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青少年行为塑造与矫正第二讲作业
专题八 青少年行为塑造与矫正第二讲作业
专题八青少年行为塑造与矫正/第二讲作业1、什么是系统脱敏法?答:系统脱敏法是指在安逸而充分放松的情境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其所惧怕的事物;或是逐渐提高患者所恐惧的有关刺激的强度,让患者对于惧怕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失。
系统脱敏原理的依据是个体的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通常个体在紧张、焦虑、恐惧状态下,同时也会伴随出现许多强烈的生理变化,如在强烈的恐惧状态下,个体的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皮肤电反应显著(手心出汗),呼吸急促。
而当个体身心放松时,则表现为呼吸缓慢,心跳速率下降,皮肤电反应不显著。
人们无法直接控制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但是可以学会调节自己的呼吸,当呼吸平静下来时,由于交互抑制的作用,紧张的肌肉、快速的心跳、升高的血压以及降低的皮肤电阻等生理指标都随之而发生变化,进而调节了情绪的活动。
但是通常有严重情绪问题的患者无法自己调节生理活动,而来求助于行为治疗师,此时应用系统脱敏法,正是通过应答性条件反射的建立来去除恐惧、紧张或焦虑的。
系统脱敏法适用于对严重的情绪问题,如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状态进行调节,帮助患者学会放松,克服强烈的消极情绪的影响。
在实施系统脱敏法时,首先要使被治疗者学会放松,通常采用肌肉放松训练,指导被治疗者循序渐进地逐一放松身上的肌肉群,在放松过程中体验每组肌肉的紧张一放松过程,为正式的治疗奠定基础。
其次,要了解被治疗者的焦虑、紧张或恐惧的表现,建立焦虑、恐惧等级表,然后依据该等级表,从最轻到最重的程度依次进行训练。
2、举例说明什么是厌恶疗法?答:厌恶疗法是一种抵制不良强化物的方法。
指不良强化物和厌恶事物多次重复配对出现,使不良强化物逐渐失去强化作用,同时诱发出与厌恶刺激相同的反应。
因此这种方法又叫“以毒攻毒”法。
常用于对不良嗜好的处理方面,如对吸毒成瘾、酗酒者使用较为有效。
民间在对超过哺乳期的婴儿进行断奶时,有时也自发地使用厌恶疗法,如在母亲乳头涂上辛辣或极苦的物质(注意选取本身无害但可引起强烈刺激的物质如紫药水、辣椒粉、苦胆等),当婴儿吸吮母乳时尝到的是不舒适的味道,就引起厌恶而不再依赖母乳。
行为塑造与矫正完整版培训课件.120页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行为塑造与矫正完整版培训课件.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青少年犯罪行为与矫治ppt课件
青少年犯罪行为 与矫治
一、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表现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1、从犯罪动机看,犯罪动机单纯,带有 一定的盲目性,激情性、偶发性犯罪突 出
监内的社会工作服பைடு நூலகம்内容
(一)协助服刑人员适应监禁场所的生活 1、帮助服刑人员熟悉监狱环境 2、协助服刑人员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3、协助服刑人员解决生活困难 4、预防服刑人员间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
(二)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1、公民教育:权利、义务;行为规范 2、心理、情绪辅导 3、职业技能训练 4、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提升
个人实施的犯罪一般要危险得多,并且具有一定的
腐蚀性。
3、从犯罪的性质看,犯罪种类复杂, 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 凶残
未成年犯罪种类繁多,侵害客体广泛,涉及盗
窃、抢夺、抢劫等等。在众多的犯罪类型中,主要 集中在贪财性犯罪、暴力型犯罪、性犯罪三大类的 犯罪。 据报道,2002年上海市一名17岁的少女因母亲 对其答教太严,竟用刀将其母亲砍杀致死。
