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形式,提升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优质特色学校
抚顺市第二中学创办于1923年。
多年来,学校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普通高中管理模式和育人模式。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秉承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树立“为学生终身开展和一生幸福奠基而办好教育”的理念坚持一切以学生开展为本,在教育教学、德育管理、艺术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逐步形成特色教育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开展模式。
一、构建课程化德育模式,提升德育工作实效为高水平、有实效地实现“立德树人”的工作目标,学校从德育工作的本质和规律出发,积极探索和构建德育工作的有效模式,努力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
为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学校对德育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目标、途径、载体和动力机制进行归类、归纳和系统分析。
经过实践探索,我们将德育工作归纳为八大课程模块,包括:常规德育管理、综合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德育校本课程及教材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文体艺术教育、家长学校、国际交流等。
各模块内部又包括诸多子模块,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各负其责、又相互融合彼此促进,这些模块共同构成抚顺二中德育管理的根本框架,使课程操作标准运行,形成常规。
八大德育模块课程的建设,实现了德育过程的课程化实施体系,德育工作的自动化、科学化、系统化、实效性进一步提升。
二、实施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开展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学校逐步确立了具有育人理念和底蕴特色的艺术教育目标:“艺术教育促美育,全面开展塑人才。
”通过“做实常规课程,立足校本课程,搭建成长平台,推动特长开展”等途径来实施艺术特色教学。
一〕常规艺术教学表达“实”字常规艺术教学工作是艺术教育特色创立的根底,关键在于表达一个“实”字。
艺术课程教学中,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通过精细化的艺术课教学,学生掌握了艺术课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形成较牢固的艺术核心素养。
高一年级开设音乐、美术欣赏课;高二年级音乐课开设合唱、乐理知识、舞蹈、声乐,美术课开设素描、美术根底知识课,严格落实自然班模块化教学;高三年级开设艺术特长生培训课。
关于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方案
关于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方案
背景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其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制定以下方案。
目标
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
方案
1.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和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讲座、工作坊和小组讨论等形式。
通过教育,帮助青少年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技巧。
2. 建立支持体系: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在学校和社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为青少年提供安全、私密的环境,让他们能够主动寻求帮助和倾诉。
3. 加强家庭教育:开展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家长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和常见问题,并提供有效的沟通和支持技巧。
鼓励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增强家庭支持系统。
4. 提供娱乐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如运动比赛、艺术表演和社区志愿者活动等。
这些活动可以促进青少年的社交互动和身体锻炼,缓解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5. 建立互助网络: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互助网络平台,提供匿名咨询和交流的渠道。
青少年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困惑,获得互相支持和理解。
6. 定期评估效果: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方案的实施效果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确保其持续有效性。
结论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我们有望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这将对其未来的发展和幸福感产生积极的影响。
制定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制定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制定一份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旨在帮助高中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提高学业成绩和生活质量。
方案1. 心理健康课程- 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心理健康课程,涵盖以下主题:- 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技巧- 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培养- 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的提升- 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建立- 心理健康信息的获取和利用2. 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
- 建立专业心理咨询团队,包括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专家。
- 保护学生隐私,确保咨询过程的保密性。
3. 学校环境改善-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校园活动。
- 提供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场所,帮助学生缓解压力。
- 加强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信任和沟通渠道。
4. 家庭与学校合作- 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 提供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家长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 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分享心理健康知识和经验。
实施- 设立一个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负责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评估。
-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方案能够全面有效地落实。
- 定期评估方案的效果和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结论通过制定和实施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我们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指导,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业成绩,并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教育心理健康教案
创新教育心理健康教案正文: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成长发展,也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教育者有责任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以下是一个创新教育心理健康教案范本,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教育思路。
首先,教案的设计要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
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扰,以及他们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
这一步骤是教案设计的基础,有助于教师更精准地定位教学内容。
接下来,根据调研结果,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不同的心理状态,学习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技巧。
此外,还可以通过故事讲述、心理剧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提升同理心和社会交往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教案强调互动性和体验性。
传统的讲授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互动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同时,教师应作为引导者和协助者,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此外,教案还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支持。
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需求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这可能包括一对一的谈话、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
最后,教案的实施效果需要通过持续的评估和反馈来优化。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等方式,评价教案的实施效果,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
总结而言,创新教育心理健康教案范本的核心在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教学方法,以及持续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与创新》
