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设计》授课计划
《构成设计》授课计划
任务三 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5
形式美法则训练
五(3.26-4.1)
无
0
无
其它实习
六(4.2-4.8)
项目二 色彩构成
任务一 色彩构成基本概念
5
孟赛尔色相环
七(4.9-4.15)
项目二 色彩构成
任务二 色彩的情感与象征
5
孟赛尔色相环
八(4.16-4.22)
无
0
无
其它实习
九(4.23-4.29)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5
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
十(4.30-5.6)
无
0
无
29-1放假
十一(5.7-5.13)
项目二 色彩构成
任务三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5
色彩对比训练
十二(5.14-5.20)
项目二 色彩构成
任务四 影响色彩配置的其他因素
5
肌理构成
十三(5.21-5.27)
项目二 色彩构成
备注
一(2.26-3.4)
项目一 平面构成
任务一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与造型要素
5
点、线、面的训练
二(3.5-3.11)
项目一 平面构成
任务一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与造型要素
5
图形创作
三(3.12-3.18)
项目一 平面构成
任务二 平面构成的形式表现
5
形式美法则训练
四(3.19-3.25)
项目一 平面构成
本课程本学期
教 学 时 数
70
周学
时数
5
本学期教学周数
14
本课程
总时数
70
平面构成备课教案模板
平面构成备课教案模板教案标题:平面构成备课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3. 能够运用平面构成的知识进行创作和设计。
教学重点:1.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和原理。
2. 平面构成的常见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平面构成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平面构成的案例图片3. 平面构成的相关教学资料4. 创作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平面构成作品,引导学生对平面构成的概念和意义进行初步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构成要素、构成技巧和构成方法等内容。
2. 通过案例分析,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平面构成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对平面构成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实践(25分钟)1. 让学生进行平面构成的实际操作,可以是在纸上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也可以是利用创作工具进行平面构成的实际创作。
2. 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展示和交流(10分钟)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五、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面构成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加运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平面构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构成技巧和方法。
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操作上的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平面构成的技能。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4.《构成基础》授课计划2019-2020-2陈超(需改动)1》
异动及必要说明事项
1本课程授课地点为专业机房教学,采用理论讲授16周集中工程实训1周的方式组织教学;理论教学周适当安排课后实用操作案例练习;
2 本课程内容将采用结合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授课;
3 课程中需用到相关的专业设计软件〔Photoshop、Coreldraw等〕供学生实操练习,并需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教学案例;
2
13
任务13色彩构成与应用
2
14
任务14了解立体构成的任务、概念和要素
2
15
任务15立体构成的材料
2
18
16
任务16半立体、立体构成设计
2
19
17
任务17平面综合设计训练〔1〕
2
配色练习
18
任务18平面综合设计训练〔2〕
2
19
任务19平面综合设计训练〔3〕
2
色彩海报设计
2021
务2021面综合设计训练〔4〕
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学期授课方案编制说明
任课教师:
陈超/刘瑰洁
课程名称:
构成根底
授课班级:
数字媒体2021
教学时数按学期分配〔学时〕
课程标准〔名称、版本、文号〕
本课程总时数
60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构成根底?数字媒体2021课程标准
已讲授学时数
0
尚需学时数
60
本学期学时分配
本学期教学周数
17
本课程周学时数
2/28
本课程学期时数
60
根本教材〔名称、编著、版本〕
其中
讲授
32
?设计构成根底?