2、社区矫正的工作制度 接收:由长期固定居住的司法所接收 管理:公安机关要依法对矫正对象进行管理 教育:司法所人员进行矫正,包括定期谈话、专家 服务、社会帮教、公益劳动等形式 考核及奖惩 社会保障 解除 档案管理 监护 矫正组织例会 矫正工作人员的培训
3、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 ①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 • 中途家庭:收容处于无家可归或有家不便 回的犯罪者。 • 寄养家庭:收容观护青少年 • 教养院:收容具有不良行为和可能发展不 良行为的青少年 • 感化院:收容犯罪青少年 • 工读学校:有轻微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
行为矫正试题及答案
行为矫正试题及答案:(题目黑色,答案为蓝色标示)一、名词解释:1、强化:行为受其结果影响由少而多不断增加的现象,称之为“强化”。
该结果称之为“强化物”。
2、消退原理:是指某强化的行为一旦其行为之后不再给予强化物,则该行为的频率就会减少至消失。
3、区分强化原理:是指在同样的前提背景下,个体可能有很多行为表现,但只有某一种行为会得到强化,其他任何行为都得不到强化,则该情境下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加,而其他任何行为都将减少或者消失。
4、目标行为:这个人言行中哪些内容构成了行为过度或行为不足,也就是将要被改变的行为。
5、功能评估:收集与问题行为的发生有关的前提和后果的过程。
这些前提和后果与问题行为的发生有着功能上的联系。
6、消退爆发:指的是在开始实施消退法时,行为反应不降反而短暂性的增加或者出现新的非预期行为的现象。
7、惩罚:一个具体的行为发生之后紧随着一个结果,于是,将来这个行为不太可能再次发生。
(或是指行为者在一定情境或刺激下产生莫某一行为后,若即时使之承受厌恶刺激(又称惩罚物)或撤除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那么其以后在类似的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8、罚时出局:在负惩罚中,如果暂时丧失掉的是一段时间喜欢的活动。
二、问答题及简述题:(答案仅供参考,可酌情给分)1、简述“强化物”与“奖励”的关系?答: 1、“奖励”是施予者认为行为者想要的。
例:多发工资。
2、“强化物”是动态的后验概念,“奖励”是静态的先占概念。
3、惩罚有时可作为强化物起作用。
2、影响强化物的因素并解释或举例说明?答:依从原则,例如,强化小明写作业的行为,选取可以玩游戏为强化物就不合适,因为玩游戏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获得,不一定非要写作业才可以。
即时原则,行为出现立刻给予强化,不能隔得时间过久否则就没有效果。
匹配原则,强化物要和行为匹配,例如想让他写作业,用一片薯片或给他买游戏机都是与行为不相匹配的。
剥夺原则,空间管理时间管理。
3、运用消退法的注意事项?答:1、消退法获得长期效果的前提:对孩子需求敏感,能够实时发现并强化孩子日常生活中建设性行为。
少年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父母 –教师 –明星崇拜等 –孟母三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 应答性条件反射方法
2.1 厌恶疗法
• 厌恶疗法
–一种抵制不良强化物的方法。指不良强化物和 厌恶事物多次重复配对出现,使不良强化物逐 渐失去强化作用,同时诱发出与厌恶刺激相同 的反应。这种方法又叫“厌恶刺激疗法”或 “以毒攻毒”法。
• 行为具有外显性
– 行为是具体的(说或做的) – 行为是可以观察的。 – 行为是可以记录、测量的。
• 行为具有相对稳定性
1.2 行为问题的表现
• 行为过度
– 行为过度是指某一类行为发生太多。 – 不恰当的行为只要出现即是过度表现。 – 有些正常行为如果发生次数太多也会成为
问题行为。
• 不适当行为。
生活中的条件反射
• 望梅止渴 • 呀呀学语 • 幼儿排便习惯 • 文字符号 • 红绿灯 • ……
1.4.1 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
• 经典性条件反射也称应答性条件反射。是 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的。
• 条件反射原理
–当一个无关刺激与一个先天反射活动的刺激物 同时、反复出现时,无关刺激物成为了引起特 定行为反应的信号。就形成一个条件反射。
• 系统脱敏法
