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前教育研究问题的类型、来源与陈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些非因果关系的资料。研究的现象可能非常复杂,一件事情之 所以发生不一定必然地追溯到导致该事物发生的具体原因。例如
“为什么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性高”这个“果”可能有比较复杂
的原因和更为曲折的故事,如果单将原因归结为几条简单的“因” (如“工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没有发展前途”等),则可 能使研究显得枯燥和肤浅,缺乏生动性和深入性。
究资料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掌握,有可能在现有基础上提出新
的研究方向,或把某一个研究扩展到不同的情境或不同的研究对
象上去,这样才能使研究问题具有一定的新意。二是问题要有事 实依据,这是问题的实践基础。研究问题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以教育实践为基础。实践经验为问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实践依 据,在较强的实践经验的支持下,可以保证问题选择的科学性。 三是问题要以教育基本原理为依据,这是问题的理论基础。教育
反映了质的研究的两个重要特征:首先,对被研究者的意义建构
进行研究;其次,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所谓“被研究者的意 义建构”是指被研究者自己对某一现象或事件的看法和态度,这
种“看法和态度”作为研究对象为研究者所用,从而探究被研究
者的意义解释。
(四)“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理论性问题”、“推论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
常进校不久就开始考虑转专业的问题,上课经常请假,尤其是专
业技能课程,在班里与女生的交往也比较困难,作为同专业的较
为关注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专业发展的女生而言,具有研究的优 势。最后是研究时机。多数研究具有研究的最佳时机的问题,在 最佳时期进行的研究能够推动整个研究的进程,如果错过关键时 机,不仅不能解决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且可能会错失下一个 问题的敏感性。例如,当前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研究的重点在于学
性问题”容易先入为主地将前人的理论生硬地套到研究对象上,
使用时应特别谨慎。“推论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比较适宜 于量化研究探讨的对象,量化研究强调对研究结果进行推论,也
尝试对研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虽然在质的研究中持批评理论范
式的研究者有自己比较明确的理论倾向和价值判断,但是也需要 首先了解当事人的具体情况,与对方一起进行平等的对话,使对
现研究问题的重要途径。任何一门理论知识都不是尽善尽美的,
都存在一些瑕疵需要不断地完善、充实和发展。因此,人们在学 习某一学科的理论或阅读一些研究成果的过程中,都可以得到启 发,发现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
析、提炼,就可能成为自己的问题。例如“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教 师鹰架行为研究”就是受到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鹰架教学 理论”的启发,受到该理论的启发,吸收了该理论的一些思想, 结合我国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教师指导行为的实际状况展开的研 究。期刊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是对教育实践领域新问题研究的
(二)“差异性问题”和“过程性问题”
“差异性问题”探讨的是事情的异同,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事 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例如,“幼儿
园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指导方式上是否不同?”
是一个“差异性问题”,寻求的答案是“相同”或“不同”,如果 “不同”,“哪些方面不同?”等。“过程性问题”探究的是事情
理论将对问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
(二)问题具有创新性
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属性,选定研究问题应是前人未曾 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众所周知, 任何新发展、新成果都是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学科领域的理论 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获得的。科学上任何重大成果,几乎都是科
学工作者在前人或同时代人工作成就的基础上一步步取得的,即 使被认为非常新的、首次开辟的新领域,也是由前人或同时代人 提供的基础性条件上取得的。因此,要通过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 资料和调查,搞清所要研究的问题在当前国内外已达到的水平和 已取得的成果,了解是否有人已经、正在或者将要研究类似的问
前双语教育概念的深入解析、双语教育现状及问题的把握、双语
教育师资培训问题等,对于上述问题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推动新疆 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但如果对上述问题不敏感,而去关注学前
双语教育绩效评估体系问题,则无法Baidu Nhomakorabea展相应研究。
第二节 选择研究问题的基本途径
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是一项好的研究的开始,是做好研究的
第一步。那么研究问题从哪里来呢?一般而言,研究问题是研究 者在专业学习或实践活动中经过反复思考、验证,从众多理论或 实践问题中选择的、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目的和任务的问 题。作为一个研究者,通常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探寻问题。
题。如果要选择同一问题作为研究问题,研究者须对已有工作进
行认真审视,从理论本身的完备性,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进行批 判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研究问题的着眼点。只有在原
有研究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才具有研究的意义。
(三)问题具有可行性
研究问题的可行性是指研究者具备顺利完成研究问题的条
件。通常,研究问题的可行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 客观条件。研究的客观条件包括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设备、 时间、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各方面的条件。其次是主观条件。 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经验、能力,所掌握的与该问题相关的 资料以及对该问题的兴趣。也就是说,要权衡自己的条件寻找最
第二章
学前教育研究问题的类型、来源与陈述
本章首先论述了研究问题的选择和确定对教育科学研究的
重要意义,其次明确了好的研究问题应具备的基本特点和研究问 题的类型和来源,最后陈述了研究问题的陈述中涉及的基本概
念。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基本类型
一、研究问题的基本类型
有学者认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可以分成很多种不同的 类型(Maxwell,1996)。这些类型的设定与研究问题所要探讨的内 容、问题陈述中所隐含的前设以及研究期待的结果之间有密切的 关系。陈向明认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基本类型。 参见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00(1),80-82.
