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

合集下载

麻疹ppt课件完整版

麻疹ppt课件完整版

05
CHAPTER
预防策略与措施
01
02
0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
加强营养,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和接触史。
03
加强麻疹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对麻疹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预防接种;
开展麻疹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知度和自我防护能力;
03
CHAPTER
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
发热
皮疹
呼吸道症状
眼部症状
麻疹患者通常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
如咳嗽、流涕、流泪等。
特征性的皮疹是麻疹的重要表现,通常先出现在耳后、发际,然后迅速蔓延至面部、躯干和四肢。
如结膜充血、畏光等。
从患者鼻咽分泌物或血液中分离出麻疹病毒。
病毒分离
血清学检查
免疫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增强剂如干扰素等,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预防继发感染
保持口腔、鼻腔、眼部的清洁,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如出现继发感染,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处理并发症
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肺炎、喉炎、脑炎等,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发生肺炎等并发症,需住院治疗并使用相应抗生素。
麻疹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麻疹概述麻疹病毒与免疫学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措施预防策略与措施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CHAPTER
麻疹概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口腔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
定义
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为单股负链RNA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用具、玩具或密切接触传播。

麻 疹

麻    疹

麻疹概念: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麻疹粘膜斑(koplik spots)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特征。

本病传染性强,易造成流行。

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一、病原学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R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疫苗免疫稳定)。

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说话)传播给其它人。

3.人群易感性:未患过麻疹者均易感,与病人接触后九成以上发病,并有持久免疫力。

4.流行特征:以冬春季为主,发病年龄6m-5岁。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1.发病过程:病毒侵入呼吸道粘膜上皮并在局部繁殖,然后通过淋巴组织入血,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经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再次入血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导致发病。

皮疹是病毒或免疫复合物;色素沉着因RBC、血浆外渗导致;脱屑:表皮细胞坏死、退行性变。

机体免疫力降低。

三、临床表现(一)典型麻疹:1.前驱期:①发热,一般逐渐升高,小儿也可骤发高热伴惊厥。

②上呼吸道炎,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喷嚏、流涕、眼结合膜充血、畏光、眼睑浮肿、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

③麻疹粘膜斑。

2.出疹期:于发热第3~4日开始出现皮疹,伴发热增高,症状加重,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 渐及额、面、颈,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2~5日出齐。

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压之退色,高热可达40℃,嗜睡,重者有谵妄、抽搐,咳嗽频繁。

结膜红肿,畏光,舌乳头红肿,全身表浅淋巴结及肝脾轻度肿大。

、3.恢复期:出疹3~5日后,发热开始减退,皮疹随之消退,按发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浅褐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皮,历时约1~2周完全消失(二)轻型麻疹:潜伏期长(21~28d),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轻,麻疹粘膜斑不典型,皮疹少而色淡,病程3~5d,并发症少,多见于接受过疫苗免疫者。

(三)重型麻疹:见于体弱多病、营养不良、免疫力低或继发严重细菌感染等,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麻疹

麻疹

并发症
1.肺炎:最常见,多见于5岁以下患儿。发 生机制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按病原可分为 病毒性与细菌性。 2.喉炎 3.心肌炎 4.神经系统 ⑴麻疹脑炎 ⑵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远期并 发症。 5.结核病恶化 6.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
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 胞相对增多。淋巴细胞严重减少提示预后不 好。 2.多核巨细胞检查 3.血清学检查 (1)抗体检测 (2)抗原 检测 4.病毒抗原检测 5.病毒分离
病因学
麻疹病毒(Morbillivirus)属副黏液病毒, 只有一个血清型.
流行病学
1.传染源:急性期患者和亚临床型带病 毒者。 2.传播途径:呼吸道。 3.传染期: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如 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4.传染性:极强
发病机制
飞沫 呼吸道粘膜 血液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繁殖
易感者
1~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儿童\免疫失败的儿童\
青少年 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被消灭的传染病
29
麻疹的新进展
1.麻疹的发病年龄呈两极分化趋势:婴儿麻疹增多主要发生 在8个月初免以前,多为非典型病例,大年龄患者增多。 2.麻疹的发病高峰季节后移至3~5月份。 3.不典型病例增多。 4.二次麻疹发生率在1%左右,其中60%发生在第一次麻疹2年 以内。
红色斑丘疹,颈及躯干部多见,一天 出齐,次日消退
高热3-5天,热退疹 出
猩红热
乙型溶血 性链球菌
高热,中毒症状重,咽峡 炎,杨梅舌,环口苍白圈, 扁桃体炎
皮肤弥漫充血,上有密集针尖大小丘 疹,持续3-5天退疹,1周后全身大片 脱皮
发热1-2天出疹,出 疹时高热