–在安逸而充分放松的情境 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 其所惧怕的事物;或是逐 渐提高患者所恐惧的有关 刺激的强度,让患者对于 惧怕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减 轻,甚至完全消失。
• 肌肉放松训练:循序渐进紧张放松法,逐 个放松身上的肌肉群与紧张一放松相结合;
• 建立焦虑、恐惧等级表
• 实施治疗:
• 案例三:刮学生“厚脸皮”
– 2000年12月28日,安徽淮南新庄孜矿第三小学六年级 9名学生因看热闹被挤进了某演讲会场,班主任李蕴英 要求第二天这9名学生带到来刮“厚脸皮”,并且要求 刮出血才能回座位。
行 为 矫 正2
上述正强化误用的例子表明,其误用的实 质是强化了不良行为,使不合需要之行为 的出现频率升高。根据我们的经验,日常 生活中,大多数儿童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都 是由于父母亲、老师、同伴、医生和其他 人的不恰当注意及妥协所引起的。因此,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尽量谨慎、小心,尽 量避免或减少正强化的误用现象。
(四)有效运用正强化的原则
1、正确选择行为。所选择的行为应该具体的行为 (如微笑),而不是一般的行为(如社会化)。 如前面的例子中小明做饭、华盛顿认错等,都是 具体的行为。具休的行为能使你客观地控制、观 察与评价行为的改变,能反复对同一行为进行强 化,直到该行为明显增加为止。 2、正确选择正强化物。用来增强行为的正强化物 必须强力有效,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易用;(2)能立即呈现在所需要的行为发 生之后;(3)多次使用不致于引志迅速的满足; (4)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为较好地满足上述 四个要求,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让被矫正者完成 一份前文所介绍的强化物问卷,这将有助于人们 选择一个理想的强化物。
4、让被矫正者逐渐脱离程序。(1)当一行 为多次以我们所期望的频率发生时,应逐 渐消除可见强化物而用社会性强化物来继 续维持这个行为。(2)寻找环境中的其他 自然强化物。一旦行为发生的频率明显增 加,可用它来继续维持行为。(3)为了确 保行为在达到目标以后仍能间歇性地受到 强化并保持下去,有必要在程序结束以后, 周期性地对行为作出评价。
2、有一回,美惠和好朋友姗姗一起看电影,但发现自己的 自行车钥匙不见了。她大声对姗姗说:“我的自行车钥匙 找不着了。”姗姗说“别急,我来帮你找,我是找东西的 好手。”果然,姗姗一会儿便找到了钥匙。以后每当美惠 和姗姗在一起时,一发现东西没了,也不好好找,就大声 叫唤:“啊呀,我的**不见了!”于是姗姗就急着帮她找。 久而久之,美惠做事时变得丢三拉四,即使姗姗不在时, 也老叫东西找不着了。 3、儿子与母亲一起上街上走,儿子看见有“十六声玩具手 枪”在出售,于是轻轻地央求母亲给他买一把,说他好想 要,母亲不答应,儿子便站在站在柜台前不肯离去母亲拉 不动他,就假装自己走了。儿子于是开始放声大哭并赖在 地上,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母亲迫于情面,回转身来给儿 子买了枪。以后,每当儿子的一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 就更有可能用嚎啕大哭或赖地不走作为威胁母亲并达到目 的的手段。
专题八 青少年行为塑造与矫正
专题八青少年行为塑造与矫正
第二讲学习活动
根据老师提供的案例样本,完成方案设计(两个案例任选一完成设计方案)
【案例样本】
1、一个1岁半的婴儿,母亲努力了多次,都没有成功地断奶,请设计一个方案帮助家长让这个婴儿断奶。
2、陈某,女,初中二年级学生,每次在公开场合发言时都会头冒汗、腿脚发抖、手心出汗、脸红心跳。
如何消除她在公众面前讲话的焦虑问题,请设计一个方案。
【活动要求】
1、在方案中体现出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描述行为目标、发生次数和强度以及采取的措施。
2、字数300——500字。
3、按规定时间提交。
设计方案:消除陈女士在公众面前讲话的焦虑问题
1.每天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想象自己走到公众面前、走上讲台,不用说话,环视下面人群,体验紧张的感觉,逐步放松,调整呼吸,达到镇静的状态之后,开始说话。
2.注意自己说话的声音,为了让自己的声音更清楚,可以私下做一些练习,在朋友面前试讲,或者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一次比一次讲得更大声。
