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的生物电现象-2

合集下载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ZhejiangUniversity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ZhejiangUniversity

心肌细胞的类型工作细胞:非自律细胞心房肌、心室肌收缩自律细胞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浦肯野纤维等)产生和传播兴奋静息电位激活、失活、复活快,故又称快对电位依从性,阻断剂:河豚毒12 34心室肌细胞窦房结P细胞浦肯野细胞浦肯野细胞属快反应自律细胞最大复极电位-90mV阈电位-70mV动作电位形状与心室肌类似(除4期外)4窦房结自律细胞(P细胞)属慢反应自律细胞最大复极电位-60mV阈电位-40mV动作电位形状与浦肯野细胞的明显不同0、3、4期离子机制0期慢Ca2+通道(L型)开放→Ca2+内流(I Ca-L)3期L型-Ca2+通道逐渐失活→I Ca-L↓K+通道激活→K+外流(I k)↑03 44兴奋性Excitability自动节律性传导性Conductivity收缩性Contractility定义──组织、细胞能在没有外来刺激衡量指标──频率心脏不同区域细胞的自律性特殊传导系统具有自律性窦房结房室交界浦肯野纤维100次/min 50次/min 25次/min最大复极电位水平阈电位水平4传导性Conductivity衡量指标──传导速度心脏内兴奋的传播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0.05m/s 0.4~1m/s 0.02~0.05m/s房室束浦肯野纤维网心室肌及其左右束支1.2~2.0m/s 2.0~4.0m/s 1.0m/s窦性节律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区时,传导速生理意义:影响传导性的因素定义──心肌具有在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衡量指标──阈值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备用激活失活备用状态是心肌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先决条件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以心室肌工作细胞为例(1)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0期去极复极-55mV局部反应期Local Response Period复极-55mV -60mV绝对不应期+局部反应期=有效不应期(Na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保证心室充盈和射血收缩性不发生强直收缩同步收缩:“全或无”特性对细胞外液Ca2+的依赖性大心肌细胞肌浆网不发达,贮Ca2+量少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常规体表心电图导联3标准导联(双极) (I, II, III)3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单极)(aVR, aVL, aVF)6心前导联(单极)(V1, V2, V3, V4, V5, V6)I II III aVR aVL aVF V1 V2 V3 V4 V5 V6Willem Einthoven: Dutch physiologist.He won a 1924 Nobel Prize for hiscontributions to electrocardiography.0.04 secECG interpretation•Measurements•Rhythm analysis•Conduction analysis•Waveform description•Comparison with previous ECG (if any)P QRS TP-R S-T Q-TNormalPartial block Complete block。

心肌细胞生物电

心肌细胞生物电

心肌细胞生物电
心肌细胞生物电是指在心肌细胞内产生的电信号。

心肌细胞内存在着许多离子通道和离子泵,它们通过控制离子的流动来产生电信号。

心肌细胞生物电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因此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心肌细胞内,钠离子和钙离子的内流以及钾离子的外流是产生电信号的主要机制。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可以分为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两种类型,它们的特点和机制不同。

在快速反应中,钠离子通道起主要作用,电位迅速升高并迅速下降,这是心肌细胞收缩的基础。

而在慢速反应中,钙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起主要作用,电位升高和下降的速度都比较缓慢,这是心肌细胞舒张的基础。

心肌细胞生物电的变化可以通过心电图来观察和记录。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的节律和传导功能,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在临床上,常用的心电图检查包括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静态心电图和心脏负荷试验等。

此外,心电图还可以用于观察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疾病的程度和范围。

总之,心肌细胞生物电是心脏正常功能的基础,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心电图的检查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心脏的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

