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语境中的“仁”
道家对仁的理解
道家对仁的理解哎,一提道家对仁的理解,这就得说到那老子的《道德经》。
咱先说这“仁”字,其实呢,在道家眼里,它不是一个死板板的道德准则,更像是自然界里的一股看不见的力量。
这股力量啊,就像春风拂面,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和活力。
咱就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仁”在道家眼中,它就像是个大锅里的水,得慢慢炖,不能着急。
这水炖开了,自然会冒出蒸汽,蒸汽飘飘洒洒,滋润万物。
这就好比咱们做人,得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人和事,不能一味地追求快,急功近利。
那有人会问,这“仁”到底啥意思啊?其实就是说,咱得学会关爱别人,尊重自然。
这关爱不是表面上那一套,而是发自内心的。
就像咱跟邻居打交道,不是光想着占了便宜就好,得真心实意地去关心人家。
再说说这尊重自然,道家讲究的是“道法自然”。
啥叫“道法自然”?简单地说,就是咱们得顺应自然规律,不能逆天而行。
这“仁”呢,就是要求咱们在顺应自然的同时,还要保持一颗宽容、平和的心态。
那有人又说了,这“仁”不就是一个好人好事吗?哎呀,你这话说得也太简单了。
其实呢,“仁”得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咱对父母孝顺,对朋友忠诚,对工作尽职尽责,这都是“仁”的体现。
咱再说说这“仁”跟“道”的关系。
这“道”是道家最核心的思想,而“仁”则是“道”在人间的一种表现。
这就好比一棵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这“仁”就是那些绿叶,虽然不起眼,但却至关重要。
最后啊,咱得说说这“仁”的境界。
道家讲究的是“无为而治”,这“仁”也是一样,它不是要求咱们去做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要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哎,这“仁”啊,真是玄而又玄,让人琢磨不透。
但只要咱们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
就像这春风拂面,润物无声,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老子的“不仁”,原来是维摩诘的不二?老子是反对儒家的仁吗?
老子的“不仁”,原来是维摩诘的不二?老子是反对儒家的仁吗?《老子》第五章的重点在于如何理解“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中的“不仁”。
《老子》第五章开篇所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直有争议。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这一段文字呢?要想理解这一段文字,最重要的是如何理解什么是“不仁”,“刍狗”又代表了什么。
“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
那么,“仁”到底应该怎么解读呢?非常有意思的是人类的“人”与这个仁义的“仁”,仅凭发音是区分不开来的。
一个人是独立的“人”,在这个独立的“人”旁边加上两个笔画,虽然还读作“仁”,但一个人就变成了两个人。
一个人是独立的,不与人发生关系,那么你做什么怎么做都无所谓,因为没有其他的人去承受你所作事情造成的影响。
不过,一旦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就形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有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有了人和人之间相处的法则,这个法则就是仁。
那么,儒家是如何解释这种人和人相处的法则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可见,孔子认为仁和礼相表里,仁是礼的内涵,礼是仁的外化。
内在的法则就是仁,表现出来的就是礼。
礼是什么?礼就是可以明确规定出来,看得见的可以作为依据遵从的规矩。
而这个规矩的内核就是“仁”。
那么,“仁”的内涵是什么内容呢?孔子的弟子曾子在总结老师一以贯之之道时说:“忠恕而已。
”原来就两个字“忠”和“恕”。
“忠”是什么?“忠”字上“中”下“心”,意为发自内心。
也就是说,你对别人是不是发自内心。
发自内心就是“忠”,不是发自内心就是“不忠”。
儒家最初忠的概念绝不是后来大家所理解的只有下对上才会有的那种狭义的“忠”。
曾子三省的内容之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注意,这里是为人谋,而不是为君谋。
所以为别人考虑问题、为别人做事如果是发自内心的,这就是“忠”。
“恕”是什么?“恕”是如心。
如心,意思就是不是你的心,如同是你的心。
其实就是你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把他的心如同是你的心一样对待。
老子的仁义思想
老子的仁义思想老子的仁义思想是以“道”为基础。
凡是人类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仁”的表现。
凡是所有人类价值判断均收敛至“社会福利及伦理共识”的适宜性,皆是“义”的表现。
老子认为,“仁义”是在人类社会的大道不受重视之后,才被突现出来的人为道德规范,因而,从“道”来立论,才能论述道德仁义礼的等级与其间之差异。
关键词:老子、仁义、道、礼、德周濂溪太极图说第二段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
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受周氏的影响,《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也是仁与义。
而另一方面,老子是中国哲学的主根;佛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庄哲学;西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子哲学。
辩证法嫁接在中国的辩证法上,皆自老子始。
老子的最高原则是道法自然,这是以一本万殊的殊相为着眼点,但并非没有共相(即道)。
新儒学的主流则是以一本万殊的共相(即道)为本,但也并非没有殊相。
因而,由老子《道德经》来看“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之仁与义,应有其一番新意义。