为了放缓节奏心里默念“1~2”,同时在开始下一句之前把气吸到肚子里。
你呼吸的节奏越慢,你越能平静下来,而你的焦虑就越不容易让人看出来。
也可以尝试用录像机,以便反复观察、揣摩自己的不足。
3.小范围实验来访者在人数不多的公众面前站立,不用说话,体验紧张,到逐步放松平静。
练习自我介绍。
直到可以放松地进行自我介绍为止。
再进行简短的演讲练习。
4.在较多人群的公众面前,进行讲话练习。
直到能自如地进行公众讲话。
只有练得多了,自信心好,一切都会好起来,克服心里紧张不是问题。
少年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137页PPT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少年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孔子
专题八 青少年行为塑造与矫正
专题八青少年行为塑造与矫正/ 第三讲作业1、举例说明正强化物的个体差异性?答:正强化物的个体差异对正强化物的选择有着年龄、性别和个体的差异。
例如,对于儿童来说,通常最有效的社会性强化物包括:社会奖励、微笑、拥抱、拍肩、关注、抚摸、鼓掌、眨眼、表扬、“干得好!”、“很好!”等。
但家长或老师轻轻地拍孩子的头作为强化物可能对低年龄、低年级的学生比较有效,而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出现了自主倾向,学生就不会特别愿意别人拍他的头了。
性别差异也显而易见,女孩子很小就对芭比娃娃、贴纸、化妆、过家家等玩具或游戏感兴趣,而男孩子则更喜欢玩具汽车、玩具飞机、恐龙模型、枪支玩具等。
不同个体的兴趣也有很大的差异,如对于糖果、甜食,有人很喜欢而有的人则不太喜欢;对于辣的食物,有的人当作美食,有的人则避而远之;同样,对于肉食的喜爱,也是有差异的。
此外还会有一些个体出现异食的情况,即对不能食用的、对人体也无益处的物质当作食物吞食。
2、分析为什么在应用消退法时,被矫正者的行为会变得更加严重?答:当人们看到儿童的行为变得更加严重时,往往很担忧,并且担心对其带来更多的伤害,因而往往采取退让的做法。
在应用消退时,应当谨记“行为在变好之前会变得更坏”的规律。
其原因是之前个体的哭闹或提出不合理要求时,都能得到强化(甚至是间歇强化),导致这些行为被增强,即使偶尔没有得到强化物,也会被理解为是需要等待(符合间歇强化的原理),因此这些问题行为就会持续,甚至变得更严重以重新得到强化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要坚持消退的应用,当行为持续一定程度,就会发展到转折点,从而开始变好,一旦变好,该行为的发生率会急剧下降。
因此,做好行为观察、记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数据和绘制的图表,可以清楚地看到行为发展的趋势,从而增强应用行为矫正策略的信心。
4、分析渐隐与塑造的区别。
答:1、塑造的概念塑造指通过强化一系列不断接近的行为,最终建立新行为的方法,又称为“连续接近法”。
青少年行为塑造与矫正
青少年行为塑造与矫正中学生问题行为就是指中学生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适应不良的行为,这种适应不良包括学习问题行为、品德问题行为、人际问题行为和身心问题行为,中学生问题行为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出现了低龄化、群体化、外显化、严重化的特点,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加快和多元文化的渗透,一些西方腐朽思想和没落的生活方式乘隙而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各种不良信息的大量泛滥,不仅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也极大的毒害着青少年的心灵,因此矫正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不仅直接关系到全体中学生良好品德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
本文拟就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特点、形成原因及其教育对策作一点初步的探讨:一、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偏差1、需求失衡。
