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文化融入贵州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的策略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及效果评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及效果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柱。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交往的增加,外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文化的融入外语课堂教学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外语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计:为了将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中,需要对外语课程进行重新设计。
课程设计要注重将传统文化元素与语言学习结合起来,通过选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话题和素材,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2. 教学方法: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以语法和词汇为重点,但在融入传统文化之后,可以引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如故事、诗歌、戏剧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 教材选取:教材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材能够更好地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特色。
教材不仅要包含相关的文化知识,还要能够满足学生的语言学习需求。
4. 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贯彻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参加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等。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外语课堂教学的效果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学生学习成绩:通过比较学生在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后的学习成绩与传统教学方法下的学习成绩,可以评估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2. 学生兴趣与参与度: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参与度。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的反馈来评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学生对文化理解的提升:传统文化融入外语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和对文化认同感的提升。
大别山精神融入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摭探 ____________ ______
基金项目:皖西学院2022年校级质量工程重点项目(wxxy2022115);皖西学院社科重点项目(WXSK202271);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WXXY2021124;WXXY2021137);校级科研平台:红色安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建设(2022AH0014)作者简介:张翅鹏(1973-),男,安徽六安人,硕士,讲师,从事文化研究与翻译。
张翅鹏(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六安237012)摘要: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大别山精神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共产党人重要精神谱系之一。
大别山精神和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既能增强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又能实现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
教师要深挖素材,把大别山精神融入课程体系;搭建科研教学平台,编写校本教材;开展第二课堂,丰富课外生活;利用新媒体,拓宽大别山精神传播渠道。
关键词:大别山精神;大学英语;归属感;认同感;立德树人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4-0121-03大别山精神是2021年9月中宣部首批提出的46个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一[1]。
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大别山地区始终都是革命中心和前沿阵地,所孕育出的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传承和发扬大别山红色文化和大别山精神,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文化和语言两者相辅相成,语言是文化的组成,文化通过语言进行传播。
但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一直被视为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训练和培养,红色文化教育仅由思政课来承担。
事实上,英语教学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性和人文性,具有培养学生任职、社交和怡情能力的功能[2]。
红色教育与外语教学应该互为促进、互为补充,中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堂,能让学生在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的同时,守住中华文化之根,树立文化自信。
教师把大别山精神所包含的精神激励、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功能引入高校课堂教学实践,对把大学生培养成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重大。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育的路径研究的主要成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育的路径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然而,高职英语教育中,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分析,探讨了融入高职英语教育的路径。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育的路径研究》,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育的路径研究》篇1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然而,高职英语教育中,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分析,探讨了融入高职英语教育的路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的各种文化成果。
这些成果包括文学、艺术、哲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三、融入高职英语教育的路径1. 通过英语课程设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育中。
在英语课程设置中,可以增加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如中国文学、中国艺术等。
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
2. 通过英语教材的编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育中。
在英语教材的编写中,可以增加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如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历史文化等。
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
3. 通过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育中。
在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可以采用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互动教学等。
这些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
4. 通过英语考试评价的改革,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育中。
在英语考试评价的改革中,可以增加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考试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学作品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问答等。
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及路径研究
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及路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全面兴起,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理想信念疲软、思想道德滑坡等问题的普遍存在。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成为了当务之急。
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一种宝贵精神财富。
长征是一次伟大的胜利,是一次伟大的创举,是一次伟大的事迹,是一次伟大的精神传承。
长征精神蕴含着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险的勇气、无私无畏的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多种价值观念,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和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长征精神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之源。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长征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研究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及路径,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中国革命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探讨长征精神如何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 正文2.1 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价值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
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长征精神包含了坚定的信仰和毫不动摇的信念,这对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积极的激励和引领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研究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研究策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高职英语教学在中国逐渐受到重视。
