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案例说课稿——借形想象教学总结
初探教学活动中的借形想象
初探美术活动中的借形想象黄洁借形想象是儿童美术的一个新概念,主要着重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本学期我园申报了此方面的有关课题,我们利用特色活动时间和区域活动,进行了实践研究。
在活动中,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主题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从幼儿身边入手,初识借形想象。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
”“大自然”无处不在,不一定非要到室外去寻找,我们的身边亦可以找出大自然的精彩。
例如幼儿在一次加点吃过橘子之后,孩子们把橘子皮在桌子上拼拼凑凑,居然拼出了形态各异的图案。
利用这个机会,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副关于动物的作品。
结果我们发现,孩子们利用这些再平常不过的橘皮创作出了千奇百怪的动物,可能有人会说“这哪是狗,这哪是鹿,一点都不想嘛!”不像又怎么样,丰富的想象力正是孩子们最宝贵的财富。
在这个时候,虽然孩子的作品还比较稚嫩,可能根本看不出来孩子到底制作的是什么,但是教师应该用询问和探讨的方式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孩子进行创作时,教师应当适时的表扬孩子,赞赏孩子的作品,让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激起他们的自豪感,成功感,再探索,再创造的欲望,进一步萌发幼儿对借形想象的兴趣。
二、关注幼儿的个体发展差异,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发展水平总是存在着差异。
例如每天早上来园,孩子们都喜欢在教室里玩积木,有的孩子能堆出各种复杂的图形,想象力极其丰富,每次堆出些什么,都会很兴奋地喊老师来参观。
而有些孩子则什么都堆不出来,看到其他孩子兴高采烈的样子,也就越发的自卑。
对于这些发展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要有意识的准备些比较容易想象和拼接的材料供给他们选择,在他们无从下手的时候更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让他们能根据这个提示进行想象,比如可以用雪花片先拼出一个鸟头的样子,然后进行启发式的提问,你觉得它想什么呢?你觉得怎么样好看?结果教师就会发现,孩子们不一定会拼出一只小鸟,有可能是一只孔雀,也有可能是其他更为复杂的图形。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借形想象”法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借形想象”法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借形想象”的各种“形”,鼓励大胆思考,加入不同形状的作品。
鼓励幼儿借助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自信心。
本文以“借形想象”为基本形式,谈谈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幼儿美术;借形想象;实践思考以“借用想象”理论为核心,着眼于如何将幼儿的思维习惯逐渐转化为独立、创造性的思维习惯,从认知的角度引导和鼓励每一个幼儿逐步尝试发展和改变对新事物的过程开始主动探索和突破,促进达成独立和思考。
为借助好这种借形想象美术教育模式的先进学前教育理念,幼儿教师应做好相关的分析以及规划。
一、将游戏作为借形想象的导入载体幼儿美术老师要能在环境设计活动中充分渗透一些充满趣味色彩感的绘画创意元素或者说环境游戏活动真的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
培养幼儿参加绘画创作活动的兴趣。
因此,幼儿教师自身更应该以培养幼儿的个性、习惯、绘画等为工作的切入点,从而构建和实践绘画教学。
创设工作环境,将如何培养幼儿在美术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兴趣、幼儿对审美的情感意识等内容带入或参加到整个教学或美术活动或实践中。
例如,幼儿教师要亲自指导引领幼儿园中班幼儿开展“趣味球”游戏主题教学展示活动时,借助这个小游戏道具,让每一个幼儿都说说这个小球的具体造型应该是什么样的?游戏的具体性质是什么?都能够参照结合这个想到自己在做一个什么样的游戏呢?鼓励每一位幼儿大胆地去观察和表达任何与这个小球的形状相关的自然事物,并且能够随时在纸上勾画和书写。
有的幼儿甚至直接把这些小球和整个小地球连在一起,有的幼儿甚至间接地把这些小球当作米老鼠的下一只耳朵。
这样简单有趣的思考、想象和游戏,才能逐渐成为打开幼儿思维空间之门的一把智力钥匙[1]。
二、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合理指导训练开展各种借形或想象活1、色块与字符指导借形想象大多数情况是指幼儿以对某种具体、实际的情境作为认知活动的基础时,具备幼儿本能特征的主观想法。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借形想象》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借形想象》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明白艺术创作是可以通过借鉴、想象等方式进行的。
2.培养幼儿想象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兴趣。
教学内容课前热身•让幼儿观察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品,并带来物品的模型或图片,让幼儿通过手指绕着物品画出形状、颜色、纹理等,激发幼儿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创作活动1.集体讨论:老师出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造型,例如小动物、花草、玩具等,并带领幼儿对其进行观察和描述。
通过这些渠道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和创意的挖掘。
2.活动一:让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形状和颜色,然后将其画在纸上,再以这个形状为基础,逐渐添加其他元素,完成一个画面。
•借鉴要点: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可以借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原料,通过不断创造和组合变成新的画作。
3.活动二:让幼儿在纸上画出一张全是线条的画,如多重曲线、波浪线等,并带出当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形状。
接着再以这些形状作为基础,加入色彩和纹理,画出一个新的画面。
•借鉴要点:在这个活动中, 幼儿可以通过“找”线条来挖掘画面中,隐含的各种自然及人造形状。
同时引导幼儿发挥大胆、自由的创作,不断探索色彩、纹理的搭配。
4.活动三:让幼儿学习素描、比例、透视等基本丙乙测试,将学习到的技巧运用到创作中,画出一个有结构的、形状丰富的画面。
•借鉴要点:在这个活动中, 老师可以带领幼儿通过观察真实的摆件模型或生活场景,动手描绘各种形状和线条,以提升幼儿的描绘能力,并培养幼儿对结构的敏感度。
教学策略1.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互动性强,可以很好的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2.细胞教学:通过小步骤、小案例让幼儿理解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并通过练习和反应,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
3.借鉴以及指导:通过引导幼儿想象、表现、碰撞、记录等方式,激发幼儿探索未知的兴趣爱好,在探索中,学习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与反思1.教学评估:•通过作品对幼儿的创造性、观察能力、想象力、色彩感知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和收集。
大班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借形想象