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人总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进而产生需求。
少数学生不顾客观实际,心理上产生不满足于原有的需求状态。
这首先表现在物质上,如在吃饭、穿衣、娱乐等方面产生不切实际的需求。
其次在精神生活上,少数同学由于受一些黄色书刊或录像、色情网站的影响,或受社会流氓团伙的引诱,产生性开放等病理心态。
2、意志薄弱。
这类学生大多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禁不起种种诱惑,追求资产阶级吃、喝、玩、乐的生活方式,认为人活在世界上只有吃喝玩乐才是幸福。
他们意志薄弱,其坏习惯难以改正。
3、理智缺乏。
这类学生道德无知,是非模糊,狭隘、自私,缺乏强烈的求知欲,一旦自尊心受损,就会自暴自弃。
4、道德情感不健全。
从一些有不良行动的学生的材料中看到,中学生的某些不道德行为常常是由于“道德上的无知”和情绪冲动造成的。
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欲望,而没有形成社会道德规范所要求的正确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二、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特点。
1、自尊心自卑感并存的矛盾心理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指出:自尊需要是人最高层次需要之一。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
专题八青少年行为塑造与矫正第一讲作业
专题八青少年行为塑造与矫正第一讲作业专题八青少年行为塑造与矫正/第一讲作业1、以自己或身边的人为实验对象,观察某种行为在一定时间内的出现率。
答:行为是一个涵义十分广泛的概念,不同心理学流派对此也有不同的认识,如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认为行为是可以观察、可测量的外显反应或活动,反对将意识等内部心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行为主义者为行为的公式是:S—R,即S(刺激)引起R(反应)。
而一些新行为主义学者则将扩大了行为的范围,除了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行为之外,也包括了内隐性的意识过程。
而随着认知行为主义的兴起,学者们也接受了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着中介因素的观点,由此而认为个体的主观评价、认知特点、情绪状态等直接、间接地影响着行为。
因此行为既包括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反应、运动或行动,也包括部分内在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并且多数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行为矫正所关注的行为,不包括由于生理成熟与衰退、或者疲劳、疾病、药物、手术等引起的行为变化,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情景下,反复地经验而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
2、举例说明问题行为的三种表现。
答:对于问题行为,不管其具体表现如何,总的来说,都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行为过度行为过度是指某一类行为发生太多。
一种情况是,不恰当的问题行为,从社会规范出发不允许出现,只要出现即是行为过度表现。
例如在课堂上大声说话、随意离开座位,打人、骂人,破坏公物,迟到,说谎等。
另一种情况下,有些正常行为如果发生次数太多也会成为问题行为。
如在饭前便后或者手脏了时洗手是正常的行为,但是不停地洗手,就成了问题行为。
二、不适当行为不适当行为是指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景中产生,但在适宜的条件下却不发生。
例如成年人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行为,电话未接通的情况下对着话筒“喂,喂……”,在博物馆、图书馆表现出在球场看台上的行为等。
三、行为不足行为不足指人们所期望的行为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2