麻疹

麻疹

麻疹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病毒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呼吸道飞沫为主要传播途径。

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伴随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并发症为特征。

病后有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尚未发现特异的抗病毒药物。

2011年11月,被德国医学界认为早已消失的麻疹传染病卷土重来,已有2人丧生,另有1500人染病。

麻疹 - 概述麻疹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病毒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波斯医生穆罕默德·伊本·扎卡里亚·拉齐首先解释该病,并将其与天花区别开来。

该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仍有麻疹病例约4000万,其中100万儿童死于麻疹及其并发症,在疫苗可预防的病毒性疾病中死亡例数最多。

麻疹 - 病原学病毒麻疹病毒属副粘膜病毒,亦为DNA病毒,与其它的副粘膜病毒不同之处为无特殊的神经氨酸酶。

麻疹病毒电镜下呈球形,直径150-300nm,衣壳外有囊膜,囊膜有血凝素(HL),有溶血作用。

此病毒低抗力不强,对干燥、日光、高温均敏感,紫外线、过氧乙酸、甲醛、乳酸和乙醚等对麻疹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麻疹病毒为单股核糖核酸型副粘液病毒,病毒随飞沫侵人呼吸道和眼结膜上皮,细胞内小量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并由局部入血形成病毒血症,引起广泛病变。

少数病人可发生麻疹性肺炎。

麻疹患者由于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易继发细菌感染。

[1]麻疹 - 流行病学传染源麻疹急性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从潜伏期最后1-2天至出疹后5天内都具有传染性。

患者的口、鼻、咽、眼的分泌物均含有病毒,并随飞沫排出体外,故呼吸道飞沫为主要传播途径。

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最多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病后有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

麻疹课件

麻疹课件
易感人群:1~5岁小儿(未接种疫苗)、免 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及青年中多见。
4.发病情况
• 发病季节
冬春季节多见
• 发病年龄
6个月~5岁
• 传染源 • 隔离期
患者 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10天
• 检疫期 • 预后 良好
观察21天 终身免疫
5.历史沿革
在古代,麻疹被列为儿科四大要证(痧、痘、 惊、疳)之首。
宋代《小儿药证直诀·疮疹候》首先描述麻疹 的临床特征,“初起之候,面燥腮赤,目胞亦 赤,呵欠顿闷,乍凉乍热,咳嗽喷嚏,手足梢 冷,夜卧惊悸,多睡,并疮疹证,此天行之病 也”。
《证治准绳·幼科》“麻疹初起,全类伤风,发 热咳嗽,鼻塞面肿,涕唾稠黏,全是肺经之证”
—历史沿革
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将麻疹分为3 期:即“初热期”、“见形期”、“收没 期”,这种分期方法迄今在临床应用。
二、病因病机-逆证
若感邪较重,或是素体正气不足,或者治 疗不当,或者调护失宜,均可导致正虚不能 托邪外泄,邪毒内陷,则可产生逆证。 邪毒闭肺--麻疹时邪内传,灼津成痰,痰热 壅盛,肺气闭郁。 邪毒攻喉--麻疹时邪热盛,夹痰上攻,痰热 壅阻,咽喉不利。 邪陷心肝--麻疹邪毒炽盛,正气不支,邪毒 内陷厥阴,蒙蔽心包,引动肝风。
邪陷心肝
疹点密集成片,色泽紫暗
高热不退 烦躁谵妄 甚则神昏
抽搐
利咽消肿
平肝息风
清咽下痰汤
羚角钩藤汤
①邪毒闭肺
证候: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咳嗽气促,鼻翼煽动, 喉间痰鸣,唇周发绀,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 短赤,皮疹稠密,疹点紫暗,或疹出未齐,或疹出 骤没,舌质红赤,苔黄腻,脉数有力。
治法:宣肺开闭,清热解毒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

荨麻疹

荨麻疹

A+医学百科 >> 荨麻疹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与风疹名称相似,但却非同一疾病)。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

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

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

可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

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

基本信息荨麻疹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常见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临床荨麻疹临床图片上以皮肤、粘膜的局限性、暂时性、瘙痒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

