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十一册)全册精品教案--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独家发布
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语文全册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第一单元课文内容:桂林山水、林海、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积累与运用。
教学目标:一、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学自悟。
二、通过领悟祖国风景名胜的特点,陶冶爱美情趣。
三、学习作者认真细致的观察方法和情感细腻的造句技巧。
四、背诵相关章节。
教学方法:范读,自读,情感体验。
教学时数:12课时1桂林山水教学目标:一、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学自悟,自得其乐。
二、通过领悟桂林山水的特点,陶冶爱美情趣。
三、学习作者细致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悟文章中优美词句的内在美。
教学方法:发挥个性,自主学习;“像”“文”对照,多向导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桂林山水》一、带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美景中。
1、播放录像片,配以课文朗读。
2、学生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谈谈感受。
3、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思考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1、自由小声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2、换词练习:区分“观赏”与“欣赏”。
3、指导朗读,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看投影或录像中的漓江。
2、读课文,同桌交流: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3、引导学生找合作伙伴,结成学习小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现大海的“波澜壮阔”和西湖的“水平如镜”。
4、读课文,抓排比句,找出漓江的特点。
5、引读自悟,学习这个排比句的写法。
6、指导学生用声音的变化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第二课时一、朗读第二段,表达自己对桂林的水的特点的感悟。
二、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学第三自然段,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伴读、轮读或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桂林山的特点的词句。
(2)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与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学生在小组中观察自备的图片或照片,感受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每组推选“优秀小导游”发言。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十一册)全册精品教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独家发布
2016-2017年第一学期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精品教案--独家编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第一组1 山中访友2* 山雨3 草虫的村落4* 索溪峪的“野”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第二组5 詹天佑6 怀念母亲7* 彩色的翅膀8* 中华少年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第三组9 穷人10 别饿坏了那匹马11 唯一的听众12* 用心灵去倾听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第四组13 只有一个地球14* 大瀑布的葬礼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16* 青山不老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四回顾•拓展四第五组17 少年闰土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9* 一面20* 有的人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五回顾•拓展五第六组诗海拾贝诗经•采薇(节选)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天上的街市白桦与诗同行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给诗加“腰”诗中的“秋”第七组21 老人与海鸥22* 跑进家来的松鼠23 最后一头战象24* 金色的脚印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七回顾•拓展七第八组25 伯牙绝弦26 月光曲27* 蒙娜丽莎之约28* 我的舞台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八回顾•拓展八选读课文林海祖国,我终于回来了小抄写员鹿和狼的故事军神我们的方阵军犬黑子看戏生字表1《山中访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
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人教版第十一册
语文复习教案(共计12课时)一、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
复习巩固12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
能读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能认记“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2、复习巩固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3、复习巩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方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的方法。
使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能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能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4、复习巩固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演讲稿、读后感、建议书、简单的活动总结的方法。
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二、复习重难点:复习重点:1、复习巩固四种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正确使用关联词语;正确地修改病句;扩句和缩句。
2、复习巩固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抓住说明性文章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的方法。
复习难点:1、复习巩固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正确使用关联词语;正确地修改病句;缩句;概括段意、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体会关键词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复习巩固在作文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电子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电子教案第一单元芈月传第一课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教学目标:通过讲解《芈月传》中芈月和子南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花园。
-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中的重要段落。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芈月和子南之间的情感变化,并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 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投影仪、台历、彩色笔等。
- 教学过程:-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花园美景的兴趣。
- 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描述一下自己心中理想中的花园。
- 听课文并跟读:教师读唱课文,学生跟随读唱,并注意课文中的重要段落。
- 分组朗读:分成小组,学生依次朗读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并展示自己对花园的理解。
- 理解和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芈月和子南之间的情感变化,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课文中描绘的花园和芈月的情感变化,形成结论。
-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研究,我们了解了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并学会了适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
第二课坚持不懈的奇迹- 教学目标:通过讲解《芈月传》中芈月努力研究、坚持不懈的故事,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
-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中的重要段落。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坚持不懈的经历,鼓励他们在研究和生活中持之以恒。
