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体育课堂彰显人文精神.doc
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
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来说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小学体育是一种综合体育性质的现代教育,不仅是体育锻炼,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过程。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不仅通过体育课本的内容、运动项目的设计、课程安排等体系化的教学手段实现,也主要通过教育者的人性关怀来促进和维护学生心灵成长。
只有教育者真正做到了育人、教人、关爱人,小学体育教学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精神活力,实现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人文精神的弘扬。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育者首先要做到充分尊重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
例如,教育者要积极表扬学生诚实勤奋、善良勇敢、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等优良的人格特质,并让学生感受到周围的关心和支持。
学生们也要参与体育运动,培养他们的勇敢、坚韧、主动、有礼貌的人格特质,使他们学会在社交和团体中共同学习、分享和展示,养成坚持进取、勇于突破的体育精神,并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建立自信心,从而增强尊严感和自尊。
此外,要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消除层出不穷的学习压力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一方面,教育者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细致入微的教学,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体育的知识,学会发现问题,并形成更完整的体育技能。
另一方面,在体育课堂中,也要毫无保留地关心和关爱学生,培养学生们在得到帮助或者遭受挑战时自主决定,接受失败,更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律能力,也提高他们获得成功的信心。
此外,体育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们共同目标、礼貌交往、爱护自然、友爱同学、尊重师长等负责任、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育者应严格要求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不断磨练坚持和担当的责任感,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胆识和勇气,使他们学会接受失败,自强不息,从而获得成功的信心;通过。
人文精神在体育课的体现
人文精神在体育课的体现体育课堂中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
文章以人文精神与现代体育课的内涵为切入点,探究人文精神在体育课的体现及其现实意义。
标签:人文精神教育;现代体育课;全面发展要了解人文精神的作用,应先知晓什么是人文。
《辞海》对“人文”的释义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科学、优秀、健康的部分。
如果说人文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或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共有的符号、价值观及规范,那么人文精神则是在人文涵盖下的文化、历史、艺术、哲学、教育等衍生在科学、价值、人本主义、道德、关怀等层面的反思。
二、现代体育课现代体育课的主要教育目的是“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体育课旨在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中,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1.体育课的特点(1)体育课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在完成或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后,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2)体育课的体育环境多变。
体育课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环境是多变的,其受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影响。
在体育环境中,学生更容易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2.体育课的本质体育课实质上是教育课。
教育关注的是育人和成人,体育也是如此。
其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它的特定功能或基本职能是通过人类已有文明的传递,促使受教育者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课堂主体体育课的主体是学生。
传统课堂强调教师的外在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同时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因而体育课教师需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制订差异化策略。
三、人文精神在体育课中体现1.体育课的教学观念随着体育课教学观念的改变,体育课不再是只由运动参与和掌握运动技能两方面组成的教育。
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
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小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人文教育则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本文将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探讨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团体项目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运动训练,如篮球、足球等。
在比赛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完成比赛任务。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比赛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二、传承传统文化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如太极拳、民族舞蹈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体育课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太极拳、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推动人文教育的渗透。
三、强化体育精神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一些特定的体育项目和比赛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品质,正是人文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发扬拼搏精神,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克服困难,追求胜利。
这些都是体育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这些品质的培养,从而实现人文教育的渗透。
