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全等三角形

合集下载

全等三角形课件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等三角形课件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解:∵∠A=50°,∠B=48°, ∴∠C=180°-50°-48°=82°. 又∵△ABC≌△DEF, ∴∠C=∠F,∴∠F=82°. ∵DE的对应边为AB,所以DE=AB, ∴AB=10 cm.
【点悟】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解决问 题时,应注意不要将对应边(对应角)弄错,也就是要求在表 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书写规范.
解: △ABD≌△ACD,BD=CD,∠B=∠C,理由如下: 由AD平分∠BAC,知∠1=∠2。 因此,将图1沿AD对折时,射线AC与射线AB重合。 ∵AB=AC, ∴点C与点B重合,也就是△ACD与△ABD重合(图2)
∴ △ABD≌△ACD (___全__等__三__角__形___的__定__义__)_____
•1.4 全等三角形
浙教版 八年级上
学习目标
1.理解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 形的对应元素的概念;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3.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
观察图中的各对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把每一对中的两个 图形叠在一起,它们能重合吗?
每对图形的形状和 大小都相同经过平 移旋转之后叠在一
等, 2.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 在对应的位置上。 几何表示: ∵△ABC≌△ A′B′C′ , ∴AB = A′B′、BC = B′C′、CA = C′A′, ∠A=∠A′、 ∠B=∠B′、 ∠C=∠C′.
如图,△ABC≌△A’B’C’,则:
对应顶点是_A__和__A__’__,__B__和__B__’__,__C__和__C_’_ 对应边是_B_C__和__B__’__C_’__,___A_B__和__A__’__B__’__,__C__A_和__C__’__A__’_ 对应角是___∠_A__和__∠__A_’__,___∠_B__和__∠__B_’__,___∠_C__和__∠_C__’_______.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教案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教案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掌握SSS、SAS、ASA、AAS四种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此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对于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学生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掌握SSS、SAS、ASA、AAS四种判定方法。

2.能够运用判定方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SSS、SAS、ASA、AAS四种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以及运用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图形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总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折叠、拼接等,增强直观感受。

3.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图形实例和相关的练习题。

2.教具:三角板、直尺、剪刀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判断三角形全等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图形,如自行车三角架、三角尺等,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如:–SSS: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两边和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两角和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三角形的画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图形的认识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角形全等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采用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3.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三角板和尺子等绘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利用三角板和尺子,自己动手画出全等的三角形,并通过比较,验证自己的结论。

4.巩固(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判断三角形全等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除了三角形,其他多边形有没有类似全等的概念?全等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浙教版八上数学第三讲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浙教版八上数学第三讲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第三讲 全等三角形【要点预习】1.全等图形的概念:能够 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2.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 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两个三角形 时,能互相 的顶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 互相 的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互相 的角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 .【课前热身】1.边长都是5cm 的两个正方形 (填“是”或“不是”)全等图形.2.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 (填“是”或“不是”)全等图形.3. 把四边形ABCD 绕点A 旋转120°变到四边形AEFG 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EFG ________全等图形.4. 全等图形的面积一定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讲练互动】【例1】如图,△ABC ≌△ADE ,∠E 和∠C 是对应角,AB 与AD 是对应边,写出另外两组对应边和对应角.【变式训练】1.如图,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和C ,D 和E 是对应点. (1)用符号表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用等号表示各对应角,对应边之间的关系; (3)请在图中找出与∠BAD 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例2】若把四边形ABCD 沿AC 对折后,点B 与点D 重合,点E 是AC 上任意一点,那么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你是如何判断的?【变式训练】2.如图,AD 是∠BAC 的平分线,且AB =AC ,则△ABD 与△ACD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若∠B =18°,你能求出∠C 的度数吗?CA B21D【同步测控】1.下列图形中被虚线分成的两部分不是全等图形的是 ( )梯形C .圆D .平行四边形B .矩形 A .2. 全等三角形是 ( )A.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B.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D.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3. 如图,△ABC ≌△BAD ,A 和B ,C 和D 分别是对应顶点,若AB =6cm ,AC =4cm ,BC =5cm ,则AD 的长为 ( )A.4cmB.5cmC.6cmD.以上都不对4.如图,已知△ABC ≌△DAE ,BC =2,DE =5,则CE 的长为 ( )A.2B.2.5C.3D.3.55.△ABC 与△DFE 是全等三角形,A 与D 对应,B 与F 对应,则按标有字母的线段计算,图中相等的线段有( )A . 1组B . 2组C . 3组D . 4组 6.如图所示,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C 、BC 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 的度数为( )A.15°B.20°C.25° D. 30°7.如图所示,△ABC≌△AEF,AB =AE ,∠B=∠E,则下列结论:①AC=AF ;②∠FAB=∠EAB;③EF=BC ;④∠EAB=∠FAC.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8.如图所示,△ABC≌△CDA,且AB =CD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1=∠2B. AC =CAC. ∠B=∠DD. AC =BC9. 如图所示,AD 是△ABC 的中线,∠ADC=45°,把△ADC 沿AD 对折,使点C 落在点C´的位置,则图中的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是( )A. △ADCB. △BDC´C. △ADC´D. 不存在 10. 如图,△ABD ≌△ACE ,则∠ABD 的对应角_________.11. 如图,△ABC ≌△AED ,若AB=AE ,∠1=27°,则∠212.已知:如图,△OAD ≌△OBC ,且∠O =70°,∠C =25°则∠AEB = 度.13. 如图所示,△ABE ≌△ACD ,∠B =70°,∠AEB =75°则∠CAE =__________°.14.如图,已知△ABC ≌△DEF ,若BE =3,则CF 等于多少?请说明理由.15.如图,△ABN ≌△ACM ,∠B 和∠C 是对应角,AB 与AC 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和对应角.16.如图所示,已知AB =CD ,BE =DF ,△ABE ≌△CDF ,求证:AB ∥CD ,AE ∥CF .17.如图是用10根火柴棒搭成的一个三角形,你能否移动其中的3根,摆出一对全等的三角形?画出你的修改方案.移动其中4根能否摆出一对全等三角形?请画图说明,并与同伴交流.18.如图,在△ABC 中,AD 既是BC 边上的高,又是BC 边上的中线,则AB =AC .试说明理由(填空). 解: ∵AD 是BC 边上的高(已知)∴∠ADB = =Rt ∠(三角形的高的意义)当把图形沿AD对折时,射线BD与DC.∵BD=CD( 的意义)∴点B与点重合,∴△ABD与△ACD,∴△ABD△ACD,∴AB=AC( )19.下面是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如图1所示.在A点有一只蚂蚁沿格线(虚线)爬行到B点,爬行路径正好把大正方形分割成全等的两个图形.请在图2的a、b、c三个4×4正方形方格中分别画出三种不同的走法,把每个大正方形都分成两个全等图形.bca图1 图2【提高训练】20.如图所示,△ABC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若∠B=40°,∠C=30°.(1)顺时针旋转多少度时,旋转后的△AB'C'的顶点C'与原三角形的顶点B和A在同一直线上?(原△ABC是指开始位置)(2)再继续旋转多少度时,点C、A、C'在同一直线上?21.如图(1)所示,把△ABC沿直线BC移动线段BC那样长的距离可以变到△ECD的位置;如图(2)所示,以BC为轴把△ABC翻折180°,可以变到△DBC的位置;如图(3)所示,以点A为中心,把△ABC 旋转180°,可以变到△AED的位置,像这样,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 在全等变换中可以清楚地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以上的三种全等变换分别叫平移变换、翻折变换和旋转变换.问题:如图(4),△ABC≌△DEF,B和E、C和F是对应顶点,问通过怎样的全等变换可以使它们重合,并指出它们相等的边和角.。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全等三角形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全等三角形

