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以天下与舜

合集下载

《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原文翻译解析

《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原文翻译解析

《孟⼦·万章章句上·第五节》原⽂翻译解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万章⽈:“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否。

天⼦不能以天下与⼈。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否。

天不⾔,以⾏与事⽰之⽽已矣。

”⽈:“以⾏与事⽰之者如之何?”⽈:“天⼦能荐⼈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于天⼦,不能使天⼦与之诸侯;⼤夫能荐⼈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夫。

昔者尧荐舜于天⽽天受之,暴之于民⽽民受之,故⽈:天不⾔,以⾏与事⽰之⽽已矣。

”⽈:“敢问荐之于天⽽天受之,暴之于民⽽民受之,如何?”⽈:“使之主祭⽽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天与之,⼈与之,故⽈:天⼦不能以天下与⼈。

舜相尧⼆⼗有⼋载,⾮⼈之所能为也,天也。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于南河之南。

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讴歌舜,故⽈天也。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位焉。

⽽居尧之宫,逼尧之⼦,是篡也,⾮天与也。

太誓⽈:‘天视⾃我民视,天听⾃我民听’,此之谓也。

”译⽂万章问:“尧把天下交给舜,有这回事吗?”孟⼦说:“不,天⼦不能把天下交给他⼈。

”万章说:“那么舜得到天下,是谁给他的呢?”孟⼦说:“是上天给他的。

”万章说:“上天把天下交给他,是谆谆教导命令他的吗?”孟⼦说:“不,上天不说话,是⽤⾏为和事实来⽰意⽽已。

”万章说:“⽤⾏为和事实来⽰意,是怎么回事呢?”孟⼦说:“天⼦能向上天推荐⼈,却不能叫天把天下交给⼈;诸侯能向天⼦推荐⼈,却不能叫天⼦让他做诸侯;⼤夫能向诸侯推荐⼈,却不能叫诸侯让他做⼤夫。

从前,尧将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将他公开向⽼百姓介绍,⽼百姓接受了;所以说,上天不说话,只是⽤⾏为和事实来⽰意⽽已。

”万章说:“冒味地请问,向上天推荐,⽽上天接受了;向⽼百姓介绍,⽼百姓也接受了,这怎么样说?”孟⼦说:“尧派舜主持祭祀仪式,⼀切神灵都来享⽤,这是上天接受了;派舜主持政事,⽽政事治理井井有条,⽼百姓都安居乐业,这就是民众接受了。

韩非子《猛狗与社鼠》原文及译文赏析

韩非子《猛狗与社鼠》原文及译文赏析

韩非子《猛狗与社鼠》原文及译文赏析猛狗与社鼠韩非子宋人有沽酒者,升概①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

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

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

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沽,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宋国有个卖酒的,卖酒器具量得很公平,接待客人态度很恭敬,酿造的酒很香醇,(店铺门前)酒旗悬挂得很高。

积贮很多酒却没有人来买,(时间一久,)酒都变酸了。

(卖酒的)对这事感到奇怪,他向同住里巷且知道这事的老人杨倩打探。

杨倩说:“你养的狗凶恶吗?”卖酒的说:“狗凶恶,那么酒为什么就卖不出去呢?”杨倩说:“人们害怕你的狗呀!有的人打发自己的小孩,揣上钱,拿着壶,前往打酒。

但你的狗窜出来咬人,(谁还敢来买酒呢?)这就是你的酒卖不掉最终变酸的原因。

”夫国亦有狗。

有道之士怀其术()欲()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龁之。

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国家也有这样的恶狗。

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的本领想要禀陈(大国的君主),使大国的君主能够明晓(治国的方略)。

那些大臣像恶狗一样窜出来咬人,这就是人主受到蒙蔽和挟制,因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②矣。

”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

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阤③,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

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

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

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因此齐桓公问管仲说:“治理国家最担心什么?”管仲回答说:“最担心的是社坛的老鼠。

”桓公说:“担心什么社坛的老鼠呢?”管仲回答道:“君王也看见那社神吗?立起木头,再给它涂抹上泥灰,老鼠(却)穿行在中间,挖洞托身在里面。

用火熏烤却怕烧毁了木头,用水浇灌却怕毁坏了涂泥。

万章上翻译赏析_万章上阅读答案_孟子的意思

万章上翻译赏析_万章上阅读答案_孟子的意思

万章上翻译赏析_万章上阅读答案_孟子的意思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昊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