一、仁义的涵意《说文》指出:“仁,亲也,从人二。
”段注:“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
”可见仁是指人际的伦理关系。
从孔子开始,儒家对仁作了系统阐发,把人的血缘感情作为仁的合理出发点,并运用忠恕之道将血缘感情推广到社会人际关系上去,认为仁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的道德意识形态。
仁的性质与作用有双重性,一方面仁爱有差等(属阳),以宗法等级之礼为仁的标准;另一方面,仁学中有重民倾向(属阴),要求对人民宽惠仁爱,反对暴政虐民。
而义字在《周易》中凡三十九见,全部见于《易传》,其意有四:一为适宜。
《周易.乾.文言》说:“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
“仁”在《道德经》中的含义探究
“仁”在《道德经》中的含义探究作者:田翔辉来源:《青年与社会》2018年第28期摘要:“仁”在老子时期的含义偏向于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依赖和欣赏,乃至发展为儒家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等,但依据《道德经》来梳理老子对“仁”的理解,会发现老子对“仁”有不同的解释,这也预示着当时人们的思想方式与通俗“仁”的思想的不同方面,同时也标示着当时人们的生活实践方式的不同倾向,这种不同可以给我们现代人以启示。
因此探讨“仁”在《道德经》中的涵义不仅有助于了解老子的思想,而且可以反思当下人们对“仁”的理解,重新审视人们的生活实践方式。
关键词:仁;生;道一、老子之“仁”是辩证存在的老子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善之与恶,相去几何”、“善行无辙迹”。
我们视扬善抑恶为理所当然,殊不知善是建立在恶的基础之上,没有恶也就没有了善,世上本无善恶之分,有的都是人之“生”、人之“本能”,以霍布斯的解释是人为了更好的生存,只能将自己的“生”与他者的“生”和谐共存,于是有了恶与善的存在。
恶便是自己的“生”伤害了他者的“生”,以宋明的“天理”来解释便是善是遵循了天理,恶是违背了天理,此“天理”是先天的与霍布斯的后天解释不是一个层面的,带来的结果也不同,这是很多学者所容易忽略的,既“天理”中先天的善是完美的,是自身既作为目的存在的,是人之为人的存在缘由,而后天的、以霍布斯所代表来阐释的“仁”、善则只是一个手段、是人以社会联结形式存在的工具和手段,人的最终目的不是善、不是“天理”而是由善而达到的快乐、幸福状态。
很显然道家和西方功利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将善视为手段和生存的一种方式上有相同之处,既老子虽没有以霍布斯的理论形式来解释“仁”、善,但道家同样将“仁”、善视为天之自然而为过程中的一个表现形式,一种生存手段,“仁”不是人之为人的最终目的和状态,最终目的是“道”,是天下自然而为。
善与恶并生并存,交相压制而道不变,这就给其他学派特别是儒家带来很大的影响,既不能只用消灭恶、培养善的方法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个人的“生生”之道、“天理”的践行,而更要站在更高的视角来看待仁、善与恶,既首先要让社会以一种和谐形式存在,那么就要让人各达到顺自然而为,顺天性而为,达到“道”,(这在阳明后学、特别王龙溪和泰州学派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挥)而不是以抑恶扬善的方式来追求最终“仁”的存在。
老子《道德经》的仁义思想
老子《道德经》的仁义思想摘要:的仁义思想是以“道”为基础。
凡是人类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仁”的表现。
凡是所有人类价值判断均收敛至“福利及共识”的适宜性,皆是“义”的表现。
老子认为,“仁义”是在人类社会的大道不受重视之后,才被突现出来的人为规范,因而,从“道”来立论,才能论述道德仁义礼的等级与其间之差异。
关键词:老子、仁义、道、礼、德周濂溪太极图说第二段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
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受周氏的影响,《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也是仁与义。
而另一方面,老子是的主根;佛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庄哲学;西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子哲学。
辩证法嫁接在中国的辩证法上,皆自老子始。
老子的最高原则是道法自然,这是以一本万殊的殊相为着眼点,但并非没有共相(即道)。
新儒学的主流则是以一本万殊的共相(即道)为本,但也并非没有殊相。
因而,由老子《道德经》来看“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之仁与义,应有其一番新意义。
一、仁义的涵意《说文》指出:“仁,亲也,从人二。
”段注:“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
”可见仁是指人际的伦理关系。
从开始,对仁作了系统阐发,把人的血缘感情作为仁的合理出发点,并运用忠恕之道将血缘感情推广到社会人际关系上去,认为仁是人的内在感情和自觉的道德意识形态。
仁的性质与作用有双重性,一方面仁爱有差等(属阳),以宗法等级之礼为仁的标准;另一方面,仁学中有重民倾向(属阴),要求对人民宽惠仁爱,反对暴政虐民。
而义字在《周易》中凡三十九见,全部见于《易传》,其意有四:一为适宜。
《周易.乾.文言》说:“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五章:天地不仁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五章:天地不仁第五章:天地不仁【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天地不仁: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
这里的“仁”并非儒家所说的仁义,而是指私爱、偏爱。
狗:古人用谷草扎成的用以祭祀天地神灵的狗。
橐龠:用手操作的鼓风工具,即风箱。
虚:空。
屈:竭,尽,多言数穷:指政令过多反而会行不通。
多言:喻政令繁多。
穷:碰壁,行不通。
守中:持守虚静。
【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当狗一样平等,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狗一样,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静止的时侯,它只是一个空虚的世界,而一旦动起来,就会运转不总,永远不会枯竭。