广,可以是幼儿园课程领域问题、课堂教学问题、游戏问题,也 可以是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儿童发展问题。比如我国儿童艺术教 育的变革及其影响因素;幼儿园乡土教育的价值与内容选择;幼 儿园中班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 差异性研究等。
二、从理论学习和文献述评中探寻问题
理论学习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同时也是寻找和发
(一)“概括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
“概括性问题”是一个指向某一特定人群的、对其具有一定
普遍意义的问题,其抽样方法是从这个特定人群中抽取一些有
“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特殊性问题”指的是一个特殊的 个案所呈现的问题,研究只对这个个案本身进行探讨。例如,如
果我们对“1998 年春节期间中国的城市居民放鞭炮现象有所加 剧”这一现象很感兴趣,希望通过挑选几所鞭炮放得比较厉害的
佳的切合点,选择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问题。如一线幼儿园教育
工作者适宜于选择实践性较强的研究,可以充分发挥其对实践经 验丰富及对实践工作易于掌控和认识较为深刻的优势,而对于理
论性的基础性研究问题则不一定适合。对于研究工作初学者而
言,最好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有较多感知经验,并已作深入考 虑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较少,而且通
问题”,很容易导致对社会现象进行人为的分割,将事情简化为
各种变量及其相关关系,忽略事物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而“过程 性问题”注重研究情境对研究现象的影响,考察研究现象在具体
情境下的动态过程,因此比较适合质的研究。
(三)“意义类问题”和“情境类问题”
这两类问题实际上是“过程性问题”下面的两个分支,前者
探讨的是当事人对有关事情的意义解释,后者探讨的是在某一特 定情境下发生的社会现象。例如,一个典型的“意义类问题”可 以是“学前教育男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专业的?”一个明显的“情 境类问题”是“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是如何度过自己专业学习的每 一天的?”这两类问题是质的研究者经常使用的问题,因为它们
方领悟到“真实意识”,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对方头上。
(五)“因果性问题”
“因果性问题”指的是那些对事情的前因后果直接进行探
寻,以“为什么”开头的研究问题。例如“为什么民办幼儿园教
师流动性高”。一般来说,这类问题比较适合量的研究,不适合 于质的研究。虽然大部分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寻找
原因,但是如果一开始就着意寻找事物发生的原因,很容易忽略
讨此研究结果是否适合其他类似的情形,例如“本科生导师指导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适应该专业学习的举措是否适合幼师学校的 男生?”。“评价性问题”是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价值上的判断, 例如“本科生导师指导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适应该专业学习好不
好?” 一般来说,质的研究通常使用“描述性问题”和“解释性问 “ 理论 题”,因为这两类问题可以对现象的本相和意义进行探究。
二、好的研究问题具备的特点
(一)问题具有科学性
研究问题的科学性是指研究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 的,使研究问题的立论根据充分、合理。问题的科学性主要体现 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问题要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研
究者应充分研究和分析现有的资料,了解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研究
成果,在综合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的思路 和重点,进一步明确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有关方面的研
城市(如长沙、武汉、广州等)调查这个问题,那么我们所提出的 问题就是一个“概括性问题”,因为我们主要关心的是“放鞭炮 比较厉害的城市的一般情况”。而如果我们首先选择一个城市(如 北京)进行个案研究,了解这个城市在春节期间放鞭炮的情况, 并不特别关心北京的情况是否代表中国所有其他城市的情况,那
么我们提出的是一个“特殊性问题”。 “ 概括性问题”在量化研究中被普遍使用, “ 一般而言, 特殊 性问题”更多地运用在质性研究中。
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事情的动态变化上。例如,
“幼儿园教师在角色游戏中是如何指导儿童游戏的?”是一个
“过程性问题”,目的是为了了解在幼儿园角色游戏中教师是如 何指导儿童做游戏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 差异性问题”比较适合量化研究, “ 一般来说, 过程性问题” 比较适合质性研究。“差异性问题”涉及的变量通常比较少,可 以用计量的方法进行研究。如果在质的研究中过于使用“差异性
一、从学前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适
当的筛选、提炼,就可能形成很好的研究问题。因此,教育理论 研究工作者在接触学前教育实践中,可以先了解教育的实际情 况,从中发现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而学前教育第一线的教师, 只要肯动脑筋,具有研究的精神和钻研的态度,就可以随时发现 和确定值得研究的问题。从教育实践中寻找研究问题的范围很
“描述性问题”主要是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例如“本科生 “ 导师是如何引导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适应专业学习生活的?”。解 释性问题”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对特定社会现象进行解释,例如“本 科生导师指导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适应该专业学习的举措对这些 “ 理论性问题”是对特定社会现象进行理论 男生意味着什么?”。 上的探讨,例如“本科生导师指导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适应该专业 “ 推导性问题”是为了探 学习的举措对教育学理论有何贡献?”。
不拘一格采用批判的眼光进行评价,便可从中发现一些以往研究
的不足或值得进一步进行探究的问题。
三、在人与人之间的讨论中激发问题
古希腊的“产婆术”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启发式对话达到逐渐 形成和聚焦问题的过程。一个人,其智慧是有限的,甚至是狭隘 的;两个人,有了交往和交流,智慧经过碰撞,可能就能形成三 个,甚至四、五个火花。因此,与各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景下 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讨论或探讨是形成研究问题的又一路径。比 如在宿舍与舍友就某一问题推心置腹的彻夜长谈;在课堂小组讨 论中与同学就某一主题进行的激烈的争论;在师生交谈中与老师 就某一困惑进行的深入的交流;甚至在街上、在 QQ 上与陌生人 进行的聊天都可能成为研究问题的来源。总之,在人与人的交往
成果,反映了某个学科领域的方向和进展,但往往无法解决所有
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涉及的所有方面的全部内容。在阅读文献 时,你得提出并回答如下问题:人们对该问题进行过研究吗?如
果研究了,他们已经得到哪些研究结论了?自己能做什么呢?与
其他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相比,我打算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优势吗?因此,在文献阅读过程中,既要谦虚学习,又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