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文博资源保护的资金投入

合集下载

国家文物局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

国家文物局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

国家文物局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6.10.11•【文号】文物政发〔2016〕21号•【施行日期】2016.10.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文物政发〔2016〕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为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四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充分发挥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现就文物合理利用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文物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阐发文物资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快速发展,文物工作在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促进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日渐成为社会共识。

同时,文物利用仍然存在着文物资源开放程度不高、利用手段不多、社会参与不够以及过度利用、不当利用等问题,各级文物部门、文博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创新实践,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二、准确把握文物利用的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注重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秉持科学精神、遵守社会公德。

坚持依法合规。

严格遵守文物保护等法律法规,注重规范要求,切实加强监管。

建议书 关于博物馆保护建议书范文

建议书 关于博物馆保护建议书范文

建议书关于博物馆保护建议书范文一、背景介绍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和传播者,起着重要的保护、研究和教育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博物馆面临着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博物馆的文物和展品,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二、加强文物保护1.加大经费投入:政府应该增加对博物馆的经费投入,用于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

同时,鼓励社会捐款和企业赞助,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2.加强人材培养:建立专业的文物保护人材培养机制,加强对文物保护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3.加强科学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红外线检测、激光扫描等,加强对文物的科学研究和保护工作。

三、改善博物馆管理1.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博物馆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博物馆的监督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2.加强安全防范:加强博物馆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文物和展品的保护,防止盗窃和损坏。

3.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

四、加强文化教育1.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博物馆应该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如讲座、展览、工作坊等,吸引更多的观众参预其中,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理解。

2.加强与学校合作:博物馆应该与学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校外教育活动,匡助学生了解和学习文化遗产知识。

3.利用新媒体手段: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手段,建立博物馆的虚拟展览和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更便捷的文化教育服务。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加强国际交流:博物馆应该加强与国际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举办国际展览:博物馆可以举办国际性的展览,展示自己的文化遗产和艺术品,增强国际影响力和交流合作的机会。

3.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博物馆可以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如文化节、艺术展等,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山西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方案