统治者政令太多,反而会加速灭亡,不如保持虚静,方可进退自如。
【解析】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
其一是老子再次表述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
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
其二是老子又谈到“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这是对前四章内容地进一步发挥。
他认为、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洽,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这些都突出反映了老于关于世间万物平等的思想,老于子把世间万物都看成是合理的存在,没有等级的差别,“天地不仁”,可视为老子的世界观,“圣人不仁”则包含了老子人人平等的法治思想,世间万物都是由“道”创造出来的,“道”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公平。
所以本章老子从“天道”推论“人道”,由“自然”推论“社会”,其核心思想还是闸述清静无为的好处,提倡“无为”的洽世之道。
这一章老子依然从反对“有为”的角度出发,仍谈论的是“无为”的道理。
论老子语境中地“仁”
论《老子》语境中的“仁”张敏*〔摘要〕在《老子》文本中有两种仁,一种是以否定性语汇而出现的,如“不仁”、“绝仁”等;另一种则是以肯定性语汇而出现的,如“善仁”、“上仁”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爱民”、“慈”等概念。
前者旨在批判与无为之道相悖的儒家之仁,后者才是老子对其仁爱观的正面阐述。
老子关于“仁”的思想与其所主张的无为之道相统一的,且根植于他对原始氏族社会的设想,是一种自然的、朴素的、没有尊卑等级之别的仁爱观;同时,老子的仁爱观也是其无为之道在其理想的社会政治层面的具体呈现,具有无私性、包容性和平等性等超功利性特征。
老子的仁爱观对我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构建和谐、民主、博爱的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对老子思想的研究,学界历来高度重视老子对“道”的论述,而极大地忽视了老子对“仁”的论述,甚至认为老子是根本不讲“仁”、否定“仁”的。
这是对老子思想一个相传已久的、重大的误读。
消除这种误读,从《老子》①一书的文本出发,分析老子对“仁”及其相关联概念的看法和贡献,是当前老子研究中一个需要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
一、老子对儒家思想系统中仁的批判在《老子》文本中确实存在对“仁”的否定性论述,主要有以下四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五章》)。
“大道废,有仁义”(《老子·十八章》)。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十九章》)。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三十八章》)。
这四章的大意是:在老子看来天地、圣人是“不仁”的,而且将万物、百姓视为可以随意抛弃的草狗;唯有大道不得行之时才有所谓“仁义”;并且唯有通过“绝仁”,才能够使百姓复归“孝慈”。
从语义上看,老子将“仁义”与“大道”、“孝慈”对立起来,明确指出天地、圣人是“不仁”的。
这无疑是证明老子否定“仁”的最为直接的证据。
王弼等人正是以此为依据来论证老子对“仁”的否定。
《老子·三十八章》释证——兼论老子言“德”、“仁”、“礼”之精义所在
用之不足既。 ”因而, “ 道”不是我们的耳 、口、鼻 、舌 、身等所能感觉的对象 ,亦不是我们的 言语所能把握 的,故 ( 老子・ 一立) : “道 ’可道 ,非常 ‘ ’”老子云 “ )说 ‘ 道 。 非常 ‘ ”,还因 道 ’ 为 “ ”是 老子 哲 学里 的 一个 专用 术 语 ,也 正 因为 此 , 老 子哲 学 为 了表 达 的需要 ,除 一部 分 自 道
创哲 学 专 用 语 外 ,大 量 的 “ 象 语 言 ” 的语 词 都 是 自然 词 语 异 化 而 来 的 。 如 “ ” “ ” 对 道 、 德 、 “ ” “ ” “ ” “ ” “ 无 、 有 、 妙 、 一 、 自然 ” “ 牝 ” “ ” “ ” “ ” “ ” “ ” 、 玄 、 根 、 夷 、 希 、 微 、 大 、 “ ” “ ” “ ” “ ” “ 命 ” “ ” “ ” “ ” “ 明 ” “ ” “ ” 逝 、 反 、 远 、 静 、 复 、 明 、 常 、 强 、 袭 、 雌 朴” 富” 寿” 祥” 玄德” “ 、 无为”……,老子笔下的这些哲学术语皆有特殊的含 义,与通常人们使用的术语之涵义是不同的。故
[ 收稿 I期 ]2 0 — — 1 E I 0 9 0 2 4
子 ・ 》 说 : “名 ’可名 ,非常 ‘ ”。 . 一章 ‘ 名 ’
[ 中图分类号]B 2 . 2 3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 5 6 20 )3 O 10 0 9 6 6 (0 9 0 一 l 4 1-
老 子一 书之 主 旨 ,在于 言道 德义 。学 者们研 究表 明 :在 《 三 书里 , “ ”与 “ ”是合 老亏》 道 德 二为一 ,相辅相成的 ,然其问亦有区别 :道”作为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讲的是一种大智慧、大 “ 思 想 、大境 界 。 ( ] ( 老子 ・ 十五章》 云 :“ 物混 成 ,先 天地 生 。寂兮 寥兮 ,独立 而不 改 ;周 行 二 有
“仁”含义及思想
承教继志
“立身扬名,以显父母。” 《孝经》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 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里仁》 所谓“不改”,是承续父业,不轻易改动, 这是氏族传统的要求,即使改作,也得慢慢 来,所以要“三年”即多年后才动。……保 持本氏族的生存经验的重要性,才是“三年 无改于父之道”这一传统的真正原因,这才 是关键所在。 ——李泽厚《论语今读》
二、仁的实现途径