传统英语教学往往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讨论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研究策略,并分析其实施的意义和效果。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积淀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孔孟之道、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中医药、工艺美术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加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通过学习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觉性,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传统艺术等都是丰富的语言资源,可以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通过融入中华传统文化,高职英语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国际意识。
1. 设计课程内容在高职英语课程中,通过设计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如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来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这些内容可以通过阅读材料、听力材料、视听材料、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呈现,使学生全面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 选取教材材料在高职英语教材中,可以适当选取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故事、传说、诗歌等文学作品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思想、道理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创设教学场景通过模拟中华传统文化的场景,如中国传统婚礼、节日庆典、民间活动等,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风情。
具体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演讲、文化展示、文化体验等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11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
2011年1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优秀1项
良好14项
合格33项
暂缓结题1项
免于鉴定6项
2011年3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1)优秀2项
良好14项
合格17项
暂缓结题5项
不合格1项
免于鉴定2项
2011年3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2)优秀1项
良好5项
合格14项
暂缓结题2项
免于鉴定2项
2011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优秀2项
良好3项
合格18项
暂缓结题2项
2011年5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优秀1项
良好7项
合格14项
暂缓结题2项
免于鉴定1项
2011年6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
优秀1项
良好9项
合格18项
免于鉴定4项
2011年7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优秀2项
良好18项
合格13项
暂缓结题3项
免于鉴定1项
2011年12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
鉴定组专家名单:田慧生、刘复兴、张男星、孟繁华、王保华、陈英和、苏彦捷、冯刚、檀传宝、方晓东、耿申、马陆亭、吴霓、袁本涛、马健生、高宝立、姜大源、俞启定、时晓玲、邢晖
优秀1项
良好23项
合格18项
免于鉴定2项。
长征文化融入贵州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8年39期总第427期高等教育研究ENGLISH ON CAMPUS长征文化融入贵州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的策略研究文/王梅 刘颖【摘要】长征文化代表了中华文化不屈不饶的精神,对贵州文化也有着深远影响。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长征文化精髓是贵州高校大学教育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怎样把它和大学英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对贵州高校大学教师的一个有力挑战。
【关键词】长征文化;贵州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策略【作者简介】王梅,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刘颖,遵义市文物保护与研究所。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2018年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联合课题)“贵州文化融入大学外语教学的路径研究”(GZLCLH-2018-09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如今已经经历了96载光辉岁月,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抗战时期打造了钢铁般、不屈不饶的红色革命精神的革命队伍,我国红军长征期间,在克服了严酷的外在环境下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这是我国革命史上的不朽篇章,造就了永垂不朽的长征革命精神。
遵义是一座战斗之城、革命之城、转折之城。
遵义红色文化资源不仅丰富多彩、种类繁多,而且意义高、研究价值大。
提到遵义长征文化, 人民首先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遵义会议、红军总政治部;提到遵义长征文化,人们还会想到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提到遵义长征文化,人们自然也忘不了“强渡乌江” 、“四渡赤水出奇兵”、“娄 山 关 大 捷”等这些重大战役奇迹、也是纯正遵义制造;提到遵义红色文化,人们还忘不了伍修权在遵义会议期间所做的《七律。
历史转折》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
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
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
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毋庸置疑,这些都是我们遵义长征文化的精髓。
革命先驱者将自己的一身奉献给了人民、国家,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人敬仰。
我们理所当然应该通过切实的途径把它输人我们的脑海中,融人我们的生活里。
因此,依托遵义形式多样的长征文化资源,传承红色精神,通过实用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和巩固大学生的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将遵义长征文化资源融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融人大学生外语学习的每一环节中,转化为学生浓厚的精神底蕴、坚强精神动力。
“一带一路”视域下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以贵阳学院为例
外语教研WAIYU JIAOYAN教师•TEACHER2020年6月Jun.2020“一带一路”视域下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以贵阳学院为例陆曼(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05)摘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如何传承发展问题,已经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培育文化自信。
讲好少数民族故事,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提出的新一课。
贵阳学院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属于贵州少数民族,包括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和仡佬族等54个少数民族。
如何让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如何 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贵州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让贵州学生在国际交流中,用英语介绍中国或者贵州文化、风土人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
文章试从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团队培养、教材体系改革等方面提出大学英语课堂如何融入地方民族文化,传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让学 生建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更好地做好对外交流工作。
关键词:“一带一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大学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3-10文章编号:1674-120)(( 2020) 17-0032-02_、“一带一路”下贵州少数民族角色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着"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 俗"的民风。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直演绎着多民族融合 和发展的故事。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贵州和丝绸之路沿 线国家的交往和融合逐渐加深。
自2018年起,贵州交通大 省的位置就已经确定,贵州高铁开通里程达到3598公里,这加快了构建与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的便 捷大通道。
贵州省还加快推动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和东盟国家政府间的常态交流、经济贸易、文化往来、教 育国际交流合作等。
据第五次人□普查报告,贵州的49个 民族当中,少数民族就占了 48个,约占贵州总人口数量的 36.8%。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作者:杨秋仙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20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从教材撰写、CBI教学法、开展校内外实训活动以及丰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资料等方面,介绍了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希望对其他高校的相关领域的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另外,本文笔者也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教学中需要努力的几个方面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英语教学;融入;实践研究【作者简介】杨秋仙(1982-),女,纳西族,云南丽江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
一、引言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提高民族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成为目前大学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的目标主要集中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的培养、教授学科学术英语和行业英语等方面,特别是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我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多地内容涉及的是目的语英语的文化,我们不断在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可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却无法得体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民族文化,从而造成民族文化失语的状况。