被你拥抱过,览了 被你默诵过,懂了 被你翻开又合起 被你动了奶酪和心思
不舍你的过往 和过往的你 记挂你的现今 和现今的你 遐想你的将来 和将来的你 难了难了 相思可以这一世
---------------------------------- 谢谢喜欢 ----------------------------------
你想,或者不想 我都在这里,忆你、惜你 忆你来时莞尔 惜你别时依依
你忘,或者不忘 我都在这里,念你、羡你 念你袅娜身姿 羡你悠然书气
人生若只如初见 任你方便时来 随你心性而去 却为何,有人 为一眼而愁肠百转 为一见而不远千里
晨起凭栏眺 但见云卷云舒 风月乍起 春寒已淡忘 如今秋凉甚好 几度眼迷离
感谢喧嚣 把你高高卷起 砸向这一处静逸 惊翻了我的万卷 和其中的一字一句 幸遇只因这一次
已知△ABD≌△ACE,且 AB=8,DB=7,AD=6则BE=
C D
1
A
EB
A
2、如图,已知△ABC≌△DFE,
CE BF
且AC与DE是对应边,若BE=14,
FC=4,则BC=
9.
D
4: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且△ABC≌ △DEF,
若BF=1cm,BC=4cm,求线段BE的长. A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课件
仔细观察下列各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如果把这些形状和大小一样的图形叠 合起来,会重合吗?
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它们是全等图形吗?
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 因此它们不是全等图形.
(A’)A
B’
A’
(B’)
(C’)
B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知识点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知识点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知识点全等三角形指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它们的三条边及三个角都对应相等,为大家准备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知识点,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知识点①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 SSS ”);②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 SAS ”);③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 ASA ”);④ 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 AAS ”);⑤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 HL ”).课后练习1.下列关系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的是( )A.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和速度;B.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C.买同样的作业本所要的钱数和作业本的数量;D.人的体重与身高2.下列函数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A.y=4x+1B.y=2x2C.y=- xD.y= 3.下列说法中不成立的是( )A.在y=3x-1中y+1与x成正比例;B.在y=- 中y与x成正比例C.在y=2(x+1)中y与x+1成正比例;D.在y=x+3中y与x成正比例4.若函数y=(2m+6)x2+(1-m)x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 )A.m=-3B.m=1C.m=3D.m>-35.已知(x1,y1)和(x2,y2)是直线y=-3x上的两点,且x1>x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 )A.y1>y2B.y16.形如___________的函数是正比例函数.7.若x、y是变量,且函数y=(k+1)xk2是正比例函数,则k=_________.8.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

1.4 全等三角形八年级上册数学浙教版

1.4 全等三角形八年级上册数学浙教版
C. D.
B
选项
是不是全等图形
理由
不是
大小不相同,不能完全重合.

能够完全重合.
不是
形状不相同,不能完全重合.
不是
形状不相同,不能完全重合.
[解析]
知识点2 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重点
1.全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定义
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对应元素
对应顶点
两个三角形重合时,能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
和 , 和 , 和 .
对应元素
对应边
两个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和 , 和 , 和 .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4 全等三角形
学习目标
1.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并能运用其判断两个图形是不是全等图形.
2.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并能正确地找出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
3.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4.能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1 全等图形
1.定义: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注意 两个图形是否为全等图形与图形的位置无关,唯一的标准是能够完全重合.
2.特点: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典例1 (原创题)下列各组图形中,是全等图形的是( )
A. B.
1679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用“ ”表示全等
2.确定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
(1)图形特征法:①最长边对最长边,最短边对最短边.②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
(2)位置关系法:①公共角(对顶角)为对应角,公共边为对应边.②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③对应边的对角为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八年级上册数学浙教版

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八年级上册数学浙教版

如果可以用“角边角”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也可以转化为用“角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反之亦然
3.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灵活选用
已知条件
作出图形
是否全等
形成结论
三条边

两边一角
两边夹角

两边对角
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求线段长的步骤
本节知识归纳
中考常考考点
难度
常考题型
考点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主要考查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考点2: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应用,主要考查在三角形中求线段长(或周长),或解决实际问题.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几何语言:如图所示, , ,点 是直线 上任意一点, .
典例5 如图,在 中, ,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 于点 , , 的周长为 ,求线段 的长.
解: 为 的垂直平分线, , . , .
典例6 [2022·义乌期末] 如图,在 和 中,点 , , , 在同一直线上,已知 ,且 ,若利用“ ”证明 ,则需添加的条件是( )
A. B. C. D.
C
[解析] 需添加的条件是 .理由: , .在 和 中,∵ .
例题点拨
知识点7 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角角边( ) 重点
选择题、填空题
考点3: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应用,主要考查在图形中求图形的面积.
选择题、填空题
考点1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典例9 [2021·杭州中考改编] 在① ,② ,③ 这三个条件中选择其中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完成问题的解答.问题:如图,在 中, ,点 在 边上(不与点 ,点 重合),点 在 边上(不与点 ,点 重合),连结 , , 与 相交于点 .若____________,求证: .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总结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总结