推己及人 ——忠恕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 取譬,可谓仁之方已。(《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 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 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 渊》)
例证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
平公射鴳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 杀之。 ——《国语· 晋语》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孟子· 梁惠王》
“爱人”即“泛爱众” ,原始人道主义思想的 延续。 郭沫若:孔子的仁学是“人的发现”。
仁之德性的规定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中庸》 《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 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 可谓仁矣。”
杀身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 成仁。(《卫灵公》) 首先是希望能够“得其正而死”。
曾子:“吾何求哉?君子得正而毙焉,斯 已矣。”——《礼记· 檀弓上》 孟子:“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 者,非正命也。”——《孟子· 尽心上》
老子为何说“圣人不仁”
老子为何说“圣人不仁”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此言是《道德经》的难点之一,也易致误解,甚至成了统治者暴虐百姓的借口,与老子的原意已是相去霄壤矣。
该句语法上并无歧义,关键是对“刍狗”和“仁”的理解。
据《庄子·天运》里所记,“刍狗”指茅草扎的狗,做祭祀用,用后即弃。
有学者(如南怀瑾)认为此句里的“仁”,是老子批评的当时的假仁,而非真仁,因为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假仁以霸”是诸侯们常用的手段。
对此,我不敢苟同。
老子曰“失道而后仁”,又言“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注 1】)——其意为:即使是“上仁”之人,虽可以做到无私无我,却有可能违反了道的规律性而致好心办了笨事、错事。
老子用另一个字“慈”来代替“仁”,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慈,故能勇。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见《道德经·六十七章》)”中文有“仁慈”、“慈爱”、“慈悲”等,可见“慈”在词义上比“仁”有更大的内涵。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有人解为“大自然是没有感情的,无所谓什么仁爱,对待万物一视同仁”,可从。
中外哲人都用太阳做过例子,曰阳光既照善人也照恶人。
“刍狗”祭天后,上天并未享用,不过任其自生自灭而已。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有人解为“一个圣明的统治者不应该专注于什么仁爱,不能感情用事,要对百姓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也基本可从,但这只是“不仁”其意之一。
人“不能感情用事”是不可能的,要旨是统治者不能用“小情”、“私情” 处理公事,否则就是小仁小义。
小仁小义,动物亦有,人孰能无之?故庄子说虎狼也有仁心,因为虎狼父子相亲,故曰“至仁无亲。
”(【注2】)如上所言,即使是无亲的“大仁”、“至仁”,也是“为之而无以为”,未达至道。
天地的“不仁”与圣人的“不仁”是既相通而又有区别的。
老子说“圣人不仁”,并非说圣人无情无爱,否则老子又何以要求圣人“爱民治国”、“爱以身为天下”、“以百姓心为心”?故老子所云“不仁”,是要圣人效法天地的无私,同时也要顺应万物自身的发展规律。
老子道德经的仁义思想
老子道德经的仁义思想
仁义是老子道德经中高瞻远瞩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在老子看来,仁义是一切高尚的道德情
操的基础,是实现自然界、人世间,乃至心灵深处的和谐和安宁的精神动力。
在老子的教诲中,仁义的具体内涵有很多:一是建立在君子的心性之上的仁义,也就是“仁者爱人,知者明人”的道德规范。
正如老子所说:“民之仁义,则无不兴。
”这就是说,
只有修养仁爱、智慧和谦虚,尊重彼此,才能进入宇宙的真理,才能使个人褪尽卑微之心,而崇尚仁义、道德、慈悲以及和平,才能获得安宁。
第二,老子认为要建立一个更加安宁的社会,需要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善良和克制,放
下个人的倔强,保持留待和弹性,以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秩序。
老子丝毫不认为,以量力
而行就能改变他人,只有以自身的道德和善行来改变自己和被改变的人们,最终才能保持
社会温和,道德清新。
仁义是老子重要的主张,老子将仁义作为实现道德和谐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是他高尚,崇
高的道德标准。
仁义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安宁搭上了桥梁,是人类精神的根本动力,是我们最重要的准则之一。
论《老子》“仁”的内涵与特点
论《老子》“仁”的内涵与特点
冯兴梅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4()6
【摘要】老子的“仁”具有偏私的意思,“不仁”即是不偏私,它表明了道的自然属性和无意识的特征,进而表现了道的最为深远的德;老子的“仁”也有友善、仁爱的意思,老子对仁、善、慈较为看重,这是老子所欣赏的待人之方和处事之法;老子的“仁”是一种自然之爱,这种自然之爱是自发且自觉的,人为和强迫的仁并不是真正的仁。
老子的“仁”具有自然性、否定式和超越性的特征,这是老子的“仁”区别于儒家之“仁”的地方。
【总页数】3页(P65-67)
【作者】冯兴梅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3
【相关文献】
1.《老子·三十八章》释证——兼论老子言“德”、“仁”、“礼”之精义所在
2.《老子》中“仁”的思想内涵探究
3.《老子》一书中道的内涵及特点
4.仁而不以为仁——论老子仁的境界
5.自然之仁的自律实现——孔子、老子之“仁”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子为什么反对孔子提出的仁?