其发病机理可以是免疫性(最常见的是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和非免疫性的。

荨麻疹常见的病因有:(1)食物及添加剂;(2)药物;(3)感染;(4)动物、植物及吸入物;(5)物理因素;(6)内脏疾病;(7)精神因素;(8)遗传因素。

按病因分类有许多特殊类型。

1.皮疹为风团、潮红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

常突然发生,成批出现,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

但可反复发作;2.自觉瘙痒,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和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少数有发热、关节肿胀、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窒息症状等;3.病程长短不一,急性荨麻疹病程在1个月以内;超过1个月为慢性;4.皮肤划痕试验部分病例呈阳性反应;5.临床的特殊类型: (1)蛋白湅荨麻疹是蛋白湅直接通过肠粘膜吸收所致的抗原-抗体反应; (2)寒冷性荨麻疹又可分为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和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是由寒冷所致的物理性荨麻疹; (3)热性荨麻疹又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接触热水后在接触部位出现风团; (4)胆碱能性荨麻疹,在热、精神紧张和运动后诱发,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皮疹为1-2mm大小的风团,周围有红晕; (5)日光性荨麻疹,女性发病较多,暴露日光后发病,皮疹局限于暴露部位; (6)压迫性荨麻疹,在较重和较久压迫4-6小时后发病,受压部位出现弥漫性、水肿性、疼痛性斑块; (7)水源性荨麻疹,在接触水和汗水后于毛孔周围引起细小剧痒风团; (8)血清病性荨麻疹,其病因为接触异体血清、疫苗、药物等,引起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炎和淋巴结病; (9)自身免疫性黄体酮性荨麻疹,发生于月经前期和中期,是由黄体酮所致。

麻疹

麻疹

人群累积,导致局部麻疹暴发流行。
4
发病原因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
4
发病机制
麻疹病毒侵入人上呼吸道和眼结合膜上皮细胞 内复制繁殖,通过局部淋巴组织进入血流(初次病 毒血症),病毒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在该处 广泛繁殖,大量病毒再次进入血流,造成第二次病
毒血症,出现高热和出疹。
4
根据疫情,接触史、既往史及疫苗接种史,临
床上的发热、卡他症、结合膜炎症、粘膜斑及典型 皮疹诊断不难。非典型病例需借助免疫学确诊。
4
鉴别诊断
病名 发热与出疹的关 系
发热3-4天出疹,出 疹时体温升高
发热1-2天出疹
出疹顺序
耳后、前额、 面部、躯干、 四肢,3日出齐
出疹特点及演变
红色斑丘疹、充血性,疹 间肤色正常,手心脚心见 疹,疹后有色素沉着及麦 麸状脱屑
4
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
对增多。 (二)血清学抗体检查: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 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升为阳性。疹后3d IgM多呈阳 性,2周时IgM达高峰。但成人麻疹麻疹约7.9%IgM抗
体始终阴性。
4
(三)病原学检查:取前驱期或出疹期病人眼、鼻、
咽分泌物,血、尿标本接种于原代人胚肾细胞或羊 膜细胞,分离麻疹病毒;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 测涂片中细胞内麻疹病毒抗原等 (四)查多核巨细胞:取病人鼻咽部分泌物、痰和 尿沉渣涂片,用瑞氏染色查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 胞以出疹前2d至出疹后1d阳性率高。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传播,有衣物、 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
4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病