四、引导思考人生价值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一些特定的体育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
在课堂上通过讨论体育明星的故事、名言名句,引导学生思考成功与失败、团队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体育与人生的联系等问题。
让小学体育课堂彰显人文精神
让小学体育课堂彰显人文精神作者:赵美华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第10期摘要:体育教学不能脱离教育的本真目标而独立存在,它是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四肢健康,健康生存,还要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认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由单纯的生存变成追求发展的生活,并在追求中体验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怀的幸福和愉悦。
关键词:人文精神体育课堂小学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a)-0232-02体育教学,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学,教师不能仅仅强调体育的健体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体育锻炼中融入对人的精神,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关怀和维护。
就是说在体育课堂上,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必须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为最终落脚点。
1 热爱学生,怀有爱心走入课堂爱护学生,怀有爱心,是教师这个职业最基本的要求,它甚至比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更重要,尤其是小学教学工作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缺乏爱心就不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体育课堂上,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博爱之心,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学生建立融洽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自由释放天性,这也是人文精神的根本内涵。
在三年级的前滚翻教学中,前滚翻是体操动作,能够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巧性以及身体各个关节韧带的平衡能力等,是中小学广泛开展的体育运动技巧性内容。
垫子上滚来滚去的快乐气氛也让学生们非常喜欢,所以上课也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上课,教师微笑着和学生问好:“同学们好,今天是个好天气,大家准备好了吗?”然后是常规的检查,关心询问学生的身体情况,安排见习的学生。
“这么多垫子,猜猜看让大家做什么用的?”学生们马上兴奋起来,甚至有学生已经脱离了队形,趴到垫子上,或者坐到垫子上了。
“不要着急,站好队伍,今天老师要教给大家一项独门绝学,让大家知道如何在危险的时候团起身来避险。
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
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小学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训练,更是一种涵养人文精神的过程。
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只是教学目标之一,更应该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领悟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必要性。
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课程设置小学体育课程设置反映了人文教育的理念。
小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应该遵循“健康、智能、美育、健全人格”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突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照顾。
在体育课程的框架下,除了技能训练和技术指导,还应该加入人文素养的培养内容,例如体育知识的普及、体育文化的渗透、体育精神的传递等,让学生逐步体会到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精神。
二、活动内容在小学体育活动中,注重人文教育的渗透应该是贯穿始终的。
例如在橄榄球、足球比赛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彼此尊重、团结合作;在羽毛球、乒乓球比赛中,教师可以注重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过程重于结果的原则;在田径比赛中,教师可以强调道德修养和自我锻炼的意义。
此外,活动的体育知识、体育文化的介绍也应当平衡地加入到活动中,让学生从运动中领悟到人文精神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小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应该融贯人文精神,以学生为本、以多样化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
小学体育教学应该以游戏为主,以发现、探究、演练为核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互动中逐步体验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学生运动技巧实践中,老师还应该通过讨论、总结、反思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领会体育运动中人文精神的意义。
四、教育实践小学体育教育实践是人文教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团队活动、社区活动或其他形式的体育运动,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集体荣誉和团队精神。
同时,专业顶尖的教练员引领学生参赛、展示的实践活动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观念。
教育实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历程,同时也是人文教育渗透的好途径。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育中,人文教育渗透的途径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注重运动竞技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让学生领悟人文教育意义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
人文精神下体育教学训练策略
人文精神下体育教学训练策略随着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以及体育教学的持续创新,人文精神被广泛地渗透到青少年体育教学训练当中。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进步。
在体育教学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精神和时代风貌,对于提升学校体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1人文精神的内涵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人类的一种情怀,体现在对人的价值、命运的维护和追求,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
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体育人文精神包含了价值理念、情感、道德以及信仰等方面的内容,以人为本,实现了人类对自己的关爱并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肯定。
