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80分)
江西奉新县普通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江西奉新县普通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有一匹马鲍尔吉·原野我和父母现在住在“阳光小区”,聊天的时候,我说四五十年前的事,他们在说六七十年前的事,而整日开着的电视机在播报当下的新闻,比如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这场景像话剧,我们轮流上场,讲述时光的往事,时光在某一瞬间重新组合时,平淡的生活会变得庄重起来,你成了历史的讲述人。
父母老了,越来越想念自己的故乡。
我不敢带他们外出旅行,我的任务是访问他们的故乡,带回照片和见闻跟他们分享。
去年春天,我拜访我妈的出生地——巴林右旗白音他拉乡宝木图村。
村书记带我看过我妈出生的院落,当年是她祖父平乐爷爷的宅院。
书记说,有人想租这个地方办企业,村里没同意,建成了养老院,叫平乐养老院。
我妈听到后十分高兴。
她说平乐爷爷一定赞成。
今年1月,我到科左后旗的胡四台村探望病中的堂兄,这里是我爸的出生地。
回来后,我跟我爸说:“经过胡四台全体村民的不懈努力,你老家被建设没了。
”我告诉他:“你经常回忆的白茫茫的沙坨子没了,现在除了玉米地就是林地。
狼和狐狸也没了,胡四台村五里外就是高速路。
现在,你们村跟朝鲁吐镇连上了。
”“咋回事?”他问。
“房子和房子连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镇了。
”他表情变化有如云影从草地上滑过,那是几十年的光阴倏尔而逝。
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中国思想界最占势力的是道家与儒家。
道家思想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极端的自然主义,一是极端的个人主义。
惟其偏重自然主义,所以蔑视制度文为。
一切都应任其自然,无为而治。
惟其侧重个人主义,所以蔑视社会。
老子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实并非有所作为,不过人人各安其所,把文化与生活需要降到极低限度,互不侵犯,“共存共荣”而已。
儒家虽不倡个人主义,而论道德,说仁义,却全从个人本位出发。
季康子问政,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己立立人,已达达人;达固可兼善天下,穷仍可独善其身。
儒家所提倡的美德大半含有社会性,但是他们所着重的却不在它的社会性而在它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
西方思想界最占势力的是希腊人所传下来的哲学系统和从希伯来所吸收过来的基督教。
哲学支流虽多,最显著的是柏拉图和黑格尔,他们都以为国家高于一切,个人幸福应以社会幸福为本。
卢梭本是菲薄社会者,也说民约既成,个人意志即须受制于公众意志。
近代西方人所提倡的自由似稍替个人主义助声势,但是他们的理想的自由,如穆勒所标榜的,是“最多数人的最大量的幸福”,仍不脱社会本位的看法。
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形成中西文化思想的两种不同的类型,中国人侧重个人本位,所以道德的观念特别浓厚,政治法律思想多从伦理思想出发。
西方人侧重社会本位,所以法的观念特别浓厚,伦理思想常为政治法律思想所左右。
中国人的伦理观是“离心的”,由内而外的;西方人的伦理观是“向心的”,由外而内的。
依中国传统的看法,在一个坏的社会中,如果有少数个人敦品励行,标出一个好榜样,使多数人逐渐受感化,造成一个新风气,然后那个社会自然会变好。
依一部分西方学者的看法,社会自身本其固有的力量逐渐转变,它所潜藏的弱点就是它向另一方向转变的萌芽。
比如封建社会到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近代国家社会;农业社会到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工业社会;私产社会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企业公营社会。
上海市黄浦区2013年高三第二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上海市黄浦区2013年高三第二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6分)“雾都”?“霾都”?①在中国古代,雾是重要的审美意象,“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无数与雾有关的诗词佳句千古流传;在中国大地上,也有诸多的地方以雾而著称:新安江上的“白沙奇雾”,天柱山上的“雾潮云浪”,泰山、黄山、庐山、峨眉山没有哪座名山不是以雾为奇绝的。
那些被古代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赞美的“纯粹”的雾,在现代的城市里已经渐行渐远,笼罩在今天都市里更多的是“霾”。
不知从何时起,“雾都”已变成“霾都”!②除了这些以雾闻名的风景胜地,中国还有一座城市也以雾而著称,这就是“雾都”重庆。
大雾起时,城内山色尽消,江岸不分,整个山城进入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神秘境界,又仿佛是一幅意境悠远、气韵绵长的水墨山水画卷③重庆多雾的原因可以从地理环境中找到解答,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的东部,四面群山环抱,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是雾形成的有利条件,潮湿的空气容易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
④ 20世纪50年代,重庆市的年平均雾日数达103天,不到四天中就有一天是雾天,而最多一年达到了148天将近一半都是雾天,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年平均雾日只有94天,远东雾都的日本东京也只有55天。
重庆是名副其实的“雾都”。
样看来重庆的雾多,果然名不虚传。
不过,另一组数据又让我产生了疑惑:重庆气象部门统计发现,近50年来,重庆的雾在减少,20世纪70、80年代重庆年平均雾日数在50天左右,到90年代就减少到30—40天了。
⑤可是,重庆几乎每天还都是雾蒙蒙的。
