排除A、B项。

“耳提面命”,意思是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提着耳朵叮嘱他。

后用以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

“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根据语境“说教”,第二空应选用“耳提面命”。

排除D项,选C项。

当然“顿悟”,指猛然醒悟。

“领悟”,就是体会,解悟。

根据语境“躬亲实践”,“心得”也应该是“领悟”的。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

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

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1)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2)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3)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练案7 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 练案7 Word版含答案

练案7 文言文阅读(一)本练案共4页,共12题,共57分,训练时间57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本题共4小题,19分) 导学号 00774094虞舜者,名曰重华。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

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

__顺事父及後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__ 舜,冀州之人也。

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於寿丘,就时於负夏。

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杀舜。

舜顺通不失子道,兄弟孝慈。

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舜年二十以孝闻。

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成荐虞舜,曰可。

於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

舜居妫汭①,内行弥谨。

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

尧九男皆益笃。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②。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尧乃赐舜纟希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

舜乃以两笠自扦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__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

象曰“本谋者象。

”象与其父母分,於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

牛羊仓廪予父母。

”__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

舜往见之。

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__!”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

於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

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

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

摄政八年而尧崩。

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

舜谓四岳曰:“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曰:“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

”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

”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

”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轨,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典型题目解析文言文阅读(二)文论记类文言文阅读:太傅王文恪公传(金山区)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典型题目解析文言文阅读(二)文论记类文言文阅读:太傅王文恪公传(金山区)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典型题目解析|文言文阅读(二)文论记类文言文阅读:太傅王文恪公传(金山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

(10分)黄杨(清初)李渔①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②分毫,至闰③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

值此宜生怜悯之心。

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

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

冬不改柯,夏不易叶,其素行原如是也。

使以他木处此,即不能高,亦将横生而至大矣;再不然,则以才不得展开而至瘁,弗复自永其年矣。

困于天而能自全于天,非知命君子能若是□?最可悯者,岁长一寸是已。

至闰年反缩一寸,其义何居?岁闰而我不闰,人闰而己不闰,已见天地之私,乃非止不闰,又复从而刻④之,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

乃黄杨不憾天地,枝叶较他木加荣,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

莲为花之君子,此树当为木之君子。

莲为花之君子,茂叔知之;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之笠翁,孰知之哉?(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①李渔(1611年—1680年),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

②溢:超出。

③闰:余数。

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的叫“闰”,如闰月、闰年。

④刻:割,引申为克扣。

19.可填入方框中的一项是()。

(1分)A.也B.矣C.哉D.焉解析:C20.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从句式角度加以赏析。

(3分)解析:“赏析”题,“四方面”答题,严格按照题干要求,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思考、分析、答题,用文章的关键词关键语段全面、准确、规范答题,还是考察逐字逐字准确翻译,参考答案如下:(3分)答案示例:运用整散结合的句式(1分),显得错落有致,富有节奏(1分),写出了黄杨与众不同的生长习性以及天地对其不公的情景,与后文感慨黄杨不怨天恨地而自强不息的特点形成对比(1分)。

评分说明:句式特点、内容和表达效果各1分。

21.下列不属于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一项是()。

(2分)A.对比B.托物言志C.类比D.欲扬先抑解析:D22.评析本文的思想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黄叔扬传
[明]李诩
黄钺字叔扬,苏郡常熟县人。

少明敏好学。

家无藏书,钺日游市肆中,见书,即借观之,或竟日不还。

洪武二十二年己卯
..,明年庚辰第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升户科左,又改礼..,举湖广乡试
科。