- 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投影仪、茶杯、小纸条等。
- 教学过程:- 介绍课文主题和背景:解释课文标题,让学生对坚持不懈的意义有初步了解。
-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坚持不懈的经历,并写在小纸条上。
- 探究芈月坚持不懈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芈月为什么能坚持不懈,并帮助他们理解芈月努力研究的重要性。
- 听课文并跟读:教师读唱课文,学生跟随读唱,并注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情节。
- 分组朗读:分成小组,学生依次朗读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并讨论芈月的坚持不懈给他带来了什么。
- 思考和分享:引导学生思考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并将小纸条中的经历分享给其他组员。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全套)
1.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总第 1 课时主备教师:修改教师: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1. 会认会写“毯、境、陈”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绿毯、境界、皮鞭、彩虹、马蹄、羞涩、摔跤、”等词语。
2. 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3. 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提问揭题二、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国际影响。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古草原参观访问,记录了当时在草原上的所见所感。
今天,我们就紧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草原”,感受大草原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和淳朴热情的民族风情。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翠色欲流:欲流,快要流出来。
形容绿色浓润得像要流淌下来似的。
(2)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染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
比喻夸大地形容。
(3)洒脱:(言谈、举止、风格)自然,无拘无束。
(4)迂回:回旋,环绕。
(5)一碧千里:千里,形容宽广。
形容十分广阔的一片绿色。
(6)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7)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省。
(8)羞涩:有点难为情的样子。
(9)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10)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十一)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十一)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解释下列词语。
春华秋实:闲情逸致: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一组词语,恰当的是()。
A.垂直顶着悄然生长
B.长着结着默默前行
C.挑着举着匍匐前进
D.舞着摇着欢乐行进
3.第一段划线的句子采用了比喻手法,说说作者用此比喻的意图是什么?
4.体会句子包含的思想感情。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5.最后一段写到“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作用是什么?
6.最后一段写到夏季“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尾处又“想大声赞美……黄金的夏季”。
(1)这两者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
(2)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夏季?
7.通观全文,选出不属于作者所体会到的“夏感”的两项是()。
A.“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
B.“充满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
C.“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
D.“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
E、“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天地间升腾。
”
8.夏天是炎热的,难耐的,但不同的地方并不完全一样。
小朋友,你那里的夏天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用一段话写一写夏天的太阳、雨或者风吧。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4、学习作者简练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
重难点: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学习作者简练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1、歌曲导入,引出人物。
2、齐读课题,抓住题眼,理解“侠”的涵义。
3、针对课题质疑。
4、介绍鲁智深出身及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后思考:鲁智深为什么行侠?怎么行侠?行侠的结果如何?2、检查生字词。
3、说说鲁智深为什么行侠?怎样行侠?行侠的结果如何?相机渗透“长文读短”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1、自主学习。
先默读课文3——7自然段,想一想,从鲁智深的哪些语言能感受到他的“侠义”形象?接着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写下批注后与小组交流。
(出示自学提示)2、反馈交流(1)细品三“问”抓住“故意说”,他心理本来想说……他却故意说……抓住“打搅”,刘太公会认为是打搅吗?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分角色朗读。
(2)细品“想一想”他在想什么?创设情境,品味语言中刻画的人物个性。
多种形式朗读,再现人物形象。
3、对比语言(1)他对善良的刘太公一问再问,而对打家劫舍的山大王却只说了一句话。
浏览课文8——11自然段,找出鲁智深的语言描写。
(2)品味“大喝一声”中人物的个性。
(3)在对比读中深刻感受人物形象。
(4)补充拓展鲁智深语言描写。
四、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简介《水浒传》,激发阅读兴趣。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人教版第十一册)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人教版第十一册)一、教学目标1.复习六年级上学期所学的知识点,掌握并运用在实际语言表达中。
2.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动力。
二、教学内容1. 语文知识点复习1.词语的搭配和用法2.成语的用法和意义3.诗歌的欣赏及诗歌鉴赏要素4.古文阅读与文言文翻译5.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修辞表达的方法2. 语文实践能力提升1.朗读实践训练: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语音语调的变化2.写作实践训练:作文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3.阅读实践训练: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技巧的掌握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学生听讲2.反复练习+巩固3.分组讨论+集体表演4.听读朗读+模仿练习四、教学过程1. 复习课文1.学生跟读课文,读出声音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3.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点4.学生模仿老师的口音朗读课文2. 朗读训练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要求学生模仿语调和语音2.学生单独朗读指定课文段落,并记录录音3.学生用手机回放录音自我听评,并评估自己的朗读水平3. 写作训练1.教师提供写作主题,如写一篇自传,或一篇校园日记2.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组,自行拟定文章大纲3.学生分别写作,并进行班级内互评和修改4. 阅读训练1.教师选择一篇名家名作,给学生朗读,并讲解阅读技巧和鉴赏要素2.学生阅读指定篇章,并自己提出问题3.学生用班级内互动的方式,解答彼此提出的问题五、教学评价1.学生成批判性思维、阅读理解、口语表达水平的增强情况。
2.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情况。
3.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程度。
