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 深 秀
康 广 仁
杨
锐
林 旭
实权在握的慈禧,先是同意光绪变法,后来于9 月21日宣布临朝训政,即戊戌政变,至此变法夭折, 共103天,后人称“百日维新”。
慈禧回宫就住在西苑(今中南海)的仪鸾殿, 光绪为便于就近请安,就住在附近的瀛台。政变后 成为软禁光绪之处。图为台涵元楼。
六、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
D
)
1、性质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 运动,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同时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 潮流。 2、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是领导阶级的局限性。 具体原因(详见教材第64页)。 客观原因是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3、历史意义
①“提倡官房上书言事”。需要注意两点:一 是从发展来看,清朝旧制不仅平民不能上奏章言 事,就是一般的四品以下的京官和三品以下的地 方官也都没有资格上书言事。由此,也就不难理 解康有为多次上书被轻易地扣压了。如今加以提 倡,而且光绪帝极为重视,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二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一般的老百姓大多 为生计操劳,没有文化,当时能够上书言事的大 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参 政一种方式和途径,有利于打破封建统治思想。
酝 酿 宣 传 组 织 发 动
上海英美公共租界
俄 占 领 军 军 营
德修建的青岛火车站
上海法租界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的 各个阶级、阶层各有什么反应?
(1)资产阶级维新派 (2)农 民 阶 级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3)资产阶级革命派
(4)地主阶级清政府
“新政”“预备立宪”
知识结构
背景 内容 政 治 方 面 经 济 方 面 军文 事教 方方 面面 运 动 性 质 评价 失 败 原 因
民 族 危 机
民 资 发 展
早宣 期传 思组 想织
历历 史史 教功 训绩
一、 戊戌变法的背景 民 族 危 机 十 分 严 重
民 族 资 本 初 步 发 展
早 期 维 新 思 想 产 生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1.早期的维新思想及人物(19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 王韬、郑观应 思想特点:认识到单纯依靠引进西方先进技 术不能让国家富强,主张变革政治、经济、 文化等多方面;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并 且没有付诸于实践。 2.后期的维新思想及人物(19世纪90年代) 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 思想特点: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与中国封建主 义思想结合
康 有 为
梁 启 超
宣传发动
发动“公车上书”
办《中外纪闻》
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 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宣传西学,鼓吹变法
成立“强学会”
与顽固派论战
维新派第一个政治团体
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 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 纲领 资产阶级的第一个政党
应诏统筹全局折
组织“保国会”
图为京师大学堂遗址。 政变后,几乎是百兴 俱废,只有京师大学堂仍然创办。
②“消散重迭机构,裁汰冗员”有利于打破封建 政治体制,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③经济方面的举措,无疑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这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举 措。 ④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一是不仅有利于学习 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有利于传播和学习西方先 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二是废除八股取土,改 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这实际上是在改变官僚机 构的构成,用现代话说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是 有利于资本主义变革的。
四、百日维新
有利于具维新思 想的人参与政治
《应诏统筹全局折》 (1)施政纲领: (2)标志: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有利于民族 资本主义的 发展
(3)内容
打击了封建 官僚制度
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的发展。 军事方面: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 文教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兼 习中西科;废除八股 有利于西 学的传播 开设经济特科等。
光 绪 皇 帝
养心殿
京报刊载 <定国是 诏>
五、戊戌政变
1.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激烈反对. 2.旧官僚机构君子”: 谭嗣同 杨 锐 林 旭 刘光弟 杨深秀 康广仁 4.新政中除京师大学堂等保留外,其余全
部被废除.
杀害六君子 的报道
谭 嗣 同
刘光第
三、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的论战
内容
(1)要不要维新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1)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推动了维新运动的高涨. (2)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 传播开来. (3)扩大了维新派影响及维新思想的传播.
性质 资本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作用
原因
19世纪末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
1.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 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 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 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影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 登上历史舞台, 康梁资产阶级的维新 派, 他们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4、 局限性和教训
局限性
①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 ②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 主张。 ③军事方面的举措,没有采取由维新派掌管 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政变阴谋,束手待毙, 运动失败了。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是行不通的.
课堂练习
1、对《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表述正确的是 ( B ) A.全面批判传统文化 B.借助古文经学,制造变法理论 C.引用西学,阐发儒学 D.号称尊孔,实际降低孔子权威 2、促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 ( B )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3、下列对维新变法运动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B.是带有一定群众性的救亡图存运动 C.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是它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D.以维护孔子的封建权威,尊奉祖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