应用计时器
通常将计时器放在孩子听得到的距离,坚 持孩子必须等到铃声,才可以离开隔离地点。 当铃声未响前,一定不要给孩子任何的注意力。 计时器有几项优点:
大致如下: 1).选定目标行为 2).计算发生次数 3).选定隔离地点 4).解释实施目的 5).出现立刻实施 6).安排定时器 7).询问隔离原因
3、应用隔离的好处
·能迅速削弱多种不良行为。 ·有助于持久地终止某些不良行为,进而使
改进的良好行为取而代之。 ·父母易于学习和使用。 ·减少父母的生气和不安。 ·父母可成为理性的、不具有攻击性的榜样。 ·亲子关系可迅速恢复至正常。
九、 间歇增强
1、基本概念 2、基本类型 3、案例示范
1、基本概念
继续增强 消弱 间歇强化
2、基本类型
定时增强(FI) 变时增强(VI) 定率增强(FR) 变率增强(VR)
行为强化程序
1、定时增强:在一定时间间隔后对第一个反 应提供刺激,低比率行为后升高
基本概念
所谓隔离乃是将孩子从不良行为增
强的情境中隔开来的意思。具体而言,
隔离是指把行为个体从增强的环境中撤
离到一个单纯或无聊的特别房间,而且
在时间的限度当中,不准外出。
暂时隔离法有两种主要目标,短期 目标是立即阻止有问题的行为;长期目 标则是帮助孩子达到自我控制。
基本概念
孩子不喜欢“暂时隔离”是因为他们遭受 到许多立即性的损失。在“暂时隔离”期间, 孩子失去家人的注意;他们失去了令父母生气 或沮丧的权力,以及控制父母的能力;也失去 了操作玩具、玩游戏,以及参加各种有趣活动 的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青少年行为塑造与矫正/第二讲作业1、什么是系统脱敏法?答:系统脱敏法是指在安逸而充分放松的情境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其所惧怕的事物;或是逐渐提高患者所恐惧的有关刺激的强度,让患者对于惧怕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失。
系统脱敏原理的依据是个体的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通常个体在紧张、焦虑、恐惧状态下,同时也会伴随出现许多强烈的生理变化,如在强烈的恐惧状态下,个体的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皮肤电反应显著(手心出汗),呼吸急促。
而当个体身心放松时,则表现为呼吸缓慢,心跳速率下降,皮肤电反应不显著。
人们无法直接控制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但是可以学会调节自己的呼吸,当呼吸平静下来时,由于交互抑制的作用,紧张的肌肉、快速的心跳、升高的血压以及降低的皮肤电阻等生理指标都随之而发生变化,进而调节了情绪的活动。
但是通常有严重情绪问题的患者无法自己调节生理活动,而来求助于行为治疗师,此时应用系统脱敏法,正是通过应答性条件反射的建立来去除恐惧、紧张或焦虑的。
系统脱敏法适用于对严重的情绪问题,如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状态进行调节,帮助患者学会放松,克服强烈的消极情绪的影响。
在实施系统脱敏法时,首先要使被治疗者学会放松,通常采用肌肉放松训练,指导被治疗者循序渐进地逐一放松身上的肌肉群,在放松过程中体验每组肌肉的紧张一放松过程,为正式的治疗奠定基础。
其次,要了解被治疗者的焦虑、紧张或恐惧的表现,建立焦虑、恐惧等级表,然后依据该等级表,从最轻到最重的程度依次进行训练。
2、举例说明什么是厌恶疗法?答:厌恶疗法是一种抵制不良强化物的方法。
指不良强化物和厌恶事物多次重复配对出现,使不良强化物逐渐失去强化作用,同时诱发出与厌恶刺激相同的反应。
因此这种方法又叫“以毒攻毒”法。
常用于对不良嗜好的处理方面,如对吸毒成瘾、酗酒者使用较为有效。
民间在对超过哺乳期的婴儿进行断奶时,有时也自发地使用厌恶疗法,如在母亲乳头涂上辛辣或极苦的物质(注意选取本身无害但可引起强烈刺激的物质如紫药水、辣椒粉、苦胆等),当婴儿吸吮母乳时尝到的是不舒适的味道,就引起厌恶而不再依赖母乳。
由于厌恶疗法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而婴儿又不能通过言语交流,在使用这一方法时应特别谨慎。
幼小的儿童在寻求心理安慰时往往会吸吮自己的手指,有的儿童养成了不停吸手指的毛病,严重的甚至导致手指被磨损破、结痂,这更增强了不舒适感,形成不停吸吮的行为习惯。
为了帮助儿童克服吸吮手指的毛病,也可以在手指上涂抹辛辣、苦的物质,使其再次吸吮时得到的强烈的不舒适感而放弃吸手指的行为。