大班教案借形想象引言:在大班教学中,如何通过创意和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想象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教案将以“借形想象”为主题,介绍一种有趣而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帮助教师们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通过具体的形象化描述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3.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二、活动设计:1. 热身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形象化的方式来描述一幅图片或一个故事情节,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2. 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加深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关于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时,可以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动植物角色,通过模拟和表演来理解它们的习性和特点。
3. 创意绘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意绘画活动,鼓励学生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形象化的图画来表达。
例如,在学习颜色的概念时,可以鼓励学生画出他们所想到的与颜色相关的形象和场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颜色的概念。
4. 故事创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故事创作活动,让他们借助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故事。
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将他们所学的知识以及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融入到故事当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5. 模型制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废物或纸板等材料制作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模型。
例如,在学习有关建筑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们制作小型建筑模型,从而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建筑的结构和原理。
三、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他们的创造力、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 适时进行小组或个人评估,通过口头和书面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组织学生进行展示或展览,让他们展示他们的作品和成果,从而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借形想象的实施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借形想象的实施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借形想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借形想象,幼儿可以在观察事物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与原物相似或者完全不同的作品。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幼儿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和创造力。
借形想象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创设有利于想象的情境在进行美术活动时,教师需要创设一些有利于幼儿想象的情境。
在进行静物写生时,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富有特色和形态各异的静物,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通过观察和描绘这些静物,幼儿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
二、提供多种材料和工具在进行美术活动时,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绘画材料和工具,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和想象力。
可以提供颜色鲜艳的水彩颜料、各种形状的画笔、不同质地的纸张等。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这样可以更好地表现他们的想象和创意。
三、鼓励幼儿表现个性和特色在进行美术活动时,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和特色,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想象。
无论是绘画的题材、形式还是风格,都应该尊重幼儿的选择和表现。
有些幼儿可能喜欢表现一些与现实完全不同的场景和形态,这些都是他们丰富想象力的表现,不应该受到过多的干预和限制。
四、引导幼儿发挥联想和想象在进行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和引导,帮助幼儿更好地发挥联想和想象。
在观察静物时,可以通过提问和提示,引导幼儿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想象,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构思。
也可以通过一些创意性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更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大班教案借形想象
大班教案借形想象教案标题:大班教案借形想象教案目标:1. 帮助大班学生培养形象思维能力;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3. 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些具有特殊形状的物体,如球、盒子、书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向学生提问:“你们能想象这些物体变成其他的东西吗?”主要活动:3. 选择一个具体的物体,如球,向学生提问:“你们能想象这个球变成什么形状的东西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4. 让学生依次发表自己的想象,并鼓励他们解释他们的想法;5. 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回答,以便后续讨论;6. 继续选择其他物体,重复步骤3-5,让学生多次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7.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形状的物体可以变成哪些东西,鼓励他们提出新颖的想法;8. 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他们的想象变成现实,例如,将球变成飞机、书变成船等;9.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形象思维讨论,并将他们的想象呈现给全班。
结束活动:10.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想象和创造,鼓励他们相互欣赏和赞扬;11. 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例如:“我们通过形象思维,可以让一个物体变成很多不同的东西。