因此,作为高校英语教师,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在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考试改革、丰富文化资源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做很多的努力,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
二、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为了使学生能够用英文自信准确地表达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实践活动。
1.撰写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教材。
近几年,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教材和著作逐渐多了起来,我们教师团队也编写了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英力克英语口语民族文化篇(下册)—中国传统文化》,还有洪学典教授带领学院英语教师团队编写了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民族文化英语阅读教程(上、下册)》,这些自编教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术语表达统一了标准,也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
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探析
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探析要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教师需要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知识和英语专业背景。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中国文化的内涵,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礼仪和节日习俗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教师还应结合教材和课堂活动,设计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学习任务,如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进行英文书面表达,或者组织学生参加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演讲比赛等。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还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教师还应通过教学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应用,增强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教师可以收集和整理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资料、影视作品和音乐等资源,并将其纳入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中国电影和纪录片,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并进行英文讨论。
教师还可以设计和组织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角活动,邀请外国留学生参加,使学生能够与母语为英语的人士进行跨文化交流,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方式,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在线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中。
教师可以开设线上课程,通过互联网直播方式将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教师还可以设计制作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线上教材和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通过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教师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
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一种重要的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认知水平。
为了实施这一策略,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中华文化知识和英语专业背景,并结合教材和教学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
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将中国文化融入在线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中,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只有通过教师的努力和创新,才能真正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受益于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路径探索——以郴州红色文化为例
基金项目:本文系湘南学院2022年度校级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郴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地方高校英语教学的研究”(编号:2022JX13)、2023年郴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课题“郴州本土红色资源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编号:CZSSKL2023097)研究成果作者简介:何巧丽(1986-),女,湖南郴州人,中级教师,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以郴州红色文化为例何巧丽(湘南学院,湖南郴州423000)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英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
郴州是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将郴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英语教学中,对增强城市红色底蕴、提高红色育人效果、促进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民族自信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可以通过联合优势力量、营造红色校园环境、提升英语教师素养、加强校内校外联动等路径,将郴州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高校英语教学,充分发挥英语教学中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红色文化;郴州红色文化;高校;英语教学;红色育人;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6-0037-04红色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的校园文化和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铸魂育人中的价值,能够潜移默化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还承担着传播文化的使命[1]。
高校英语教学既要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也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应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郴州是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挖掘郴州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高校英语教学,对增强城市红色底蕴、提高红色育人效果、促进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民族自信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研究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研究策略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独特的宝贵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英语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对于家庭、亲情和友情的重视,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到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中,如包饺子、赏月等,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教师还可以利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古文阅读等教学素材,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师还可以结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写作和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角和文化沙龙等活动,创设学生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对话、朗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英语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话题,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来校进行讲座和分享,开展文化沙龙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
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教学内容,利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古文阅读等教学素材,以及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角和文化沙龙等活动,有效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英语教学效果。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论高校外语教学中跨文化融入教学方法
作者: 张筠[1]
作者机构: [1]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211-212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31期
主题词: 高校外语;跨文化;教学方法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将跨文化融入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充分理解文化的差异才能熟悉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才能在此基础上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能力并适应此趋势。
本文在分析传统高校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跨文学融入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养成文化融入的途径,进一步探究教学过程中进行跨文化融入教学的策略。
从教学改革看贵州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教育的困难因素及对策
From the Reform in Education, Discuss about Difficulties and Strategies of Engi ish Education to the Minority Students in Guizhou Colleges
Education.