- 1 -。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

离子跨膜运输原理
心肌细胞膜对离子的选择性通透
心肌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和离子泵对特定离子具有选择性通透作用,使得细胞 内外的离子浓度存在差异。
离子浓度梯度与电化学驱动力
离子在浓度梯度和电化学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离子通道进行跨膜运输,形成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过程
除极过程
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当受到刺 激时,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导致细胞 膜电位发生变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即除极过程。
将光学标测技术与传统电生理技术相结合,可更全面地了解心肌电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
心脏再生医学中生物电问题探讨
心肌细胞再生与生物电活 动的关系
心肌细胞再生过程中,生物电活动的恢复是 关键环节之一,需要深入探讨其机制。
生物电活动对心肌再生的影 响
生物电活动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增殖、分化、迁 移等过程,进而影响心肌再生效果。
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因缺氧而发生代谢障碍,导致生物 电活动出现异常,如ST段改变、T波倒置等。
要点二
生物电异常加重心肌缺血
生物电异常会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形成恶性循环,严重 时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心肌肥厚与生物电改变
心肌肥厚伴随生物电改变
心肌肥厚是心脏对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增加的适应性 反应,此过程中伴随着心肌细胞生物电活动的改变。
心律失常
折返激动是引发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折返激动发生时,心脏的正常电生理顺序 被打乱,可能导致心脏收缩的协调性和效率 降低,进而引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心肌生物电传播异常表现
01
传导阻滞
传导阻滞是指心肌组织中电信号传导的暂时性或永久性中断。这种异常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节律性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精选文档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节律性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精选文档
最好的专业文档,免费在线浏览,下载后可 以修改编辑,欢迎下载收藏。
3期(快速复极末期)0mv→-90mv 100~150ms Ik电流。即K+外流。
4期(静息期) 电位稳定于RP水平。 Na+-K+泵活动 并有Ca++-Na+交换。
(二)影响心肌细胞兴奋性
的因素
1、静息电位水平
2、阈电位水平
备用
3、钠通道的状态 激活
失活
(三)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的关系 1.心室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自律细胞 rhythmic cell: 例如 P细胞 浦氏cell
2、根据生物电活动尤其AP的0期除极 速度不同 快反应细胞 例如:心室肌细胞 慢反应细胞 例如:窦房结细胞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心脏各部位不同类型的心 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1)工作细胞 的静息电位和动 作电位及成因
Resting potential 静息电位 -90mv 主要是K+外流
心肌的生物电象及节 律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心肌生理特性: 兴奋性(excitability) 自律性(autorhythmicity) 传导性(conductivity) 收缩性(contractivity)
心肌细胞分类 1、根据组织学及功能不同
工作细胞 working cell: 例如 心室肌cell 心房肌cell
Action potential 动作电位 1. 除极过程:0期 -90→+20~30mv 1~2ms Na+ 内流
钠通道为快通道,其阻断剂河豚毒 开放 失活均快,阈电位-70~-55mv 快反应细胞 快反应电位
2.复极过程: 1期(快速复极初期)+20→0mv10ms 0期和1期合称锋电 spike potential Ito 电流,即K+外流

心脏的生物电现象及节律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精)

心脏的生物电现象及节律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精)

*意义:
(1)(生理意义)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使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 而能保持
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活动,以实现心脏 的泵血功能。 (2)导致期前收缩后发生代偿间隙
二、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自动节律性——细胞能自动地、按一定节 律发生兴奋的能力。(自律细胞)
*心脏的自律细胞: 特殊传导系统的细胞(除结区外)。
有:窦房结细胞、房室结细胞。
*综合分类:
1.快反应非自律细胞: 心室肌细胞、心房肌 细胞
2.快反应自律细胞: 浦肯野细胞; 3.慢反应细胞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房结
区细胞、结希区细胞; 4.慢反应细胞非自律细胞: 结区细胞。
跨膜离子流及其对膜电位的作用 (1)内向电流: 正离子内流或负离子外
流,使膜除极化 (2)外向电流: 正离子外流或负离子内
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现象及节 律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心肌组织的生理特性
兴奋性(所有心肌细胞) 电生理特性 自律性(自律细胞)
传导性(所有心肌细胞) 机械特性 收缩性(工作细胞)
心肌细胞的类型:
*依工作性质及有无自律性分类: 1.普通心肌细胞(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 有兴奋性、收缩性、传导性,无自律性; 2.特殊传导系统的心肌细胞:
★特点2: 在心室内浦肯野系统传导速度快,可几
乎同时(0.03s内)到达心室内壁各处.
*生理意义: 使心室肌能同步收缩 (功能合 胞体), 产生较大力量.
四、体表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ECG)
(一)体表心电图的概念及意义 概念:如果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
一 定部位,可以记录到心脏兴奋过 程中发生的电变化,所记录到的图 形。 意义: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 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 注意: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2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2

(2) 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比窦房结细胞的慢,
故自律性低。
小结:快反应自律细胞的电位形成机制
3 期 末 K+ 通 道 的 递 增 性 失 活 K+ 递 减 性 外 流 电 位 复 极 至 -60mV 时 If 通 道 的 递 增 性 激 活 Na+ 递 增 性 内 流