山西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方案

山西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9.14•【字号】•【施行日期】2020.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正文山西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精神,统筹推进我省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开创我省文物工作新局面,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到2025年,全省文物依法保护水平显著提升,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基本形成,文物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文博机构队伍更加优化.文物工作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讲好山西故事、推动山西文化走出去、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十四五”转型出雏型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实现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二、主要任务(一)推动实证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建设.围绕“考古中国”重大研究课题,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展山西南部地区文明进程、早期国家形成、尧文化、夏文化、晋文化研究.依托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等世界文化遗产,长城重要节点段落,陶寺、蒲津渡与蒲州故城等重要遗址,佛光寺、应县木塔、晋祠、永乐宫、关帝庙等重要文物建筑,推介一批国家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二)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系统整理文物知识图谱,全面开发传播文物知识.将文物保护利用常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体系.建立中小学生依托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学习的长效机制.支持文物相关单位与媒体开展传播推广合作.推进精品文物展览“走出去”,增强山西文化影响力.(三)完善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体系.全面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传承红色基因.推进太行山、吕梁山、太岳山、五台山革命文物集中连片区域的整体保护利用,助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加强红色文艺作品及革命宣传标语的收集整理和保护.支持馆藏革命文物的征集保护和展示利用,建设革命文物数据库.加强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与纪念场馆的建设和改造提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红色培训.(四)建立文物安全长效机制.落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将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结合起来,严厉打击各类文物犯罪.探索建设文物 DNA 数据库和建档立卡工作.推动文物领域公益诉讼.整治基本建设中的未批先建、破坏损毁文物本体和环境、影响文物环境风貌等法人违法行为.压实市、县(市、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文物行政执法责任.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建立全省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实现文物安全监管可视化、信息化、标准化.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采取“志愿者+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文物保护巡查.公示文物保护单位、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安全责任清单.建立市域文物安全和文物执法履职尽责情况定期分析通报机制,健全文物安全事故追责问责机制.对文物资源丰富、安全形势严峻的地方进行重点督察.对重大文物安全事故和案件进行督察督办.(五)探索建立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机制.完善常态化的文物认定和登录制度,定期开展文物状况核查,推进全省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建设.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建立和完善文物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形成文物资产配置、保护、利用、处置、经营、效益等管理体系.落实文物资源资产报告制度,各级政府定期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文物资源资产产权、经营、收益等管理情况.(六)强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深入推进文物领域“放管服效”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应充分考虑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需要.完善基本建设考古制度,推进区域文物保护评估.地方政府在土地储备时,对可能存在文物遗存的土地,在专业资质单位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得入库.完善出土文物移交制度,适时开展考古出土文物移交专项行动.科学划定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已划定的不合理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作出适当调整.加强对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和新发现文化遗存的保护管理.(七)大力推进文物合理利用.坚持文物保护与利用并重并行的原则,开展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建设陶寺、蒲津渡与蒲州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动晋北长城密集区、沁河流域古堡密集区、太行革命文物密集区的整体保护利用,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推进博物馆线上展览.建立藏品资源共享机制,利用特色展、联展、巡展等形式,打通各级博物馆、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界限,促进馆藏文物利用.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对文物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八)积极鼓励社会参与.深入推进“文明守望工程”.在坚持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所有权不变、坚守文物保护底线的前提下,引导社会力量通过认养、捐资等形式,参与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鼓励依法通过流转、征收等方式,取得属于文物建筑的农民房屋及其宅基地使用权,拓展参与途径和利用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创设博物馆.引入社会组织参与文物博物馆领域的技术审核、咨询评估等工作.社会力量设立的博物馆可以依照有关规定享受土地、税收、规费方面的优惠待遇.推进涉旅文物保护单位体制机制改革.(九)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分类推进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鼓励划定为公益二类的文博事业单位利用现有场地、技术、资源、人才等优势,自主研发或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文创产品,所得收入纳入本单位预算统一管理,在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内由单位自主安排使用,可用于公共服务、藏品征集和对文创产品参与人的奖励.落实非国有博物馆支持政策.(十)促进文物市场活跃有序发展.完善民间收藏文物经营管理制度,引导民间收藏文物保护利用,规范博物馆文物征集,促进文物市场健康发展.建立文物购销拍卖信息与信用管理系统,接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全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健全文物市场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守信联合奖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规范文物鉴定机构发展,多层次开展文物鉴定服务.力促海外文物回流.(十一)深化“一带一路”文物交流合作.合作推进万里茶道、关圣史迹申遗.依托国家海外文化阵地和海外机构、我省国际友好省州(城市)、友好合作伙伴省州(城市)等开展交流合作.开展文物外展精品工程,打造文物交流品牌,与国内外文博机构共建文物交流合作传播基地,增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十二)加强科技支撑.依托山西彩塑壁画保护研究中心、山西国宝级古建筑研究保护中心、山西石质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和山西青铜博物馆,建设彩塑壁画、古建筑、石质文物、青铜器保护研究平台.加大省校院所合作力度,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发挥科技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支撑作用.建设山西文物资源综合应用平台,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文物保护管理、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编制全省文物数字化保护规划,加强文物数字化保护和成果应用.继续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推动文物与教育、旅游、设计和动漫游戏等领域的跨界融合.(十三)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完善文物博物专业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文物博物馆单位可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设置专业技术特设岗位.对引进的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落实相关激励政策.鼓励文博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创新.对在文物考古、科学技术、博物馆研究等方面作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予以奖励.建设文物领域省级智库.完善文物保护修复“师承制”制度.深化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机制,持续培养文博领军人才、专业技能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完善文物博物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发挥职称评审激励导向作用,整体提升文博队伍能力素养.吸收社会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壮大文物保护、文物安全、文物鉴定专家队伍群体.(十四)加强文物保护管理队伍建设.文物资源密集的市县要加强文物行政机构和研究保护机构建设,提升文物保护研究能力.加强文物保护管理队伍源头建设,进一步充实文物保护力量.对涉及“两权分离”改革的文物保护单位,要明确负责文物保护的专门管理机构.加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未定级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的文物保护员配置力度.依托20处国宝级文物,组建多学科研究梯队,推进省级文物保护科研基地建设,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研究水平.(十五)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将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整合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注重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整体保护并重.统筹中央及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加大省保以下文物建筑、革命遗存的保护资金投入.完善文博事业单位科研资金管理办法.加强绩效管理,加大项目执行力度,不得以重复评审的方式截留中央及省级财政下达的项目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博物馆纳入免费开放补助范围.依托文物保护单位设立的旅游景区经营收入,应按不低于5%的比例优先用于文物保护.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经费由各级财政纳入预算.拓宽社会资金投入文博领域的有效途径,鼓励、支持和引导各类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进入文博行业.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抓好?若干意见?及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落实落细.各地要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综合评价体系,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文物保护利用的意识.各部门要明确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制度配套和资源要素支持,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二)完善法规体系.完善文物保护地方法规体系,修订?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鼓励各地根据自身资源特点,制定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或出台专门的文物保护利用政策.(三)加强督促落实.加强对本方案落实情况的督促指导,各地各部门在推进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要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做好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浅谈如何做好文物保护的几点措施