作者: 刘曼玲[1]
作者机构: [1]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贵州贵阳550004
出版物刊名: 贵州民族研究
页码: 178-182页
主题词: 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对策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问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贵州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现状;指出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根据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出了教学改革的对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路径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路径研究
汤继
【期刊名称】《学周刊》
【年(卷),期】2024()19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是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关键一环。
这种融合既有助于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又能提升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与文化素养。
文章先对这种融合教学的意义和基础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即教师应广泛涉猎、增加知识储备,进行内容重组和全面渗透,同时鼓励辩论和批判性认识;学生应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和跨文化交流;高校可通过打造传统文化氛围、提供足够的文化资源支持以及制定激励政策来促进这一融合。
这些措施有望为培养具有跨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的英语人才提供有效途径。
【总页数】4页(P41-44)
【作者】汤继
【作者单位】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英语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
【相关文献】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篮球教学的路径
研究--以“舍得精神”融入传切配合为例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时代价值与路径探索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路径研究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
The Path Analysis of the Long March Spirit in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作者: 赵伟程[1]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出版物刊名: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7-11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5期
主题词: 长征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摘要: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蕴含着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深化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认同,增强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路径是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实践与成效研究——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大型思政公选课为例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实践与成效研究——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大型思政公选课为例
陈甜;汤宇华
【期刊名称】《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40)5
【摘要】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程融合是新时代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坚定文化自信推进铸魂育人的时代召唤。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大型思政公选课“赤水乌蒙红飘带——长征与贵州红色文化”是校本思政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通过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考核与评价、教学资源与保障的全方位创新改革,课堂教学、课程评价、课程成效得到师生和专家的高度认可。
强化课程设计、全方位开发优质资源、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优质师资团队是课程成效的核心支撑。
为确保课程建设质量,后续将与时俱进优化课程设计、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简、优”+“新、专、特”打造,更好地利用长征时期贵州红色文化资源,构建更高质量的思政大课堂。
【总页数】9页(P128-136)
【作者】陈甜;汤宇华
【作者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广州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2.大别山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融合研究
——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为例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核心价值观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4.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核心价值观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5.传播学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以湖湘红色文化融入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征精神与高中英语教育的融合研究