朱向红
《学期授课计划》填写与使用说明
《学期授课计划》填写与使用说明一、填写与使用原则总述1.《学期授课计划》(以下简称:授课计划),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文档资料。
学校开设的所有理论课程及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环节,均需制订《授课计划》。
2.主讲教师应于开课学期第1周末以前编制好《授课计划》,经所属专业系(教研室)主任审定签字后,交学院教务办公室备案。
并最迟于第2次上课时,向教学班全体学生进行通报。
《授课计划》应至少一式3份,一份交学院备案,一份通报学生(交班长或学习委员,也可通过网上公布电子文件方式),一份由主讲教师自留携带,便于组织教学活动。
3.《授课计划》对课程开设的基本信息及教学目标、内容、时间进度、教学方法、学习要求、考核方式等,进行总体安排和描述。
教师应先期更多了解授课学生对象的学习基础情况,熟悉专业培养计划对课程的预期要求,严格遵循《课程教学大纲》既定的教学事项和原则,认真规范地填写、制订《授课计划》。
4. 开课学院多名教师分别承担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学班主讲任务,应组成课程组共同研究、集体备课,分别制定各教学班《授课计划》。
5.《授课计划》具有师生教学活动“契约”性质。
教师向学生通报公布《授课计划》后,除在授课过程中可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对课程教学进度时间安排、预计考核时间等做适当调整外,原则上应按既定方案落实课程学期教学活动。
二、填写要点提示(一)封面1.“主讲教师”:全面负责课程教学工作的任课教师,原则上最多不超过两人(特殊情况应经学院批准,教务处备案)。
2.“教学班号”:以“课程号-课序号”形式组成,如“04040025b-2”。
此号由教务处组织各学院落实学期教学任务时已统一编定。
(二)教师与课程教学基本信息3.“性质”:为课程在“主要面向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性质,是“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分类。
4.“课程安排教学周次及周学时”:若在各上课周次内周学时不统一,周学时以“-”分隔表示。
如“第1周至16周上课,每周2-4学时”(有的上课周2学时,有的上课周4学时)。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导学案-服装设计基础》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是什么,以及其特点和应用途景。
2. 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能够运用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进行创作和设计。
二、导学内容1.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是指由简单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立体结构,如立方体、圆柱体、锥体等。
2.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具有稳定性强、形状简单、易于制作等特点。
3.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设计、艺术创作等领域。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
2. 进修:介绍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其基本原理。
3. 实践:指导学生应用纸板、胶水等材料制作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并让他们体会其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4. 创作: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自己的立体构成作品,并展示给同砚和老师。
四、导学评判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的种类和特点。
2. 学生能够独立制作出简单的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并注意制作过程中的细节。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出具有创意的立体构成作品。
五、导学延伸1. 鼓励学生探索更多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如复杂的多面体结构。
2. 引导学生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在建筑设计、雕塑艺术等领域的应用。
3. 组织学生参与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创作比赛,激发其创造力和设计能力。
六、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学生们对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技巧,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不息运用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设计构成概述 课件
1 构成设计
1.1构成设计概述
构成的概念
将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提炼成各种视觉要素,继而研究它们各自的和相互 间的关系,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进行全新的组合设计,赋予视觉以新的形象 感。
各种造型 元素或形象
构成原理、法则 (重组)一定的空间
新的形态
1.1构成设计概述
构成设计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
1930年代到40年代,在中国的上海,出 现了一部电影,名为《新女性》(1935),由 阮玲玉主演。片中主人公父亲的房子就配备 了很多包豪斯风格的镀铬钢管家具,用以展 示角色当代又前卫的性格。
1.3 构成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美的主要形式一秩序、匀称与明确。一个美的事物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 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美必须具有特定的感性形式,并努力在客观事物中去发现它们。
--亚里士多德”
1.3 构成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比例与分割
1.比例
造型上所谓的比例是量(长度、面积等)的比率,指的形态的整体、部分、长度、宽度、高度、 体积等的比值关系。
1.3 构成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比例与分割
就人的身材而言,如果说“那个人的比例很好”,指的是头部与身长的比率或身体的肥胖程度与 身高的比例都给人以漂亮的感觉。
1.3 构成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比例与分割
1.比例 (1)黄金比
黄金比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 值约为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比,是由古希腊的数学家和 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500(490))提出的。
1.2 构成设计课程的特点
立体构成的目的是训练造型思维和构造 能力,通过对形态、空间造型等问题的探讨, 引导创造者摆脱习惯性的各种造型(具象干 扰)影响。站在全新的、自由的角度去探讨, 并培养创造者对造型的感受力、直观力、计 划性、发展性和独创性。但是,不能将立体 构成的训练理解为有意识地去模仿自然界中 的物体,如果面对抽象形态而去琢磨它们像 自然界中的某种事物,就失去构成的意义。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标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平面构成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职业技能基础课开课学期:第2学期。