这又是为什么呢?⑥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
这种解释较为生涩,雾还有一种充满诗意的形象解读:“云是飘在天上的雾,雾是落在地上的云。
黑龙江省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黑龙江省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古代中国,戏曲演出常在广场、寺庙、草台或院坝。
成千上万的观众聚拢,如潮的人声夹着摊肆的嘈杂,艺人们为了不让戏剧_____________在这喧嚣之中,不得不苦心孤谐地寻求突出自己存在和影响的有效手段,从而摸索出以远离生活之法来表现生活的艺术规则。
戏曲的对话是音乐性的,动作是舞蹈性的,(),使表演者无论在化妆服饰还是动作语言上都颇有“矫情镇物,装腔作势”之感:高亢悠扬的唱腔配以敲击有力的锣鼓,镶金绣银的戏衣衬着勾红抹绿的脸谱……为此,中国的戏剧艺术家长期_____________说白、咏歌、舞蹈(身段)、武打的表现技巧和功能,乐此不疲。
在戏曲表演过程中,_____________的人间生活铺展于小小的舞台,使平素过着单调枯燥日子的百姓在观剧时感受到种种意想不到的精神刺激,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精于提炼,又勤于观察,从而做到形神兼备。
脸谱、水袖、兰花手以及奇奇怪怪的道具等,都凝固为程式的东西,共同增加了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造成了赏心悦目、_____________的审美效应。
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淹没揣测五光十色荡气回肠B.湮没揣测五颜六色荡气回肠C.湮没揣摩五颜六色勾魂摄魄D.淹没揣摩五光十色勾魂摄魄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外在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远离生活、变异生活的,戏曲音乐和舞蹈本身决定了这一特点B.外在就表现出来了远离生活,变异生活的形式,决定于戏曲音乐和舞蹈本身的这一特点C.而音乐和舞蹈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戏曲的外在形式表现为远离生活、变异生活D.而音乐和舞蹈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戏曲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远离生活、变异生活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勤于观察,又精于提炼,从而做到形神兼备。
语文高考三模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我”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和挫折,最终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选项D“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和挫折”与文章内容相符。
2.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语境,可知“漫不经心”表示不认真、不在意的样子。
选项C“表示不认真、不在意的样子”与词语的含义相符。
3.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根据文学常识,可知《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小说,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选项B“《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与文学常识相符。
4.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
根据句子中的比喻,可知“人生如梦”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选项A“比喻的修辞手法”与句子中的修辞手法相符。
5.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根据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意思,可知“此其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应该断句为“此/其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选项C“此/其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正确的断句相符。
二、非选择题6. 答案:(1)开头:直抒胸臆,点明中心,抒发对老师无尽的感激之情。
(2)中间:回忆老师关爱自己的往事,表现老师的高尚品质。
(3)结尾:抒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表达对老师的敬仰和怀念。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文的审题和构思。
根据题目要求,作文应以“感恩”为主题,围绕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展开。
开头要直接点明中心,中间部分要回忆老师关爱自己的往事,表现老师的高尚品质,结尾要抒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表达对老师的敬仰和怀念。
7. 答案:(1)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了人物的悲剧命运。
(2)人物描写: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
(3)情节安排: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展示了人物命运的悲剧。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赏析的能力。