长征精神与高中英语教育的融合研究摘要: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对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文章从理想信念教育与高中英语教育的融合、团结协作教育与高中英语教育的融合、艰苦奋斗教育与高中英语教育的融合三个方面,对长征精神与高中英语教育的融合进行探讨,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长征精神;高中英语;情感;融合1936年,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
红军主力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革命团结的象征,这一举世无双的远征中产生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
由此,长征精神成了敢于胜利、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演化为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坚定不移的信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将弘扬长征精神融于高中英语教育之中,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洗礼,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途径,能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理想信念教育与高中英语教育的融合英语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辨别文化差异,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将长征精神融于高中英语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渗透,培养学生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究精神、一往无前的勇攀高峰精神,对于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坚定他们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高中英语教材中不乏优秀的人物事迹,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的崇高理想信念,给学生进行充分展示,让学生感受革命家对真理不断追求的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抵制不良思想的诱惑,将弘扬长征精神落实到教学实处,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例如,教学“NelonMandela-amodernhero”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曼德拉的优秀品质和敢于斗争的精神,让学生感受伟人的思想,进而升华情感,坚定人生信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文化融入贵州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的策略研究
作者:王梅刘颖
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8年第10期
【摘要】长征文化代表了中华文化不屈不饶的精神,对贵州文化也有着深远影响。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长征文化精髓是贵州高校大学教育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怎样把它和大学英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对贵州高校大学教师的一个有力挑战。
【关键词】长征文化;贵州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王梅,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刘颖,遵义市文物保护与研究所。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如今已经经历了96载光辉岁月,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抗战时期打造了钢铁般、不屈不饶的红色革命精神的革命队伍,我国红军长征期间,在克服了严酷的外在环境下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这是我国革命史上的不朽篇章,造就了永垂不朽的长征革命精神。
遵义是一座战斗之城、革命之城、转折之城。
遵义红色文化资源不仅丰富多彩、种类繁多,而且意义高、研究价值大。
提到遵义长征文化,人民首先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遵义会议、红军总政治部;提到遵义长征文化,人们还会想到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提到遵义长征文化,人们自然也忘不了“强渡乌江” 、“四渡赤水出奇兵”、“娄山关大捷”等这些重大战役奇迹、也是纯正遵义制造;提到遵义红色文化,人们还忘不了伍修权在遵义会议期间所做的《七律。
历史转折》
铁壁合围难突破,
暮色苍茫别红都。
强渡湘江血如注,
三军今日奔何处。
娄山关前鏖战急,
遵义城头赤帜竖。
舵手一易齐桨橹,
革命从此上新途。
毋庸置疑,这些都是我们遵义长征文化的精髓。
革命先驱者将自己的一身奉献给了人民、国家,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人敬仰。
我们理所当然应该通过切实的途径把它输人我们的脑海中,融人我们的生活里。
因此,依托遵义形式多样的长征文化资源,传承红色精神,通过实用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和巩固大学生的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将遵义长征文化资源融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融人大学生外语学习的每一环节中,转化为学生浓厚的精神底蕴、坚强精神动力。
让学生在学习、领悟遵义长征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触动、人格的感化、理想的升高、信念的升华。
贵州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职责和使命,贵州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复合型、应用型建设人才,贵州本科院校也在极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有利于教育院校进行发展转型;贵州各院校应该牢记四个职责使命,将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相结合,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资源。
我们作为贵州高校的普通的英语教师,为了培育出更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我们肩上肩负着英语教学改革的重任,也应该牢记高校给予我们的职责与使命,培育出具有“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国际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能够在英语涉外交流中提现英语水平,通过英语来研究长征文化,发扬长征文化,传播我国的长征精神,积极的提高贵州高校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为其对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国家利益提供自信,加强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修养彰显活力。