麻疹

麻疹
• 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 → 头面、颈部 → 胸、背、腹部、四肢 → 最后在手心、足心及鼻准部见疹点,疹点色泽红活,皮疹分布均 匀。
收没期 退诊3天:正胜邪退,皮疹按先出先没,依次退隐, 疹没热退,脉静身凉,咳嗽减轻,精神转佳,胃纳增加,皮 肤可出现糠麸样脱屑和色素沉着斑,疾病渐趋康复。
耳后发际麻疹疹点(首先出现)
麻疹
பைடு நூலகம்流行病学
• • • • 季节:流行于冬春季节。 年龄:6个月至5岁。 目前:发病率下降、发病失去规律。 预后:若及时治疗,合理调护,疹点按期有序布发,则 预后良好(顺);但麻疹重症可产生逆险证候,甚至危及生 命(逆) 。 • 患病后一般可获终生免疫。 • 预防接种:麻疹疫苗8个月第一针,一岁半第二针。解放 后由于麻疹疫苗的接种,麻疹已成强弩之末,我国向 WHO承诺2000年在中国麻疹绝迹。
麻疹逆证
脏腑辨证
• 邪毒闭肺(麻诊合并肺炎):咳喘神烦、呼吸急促、痰声辘 辘、鼻翼煸动、口唇发绀; • 邪毒攻喉(麻诊合并喉炎):咽红肿痛、呛咳气急、声音嘶 哑、咳如犬吠; • 邪陷心肝(麻诊合并脑炎):神昏谵语、惊厥抽风、皮疹暴 出、疹稠色暗; • 心阳虚衰(感染性休克):面色青灰,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其它类型麻疹
无疹型麻疹:注射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者可无典型黏 膜斑和皮疹,甚至整个病程中无皮疹出现。此型诊 断不易,只有依赖前驱症状和血清中麻疹抗体滴度 增高才能确诊。 异型麻疹:为接种灭活疫苗后引起。表现为高热、 头痛、肌痛,无口腔黏膜斑;皮疹从四肢远端开始 延及躯干、面部。呈多形性;常伴水肿及肺炎。国 内不用麻疹灭活疫苗,故此类型少见。
心阳虚衰—急以温阳固脱
分证论治
(一)顺证
邪犯肺卫—辛凉透表,清宣肺卫—宣毒发表汤加减

麻疹

麻疹

麻疹[填空题]1麻疹概述参考答案: 1.概念麻疹(measles)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等。

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口腔麻疹黏膜斑为其特征。

自从婴幼儿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该病流行已基本得到控制。

2.病原学麻疹病毒属副黏病毒,与其他副黏病毒不同点为不含神经氨酸酶。

电镜下呈球形或丝状,中心为单链RNA,外有脂蛋白包膜,包膜有3种结构蛋白。

M蛋白为基质蛋白,功能与病毒装配、芽生、繁殖有关;H蛋白为病毒表面血凝素,能够识别靶细胞受体,促进病毒黏附于宿主细胞;F蛋白具溶合特性,使病毒细胞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3.流行病学(1)传染源为麻疹患者。

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具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4)流行特征麻疹的传染性很强,与患者共同生活的易感者(同一家庭或托幼机构中)几乎90%可受感染,发病季节以冬、春为多,但一年四季均可见。

4.病理麻疹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是感染部位数个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此种巨细胞广泛存在于皮肤、眼结膜、呼吸道和胃肠道黏膜、全身淋巴组织、肝、脾等。

皮疹为真皮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水肿、渗出,淋巴细胞浸润、充血肿胀所致。

皮疹消退后遗留色素斑,表皮细胞变性,有多核巨细胞、细胞间水肿,形成空泡、坏死,而后角化脱屑。

口腔麻疹黏膜斑的病变与皮疹相似。

并发脑炎者,脑组织可有充血、水肿、点状坏死,甚至有脱髓鞘改变。

严重病例肝、心、肾也可伴混浊肿胀及脂肪变性。

[填空题]2麻疹鉴别诊断参考答案: 1.风疹前驱期短,全身症状轻,无黏膜斑,皮疹散在,1~2日即退,无色素沉着及脱屑,常伴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2.幼儿急疹多见于婴幼儿,突发高热数日,热退时出现玫瑰色散在皮疹为其特征。

3.猩红热发热咽痛1~2日,全身出猩红色针尖大小皮疹,疹间皮肤也发红,疹退后伴大片脱皮。

中医儿科学24章麻疹

中医儿科学24章麻疹

三、逆证病机
若麻毒炽盛,正气不支,无力托毒于外,或复感新邪,化火内 陷入里,便产生逆证。
脏腑之伤,惟肺尤甚,邪毒闭肺,肺气郁闭,可见咳喘痰鸣, 形成邪毒闭肺证。
肺胃邪毒炽盛,化热化火,循经上攻内陷心肝,蒙闭清窍,引动肝风,而见神昏抽
搐,形成邪陷心肝证。
治法:养阴益气,清解余邪。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药: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滋 养肺胃津液为主,扁豆、甘草清养胃气,桑叶清透余热。
逆证
1.邪毒闭肺
证候:高热不退,面色青灰,烦躁不安,咳嗽气促,鼻翼煽动, 喉间痰鸣,口唇发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皮疹稠密,疹点紫暗, 舌质红赤,苔黄腻,脉数有力。
治法:宣肺开闭,清热解毒。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常用药:麻黄宣肺平喘,石膏清泄肺胃 之热以生津,二药相互为用,既能宣肺,又能泄热。杏仁协助麻黄以 止咳平喘,甘草与化痰止咳药配伍有润肺止咳作用。
2.热毒攻喉证
证候: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或咳声重浊,声如犬吠,甚则吸气 困难,胸高胁陷,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二、护理
1.卧室空气要流通,但须避免直接吹风受寒和过强阳光刺激。 2.口腔、鼻孔、眼睛、皮肤要保持清洁。 3.注意补足水分,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 为宜,忌食油腻、辛辣厚昧食物。
谢谢!
治法:平肝息火,清心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加减。常用羚羊角粉(冲服)、钩藤、桑叶、菊 花凉肝息风,茯神安神定志,竹茹、浙贝母化痰清心,鲜生地、白芍、 甘草柔肝养筋。
【其他治法】
外治疗法
1.芫荽子(或新鲜茎叶)适量,加鲜葱、米酒同煎取汁。乘热 置于罩内熏蒸,然后擦洗全身,再覆被取汗。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者。
3.麻疹皮疹呈暗红色斑丘疹,但皮疹与皮疹之间皮肤颜色 正常。