高考三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解析1.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选项A、B、C都存在对原文的误解或曲解,而D项正确概括了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选项A、B、D都是正确的,但与题目无关。
C项是本题的正确答案,因为它是关于作者生平和作品的正确描述。
3.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
选项B、C、D都存在对句子结构的误解,而A项正确解释了句子的含义。
4.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鉴赏的能力。
选项A、C、D都存在对诗歌情感和意象的误解,而B项准确把握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5.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现代文阅读的理解。
选项A、B、C都存在对文章主旨的误解,而D项正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主观题解析1. 【答案】(1)主题:赞美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2)意象:碧空、流水、青山、白云等。
(3)情感: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意象和情感的鉴赏。
通过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上答案。
2. 【答案】(1)A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海浪比作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海浪的汹涌澎湃。
(2)B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海浪以人的情感,表现了海浪的激昂与豪迈。
(3)C句:运用夸张手法,突出海浪的巨大声势,渲染了壮阔的海洋景象。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赏析。
通过对句子中修辞手法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上答案。
3. 【答案】(1)通过对比,突出李清照在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后的凄凉孤独。
(2)运用叠词,如“凄凄惨惨戚戚”,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3)运用拟人手法,将“愁”人格化,使愁情更加生动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赏析。
通过对诗句中修辞手法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上答案。
4. 【答案】(1)通过描写“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一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
(2)通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
高考三模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答案】1. C2. B3. D4. C5. B【解析】1.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文章通过描述主人公在困境中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强调了“努力就有可能成功”这一主题。
选项C正确。
2. 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观点,中间分几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观点。
选项B正确。
3. 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的理解。
根据第二段中的描述,主人公在困境中始终保持乐观,不断寻找机会。
选项D正确。
4. 本题考查对文章论证方法的理解。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来证明观点。
选项C正确。
5. 本题考查对文章观点态度的理解。
文章认为,只要努力,就有可能成功。
选项B正确。
二、古代诗文阅读【答案】1. C2. D3. B4. A5. D【解析】1.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诗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可知诗人通过描写江水绕过芳甸,月光照耀花林,营造出一种美丽、宁静的意境。
选项C正确。
2.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用词的理解。
根据诗句“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可知“卷不去”和“拂还来”都是用来形容月光无法离开诗人的情感。
选项D正确。
3.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表达技巧的理解。
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月亮的明亮和辽阔表达得淋漓尽致。
选项B正确。
4.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情感的理解。
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选项A正确。
5.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作者生平及作品的了解。
李白的《静夜思》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选项D正确。