体育人文精神对于体育文化的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体育形式多样的最根本的根源,从根本上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同时,体育人文精神是体育现象发展的动力,代表着体育终极价值的核心。
而人文精神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和渗透,通过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将人文精神贯彻到校园体育教学当中,而渗透是指内部教育,可将人文精神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从而培养崇高的精神品格。
2青少年体育教学的现状目前,随着体育教学的持续进步,青少年体育教学改革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体育精神的传承方面仍然存有不足之处,甚至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青少年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学校制度的局限性。
当前学校制度没有深入贯彻人文精神的内涵,大多数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体育技巧上,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2)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制约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都是影响青少年体育训练水平的关键。
很多教师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理念,使得青少年对体育训练缺乏积极性,打击了青少年的自信心,从而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3)青少年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体育教学训练的质量和水平。
很多青少年认为进行体育训练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忽视了体育训练的本身意义,这使得青少年对体育训练缺乏主动性,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进行锻炼的积极性。
对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思考
F NG Qigme , A E n — i W NG — Qi q
( .o tw s r l i rt ,ebi4 0 1 , hn ; , a yn ihSh o, ayn ,2 0 0 C i ) 1 Suh et ma Unv sy B ie,0 7 5 ( ia2 Mi agHg olM ̄na g6 10 ,hn No ei ] n c a
中图分类号 : 8 —5 G 0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393 20 )10 2 —3 1 0 8 X(0 6 0—0 60
Dic s i n o t e g h n n e Hu n t sS ii a d c t n i e c i g s u so n S r n t e i g t ma i e p rt l u a i n T a h n h i u E o
h ma ie u l yi sae es t eitg ain ch u l u l yilw.Th rfr i i e te l se t l h t te g h u nt sq ai p rn s ,h ne rt u r a ai i t s o q t so eeoe, xrmeyesn i a rn t — ts at s
密切 的联系 , 它们都在 促进 人全 面发 展的过 程 中扮演着 重要
的角色。在体育课程改革 前 , 学生 、 教师及学校都 把体育教学 认为是为 了应付任务 , 体育 教学 内容 , 教学手段 等单 调 , 乏味 , 甚至 出现 了喜爱体育运动的学生不喜欢上体 育课的现象 。面 对 2 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 , 1 新课程 理念 的实 施需要 , 何在 如 体育课程教学 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并将其贯穿 于体育教学
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
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小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
人文教育是指通过对人类文明、历史、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素养,使其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将人文教育融入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教育管理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注重体育教学内容的人文价值引导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挖掘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并将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
在足球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正确的踢球动作和战术技能,更要向学生宣传足球的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友谊意识。
在篮球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球技水平,更要向学生灌输篮球中的团队精神和比赛规则,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和团队荣誉感。
在田径教学中,不仅要教导学生正确的奔跑、跳远和投掷等技能,更要向学生宣传田径的健康、向上和拼搏精神,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和不服输的品质。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学生能够了解体育运动的人文内涵,培养正确的体育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二、借助名人楷模的身影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些名人楷模的身影,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
在足球教学中,可以介绍一些足球界的名人,如贝利、迪斯蒂法诺、C罗等,让学生了解他们在足球运动中的辉煌成就和正确的体育精神,激发学生对足球的热爱和向往。
在篮球教学中,可以介绍一些篮球界的名人,如乔丹、科比、姚明等,让学生了解他们在篮球运动中的奋斗历程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篮球的敬佩和信心。
在田径教学中,可以介绍一些田径界的名人,如博尔特、刘翔、张怡宁等,让学生了解他们在田径运动中的拼搏精神和健康价值,激发学生对田径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借助名人楷模的身影,可以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人文情怀,更好地理解体育的意义和价值。
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体育课程培养的人,是内在人格和外在动作融为一体的“人”。
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规律,而且要让学生领会其教材的人文思想,以求“授技育人”。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学习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人文精神体育新课标规定了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等,但它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时数的规定没有加以限制,这就为教师在执行教学计划,即在选择教学内容上有了相当大的灵活性。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依据教学目标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兴趣和需要。