麻疹PPT课件

麻疹PPT课件

麻疹粘膜斑(KOPLIK’ SPOTS)
时间:发疹前1-2天出现。 典型部位是颊粘膜沿第二磨牙的部位。可见于唇内、软 腭 形态:直径约0.5-1mm(大头针帽大小)的灰白色小点, 周围有红晕。 发展:1~2天内很快增多,皮疹出现后逐渐消失。 本病特有体征,具早期诊断价值
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
麻疹皮疹
麻疹颈部皮疹
麻疹躯干皮疹
麻疹手部皮疹
麻疹足部皮疹
4、恢复期 convalescence 皮疹出现后3至5天,体温开始下降、精神食欲好 转。 如此时体温不降低,可能提示有并发症。 同时,皮疹开始按照出现的顺序消退,疹退后皮 肤留有棕色色素以及糠麸样脱屑,一般7-10天痊 愈。
麻疹恢复期棕色色素沉着斑
8个月~4岁最易感。但现在发病年龄两端上升(<8m; >15y)
图1 1995 年至2011 年河南省麻疹平均发 病率
图2 1995 年至2011 年河南省麻疹病例年 龄构成比
第三、发病机理
第四、 CLINICAL
MANIFESTATION
典型病例
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发疹期及恢复期4个阶段。
二、传染源:
患者,唯一 飞沫、眼鼻咽分泌物、气管分泌物、血、尿 出疹前5天-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出疹后10天)
三、传播途径
直接---飞沫 间接---日用品、玩具
四、易感者
人类普遍易感。未患过、未种疫苗、疫苗接种失败 (原发性免疫失败)、疫苗接种后多年(继发性免 疫失败)
非典型麻疹
3.异型麻疹(非典型麻疹综合征)
多见于接种麻疹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后4-6年,再次感染 麻疹者。表现为高热、头痛、肌痛、乏力等,多无麻疹粘膜 斑,2-3天后出疹,但从四肢远端开始,渐及躯干及面部。 皮疹为多形性,有斑丘疹、疱疹、紫癜或荨麻疹等。常并发 水肿、肺炎、胸腔积液,血中嗜酸细胞增多。

麻疹PPT课件

麻疹PPT课件

1
2
3
4
5
6
疫苗研发:需要不断研发新型疫苗,提高预防效果
疫苗接种率:提高疫苗接种率,降低疾病发生率
疫苗安全性:确保疫苗的安全性,避免不良反应
疫苗宣传:加强疫苗宣传,提高公众对疫苗的认识和接受度
疫苗政策:制定合理的疫苗政策,提高疫苗接种的积极性
疫苗可及性:提高疫苗的可及性,让更多人受益
未来预防接种的改进及完善措施
04
控制疾病传播,维护公共卫生
预防接种的预防效果
03
预防风疹:风疹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接种疫苗可以降低风疹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04
降低并发症风险: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接种疫苗可以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
01
预防麻疹:麻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麻疹的传播和感染。
提高疫苗的覆盖率,确保更多人群得到保护
加强疫苗的研发,提高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优化疫苗接种流程,提高接种效率和舒适度
加强疫苗的监管,确保疫苗质量和安全
提高公众对疫苗的认识,消除误解和疑虑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疫苗研发和生产技术
汇报人:_
04
及时处理: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接种,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01
提高公众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
02
帮助公众了解联合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03
指导公众正确接种疫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04
提高疫苗接种率,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宣传教育的方式及内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提高免疫力。