授课学时:总学时:56课时。
其中理论学时:20课时;实践学时:36课时。
1、2课程定位《平面构成》就是广告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就是研究关于二维空间设计规律与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平面构成课程就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一般将该课程设置在第二学年,它也就是理论性、系统性比较强的课程。
在理论知识方面,通过系统的专业历史、发展与现状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真正理解构成要素在各类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实践技能方面,通过在平面构成所研究的点、线、面、肌理、方向、位置、空间、重心、形式、情感等构成内容,就是任何设计都离不开的基本元素,结合真实企业命题的设计操作,使学生掌握设计学习过程的基本要素,熟悉市场调查的过程与分析报告的写作等。
也正因为在教过程中积极探索这样的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才突出学生创意能力培养,使之真正进入情境中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能力,具备从理论到实践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1、3课程设计思路《平面构成》学习领域共56学时,本学习领域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多,共分为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划分为几个任务模块。
本学习领域跳出传统学科课程的体系,打破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转变为以工作实训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在每个项目的教学实施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按照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进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以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主,并通过相关的实训进行模拟,达到教、学、练(做)一体化,为后续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基础。
课程内容的排序符合认知规律。
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排序,学习项目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立体构成》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
课基准学时:32 学分:2适用专业:电脑艺术与设计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本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安排在第三学期完成。
《立体构成》是艺术专业中既属于基础造型课,又属于专业设计课,国际上称为“构成学”。
因此,这门课程既可作为设计基础课,又可直接支持学生进行毕业创作设计。
它的作用有:1、通过理论教学,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立体构成与现代雕塑及各类立体形态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种全新的造型观念。
2、通过逻辑分析,使学生加强造型构思的抽象能力,从而促进专业的设计水平。
3、通过系统的作业练习,使学生能抓住形态的本质特征,把握造型的体量及各种材料加工的表现技巧。
4、掌握三维设计的构成知识和方法,提高艺术的感受力,判断力与理性的逻辑能力,最终将体积、空间、结构等知识以最佳方式应用到建筑与环境、产品造型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等设计应用领域。
(二)课程基本理念面对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课程组致力于对基础教学的探索与设计方法的研究,要重视全面系统的设计实践教育,强调“基础教学”可以从实践入手,“起始于实践,立足于实用”。
在实践中入门,在实践中提高。
通过设计方法及案例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理念。
在设计实践中,要根据学生自我感受和自身的基础能力,就每个设计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寻找最佳的表达方式。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的体验为基础,在学生灵活、全面的掌握三维形态的构成法则的同时, 通过对不同材质、不同造型要素的构成练习,强化学生的设计技能,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抽象概括和理性认知能力。
“大(小)组作业”模式与岗位模式相结合,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小组进行主题的选择、构思、选材和形态制作。
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技术的运用。
传统的课程内容的灌输和形式模仿向启发式的创造表达和互动式的设计讨论过渡,培养学生能动地掌握艺术设计的理论和形式抽象传达的能力。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
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一)能力目标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构成基础教学计划
构成基础教学计划篇一:构成基础教学计划平面构成基础教学计划学习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形态入手,培养学生对形的敏感度,提高创造能力和逻辑的抽象的理性的多角度的思维能力。
平面构成是是造型的基础,主要是二维空间中进行。
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方法之一,是现在美术设计不可缺少的训练手段之一一、课程内容及重点、难点第一章:教学内容平面构成概述1.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2.平面构成中形的构成。
3. 基本几何的画法。
4.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5.平面构成设计的材料及用具。
6.平面构成设计的步骤。
教学目的:1、正确认识构成的概念,以及构成与设计的关系;2、正确认识构成教学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3、明确课程特征、课程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4、转变学生观念,树立“抽象”的设计意识;5、正确认识构成与现代艺术的关系,构成与包豪斯的关系。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构成与设计的关系;2、学生设计观念的培养及意识的转变(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教学内容: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1概念要素 2.视觉要素 3.关系要素教学目的1、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概念2、培养学生良好的视觉感受3、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重点难点:1、掌握有机形、无机形、偶然形的视觉特点及应用2、掌握平面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的特性及在设计中的应用3、理解并掌握不同形态要素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第三章教学内容: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 1. 自然形 2. 几何形 3. 偶然形教学目的:1、掌握平面构成元素的构成形式2、理解不同构成形式所传达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重点难点:自然形偶然形的画法。