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 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经 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家校共育,形成良好氛围
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 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艺术素养发展。
开展亲子活动
组织亲子心理健康讲座、亲子艺术创作等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同 时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促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02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阶段重要性
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影响
01
02
03
情感发展
心理健康有助于培养学生 积极健康的情感,形成健 全的人格,提高情感调控 能力。
社会适应
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学 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他 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学习成绩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 ,更容易保持积极的学习 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心理健康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内在联系
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揭示了心理健康教育与艺术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内在联系 。两者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互补性,为高中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和思路。
融合式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本研究总结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法。通过课程整合、 活动设计、教师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心理健康与艺术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教育效 果和学生满意度。
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
本研究探讨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艺术教育创新的方法和手段。包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等,为高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Hale Waihona Puke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深化融合式教育理念: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 艺术教育的融合将更加紧密。建议学校和教育部门进一步深化融合式教育理念 ,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为融合式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高中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高中
本学校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引导和帮助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的建设等方面。
具体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1. 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业心理学教师或心理医生进行讲解;
2. 制作心理健康知识手册,发放给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3. 利用学校网络平台和校园广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二、开展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和帮助解决
1. 设立心理咨询室,提供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2. 开展心理疏导志愿者培训,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活动;
3. 定期组织心理健康问题讨论会,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心理问题。
三、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文化
1.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和文化活动;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征文比赛,鼓励学生表达心理健康观点;
3. 指导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倡导团队,传播心理健康正能量。
以上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
立德树人视角下学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创新实践
立德树人视角下学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创新实践作者:朱国武白云阁来源:《辽宁教育·教研版》2022年第03期心理育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健全,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导下,抚顺市第二中学不断创新心理育人工作,历经20年实践,逐渐探索出一条以积极心理教育为导向、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学生活动为主体、个体辅导为补充,依托课题研究,提升心育层次,响应社会需求,全面推进学校心理育人工作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提高认识,明确心理育人工作的意义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问题多样性、隐蔽性等特点给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及干预工作提出了挑战。
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心理育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抓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心理育人是“育心”与“育德”的有机结合。
为确保心理育人工作的方向性、科学性、实效性,我校高度重视、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构建课堂教学、同伴教育、咨询辅导、队伍建设、课题研究和平台保障“六位一体”的学校心理育人工作格局,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程育人目标我校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创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进课表,确保学生全员、全程接受到适时、专业、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础上,学校鼓励心理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及课程主题,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发挥班级团体辅导优势,让心理课成为启智润心、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
班级团体辅导是以全班学生为对象,运用相应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高中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高中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我校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扎实开展学校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近几年,我校积极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探索出一条有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校创建“一编、二设、三建、四定”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编”自编校本教材我校自编《开启心灵的钥匙》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该教材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及课程进度安排,并在实际授课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
主要内容包括新生适应性辅导、学习辅导、考试辅导、自我认识及高中生人际关系辅导等方面的内容。
二、“设”开设心理课、设立研究课题我校扎实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周一节课。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一方面了解一定的心理学常识,知晓自己的心理发展特点;一方面学会正确看待由于自己心理发展的特点所引起的相关问题。
引导和教育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自信、自省、自控、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入学适应性教育;理想和目标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感恩教育;人际关系辅导;青春期异性交往的辅导与帮助;考试前后的情绪调整;自我认知我调整等许多方面。
课程内容很丰富,在注重教学内容的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多媒体课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辩论、讨论、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配乐朗诵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授课的过程中使学生既得到身心的放松又获得科学的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课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同学们非常喜欢上心理健康教育课。