老子为什么反对孔子提出的仁?我在网上看到这个标题,第一个反应就是关公大战秦琼三百回合,天大的误会啊。
老子在《道德经》中的确对仁提出明确的批判: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19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老子反对仁,提倡不仁。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特别是这句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用的是挺重的。
老子真的反对“仁”吗?仁是对人友善、相亲,也就是爱人,仁者爱人嘛。
这是好事,老子为什么反对?因为老子认为这种爱人是存在偏向性,正如天若有情天亦老一般。
如果天地对人类有情,会对人类有所偏向,这样万物就无法受到公正的待遇而遭殃。
同样当国君对某些人有偏向,处理事务就无法做到公平公正,甚至会听信谗言损害天下人的利益。
另一方面当天下百姓都在追求所谓的“仁”,很容易出现假仁假义。
怎么让别人觉得自己“仁”,肯定会有一套标准。
如果有标准就可以造假了,像当年为什么要在牛奶中加三聚氰胺?牛奶需要检测蛋白质含量的,但蛋白质太不容易检测,于是通过测出食品中的含氮量,就可以推算出其中的蛋白质含量。
只要有一个标准公布就无法回避造假问题,不管是技术、物品、人品、道德、才能等等,哪怕有很严格的管理,依旧无法完全避免漏洞。
老子认为国君推行“仁”实则引导百姓造假。
本意是为了天下好,结果引发百姓投机取巧。
所以老子反对的是标准化后的“仁”。
孔子的“仁”指什么?儒家核心概念之二:什么是仁?上面这篇文章已经有详细讲述,这里就不再展开,这也是为什么弟子向孔子问仁,孔子每一个答案都不同的原因。
反对儒家的人抓住这一点进行批评,自己提倡仁,结果连祖师爷都没有搞清楚何谓仁。
说出这样话的人并不懂孔子,因为仁一旦标准化了,仁就不再是仁了。
但后世有儒家觉得这个批评有道理,抓紧补上这个漏洞,开始细化仁,将“仁”进行标准化,拔高化,实则背弃孔子提“仁”的初衷,正如庄子:浑沌之死中的效果,浑沌开了七窍,死了。
以道观仁——老子思想中仁之不同含义
研究对象 , 《老子 》原文 中涉及到 “仁义”的共 有 五 章 ,但 仁义 的概 念或 内涵 因语 境 不 同而 有 差 异 。 因此 ,探 讨 老 子是 否 反 对 仁义 、反对 儒 家 思 想 需要 结合 老 子 的核心 思想 加 以全 面探 析 。
的道 之衰 落 方 面看 ,张松 辉 先 生分 析 了老庄 反 对
同继承了三代以来的德治思想与人文精神方面展 生 的观点还是 比较 中肯的。以通行本 《老子 》为
开 论证 ,他认 为老 子 和孔 子 一样 都 注 重一 些 基本 的道德 行 为 ,如忠 、信 、慈 。因此 ,他 的结论 是 : 老 子不 仅 不 反对 仁 义 ,而 且 还 主张 人 际交 往 中应 以仁为前提 ,以信为根本。①从 仁义 自身所凸显
赵“绝圣弃智” “绝仁弃义”修 ‘仁 义 ’ ,认 为老 子 对 ‘仁 义 ’是 深 恶 痛绝 、一
改 为 “绝 智弃 辩 ” “绝 伪 弃诈 ”。陈鼓 应先 生认 为 , 无可取 的 ,这也是不符合老子本义的。”他 的观
学 派 间观 点 对立 的极 化 ,应该 是 在 战 国 中期 以后 点 是 老子 本 人并 不 主 张绝 仁 弃 义 ,但 老 子毕 竟 对
老子 所说 的仁 是具 有 不 同含 义 的 ,需要 我们 一 一 厘 清 。
一 、 学 术 界对 于 老 子是 否反 对 儒 家思 想 、反 对 仁 义 问题 的看法
仁义 是 儒 家思 想 的核 心 。学 者们 普 遍认 为 老 子是反对仁义 、反对儒家思想的,其主要依据是 通行本 《老子 》中提到的 “绝仁弃义” “绝圣弃 智 ” “天 地不 仁 ” “圣 人 不仁 ”等语 句 。 至 1993 年 ,郭店楚墓竹简本 《老子 》的出土,使得学者 们 围绕传统观点产生 了一些争论。
论老子的仁爱观
论老子的仁爱观李光福提起老子, 人们一般以为他绝仁弃义, 是不讲仁爱的。
其实, 他有自己独特的仁爱观。
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 以求正于方家。
关于仁爱, 在老子一书中有一些表面看上去相互矛盾的说法。
如一方面说,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第五章。
以下引该书只注章次) 。
仿佛天地、圣人都不讲仁爱。
另一方面又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第八章) 。
道与善利万物的水接近, 似乎又具有仁爱之德。
其他如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第七十九章)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第十九章) , 令人感到费解。
显然, 这不是一位伟大哲人的胡言乱语。
那么, 如何解释这些说法呢? 笔者以为, 这需要放在老子哲学的背景中, 结合老子思想的基本观念和特色来加以说明。
一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 也是老子仁爱观的形而上依据。
在老子看来, 道是世界的本原和本体, 它无形无象, 看不见, 摸不着, 是无 , 但却蕴涵勃勃生机, 有生于无 ( 第四十章) 。
它产生天地万物, 并赋予事物内在之德, 以蓄养万物。
因此, 老子说: 夫唯道, 善贷且成。
( 第四十一章) 。
贷即施, 唯有道乐善好施, 济物成物。
与儒家生生即仁的观念一致, 道产生并蓄养万物的行为, 是一种仁爱的行为, 但这种仁爱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仁爱, 而是彻底无私的仁爱。
道生之, 德畜之, 长之育之, 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第五十一章) 。
大道泛兮, 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 功成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常无欲, 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 可名为大 ( 第三十四章) 。
道造就并滋养万物, 并不是为了占有万物, 主宰万物。
它也没有以此居功自傲, 自我炫耀。
它既不追名, 也不逐利, 丝毫没有人世间的那种占有欲、支配欲和表现欲。
这是一种伟大、无私、谦逊的仁德。
论老子孔子“仁”的同异
伦理学研究STUDIES IN ETHICS2021年第1期(总第111期)学界一致认为孔子思想核心可用“仁”“礼”二字概括,“仁”是内在的爱人美德,“礼”则是把这种美德以恰当的方式表达于他人。
由于《老子》有“圣人不仁”[1](P14)“绝仁弃义”[1](P45)之类的表述,所以古今学者普遍认为老、孔在仁的问题上持对立态度。