4.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及合理性评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一、教材简介本教材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包含了1-10单元的内容。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初步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本教材中的课文;•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了解词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言形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好语文,了解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合作共赢的意识;•培养学生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单元课题第一单元《进入社会》第二单元《国族篇》第三单元《两只老虎》第四单元《杨树船》第五单元《从一张唱片听到了贝多芬》第六单元《树和鸟》第七单元《钟馗捉妖》第八单元《阿诺德的感冒》第九单元《清明》第十单元《告别文具店》四、教学策略1.探究式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3.任务式学习通过给学生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情境教学通过营造学习情境和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法适用于语文知识和规律的讲解和说明,以及语文知识点的讲授和归纳。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适用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和项目,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阅读教学法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情景剧表演法通过学生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六、教学评价1.核心素养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平时课堂表现、学习笔记、作业和个人项目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
人教版第十一册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组单元分析第1课山中访友第2课山雨第3课草虫的村落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第二组单元分析第5课詹天佑回顾·拓展二第三组单元分析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a.谈谈体会:从老人的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碍。
b.练习读好这三句话。
③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老人在默默地鼓励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2)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出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②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感谢、称赞)③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
再读课文,说说老妇人的称赞和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信心倍增,行动、心理均发生变化)(3)第三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的?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引导体会“手指悄悄打着节奏”等隐含的信息。
(琴艺长进)②出示“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你体会到了什么?教师小结:如果说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语言是有声的鼓励,那么她平静的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实听众的举行,就是无声的激励,从而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引读:“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那双眼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双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
齐读文章最后两句。
引读最后一段:“后来,拉小提琴成了……”三、读写结合,拓展延伸1、课件出示三组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上第十一册教案
文第 3 自然段。 (生齐读第 3 自然段。) B: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 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 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C: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 交流明确:“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的具体体现: (引导抓住“几百年”、 “多少人马”、 “躬着腰”、 “俯身凝望”等关键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真是默默无 闻,任劳任怨。) D: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 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 啊,老桥,你如„„) F:小结: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 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 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说说我们学习这一部分 的方法。 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 文 (二)自学课文其他部分,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自学提纲:(课件) 山泉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1.这段文字运用了、、、修辞方法。 2.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3.“抬头望你,我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这句话中的“你”指什么?作 者善于联想,由“悬崖”想到“隐士和高僧”,那么“悬崖”“隐士和高僧”有什 么相似之处? 老柏树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1.请概括上面第一节的内容。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文中加点的“恩泽”一词是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4.为什么说我和蚂蚁“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5.结尾的省略号改成句号行不行,为什么? (三)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 感情? 讨论后归纳: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 表达作者对大自然 的热爱之情。 作者构思新奇, 想像丰富, 充满童心童趣。把 “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 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 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四)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讨论后明确: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 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 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打印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计划及课时设计2011学年第一学期执教:徐军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学期教学计划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即将开始,为使教学工作能顺利开展,也为了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拟定本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1、教材结构分析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2、教学内容分析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
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
“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
“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3、教学重难点分析本册涉及的读写方法的训练点,即学习的重、难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的。
(一、七单元)2、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
4、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5、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6、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二、教学目标(一)识字、写字教学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篇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介绍读报常识和读报方法的课文。
主要介绍了读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读报,希望人们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全文共7个自然段。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为题,从中可以明白,认为“读报”是一种“好习惯”,我们必须养成这种习惯,含藏其中的是从读报这一重要途径获取信息,融入现代社会,适应时代需求。