一、长征文化的深刻涵义
文化是一个与“自然”相反的有着广泛涵义的概念。
从文化的诞生说来,它是社会历史的沉淀品,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每个民族在自己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铸造了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世世代代的发展中,精神文化不断的得到传承与发展,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得到发扬光大。
我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中华民族遭受了亡国灭种的危险。
在历史的危难时刻,中华民族没有屈服于外来侵略者的屠刀之下,而是凭借不怕牺牲、奋起反抗的革命精神赶走了外来侵略者,走向了幸福发展的新时代,显示了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无论是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还是战无不胜、自强自尊的优秀民族品质,都与长征所体现的为了民族,为了中华儿女的最高利益不惧艰险、不畏死亡、艰苦抗争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一脉相承。
这种精神已深深地隽刻在中华民族生命力之中,成为中华儿女奋发图强、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
那么长征文化的深刻涵义到底是什么呢?目前专家没有给出特定的定义,但有不同的观点。
张巨成把它看成是由“长征的历史和精神,有关长征的文献或文本,多年来人们对长征的历史叙事,宣传,纪念活动学术研究等构成”,“主要是精神文化,以实现高尚价值为目标。
杨金龙的定义是长征文化“是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伟大壮举中形成并积淀而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性和丰富历史内涵的特定文化概念。
主要内涵包括这么两个方面:一是有形、可见的历史遗物;而是无形的各种价值的汇聚,也就是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特殊内容和标志。
”
二、在贵州高校大学外语教学中,从教师,学生角度出发,融入长征文化教育,培养长征文化精神
大学生作为中国梦的主力军,在中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和对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的人文素养及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是传承和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任务之一。
和全国其它高校一样,贵州高校也负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职责使命,特别在现在贵州人民以长征精神奋力拼搏,积极实施“大数据”,“大健康”和“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方针时期,我们更应该着力于在贵州大学英语课堂向大学生大力宣传红色文化,了解本土红色精神,熏陶他们的长征精神,加强的他们精神品质和意志品质,让年轻的社会建设者具备英语国际交流能力和文化宣传能力,在涉外的交流或者学习中,能拥有用英语简要介绍贵州文化,长征文化,民族文化的能力,突破贵州高校大学生不能用英文介绍贵州文化,长征精神民族文化的缺陷,为其在今后的工作,对外交流中提供文化自信。
1.教师角度。
英语教师因为多年耳濡目染,受到目的语的文化及价值观影响颇大,自然而然会在日常的教学中凸显出来,进而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人生观等。
要提高贵州大学生的本土文化自信,宣传长征文化,就得在大学英语教师的这方面文化知识积累和意识上下功夫。
一方面,学校要提倡大学英语教师阅读贵州文化长征文化的英汉材料,参与长征素材的翻译,参加有关长征内容的英语课本的编辑等,将切实提高贵州大学英语教师的长征文化知识的累积。
另一方面,贵州大学英语教师要了解并充分认识自己在贵州文化,长征精神的引导和宣传责任,审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提升自己的红色文化修养,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的正确文化价值观,并教会学生相关英语知识的表达。
在英语课堂不能盲目鼓吹西方文化价值观,而削弱了本土文化,本族文化,长征文化在加强学生长征精神培养,民族文化情感培养上的重要抓手作用。
2.教材开发。
贵州省的大学英语教材基本没有涉及本土文化及长征文化,所以相关部门一方面应在教学大纲上规定教学与长征文化结合的细则,确保在大学英语中进行长征文化的阅读学习,培养学生的长征精神及有关知识的累积及翻译,最大程度发挥教学大纲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应组织高校教师编写相关章节,确保大学英语课堂有详实内容学习长征,用外语讲述长征,领悟长征文化,以备将来传播交流长征文化。
3.走进长征文化,开展翻译活动。
长征文化除了英语课堂教学,英语教材阅读,还可以进行实践,体会式,技能式教育。
遵义有着众多的长征文化遗址:遵义会议,红军四渡赤水,娄山关,苟坝,红军总政治部等。
学校可利用周末及寒暑假组织学生参观这些遗址,纪念馆,开展长征文化之旅,阅读相关介绍的英语翻译,布置论文或翻译作业做翻译练习,申请相关课题作调研,进行资料整理及翻译工作。
可以使学生思想情感上得到感染,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又在翻译技能上得到锻炼,在学术上得到提升,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4.英语影像制作。
通过对遗址的学习参观,资料整理及翻译工作,大学生们的感情思想已得到熏陶,境界升华,学校还可以下拨一定的经费,供学生做影像制作。
学生们可以拍摄相关
遗址,自己做剪辑,英语翻译,解说,利用学校的网站,校报,广播等媒体做系列长征主题播放,宣传,充实学生学习长征文化手段,创新学生学习长征文化教育的接受机制。
三、结语
长征文化蕴含的艰苦奋斗,坚定信念,独立自主,民主团结的精神光耀后代,闪耀千古。
外语教学不是与之相隔离的阵地。
找准切入点,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把长征文化巧妙融入外语教学及实践的方方面面,培养贵州高校大学生的长征文化精神,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坚定革命理想信念,为对外传播及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鲍中义.论长征文化的科学涵义及基本特征[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10).
[2]黄源镜.依托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和创新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研究[J].时代教育,2016(3).
[3]刘亚娜,刘洋.弘扬长征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增强青少年运动员体育文化自信[J].青少年体育,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