”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

号泣于昊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

’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

’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契。

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

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

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

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

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

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

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人少,则慕父母。

知好色,则慕少艾。

有妻子,则慕妻子。

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

大孝终身慕父母。

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

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

是以不告也。

”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文命矣。

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

”万章曰:“父母使舜完廪,捐阶。

瞽瞍焚廪,使浚井。

出,从而拚之。

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

’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柢朕。

二嫂使治朕栖。

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

象曰:’郁陶思君尔。

’忸怩。

舜曰:’惟兹臣舜,汝其于予治。

’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曰:“奚而不知也。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曰:“然则舜伪喜者与?”曰:“否。

贤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

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

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帝尧文言文翻译

帝尧文言文翻译

帝尧文言文翻译帝尧文言文翻译尧,姓伊祁,号放勋,古唐国人(今山西临汾尧都区)。

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帝尧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於天。

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

百姓悲哀,如丧父母。

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权授舜。

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於南河之南。

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

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译文:尧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过二十年因年老而退位,让舜代行天子政务,向上天推荐。

尧让出帝位二十八年后逝世。

百姓悲伤哀痛,如同死了生身父母一般。

三年之内,各地没有人奏乐,为的是悼念帝尧。

尧了解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成材,不配传给他天下,因此才姑且让给舜。

授权给舜,天下人就都得到利益而只对丹朱一人不利;传给丹朱,天下人就会遭殃而只有丹朱一人得到好处。

尧说:“总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只让一人得利”,所以最终还是把天下传给了舜。

尧逝世后,三年服丧完毕,舜把帝位让给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的南岸。

诸侯前来朝觐的不到丹朱那里去却到舜这里来,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朱却来找舜,歌颂功德的,不去歌颂丹朱却来歌颂舜。

舜说“这是天意呀”,然后才到了京都,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舜帝。

尧和舜所做出的贡献

尧和舜所做出的贡献

尧和舜所做出的贡献.
尧和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位伟大君主,他们分别统治夏朝和商朝,并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贡献。

尧的贡献:
1. 推行了德治理念: 尧以德治国,重视道德修养、仁爱和诚信,倡导民众以德修身,通过身教和言传来引领人民,建立了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2. 整顿政治制度:尧建立了三公九卿制,设立职位,明确人员职责和权力范围,建立了稳定的政治机构,为后世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

3. 确立了继任制度:尧认为天命所归,他选择舜作为继任者,并通过严格的考评制度确保合适的继任者能够接任君主角色,为后世推行合理的继承制度做出了贡献。

舜的贡献:
1. 着手爱民政策:舜推行了爱民政策,重视百姓的生活福祉,修正天下农谷,分田给百姓,使人民有饭吃,衣穿,收入稳定,带给人民安定与幸福。

2. 开展巡视制度:舜亲自巡视天下,了解人民的生活情况,审视地方官员的政绩表现,以此来选取贤能之人,为官员选拔和监督打下了基础。

3. 兴修水利:舜提倡兴修水利,开凿灌溉渠道,改善了土地利用方式,提高了农田产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后世水利工程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尧和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政治制度的完善、道德伦理的倡导、
治理方式的创新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这些贡献对中国古代的政治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视为伟大的先贤和圣君。

尧舜让位的神话故事是怎样的

尧舜让位的神话故事是怎样的

尧舜让位的神话故事是怎样的 尧舜是古代中国历史中⾃黄帝之后的两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领,当时⾸领的推选实现的是禅让制,⽽⾮⽗传⼦,尧让位给舜的故事⾮常有名,其中⼩编为⼤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编带⼤家⼀睹为快! 尧舜让位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领,名叫尧(⾳yáo)、舜(⾳shùn)和禹(⾳yǔ)。