自 动 去 极 达 阈 电 位 快 Na+ 通 道 开 放 Na+ 再 生 式 内 流 去 极 化→产 生 AP 的 0 期
自 动 去 极 达 阈 电 位(-40mV) 慢 Ca2+ 通 道(L型)开 放
Ca2+ 内 流 ↑
产 生 AP 的 0 期
(三)浦肯野细胞(快反应自律细胞)的电位
1.机制: 0、1、2、3期:与心室肌细胞基本相似。 4期:递增性Na+为主的内向离子流(If)+ 递减性外 向K+电流所引起的自动去极化 2.特点: (1) 0期去极化速快,幅度大(快反应)
3期(快速复极末期)
慢Ca2+通道失活 + Ik 通道通透性增加 ↓ K+再生式外流 ↓ 快速复极化 至RP水平
4期(静息期)
因膜内[Na+]和[Ca2+] 升高,而膜外[K+]升高 激活离子泵 排出Na+和Ca2+,泵入K+ 恢复正常离子分布。
小结:心室肌RP和AP的形成机制
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跨膜电位
4期:K+递减性外 流(IK) + Na+递增 性内流(If)+ Ca2+内流(ICa-T型 钙通道激活)→ 缓慢自动去极化
小结:慢反应自律细胞的电位形成机制

大学精品课件:心肌生物电现象

大学精品课件:心肌生物电现象

300 V/s)
机制:
刺激 ↓ RP↓ ↓ 阈电位 ↓ 激活快Na+通道 ↓ Na+再生式内流 ↓ Na+平衡电位 (0期)
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
决定心室肌细胞0期去极化的Na+通道特点:

快:激活开放的速度和失活关闭的速度快,开 放时间短,约1 ms;

阈电位水平: -70mV;
河豚毒(tetrodotoxin, TTX)可阻断。
Na+
Ca 2+
Anitport
双向转运蛋白,Na+ : Ca2+ = 3:1
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一).工作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工作细胞:心室肌、心房肌细胞 跨膜电位: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 (Resting Potential,RP)
1)概念:人和哺乳类动物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约为-90mV
主要离子流:Ik1电流(内向整流电流)
一、心肌细胞分类
具有稳定的静息电位
主要执行收缩功能.
心房肌细胞
工作细胞 心室肌细胞
心肌细胞
窦房结P细胞 自律细胞
没有稳定的静息电位 可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
浦肯野细胞
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 窦房结 (起搏点) →优势传导通路 →房室结 →房室束 →左、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网
房室结 结区 结希区
兴奋性 窦房结 其他自律细胞 结区 工作细胞 + + + +
②膜通透性具选择性:K+/Na+=100/1
结果:K+顺浓度梯度由膜内向膜外扩散,达 到K+平衡电位。
Inward Rectifier “gating”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窦性节律 2.自律性
二、思考题 1、分析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2、简述心肌的生理特性。
38
谢谢观看
心肌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发生节律 性兴奋的特性,称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 产生机制:4期自动去极化
13
1.心脏的起搏点 窦房结100>房室交界50>房室束40>浦肯野纤维30
正常起搏点
潜在起搏点
窦性心律
异位心律
14
2.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① 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
——速度快,则自律性高
▪ 代偿间歇:一次期前收缩后存在一段较长时间的心室舒 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28
形成原因
期前兴奋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随后一次来自窦房 结的兴奋往往落在有效不应期中而形成一次“脱失” ,必 须等到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来才能引起兴奋和收缩。
31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关系 ▪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心肌细胞舒张期开始之
2、动作电位:0、1、2、3、4五期
3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分期及其形成机制
AP分期
持续时间 离子活动
去极化 0期 1期
1~2 ms 10ms
Na+快速内流 K+外流
复极化 2期平台期 3期
静 息 4期
100~150ms 100~150ms
K+外流、Ca2+内流 K+外流 离子泵活动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 Ca2+缓慢内流而形成2期平台期,使复极化历时明显
9
心肌细胞的分类
▪ 根据自动节律性(4期有无自动去极化) 自律细胞 非自律(工作)细胞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2、动作电位的特征及形成原理
特征:升降支不对称;复极化过程复杂; 持续时间长。 原理: 0期(去极化期):Na+由膜外 膜内 -90mv +30mv 1 期(快速复极化早期):钾离子膜内 +30mv 0mv
膜外
2 期(缓慢复极化期):钙离子内流 钾离子外流 维持在 0 mv 3期(快速复极化末期):钾离子外流 膜内电位正 负 4期(恢复期):钠、钾通过钠钾泵转运; 钙通过与钠的交换和偶联
(2)复极化由钾离子外流所致,无明显的 1、2期之分,圆滑地过渡到3期 (3)4期与浦肯野氏类似,净内向电流
三部分:时间依赖的 K+ 外流减弱;进行性增强的 Na+ 内流;T型钙通道激活和钙内流。
谢谢观赏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细胞的类型及特征
(一)普通心肌细胞生物电现象(心室肌细胞)
心脏各部位不同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差异很大,这是造成心肌兴奋的产生及传 播过程具有特殊规律的原因。
1、静息电位:形成原理同神经细胞。 钾离子平衡电位,但不同心肌细胞其 幅值不同,一般心肌细胞-90mv, 某些特殊分化-70mv
(二) 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生物电现象
1、 浦肯野氏细胞的动作电位
(1)0、1、2、3期的波形、幅度、形成 机理与心室肌细胞 相同,仅持续时间长。 ( 2) 4期不稳定于静息电位(舒张期最大电位或最大复极 电位),而是发生缓慢自动去极化(舒张期自动去极化), 一旦达到阈电位,快钠通道开放,触发一次动作电位。 离子基础:逐渐增强的内向Na+电流和逐渐衰减的外向K+电 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 动 去 极 达 阈 电 位(-40mV) 慢 Ca2+ 通 道(L型)开 放
Ca2+ 内 流 ↑
产 生 AP 的 0 期
(三)浦肯野细胞(快反应自律细胞)的电位
1.机制: 0、1、2、3期:与心室肌细胞基本相似。 4期:递增性Na+为主的内向离子流(If)+ 递减性外 向K+电流所引起的自动去极化 2.特点: (1) 0期去极化速快,幅度大(快反应)
⑵阈电位水平
上移→RP距阈电位远→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下移→RP距阈电位近→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⑶引起0期去极化的离子通道的状态
快Na+通道有激活、失活、和静息三种状态 。 这些通道处于那一种状态,取决于当时的膜电位 水平和有关的时间进程.
激活 (开)
复活
静息(备用) (关)
失活 (关)
复活:通道从失活状态恢复到静息状态的过程
2.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变化 有效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 局部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对应位置 去极→复极-60mV ↓ -55mV ↓ -60mV ↓ -80mV ↓ -90mV