第四章教学内容: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1.重复构成形式 2.近似构成形式 3.渐变构成形式 4.对比构成形式 5.发射构成形式6.特异构成形式7.空间构成形式8.分解、密集、分割、肌理构成形式9.平面构成设计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1、理解不同构成形式所传达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2、掌握各种形式美法则并灵活运用进行构成设计3、理解并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平面构图和分割4、掌握丰富平面构成元素的方法5、理解肌理、质感、材料等元素在平面构成中的作用6、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敏锐感知并灵活运用于设计重点难点:1、最高法则贯穿于各分法则2、形式美法则在构成中的灵活运用3、肌理、材质的制作与体验4、平面综合构成的心理感知体念二、课时分配1.提前备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2.通过分析法(教师分析,学生分析)讨论法,练习法,游戏法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通过练习法让学生在每一个课时上对当堂课上的知识点,知识内容掌握与运用,3,课堂后和学生交流,讨论,那些知识点还需要进一步的讲解. 4.作业的练习,及讲解. 5总结并进行综合的训练. 四、最后的评价和总结1.在每个新课讲解完后,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同时在下一个课时前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立体构成》教学计划进度表
16
4、综合构成
重点:结合专业进行设计
难点:材料的综合运用
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辅导、案例分析
教研室主任(组长)签字: 教学单位盖章:
重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难点:二维到三维空间的思维转换
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辅导、案例分析
一张半立体构成作业
(10x10x9)cm
2、立体构成的概念
3、立体构成和设计
重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难点:二维到三维空间的思维转换
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辅导、案例分析
点、线、的综合综合构成,不小于40x40cm的底盘
学年第学期 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课程名称:立体构成主讲教师
教 材:《立体构成》授课对象
授课总学时64,其中,理论课时:16, 实训实践课时:
校历
周次
授课学时
授课内容要点
(写明主题或章、节)
教学重点、难点
授课方式、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示范演示、实训实践、辅导答疑等)
作业布置
16
一、基础知识
1、立体构成的起源
16
三、立体构成与设计
1、立体构成与环境设计
重点:结合实际进行创意设计
难点:如何将设计制成成品
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辅导、案例分析
综合综合构成,不小于40x40cm的底盘(如果做得比较大,可以两人合作完后)
2、立体构成与装潢设计
3、立体构成与服装设计
重点:结合实际进行创意设计
难点:如何将设计制成成品
16
二、构成要素
1、线材立体构成
重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构成基础教案范文
构成基础教案范文基础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案。
下面是一个标准的基础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指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所需的教具、教材、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检查学生是否完成预习任务,有无其他必要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图片、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知识讲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讲解、演示等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
3.示范演示: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确保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训练演练:设计合适的练习和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梳理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帮助学生清晰理解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
6.作业布置:布置合适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并指导学生如何完成作业。
7.课堂管理: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纪律进行管理,确保课堂秩序。
五、教学评价: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延伸: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延伸训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七、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为今后教学改进提供借鉴。
以上是一个基础教案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进行修改和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实践和探究,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课程代码43042001适用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总学时学时 72理论学时36实践学时 36学分4开设学期第二学期授课方式讲授+实训课程类型纯理论课□理论+实践课√纯实践课□课程层次院级精品课□省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院内一般课程√合作济南十翼广告传媒有课程承担单位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设计教研室开发企业限公司编写安文静、李燕编写2015-04-13审定秦朋、李娅审定日期2015-9-20执笔人日期负责人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 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 3 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 )和评价方法。
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
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
表2-1 《三大构成》各模块应培养的能力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一)能力目标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构成基础教案
教案2013年8 月22 日[附:教案封面(备面)]教案编制说明一、教师上课前必须备课、写出所授课程的教案,不能无教案或借他人教案进行授课。