教学内容要具有拓展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
提高体育意识,拓展学生思维,培养人文精神。
在内容中可以渗透大量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
如:学习奥运会的来历,可以让学生学习奥林匹克精神。
懂得奥林匹克的宗旨是“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
”球类项目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女排的光荣历史,学习女排顽强拼搏、不怕困难、挑战自我的精神等。
通过课内的学习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的关注,再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了解课本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伦理、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和人文关怀。
二、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性差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
过分重视运动技能的讲解和传授。
这种“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是教师简单地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剥夺了学生选择和尝试的权利。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对统一体,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其教学效果不会太好。
人的素质形成必须经过一个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别人无法代替的。
必须经过感知、思维、想象、体验,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和亲自实践才有可能实现。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是体育教学必须遵循的规律。
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论文
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论文第一篇: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论文摘要: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贫乏,综合文化素质较低。
文章通过对人文精神的阐述,探究了体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分析了人文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情感;人文精神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体育新课程的广泛实施,人文精神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体育和人文精神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面对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新课程理念的实施需要,如何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并将其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探索具有时代特色,学校特色的体育人文精神的渗透方法与途径,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水平至关重要。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据美国《时代》周刊引用最新的脑部研究报告指出: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并非智商,而是情感。
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它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方面。
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既有信号功能,又有动力、感染等功能。
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对学生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发动和调节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个体的情感具有对他人的情感施加影响的功能。
教师在教学中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就可影响、感染学生,使他们精神振作、情绪高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情感的上述功能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调动这些功能来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诸方面着手进行:一、要热爱学生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
教师一方面要热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高度信任和尊重学生;另一方面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坚定不移地要求和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决不迁就和放任自流。
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大赛一等奖--浅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浅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浅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它的根本理念是以人为本。
体育作为文化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的组成部分,是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内涵的体现。
因而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我们目前的素质教育来说,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
一、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概述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中人类精神的象征,它是经过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精神趋向。
人文精神既可以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也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而人文精神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
而体育人文精神就是在体育活动中加入人文思想,将这种精神和思想和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体育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的社会主流文化思想内涵也不同。
在体育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体育人文精神也逐渐脱离了原有的人文精神主体,变为一个独立系统化的人文精神体系。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以往不同时期的内涵差别更大,如今的体育人文精神更重视人类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和体育之间的和谐关系。