全等三角形(一)SSS【知识要点】1.全等图形定义: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性质:(1)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1)表示方法: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 如DEF ABC ∆∆与全等,记作ABC ∆≌DEF ∆ (2)符号“≌”的含义:“∽”表示形状相同,“=”表示大小相等,合起来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这就是全等.(3)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4)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与成“边边边”或“SSS ”. 【典型例题】例1.如图,ABC ∆≌ADC ∆,点B 与点D 是对应点,︒=∠26BAC ,且︒=∠20B ,1=∆ABC S ,求ACD D CAD ∠∠∠,,的度数及ACD ∆的面积.例2.如图,ABC ∆≌DEF ∆,cm CE cm BC A 5,9,50==︒=∠,求EDF ∠的度数及CF 的长. 例3.如图,已知:AB=AD ,AC=AE ,BC=DE ,求证:CAD BAE ∠=∠例4.如图AB=DE ,BC=EF ,AD=CF ,求证:(1)ABC ∆≌DEF ∆(2)AB//DE ,BC//EF例5.如图,在,90︒=∠∆C ABC 中D 、E 分别为AC 、AB 上的点,且BE=BC ,DE=DC ,求证:(1)AB DE ⊥;(2)BD 平分ABC ∠【巩固练习】1.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形状一定相同;②若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③若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④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的大小一定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2.如图,ABD ∆≌CDB ∆,且AB 和CD 是对应边,下面四个结论中 不正确的是( )A 、CDB ABD ∆∆和的面积相等 B 、CDB ABD ∆∆和的周长相等C 、CBD C ABD A ∠+∠=∠+∠ D 、AD//BC 且AD=BC3.如图,ABC ∆≌BAD ∆,A 和B 以及C 和D 分别是对应点,如果︒=∠︒=∠35,60ABD C ,则BAD ∠的度数为( )A 、︒85B 、︒35C 、︒60D 、︒804.如图,ABC ∆≌DEF ∆,AD=8,BE=2,则AE 等于( ) A 、6 B 、5 C 、4 D 、35.如图,要使ACD ∆≌BCE ∆,则下列条件能满足的是( ) A 、AC=BC,AD=CE ,BD=BE B 、AD=BD ,AC=CE ,BE=BD C 、DC=EC ,AC=BC ,BE=AD D 、AD=BE ,AC=DC ,BC=EC6.如图,ABE ∆≌DCF ∆,点A 和点D 、点E 和点F 分别是对应点,则AB= ,=∠A ,AE= ,CE= ,AB// ,若BC AE ⊥,则D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B第6题图DF 与BC 的关系是.7.如图,ABC ∆≌AED ∆,若=∠︒=∠︒=∠︒=∠BAC C EAB B 则,45,30,40 ,=∠D ,=∠DAC .8.如图,若AB=AC ,BE=CD ,AE=AD ,则ABE ∆ ACD ∆,所以=∠AEB ,=∠BAE ,=∠BAD .9.如图,ABC ∆≌DEF ∆,︒=∠90C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互余与F C ∠∠ B 、互补与F C ∠∠C 、互余与E A ∠∠D 互余与D B ∠∠10.如图,ACF ∆≌DBE ∆,cm CD cm AD ACF E 5.2,9,110,30==︒=∠︒=∠,求D ∠的度数及BC 的长.11.如图,在ABD ABC ∆∆与中,AC=BD ,AD=BC ,求证:ABC ∆≌ABD ∆全等三角形(一)作业1.如图,ABC ∆≌CDA ∆,AC=7cm ,AB=5cm.,则AD 的长是( ) A 、7cm B 、5cm C 、8cm D 、无法确定2.如图,ABC ∆≌DCE ∆,︒=∠︒=∠62,48E A ,点B 、C 、E 在同一直线上,则ACD ∠的度数为( )A 、︒48B 、︒38C 、︒110D 、︒62BA CD E 第7题图第8题图ABC DBC第9题题图AEAD C3.如图,ABC ∆≌DEF ∆,AF=2cm,CF=5cm ,则AD= . 4.如图,ABE ∆≌ACD ∆,︒=∠︒=∠25,100B A ,求BDC ∠的度数.5.如图,已知,AB=DE ,BC=EF ,AF=CD ,求证:AB//CD 6.如图,已知AB=EF ,BC=DE ,AD=CF , 求证:①ABC ∆≌FED ∆②AB//EF7.如图,已知AB=AD ,AC=AE ,BC=DE ,求证:CAE BAD ∠=∠AB DEFED全等三角形(二)【知识要点】定义: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几何表示如图,在ABC ∆和DEF ∆中,ABC EF BC E B DEAB ∆∴⎪⎩⎪⎨⎧=∠=∠=≌)(SAS DEF ∆【典型例题】【例1】 已知:如图,AB=AC ,AD=AE ,求证:BE=CD.【例2】 如图,已知:点D 、E 在BC 上,且BD=CE ,AD=AE ,∠1=∠2,由此你能得出哪些结论?给出证明.【例3】 如图已知:AE=AF ,AB=AC ,∠A=60°,∠B=24°,求∠BOE 的度数.C AD B EC【例4】如图,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ADE是等边三角形,求证:①CE=AC+DC;②∠ECD=60°.【例5】如图,已知△ABC、△BDE均为等边三角形。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知识点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知识点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知识点
知识点
一、定义
1.全等形:形状大小相同,能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
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
二、重点
1.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
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
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
AAS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开业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
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
4.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
距离相等.
5.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课后练习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的精彩内容请点击初二数学知识点栏目了解详情,预祝大家在新学期可以更好的学习。