制 (Na+通道)
新AP产生能力
完全失活状态 刚开始复活
不能产生
能产生(但0期 大部复活 基本恢复备用状态
幅度、传导、时程 等较正常小)
膜去极化达-50mV时自动关闭终止
快 反 应 自 律 细 胞 :0 期 去极速率快, 4 期有自 动 去极化。 快 反 应 非 自 律 细 胞 :0 期去极速率快, 4 期无自 动去极化。 慢 反 应 自 律 细 胞 :O 期 去极速率慢 , 4 期有自动 去极化。
心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 钾通道
Ito 一过性K+外流,去极化达-30mV时开放,开 放5-10ms关闭,参与快反应细胞1期复极化,阻 断剂4-氨基吡啶 内向整流钾通道:IK1 参与快反应细胞静息电位 及3期复极化,阻断剂Ba2+、Cs+ 延迟整流钾通道IK 去极化-40mV开放,阻断剂 Ba2+,参与快反应细胞2、3期复极化,自律细 胞4期自动去极化
⑵阈电位水平
上移→RP距阈电位远→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下移→RP距阈电位近→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一)兴奋性
1.影响兴奋性因素
⑴静息电位水平
Excitability
Factors Affecting Excitability
RP↑→距阈电位远→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RP↓→距阈电位近→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第四章 血液循环
blood circulation
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李东亮
第二节 心脏生物电活动和生理特性
心 肌 细 胞 跨 膜 电 位
心肌细胞的类型
1.根据结构和功能分类
工作细胞 :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无自律性,
如心房肌和心室肌
自律细胞(构成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细胞):有兴奋 性,传导性和自律性,无收缩性,如窦房结细胞和 浦肯野细胞,(结区细胞无自律性)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临床意义
1.P波: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
2.QRS波群:左右两心室去极化
3.T波:是心室复极化 4.QT间期:心室去极至复极
5.ST段:心室肌细胞平台期
6.PR间期:兴奋由心房传到心 室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
动作电位
细胞内 单个细胞
心电图
细胞外 整个心脏的心肌细胞
细胞膜内外电位差
4期:K+递减性外 流(IK) + Na+递增 性内流(If)+ Ca2+内流(ICa-T型 钙通道激活)→ 缓慢自动去极化
小结:慢反应自律细胞的电位形成机制
3期末Ik通道 去激活关闭 K+递减性外流 复极化至-60mV时 If 通道递增性激活 Na+递增性内流 自动去极后1/3期 Ca2+通道(T型)开放 Ca2+内流
threshold potential
a
b
⑵最大复极电位水平
threshold potential
a b
⑶阈电位水平
a b
threshold potential
(三)传导性(Conductivity)
1.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
(1)传导途径
窦房节
↓ ↓
房室交界
↓ ↓
心房肌
结间束 房间束 (优势传导通路)
RP↓→距阈电位近→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RP↑→距阈电位远→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一)兴奋性
1.影响兴奋性因素
⑴静息电位水平
Excitability
Factors Affecting Excitability
RP↑→距阈电位远→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RP↓→距阈电位近→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电位幅度大(可>100mV)
体表两电极间电位差
幅度小(数mV)