另一方面,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个体,以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学生为终极目标,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而体育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教育,它的人文精神就体现在要以体育文化特质为基础,进行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活动。
二、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全面的要求。
只有培养出竞争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型综合人才,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个人来说,加强体育活动可以强身健体,而加强对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为了让学生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所必备的一项个人品质。
1.加强体育人文精神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弘扬人文精神是时代的主题,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随着体育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成为了密不可分的整体,对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体育教师需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高效体育课堂的形成。
体育教学人文素质锻炼一、优化教学目标,激发人文精神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学往往处于一种“边缘”学科的地位,人文素质教育也没有真正地落实,学生把体育课当成活动课,体育教师懈怠,课堂呈现“放散羊”的状态。
因此,需要体育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方便实用,根据实际学情,确定教学方式,合理选择人文教育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
同时,还要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可与学生协商制定教学目标,听取学生的意见,师生共同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体育教学应具有导向性和启发性,按照体育学科的基本方向开展工作,在教学目标和任务中体现出人文的基本内涵,这样才能够使体育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如为学生讲述奥运会知识,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学生对奥运会知识的了解,感悟奥运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资料、网页查询、集体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创设学习氛围,展示人文价值要想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需要创设轻松、高效的课堂氛围,在实施教学任务时教师不能处于决定地位,要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真诚地面对每一个学生,这也是一种人文价值的体现。
首先,体育教师要不断弘扬人文精神,让人文精神在体育课堂落到实处,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使体育课堂不再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学生放飞心灵、张扬个性的舞台。
其次,体育教师要对体育课堂的创新教学和生活化教学有所研究,重新审视和定位,改变“有形无实”的翻新教学。
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创新就是空谈,素质教育就无法继续发展。
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田径教育中是怎样体现人文精神的?人文精神就是审视人生,以人为本;就是对人生进行终极意义的探索,对人类命运进行深层观照。
科学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求,是揭示世间万物奥秘的活动,科学与人文是有区别的。
科学揭示规律,求真;人文追求教化,求善,两者之间具有本质的差异,而在体育教育思想中却结合的非常完美,人文精神中也包涵着科学精神;在科学精神中也应包涵人文精神,这为体育教育的发展指出了一条非常正确的途径,体育事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体育教育是科学的更是人文的体育是人们通过身体运动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的活动.广义的体育又称体育运动,泛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有目的、有组织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活动;狭义的体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术、技能,培养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从本质来看,体育不等于达标训练,把体育引入运动能力和水平达标就是体育应试教育,有运动也不等于就有体育,斯文的运动(如下棋、打牌)、机械的运动(如走路上班)、简单的运动(如立正、稍息、齐步走)和游戏运动都不算是体育,体育不能仅以安全为前提,也并不能以延年益寿为目标,更不是整饬纪律和惩罚学生的手段.体育是科学的,它是建立在生理学、运动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一门科学,但体育更是人文的.人文主义教育亦称人道主义教育,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以人道反神道、强调尊重儿童、注重使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体育作为人文精神的弘扬,应该突出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精神与肉体是分离的,甚至是对立的;而在西方的文化观念里,肉体与精神是不可分离的,认为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中国人是用修身养性、用智育的观念来消融体育的,认为体育是向受教育者传授健身的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自觉锻炼身体习惯的活动.体育中应该孕育着一种强烈的体育精神,这是一种强力的冶炼,是一种冒险精神的培养,是一种运动习惯的形成,也是一种身心素质的提升.在我看来,体育文化至少应该包含四种基本要素:(1)身心健康与休闲文化;(2)运动习惯与技能;(3)进取与冒险精神;(4)意志力与团队精神.因此,体育是肉体与精神的结合,直接为人的生命服务,体育课程不再只是学校体育的填充物,而是学生学习生活技能,形成生活态度,获得生活经验的通道和载体,洋溢着生气勃勃的人文精神.程式化的体育教学压抑了学生生命的活力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教学常规,造就了千人一面的教学个性.一种具体的做法在重复千百次以后就会变成传统;一种传统在同一的价值观的认同下就会成为一种规范.我们的体育教学是有很多规范的,又叫常规,比如课堂的形式,总是教师在前,学生在后;教师在前面讲解示范,学生在后面学;教学的程序总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备课本写好了要学习的项目,教师严格的按照备课本中的内容上课(时间具体到几分钟、几秒钟,详细的估计每个完成动作需要的时间等);教学时间是固定的、亘古未变,它只允许学生在上体育课或者做课问操时才锻炼身体.我们的体育是根据刻板的的课程安排,到了时间才能、也必须去进行体育活动.然而体育活动未必要在上体育课时才进行,体育活动也未必要在运动场上才进行,它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它只听从人的活动需要.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教学常规以及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进行全面的重新审视.