”;12. 提醒学生,形象思维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2. 收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讨论记录;3. 评估学生的角色扮演和呈现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形象思维的练习,例如,想象家里的物品变成其他的东西;2. 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形象思维训练,例如,将一系列物体组合成新的形象;3. 结合其他学科,如语言艺术或科学,进行形象思维的拓展。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2. 尊重学生的想象和创造,不论其想法是否合理;3. 提供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4.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赞扬,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大班美术借形想象教案反思
实施情况:在 课堂中,学生 积极参与,表 现出较高的创 造力和想象力, 作品效果良好。
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部分学 生在活动过程 中表现出不自 信,需要加强 引导和鼓励。
改进措施:针对 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可以加强引 导和鼓励,提高 学生的自信心和
参与度。
教学环节的设计及实施情况
•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 示范环节: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将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组合和变化,创造出有趣的作品。 • 创作环节: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进行自主创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 评价环节: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创意和表现,同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学特色介绍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提高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 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创新点介绍及实施效果
创新点一:借形 想象与美术教学 的融合
创新点二:多元 化教学资源的整 合
问题:幼儿绘画技巧不够 解决方案:教授幼儿基本的绘画技巧, 提高绘画能力
解决方案:教授幼儿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绘画能力
问题: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解决方案:采用游戏化教学,增加互动 环节,提高课堂氛围
解决方案:采用游戏化教学,增加互动环节,提高课堂氛围
问题:教学目标达成度不够 解决方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调整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保达成度 解决方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保达成度
教学环节的设计及实施情况
• 教学环节的设计及实施情况
•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 示范环节: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将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组合和变化,创造出有趣的作品。 • 创作环节: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进行自主创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 评价环节: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创意和表现,同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
幼儿园大班优秀美术教案《借形想象》
幼儿园大班优秀美术教案《借形想象》
教案名称:借形想象
适用年龄:幼儿园大班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对不同形状的认识能力。
3. 提高幼儿的美术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
1.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2. 一些不同形状的物品,如圆形球、长方形盒子等。
教学过程:
1. 指导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物品,并简单解释不同形状的特点。
比如圆形是没有边、边界都相等的形状。
2. 引导幼儿想象,假设这些形状是不同的生物。
3. 随意挑选一种物品形状,以它为创作源素材,指导幼儿将这种物品形状还原到彩色纸上,然后再在纸上画出具体的生物特征,如眼睛、嘴巴、手脚等。
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可以制定一些规则,要求幼儿绘制出一些不太寻常的生物特征,比如让方形有翅膀,让长方形有尖牙等。
4. 引导幼儿交流和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分享自己对不同形状的理解和想象,鼓励互相欣赏和提出建议。
教学延伸:
1. 可以引导幼儿制作不同形状的卡片,每个卡片上有一个形状和对应的生物特征,幼
儿可以玩猜猜游戏,通过描述生物特征来猜测卡片上的形状是什么。
2. 可以让幼儿在户外或教室里观察和找寻不同形状的物品,并记录下来。
回到教室后,可以再次进行创作,将观察到的物品形状和生物特征结合在一起进行绘画。
教学提示:
1.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不要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形式。
2.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提出建议,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3. 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关注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大班优秀美术教案《借形想象》及教学反思五篇
大班优秀美术教案《借形想象》及教学反思五篇第一篇:大班优秀美术教案《借形想象》及教学反思大班优秀美术教案《借形想象》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合理搭配色彩并进行大胆装饰,运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将拓墨色块添画成小动物,结合自己的作品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创意,体验创作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优秀美术《借形想象》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运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将拓墨色块添画成小动物。
2、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合理搭配色彩并进行大胆装饰。