浙教版八上第一章1.3全等三角形概念及性质

浙教版八上第一章1.3全等三角形概念及性质

1.3全等三角形概念及性质知识点梳理1、全等图形(1)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3)三角形全等的符号“全等”用符号“≌”表示.注意:在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4)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把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说明: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以及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③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2)关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应注意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理论依据,应用时要会找对应角和对应边.②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概念,一般地:对应边、对应角是对两个三角形而言,而对边、对角是对同一个三角形的边和角而言的,对边是指角的对边,对角是指边的对角.题型梳理题型一全等图形辨析及性质1.下列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③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小明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后总结了以下结论:①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③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图形;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A.1B.2C.3D.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D.所有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一定是全等图形B.两个等边三角形是全等图形C.两个全等图形的面积一定相等D.若两个图形周长相等,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5.下列说法:①全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为()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下列各组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B.C.D.7.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列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8.我们知道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因此,如果两个四边形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四边形全等,也就是说,当两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四条边都分别对应相等时,这两个四边形全等.请借助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解决有关四边形全等的问题.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中,AB=A′B′,BC=B′C′,∠B=∠B′,∠C=∠C′,现在只需补充一个条件,就可得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下列四个条件:①∠A=∠A′;②∠D=∠D′;③AD=A′D′;④CD=C′D′(1)其中,符合要求的条件是.(直接写出编号)(2)选择(1)中的一个条件,证明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题型二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1.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A.72°B.60°C.50°D.58°2.如图,点E,F在线段BC上,△ABF与△DCE全等,点A与点D,点B与点C是对应顶点,AF与DE交于点M,则∠DCE=()A.∠B B.∠A C.∠EMF D.∠AFB3.如图,△ACB≌△A′CB′,∠ACA′=30°,则∠BCB′的度数为()A.20°B.30°C.35°D.40°4.如图,△ABC≌△ADE,∠B=80°,∠C=30°,∠DAC=35°,则∠EAC的度数为()A.40°B.35°C.30°D.25°5.如图,△AOB≌△ADC,点B和点C是对应顶点,∠O=∠D=90°,记∠OAD=α,∠ABO=β,当BC∥OA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α=βB.α=2βC.α+β=90°D.α+2β=180°6.如图,△ACB≌△A′CB′,∠BCB′=30°,则∠ACA′的度数为()A.20°B.30°C.35°D.40°7.如图,△ABC≌△A′B′C,∠ACB=90°,∠A′CB=20°,则∠BCB′的度数为()A.20°B.40°C.70°D.90°8.如图,已知△ABC≌△ADE,若∠B=40°,∠C=75°,则∠EAD的度数为()A.65°B.70°C.75°D.85°9.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A.50°B.58°C.60°D.72°10.如图,△ABC≌△A′B′C′,其中∠A=36°,∠C′=24°,则∠B=.11.如图,D在BC边上,△ABC≌△ADE,∠EAC=40°,则∠B的度数为.12.已知:如图,△OAD≌△OBC,且∠O=70°,∠C=25°,则∠AEB=度.13.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度.14.如图,若△OAD≌△OBC,且∠O=65°,∠C=20°,则∠OAD=度.15.如图,A、C、N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在△ABC中,∠A:∠ABC:∠ACB=3:5:10,若△MNC≌△ABC,则∠BCM:∠BCN=.16.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度.17.如图,△ABC≌△ADE,且AE∥BD,∠BAD=130°,则∠BAC度数的值为.18.如图,已知△ABC≌△ADE,若∠A=60°,∠B=40°,则∠BED的大小为.19.如图,△ABC≌△ADE,BC的延长线分别交AD,DE于点F,G,且∠DAC=10°,∠B=∠D=25°,∠EAB=120°,求∠DFB和∠DGB的度数.20.如图,在△ABC≌△DEC,点D在AB上,且AB∥CE,∠A=75°,求∠DCB的度数.题型三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1.如图:若△ABE≌△ACF,且AB=5,AE=2,则EC的长为()A .2B .2.5C .3D .52.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3,4,5,△DEF 的三边长分别为3,3x ﹣2,2x +1,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 的值为( )A .2B .2或73C .73或32D .2或73或32 3.如图,△ABC ≌△DEF ,BC =7,EC =4,则CF 的长为( )A .2B .3C .5D .74.如图,已知△ABC ≌△ADE ,若AB =7,AC =3,则BE 的值为 .5.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2、5、x ,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y 、2、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 +y = .6.已知△ABC 三边长分别为3,5,7,△DEF 三边长分别为3,3x ﹣2,2x ﹣1,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 为 .7.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3、5、x ,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y 、3、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 ﹣y = .8.如图,△ACF ≌△ADE ,AD =12,AE =5,求DF 的长.题型五全等三角形性质综合运用1.如图,已知△ABE≌△ACD,∠1=∠2,∠B=∠C,不正确的等式是()A.AB=AC B.∠BAE=∠CAD C.BE=DC D.AD=DE2.如图,若△ABC≌△ADE,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A.AC=DE B.∠BAD=∠CAE C.AB=AE D.∠ABC=∠AED 3.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其中正确的是()①AC=AF,②∠F AB=∠EAB,③EF=BC,④∠EAB=∠F AC,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4.如图所示,△ABD≌△CDB,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BD和△CDB的面积相等B.△ABD和△CDB的周长相等C.∠A+∠ABD=∠C+∠CBD D.AD∥BC,且AD=BC5.如图,点D,E在△ABC的边BC上,△ABD≌△ACE,其中B,C为对应顶点,D,E 为对应顶点,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AC=CD B.BE=CD C.∠ADE=∠AED D.∠BAE=∠CAD 6.如图,AB∥ED,CD=BF,若△ABC≌△EDF,则还需要补充的条件可以是()A.AC=EF B.BC=DF C.AB=DE D.∠B=∠E7.如图,△ABC≌△ADE,线段BC的延长线过点E,与线段AD交于点F,∠ACB=∠AED =105°,∠CAD=5°,∠B=50°,则∠DEF的度数.8.如图,已知△ABC≌△DEB,点E在AB上,DE与AC相交于点F,(1)当DE=8,BC=5时,线段AE的长为;(2)已知∠D=35°,∠C=60°,①求∠DBC的度数;②求∠AFD的度数.9.如图,△ABD≌△EBC,AB=3cm,BC=6cm,(1)求DE的长.(2)若A、B、C在一条直线上,则DB与AC垂直吗?为什么?10.如图,已知△ABC≌△DEB,点E在AB上,DE与AC相交于点F,若DE=10,BC=4,∠D=30°,∠C=70°.(1)求线段AE的长.(2)求∠DBC的度数.答案与解析题型一全等图形辨析及性质1.下列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③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可得答案.【解答】解:①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说法正确;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说法正确;③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法错误;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说法正确;故选:D.2.小明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后总结了以下结论:①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③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图形;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A.1B.2C.3D.4【分析】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①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正确;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正确;③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图形,错误;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正确.故选: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D.所有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分析】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做题时严格按定义逐个验证.全等形的面积和周长相等.【解答】解:A、全等三角形不仅仅形状相同而且大小相同,错;B、全等三角形不仅仅面积相等而且要边、角完全相同,错;C、全等则重合,重合则周长与面积分别相等,则C正确.D、完全相同的等边三角形才是全等三角形,错.故选:C.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一定是全等图形B.两个等边三角形是全等图形C.两个全等图形的面积一定相等D.若两个图形周长相等,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分析】依据全等图形的定义和性质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全等的两个图形的面积、周长均相等,但是周长、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全等.故选:C.5.下列说法:①全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为()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分析】根据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知进行做题,对选项逐一进行验证,符合性质的是正确的,与性质、定义相矛盾的是错误的.