他们原来都是⼀个部落的⾸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领。

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领的,有什么⼤事,都要找各部落⾸领⼀起商量。

尧年纪⽼了,想找⼀个继承他职位的⼈。

有⼀次,他召集四⽅部落⾸领来商议。

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说:“你的⼉⼦丹朱是个开明的⼈,继承你的位⼦很合适。

” 尧严肃地说:“不⾏,这⼩⼦品德不好,专爱跟⼈争吵。

”另⼀个叫讙兜(⾳huāudōu)的说:“管⽔利的共⼯,⼯作倒做得挺不错。

” 尧摇摇头说:“共⼯能说会道,表⾯恭谨,⼼⾥另是⼀套。

⽤这号⼈,我不放⼼。

” 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他的继承⼈。

有⼀次,他⼜把四⽅部落⾸领找来商量,要⼤家推荐。

到会的⼀致推荐舜。

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到这个⼈挺好。

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 ⼤家便把舜的情况说开了:舜的⽗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们叫他瞽叟(⾳gǔsǒu,就是瞎⽼头⼉的意思)。

舜的⽣母早死了,后母很坏。

后母⽣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没法说,瞽叟却很宠他。

舜⽣活在这样⼀个家庭⾥,待他的⽗母、弟弟挺好。

所以,⼤家认为舜是个德⾏好的⼈。

尧听了挺⾼兴,决定先把舜考察⼀下。

他把⾃⼰两个⼥⼉娥皇、⼥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

那后母和弟弟见了,⼜是羡慕,⼜是妒忌,和瞽叟⼀起⽤计,⼏次三番想暗害舜。

有⼀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

当舜⽤梯⼦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放起⽕来,想把舜烧死。

舜在仓顶上⼀见起⽕,想找梯⼦,梯⼦已经不知去向。

幸好舜随⾝带着两顶遮太阳⽤的笠帽。

他双⼿拿着笠帽,像鸟张翅膀⼀样跳下来。

尧禅让舜的故事

尧禅让舜的故事

尧禅让舜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啊,有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故事,那就是尧禅让舜的事儿。

尧啊,那可是个厉害的人物,他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

可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尧也老啦,他得找个接班人呀。

这可不是件小事儿,就好比你家里有个特别宝贝的东西,得找个靠谱的人来接手一样。

尧就开始到处寻觅,看谁能担得起这个重任。

这时候舜就出现啦!舜啊,从小就特别孝顺,对他那不讲理的爹妈和弟弟都好得不得了,就冲这一点,尧就觉得这小伙子不错。

舜还特别能干,种地捕鱼啥都会,而且还特别善良,对周围的人都特别好。

尧心想,嗯,就是他啦!不过尧可没那么草率,他还得好好考察考察舜呢。

尧就给舜派了好多任务,舜都完成得特别漂亮。

就像你打游戏,每一关都轻松通过,厉害吧!舜去管理山林,嘿,那些野兽都乖乖听话;舜去治理河流,河水也变得服服帖帖。

尧一看,行啊,这小伙子真有两把刷子。

于是尧就决定把天下禅让给舜啦。

这就好像你有个超级好玩的玩具,你自己玩够了,就想找个也会玩的人继续玩下去,还能玩出更多花样来。

这尧禅让舜的事儿啊,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发生的。

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智慧啊!尧能放下自己的权力,去相信一个年轻人,这多了不起啊!要是换了别人,说不定还舍不得呢,就像你有个好吃的,舍不得给别人一样。

而且舜也没让尧失望啊,他接过这个担子后,更加努力地治理天下,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这不就跟你努力学习,考了个好成绩,让爸爸妈妈高兴一样嘛。

你说这尧禅让舜的故事,是不是特别精彩?这可是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和勇气的体现啊!这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人才,要相信年轻人,要把好的东西传承下去。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的社会,老一辈的人要给年轻人机会,让他们去拼搏,去奋斗。

年轻人呢,也要努力学习,不辜负老一辈的期望。

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尧禅让舜,看似简单的一个举动,却蕴含着深深的道理。

我们可不能小瞧了这些老故事,要从中学到点什么,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这样我们才能变得更好,更优秀呀!难道不是吗?。

尧的经典故事

尧的经典故事

尧的经典故事尧,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圣明君主,他以仁爱、智慧和俭朴著称。

以下是关于尧的几个经典故事:1.尧解天下忧尧在位的时候,天下发生了大洪水,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