务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本人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课题名称为《高中生早恋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参与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十二五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的课题研究。
参加国家级课题《农村高中和谐德育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验》的研究工作。
2024新进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2024新进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2024新进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如下: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新进中学制定了以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首先,学校将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管理情绪、解决问题,培养积极的心态,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活动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咨询服务等,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其次,学校将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
资源库将收集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资料、视频等资源,供学生查阅学习。
同时,学校还将邀请心理专家来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培训,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此外,学校将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每位学生将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信息。
通过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学校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帮助和干预。
最后,学校将建立心理健康促进机制。
学校将与家长、学生、老师等各方建立紧密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还将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跟踪和评估,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案,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以上工作方案,新进中学将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第 1 页共 1 页。
怎样促进学生心身健康教育
怎样促进学生心身健康教育
为了促进学生心身健康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制定全面的心身健康教育计划:学校应制定全面的心身健康教育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育计划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饮食营养等方面的内容。
2. 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运动会、健康食谱比赛等,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增强情商。
4. 提供专业的指导与支持:学校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或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与支持。
5. 加强体育锻炼:学校应加强体育锻炼的课程安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身体素质。
6. 关注饮食营养: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饮食指导,提供健康的膳食选择,培养合理饮食习惯,避免过度依赖高糖、高脂肪食物。
7.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应创造积极向上、和谐的学习氛围,减少学业压力,并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8.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身健康教育问题,互相支持、配合,形成合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学生的心身健康教育将得到有效促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发展。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其纳入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许多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此外,一些高校还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剧表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调适方法、人际关系处理、压力应对等方面。
教育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
这些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尽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匮乏。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此外,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影响了教育效果。
四、建议与展望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投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配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更多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教师。
3. 创新教育形式,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4.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展望未来,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我们期待高校能够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2023年,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需品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们的心理健康素养,以增强应对压力、解决问题和建立健康关系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不仅应该关注教育资源和技术手段的优化,同时也应关注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未来的挑战。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1.个性化定制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将趋向于个性化定制,以满足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群体的需求和差异。
例如,老年人更需要关注养老寂寞和抑郁等问题,在工作场所需要关注压力和工作失衡等问题,在教育学校则需要关注社交障碍和学业压力等问题。
针对不同人群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将更具针对性并更加有益于健康教育的实施。
2.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平台,有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化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分析个体和群体的信息,来促进健康教育的个性化。
虚拟现实技术是个极具潜力的领域,它可以创造高度互动性的情境,有效地模拟现实场景来促进学习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社会互动社交媒体的到来让社交变得现实化,也让健康教育和社交变得拥有了紧密关联。
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为大众提供互动性和社会支持性强的服务。
社交平台的互动性和群体性将起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作用,健康教育这项任务也需要越来越多地与社交平台紧紧联系起来。
4.创新教育形式未来教育形式将更加注重创新,也将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体现。
例如,基于从大数据中获取关键信息,通过在线教育合作开发心理健康教育。
这种教育形式不仅能够实现多种形式的教育,如直播交互教学、实地教学、自主学习等,而且可以更有效地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优化教育的质量。
二、未来需要面临的挑战1. 加密学生和个人数据的安全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收集大量的个人数据信息,这就面临着个人信息安全的检查和保护。
2024年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如下:
本方案的制定旨在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构建健康的心理环境。
一、调整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增加与成长相关的内容,如情感管理、人际关系、适应能力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心态,应对挑战。
二、多元化教学方式:灵活运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促进思维发展。
三、追加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关注个体心理需求,解决心理困扰,培养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四、专业师资培训: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增强师生互动,提高课程实施效果。
五、加强家校合作: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心理教育,促进学校与家庭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形成多方共育格局。
六、定期评估监控: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检测,分析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实施效果。
七、持续宣传推广:利用多种途径宣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社会认可度,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推动全社会心理健康文化建设。