【解答】解:由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可知:全等的图形是完全重合的,所以①全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是正确的;重合则对应边、对应角是相等的,周长与面积也分别相等,所以①②③④都正确的.故选:D.6.下列各组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全等形是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故本选项正确.B、圆内两条相交的线段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C、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不相等,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D、两只眼睛下面的嘴巴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7.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列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乙、丙.【分析】甲不符合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方法,乙可运用SAS判定全等,丙可运用A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解答】解:由图形可知,甲有一边一角,不能判断两三角形全等,乙有两边及其夹角,能判断两三角形全等,丙得出两角及其一角对边,能判断两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乙丙正确.故答案为:乙、丙.8.我们知道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因此,如果两个四边形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四边形全等,也就是说,当两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四条边都分别对应相等时,这两个四边形全等.请借助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解决有关四边形全等的问题.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中,AB=A′B′,BC=B′C′,∠B=∠B′,∠C=∠C′,现在只需补充一个条件,就可得四边形ABCD≌四边形A′B ′C ′D ′.下列四个条件:①∠A =∠A ′;②∠D =∠D ′;③AD =A ′D ′;④CD =C ′D ′(1)其中,符合要求的条件是 ①②④ .(直接写出编号)(2)选择(1)中的一个条件,证明四边形ABCD ≌四边形A ′B ′C ′D ′.【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得到结论;(2)连接AC 、A ′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符合要求的条件是①②④,故答案为:①②④;(2)选④,证明:连接AC 、A ′C ′,在△ABC 与△A ′B ′C ′中,{AB =A′B′∠B =∠B′BC =B′C′,∴△ABC ≌△A ′B ′C ′(SAS ),∴AC =A ′C ′,∠ACB =∠A ′C ′B ′,∵∠BCD =∠B ′C ′D ′,∴∠BCD ﹣∠ACB =∠B ′C ′D ′﹣∠A ′C ′B ′,∴∠ACD =∠A ′C ′D ′,在△ACD 和△A ′C ′D 中,{AC =A′C′∠ACD =∠A′C′D′CD =C′D′,∴△ACD ≌△A ′C ′D ′(SAS ),∴∠D =∠D ,∠DAC =∠D ′A ′C ′,DA =D ′A ′,∴∠BAC +∠DAC =∠B ′A ′C ′+∠D ′A ′C ′,即∠BAD =∠B ′A ′D ′,∴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A ′B ′C ′D ′中,AB =A ′B ′,BC =B ′C ′,AD =A ′D ′,DC =D ′C ′,∠B=∠B′,∠BCD=∠B′C′D′,∠D=∠D′,∠BAD=∠B′A′D′,∴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题型二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1.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A.72°B.60°C.50°D.58°【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2=58°;然后由全等三角形是性质得到∠1=∠2=58°.【解答】解:如图,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2=180°﹣50°﹣72°=58°.∵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2=58°.故选:D.2.如图,点E,F在线段BC上,△ABF与△DCE全等,点A与点D,点B与点C是对应顶点,AF与DE交于点M,则∠DCE=()A.∠B B.∠A C.∠EMF D.∠AFB【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到问题的选项.【解答】解:∵△ABF与△DCE全等,点A与点D,点B与点C是对应顶点,∴∠DCE=∠B,故选:A.3.如图,△ACB≌△A′CB′,∠ACA′=30°,则∠BCB′的度数为()A.20°B.30°C.35°D.40°【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B=∠A′CB′,根据角的和差计算得到答案.【解答】解:∵△ACB≌△A′CB′,∴∠ACB=∠A′CB′,∴∠ACB﹣∠A′CB=∠A′CB′﹣∠A′CB,即∠BCB′=∠ACA′,又∠ACA′=30°,∴∠BCB′=30°,故选:B.4.如图,△ABC≌△ADE,∠B=80°,∠C=30°,∠DAC=35°,则∠EAC的度数为()A.40°B.35°C.30°D.25°【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求出∠BAC,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DAE=∠BAC,然后根据∠EAC=∠DAE﹣∠DAC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B=80°,∠C=30°,∴∠BAC=180°﹣80°﹣30°=70°,∵△ABC≌△ADE,∴∠DAE=∠BAC=70°,∴∠EAC=∠DAE﹣∠DAC,=70°﹣35°,=35°.故选:B.5.如图,△AOB≌△ADC,点B和点C是对应顶点,∠O=∠D=90°,记∠OAD=α,∠ABO=β,当BC∥OA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α=βB.α=2βC.α+β=90°D.α+2β=180°【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B=A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AO =∠CAD,然后求出∠BAC=α,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ABC,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表示出∠OBC,整理即可.【解答】解:∵△AOB≌△ADC,∴AB=AC,∠BAO=∠CAD,∴∠BAC=∠OAD=α,在△ABC中,∠ABC=12(180°﹣α),∵BC∥OA,∴∠OBC=180°﹣∠O=180°﹣90°=90°,∴β+12(180°﹣α)=90°,整理得,α=2β.故选:B.6.如图,△ACB≌△A′CB′,∠BCB′=30°,则∠ACA′的度数为()A.20°B.30°C.35°D.40°【分析】本题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找清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即可.【解答】解:∵△ACB≌△A′CB′,∴∠ACB=∠A′CB′,即∠ACA′+∠A′CB=∠B′CB+∠A′CB,∴∠ACA′=∠B′CB,又∠B′CB=30°∴∠ACA′=30°.故选:B.7.如图,△ABC≌△A′B′C,∠ACB=90°,∠A′CB=20°,则∠BCB′的度数为()A.20°B.40°C.70°D.90°【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ACB=∠A′CB′,所以∠BCB′=∠BCB′,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解:∵△ACB≌△A′CB′,∴∠ACB=∠A′CB′,∴∠BCB′=∠A′CB′﹣∠A′CB=70°.故选:C.8.如图,已知△ABC≌△ADE,若∠B=40°,∠C=75°,则∠EAD的度数为()A.65°B.70°C.75°D.85°【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和∠E,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ABC≌△ADE,∠B=40°,∠C=75°,∴∠B=∠D=40°,∠E=∠C=75°,∴∠EAD=180°﹣∠D﹣∠E=65°,故选:A.9.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A.50°B.58°C.60°D.72°【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解答即可.【解答】解:∵两个三角形全等,∴α=50°.故选:A.10.如图,△ABC≌△A′B′C′,其中∠A=36°,∠C′=24°,则∠B=120°.【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ABC≌△A′B′C′,∴∠C=∠C′=24°,∴∠B=180°﹣∠A﹣∠C=120°,故答案为:120°.11.如图,D在BC边上,△ABC≌△ADE,∠EAC=40°,则∠B的度数为70°.【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AD,∠BAC=∠DAE,求出∠BAD=∠EAC=4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DB,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BC≌△ADE,∴AB=AD,∠BAC=∠DAE,∴∠BAC﹣∠DAC=∠DAE﹣∠DAC,∴∠BAD=∠EAC,∵∠EAC=40°,∴∠BAD=40°,∵AB=AD,∴∠B=∠ADB=12(180°﹣∠BAD)=70°,故答案为:70°.12.已知:如图,△OAD≌△OBC,且∠O=70°,∠C=25°,则∠AEB=120度.【分析】结合已知运用两三角形全等及一个角的外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和,就可以得到∠CAE,然后又可以得到∠AEB.【解答】解:∵△OAD≌△OBC,∴∠D=∠C=25°,∴∠CAE=∠O+∠D=95°,∴∠AEB=∠C+∠CAE=25°+95°=120°.故填12013.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30度.【分析】因为三个三角形为全等三角形,则对应边相等,从而得到∠C=∠CBD=∠DBA,再利用这三角之和为90°,求得∠C的度数.【解答】解:∵△ADB≌△EDB≌△EDC,∴∠ADB=∠EDB=∠EDC,∠DEC=∠DEB∠=A,又∵∠ADB+∠EDB+∠EDC=180°,∠DEB+∠DEC=180°∴∠EDC=60°,∠DEC=90°,在△DEC中,∠EDC=60°,∠DEC=90°∴∠C=30°.故答案为:30.14.如图,若△OAD≌△OBC,且∠O=65°,∠C=20°,则∠OAD=95度.【分析】运用全等求出∠D=∠C,再用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解答】解:∵△OAD≌△OBC,∴∠OAD=∠OBC;在△OBC中,∠O=65°,∠C=20°,∴∠OBC=180°﹣(65°+20°)=180°﹣85°=95°;∴∠OAD=∠OBC=95°.故答案为:95.15.如图,A、C、N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在△ABC中,∠A:∠ABC:∠ACB=3:5:10,若△MNC≌△ABC,则∠BCM:∠BCN=1:4.【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别求出∠A、∠ABC、∠AC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A:∠ABC:∠ACB=3:5:10,∠A+∠ABC+∠ACB=180°,∴∠A=30°,∠ABC=50°,∠ACB=100°,∵△MNC≌△ABC,∴∠N=∠ABC=50°,∠M=∠A=30°,∴∠MCA=∠M+∠N=80°,∴∠BCM=20°,∠BCN=80°,∴∠BCM:∠BCN=1:4,故答案为:1:4.16.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58度.【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边b所对的角的度数,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解答.【解答】解:如图,∠2=180°﹣50°﹣72°=58°,∵两个三角形全等,∴∠1=∠2=58°.故答案为:58.17.如图,△ABC≌△ADE,且AE∥BD,∠BAD=130°,则∠BAC度数的值为25°.【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AB=AD,∠BAC=∠DAE,从而可以得到∠ABD=∠ADB,再根据AE∥BD,∠BAD=130°,即可得到∠DAE的度数,从而可以得到∠BAC的度数.【解答】解:∵△ABC≌△ADE,∴AB=AD,∠BAC=∠DAE,∴∠ABD=∠ADB,∵∠BAD=130°,∴∠ABD=∠ADB=25°,∵AE∥BD,∴∠DAE=∠ADB,∴∠DAE=25°,∴∠BAC=25°,故答案为:25°.18.如图,已知△ABC≌△ADE,若∠A=60°,∠B=40°,则∠BED的大小为100°.【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求出∠D,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计算,得到答案.【解答】解:∵△ABC≌△ADE,∴∠D=∠B=40°,∴∠BED=∠A+∠D=60°+40°=100°,故答案为:100°.19.如图,△ABC≌△ADE,BC的延长线分别交AD,DE于点F,G,且∠DAC=10°,∠B=∠D=25°,∠EAB=120°,求∠DFB和∠DGB的度数.