浅谈如何做好文物保护的几点措施

浅谈如何做好文物保护的几点措施文物是历史中人类活动留下来的遗产,从不同的层面反映各个时期的人类活动、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等,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当前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做好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是当前博物馆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博物馆文物保护措施博物馆作为社会的公共服务机构,是社会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保存和研究历史的见证物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长期和谐发展服务的,为社会公众服务。

展览是博物馆为社会提供的最有效的精神文化产品,也是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

序厅是展览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展览的开始部分,以内容来说它是展览的高度概括。

序厅设计应当集中体现陈列展览的主题思想,起到点题、烘托气氛的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博物馆界对于序厅设计的重要性都非常认同,却对序厅产生、发展、设计元素构成等问题则没有进行过探讨,这也暴露了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基础研究的不足。

目前,许多博物馆展览设计的资料和理论书籍更多的关注设计中的形式原则,而对使用者-观众对展览设计意义的关注度不够,无法从本质来揭示博物馆艺术设计原则中更深层次的东西。

这也决定了设计者是否能真正从关爱“人”的角度出发去解决展览的设计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本选题在博物馆学和艺术设计学理论指导下,试图通过对展览中的一个基本单元部分——序厅的研究,去寻找利用建筑学中相关的人与环境的理论从使用者的角度对整个展览设计进行有效研究。

文物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的遗迹,具有很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如何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这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那么作为我国应当如何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呢?笔者将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一、政府支持,加大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文物的珍贵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保护工作的难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国家政府不仅要从政策上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还要在行动上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即为文化保护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03.04•【文号】国发〔2016〕17号•【施行日期】2016.03.0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切实加强文物工作,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国家的“金色名片”,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实物见证,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滋养。

加强文物保护,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展示文明大国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文物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全社会保护文物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不断夯实,资源状况基本摸清,保护经费和保护力量持续增长,保护状况明显改善,博物馆建设步伐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文物利用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文物拍卖市场管理逐步规范,文物对外交流合作日益扩大,文物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

同时也应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的矛盾日益显现,随着文物数量大幅度增加,文物保护的任务日益繁重,文物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

全社会保护文物的法治观念有待提升,文物保护的配套法规体系尚需完善;一些地方履行文物保护的责任不到位,法人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因自然和人为因素遭到破坏,一些革命文物的保护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加快;文物建筑火灾事故多发,盗窃盗掘等文物犯罪屡打不止;文物执法力量薄弱,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文物拓展利用不够,文物保护管理的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加强文物保护的建议

加强文物保护的建议

加强文物保护的建议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文化意识的提高,文物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是我们了解过去、认识未来的重要窗口。

然而,由于历史的沧桑和现代化的冲击,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加强立法和政策保护首先,需要加强相关法律与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通过强法制、法治意识,以及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确立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加强对文物保护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将有力地推动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二、增加投入和培养人才其次,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更多资源和资金。

文物保护工作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这要求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对文物保护的经济支持。

此外,应该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文物保护专业队伍的素质和数量,确保文物保护工作的专业性和持续性。

三、强化文物保护意识和教育同时,加强对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培养和教育。

开展大规模的文物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民对文物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文物保护事业。

此外,加强学校的文物保护教育,将其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和热爱之情。

四、建立健全的文物保护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的文物保护机制和体系。

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与监督,通过完善机制和制度,确保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在公共场所和文物保护区域,加强安全管理和防护措施,防止文物被盗或损毁。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最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的文物保护经验。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互鉴,学习其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水平和层次。

综上所述,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

只有通过立法与政策的保障、增加投入和培养人才、强化文物保护意识和教育、建立健全的文物保护机制以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的综合推进,才能更好地实现文物保护的目标,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文物保护经费完成情况汇报

文物保护经费完成情况汇报

文物保护经费完成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上级要求,我单位对文物保护经费的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报。