厌恶疗法对于对抗不良强化物有很好的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应谨慎使用,以免对实验对象造成伤害。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尽可能降低厌恶疗法带来的副作用,也可以借助录像、影片等多媒体方式代替真实的不良强化物出现,当被治疗者产生对不良强化物的体验时,给予厌恶刺激,引起其不舒适感而帮助其克服对不良强化物的依赖。
另外还可以采用想象的方式,通过言语诱导,使被治疗者产生联想,其好处是既不出现真实的不良强化物,也不出现令人厌恶的刺激,治疗过程都是通过想象来进行的,前提是被治疗者能够配合并有一定的想象力。
3、选取一个焦虑个体,对其焦虑的情境进行分级,列出焦虑等级表。
答:通过对被治疗者行为和情绪表现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最终排列出焦虑(恐惧)等级表,行为治疗师往往会发现,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况是很复杂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等级。
例如在为一名对由于乘坐电梯而产生焦虑症的患者进行系统脱敏训练钱,发生尽管他总体上是害怕乘拥挤的电梯,但实际上他更担心的是一个人独自乘坐电梯,由此在焦虑等级表中,将“电梯中只有1个人”的情境排在“电梯里有一半的人”之后。
在做好肌肉放松训练和制定焦虑(恐惧)等级表后,开始进入治疗阶段。
在治疗中,首先要求被治疗者做到身心放松,按照肌肉放松训练的流程使被治疗者得到全身心的放松。
然后按照等级表从轻到重逐个呈现令其恐惧或焦虑的刺激物,或引导患者想象这些刺激场景。
在每一阶段上要能让患者产生最低限度的焦虑,产生焦虑后用手指示意,然后停止想象,再次放松,如果没有焦虑产生,则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
根据被治疗者的焦虑程度,在训练时采取两种方式逐渐降低其对焦虑刺激的敏感性,一是可以逐渐改变刺激的特性,如形状、颜色、大小等;二是可以逐渐改变通往焦虑刺激的距离,由远及近。
应当注意的是被治疗者在想象该项目刺激情境而尚未报告有焦虑感出现时,不要给予任何语言的或物质的强化。
而当被治疗者患者成功地通过全部等级或层次程序后,训练者应对被治疗者良好行为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正强化。
4、结合雷锋的事迹为例,分析模仿的增进行为效果。
答:一、模仿模仿是指通过观察学习来增加、获得良好行为,减少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
模仿的三个要素是楷模(示范者)、示范行为、学习者(观察者),从示范者的角度来说模仿也可以称作是示范法。
模仿在个体的行为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通过观察学习周围人的一举一动,学校里学生模仿教师的行为,操作仪器时新手模仿有经验者的行为等,都是模仿。
模仿的类型有:1、电影、电视、录象模仿即采用多媒体方式,将期望学习者学习的行为直观地呈现在其面前,激发其模仿的动机,在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成为重要的模仿行为的来源。
在行为治疗中,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可以使学习者更直观、更快地获取行为,并且这些学习资源可以反复使用,降低了训练的成本。
2、现场模仿即将学习者安排在要模仿行为的现场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有经验的个体正确表现行为而学习这些行为,现场模仿可以使学习者观察到真实的行为,效果比较好,但操作起来较为复杂,且有些行为仅仅通过旁观是无法学习到的。
3、参与模仿参与模仿在现场模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为学习者提供了直接参与的机会,可以更好地获得学习经验。
4、想象模仿对于一些不太容易控制的场景,或者个体存在某些退缩行为、社交恐惧等情况,可以采用想象模仿的方式,通过言语诱导使个体产生对场景的逼真想象,然后设计一个情境,要求个体想象一个榜样如何应对,从而改进自身的行为。
二、模仿的增进行为效果模仿可以用来增进行为,具体表现为:获得效果、促进效果和解除抑制效果。
1、获得效果获得效果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楷模学到新的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而获得的,而外在强化只有在个体表现出已经习得的行为后才能发挥作用。