体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脱离所谓生活世界,它是直观的、具体的、现实的和历史的,因而也是丰富的.人们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着生动的,充满人格主义态度的交往,因而也是目的、意义、价值的源泉.几十年来,我们的体育教学质量一直依据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展开活动,课程目标设计不是把学生看作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能满足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需要,缺乏对学生可能体育生活的塑造;学生无法感受真切的课堂生命活动,无法领会体育学习的生命意义;取而代之的是用标准化的评技、达标等方式来标榜属于生活习惯的体育行为,学生即使通过努力掌握了这些技能,也难以迁移到生活技能中,难以用来锻炼身体.简而言之,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体育课程是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的.体育课程偏离了主要的育人目标本真的教育,其目的应该是一种既授人以生存的技能和手段,使人把握物质世界的教育,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使人建构自己意义世界的教育.长期以来,增强体质、掌握三基成了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以体质的强弱成为评价学生身体状态的主要标准,过分强调整齐划一,采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课程、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考试、统一的管理模式、统一的行为准则、统一的评价标准,来对待具有差异的生命个体,这种做法扼杀了学生个体的独特性、无穷创造性,忽视了体育教学中的人的价值和意义,限制了学生生命的复杂性、丰富性、多姿性、多彩性,是对学生的一种压抑,使得本应是欢声笑语、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变得沉寂无声,使得学生厌倦、逃避体育课的现象愈演愈烈.转变教育观念,教会学生玩体育教学思想是统属于教育观念之下的、局部、具体的理念.它们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应试教育能否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的问题,如果观念不转变,那么教学思想也难丰富.如果观念不转变,那么再好的教师队伍和客观条件,弘扬人文精神的伟大理想将落空.因此,转变教育观念,丰富先进的教学思想,是落实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加强人文精神的基础.学校体育要问问学生到底想要什么,不只是跑步、跳远、做广播操才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要让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走进体育课堂,让学生在掌握多种运动技能的同时发展身体素质,并且使其有可能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寻找自己的乐趣,让运动伴随他们一生.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会玩的人才能充分享受这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质的进步,学校体育有责任教会学生怎样去玩,怎样玩得更有创意.弘扬体育精神,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交融未来社会中的学校体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使学生养成终身参加运动的习惯,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应在体育教学中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更多的竞技运动项目,从而改变现在这种以田径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从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中选择自己爱好并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以便能够使运动持之以恒.使得学校体育既有通过体育教学掌握三基的一般水平的竞技运动,又有通过练习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表现突出的较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例如,班级或系的代表队等,还有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如学校体育运动代表队等.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促使体育教学形式多样化体育课堂是师生进行思想、情感、知识交流的小型世界.群体训练、小组合作练习、同学互助、个人自觉练习,师生相互切磋,应该成为当前普遍教学形式.结合实际,充分和创造性的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研究、开发、利用(如多媒体教学,微机模拟操作系统等等)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过程更趋于现代化.因此,我们应该一方面加快教材内容的更新,增加兄弟院校体育教学的交流合作,对教师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活跃学术,丰富教师知识,使教师更具感染力.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实际差异,改进和丰富多层次评价体系,把传统的注重成绩的一刀切的评价和学生多刀切的综合素质的评价结合起来,把最终目标评价与教学过程评价结合起来,把课内成绩与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素质提高情况等与全面评价结合起来,真正把尊重个体差异落到实处,不断深层开挖体育的娱乐等功能,充实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出现不断创新的局面.。
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道德、伦理、文化等方面的修养和素质。
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首先,体育课程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来培养人文素养。
体育项目中,很多都需要学生们进行团队合作,如篮球、足球等球类项目。
在这些项目中,学生们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们可以培养出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和相互尊重的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的培养不仅仅在体育课程中有用,也会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他们成为具有人文素养的人。
其次,体育课程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来培养人文素养。
体育项目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进行公平竞争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
在体育课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明确公平竞争的原则,如尊重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等。
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们可以培养出公平竞争的意识,不仅仅在体育项目中,也可以在生活中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成为一个有人文素养的人。
另外,体育课程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来培养人文素养。