现将具体情况如下:一、经费使用情况。

今年以来,我单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合理、规范地使用文物保护经费。

经费主要用于文物修复、保护设施建设、文物保护科研等方面。

其中,文物修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注重对文物进行科学修复,确保修复质量。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文物保护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文物的安全。

另外,我们还加大了对文物保护科研的投入,提高了文物保护技术水平。

二、经费使用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文物修复方面,我们成功修复了一批有价值的文物,使其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利用。

在文物保护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加强了文物保护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提高了文物保护的整体水平。

在文物保护科研方面,我们加大了对文物保护技术研究的投入,提高了我们的技术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经费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对文物修复的专业人才不足、文物保护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文物保护科研投入不足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我们将加强对文物修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我们的修复水平;加大对文物保护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设施条件;加大对文物保护科研的投入,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文物保护经费的使用力度,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对文物保护技术研究的投入,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

我们将不断完善我们的工作,确保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

以上就是我单位文物保护经费完成情况的汇报,希望领导能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支持,谢谢!此致。

敬礼。

国务院关于文物工作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文物工作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文物工作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08.18•【分类】其他正文国务院关于文物工作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文物工作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请审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心重视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全面提升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水平,着力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文物保护法实施取得明显进展。

下面,我从5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推动新时代文物事业蓬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主持会议审议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文件,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分别就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还就文物安全、文物科技创新、革命文物、文物人才队伍建设等作出百余次重要指示批示。

他强调,要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强调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再生、不可替代,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强调考古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强调要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文物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李克强总理多次对文物工作作出批示,主持会议审议文物保护重要文件,考察文博单位考古现场,要求坚持统筹规划、保护为主、保用结合,在严格保护基础上有效挖掘文物价值,发挥文物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

财政部关于下达2022年国家文物保护资金预算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下达2022年国家文物保护资金预算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下达2022年国家文物保护资金预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22.04.08•【文号】财教〔2022〕87号•【施行日期】2022.04.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关于下达2022年国家文物保护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2022〕8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改善文物保护条件,经研究,现下达2022年国家文物保护资金预算(项目代码:Z135050009036,收入列202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10024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支出列20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用于文物维修保护、文物安防、考古、可移动文物保护等所需支出。

其中,一般项目预算优先用于革命文物、石窟寺文物、考古、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关文物保护等项目。

相关项目名称、金额、绩效目标见附件。

请按照《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文〔2018〕178号)要求,做好预算编制、指标安排等相关工作,并在收到本通知之日起30日内将2022年转移支付下达至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上各级财政部门。

请进一步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要随同预算资金申报同步填报绩效目标,同级财政部门要加强绩效目标审核,并将绩效目标随同预算同步批复下达,作为绩效监控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防止出现挤占、挪用、虚列、套取补助资金等行为。

如因预算核定数与申报数存在差异需对绩效目标进行调整,省级主管部门应于资金下达30日内,按程序将经同级财政部门确认的区域绩效目标报国家文物局,同时抄送财政部当地监管局。

国家文物局应于30日内将审核后的区域绩效目标汇总报送财政部。

附件:1.2022年国家文物保护资金分省预算表2.2022年国家文物保护资金整体绩效目标表财政部2022年4月8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3.24•【字号】晋政发〔2023〕9号•【施行日期】2023.03.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23〕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切实增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珍爱之心、责任之心,加快推动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经省委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聚焦考古、古建筑、博物馆三大领域,强化文物科技、人才、管理、利用、政策保障工作,到“十四五”末,全省文物保存状况明显改善,文物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文物保护水平明显提升,文博机构队伍更加优化,文物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到2035年,全省文物依法保护水平显著提升,支撑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文物科技创新体系、文物人才队伍体系、文物安全责任体系、文物价值传播体系、文物事业政策制度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保护、研究、展示、利用、管理、服务“六位一体”工作格局全面形成,文物保护利用传承更好融入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民群众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明显增强。

二、保护第一(一)加大文物抢救保护力度。

统筹推进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全面开展不可移动文物日常保养维护,实施国宝级文物保护重大专项、元代及元以前早期木结构古建筑覆盖性抢救工程、彩塑壁画保护专项工程、政府一般债券支持低级别文物保护专项工程、文物数字化保护专项工程。

力争到“十四五”末,国省保单位、长城重要节点、黄河文化重要遗存、重要石窟寺和彩塑壁画无重大险情,元代及元以前早期木结构古建筑重大险情排除率达到100%,市县保单位重大险情排除率达到70%,一般不可移动文物重大险情排除率达到50%,受灾文物安全隐患全部排除,保存状况明显改善。