3、结合自己的作品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创意,体验创作的乐趣。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棉签、8K正方形纸、水粉颜料(相邻色或相对色)、PPT等。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拓墨借形想象的经验。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创作的兴趣。
二、讲解示范——在互动中学习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将拓墨色块添画成小动物。
1、出示拓墨色块,观察它的形状。
教师:小朋友,你发现这是什么动物?2、幼儿进行各种猜想。
3、教师:想不出来没关系,我们换个角度,转个面来看一看,就会有新的发现。
4、教师:老师也动脑筋想一个和小朋友不一样的。
5、请一个幼儿上来进行创作,教师指导。
指导要点:正确定位合理搭配色彩进行装饰大胆想象,添画情节6、全体幼儿创作。
三、活动讲评。
1、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
2、欣赏讲评:请幼儿结合自己的作品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创意,在点评中指导孩子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合理搭配色彩并进行装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让孩子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延伸:1、区域活动:美工区,继续用拓墨色块添画其他的动物。
2、语言区:讲述添画后的故事。
教学反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借形想象》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借形想象》一、教学目标1.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形状和颜色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2.学习并掌握“借形想象”这一艺术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4.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准备1.根据《借形想象》这一主题准备素材和案例。
2.准备绘画工具和画纸。
3.布置教室环境,使其更适合艺术创作。
4.给学生准备一些参考资料,帮助他们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时间:5分钟首先,可以通过放映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或者观看一些短片的方式,让学生进入艺术的世界。
这些作品可以是一些富有创意和色彩的艺术品,也可以是一些有趣的艺术创意短片。
2. 引导时间:10分钟在介绍“借形想象”之前,要先向学生介绍如何发现生活中的形状和颜色。
通过让他们观察自己的周围,从家里的陈设、街上的建筑、自然界中的物体等等发现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并在心中有意地收集这些元素。
3. 分组活动时间:2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给出不同的形状和颜色,通过这些形状和颜色想象出不同的物体或场景。
例如,通过一些红色的线和圈,可以想象出一个火车头和车厢,或者想象出一个日落时的火烧云等等。
学生可以用绘画工具将自己的想象画下来。
4. 个人创作时间:30分钟在分组活动后,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创造自己的艺术作品。
通过他们搜集到的形状和颜色,以及之前的想象,他们可以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场景或构思。
5. 作品分享及点评时间:15分钟在学生完成作品后,给他们一些时间来分享自己的创意并接受老师或同学的点评。
老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评价,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彼此之间互相交流并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主题是“借形想象”,旨在通过观察和比较各种形状和颜色,培养学生创造力,并提高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一主题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行动快、充满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尝试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在保证一定的自由度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创作的质量。
借形想象 教案
借形想象教案教案标题:借形想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借形想象的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借形想象的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表达。
3.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借形想象的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借形想象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借形想象的案例和故事。
2.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准备相关的绘画、写作或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想象力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和描述他们看到的内容,并引出借形想象的概念。
2. 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借形想象的概念,即通过观察和想象,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些借形想象的案例和故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借形想象手法,并讨论其表达方式和效果。
4. 创造性实践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手工制作等方式,运用借形想象的技巧,创造出自己的作品,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5. 应用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借形想象的技巧,例如在解决问题、设计创意作品或进行表达交流时。
6. 总结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体会和收获,激发他们对借形想象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借形想象的创意比赛,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借形想象的习惯和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借形想象实践,如将数学与艺术相结合,进行创意设计和表达。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借形想象》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借形想象》
教学目标
1.了解“借形想象”这一艺术技法的特点和意义;
2.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尝试运用“借形想象”创作自己的作品;
3.加强幼儿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
1.通过展示几幅作品,引导幼儿认识“借形想象”这一艺术技法;
2.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这幅画是画了什么?”、“所有的画都是按照现实
来画的吗?”