以上是2024年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方案,通过全方位的教育措施,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
第 1 页共 1 页。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和完善。
新课程改革作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权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随着教育形式的转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于,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面临的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未来规划等问题都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而新课改的实施使得学生面临更加复杂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需要更多的心理健康支持和指导。
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教育方式也更加注重个性化。
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心理测试和评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和特点,以便后续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面临更严格的学业考试和更加复杂的学习任务,这使得学生在心理上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心理健康教育要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学业压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避免因学业压力产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学生可能存在人际交往上的问题,例如与同学相处不和谐、家庭关系紧张等。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增强学生应对社会挑战的能力。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人生规划。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接触和了解的知识更加广泛和多样化,面临更多的学科和职业选择。
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增强的方案
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增强的方案背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
目标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增强,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控能力。
方案1.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和社区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青少年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应包括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学会正确处理问题和与他人沟通。
2. 建立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设立专门的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
这样,青少年可以在遇到心理困扰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得到合理的建议和指导。
3. 加强家庭教育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向家长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理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成长特点。
提供家庭沟通技巧和亲子关系建设方法,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增进亲子关系。
4. 增设心理健康辅导员在学校设置心理健康辅导员岗位,专门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心理健康辅导员可以进行心理评估和咨询,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困扰。
5. 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
可以组织讲座、研讨会和宣传展览等形式,向公众传递正面的心理健康理念,减少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歧视和误解。
结论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我们可以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增强,为他们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同时,也需要广大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关注和支持青少年心理健康,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浅谈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摘要】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高中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社交等多方面的心理压力。
本文将探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方法、效果评估以及发展趋势,并结合案例分析具体问题。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认知能力。
本文也会强调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必要性,并提出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展望未来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前景。
通过全面探讨和分析,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为推进该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心理压力、意义、内容、实施方法、效果评估、发展趋势、案例分析、价值、建议、展望1. 引言1.1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格外凸显。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的关键阶段,身心发育迅速,心理健康问题容易出现。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高中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和成长中的困惑。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高中生提高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教育,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情绪状态,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和处理方式,面对挫折时更加坚强和积极。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
在青春期,高中生常常面临着人际关系的挑战,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减轻高中生的学业压力和心理负担。
通过教育,他们可以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减少焦虑和压力,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1.2 高中生心理压力的来源高中生心理压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
学业压力是高中生最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之一。
高中生在学业上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压力,需要应对各科目的考试和作业,同时还要面对升学压力和学业竞争。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计划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计划《篇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制定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计划。
一、工作内容本计划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活动:定期邀请专业心理教师或专家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为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4.加强师生沟通:鼓励师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情感支持和关爱。
5.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通过优化校园环境、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工作规划1.短期目标(1-3年):(1)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
(3)举办定期心理健康讲座和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4)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为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2.中期目标(4-6年):(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2)加强师生沟通,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探索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3.长期目标(7年以上):(1)形成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
(2)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为学生更加专业和全面的服务。
(3)建立起全面、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学生持久、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