在本文的教学中,可以着重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词汇进行自学,充分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
课后可以阶段性地开展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定期开展读报交流会,说说读报的收获与感悟。
教学目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教学设计精品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一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了解报纸的一般内容,阅读报纸的一般方法,读报的好处。
教育学生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述课文第一节内容,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理解生词的意思,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佳肴yao(2)解释词语:充溢佳肴诚然惊天动地回肠荡气层出不穷陶冶良师益友息息相通受益终生(3)指名朗读课文。
三、了解全文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1.了解结构。
第一段(1——3自然段):介绍了读报的重要性。
第二段(4——5自然段):写怎样读报,读报既要讲方法又要讲文明。
第三段(6——7自然段):说明勤读报、会读报的好习惯使人受益,应该从小养成。
2.根据问题自学课文:(1)报纸上有魔力吗?为什么这么说?(2)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3)该怎样读报呢?(4)读报还要注意些什么呢?(5)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发呢?3.理解:(1)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人教版十一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课题:1 山中访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二、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
四、教(学)具: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1、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4、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
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3、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1、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
(心情好;高兴)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早晨,好清爽!(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习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四、再读课文,捕获感知1、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
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2、交流讨论。
(友好的;他们是真朋挚友;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在与他的朋友在交流;他们之间感情很真挚……)五、精读课文,感悟深情1、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人教版第十一册)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人教版第十一册)一、教材概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共分为十一册,其中第十一册是综合复习册。
该教材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出发,通过阅读、写作、口语、听说、词汇、语法等多角度综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教材注重实用性,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此次复习,学生应该:•确立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掌握正确的作文写作方法及技巧;•学习语音语调、语法知识,并在口语和听说中加以实践;•坚实基础,提升词汇量;•拓展语文知识面,理解更多文化内涵。
2.能力目标通过本次复习,学生应该:•掌握文本分析与概括、判断和辨析的思维方式及技能;•能发掘文本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能够合理运用语音语调、语法知识,提高口语和听说的水平;•能够通过词汇积累和拓展,提高自己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阅读理解1.《水滴和它的故事》–概括、判断和辨析(1课时)2.《家里的摆设》–文字理解(2课时)2. 作文写作1.标准作文写作(1课时)2.创意作文写作(1课时)3. 口语和听说1.语音语调练习(1课时)2.听写句子(1课时)4. 词汇1.生字词汇记忆(1课时)2.词汇积累(1课时)5. 文化1.《山水田园诗柳宗元》阅读(2课时)2.《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的赏析(2课时)四、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水滴和它的故事》、《家里的摆设》的阅读理解;•标准作文写作;2. 教学难点•对于一些文化内涵较深的文本的理解,如《柳宗元》和《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的赏析;•在口语和听说中合理运用语音语调、语法知识。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立体化教学法:结合听说读写,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讨论式教学法:通过活跃讨论,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集 精品
六年级上册全册分析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
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2、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3、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5、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6、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另外,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要适时做好铺垫。
2、识字、写字教学3、阅读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
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1)、首先理清专题的脉络,弄清楚课文在专题中的地位、作用,注意结合专题学习重点来组织教学内容。
(2)、教学时注意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防止人为拔高或离题万里地发挥。
本册教材大多数课文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
六年级上册十一册语文全部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部备课教案教学设计山中访友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②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③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一、整体感悟①导入新课阅读标题,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
)学生可能会说: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教师: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②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栀子花③感悟内容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讨论明确:读到第3自然段,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研读与赏析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访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朋友?