示范
1.老师介绍“借形想象”用了什么材料和工具,如何使用,让幼儿大致了解;
2.老师展示自己完成的一幅作品,让幼儿看看是如何运用“借形想象”创作,带
着幼儿一起欣赏。
实践
1.老师分发材料和工具,如颜料、画笔、画纸等,让幼儿体验“借形想象”创作;
2.老师提供几个主题或者情境,比如“太阳下山了”、“小草在舞蹈”、“春天来了”,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创作作品。
分享
1.老师鼓励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了解不同的想象和创作方式;
2.老师引导幼儿交流并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提高幼儿的思考、表达与理解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演示—实验—创作—分享”的教学模式,让幼儿在互动探索中更
好地理解“借形想象”,及其在美术上的应用。
但在实践环节中,因为幼儿年龄较小,有些还不太会运用颜料和画笔进行创作,需要多加引导和教学。
另外,在分享环节中,有些幼儿还不太善于表达和交流,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帮助幼儿互相了解和学习,同时也要多给予幼儿积极的鼓励,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借形想象》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借形想象》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图像造型的基础知识,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2.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体验形态变化的乐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让幼儿认识物体的形态特征,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用途,培养幼儿的细致耐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神秘礼物:老师从盒子里面拿出一只纸杯,然后把它变成一个花瓶,在花瓶里插上几朵花,引导幼儿想象,让幼儿来猜这只纸杯是怎么变成花瓶的。
2.时尚造型:老师向幼儿展示一些有趣的造型,例如怪兽、小鸟等,让幼儿来猜测它们的名字,然后引导幼儿想象一下,如果把它们变成其他的形状,会是什么样子。
二、学习内容1.观察物体形态特征:老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物体,例如苹果、茶杯、钢笔等,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用途,然后让幼儿画出这些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2.培养形象思维:老师用画板展示一些简单的图形,例如三角形、矩形、圆形等,然后引导幼儿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些图形组合起来,会得到什么样的形状。
3.绘制造型图案:老师提供一些材料,例如彩纸、剪刀、胶水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创作自己的造型图案,然后展示出来。
三、课后延伸1.回家绘画:让幼儿回家继续创作,可以给幼儿一些线索和提示,例如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者画一个新的玩具等。
2.重温学习成果:下一次课堂开始前,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带到教室里,展示给其他同学看,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象。
3.素材收集:老师可以在教室里放置一些杂志、图片、海报等,让幼儿自由地查看和收集,以便在后续的课堂中作为创意的来源和灵感的发源地。
教学总结:通过这节课,幼儿了解了图像造型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手工制作,体验了形态变化的乐趣,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同时,幼儿也对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自己的细致耐心和创意思维能力。
小学美术《借型想象》教案
(三)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借型想象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将一个日常物品的形状转化为美术作品?”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练习。学生将尝试利用身边的物品,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小学美术《借型想象》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章《奇妙的想象》中的《借型想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借助不同物品的形状进行联想和想象;2.学习运用借型想象的方法创作美术作品,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3.掌握基础的绘画技巧,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表现自己的想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借型想象乐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美术素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借型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借型想象的概念。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较为有效。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上还存在困难,我考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适当增加互动环节,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让我印象深刻。他们积极思考、互相交流,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绘画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强绘画技巧的讲解和示范,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自己的想象呈现出来。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借形想象》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借形想象》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通过观察和表达艺术作品中的形状、颜色等要素,提升幼儿对艺术的感知能力;3.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和表达能力;4.学习通过借鉴他人的作品,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准备1.集体练习活动:铅笔、画笔、颜料、纸张、彩色纸、剪刀、胶水、瓶塞、卫生纸套筒等;2.展示物:《借形想象》艺术作品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展示《借形想象》艺术作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形状、颜色等要素,让幼儿对作品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 教学主体1)自由绘画阶段让幼儿用铅笔在纸上自由发挥,画出自己设想中的形状和图案。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颜色和线条,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借形想象阶段给幼儿分发彩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绘画的内容,在彩色纸上剪出相应的形状,再将其粘贴到绘画上。