【分析】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AC=∠DAE,由于∠DAE+∠CAD+∠BAC=120°,则可计算出∠BAC=55°,所以∠BAF=∠BAC+∠CAD=65°,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DFB=∠BAF+∠B=90°,∠DGB=65°.【解答】解:∵△ABC≌△ADE,∴∠BAC=∠DAE,∵∠EAB=120°,∴∠DAE+∠CAD+∠BAC=120°,∵∠CAD=10°,∴∠BAC=12(120°﹣10°)=55°,∴∠BAF=∠BAC+∠CAD=65°,∴∠DFB=∠BAF+∠B=65°+25°=90°;∵∠DFB=∠D+∠DGB,∴∠DGB=90°﹣25°=65°.20.如图,在△ABC≌△DEC,点D在AB上,且AB∥CE,∠A=75°,求∠DCB的度数.【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CD,∠ACB=∠DCE,然后分别计算出∠ACD 和∠ADC的度数,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ABC≌△DEC,∴AC=CD,∠ACB=∠DCE,∴∠A=∠ADC,∵∠A=75°,∴∠ADC=75°,∴∠ACD=180°﹣75°﹣75°=30°,∴∠ACB=30°,∵AB∥CE,∴∠DCE=∠ADC=75°,∴∠ACB=75°,∴∠DCB=75°﹣30°=45°.题型三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1.如图:若△ABE≌△ACF,且AB=5,AE=2,则EC的长为()A .2B .2.5C .3D .5【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求出AC ,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BE ≌△ACF ,AB =5,∴AC =AB =5,∵AE =2,∴EC =AC ﹣AE =5﹣2=3,故选:C .2.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3,4,5,△DEF 的三边长分别为3,3x ﹣2,2x +1,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 的值为( )A .2B .2或73C .73或32D .2或73或32 【分析】首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BC 与△DEF 全等,∴3+4+5=3+3x ﹣2+2x +1,解得:x =2,故选:A .3.如图,△ABC ≌△DEF ,BC =7,EC =4,则CF 的长为( )A .2B .3C .5D .7【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F =BC =7,再解即可.【解答】解:∵△ABC ≌△DEF ,∴EF =BC =7,∵EC =4,∴CF =3,故选:B .4.如图,已知△ABC ≌△ADE ,若AB =7,AC =3,则BE 的值为 4 .【分析】根据△ABC≌△ADE,得到AE=AC,由AB=7,AC=3,根据BE=AB﹣AE即可解答.【解答】解:∵△ABC≌△ADE,∴AE=AC,∵AB=7,AC=3,∴BE=AB﹣AE=AB﹣AC=7﹣3=4.故答案为:4.5.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2、5、x,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y、2、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11.【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分清对应边,结合全的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两个三角形中都有2∴长度为2的是对应边,x应是另一个三角形中的边6.同理可得y=5∴x+y=11.故答案为:11.6.已知△ABC三边长分别为3,5,7,△DEF三边长分别为3,3x﹣2,2x﹣1,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为3.【分析】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周长相等,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BC三边长分别为3,5,7,△DEF三边长分别为3,3x﹣2,2x﹣1,这两个三角形全等,∴3+5+7=3+3x﹣2+2x﹣1,解得:x=3.故答案为:3.7.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3、5、x,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y、3、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1.【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分别求出x、y,计算即可.【解答】解:∵两个三角形全等,∴x=6,y=5,∴x﹣y=6﹣5=1,故答案为:1.8.如图,△ACF≌△ADE,AD=12,AE=5,求DF的长.【分析】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AD,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CF≌△ADE,AD=12,AE=5,∴AC=AD=12,AE=AF=5,∴DF=12﹣5=7.题型五全等三角形性质综合运用1.如图,已知△ABE≌△ACD,∠1=∠2,∠B=∠C,不正确的等式是()A.AB=AC B.∠BAE=∠CAD C.BE=DC D.AD=DE【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ABE≌△ACD,∠1=∠2,∠B=∠C,∴AB=AC,∠BAE=∠CAD,BE=DC,AD=AE,故A、B、C正确;AD的对应边是AE而非DE,所以D错误.故选:D.2.如图,若△ABC≌△ADE,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A.AC=DE B.∠BAD=∠CAE C.AB=AE D.∠ABC=∠AED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BC≌△ADE,∴AC=AE,AB=AD,∠ABC=∠ADE,∠BAC=∠DAE,∴∠BAC﹣∠DAC=∠DAE﹣∠DAC,即∠BAD=∠CAE.故A,C,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故选:B.3.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其中正确的是()①AC=AF,②∠F AB=∠EAB,③EF=BC,④∠EAB=∠F AC,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得AC=AF,EF=CB,∠EAF=∠BAC,再利用等式的性质可得∠EAB=∠F AC.【解答】解:∵△ABC≌△AEF,∴AC=AF,EF=CB,∠EAF=∠BAC,∴∠EAF﹣∠BAF=∠BAC﹣∠BAF,∴∠EAB=∠F AC,正确的是①③④,故选:B.4.如图所示,△ABD≌△CDB,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BD和△CDB的面积相等B.△ABD和△CDB的周长相等C.∠A+∠ABD=∠C+∠CBD D.AD∥BC,且AD=BC【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推出两三角形面积相等,周长相等,再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A、∵△ABD≌△CDB,∴△ABD和△CDB的面积相等,故本选项错误;B、∵△ABD≌△CDB,∴△ABD和△CDB的周长相等,故本选项错误;C、∵△ABD≌△CDB,∴∠A=∠C,∠ABD=∠CDB,∴∠A+∠ABD=∠C+∠CDB≠∠C+∠CBD,故本选项正确;D、∵△ABD≌△CDB,∴AD=BC,∠ADB=∠CBD,∴AD∥BC,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5.如图,点D,E在△ABC的边BC上,△ABD≌△ACE,其中B,C为对应顶点,D,E 为对应顶点,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AC=CD B.BE=CD C.∠ADE=∠AED D.∠BAE=∠CAD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判断即可.【解答】解:∵△ABD≌△ACE,∴BD=CE,∴BE=CD,B成立,不符合题意;∠ADB=∠AEC,∴∠ADE=∠AED,C成立,不符合题意;∠BAD=∠CAE,∴∠BAE=∠CAD,D成立,不符合题意;AC不一定等于CD,A不成立,符合题意,故选:A.6.如图,AB∥ED,CD=BF,若△ABC≌△EDF,则还需要补充的条件可以是()A.AC=EF B.BC=DF C.AB=DE D.∠B=∠E【分析】因为AB∥ED,所以∠B=∠D,又因为CD=BF,则添加AB=DE后可根据SAS 判定△ABC≌△DEF.【解答】解:∵AB∥ED,∵∠B=∠D,∵CD=BF,CF=FC,∴BC=DF.在△ABC和△DEF中BC=DF,∠B=∠D,AB=DE,∴△ABC≌△DEF.故选:C.7.如图,△ABC≌△ADE,线段BC的延长线过点E,与线段AD交于点F,∠ACB=∠AED =105°,∠CAD=5°,∠B=50°,则∠DEF的度数30°.【分析】由△ACB的内角和定理求得∠CAB=25°;然后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EAD=∠CAB=25°.则结合已知条件易求∠EAB的度数;最后利用△AEB的内角和是180度和图形来求∠DEF的度数.【解答】解:∵∠ACB=105°,∠B=50°,∴∠CAB=180°﹣∠B﹣∠ACB=180°﹣50°﹣105°=25°.又∵△ABC≌△ADE,∴∠EAD=∠CAB=25°.又∵∠EAB=∠EAD+∠CAD+∠CAB,∠CAD=5°,∴∠EAB=25°+5°+25°=55°,∴∠AEB=180°﹣∠EAB﹣∠B=180°﹣55°﹣50°=75°,∴∠DEF=∠AED﹣∠AEB=105°﹣75°=30°.故答案为:30°8.如图,已知△ABC≌△DEB,点E在AB上,DE与AC相交于点F,(1)当DE=8,BC=5时,线段AE的长为3;(2)已知∠D=35°,∠C=60°,①求∠DBC的度数;②求∠AFD的度数.【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DE=8,BE=BC=5,即可求出答案;(2)①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35°,∠DBE=∠C=6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即可得出答案;②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EF,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FD即可.【解答】解:(1)∵△ABC≌△DEB,DE=8,BC=5,∴AB=DE=8,BE=BC=5,∴AE=AB﹣BE=8﹣5=3,故答案为:3;(2)①∵△ABC≌△DEB∴∠A=∠D=35°,∠DBE=∠C=60°,∵∠A+∠ABC+∠C=180°,∴∠ABC=180°﹣∠A﹣∠C=85°,∴∠DBC=∠ABC﹣∠DBE=85°﹣60°=25°;②∵∠AEF是△DBE的外角,∴∠AEF=∠D+∠DBE=35°+60°=95°,∵∠AFD是△AEF的外角,∴∠AFD=∠A+∠AEF=35°+95°=130°.9.如图,△ABD≌△EBC,AB=3cm,BC=6cm,(1)求DE的长.(2)若A、B、C在一条直线上,则DB与AC垂直吗?为什么?【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D=BC=6cm,BE=AB=3cm,然后根据DE=BD﹣BE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2)DB⊥AC.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BD=∠EBC,又A、B、C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出∠ABD+∠EBC=180°,所以∠ABD=∠EBC=90°,由垂直的定义即可得到DB⊥AC.【解答】解:(1)∵△ABD≌△EBC,∴BD=BC=6cm,BE=AB=3cm,∴DE=BD﹣BE=3cm;(2)DB⊥AC.理由如下:∵△ABD≌△EBC,∴∠ABD=∠EBC,又∵∠ABD+∠EBC=180°,∴∠ABD=∠EBC=90°,∴DB⊥AC.10.如图,已知△ABC≌△DEB,点E在AB上,DE与AC相交于点F,若DE=10,BC=4,∠D=30°,∠C=70°.(1)求线段AE的长.(2)求∠DBC的度数.【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DE=10,BE=BC=4,结合图形计算,得到答案;(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AC=∠D=30°,∠DBE=∠C=7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计算即可.【解答】解:(1)∵△ABC≌△DEB,DE=10,BC=4,∴AB=DE=10,BE=BC=4,∴AE=AB﹣BE=6;(2)∵△ABC≌△DEB,∠D=30°,∠C=70°,∴∠BAC=∠D=30°,∠DBE=∠C=70°,∴∠ABC=180°﹣30°﹣70°=80°,∴∠DBC=∠ABC﹣∠DBE=10°.。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几何部分第三讲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几何部分第三讲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BA CDEF 第3讲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知识要点: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全等三角形性质: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对应高、角平分线、中线相等;③全等三角形对应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有:SAS ,ASA ,AAS ,SSS ,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HL 法(第二章《特殊三角形》上学到);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键,就是证明两个三角形满足判定方法中的三个条件,具体分析步骤是先找出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或角,再根据选定的判定方法,确定还需要证明哪些相等的边或角,再设法对它们进行证明;5.证明两线段相等时,常用全等来证。