体育项目中,需要学生们按照规则进行训练和比赛。
这就要求学生们具备自律的能力,能够按时参加训练,严格遵守规则。
通过体育课程的培养,学生们可以逐渐培养出自律的意识和能力,不仅仅在体育项目中,也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这样的自律意识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体育课程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敬畏自然意识来培养人文素养。
体育项目中,很多都是在户外进行的,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力量。
在体育课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关注环境保护、珍惜资源等问题,培养学生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们从小就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中小学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团队合作、公平竞争、自律意识和敬畏自然的培养,学生们可以成为具有人文素养的人。
校园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与传承
151体育教育学作者简介:黄海峰(1981-),男,汉族,河南遂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校园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与传承黄海峰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人文精神也不断的在发展,通过它自身的内涵价值,在向人们传递着以人为核心的精神,尊重别人,关爱他人,有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体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于现在校园的学生来说,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学习也格外重要,因此通过弘扬古代的人文精神,学习人文精神,进行对学生的培养,并且让学生通过对人文精神的学习将其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关键词:校园;体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传承学校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学习与传承发展。
关心学生的骨骼发育、各个器官和系统功能的发展,身心的状态,学生心态的健康发展;注重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方面的掌握;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一、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古代儒家的文化是重要的思想,强调礼、义、仁、智、信。
提倡德育治理,充分的体现了当今时代所需要的人文精神,那么通过借鉴古代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古为今用,融会贯通,那么在古代,礼、乐、射、御、棋,弓箭是当时是战争的重要的兵器,当时古代的军队的每位士兵都秉着一颗顽强[1],不怕困难,不畏生死进行保家卫国,那么这种坚强,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极为重要,现在的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等各种压力的负担,那么有的学生面临几次的考试失败,就是失去了信心,怎么能够面临生活中其他的困难呢,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在古代的时候,尊崇品德,在体育教学中也能充分的表现出来,在体育中,要注重比赛的过程,这种过程下,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所做出的行为也要符合一个体育人的精神,公平、公正、文明、和谐。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发布时间:2021-06-15T02:09:29.347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7期作者:连文彬[导读] 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是离不开人类文化的,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体育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集合体,这些集合体实际上就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安仁镇中心小学摘要: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是离不开人类文化的,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体育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集合体,这些集合体实际上就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
体育教育和人文精神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两者具有一致性。
体育教育追求的是真实可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够更好状态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人文精神追求的是真善美和人类文明的和谐统一,因此两个人的目标是相同的,当今社会的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为融入人文精神,毕竟它是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需求。
本文首先阐述的是人文精神的概念,其次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人文精神;概念;重要性;培养建议小学生处于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学习之余进行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健身的观念。
人文精神的培养能提高自身修养及促进性格塑造。
小学生思想不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模糊的,而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能激发其对体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也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人文精神的概念“人文”一词在《易经》中是最早出现的,指的是社会人伦,与自然相区别,起到精神教化的作用。
人文精神可以理解为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对人的价值、尊严等方面的维护,也可以理解为培养这种理想的“人”与“人性”理念而设置的各类学科。
二、体育教学小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一)符合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21世纪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体育事业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多次对体育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注重体育技术知识的学习,往往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上体育技能的要领,而时代发展中,以人为本理念也进一步的普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小学体育课堂彰显人文精神-
让小学体育课堂彰显人文精神体育教学,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学,教师不能仅仅强调体育的健体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体育锻炼中融入对人的精神,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关怀和维护。