兴奋性
自律性
excitability autorhythmicity conductivity contractivity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传导性 收缩性

体表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
excitability autorhythmicity conductivity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supranormal period premature systole
2.“全或无”式收缩 心肌细胞之间存在缝隙连接,兴奋可在细 胞间迅速传播,使所有心肌细胞几乎同步 发生收缩。
3.不发生强直收缩: 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三、体表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
ECG:将引导电极置于身体一定部位,记录整个 心动周期中心电变化(细胞的综合电变化) 的波形图。
3期(快速复极末期)
慢Ca2+通道失活 + Ik 通道通透性增加 ↓ K+再生式外流 ↓ 快速复极化 至RP水平
4期(静息期)
因膜内[Na+]和[Ca2+] 升高,而膜外[K+]升高 激活离子泵 排出Na+和Ca2+,泵入K+ 恢复正常离子分布。
小结:心室肌RP和AP的形成机制
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跨膜电位
同相对不应期
局部反应期
3.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与收缩的关系
①不发生强直收缩 ②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
premature systole: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
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之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
激,产生一次提前的收缩,称作期前收缩。
代偿间歇
compensatory pause: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
兴奋性 自律性 传导性 有效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期前收缩
compensatory pause
pacemaker capture overdrive suppression electrocardiagram
代偿性间歇
起搏点 抢先占领 超速驱动压抑 心电图
2期(平台期)
去极达-40mV时 已激活慢Ca2+通道 + Ik 通道激活
Ca2+缓慢内流与K+ 外流处于平衡状态 慢 Ca2+ 通 道 : 激 活 与 失 活 比 Na+ 通道慢,特异性不高,阻 断剂:Mn2+和多种Ca2+阻断剂
早期二者负载的跨膜电荷基本平衡,相互抵消, 随后L型Ca2+通道失活,Ik 增强,并逐渐延 续为3期是心肌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
律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
二、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兴奋性 excitability 电生理特性 自律性 autorhythmicity 传导性 conductivity
(一)兴奋性
1.影响兴奋性因素
Excitability
Factors Affecting Excitability
⑴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水平
100次/分
50次/分
40次/分
25次/分
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
抢先占领
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
高于固有频率的刺激时,自律细胞就按外加刺激的频率发生兴奋, 称为超速驱动。外加刺激停止后,自律细胞需经一段静止期后才逐 渐恢复期自律性,这种现象称为超速驱动压抑。
2.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⑴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
2.根据电生理特性分类
非自律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 快反应细胞 自律细胞:蒲肯野细胞 非自律细胞:结区细胞 慢反应细胞
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房结区、 结希区细胞
按0期去极化速度
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
(二)自动节律性
概念: 是指心肌组织能够
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 仍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 的特性。
Autorhythmicity
起源:心内特殊传导系统
(房室结的结区除外)
1.心脏的起博点
正常起搏点:窦房结 潜在起搏点:房室束等传导系统 异位起博点: 窦性心律: 异位心律: 窦房结 房室交界 房室束 浦氏纤维
意义:保证心房和心室顺序活动和心室的足够充盈
2.心室内传导快,同步收缩,利于射血。
2.影响传导的因素
细胞直径
⑴结构因素
细胞缝隙连接
⑵生理因素
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
膜反应曲线
邻近部位膜的兴奋性
一、心肌收缩的特点
1.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