麻疹PPT课件

麻疹PPT课件

与医生保持沟通: 及时反馈患者病 情和变化,共同 制定治疗计划。
与家属沟通:告 知家属患者的病 情和治疗方案, 鼓励家属参与护 理工作。
协作其他科室: 与相关科室保持 良好沟通,确保 患者得到全面护 理和治疗。
感谢观看
汇报人:刀客特万
_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预防 接种的健康教育
单击_
汇报人:刀客特万
目录
01 03 05
疾病相关知识
02
用药指导
04
运动指导
06
预防措施 饮食指导 护理指导
01
疾病相关知识
疾病定义与概述
麻疹、流行性腮 腺炎和风疹的简 介
联合预防接种的 重要性
三种疾病的传播 途径和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运动中出现不适 及时停止并寻求 帮助
06
护理指导
家庭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避免 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 暖,避免受凉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

注意休息,避免疲劳,保证 充足睡眠
心理护理与情绪调节
保持积极心态:面 对疾病时,保持乐 观、积极的心态, 有助于缓解紧张情 绪。
未经医生指导, 不要随意用药
不要轻易相信 偏方或广告, 避免滥用药物
掌握正确的用 药方法,遵循 医生建议的剂
量和时间
注意药物的不 良反应,如有 不适及时就医
04
饮食指导
疾病急性期的饮食建议
宜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可适量多吃新鲜蔬菜、水 果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食油腻、煎炸类食物
疾病缓解期的饮食建议
被动免疫:对于未接 受预防接种的人群, 建议使用被动免疫, 如注射丙种球蛋白等。

麻疹ppt课件

麻疹ppt课件

6概Βιβλιοθήκη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预防 新进展
7
传染源
• 一般认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感染者口、鼻、眼分泌物 及尿、血液中均含有病毒。但临床主要以鼻、咽分泌物随 飞沫排出而直接传染他人。患者在出疹前、后5日均有传 染性,但以前驱期最强。出疹后传染性很快降低,但如合 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日。退疹期,病人皮肤 脱屑无传染性。 • 人和动物均可受麻疹病毒感染,如小儿和已受感染的小动 物(如小猫、小狗等)玩耍,动物可能成为传染源而感染 小儿。 • 偶然短暂的直接接触(如在医院候诊室或公园内),仍有 被感染的可能。 • 无症状的带毒者或隐性感染,因病毒不易从飞沫排出,所 以,一般认为无传染性,或传染性极低,经反复、密切接 触,仍有传染的可能。
14
• 麻疹是全身性疾病,全身淋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 增生,伴多核巨细胞(Warthin-Finkeldey giant cells)形成。该细胞见于扁桃体、呼吸道、肠道、 淋巴结等处。 • 麻疹粘膜斑是粘膜下腺细胞浸润、坏死、周围充 血所致。最初表现为针尖大小白点,外周发红的 特殊斑疹。 • 麻疹皮疹是真皮(乳头层及表皮)毛细血管内皮 细胞的增生,血浆渗出,红细胞相对增多形成淡 红色斑丘疹。 • 退疹后,表皮细胞坏死、角化形成脱屑。 • 由于皮疹处红细胞遗留裂解,退疹后形成棕色色 素。
9
易感人群
• 人类对麻疹普遍具有易感性。除婴儿具有母传抗 体外,凡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或疫 苗接种未成功者,均有易感性。易感人群大多为5 岁以下小儿。但交通不便或人口稀少地区,易感 人群年龄较大。近几年来,大城市发病年龄亦有 向大龄推移倾向。6个月以下婴儿因一般具有先天 性抗体,不易患麻疹。但其母未患过麻疹的新生 儿仍可感染,新生儿可与其母同时患麻疹。甚至 孕妇感染麻疹,胎儿也可患先天性麻疹。若母亲 产前10~14日受感染,小儿出生时或生后6日内发 病,应视为先天性麻疹宫内感染。自然感染的麻 疹获得免疫力较持久。但少数形成抗体不足,经 过数年又可患第二次麻疹;但一般较轻。