根据条件,有时能直接进行证明,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构造全等三角形常用的方法有:旋转、倍长中线法、截长补短、平移、翻折等. 熟记一个基本模型:平行线与中点,全等三角形会出现题型一、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三角形的边、角相关问题例1、已知△ABC 与△A ′B ′C ′全等,其中∠A=60°,∠B ′=40°,∠A ′=80°,BC=3,则A ′B ′的长为( )A. 3B.4C. 5D. 不确定题型二、关于是否全等及全等对数例2、如图,AB ∥EF ∥DC ,∠ABC =90°,AB =CD ,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 )A .5对B .4对C .3对D .2对【解法指导】从题设条件出发,首先找到比较明显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由此推出结论作为下面有用的条件,从而推出第二对,第三对全等三角形.这种逐步推进的方法常用到.解:(1)∵AB ∥EF ∥DC ,∠ABC =90. ∴∠DCB =90. 在△ABC 和△DCB 中AB DC ABC DCB BC CB =⎧⎪=⎨⎪=⎩∠∠ ∴△ABC ≌∴△DCB (SAS ) ∴∠A =∠D(2)在△ABE 和△DCE 中A D AED DEC AB DC =⎧⎪=⎨⎪=⎩∠∠∠∠ ∴△ABE ≌∴△DCE ∴BE =CE (3)△EFB 和△EFC 是否全等????类题演练1.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2.下面有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A .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B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 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 .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题型三、利用全等求角度、长度及面积例3、如图,AD 、BE 是锐角△ABC 的高,相交于点O ,若BO =AC ,BC =7,CD =2,则AO 的长为( )A .2B .3C .4D .5类题演练3.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AE 是过A 点的一条直线,AE ⊥CE 于E ,BD ⊥AE 于D , DE =4cm ,CE =2cm ,则BD =__________.题型四、关于旋转中的全等(或截长补短证全等)例4.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 ⊥CD ,BA =BC ,∠ABC =120°,∠MBN =60°, ∠MBN 绕B 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D 、DC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 、F .当∠MBN 绕B 点旋转到AE =CF 时,如图1,易证:AE +CF =EF ;(不需证明)当∠MBN 绕B 点旋转到AE ≠CF 时,如图2和图3中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E 、CF 、EF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AE例3题图A BCDEBCDO第3题图AB C DE4、问题拓展:如图,在四边形ABDC 中,∠B +∠C =180°,DB =DC ,∠BDC =120°,以D 为顶点作一个60°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 、AC 于E 、F 两点,连接EF ,探索线段BE 、CF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5、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 中,∠ ABC =∠AED =90°,AB =CD =AE =BC +DE =2,则五边形ABCDE的面积为__________题型五、关于倍长中线法证全等 例5.(1)阅读理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在△ABC 中,AB =5,AC =3, 求BC 边上的中线AD 的取值范围.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 到E ,使得DE =AD ,再连接BE ,把AB 、AC 、2AD 集中在△ABE 中,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2<AE <8,则1<AD <4. 感悟:解题时,条件中若出现“中点”、“中线”等条件,可以考虑中线加倍,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中.(2)问题解决:受到(1)的启发,请你证明下面命题: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上的中点,DE ⊥DF ,DE 交AB 于点E ,DF 交AC 于点F ,连接EF .求证:BE +CF >EF ;A B E F C D AE BFC D6.如图,D 为△ABC 的边BC 上一点,且CD =AB ,∠BDA =∠BAD ,AE 是△ABD 的中线. 求证:AC =2AE .题型六、关于K 型图中的全等例6.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的直角顶点C 放在直线l 上,从另两个顶点A 、B 分别作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 (1)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2)若DE =a ,求梯形DABE的面积.类题演练7.如图,AB =AD ,AC =AE ,∠BAD =∠CAE =90°,AH ⊥BC 于H ,HA 的延长线交DE 于G. 求证:GD =GE..专题练习1.如图,A 在DE 上,F 在AB 上,且AC =CE , ∠1=∠2=∠3, 则DE 的长等于( )A .DCB . BC C . ABD .AE +AC2.如图, △ABC 中,∠BCA =90°,AC =BC ,AE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CF ⊥AE ,垂足为F ,过B作BD ⊥BC 交CF 的延长线于D . (1)求证:AE =CD ; (2)若AC =12cm , 求BD 的长.ABE D CDB AC EFAEBDC3.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中,E为△ACD内一点,满足AC=AD,AB=AE, ∠BAE+∠BCE=90°, ∠BAC=∠EAD.求证:∠CED=90°.4.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1)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明它们全等(证明略);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已知△ABC、△A1B1C1均为锐角三角形,AB=A1B1,BC=B1C1,∠C=∠C1.求证:△ABC≌△A1B1C1(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2)归纳与叙述:由(1)可得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5、已知AB=DC,AE=DF,CE=FB. 求证:AF=DE.AC E F BD6、已知,如图,BD 、CE 分别是△ABC 的边A C 和AB 边上的高,点P 在BD 的延长线,BP =AC ,点Q 在CE 上,CQ =AB. 求证:(1) AP =AQ ;(2)AP ⊥AQ7、如图①,△ABC ≌△DEF ,将△ABC 和△DEF 的顶点B 和顶点E 重合,把△DEF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 与DF 相交于点O .(1)当△DEF 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B (E )、C 、D 在同一直线上时,∠AFD 与∠DCA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2)当△DEF 继续旋转至如图③位置时,⑴中的结论成立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8.如图,已知△ABC 中,AB=AC=10厘米,BC=8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当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用含有t 的代数式表示CP .(2)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3)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B (E )OC F 图③DA2 1ABC PQ EF D。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全等三角形》教案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全等三角形》教案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全等三角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全等三角形》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全等三角形在几何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本质,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角的度量,边的计算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几何思维能力。