通过借鉴他人的作品和思路,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交流分享阶段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并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老师也可以邀请幼儿谈谈借形想象的灵感来源,以及他们如何运用借鉴他人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3. 教学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观察《借形想象》艺术作品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自由绘画和借形想象的练习,幼儿不仅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还学会了从他人作品中借鉴灵感,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艺术作品来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和想象力,通过自由绘画和借形想象的练习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趣的想法和创意,展现出了他们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幼儿在自由绘画阶段可能存在对绘画材料使用不熟练的情况,需要老师进行指导和帮助。
其次,幼儿在借形想象阶段可能需要一些启示和引导,以更好地理解借鉴他人作品的意义和方法。
大班美术教案评价及教学反思《手型借形想象》
大班美术教案评价及教学反思《手型借形想象》教案简介本次教学活动针对大班幼儿,主题为《手型借形想象》。
本课程使用的媒介为绘画,重点介绍手的特征和形态,并通过“手型借形”让幼儿自主创作图画。
以下是课程具体内容:材料准备•各种颜色的色纸•颜料、毛笔、彩色笔•色笔切割器、剪刀等绘画工具上课内容1.引入环节: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不同形态和特征的手部图片,并请孩子们分别用语言描述出手型的不同特征。
2.操作环节:老师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颜料和色纸,以及毛笔、色笔等绘画工具进行画图。
接着,老师会开始示范如何用手型构建出不同的图案,并鼓励孩子们进行类似的尝试。
3.评价环节:在活动结束时,老师们会给每个孩子路过,评价他们作品的优劣及成功的表现。
同时,鼓励他们对别的孩子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论。
教案评价教案设计本次课程的设计以手型为切入点,通过“手型借形”让孩子们自由创作,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想象力,还能培养其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整个教案的设计非常有针对性,绘画材料丰富,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同时通过评价的形式让孩子们有一定的竞争意识。
教学实施整节课程的实施很流畅,老师们能够时刻关注着每个孩子的创作,给予适当的指导并纠正孩子们的错误。
同时,在引入环节中,老师们能够融合游戏的元素,增强孩子将主动积极参与课程的兴趣。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手的特征和手型构造,进而将这些概念转化为图画。
同时,通过自我创作和相互欣赏、评价可以促进孩子们交流合作,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扩大孩子们的社交圈子。
教学反思总的来说,本次教学的效果还是比较成功的。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可以改进和加强的地方:•引入环节过于简单,需要增加更多的趣味性,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整个教学流程需要更加充分的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征,让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
•老师评价孩子作品时,需要给予更加详细的指导,让孩子们更加清楚自己的表现优势以及其他方面的提升。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手型借形想象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手型借形想象教案教学背景在大班教育阶段,孩子们已经慢慢进入到探索世界的阶段。
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同时也在不断地发掘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此时,为了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美术活动来帮助他们实现这些目标。
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为“手型借形想象”,旨在帮助孩子们在绘画和造型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目标1.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2.通过手型的造型,帮助孩子们理解三维形状和构造。
3.培养孩子们对于色彩和形状的敏感度。
教学准备1.讲台板书,老师手绘的多种手型,相关的材料及工具。
2.紫色、红色、蓝色、黄色、黑色、白色、棕色、橙色等颜料、画笔、画纸等工具。
3.一个大筐、一张桌子、一张板凳。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老师从学生近期学习的内容入手,以引起学生注意。
例如,老师可以先问:“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手型?我们可以用手型做成什么东西呢?”等议题。
第二步:讲解老师在讲解时,可以用手型进行示范。
首先,讲师可以介绍不同的手型,如鸟嘴、螃蟹、毒蘑菇等。
接着,老师可以启示孩子们,让他们想想这些手型能够变成什么东西,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第三步:动手实践在孩子们全部理解了提示的情况下,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尝试用各式各样的颜料和形状来为这些手型添加更多的元素。
包含但不限于描绘眼睛、喙、毛发等等。