居职封驳甚多。

辛巳
..以父丧归。

其所厚翰林
..侍读方孝孺吊之,屏左右密言曰:“北方不靖.,苏、常、镇京师之左辅,应北之右臂也。

君吴人,朝廷之近臣,今虽去,当有以教我。

”曰:“三郡惟镇江最为要害,守非其人,是自撤其藩篱也。

童俊狡狯,不宜独任。

吾近见其奏事上前,视远而言游.,此其心不可测也。

苏州知府姚善忠义激烈,有国士风,必能独当一面。

但仁慈有余,而御下太宽,此治郡之良才,恐不足以定乱耳。

然国家大势,不在江南,必待戎马至此,亦已晚矣。

”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以忠孝相勉,期戮力王室,以济时艰。

善得书,与钺相对恸哭,以死自誓。

钺至家,因父殡在陂上旧庐,即往居之,足迹不入城邑。

有御史按部
..至常熟,问曰:“此有黄给事,何在?”邑中无知其家者。

一老人居与钺邻,引之。

御史舟至陂时方暮,秋收禾堆积村巷,路又泥淖,御史乃徒步抵其舍,钺从幕中对语移日。

家人以贵客至欲割鸡具馔,钺惊曰:“岂有居丧而杀鸡礼客者耶!”卒以菜粥对食而别。

壬午
..,靖难师日促,姚善受建文君诏,总率苏、松、常、镇、嘉兴五部兵马勤王。

善以书招钺,以亲丧尚在殡,请即日营葬毕事,乃可趋命。

既而童俊果以镇江降。

文皇帝正位,诏暴姚善罪状收.之。

善麾下许百户惟权诈因得亲善,缚善邀赏。

钺闻之恸哭,绝食,闭目三四日死,悉以家人救免。

或传言善款服,上赦其罪,复瞠目曰:“吾知善为人决无二心,吾且少俟之,善事定,吾独死未晚也。

脱果不死,吾将下报希直。

”希直者,孝孺字也。

遂复稍稍食。

其年七月十日,善就刑报至。

钺起,登琴川桥,西向再拜,祠而哭之曰:“吾与君同受国恩,不幸有国难,义同许身。

君与希直同死国,吾忍背义独生乎?”祠毕,绐.家人归祭具,遂从容整衣冠,奋身入水死。

(节选自《戒庵老人漫笔》)
6.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方不靖.靖:安抚
B. 视远而言游.游:虚浮
C. 诏暴姚善罪状收.之收:逮捕
D. 绐.家人归祭具绐:欺骗
7.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试是科举时代在省城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

B. 己卯、辛巳、壬午采用天干地支来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C. 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能参与朝廷机要,有较大实权。

D. 按部指在京城任职的官员被皇帝贬谪,委派到地方处理政务。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守非其人,是自撤其藩篱也。

(2) 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以忠孝相勉,期戮力王室,以济时艰。

9. 黄叔扬不愿“背义独生”,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义”的内涵。

6.A
7. D
8. (1) 如果镇守镇江的人不称职,这是自己撤销自己的守卫。

(2) 方孝孺于是通过黄钺捎信给姚善,用忠君孝亲之道勉励他,相约并力辅助王室,渡过当时的困局。

9. 维护正统的忠君思想;志同道合的朋友情谊。

【解析】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A项,“北方不靖”,“靖”如解释为“安抚”,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北方不靖”,句子的主语是“北方”,如“靖”解释为“安抚”,句子的意思就是“北方不安抚”,“北方”是地方,“安抚”的对象一般为人,此处的“靖”应解释为“安定”,意思是“北方不安定”。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

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

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

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


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比如本题的A项,考生应结合文章的语境来理解“靖”的意思。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

D项,“按部指在京城任职的官员被皇帝贬谪,委派到地方处理政务”有误,“按部”应指官员巡视属地。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中,“是……也”,判断句,“是”,这;“撤”,撤销;“藩篱”,屏障,守卫。

第二句中,“乃”,于是;“因”,通过;“附书”,捎信,“书”,古今异义,信件;“以忠孝相勉”,“以”,用,“相勉”应为“勉相”,“相”代指他;“期”,约定;“济”,渡过;“时艰”,当时的困局。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首先审题,把握题干的要求,“黄叔扬不愿‘背义独生’,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义’的内涵”。

考生可以根据黄叔扬的言行进行概括,文中的黄叔扬即黄钺,故可以抓住“钺”的言行来分析,如第二段“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以忠孝相勉,期戮力王室,以济时艰。

善得书,与钺相对恸哭,以死自誓”,誓死孝忠朝廷,这表现出黄叔扬维护正统的忠君思想;如最后一段他说的话“吾与君同受国恩,不幸有国难,义同许身。

君与希直同死国,吾忍背义独生乎”,由此可以看出志同道合的朋友情谊。

根据这些内容概括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