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扬雄:“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搥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
”[2](P712)韩愈继承此说:“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3](P120)陈鼓应总结说:“由于老子主张‘绝仁弃义’,因而一般都认为老子是反伦理主义的……他之所以绝仁弃义,是由于:‘仁义是维护宗法封建制的价值典范,宗法封建制乃是西周以来的古制。
’(王晓波《儒法思想论集》)……可见老子的主张‘绝仁弃义’,乃是反对西周以来的德治思想。
”[4](P76-77)陈鼓应、王晓波等人同意学界所普遍认为的老子反伦理的说法,但认为他不过只是反对维护古制的“西周以来的德治思想”而已,这显然是在为尊者讳。
依据只言片语就认定老子反仁,这是学术史上的最大误解。
实际上,老、孔在仁的问题上可以说是本同末异,他们都从仁爱这一基点出发,目的是建立一个安宁祥和的社会,只是在劝人行仁的方法上,老、孔师徒出现了明显分歧。
一、相同处:老、孔都赞美内涵基本一致的“上仁”“安仁”我们在关注老子“圣人不仁”“绝仁弃义”之类看似反仁言论的同时,也不可忽略老子还有许多竭力宣扬仁爱的主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1](P93)老子之所以出现这类既倡仁又反仁的看似矛盾的言论,主要原因是他把仁分为不同层次。
最高层次的仁被老子称为“上仁”“上德”,而与之相对论老子孔子“仁”的同异张景,张海英[摘要]学界普遍认为老、孔在仁的问题上持对立态度,老子因“搥提仁义”而被视为“反伦理主义”者。
《老子》中“仁”的思想内涵探究.doc
《老子》中“仁”的思想内涵探究-一、孔、老思想的师承关系要想厘清老子和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内在脉络,我们就必须弄清老子和孔子孰先孰后,这其中不仅包括二人的生卒年,更重要的是二人思想和著述的先后关系。
虽然老子的具体生卒年在考古学界争议颇大,但我们大抵可以断定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而孔子则生活在春秋末期。
从大的时间跨度来看,老子和孔子大致上属于同时代人,因此《史记》上记载的孔子问礼于老子是极有可能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己朽矣,独其言在耳。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己。
其含义用现代汉语讲,即善言不会随着言说者的死去而陨灭,君子闻达与否要适时而动,谦下木讷,戒淫戒骄,虚怀若谷。
可以说这些观点在孔子后来的思想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体现在儒家经典著作之中。
例如,孔子就对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论语公冶长》)的做法赞赏有加,认为他的聪慧虽可以被别人赶得上,但他的愚呐却无人能赶得上。
可见孔子对老子的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是深有体会的。
学界一般认为《老子》成书晚于《论语》,但我们认为这并不妨碍孔子师于老子的师承关系,在《老子》成书之前老子的思想就业己形成并对孔子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在逻辑上是讲得通的。
老子以道为核心建立了一个较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并把对仁的阐述纳入其中,孔子在其后继承老子思想,在老子道学体系上升华出仁学体系,并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规范,使老子的玄学在孔子的重新阐释下发挥方法论的作用。
当然,这些还都只限于推断和猜测,只有通过对二人仁思想的具体剖析才能明确地感受到这一点。
二、小仁与大仁、外仁与内仁我们在谈到老子的思想时,总是不自觉地认为老子反对孔予道的思想体系和仁的思想体系水火不容。
司马迁在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细儒学,儒学亦细老子。
老子和孔子眼中的仁
老子与孔子眼中的“仁”“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它几乎贯穿了整个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历朝历代、各家派别都或多或少提到过对“仁”的看法,然其理解不尽相同。
其中老子和孔子对“仁”的见解就很有不同,二者各有千秋。
《道德经》第五章言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对这句话的理解自古以来纷繁复杂,也正因为这句话,许多人批评老子阴险、刻薄,其实不然。
“刍狗”即为草做的狗,是一种祭祀用品。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天地不存在仁爱之心,它将万物看做草扎的狗;圣人不存在仁爱之心,他将百姓看做草扎的狗。
”那么为什么天地和圣人都“不仁”呢?其实这里的“不仁”并非不仁慈,而是无私,而是大仁。
天地生万物,而对万物一视同仁,所以老子理想中的圣人也应对百姓一视同仁。
因为不仁,所以看待万物、百姓都是如一的,是真正的平等、公正,才是大仁。
深层来看,天地滋生万物,却未曾居功,未曾要求有所回报,没有任何条件,所以老子建议人们效法天地这种“无所谓仁,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种胸襟。
盖而言之,道家之“仁”为“不仁”。
就儒家而言,“仁”在其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论语》中,“仁”字出现多达109次之多。
如“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等。
一言以蔽之,儒家之“仁”为“爱人”。
“爱人”是贯穿于“仁”的基本思想。
可以说,爱即是仁,仁即是爱,爱是仁的起点,又是仁的归宿。
爱人,首先是对人的重视:“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马棚失火却问“伤人乎”,似乎有点驴唇不对马嘴,可这正表明在孔子心在,人的生命比马重要。
在是如此,在孔子的道德体系中,每一种道德都是处理某种社会关系的准则,而仁则是总的伦理原则。
“仁”的观念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孔子是要人去爱人,而老子是以无为之心、无差别之心施仁。
孔子很讲实用性,爱人体现仁的效果。
老子认为仁即不仁,无所谓仁,其超然物外、逍遥清逸非世人轻易可以理解。
论仁原文及翻译
论仁原文及翻译
仁(réng)是中华文化传统中的重要价值观念之一,始源于周