三、工作设想1.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了解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应该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学校肩负着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大使命。
积极开展快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习效率、塑造健全人格至关重要。
一、构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1. 课程渗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学科课程,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心理健康意识。
2. 活动开展: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剧表演、心理游戏体验等,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帮助学生学习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3. 咨询服务: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危机干预等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问题。
4. 家校沟通: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潜在心理问题,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
二、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实施分层分类的教育1. 关注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
例如,针对青春期学生的焦虑、情绪波动等问题,设置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与人相处、应对压力等。
2. 了解学生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设计的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性格特点等,积极开展选择合适的方法的心理辅导和技能训练,指导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注重培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1. 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教育。
2. 引进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校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学校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3. 鼓励教师主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学生心理健康与创新教育与教学方案
学生心理健康与创新教育与教学方案导言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教育行业的重要议题。
而创新教育作为教学中的新方案,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学生心理健康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一、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二、创新教育的内涵与特点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为目标的教育方式。
它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学生心理健康与创新教育的关联学生心理健康和创新教育密切相关。
只有心理健康的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心理健康问题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
四、创新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创新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通过提供有趣、具有挑战性、有创意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创新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从而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有很多不同之处。
传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而创新教育则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在创新教育的实施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在课程内容上增加创新元素,引入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在教学方式上增加互动和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评价方式上注重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
七、创新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结合点创新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结合:创新教育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创新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创新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高中生心理健康疏导方案
高中生心理健康疏导方案引言高中生阶段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挑战。
为了确保高中生身心健康,促进其全面素质的提高,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疏导方案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帮助高中生应对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方案目标1. 提高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 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减少心理障碍的出现。
3. 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4. 培养高中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方案内容1. 心理健康教育1.1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中生课程体系,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2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沙龙、心理电影赏析、心理知识竞赛等,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2. 心理咨询与服务2.1 设立心理咨询室:在学校内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服务。
2.2 心理咨询队伍建设:加强心理咨询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3 心理咨询热线:建立心理咨询热线,为学生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
3. 心理辅导与干预3.1 成长辅导:针对高中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成长辅导服务。
3.2 心理危机干预:对有心理危机的高中生进行及时干预,避免心理问题恶化。
3.3 群体心理辅导:针对特定群体(如考试焦虑、人际关系困扰等)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4. 心理健康环境建设4.1 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举办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宣传周等活动。
4.2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家长心理讲座和家庭教育培训。
4.3 心理健康标语宣传:在校园内张贴心理健康标语,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实施与评估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具体措施。
2. 定期对心理健康疏导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教育形式,提升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黄培红(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学福建莆田351100)高中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都处于紧张激烈的状态,如果不能为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与情绪疏导,过重的压力可能会对高中生的内心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诱发多种多样的心理问题,影响了高中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在传统心理教育与引导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通过语言进行疏导,但是其效果却是微乎其微。
因此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教师必须要对传统的心理引导与教育方式进行全面创新,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帮助高中生排解内心的负面情绪。
一、倾听音乐,祛除焦虑在引导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通过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进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紧张焦躁的心情逐渐缓和下来。
这是因为音乐有着欢乐的旋律,能够让高中生在听的过程中发现放松自己的肌肉与心情。
部分音乐在音调和节奏上的舒缓、轻柔,也可以让高中生的呼吸得到放松。
因此,相对于其他的引导方法,音乐最能触及高中生的心灵。
但是,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的性格和素养都有着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在选择音乐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其针对性、具体性和适用性,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乐曲,并且在音乐播放的过程中,注重节奏的调节,让学生在收听不同音乐作品的同时,解决不同的心理问题。
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用音乐疗法,解决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帮助高中生释放学习上的压力。
笔者在教学中就会让学生收听一些亲近大自然、节奏缓和的音乐。