文物活化利用政策

文物活化利用政策

文物活化利用政策文物活化利用政策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促进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旨在充分挖掘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发挥文物在文化传承、教育、旅游等方面的作用,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以下是对文物活化利用政策的详细解析,共计1000字。

一、文物保护政策1. 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明确文物保护的范围、责任主体和措施。

2. 实施文物普查,建立文物数据库,加强文物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3.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对重点文物进行修复、保护和抢救,确保文物安全。

二、文物活化利用政策1. 鼓励文物单位创新展览形式,提高展览质量,吸引更多观众参观。

2. 支持文物单位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利用文物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历史文化教育。

3. 促进文物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发文物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质。

4.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活化利用,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文物事业。

5. 加强文物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文物单位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推动文物资源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三、文物产业发展政策1. 制定文物产业政策,扶持文物企业发展,促进文物产业升级。

2. 加强文物市场管理,规范文物交易行为,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权益。

3. 支持文物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跨界融合的文物产品。

四、文物科技创新政策1. 鼓励文物单位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开展文物科技研究。

2. 支持文物科技创新,推广文物数字化技术、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等。

3. 加强文物科技人才培养,提高文物行业整体科技水平。

五、文物宣传推广政策1. 加强文物宣传,提高公众的文物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文物事业的良好氛围。

2. 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文物宣传,扩大文物影响力。

3. 支持文物单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文物国际知名度。

六、文物保障政策1. 加大文物经费投入,保障文物事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2. 完善文物人才政策,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文物专业队伍。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机制研究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机制研究

更难 以 落实 配套 经费 而 这 些地 方恰恰 又是 世界 文化遗 产 较为 集 中 的 区域



前 我 国 关于 公 益 性 捐 赠 的 相 关 规定 主 要 来


1 9 99



颁布 的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公益事 业捐 赠 法



包括 世 界 文化 遗 产 在 内 的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虽


善 我 国 世界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经 费 投 入 机 制


关键 词

世 界 文化 遗 产 保 护 经 费 投 入 机 制
; ;
我国于
1 9 85

12


12

加入 保护 世 界 文 化 和 自 然 遗 产 公 约




加人

公约 后 的 两 年 长 城 泰 山 故宫 等遗 产 地 首 批 列 人世 界遗 产 目 录

目 前我
国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保护 资 金 主要 来源 于 门 票 收 人 经 营 收 入
、 。

政 府拨
款 三 个方 面
在 九五

”“
十五


”“




”“
十 二 五 期 间 中 央财 政 投 人世 界 文


化 遗 产 的 保 护 经 费 分别 为

69
亿元


89
亿元

文物保护业务经费实施方案

文物保护业务经费实施方案

文物保护业务经费实施方案
《文物保护业务经费实施方案》
文物保护是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文物是每个国家的责任。

为了有效管理和实施文物保护业务经费,需要建立合理的实施方案。

首先,对于文物保护业务的经费实施方案,需要明确核心目标和原则。

核心目标是保护和传承文物,原则是公开透明、合理有效。

其次,需建立完善的经费调配机制。

针对不同的文物保护项目,制定不同的经费支持政策,确保经费使用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同时,建立专门的专项经费池,将资金用于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和紧急保护措施。

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严格落实经费使用责任。

建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对文物保护业务经费进行监督和审计,确保经费使用合规、公正。

同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文物保护机构和人员进行考核,奖惩分明,激发积极性。

最后,还需要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对文物保护经费使用的认识和支持。

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呼吁企业和个人捐款支持文物保护事业,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

总的来说,建立合理的经费实施方案对于文物保护事业至关重要,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共同促进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推进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推进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推进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文博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文化软实力建设,切实推进新时代我市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文化长廊,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挖掘阐释,全面提升海洋特色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打造新时代海洋文化高地贡献文博力量。

二、主要目标到2027年,基本形成精密智控、多维联动的文物安全监管体系,底蕴丰厚、地域鲜明的文物标识体系,价值突出、彰显特色的文物保护与考古体系,覆盖全面、高效发展的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整体智治、资源共享的文博数字化治理体系,保用结合、跨界协同的文博与旅游融合发展体系。

树立一批具有辨识度的海洋文化品牌,打造一批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博平台,形成一批文物保护利用的标志性成果,全市文博事业实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三、重点任务(一)守牢文物安全底线。