代《礼记·中庸》:“始制人者,仁也”。
《中庸》中对仁的解
释是:“止于至善者也,人曰仁”。
仁被认为是一种高尚的德行,具有慈爱、宽容、同情、善良等积极的品质。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仁是对他人的关怀和善意;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仁是倡导公正、和谐和互助。
仁作为文化价值观念,具有思想、道德和行为的内涵,被广泛应用于个人与他人、家庭与社会、国家与世界等各个层面。
在社会中,仁是一种行为准则,提倡尊重、包容和关爱他人。
在家庭中,仁是一种家庭伦理,促进亲情和睦;在个体内心中,仁是一种自我修养,培养克己奉公的品格。
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思想之一,对于个人品行、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镇压自私、善待他人,追求公正和仁爱的道德标准仍然被提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老子》语境中的“仁”张敏*〔摘要〕在《老子》文本中有两种仁,一种是以否定性语汇而出现的,如“不仁”、“绝仁”等;另一种则是以肯定性语汇而出现的,如“善仁”、“上仁”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爱民”、“慈”等概念。
前者旨在批判与无为之道相悖的儒家之仁,后者才是老子对其仁爱观的正面阐述。
老子关于“仁”的思想与其所主张的无为之道相统一的,且根植于他对原始氏族社会的设想,是一种自然的、朴素的、没有尊卑等级之别的仁爱观;同时,老子的仁爱观也是其无为之道在其理想的社会政治层面的具体呈现,具有无私性、包容性和平等性等超功利性特征。
老子的仁爱观对我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构建和谐、民主、博爱的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对老子思想的研究,学界历来高度重视老子对“道”的论述,而极大地忽视了老子对“仁”的论述,甚至认为老子是根本不讲“仁”、否定“仁”的。
这是对老子思想一个相传已久的、重大的误读。
消除这种误读,从《老子》①一书的文本出发,分析老子对“仁”及其相关联概念的看法和贡献,是当前老子研究中一个需要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
一、老子对儒家思想系统中仁的批判在《老子》文本中确实存在对“仁”的否定性论述,主要有以下四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五章》)。
“大道废,有仁义”(《老子·十八章》)。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十九章》)。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三十八章》)。
这四章的大意是:在老子看来天地、圣人是“不仁”的,而且将万物、百姓视为可以随意抛弃的草狗;唯有大道不得行之时才有所谓“仁义”;并且唯有通过“绝仁”,才能够使百姓复归“孝慈”。
从语义上看,老子将“仁义”与“大道”、“孝慈”对立起来,明确指出天地、圣人是“不仁”的。
这无疑是证明老子否定“仁”的最为直接的证据。
王弼等人正是以此为依据来论证老子对“仁”的否定。
王弼对《老子·五章》天地、圣人“不仁”的注解是:“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
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
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
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
”[1]王弼的意思是:天地遵循无为之道,对万物的态度是“无为无造”,任其“自相治理”,因而是没有什么仁爱可言的。
因为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所作为,如此便会损害“物”的本真存在而失其真朴。
因此,在王弼看来,无为之道是“不仁”的,因为“有仁”就意味着“有为”,这就背离了老子之道强调的“无为”。
故而,在王弼看来,天地、圣人“不仁”,而将万物和百姓视为祭之则用、祭毕则弃的草狗,正是对老子无为之“道”的诠释。
河上公、吴澄、蒋锡昌等人都持类似的观点。
河上公对天地、圣人“不仁”的注解是:“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2]吴澄的注解是:“仁谓有心于爱之也。
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①*作者简介:张敏,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湖北武汉430072)。
本文所引《老子》文本除特别注明之处均以陈鼓应本(参见陈鼓应著:《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2009年版)为准。
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
”[3]蒋锡昌的注解是:“‘天地不仁’,言天地不保养万物,而任其自保自养;‘圣人不仁’,言圣人不保养百姓,而任其自保自养;此皆无为而任其自然也。
”[4]这些诠释与王弼的观点一样,都将“任自然”与“有仁”对立起来,而“任自然”即“无为”,“无为”即“不仁”。
王弼的论证相较其他论证而言最为详细,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因而我们主要通过对王弼的诠释进行分析来厘清老子的本意。
王弼的诠释值得商榷之处在于:第一,老子所否定的“仁”,也就是被王弼视为与老子之道相悖的“仁”,并非老子所主张的“仁”,而是儒家之仁;第二,王弼将“无为”视为“无所作为”,而没有意识到“无为”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其中仍有“有为”的因素,或者说没有意识到“无为”是一种摒弃了“人为”因素的“有为”,而仍然是一种“为”,故而老子言“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
在《老子》文本中,不仅有对“仁”的否定性论述,还有肯定性论述,如“善仁”、“上仁”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爱民”、“慈”等概念。
在对“仁”的肯定性论述中老子所言之“天道”、“天地”、“圣人”都是爱民、利物的。
例如,《老子·六十七章》言:“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七十七章》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老子·八十一章》言:“天之道,利而不害。