麻疹

麻疹

总结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见于8月-5岁儿童。病人是唯一传染源。
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将麻疹分为典型麻疹和非典型麻疹,典型 麻疹根据病程进一步分为三期。
麻疹粘膜班是麻疹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
出疹期重点是皮疹的形态、分布、及发热与皮疹的关系。恢 复期重点是观察色素沉着。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资料。
预防
被动免疫:
• 体弱/未接种者,接触后5天内 IVIG 0.25ml/Kg im • 维持3~8W,应采取主动免疫
控制传染源:
• 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 隔离期: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10天 • 接触麻疹的易感儿隔离检疫3W+被动免疫
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
• 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出疹前后的5天 存在并发症者:出疹后10天
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 流行形式:周期性发病→散在发病
发病机制
麻疹 病毒
呼吸道上皮细胞 淋巴组织 血液 (2~3d) 单核巨噬系统 并发症 喉炎 支肺炎 TB恶化 脑炎 抑制细胞免疫
血液 (5~7d)
肝脾肾 胸腺 皮肤 消化道 黏膜 肺
结膜
• 患者停留房间通风并紫外线消毒半小时 • 患者衣物肥皂清洗、阳光暴晒 • 轻症患儿居家隔离
预防
加强麻疹的监测管理
• 了解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为制定有
效的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 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 及时报告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隔离观察
• 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麻疹典型皮疹
麻疹皮疹在
(出疹第三天)
手掌、脚掌的分布
临床表现:典型麻疹

麻疹

麻疹

(二)对症治疗
1、高热:
治疗
“麻疹不怕天火烧,不烧更让人心焦” 所以在疹子未出或正出时,不可强行退热,过早服用退热药,使疹出艰 难,疹毒透不出反而内陷。体温超过39.5℃,可酌用小剂量退热药物 或头部冷敷,但不能降的太快、太猛。
(二)对症治疗 2、其他症状:
咳嗽用祛痰止咳药
治疗
烦躁不安者可用少量镇静剂
1.血凝素(H),是表面主要蛋白,在病毒粘附于宿主细胞时起作用。 2.融合蛋白(F),在病毒扩散时使细胞与细胞融合。
3.基质蛋白(M),它与病毒繁殖有关。
病原学
麻疹病毒体外抵抗力弱
不耐热,对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很敏感 耐寒及耐干燥,低温中能长期保存。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2.出疹期:
全身症状
呼吸道症状加重,全身中毒症状达峰。 重者可有谵妄、抽搐 全身浅表淋巴结与肝脾可轻度肿大 肺部常有干湿性啰音 可出现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
3.恢复期:
出疹3~5天后,皮疹出齐出透 全身情况迅速改善,皮疹随之消退 皮疹消退按出疹顺序依次进行 糠麸样脱屑和色素沉着是麻疹所特有的 无并发症者整个病程为10~14d
形态:直径约0.5~1mm的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 发展:1天内很快增多,互相融合,有时融合扩大
成片,2~3天内消失
意义:见于90%以上的病人,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麻疹黏膜斑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2.出疹期:
出疹时间: 于发热第3~4d开始出现皮疹。(一水风,二猩红,三天 花,四麻疹,五斑疹,六伤寒。) 出疹顺序: 皮疹首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自上而 下至胸、腹、背及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2~3d播及全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疹特点 皮肤粘膜瘙痒性水疱 疹,成批出现,红色 斑疹或斑丘疹、水疱 、结痂同时出现,向 心性分布,粘膜皮疹 易溃破
发热与皮疹 的关系 前驱期半 天~1天, 出疹时不发 热
幼儿急疹
猩红热
猩红热
猩红热 帕氏线
麻疹
谢谢大家!
猩红热之 手足脱皮
猩红热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病 名 肠 道 病 毒 感 染 全身症状及 病原 其他特征 埃可 病毒 柯萨 基病 毒 发热与 皮疹的 关系
皮疹特点
发热,咽痛, 散在斑疹或斑丘 发 热 时 流涕,结膜 疹,很少融合, 或 热 退 炎,腹泻, 1~3天消退,不 后出疹 全身或颈后、 脱屑,有时可呈 枕后淋巴结 紫癜样或水疱样 肿大 皮疹
【诊断和鉴别诊断】
1.流行病学史 2.临床表现 3.特异性检查
鉴别诊断:见后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病 名 麻 疹 病 全身症状及 原 其他特征 麻 疹 病 毒 呼吸道卡他 性炎症,结 膜炎,发热 第2~3天口 腔粘膜斑 皮疹特点 红色斑丘疹,耳后 颈沿发际面 部躯干上肢 下肢足,三天出 齐,退疹后有糠麸 样脱屑及棕色色素 沉着 发热与 皮疹的 关系 发热3 ~ 4天 ,出疹 时更高
麻 疹
(measles,rubeola)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 贺立洲
【病因】
麻疹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RNA病毒 仅有一个血清型,体外生活力弱 鼻分泌物、血、尿中分离到病毒
【流行病学】
年龄:多为婴幼儿 地区:城市>农村,近郊>远郊 季节:四季均有,晚春最多,夏秋少见 (一)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三)易感性
发病机理(1)
麻疹病毒
飞沫
鼻、口咽、眼结膜
2~3天
粘膜细胞和局部淋巴结
第一次病毒血症
全身淋巴组,出现症状
【临床表现】