1.实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提升工程。

开展文物资源普查和专题调查,摸清文物资源家底。

开展各级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提级工作。

实施不可移动文物分级、分类、精细化保护管理。

加快推进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工程。

严格落实土地储备考古前置管理规定要求,对可能存在文物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或发掘前,原则上不予收储入库或出让(划拨)。

高度重视城乡建设中的文物保护,特别是在城市有机更新中,严格落实不可移动文物专项保护措施。

2.实施文物安全监管方式创新工程。

巩固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成效。

大力推进文物安全监管制度创新,建立警示通报、跟踪督查、重点约谈、挂牌督办、对账销号等文物安全隐患闭环整改机制。

依托“网络巡检、智慧监管、遥感监测”等方式推进数字化巡查模式,实现对文物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的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理。

进一步提升文物安防、消防、防雷等安全防护设施。

文物保护经费情况汇报

文物保护经费情况汇报

文物保护经费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经费投入
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将对文物保护经费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文物众多,分布广泛,保护工作任务繁重。

然而,
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一些重要文物保护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

例如,一些重要文物的修复、保护和展览工作因为经费不足而难以
进行,这对文物的长期保存和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文物保护工作需要长期投入,而目前的经费主要以临时
项目拨款为主,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不足。

这就导致了文物保护工
作的可持续性问题,一些文物保护项目可能因为经费不足而无法持
续进行,影响了文物的长期保护和传承。

另外,文物保护工作的专业性要求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然而,目前的文物保护经费仍存在着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一些地区的文物保护经费相对较少,导致了文物保护工作的不
平衡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加大对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特别是
要加大对重要文物的保护经费投入。

同时,建立长期稳定的文物保护经费来源,确保文物保护工作的可持续进行。

此外,要加强对文物保护经费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文物保护经费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大对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并加强对经费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加大对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共同保护好我国丰富的文物资源。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淮政发〔2017〕29号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淮政发〔2017〕29号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正文:----------------------------------------------------------------------------------------------------------------------------------------------------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淮政发〔2017〕2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实物见证。

文物工作承载着城市情感的寄托、文明的传承、品格的塑造,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推进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中切实加大文物工作力度,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也要看到,全社会对文物工作重要性认识有待深化,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的矛盾依旧突出,文物工作的保障体系仍需加强,科学合理利用好文物资源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文物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4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坚持公益属性,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管理,深入挖掘、系统阐明、大力弘扬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努力营造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和谐共融、协调发展、互利双赢的新局面,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在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中的作用,显著改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状况,持续提升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和研究展示水平,不断拓展文物合理利用的科学途径,切实加强文物法制建设和行政执法工作,健全完善政府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文物保护利用管理体制机制。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项目预(概)算编制规范财政部教科文司编制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二〇一三年十二月目录一、总则 (1)二、预(概)算编制及上报工作流程 (3)三、预(概)算的组成 (4)(一)保护规划编制预(概)算文本 (4)(二)文物本体维修保护预(概)算文本 (5)(三)安防、消防、防雷等保护性设施建设预(概)算文本 (5)(四)陈列展示预(概)算文本 (6)(五)文物本体保护范围内的保存环境治理预(概)算文本 (7)(六)考古发掘预(概)算文本 (7)(七)可移动文物保护预(概)算文本 (8)四、预(概)算的编制方法 (9)(一)预(概)算文件的签署 (9)(二)编制说明的编制 (9)(三)总预(概)算表的编制 (10)(四)单位工程预(概)算或费用明细预(概)算的编制 (11)(五)其他注意事项 (16)五、预(概)算编制的质量控制 (16)六、附件 (18)附件1: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参考计算方法 (18)附件2-1: 保护规划编制预(概)算文本格式 (18)附件2-2: 文物本体维修保护预(概)算文本格式 (18)附件2-3-1: 安防、消防保护性设施建设预(概)算文本格式 (18)附件2-3-2: 防雷保护性设施建设预(概)算文本格式 (18)附件2-4: 陈列展示预(概)算文本格式 (18)附件2-5: 文物本体保护范围内的保存环境治理预(概)算文本格式 (18)附件2-6: 考古发掘预(概)算文本格式 (18)附件2-7: 可移动文物保护预(概)算文本格式 (18)一、总则为规范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以下简称“文保专项”)管理, 合理确定文物保护工程投资额度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3]116号)、《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规程》(CECA/GC 2- 2007)的有关规定, 制定《文保专项项目预(概)算编制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