尧命令鲧去治理洪水,但是鲧治水九年,洪水依旧未退。

尧在鲧治水无果后,杀死了鲧。

然后命令舜去治水,舜的治水方法不同于鲧,他采用疏导的方式,让洪水顺着河流流入大海,经过十三年的努力,洪水终于退去,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这个故事表现了尧对天下苍生的忧虑和关爱,以及舜的聪明才智和实干精神。

同时,也展示了古代先贤们的责任担当和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

2.尧让天下于许由尧在位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年龄已经很大了,想找一个合适的人接替自己。

他找到了许由,许由听后却说:“您治理天下,已经很有成效了,为什么要让我来代替你呢?我如果把天下让给你,你死后不还是要有人谴责我吗?”许由的拒绝表现了他的谦让精神和追求道德高尚的品质。

3.尧问贤于舜尧在位的时候,有一次问舜:“我有何不周到的地方?我对于哪些事情感到困惑?请你告诉我。

”舜回答说:“您已经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但是还有一点,就是您没有注意到人的本性。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利益,不喜欢受到伤害。

”尧听后,深深感叹舜的智慧和对自己的忠诚。

这个故事表现了尧的谦虚和善于纳谏的品质,以及舜的聪明才智和对尧的忠诚。

4.尧舜禅让尧在位的时候,舜是他的辅佐。

舜向尧建议实行禅让制度,让有贤能的人来代替自己治理天下。

尧认为这个想法很好,于是就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了舜。

舜成为首领后,实行了许多有利于百姓的政策,深受百姓的爱戴。

后来舜又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了禹。

这个故事表现了古代先贤们的谦让精神和以德治国的理念。

5.尧的节俭生活尧在位的时候,生活非常俭朴。

他住的是普通的房屋,吃的是粗茶淡饭。

他的衣服也是非常简朴,甚至穿着用葛布制成的衣服。

他的饮食也非常简单,只求饱足而不求奢华。

他的这种节俭生活使人们深受感动,也使得他的国家更加稳定和繁荣。

唐虞史六(帝尧陶唐氏七十一年、舜有虞氏摄政二年【公元前2161年】)

唐虞史六(帝尧陶唐氏七十一年、舜有虞氏摄政二年【公元前2161年】)

唐虞史六(帝尧陶唐氏七十一年、舜有虞氏摄政二年【公元前2161年】)帝尧陶唐氏七十一年、舜有虞氏摄政二年【公元前2161年】帝命二女嫔于舜。

【今本竹书纪年】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尚书.尧典】於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