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较为抽象,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和应用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几何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全等三角形在几何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总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利用几何画板,动态展示全等三角形的变换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几何画板。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从而引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几何画板,动态展示两个三角形的全等变换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同时,给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几组三角形是否全等。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三角形的边和角,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几何问题,如:已知两个三角形全等,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全等三角形在几何中的应用。

让学生举例说明全等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在三角形剖分,三角形拼接等问题中,如何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全等三角形课件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全等三角形课件

判定方法2: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角边”或 “SAS”).
A
B D
在ΔABC和ΔDEF中,
AB=DE(已知),
∠ B=∠ E(已知),
C
BC=EF(已知),
∴ΔABC≌ΔDEF(SAS).
E
F
如图,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为 两块,他是否可以只带其中的一块碎片到 商店去,就能配一块与本来一样的三角形 模具呢?如果可以,带哪块去合适?你能说 明其中理由吗?
1.判断三角形全等至少要有几 个条件?
至少要有三个条件.
2.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判断三角形全等 的方法?
判定方法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 “SSS”A ).
B D
E
C 在ΔABC和ΔDEF中, ∵AB=DE,AC=DF,BC=EF,
F ∴ΔABC≌ΔDEF(SSS).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625~前547年)是古希腊哲学家. 相传"两个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就是由 泰勒斯第一提出的.泰勒斯利用这个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根 据求出了岸上一点到海中一艘船的距离. 如图,A是视察点,船P在A的正前方.过A作AP的垂线l, 在垂 线l上截取任意长AB,O 是AB 的中点.观测者从点B沿垂直 于AB的BK方向走,直到点K,船P和点O在一条直线上,那 么BK的距离即为船离岸的距离.请给出证明.
∠BAC=∠DAE AC=AE(已知) ∠C=∠E(已知)
∴△ABC≌△ADE(ASA)
已知:如图,A,E,F,B 在同一条直线上; CE⊥AB,DF⊥AB,AE=BF,∠A=∠B. 求证: CE=DF.
例 已知:如图所示,点B,F,E,C在同一条直 线上,AB∥CD,且AB=CD,∠A=∠D, 求证AE=D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评价性学习
(一)基础性评价
1、如下图,找一找:
(1)、若△ABD≌△ACD,对应顶点是,
对应角是;
对应边是;
(2)、若△ABC≌△CDA, 对应顶点是,
对应角是;
对应边是;
(3)、若△AOC≌△BOD,对应顶点是,
对应角是;
对应边是;
2、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BD=CD,则∠B= ∠C,请完成下面的说理过程。
变式1:BD是∠ABC的线。
变式2:如图BE=BF,ED=FD,在图中
作出∠B的平分线。
(二)、拓展提高
如图,△ABC中,已知AB=AC,当点D是BC的时,
可得△ABD≌△ACD。此时AD与BC的位置关系
是。
三、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四、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DEF,对应顶点分别是;
(二)、探索新知:
1、若△AOC≌△BOD,AC的对应边是,AO的对应
边是,OC的对应边是;∠A的对应角
是,∠C的对应角是,∠AOC的
对应角是。
注意: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
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三)、应用新知:
例:如图,AD平分∠BAC,AB=AC。⊿ACD与⊿ABD全等吗?∠B与∠C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二、过程性学习:
(一)、学前准备:
1、如图若△ABC与△DEF全等,
记作△ABC△DEF。
其中∠A=,∠B=,=∠F,
BC=,=DF,AB=。来自(二)、探索新知:1、用圆规和直尺画△ABC,使AB=2cm. BC=1.5cm AC=2.5cm。并回答问题:
(1)、对比你与同学所画的三角形,它们能重合吗?
(2)、求∠BAD的度数
(3)、求证 ∠CAE=∠BAD
一.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会用SSS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3.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应用。
一、学习重点: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学习难点:尺规作图和作法的书写。
解:∵BE=CF( )
∴BE+=CF+既BC=.
在△ABC和△DEF中,
∵ AB=( )
=DF( )
BC=( )
∴△ABC≌△DEF( )
3、如图,AB=AC,BD=CD,则∠B=∠C,请说明理由。
4、如图,AB=CD,AD=AC,AC与BD相交于点O,
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 ( )
A.2对 B.1对 C, 3对 D. 4对
例2: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BC的平分线BD,并说明该作法的正确的理由
四、评价性学习
(一)基础性评价
1、如图,已知AC=DB,要使△ABC≌△DCB,由“SSS”
可知只需再补充条件( )
A、BC=CB B、OB=OC C、AB=DC D、AB=BD
2、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B=DE,AC=DF,BE=CF。请将下面的过程和理由补充完整
(2)、从作图可知,满足怎样条件的两个三角形能重合?
2、日常生活中,大桥的钢梁、起重机的支架等都采用三角形的结构,是因为三角形具有性。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1: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或。
4、如图,在△ABC与△ABD中
AB=。
∵ CA=。
=BD
∴△ABC≌ △ABD ()
(三)、应用新知:
例1:如图在四边形ACBD中,AC=AD,BD=BC,则∠C=∠D,请说明理由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教师签字:
教导处签字:
尧旭教育教导处
年月日
3、会说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二、学习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学习难点:例题的理解和过程的描述
三、过程性学习
(一)学前准备:
1、能够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2、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做;互相重合的边叫
做;互相重合的角叫做;
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
角;
4、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
的字母写在;例如△ABC
尧旭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 )
教师:学生:年级:时间:2017年月日段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2、授课内容:
1.4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会用叠合等方法判定两个图形是否全等。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
对应角。
解:∵AD⊥BC(已知)
∴∠ADB==Rt∠(垂线的意义)
当把图形沿AD对折时,射线DB与DC,
∵BD=CD(),
∴点B与点重合,
∴△ABD与△ACD,
∴△ABD△ACD(全等三角形的意义),
∴∠B=∠C()。
(二)、拓展提高:
如图,将△ABC绕其顶点A逆时针旋转30o后,得△ADE。
(1)、△ABC与△ADE的关系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