2、促进效果促进效果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结果,而使观察者增进了社会上可接受的行为。
在促进效果作用下,一些原本个体就可以表现的行为会表现出更高的频率来,如在突发地震、战争等困难的情境下人们表现的互助行为;或在有影响力的人带头作用下大家纷纷解囊,参与慈善事业;还有通过学习雷锋助人的精神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等,都是模仿的促进效果在发挥作用。
3、解除抑制效果解除抑制效果是指当观察者看到一位楷模作出某一种言行之后,并没有受到任何相应的不愉快的惩罚时,观察者以往表现同一类行为时所受到抑制的效果将被解除,致使该行为的表现愈加频繁。
例如人们学习了交通规则,在十字路口时根据红绿灯的信号来决定通过还是等候,但是有时一些人不看红绿灯指示,而是任意闯红灯,其他人看了后发现没有什么问题,既没有发生事故,也没有警察制止,于是大家就都跟着闯红灯了。
再如有的儿童对兔子等小动物也有一定的恐惧感,不敢伸手去摸,为了帮助他克服胆怯心理,可以组织一些同龄人玩耍,这时有几个孩子带头去观看兔子,并伸手去摸兔子,看到别的同伴都不害怕兔子,于是这个儿童也大胆起来,终于敢于伸手去摸兔子,从而消除了恐惧。
5、根据近年来出现的“彭宇案”等新闻事件,分析模仿的减弱行为效果。
答:模仿的减弱行为效果1、抑制效果抑制效果是指当学习者看到示范者因表现某种行为而受惩罚时,则学习者本来常表现的这种行为也会倾向于减少。
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彭宇案”就对人们的助人行为起到了抑制作用,该事件的起因是一个叫彭宇的年轻人在下公交车时遇到一位老人跌倒,他搀扶老人后又陪同去了医院,之后被老人的家人告上法庭要求彭宇赔偿一笔医疗费用,而法院在没有目击证人的情况下按照所谓的“常理”推测彭宇一定碰撞了老人,而判决彭宇应承担赔偿费用,尽管对此事件存在争议,但在媒体传播中,普通大众得到的信息是做好事会被冤枉,结果之后几年里各地接连出现了多起老人跌倒无人敢于救助的情况。
这说明普通大众助人的行为通过此案例被一致了。
电影《离别雷锋的日子》讲述了雷锋的战友在退伍后也热心助人,一次他驾驶汽车路过一个车祸现场,救助了受伤者,但却被赶来的家人当作了肇事者围了起来,尽管这一误解最终得到化解,但是类似的情境对其他驾驶员就产生了抑制的作用,因而导致社会上人们遇到别人危难时不愿意伸出援手的情况。
另外,为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防范腐败发生,纪检部门经常组织警示教育,让因贪污受贿而落马的前官员现身说法,使在职的干部们对违法违纪行为产生抑制心理。
这些都是利用了模仿的抑制原理。
除了因观察到惩罚结果而抑制行为外,还可以由于学习者观察示范者所表现的行为没有受到增强,所以本想表现的行为也受到抑制,如门被反锁了,一个人试图用力拧钥匙而不成功,第二个人就会想别的办法而不再重复不前者的行为;或者由于学习者观察示范者表现较为低频率的某种行为,学习者也受其影响而减少这种行为的出现率,例如在大会上,看到领导或受人尊敬的长者不吸烟,平时爱吸烟的普通人也努力克制自己吸烟的欲望,从而降低了该行为的发生频率。
2、不相容行为效果不相容行为效果是指如果学习者要模仿的良好行为与其原来就有的不良行为不能相容时,势必放弃原有的不良行为,选择新的良好行为。
例如过去曾经有过反社会行为的青少年,在受到教育感化后,决心痛改前非,以前的行为与现在要表现出的行为格格不入,只能选新的行为,这就是不相容行为效果。
6、结合中小学的实际,用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谈谈如何改进榜样教育。
答:【案例一】杨丽娟苦追刘德华,老父跳海自杀兰州市女青年杨丽娟,1994年时16岁,她从做梦开始迷恋明星刘德华,为此而辍学、不工作、不交朋友。
1997年其父母花费万元资助其参加了香港旅游团,却未如愿见到刘德华;2003年父母为满足女儿追星的心愿,卖掉房子;2004年杨丽娟得知刘德华在甘肃参加影片拍摄,每天从早至晚都站在八层楼顶眺望;2005年得知刘德华住所,再次赴港,失望而回;2006年父亲卖肾筹措资金帮女儿赴港追星;2007年3月25日第三次赴港,终于获得歌迷会的帮助,参加了刘德华生日会,得到上台和刘德华谈话及合影的机会。
但全家人认为未安排女儿与刘德华私下见面的机会,仍然不满意。
次日凌晨,68岁的父亲杨勤冀留下一封遗书,在尖沙咀天星码头投海自尽。
杨父在遗书称感到不公平,痛骂刘德华:“你以为你是谁……你很自私……”,并要求:“你应该见杨丽娟,为她签个名,救救她,除了你,她已隔绝了这个世界,只有你,才是她心灵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