舜居妫汭,内行弥谨。

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

尧九男皆益笃。

【史记.五帝本纪】尧传天下於舜,礼之诸侯,妻以二女,臣以十子,身请北面朝之尧传天下於舜,礼之诸侯,妻以二女,臣以十子,身请北面朝之,至卑也。

【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帝舜娶于帝尧之子,谓之女匽氏。

【大戴礼记.帝系】尧妻舜以娥皇,媵之以女英。

【尸子】、【太平御览.135】尧得舜,推而尊之,赠以昭华之玉。

【尚书大传.一】尧致舜天下,赠以昭华之玉。

【尚书大传.一】舜耕于历山,尧妻之以二女,属其九子也,赠以昭华之玉。

【尚书大传.一】尧乃妻以二女以观其内,任以百官以观其外。

既入大麓,烈风雷雨不迷。

乃属以九子,赠以昭华之玉而传天下焉。

【太平御览.80】於是妻之以皇,媵之以娥,九子事之,而托天下焉。

【艺文类聚.11】、【太平御览.81】尧不德,舜不辞,妻以二女任以事。

大人哉舜,南面而立万物备。

【荀子.成相】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

长娥皇,次女英。

舜父顽母嚚。

父号瞽叟,弟曰象,敖游于嫚,舜能谐柔之,承事瞽叟以孝。

母憎舜而爱象,舜犹内治,靡有奸意。

四岳荐之于尧,尧乃妻以二女以观厥内。

二女承事舜于畎亩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骄盈怠嫚,犹谦谦恭俭,思尽妇道。

瞽叟与象谋杀舜。

使涂廪,舜归告二女曰:“父母使我涂廪,我其往。

”二女曰:“往哉!”舜既治廪,乃捐阶,瞽叟焚廪,舜往飞出。

象复与父母谋,使舜浚井。

舜乃告二女,二女曰:“俞,往哉!”舜往浚井,格其出入,从掩,舜潜出。

时既不能杀舜,瞽叟又速舜饮酒,醉将杀之,舜告二女,二女乃与舜药浴汪,遂往,舜终日饮酒不醉。

舜之女弟系怜之,与二嫂谐。

父母欲杀舜,舜犹不怨,怒之不已。

舜往于田号泣,日呼旻天,呼父母。

《孟子—万章上》“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文言文阅读

《孟子—万章上》“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文言文阅读

《孟子—万章上》“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

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革示之者,知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

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光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回天也。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夭与也。

《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此之谓也”(节选自《孟子・万章上》)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与:赞同B.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暴:残暴C.使之主事..而事治主事:主持D.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之:的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子:对帝王的称谓。

天子:顾名思义,天之嫡长子。

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

B.请侯: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不用服役、出兵勤王。

C.崩:文中指“驾崩”,古代皇帝死后之所以叫驾崩,皇帝的权力也是属于一种精神支柱,当他死后就好像精神支柱也没有了,如江山少了支柱会崩塌。

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意思

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意思

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本文将从尧无百户之郭和舜无置锥之地的故事入手,探讨这两个经典故事所传达的意义,并带来对“以有天下”的思考。

尧无百户之郭和舜无置锥之地,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故事,但它们都表达着相似而深刻的内涵。

通过挖掘这两个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我们将进一步理解古代智慧对于领导者和治理者的启示,以及如何从中汲取对待权力、权威和责任的智慧。

本文将会以逐步展开的方式,分析每一个故事的内涵和寓意,最后总结提炼出这两个故事对于我们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教益。

通过深入研究和解读,我们将得出关于“以有天下”的理解和新的思考视角。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些智慧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借鉴。

让我们开始这段关于尧无百户之郭和舜无置锥之地的思想之旅吧!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的整体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会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简要介绍尧无百户之郭和舜无置锥之地的背景,并阐明文章的目的。

最后,引言部分会进行总结,概括文章的主旨。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分为2.1、2.2、2.3和2.4四个小节。

2.1小节会详细描述尧无百户之郭的情况,涉及尧是如何治理百姓,保持社会稳定的。

2.2小节会详细描述舜无置锥之地的情况,讨论舜是如何才能赢得人民的认同与支持的。

2.3小节会探讨尧和舜的治理手段是否能够延续至今,是否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最后,2.4小节会提出本文要讨论的其它要点,例如如何通过现代治理手段解决类似问题等。

结论部分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重点总结了正文中所论述的关键要点。

3.1、3.2、3.3和3.4小节分别总结了正文中的要点1、要点2、要点3和要点4。

通过以上结构的设置,本文将全面分析尧无百户之郭和舜无置锥之地的情况,并探讨这两个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和现实启示。

希望能够使读者对尧舜时期的治理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对现代社会的治理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9万章章句上完整版翻译.

9万章章句上完整版翻译.

万章章句上万章问道:“舜走到田里,对着天诉说、哭泣,他为什么要诉说、哭泣呢?”孟子说:“因为他(对父母)既抱怨又眷念。

”万章曰:“‘万章说:“‘父母喜欢自己,高兴而不忘记父母;父母讨厌自己,忧愁而不抱怨父母。

’(按您这么说,)那么舜是抱怨父母吗?”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①:‘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

’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

’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②: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

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

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③,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

大孝终身慕父母。

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孟子说:“(以前)长息曾问公明高:‘舜到田里去,我听您解说过了;对天诉说、哭泣,这样对父母,我还不理解。