在孩子们画好的图片上,老师可以帮助他们做出一些判断和指导,以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第四步:小结在所有学生都绘画完成后,老师可以对于突出表现的学生作出称赞和鼓励,同时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审视作品从而了解到更多的绘画技巧和匠心独具创意作品。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由于老师所选择的案例的实用性限制,有些孩子在完成绘画时也存在了一定程度的依赖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加灵活地组织语言,更好地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有所创新。
同时,在绘画方面,孩子们需要继续学习,培养更高的颜色敏感度和更高的准确度,来打好将来的艺术基础。
随笔美术活动—拖色借形想象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
随笔美术活动—拖色借形想象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教案:课题:随笔美术活动—拖色借形想象教学目标:1.了解拖色、借形、想象这三个美术术语的含义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2.提高学生的绘画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3.让学生了解如何将日常生活中的元素融入到美术创作中,并且能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1.拖色——让颜色滑动出新意;2.借形——把握形状来探索意义;3.想象——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
教学重点:1.拖色、借形、想象的运用;2.作品创意性和表现力的培养;3.美术元素的运用和组合。
教学环节:1.导入:首先,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三个词:拖色、借形、想象,并且让学生自己猜测这三个词语的含义。
接下来,老师为学生们解释这三个术语的含义,并告诉他们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方式。
2.讲解:首先,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并讲解这些作品是如何运用拖色、借形、想象的方式而创作出来的。
然后,老师为学生们解释如何运用这三个术语来创作一幅作品。
3.实践:老师为学生们分组,让他们在课堂上自由创作一幅作品。
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觉自由使用颜色、形状和图案来组合,以达到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和思想的目的。
4.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小组评价作品的创意性和表现力。
老师也会给予评价和指导。
5.总结: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向学生们总结了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并提醒学生们在以后的美术创作中要注意运用这些技巧和思路。
同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并将美融入到美术创作中。
教学反思:这节课主旨是通过拖色、借形和想象等方式,启发学生在美术创作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导入环节,我为学生们列出了三个词语并让他们猜测,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在讲解环节中,我使用了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来举例,并让学生们学会了如何通过运用拖色、借形、想象等方式来创作一幅作品。
在实践环节上,我让学生分组创作,能够让学生们在创作中互相学习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美术活动《废旧纸屑变变变》说课稿
一、在内容的选择中,我本着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进行
大班的幼儿活泼好动,他们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一把沙、一块砖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手中的宝。
同时,在《纲要》中也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本次活动我选择了被人们所丢弃的废纸屑来作为幼儿创作的主体,这一内容的选择既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激发起幼儿的环保意识
《刚要》中也指出“要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因此,在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废旧纸屑的造型,引导幼儿进行借形想象、组合创造,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我班幼儿的当前发展需要。
二、说在目标的制定中,我本着根据年龄,多元发展的原则进行
首先,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发展情况,围绕本班幼儿的现有知识技能水平、兴趣需要等方面,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幼儿能够借助新的造型进行大胆想象,创作出有情节的组合、添加作品。
2.幼儿能够废物变宝贝的创作快乐,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说在准备活动的进行中,我本着考虑周全,注重细节的原则进行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并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在备教材的同时备幼儿。
物质准备当中,为了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我准备了精美的宝贝箱,提供了充足的、各种形状的废旧纸屑,同时,为了使其作品更有效果,让幼儿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成功获得自信,我为他们提供了带有画框的衬纸;为了让幼儿能够有充分选择的机会,我为其提供了不同的绘画工具,包括彩色水彩笔、油画棒等。
在经验准备中,我们与幼儿进行了我的宝贝的活动,使其了解宝贝的含义,为幼儿进行活动,增强其环保意识奠定基础。
三、说在活动过程进行中,我本着制造惊奇,层次清晰的原则进行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看一看,激发创作兴趣;其次,想一想,整理操作思路;然后,做一做,动手探索创作;最后,讲一讲,
分享交流作品,体验成功快乐。
第一个环节:看一看,激发创作兴趣。
这个环节我以我的宝贝来引发幼儿的兴趣,通过“宝贝变画“的游戏,吸引幼儿注意力,通过以“猜猜他是怎么变出来的”问话为引发活动的起点,使幼儿意识到碎纸屑的神奇妙用,并感受碎纸屑“变废为宝”的美,激发了幼儿的创作兴趣,为下一个环节动手创作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想一想,整理操作思路
在欣赏完老师宝贝变成的作品后,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被激发出来,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求也来尝试一下。