典型麻疹
潜伏期

其他型麻疹

前驱期
出疹期 恢复期

轻型麻疹 重型麻疹 无皮疹型麻疹 异型麻疹 成人麻疹
【临床表现】
麻 疹
需要鉴别的出疹性疾病
风疹 幼儿急疹 猩红热 肠道病毒感染 药物疹 水痘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病 名 风 疹
病 原 风 疹 病 毒
全身症状及其 他特征 全身症状轻, 耳后、颈后、 枕后淋巴结肿 大并触痛
皮疹特点
发热与皮 疹的关系
红色斑丘疹,面部 发热后半 躯干四肢,疹间有 天至1天 正常皮肤,退疹后无 出疹 脱皮及色素沉着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病 名 幼 儿 急 疹
病原
全身症状及其 他特征
皮疹特点
发热与皮 疹的关系
人疱 一般情况好, 疹病 高热时可有惊 毒6型 厥,耳后、枕 后淋巴结亦可 肿大
红色斑丘疹,躯干 高热3~5 、颈部及上肢多见 天,热退 ,1天出齐,次日 疹出 消退
幼 儿 急 疹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小 儿 麻 疹
小 儿 麻 疹
小 儿 麻 疹
皮 疹 融 合 面 部 浮 肿 变 形
,
【临床表现】
4.恢复期 出疹3~4天后退疹,顺序同出疹 特征:糠麸样脱屑和棕色色素沉着 7~10天痊愈
【并发症】
(一)喉、气管、支气管炎 (二)肺炎:间质性/支气管肺炎 (三)心肌炎 (四)神经系统 (五)结核病恶化 (六)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患者 传染性:接触后7天至出疹后5天 并发肺炎时,出疹后10天 (二)传播途径:
直接呼吸道
间接污染的日用品、玩具、衣物
【流行病学】
(三)易感性: 人类普遍易感 易感者90%以上发病,5%隐性感染 幼婴:母患过麻疹能获得被动免疫 母未患麻疹未获得被动免疫 小儿患麻疹后→获得持久免疫 接种麻疹疫苗→发病年龄上移
典型麻疹(分四期)
1.潜伏期: 一般 6~18天,平均 10~11天 被动免疫者,21~28天
【临床表现】
2.前驱期:
发热开始~出疹 1) 发热 2) 上呼吸道炎 3) 麻疹粘膜斑(Koplik斑) 4) 麻疹前驱疹
麻疹粘膜斑(Koplik斑)
【临床表现】
3.出疹期: 体温↑↑,40~40.5℃ 形态:红色斑丘疹 顺序:耳后→颈部→沿发际→ (24h后)面部→躯干及上肢→ (第三天)下肢、足 重者:皮疹融合,面部浮肿变形, 肺部体征, 脾脏增大, WBC↓ 高热极期:谵妄,激惹,嗜睡 各种变态反应现象缓解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病 名 药 物 疹 病 全身症状及 原 其他特征 原发病症状 发热与 皮疹的 关系 发热、 服药史
皮疹特点 皮疹痒感,摩擦 及受压部位多, 与服药有关,斑 丘疹、疱疹、猩 红热样皮疹、荨 麻疹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全身症状 及其他特 征 全身症状 轻
病 名 水 痘
病原 水痘 -带 状疱 疹病 毒
病 名 猩 红 热 病 全身症状及其他 原 特征 乙 型 溶 血 性 链 球 菌 发热与皮 疹的关系 发热1~2 天出疹, 出疹时高 热
皮疹特点
高热,中毒症状 皮肤弥漫性充血, 重,咽峡炎,扁 上有密集针尖大小 丘疹,颈腋下 桃体炎,草莓舌, 口周苍白圈,帕 腹股沟,1天出齐, 氏线 持续3~5天退疹,1 周后躯干、四肢、 手足大片脱皮,无 色素沉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