’公明高说:‘这不是你所能明白的了。

’公明高认为,孝子的心是不能像这样无忧无虑的:我竭力耕田,恭敬地尽到做儿子的职责就行了,(要是)父母不喜欢我,我有什么责任呢?(舜却不是这样。

)帝尧让自己的九个儿子两个女儿,带着大小官员、牛羊、粮食,到田野中侍奉舜,天下的士人投奔他的也很多,帝尧还将把整个天下让给他。

(舜却)因为不能使父母顺心,而像走投无路的人无所归宿似的。

天下的士人喜欢他,这是人人想得到的,却不足消除他的忧愁;漂亮的女子,这是人人想得到的,舜娶了帝尧的两个女儿,却不足以消除他的忧愁;财富,是人人想得到的,舜富有天下,却不足以消除他的忧愁;地位尊贵,是人人想得到的,舜尊贵到当了天子,却不足以消除他的忧愁。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让王_《庄子》_原文_注释_译文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让王_《庄子》_原文_注释_译文

【原文】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

又让于子州支父(1),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

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2),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3)。

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舜以天下让善卷(4),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5)。

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

”遂不受。

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

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曰:“卷卷(6)乎,后之为人,葆力之士也。

”以舜之德为未至也。

于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于海(8),终身不反也。

【出处】本段属《庄子》·让王【注释】(1)子州支父:姓子州字支父,即下文的支伯。

(2)适:刚才;幽忧,暗疾。

隐忧。

(3)易生:改变自己的心性。

(4)善卷:姓善名卷,一隐士。

(5)絺:较为细的葛布。

(6)卷卷〔quán〕:使劲,用力的样子。

(7)葆力:勤苦用力。

(8)入于海:隐居海上。

【译文】尧把天下让给许由,但许由不接受。

又打算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说:“让我做天子,不是不行,不过,我刚刚患了隐忧的病,刚好在医治之中,所以没有时间来治理天下。

”天子这个位子很重要,但子州支父不因为天子之位很重要而放弃治疗自己的疾病,其他事就更不用说了。

只有不把天下作为自己私利的人,才可以把治理天下的重任交给他。

舜把治理天下的大任交给子州支伯。

子州支伯说:“我刚刚患上隐忧的病,恰好在医治中,没有时间来治理天下。

”天下大位是最大的名器,子州支伯却不用它来交换生命。

这正是有道之人和凡俗之人不同的地方。

舜把天下让给善卷,善卷说:“我处在宇宙之中,冬天穿皮毛,夏天穿粗布;春天耕种,形体足够劳动;秋天收获,身体足够安养了;太阳出来就去工作,太阳下山便休息,逍遥自在于天地之间而心情舒畅。

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意思

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意思

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意思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古时候有一个传说,说到尧和舜。

尧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说中的圣君,舜是尧的继承人,也是一位圣君。

传说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的意思。

这句话背后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哲理和道德观念,让人深思。

尧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圣君,号称尧帝。

他在位时候,百姓安乐,社稷平安,天下太平。

尧有一位贤臣郭,他为尧管理百姓,尽心竭力,从不辞劳苦。

尧却没有给他百户之邑,可见尧的心胸豁达,不计较权力和地位。

尧知道,真正的贤臣应该是无私无求,只要尽心尽力为国为民,就已经足够了。

郭虽然没有百户之邑,但却在尧的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舜是尧的继任者,同样是一位圣君。

他沉稳睿智,治理天下,使天下大治。

舜也有一位贤臣,名为置锥之地。

舜知道贤臣之重要,他将置锥之地的才华视同重要,却没有给他高官厚禄,只让他在地上置锥为住,可见舜深知待人之道,虚怀若谷。

舜明白,真正的贤臣不在乎地位高低,只要能够为国为民分忧解难,就是最大的贡献。

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的意思,正是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圣君应该懂得珍惜贤臣,不计较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只看重他们的才能和贡献。

真正的贤臣也应该懂得无私奉献,不图名利,只想为国为民做点事情。

这种相互理解和尊重,才能够实现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要做一位有德行的领袖,就要善待贤才,重用人才,不计较地位和利益,而要看重他们的才能和品德。

要做一位真正的贤臣,就要牢记为民谋福祉,尽心尽力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不图权势和金钱。

只有贤臣和圣君相辅相成,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的意思,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一种崇高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懂得珍惜和尊重他人,努力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和谐的世界。

【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正如这句话所蕴含的深意一样,让我们牢记在心,时刻铭记。

关于舜和尧的神话故事

关于舜和尧的神话故事

关于舜和尧的神话故事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神话故事广为流传,其中舜和尧是两位最为著名的传说中的君主。