”这些论述明确指出作为老子思想最为核心的“天道”是爱民、利物的,如将万物、百姓视为可以随意抛弃的草狗,天地是不会关心百姓的生活是“有余”还是“不足”的,对困境中的百姓更不会“以慈卫之”。
此外,作为老子理想人格的“圣人”也被老子赋予了“救人”、“救物”的博大情怀①。
《老子·二十七章》言:“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老子·八十一章》言:“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这两句更是明确指出老子所言之“圣人”不会私自积藏,而是将自己所有给予百姓。
从这些论述可见,作为老子思想核心的“天道”和作为老子理想人格的“圣人”都具有爱民、利物的品格,因而是不可能否定“仁”的②。
那么,如何理解《老子》文本中对“仁”既肯定又否定的论述呢?我们认为,老子对“仁”的否定性论述并不意味着对“仁”本身的否定,而是对儒家思想系统中的“仁”的批判,老子对“仁”的肯定性论述才是对其关于“仁”的思想的正面阐述。
老子的这种论述方式不仅体现在“仁”上,对于“礼”、“慈”、“德”也是如此。
关于“礼”,《老子·三十八章》将“礼”视为“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是在《老子·三十一章》中又肯定了行军打仗应遵循的礼仪:“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在《老子·五十四章》还言及了祭祀之礼:“子孙以祭祀不辍。
”关于“慈”,老子一方面认为“六亲不和,有孝慈”,将“孝慈”视为“六亲不和”的产物,明显带有否定的意味,但是“慈”又是老子的“三宝”之一。
关于“德”,老子一方面认为是“失道而后德”,将“道”与“德”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又将“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一章》)的品质视为一种“玄德”,明显是对“德”的肯定。
《老子》文本中之所以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论述,主要是因为在《老子》文本中有着两个不同的叙述逻辑:对儒家思想系统中的“仁”、“礼”、“慈”、“德”进行否定、批判是老子论述的隐性逻辑,而他对自己所主张的“仁”、“礼”、“慈”、“德”的论述则为显性逻辑。
而其时的汉语语法在逻辑上缺乏完整性和明晰性,特别是缺乏逻辑主语,因而如果我们不对老子的论述进行整体把握,就很有可能将这两个叙述逻辑混淆而将对“仁”的否定性论述视为老子对其思想的正面阐述。
只有厘清了这两个不同的叙述逻辑,才能够把握老子思想的真正指向。
①陈鼓应和日本学者福永光司等人从无神论的角度将“天地”指认为没有情感、意志的物理存在,因而是无所偏爱的,而圣人效法天地,故而也是“不仁”的(参见陈鼓应著:《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4页)。
这一观点明显与《老子》文本中关于天地、圣人具有救人、救物的博大情怀相悖。
但其在《从郭店简本看〈老子〉尚仁及守中思想》一文中又指出老子是崇尚仁慈的(参见陈鼓应著:《老庄新论》,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85-86页)。
②与王弼不同,苏辙等人认为老子所谓“不仁”即“无爱无憎”,认为“天地无私,而听万物之自然。
故万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
“虽未尝仁之,而仁亦大矣。
”在苏辙看来,天地、圣人遵循自然无为之“道”,对万物无爱亦无憎,但正因如此,这种“不仁”却为“大仁”(参见苏辙:《道德真经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这种超越了具体爱憎的“大仁”无疑是抽象的,而老子所言的“善仁”、“上仁”、“慈”、“爱民”都是有着具体内涵的。
因而,对于天地、圣人“不仁”的理解,应如高亨所言,道家之天地、圣人不需要儒家所谓的“仁”[5]。
而“大道废,有仁义”的理解也应如冯友兰所言:“‘大道废,有仁义’,这并不是说,人可以不仁不义,只是说,在‘大道’之中,人自然仁义,那是真仁义。
至于由学习、训练得来的仁义,那就有模拟的成分,同自然而有的真仁义比较起来就差一点次一级了。
”[6]这里所谓由学习、训练得来的仁义即是儒家之仁义。
其他两处对“仁”的否定性论述也应如此诠释。
可见,老子对“仁”的否定性论述旨在批判儒家思想系统中的“仁”,而非“仁”本身。
以此观之,与老子无为之道相悖的即是儒家之仁,而非老子主张的“善仁”、“上仁”。
二、老子对其所主张的仁爱观的阐明由上文可知,老子对“仁”的否定性论述是对儒家思想系统中仁的批判,因而,论证“仁”与老子无为之道是否相悖,需以《老子》文本中对“仁”的肯定性论述为依据。
因此,判断老子对“仁”究竟持何种态度,需先厘清老子对“仁”的正面阐述,尔后方能以此正面阐述为依据进一步分析老子所主张的“仁”与其无为之道的关系。
在《老子》文本中对“仁”及其相关联的“爱民”、“慈”的肯定性论述主要有四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老子·八章》)“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老子·三十八章》)“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老子·十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六十七章》)从这四章可见,老子不仅对其所主张的“善仁”、“上仁”有比较清晰的界定,而且还将“爱民”与“治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视“慈”为其“三宝”之一,认为心怀仁慈者才能够真正勇武,而以“慈”治国,“战则胜”、“守则固”,反之则只能走向灭亡。
可见,老子并不否定“仁”、“慈”,而是将其视为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和根本目的。
儒家思想系统中的“仁”与老子的主张是有很大差别的。
苏辙对老子“善仁”的注解是:“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
”[7]意思是,真正的仁爱是给予万物利益、恩惠而不求回报。
范应元的注解是:“与善仁者,称物平施。
”[8]“称物平施”语出《易·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9]孔颖达疏:“称物平施者,称此物之多少,均平而施,物之先多者而得其施也,物之先寡者而亦得其施也。
”[9](81)意思是,天地、圣人施与万物、百姓的仁恩没有偏颇,能够消减多余,弥补不足,实现均平而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