我分成三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来完成我的重难点突破,首先,我以:“他像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的问话来引导幼儿了解、体验借助单个图形进行想象的方法;以“他是怎么变的?变成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的问话来引发幼儿借助图形的组合进行想象的方法。
其次,在给大狮子找朋友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清创作步骤,最后利用图示的形式巩固幼儿如何借形想象、添加组合的来完成作品的方法。
通过这三步的支持,为幼儿接下来的创作活动整理好思路。
在这个环节中我认为让孩子们充分的说出自己对于图形的想象是非常有必要的,原因有2个,第一,它可以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操作步骤,为创作提供内容。
第二,它可以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拓展思路,吸纳别人的创意的同时来完善自己的想法。
第三个环节:做一做,动手探索创作
《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教师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多地去说教,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孩子。
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有个人特色的作品来,在肯定大部分幼儿创作的基础上,重点观察指导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允许他临摹范例上的有的内容,也可以允许他学习同伴的作品,更多地是教师用语言去帮助他开导思路,“你觉得他像什么?”“转一转,看一看,它会变成什么?”“你觉得这两个图形组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这个环节,老师要善于观察操作过程中变形、组合巧妙的作品同全体幼儿分享,引导幼儿完成作品。
这一环节既包括活动的重点,又含有难点在里面,是针对于个体的施教,因此,在教师的细心的观察和正确的引导下,更能够体现幼儿的个性表达,同时,也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第四个环节:讲一讲,分享交流作品,体验成功快乐
《纲要》指出“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喜欢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
纳并期待别人给予的赞赏。
”我们知道,作品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载体,是幼儿表达情感的特殊语言。
因此,我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同时也会提示幼儿用自己的视角来评价他人的作品:“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呢?”、“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在评价的同时,幼儿能够提取出与自己共鸣的地方,同时也能够发现自己在创作中缺少的元素,这种自评与他评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彼此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幼儿在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和骄傲。
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幼儿正确的评价观,为其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
四、在教法的运用上,我本着好奇驱动,灵活运用的原则来实现教育行为
教要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幼儿的实际状况,我采用了好奇驱动法、示范与范例法、观察分析法、图示法、操作法来帮助幼儿建立起各种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大胆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整个活动,我遵循着让孩子“玩得开心,做得自由”的理念,以《纲要》精神为依据,以“来之幼儿,还之幼儿”为突破口,使幼儿的操作能力、创作能力、语言表达力、环保意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附教案:
借形想象:废旧纸屑大变身
执教教师:王玮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借助新的造型进行大胆想象,创作出有情节的组合、添加作品。
2.幼儿能够废物变宝贝的创作快乐,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油画棒、水彩笔、剪纸碎片、胶棒、底色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教师的示范,激发幼儿借形想象的兴趣
1.教师出示宝贝盒,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1)这是我的宝贝盒,请大家猜猜这里面是什么?
(2)教师出示里面的宝贝——这些你们丢掉的废纸屑,都是我的宝贝,他们的本领可大了,今天他们就和小朋友一起来变出一幅宝贝画。
二、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互动操作,引导其进行借形想象
1.通过单片纸屑的想象,帮助幼儿理解借形想象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张碎纸屑,问:我的这件宝贝像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教师再出示一张碎纸屑,问:大家看看,他像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转一转又变成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通过两片以上纸屑的组合,以及单片纸的添画帮助幼儿建立事物关系,为幼儿情景创作奠定基础
(1)看,王老师用这两片纸宝贝进行组合,变成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进行不同组合衔接点的变化
(2)我还缺少一颗大树,找呀找,实在找不出大树,可怎么办?
——教师进行添画示范,我是怎么解决没有大树这个问题的?
(3)我不仅用我的宝贝画出了一幅画,在画里面还有故事呢——教师进行背景的添加,完成3.教师通过图示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创作过程的回忆,为个体创作提供条件
(1)请你想一想,我在创作这幅神奇的画的时候,最先干了什么?——找一找我最喜欢的宝贝
(2)然后呢?——想一想,这片宝贝像什么的哪一部分
(3)接着呢?——拼一拼,给宝贝找个朋友组合在一起,变成我想要的;没办法组合的用笔进行添加,让纸片宝贝变个样
(4)最后呢?——讲一讲,把我的作品进行讲述,根据我自己的故事,填画出需要的背景,变成一幅神奇的宝贝故事画
三、幼儿明确作画要求,进行自由创作
1.你们想不想也用这些废纸屑来创作一幅神奇的故事画?
2.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不同的衬纸,你可以自由选择然后进行创作。
四、作品交流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我们用这些废纸屑变成了什么,我的作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2.欣赏同伴作品,相互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