他们都是中国古代五帝之一,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舜和尧的故事寓意深远,不仅揭示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美德,也为后代人传递着信念和智慧。

舜为中国古代的伟大君主,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神话传说,舜是位非常贤明善良的君主,他以智慧和仁爱治理天下,被视为伟大的民族英雄。

在他执政期间,舜推行德政,以德治国,被人民敬爱、尊崇。

他尊重天地间的自然规律,注重伦理道德,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舜的治理之道也体现在他对子女的教育和选拔。

据《尚书·虞书》记载,舜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禹,一个叫皋陶。

皋陶虽然是舜的亲生儿子,但他性情凶残,并没有成为舜的继承人。

相反,舜选择了禹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因为禹虽非亲子,但他具备了舜所看重的品质和才能。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舜以德治国,以德治子,注重德行的重要性。

这也反映出古代中国文化中道德与才能同等重要,追求合德合能的价值观。

而尧,则是中国古代另一位伟大的君主。

据传说,尧追求天命,重视天人合一的理念,尊信上帝的旨意。

他提倡责任与道义,推崇天命,在治理国家时以严明的德行为本。

尧着重选拔能人,信任才干的人才,不分贵贱,不论出身,只看他们的才能和品德。

尧统治时期,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

他尊重和平、公正,致力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舜和尧的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道德观念。

从舜的治国方式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德治胜过暴政,智慧胜过蛮力。

舜尊重人民的需求、爱护百姓,以德行感染民众,使人民有朝气、有活力。

这也为我们现代社会提供了启示,告诉我们要注重德行,注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尧注重天命和道义,这也对我们现代社会有一定的意义。

关注上帝的旨意,尊重自然法则,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生态势。

尧的治国理念也给我们现代社会带来了启示,告诉我们要追求公正、尊重他人,并以和平为目标。

人皆为尧舜的例子-解释说明

人皆为尧舜的例子-解释说明

人皆为尧舜的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人皆为尧舜的例子是一个广泛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念。

尧和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卓越的君主,他们被视为明君的典范,同时也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人们常常用尧舜的善治之道和高尚品德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和品质。

尧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君主,他信奉天道,以德治国。

他推崇“浩然之气”,提倡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尧的治理方法和成就卓越,在位的时候,社会风气良好,百姓安居乐业。

他的领导能力和智慧使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被后人称为“尧天子”。

舜是尧的继任者,他踏踏实实地为人民造福。

舜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智慧,并且重视人才选拔和教育。

他重用有德有能的人,并倡导“君子之道”和“仁爱为政”的思想。

舜的治理方法和成就被视为中国古代治理的楷模,他被后人称誉为“舜天子”。

人皆为尧舜的例子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尧舜本身的事迹,更是拓展到广大的人民群众。

人皆为尧舜的例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尧舜治理智慧和高尚品德的敬仰和追求。

这个观念引导人们秉持良好的道德标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有高尚品质的人。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尧舜的例子,分析其背后的深刻意义和普遍价值。

同时,本文也将探索人皆为尧舜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探讨如何引导人们践行尧舜的精神和展望人皆为尧舜的例子的未来发展。

通过研究和理解人皆为尧舜的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可以如下所示:文章结构部分旨在提供对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各个章节内容的概览。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小节。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人皆为尧舜的例子这一主题的背景和意义。

文章结构小节将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归纳,并列出各个章节的标题。

目的小节将明确本文的写作目标,即通过介绍尧和舜的例子以及分析其现实意义,引导人们践行尧舜的精神。

尧舜禅让的故事

尧舜禅让的故事

尧舜禅让的故事
尧舜禅让,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尧帝将帝位传给舜帝的故事。

尧帝在位的时候,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

然而,尧帝年事已高,渐渐感到自己无法再继续治理天下,于是便开始寻找合适的继任者。

尧帝在寻找继承人的过程中,发现了舜帝的才华和品德。

舜帝在尧帝的考验下,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深得尧帝的赞赏和信任。

尧帝决定将帝位传给舜帝,于是便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禅让仪式。

在禅让仪式上,尧帝庄严肃穆地将帝位传给了舜帝,并告诫舜帝要善待百姓,以仁德治国。

舜帝接过帝位后,郑重承诺会继承尧帝的遗志,尽心尽力地治理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