二、授课教案应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发展、教学要求变化、学生实际水平,以及教师以往教学的课后小结、批注等进行补充、修改或重写,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不得使用未经任何补充、修改的陈旧教案进行授课。
三、设计教学过程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四、教案编写要求内容简明、条理清楚、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重点难点清晰,同课头由教研室组织进行集体备课。
五、教案应采用统一格式打印(用学校统一规定的教案纸),不同专业的授课教案可有自己的特色,但应包含教案基本内容。
教案必须含首页,与各项目任务单元教案形成一个整体。
六、利用计算机进行教案编写,形成不同时期,不同版本(注意分别存盘和存档)的教案。
七、教案编写用仿宋:GB2312小四号字体,行距为固定值16磅,双面打印。
八、教案封面七、妥善保存各阶段的教案,并配合好学校的教学检查和归档等工作。
附:教案首页贵州省商业学校教案1贵州省商业学校教案2贵州省商业学校教案3点有大小之分,点越小,它的感觉越强;点越大,则越有面的感觉,同时点的感觉便相对减弱。
例如,直经10mm的圆与直径1mm的圆相比较,同样具有点的感觉,但在特定的环境中则可视为面。
夜晚天空中闪耀的星星,相对天体来说是点;海洋中行驶的船舶,相对大海来说是点;飞翔在万里长空中的雄鹰,相对天空来说是点……所以,点与点、点与线、点与面之间的差异标准,只能与其周围的徒刑要素相比较,或根据其存在的位置用感觉体验出来。
用数字准确地将点表现出来,不但不可能,并且毫无意义。
如果将其周围加上适当的形态,就会失去“点”的性质而具有“面”的特征。
点有吸引视线的作用。
例如两个大小不同的点之间,由于大点视觉感觉强,对小点吸引也大,视线就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来回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期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班级:
二级学院(部)
学院(部)院长
教研室组长
任课教师
填写时间
教师学期授课计划编制说明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大纲(名称、版本、出版时间)
《构成设计基础》吴化雨中国轻工出版社2013
基本教材(名称、版本、出版时间)
《构成设计基础》吴化雨中国轻工出版社2013
6
2
12月26日
第六章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单体结构
第二节线立体的组合
第三节板立体的组合
第四节块立体的组合
0
4
PPT课件、教材、教案、资料
设计一款创意书架
7
3
12月31日
第六章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五节线、板、块的综合构成
1
3
教材、教案
制作一款可以表达形体特征的模型10课
8
3
1月1日
第七章立体构成中的空间审美
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重在培养设计者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构成设计强调“自然的分析与研究”、“色彩与几何形态的关系”、“体积与空间的关系”等概念,从个人的艺术表现转到理性的新媒介的表现上。所以说研究“构成”是为了从“平面”、“立体”、“色彩”等多个方面来解决一些重要的设计基础问题。
序
号
周
别
第二节色彩的属性
第三节色彩的混合
第四节色彩的体系
1
3
教材、教案、资料
选一个色相绘制其在色立体上的切面构成图
11
4
1月8日
第十章色彩的对比
第一节色相的对比
第二节明度的对比
第三节纯度的对比
0
4
教材、教案、资料
鲜灰色调强弱对比纯度关系练习
序
号
周
别
日
/
月
授课章节内容摘要
讲授时数
实训时数
教具准备
课外作业
完成情况
第四节体的基本构成
第五节优秀作品构成分析
1
3
PPT课件、教材、教案、资料
点线面的抽象形式练习
3
1
12月19日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0
4
PPT课件、教材、教案、资料
研究自然界中的有意义元素,用形式美法则创造
4
2
12月24日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
第一节基本单元形与骨骼
日
/
月
授课章节内容摘要
讲授时数
实训时数
教具准备
课外作业
完成情况
1
1
12月17日
第一章构成与设计概述
第一节设计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二节构成的概念
第三节构成课程的学习
1
3
PPT课件、教材、教案、资料
从生活中寻找感兴趣的课题
2
1
12月18日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点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线的基本构成
第三节面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
第三节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
0
4
教材、教案、资料
采用构成方式进行风景表现
15
5
1月16日
构成作业表现
0
4
教材、教案、资料
根据音乐感受进行构成练习
填写说明:
1.授课时数以两节为一个单元
2.按周次、月、日填写授课时间
3.教学内容应填写章节标题
4.此表一式三份,由教研室主任和学院院长审核签名后于开课前交教务处。
主要参考书目(名称、版本、出版时间)
《构成设计》王安霞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三大构成设计》史喜真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色彩构成设计》毛雄飞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教学时数按学期分配
本课程总时数
已讲授学时数
本学期学时数
尚需学时数
60
0
教学周数
周学时数
学期时数
5
12
60
本学期学时分配
第一节立体构成的审美原则
第二节立体构成的空间表现
0
4
PPT课件、教材、教案、资料
制作2个可以表现形体量感或力感的模型
9
3
1月2日
第八章色彩现象及其本质
第一节色彩的现象
第二节色彩的来源
第三节色彩的分类
0
4
教材、教案、资料
利用不同表现方法表现大自然中的色彩
10
4
1月7日
第九章色彩构成的基础要素
第一节色彩的分类
讲授
实验
习题集
复习课
现场教学
课程设计大型作业
测验
机动
节假日占用
10
50
说明:
构成,是一个近现代的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力学的概念。构成在现代艺术设计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程从系统的构成原理出发,结合实际操作的范例做引导。
当今人类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于是人们提出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观点,这种结合派生出了新的艺术形态,这些艺术形态在艺术设计中无不与平面、色彩或是空间的构成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构成设计的教学对于现代艺术设计而言,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基础问题。构成设计基础,是基础,是理念,是方法。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1
3
PPT课件、教材、教案、资料
以抽象的几何形象进行构成训练
5
2
12月25日
第四章从平面到半立体
第一节形体的概念
第二节材料与技术意识
第三节肌理
第四节半立体的浮雕构成
0
4
教材、教案、资料
完成不同分肌理构成练习
序
号
周
别
日
/
月
授课章节内容摘要
讲授时数
实训时数
教具准备
课外作业
完成情况
12
4
1月9日
第十章色彩的对比
第三节色彩的冷暖对比
第四节色彩的面积与位置对比
第五节色彩对比中的错视现象
0
4
教材、教案、资料
错觉现象实验
13
5
1月14日
第十一章色彩的知觉
第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色彩的感觉
第二节色彩的心理
1
3
教材、教案、资料
意象色彩表现作业集
14
5
1月15日
第十二章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
第一节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