首先,笔者会试着让求助者以最好的方式坐下或者是躺下,初步得到心灵的安抚,随后再播放柔美的音乐作品。
在此过程中,笔者再配合轻柔的声音对求助者进行心理上的暗示。
这种音乐疗法配合指导语能够创造更加良好的心理诊疗氛围,但是在指导语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节奏和音乐节拍的巧妙融合,否则只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肌肉放松,解除压力高中生在学习上存在着极大的压力,长时间坐在课堂上对其生理、心理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教师也应该通过正确的引导方法、解压方法帮助学生逐渐舒缓压力,得到身心上的放松。
肌肉放松是帮助高中生排解压力的另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放松全身的肌肉,高中生能从生理上感觉到一种舒适,也能从心理上感觉到一种安静、平和。
这种方法有利于克服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在实施上其实也较为简单,且具有良好的效果。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以舒服的姿势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或者是躺在床上,再让高中生轻轻地闭上眼睛,以正确的方法以及语言帮助学生调整其呼吸。
但是在这一流程中,肌肉放松的步骤极为关键,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从额头开始放松,排除一切杂念;随后,再让学生逐渐放松,其面部、颈部,一直到脚部,通过全身的放松让学生缓解其紧张与不安。
除了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下自己进行肌肉放松。
例如,学生的卧室和床就是最好的放松场所。
在放松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外界的刺激,并且合理安排好时间(一般情况下,肌肉放松法每次维持时间是5到10分钟),这样才能提高放松的整体效果。
三、书写疏泄,宣泄愤怒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部分高中生的负面情绪存在着难以排解的情况,如若不能找到有效的输入方式,这些情绪不仅会压抑学生的身心,甚至还会对社会的发展埋下隐患。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某种具体的情境或者是启用某种方法,让学生将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宣泄出来,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习环境、社会环境之中。
在多种宣泄途径中,书写日记、信件或者是小说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既能够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书写来加强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教师发现负面情绪,开展针对有效的心理教育工作。
教师可以鼓励班级的学生相互成为笔友,经常性地交流自己在成长、学习、生活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与难题,通过互相开导的方式为问题的解决找到突破口。
另外,对于一些在情感上较【摘要】高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还要面临来自社会、家庭、升学等多个方面的压力,因此近年来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
针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就从音乐疗法、肌肉放松、书写宣泄、心理脱敏治疗等不同角度入手,提出高中心理教育与指导的创新对策,为提升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找到了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心理教育高中生压力升学【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517(2018)02-0028-01(下转第030页)为内向,不愿意在其他人面前轻易流露出自己情绪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书写心情日记的方式来排解情绪、宣泄愤怒。
而教师可以通过心情日记的变化及时观察情绪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开展常规性、及时性的沟通引导工作,为深化心理教育,提高总体教育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想象脱敏,克服恐惧想象脱敏法指的是在心理教育与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理想象能力,让学生联想那些引起其焦虑、恐惧或者能够产生压力的事物,逐步开展脱敏治疗工作。
目前绝大多数高中生都面临着考试与升学的压力,这些压力极容易引起恐惧不安的心理。
教师可以通过想象脱敏这种教育治疗方法,让学生主动联想考试过程中的焦虑心理,并且通过多次的想象逐渐克服。
想象脱敏法的运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例如在帮助学生克服考试恐惧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将学生带到安静的、便于联想的环境氛围之中,引导着学生微闭着双眼,放松自己的精神状态与肌肉神经;可以以一次不是非常重要的考试作为基点,让学生在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时又能满满地放松,从心理上暗示这次考试并不是那么紧张的,因此不需要那么恐惧。
在学生克服了这一层次的考试焦虑时,教师再不断地增加考试的紧张程度,让学生的状态始终处于一种从焦虑到放松的过渡阶段,最后再让学生联想到高考的场景,进一步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与抗压能力,消除其对于考试的恐惧感、焦虑感。
高中生处于一个身心成长过渡的重要阶段,同时来自升学、父母、教师等多方的压力也让学生的心灵疲惫不堪。
为了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教师不仅应该通过激励鼓舞的语言进行引导,还应该开展创新高效的心理辅导工作,为高中生的成长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让学生愉快地度过人生的关键时期。
【参考文献】[1]李丹丹.音乐教学对学生心理影响调查与策略[J].艺术研究,2015(03).[2]张文震.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7(09).[3]武海涛.高中生心理辅导的有效途径的研究[J].才智,2015(35).(上接第028页)利于大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健康地生存和发展。
三、打造阅读名著平台,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经典的文学著作和许多关于心理素质教育、潜能开发、心理咨询方面的书籍和报刊,通过阅读这些书刊,大学生不但能系统地掌握必要的心理学常识,还能学会心理和行为的调整策略和方法,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勇于接受挑战,适应各种变化,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明确的价值取向。
特别是有些他们存在困惑而又难以向同学、老师启齿的问题,如情感困惑、性困惑,都可以通过阅读得到一定的解决方法。
1.成立名著阅读团队,大力推荐书目在高校里,可以由图书馆牵头引领,各系部密切配合,组织一支名著阅读团队,由一些具备高度文学素养和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导师制”。
导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问题进行解决,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督促学生阅读推荐书目,并记入学分考核,每位同学每个学期必须完成至少一份读书笔记,一份书评,积极参加读书交流会等相关活动。
在推荐书目方面,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是中外文学经典、历史文献、哲学史方面的书籍,比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代表作;巴金的小说、老舍的剧本、朱自清的散文、郭沫若的诗歌、鲁迅的杂文、《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史记》《论语》《庄子》等;其次,在对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摸底调查上,广泛推荐适合当代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方面的书籍,比如《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做自己的心理调节高手》(大学生及青年朋友心理健康第一课堂)、《自己是最好的心理医生》等相关作品。
2.定期举办名著阅读交流会,大力推行经典朗诵活动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学校定期举办形式不限的读书交流会,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独到感受。
另外,学校也可以大力推行“读·思·行”经典朗诵、征文比赛活动、“青春·爱情”原创诗文朗诵比赛、“飘在校园的经典”学生自我推荐等系列活动。
在这样的平台之上,年轻而有梦想的大学生们一定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相互的交流探讨中互相促进,扩大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书香校园,从而有利于形成每个人健康的心理,更能提升名著导读的效果,为下一步有效开展更高层次名著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3.开展形式多样的名著鉴赏与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学校图书馆或系部可以与社会上一些从事高校学生心理教育专业性很强的心理咨询机构联手,定时举办一些形式多样的名著介绍、鉴赏与心理保健的专题讲座。
比如请心理专家现场做团体咨询;组织学生观看代表不同类型心理研究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相关问题等。
学校领导要及时与专家们沟通并广泛听取他们的建议,以便于帮助学生们更有效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名著。
综上所述,阅读名著不只是关注故事情节,熟悉人物形象那么浅层次,而是要在导师的指引下,迅速地学会选择名著、阅读名著的方法,更好地提高自己在校期间的各种适应能力、拥有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正视人生中的挫折经历并学会处理策略,从而懂得正确看待自己、看待人生。
【参考文献】[1]赵丽华.浅谈名著阅读与大学生健康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1).[2]张硕.对大学生阅读经典书籍状况的认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1).[3]张晓燕.大学生经典阅读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1).[4]潘伯明.国图经典名著阅览区的功用和建设[J].现代情报,2009(7):148-150.[5]潘漱娟.谈“图书疗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工会论坛,2012(1).[6]卢爱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7]申洋.图书阅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3(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