博物馆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博物馆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博物馆事业发展专项资金1.引言1.1 概述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对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的增长,博物馆事业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引入专项资金来支持博物馆事业的建设和运营。

博物馆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是指专门用于支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种财政资金。

这些资金的主要用途包括建设新的博物馆场馆、扩大和提升现有博物馆的展示能力、加强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博物馆与公众的互动与交流等。

通过引入专项资金,可以有效提高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水平,推动博物馆的创新与普及,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博物馆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入不仅对于博物馆事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对整个社会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专项资金能够增加博物馆事业的财政投入,提高博物馆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丰富展览内容,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游客,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其次,专项资金能够加强对文物保护和修复的投入,保护和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最后,专项资金还能够支持博物馆事业与学校、社区等社会机构的合作,促进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传播,推动社会各界对于博物馆事业的重视和参与。

然而,虽然博物馆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入对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资金分配不均、使用效益不高、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的管理机制,加强资金的使用监督和评估,确保专项资金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博物馆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入对于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大对博物馆事业的财政投入,我们可以提高博物馆的展示能力和服务水平,保护和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社会的文化建设和经济的繁荣。

我们期待未来博物馆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能够更加完善和有效,为博物馆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于文物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文物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文物保护的意见和建议关于文物保护的意见和建议我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已经遭遇到了破坏。

下面是关于文物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文物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一切有形的物质遗存。

当前社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影响力大小的衡量越来越依仗于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文物事业的发展。

加强文物保护,发展文物事业,能够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通过文物的保护和文化的宣传,能够使民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更加有利于增强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推动力。

文物保护不应以获取利益为前提,但文物保护也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加强文物保护,发展文物事业,还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旅游经济,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带来契机,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我们要重视并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大力发展文物事业,认真分析并解决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各级文保单位及文物点受损情况普遍存在。

由于有些地方群众文物保护意识比较淡薄,认为文物保护是文物部门的事,与己无关,文物损毁严重。

2.基建过程中,损毁文物现象严重,文物保护意识淡薄。

目前一些地方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文物保护,有的地方政府和企业法人刻意规避考古调查勘探而进行工程施工,造成文物损毁消失。

文物修缮“好心办坏事”现象也时有发生。

有些人随意并私自修整、装修文物、擅自改变文物现状,恢复原状较为困难导致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被破坏。

3.文物部门建制低,执法力量单薄,且文物保护相关法规不完善,文物保护工作有时难以开展。

由于建制低,文物部门提出的文物保护合理化建议有时根本不被相关部门所重视,文物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0303115 侯宇航
1.加大文博资源保护的资金投入。

文博资源的珍贵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保护工作的难
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需要为文博资源保护资源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文博资源的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其具有极大的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本校的校园文化与历史。

2.提高藏品科学保护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物保护问题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来解决,积极开展文物的保护研究工作,针对不同类别的文物中开展不同的技术性保护以提高文物的保护水平。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就需要开发现有的人才资源,要通过学习和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强化他们的业务素质。

文博资源的保护离不开专业人才,因此要为藏品保护专业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最后要吸引外来技术和人才,放大视野,充分借鉴国内、国外专业同行的技术,可以聘用一些专家、学者担任顾问,走出去学,请进来学,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3.衍生品开发
设计开发相关纪念品。

文创产品可以以其最著名的藏品为主轴,制作各式价位各有区隔的纪念品。

从复制品、精品、收藏品,到老少咸宜的日用文具、配饰、不能免俗的钥匙圈,也有食品,可让游客带回与家人共用。

商品可采取直接购入的方式,也可同时开辟网络商店进行在线销售。

文创产品的样式也令人眼花撩乱,故应选取文化认同度高的,或是有特点的一些重点文物、明星藏品进行系统开发,丰富游客对校园文化的理解。

4.高校文博资源作为大学的文化阵地,其建设和利用要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发挥好载体作
用,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高校可举办学术讲座,开展文化活动,拓展文化传播渠道,高校可结合学校的特色,组织贴近师生、贴近社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利用学校人才与优势资源,举办专题科普讲座,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参观博物馆(校史馆)都是自
发主动的,通过聆听讲解、观看展陈,体验多媒体等方式融入其中。

根据调研,大部分高校博物馆(校史馆)的开馆时间较为有限,因此可以适当增加高校在节假日的开放时间,让更多人有机会能了解到本校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