就是说在体育课堂上,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必须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为最终落脚点。
1 热爱学生,怀有爱心走入课堂
爱护学生,怀有爱心,是教师这个职业最基本的要求,它甚至比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更重要,尤其是小学教学工作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缺乏爱心就不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体育课堂上,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博爱之心,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学生建立融洽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自由释放天性,这也是人文精神的根本内涵。
在三年级的前滚翻教学中,前滚翻是体操动作,能够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巧性以及身体各个关节韧带的平衡能力等,是中小学广泛开展的体育运动技巧性内容。
垫子上滚来滚去的快乐气氛也让学生们非常喜欢,所以上课也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上课,教师微笑着和学生问好:同学们好,今天是个好天气,大家准备好了吗?然后是常规的检查,关心询问学生的身体情况,安排见习的学生。
这么多垫子,猜猜看让大家做什么用的?学生们马上兴奋起来,甚至有学生已经脱离了队形,趴到垫子上,或者坐到垫子上了。
不要着急,站好队伍,今天老师要教给大家一项独门绝学,让大家知道如何在危险的时候团起身来避险。
不过呢,我们先跟着老师做准备活动,来,跟着老师,左三圈,右三圈,扭扭脖子,转转屁股。
好,非常好。
做完准备活动进行前滚翻教学。
这节课,以教师微笑和蔼的问好开始,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毕竟太小了,如果教师横眉冷对地面对他们,他们就会因为害怕老师而放不开,会很拘谨,这不是体育课要的状态。
上课的过程中,面对学生的不听命令,不遵守纪律,教师也以引导为主,少批评,不批评,这样师生才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才有了暖暖的人文情怀。
2 关注兴趣,灵活运用教学内容
关注学生的兴趣,以这个为主导灵活运用教学内容,这不但是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体育能力的要求,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基本人文精神。
什么是课堂上的人文精神,就是课堂要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课为中心,让学生在课中发展、成长,让课堂适应学生,不是去约束制约学生。
所以,兴趣是先导,只要学生能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剩下的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小学跑步教学中,跑步能够发展学生心肺能力、肌肉力量,是提高学生体能最好的方法。
但是,如果教师只是简单、机械地让学生围着操场跑圈圈,即便是教师喊着加油、加油,学生们也不会真的加油跑动起来。
所以,教师必须把跑步教学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把跑步融入到各种各样的活动当中,让跑步变形,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加强体能训练。
比如猫抓老鼠的游戏,两组同学以抽签的形式分别扮演猫族和鼠族,然后相隔1 m距离站好,鼠族在前,猫族在后,教师喊开始,猫族鼠族同时快速跑,跑动的路线不限制,猫可以单独捉老鼠,也可以多个猫尾追一个老鼠,总之方式不限,每捉到一个老鼠,老鼠必须退出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看一看鼠族是不是被猫族全部捉住,全部捉住猫族获胜,没有捉住,鼠族获胜,失败的族要围着操场慢跑一圈。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各运动水平阶段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以及心
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广义上的教学内容,而具体到每一堂课设计什么运动活动,运动项目,教师完全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决定,这就为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喜欢的运动方式和内容。
3 尊重个性,优化改革教学方法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这是成功课堂的最高境界。
课堂上不可能有相同的两个学生,他们的体育能力、身体素质会千差万别、参差不齐。
在我们中国古代的教育里就有因材施教的理念,所以我们的现代教学,更不可能搞成一刀切的模式,教师要承认差异,分层递进,这才是人文精神的根本。
在原地投篮的篮球教学中,篮球在小学阶段是一个分化比较明显的运动项目,喜欢的同学已经能够进行篮球比赛了,近投、远投,进攻、防守有模有样非常的到位;不喜欢的同学甚至简单的运球、传球都不知道如何做;因此如果课堂上,教师再中规中矩地从原地投篮开始,很明显对所有的学生来说就不是很适合了。
上课,教师按照身体素质、篮球运动能力和学生自由要求的方法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
第一组,相对运动能力较弱的同学,教师把这个大组再分成两个小组,然后安排学生横队站在罚球线1 m左右进行投篮,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一个小组投入的篮球多。
第二组,运动能力相对较强的一组,教师组织他们进行半场篮球小型比赛,比赛的过程中尽量简化篮球规则,进一步培养他们对篮球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运动的习惯。
篮球教学毕竟是培养健康体魄的教学载体,课堂上不可能总是按照篮球精英的培养方式进行教学,但是更不能忽略了对篮球有特殊爱好和特殊潜能的学生。
这样,尊重个性,尊重爱好,分层教學就是最好的选择,分层教学也充分彰显了
教学理念中的人文精神。
4 德智并重,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过去我们的教学强调的是分数,是智力的开发,体育课堂也不例外,强调运动技能的掌握,运动能力的提高,这样的课堂导向,势必会背离教学的本质,因为成功的教育不仅仅是分数、成绩,还是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未来发展的本领、是良好的思维品质、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所以,我们必须从改变教学评价开始,德智并重,齐头并进,让学生学会友善、健康、快乐的生活。
在小学六年级的一次接力比赛课堂上,教师主要安排了两个教学活动,第一个游戏导入充分热身:同学们,下面我们做一个反向思维训练游戏,看哪一个同学反向思维敏捷,大家绕着篮球场慢慢走起来,在走动的过程中教师喊停大家必须快速跑起来,喊跑必须停下来,这样一轮一轮的淘汰,被淘汰者要做蹲起,淘汰的越早,蹲起做得越多。
第二个教学活动,就是接力赛阶段,为了降低难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教师把4100 m接力改成6个同学参加接力,在接力比赛的过程中,课堂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一个情况,在最后一棒冲向终点的时候,一个同学突然跌倒,没等教师反映过来,在他相邻跑道上,已经跑到前边的同学,却突然地跑过来,伸手将跌倒的学生拉了起来,然后又接着跑到终点,不过此时后面的同学已经超过去了。
此时,教师将如何评价,是敢于超越敢于拼搏的勇气,还是善良友爱的精神。
很明显,我们不能仅仅强调体育的竞技性质,还要在竞技中融入对人的关怀,对弱者的同情,这才是真正科学的,彰显人文精神的评价。
说到底什么是人文精神,就是把人、把学生放到课堂的中心,放到课堂发展
的首要位置,而不是其他的一切。
体育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改进,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无杂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