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①精细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自主探究,讨论明确: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诗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悬崖—一爷爷一一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石头——敲击——时间的回声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小花——采一朵插头上——悄悄做一会儿女性(寻找一份荚)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感动又吓人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归鹤——伴我披月回家女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年第一学期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精品教案--独家编制目录第一组1 山中访友2* 山雨3 草虫的村落4* 索溪峪的“野”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第二组5 詹天佑6 怀念母亲7* 彩色的翅膀8* 中华少年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第三组9 穷人10 别饿坏了那匹马11 唯一的听众12* 用心灵去倾听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第四组13 只有一个地球14* 大瀑布的葬礼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16* 青山不老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四回顾•拓展四第五组17 少年闰土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9* 一面20* 有的人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五回顾•拓展五诗海拾贝诗经•采薇(节选)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天上的街市白桦与诗同行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给诗加“腰”诗中的“秋”第七组21 老人与海鸥22* 跑进家来的松鼠23 最后一头战象24* 金色的脚印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七回顾•拓展七25 伯牙绝弦26 月光曲27* 蒙娜丽莎之约28* 我的舞台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八回顾•拓展八选读课文林海祖国,我终于回来了小抄写员鹿和狼的故事军神我们的方阵军犬黑子看戏生字表1 山中访友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并完成预习作业;老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当你们久居城市,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板书:题目、作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正音: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课件)(抽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幽径(jìng)唱和(hâ)湛(zhàn )蓝栀(zhī)子津津(jīn)乐道玄(xuán )奥清澈(châ)禅(chán)心犬吠(fâi)吟(yín)咏憔(qiáo )悴(cuì)树冠(guān )凝(níng )静2.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思考课后作业一: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怎么称呼他们?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
3.回答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疑难。
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1)交流明确: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2)古桥──老朋友树林──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
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
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4.快速浏览说话: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朋友”?用“我喜欢……因为”同桌说话。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一)精读第三段,教给学习方法。
A: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
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生齐读第3自然段。
)B: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C: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交流明确:“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的具体体现:(引导抓住“几百年”、“多少人马”、“躬着腰”、“俯身凝望”等关键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D: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
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F:小结: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
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
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说说我们学习这一部分的方法。
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二)自学课文其他部分,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自学提纲:(课件)山泉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1.这段文字运用了、、、修辞方法。
2.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3.“抬头望你,我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
”这句话中的“你”指什么?作者善于联想,由“悬崖”想到“隐士和高僧”,那么“悬崖”“隐士和高僧”有什么相似之处?老柏树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1.请概括上面第一节的内容。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文中加点的“恩泽”一词是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4.为什么说我和蚂蚁“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5.结尾的省略号改成句号行不行,为什么?(三)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讨论后归纳: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构思新奇,想像丰富,充满童心童趣。
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
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四)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讨论后明确: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五)诵读课文,再次感受自然之美和课文的语言之美。
第二课时一、欣赏佳句,积累语言回忆课文内容,并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感触最深的一点,带着感情朗读这些句子,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
引导学生积累、交流朗读以下的精彩句子:①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②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比喻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③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拟人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④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
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⑤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排比,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⑥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二、体验情感,反思言行1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
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探究后教师小结: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
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2 美读课文,把作者描写的景物和他丰富的联想、精美的语言印在脑海里。
三、拓展对话,发展语言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学习小组合作,进行创造性对话。
──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对话式描写(充满深情),在写作中要注意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并组词。
2.辨字组词。
激邀俯府暴瀑悄俏峭捎消哨驱躯岖津律肆狭陕峡侠3.抄写本课你积累的好词佳句。
4.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古桥大树1 山中访友(与大自然深情地对话)山泉热爱大自然溪流……课后反思: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2* 山雨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
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教学准备:1.学生读熟课文,勾画好词佳句,旁批写感受。
收集写“雨”的优美词语,语段或写“雨”的诗文。
2.课件:课文插图,赏读的语段,拓展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1.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朗读“导读”。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提醒读准字音,理解生词(课件)水淋淋(lín)啼啭(zhuàn)倾吐(tù)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轻盈:一般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啼啭:形容鸟婉转地叫。
2.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