尧舜禅让的故事,深刻诠释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仁政”理念。

尧帝之所以选择舜帝为继任者,是因为他看中了舜帝的品德和能力,相信他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善待百姓,使天下太平。

这个故事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在今天,我们也应该注
重选拔和培养有德有才的人才,让他们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
己的力量。

同时,作为领导者,也要善待百姓,用仁政治理国家,
让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尧舜禅让的故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它激励着
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愿我们能够以尧舜为楷模,用仁德和智慧引领国家和社会不断向前
发展。

尧舜禅让之谜【关于尧舜之间的帝位传承】

尧舜禅让之谜【关于尧舜之间的帝位传承】

尧舜禅让之谜【关于尧舜之间的帝位传承】关于尧舜之间的帝位传承,历史上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一种是认为,尧没有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而是禅让给德才兼备而出身平民的舜。

另一种则认为,尧并没有打算禅让给舜,是舜通过篡位的方式夺得帝位。

在先秦诸子中,明确相信尧舜禅让的是墨家。

在《墨子·尚贤中》中明确记载道:“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

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墨子·尚贤下》中亦有类似记载,只是个别字词不同而已。

后世因孔孟推崇尧舜,故认为尧舜禅让必是儒家所极力推崇。

可事实上,儒家从来就没有真正推崇过尧舜禅让,真正推崇尧舜禅让的是墨家。

《墨子·尚贤上》上说:“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墨子·尚同中》上说:“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

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

诸侯国君既已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

”可见在墨家看来,尚贤是为政的根本,立天子就该立天下最贤的。

既然舜是尧在位时最贤的,那么尧就理当将帝位禅让给舜。

可是在儒家看来,尚贤固然是值得推崇的价值,但是在帝位传承上,更应该考虑的是亲和贵,而不是贤,正如《春秋公羊传》中所谓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因此,既然尧已经有子丹朱,那么他就应该按照立嫡立贵的原则,将帝位传给丹朱,而不是禅让给血缘疏远、出身平民的舜。

事实上,战国时期儒家两位最重要的思想家孟子和荀子,都是不承认尧舜禅让的。

先说孟子。

在《孟子·万章上》中,孟子通过与其弟子万章的对话,完整地阐述了其对尧舜禅让的观点: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万章问道:“尧把天下送给舜,有这回事吗?”孟子曰:“否。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孟子说:“没有。

天子不能把天下送给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万章问:“那么,舜拥有的天下是谁给的呢?”曰:“天与之。

”孟子说:“天给他的。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万章问:“所说天给他的,是天反复告诉他的吗?”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孟子说:“不,天不说话,凭舜的行动和办事表明是天给了他天下罢了。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万章问:“凭舜的行动和办事表明天给了他天下,这怎么说?”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

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孟子说:“天子能把人推荐给天,不能让天把天下给这个人;诸侯能把人推荐给天子,不能让天子把诸侯的职位给这个人;大夫能把人推荐给诸侯,不能让诸侯把大夫的职位给这个人。

从前,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把舜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

所以说,天不说话,凭舜的行动和办事表明天把天下给了他罢了。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万章问:“请问,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把舜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为什么这么说?”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①,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泰誓》曰②:‘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此之谓也。

”孟子说:“叫舜主持祭祀,百神都来享用祭品,这表明天接受了他;叫舜主持政事,政事办得妥帖,百姓对他放心,这表明百姓接受了他。

天授给他,人授给他,所以说,天子不能把天下送给人。

舜帮助尧治理天下二十八年,不是人的意愿所能决定的,而是天的旨意。

尧去世了,三年服丧结束,舜避开尧的儿子,到了南河的南面,(可是)天下诸侯来朝见天子的,却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而到舜那里去;打官司的,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而到舜那里去;讴歌的人,不讴歌尧的儿子而讴歌舜,所以说,这是天的旨意。

舜这才回到国都,登上天子的位子。

(如果他当初)搬住进尧的宫室,逼迫尧的儿子让位,这就是篡位了,不是天授给他的了。

《泰誓》上说:‘天的看法来自我们下民的看法,天的听闻来自我们下民的听闻。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