三、文言文阅读【答案】1. B2. C3. D4. A5. B【解析】1.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知作者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选项B正确。
2.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用词的理解。
根据文段“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可知“神明”指的是人的精神、智慧。
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混合能源网有人设想汽车在将来的能源领域发挥一种全新的作用。
他们将停车场称为“搁置的资产”——一种没有投入全部生产能力的发电站。
汽车可以成为一座微型发电站,如果把停车场的所有汽车接入电网,就能产生许多兆瓦的电——相当于一座小型发电站。
如果把全世界所有停车场里停放的汽车都接入电网,产生的电将相当于目前全球消耗量的10倍。
这种想法可能成为能源难题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能源专家们知道,世界经济不可能永远依赖石油和其它碳氢化合物,因此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从太阳能和风能,到汽车和地下室的氢燃料电池,还有以玉米和其它植物为燃料的微涡轮机。
目前还没有一个能源网络能够容纳这样的大杂烩。
现在的输电线大多是单向的:从大型电站输送到家庭、工厂和城市。
美国纵横交错的输电线有30多万公里,输送着占全世界1/4的电力。
去年东部地区的停电事件表明,这一电网连应付目前的能源需求都很困难。
如果能源网络能像因特网一样更分散、更灵活,那就可以通过缩短能源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平均距离而提高效率,网络受高负荷、风暴和恐怖袭击破坏的可能性也会变小。
河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河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列文本,完成各题“五四”以后,富于主体意识的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坛勃然兴起。
民国女性诗人长期被遮蔽,较之于同时期出生的冰心、庐隐、凌叔华等在文学史中成为经典的“五四”女作家而言,她们无疑是失语的一群,只有清末民初的吕碧城、秋瑾等女杰诗人得到不少关注。
民初闺秀幼承庭训,按传统闺阁才女模式成长起来,但她们受新时代风气影响,形成了故常与新变同在、封闭和开放兼有的新闺秀派。
政权更替与战争使得她们脱离闺阁化的生存场景,将笔触伸向民族国家的命运,开拓与发掘爱国题材,在诗词中显示出截然不同于前代闺秀的心态与心境。
作为新闺秀诗人代表的丁宁是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典型,郭沫若评价她“清冷彻骨,悱恻动人”,施蛰存认为其文采“足以当帜摩垒”“过于诸大家”,但相比于同时代的女性新文学家,她和其他新闺秀派诗人一样对传统文化有着更深的信服与眷恋,所以她们在抗争的道路上频频回首,步履蹒跚。
她们身上处处体现着新思想与旧道德之间的矛盾拉锯,成就了别具情感张力的诗词风貌。
名媛有才情和学识,出入于众多社交场合,穿梭于各种公共空间,比普通闺秀具有更高的知名度。
她们出身非富即贵,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受世家之风熏陶,甚至有机会出国留学深造。
她们的诗词比闺秀呈现出更突出的商业气息与时尚特质,体现了市民阶级的审美趣味。
如由上海名媛陈小翠、陆小曼、李秋君、何香凝、潘玉良、周炼霞等自发组建的中国女子书画会曾举办画展,开办专栏,刊印画册,参与慈善,是女性团体思想解放的代表。
她们未必需要倚仗诗词书画谋生,但上海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商业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们。
她们的诗词中常出现当时沪上各色西式的生活情景,以女子特有的柔媚绮丽的笔触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名媛形象,突出其才、貌、情、艺等象征符号,表达出对女性美的欣赏、对自身才华的肯定、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对女子互怜互爱之情的袒露和对情谊的刻画。
湖南长沙县三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湖南长沙县三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遗憾莫高窟张晓惠特喜欢舞剧《丝路花雨》中伎乐天(飞天)的飘逸、灵动,他们使在凡间行走的吾等之辈有了飞翔的幻想。
那女主角英娘身着绚丽的裙衫反弹琵琶的舞姿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左膝微弯,右腿略收于左膝,左胯送出,张开双臂向上向后,举着一柄琵琶。
舒展又典雅,含蓄又风情。
这就是我心中最初的莫高窟。
当跟随着莫高窟那位身着黑色上衣银色短裙的讲解员在一个个洞窟中转悠时,灰暗的灯光使我这视力不好的人看不见一位飞天,瞪大眼睛寻来看去,御风翱翔、翩翩起舞的飞天我真是一个也没看见,只看到人面蛇身的女娲、翱翔天际的凤鸟凌驾太阳的飞车,还有大大小小的佛。
几个洞窟下来,我忍不住发问:飞天在哪里?讲解员头也不回,用手电筒不经意地向洞壁晃了晃,说:处处有飞天。
那不是吗?模糊中终于看见,顶壁上似乎有几根圆润又流畅的线条。
这线条勾勒的是飞天的裙袂吗?我还没分清是几位飞天在飞舞就被吆喝着去下一个洞窟了。
我说:怎么没有画册上的色彩瑰丽?我又问:如何不见《丝路花雨》中英娘反弹琵琶的那种曼妙舞姿?那普通话字正腔圆却不带丝毫情感,职业性解说的姑娘面无表情地把我上下打量一番,说:你是搞敦煌研究的还是舞蹈爱好者?最好都像你这么感兴趣,还都有大把大把的钞票。
话音未落又掏着钥匙吆喝着游人向下一个洞窟走去。
丢下我一个,静静地伫立在莫高窟第三层的崖壁之间。
开凿在鸣沙山崖壁上的莫高窟有492窟洞窟上下五层,高低错落,迤逦绵延。
但栈道蜿蜒曲折,楼阁巍峨兀立,这样的景象与我来之前想象的苍茫间的古朴,古朴间的荒凉之景象很不一致。
更大失所望的还不是没见着想象中的瑰丽的飞天,是那将莫高窟生硬拦起的绿色栅栏,是那将每一个洞窟冷漠地锁起的金属门,是那不能随心所欲选择洞窟观瞻只能跟着解说员的机械和匆忙。
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经》:中国诗歌不祧之祖马银琴《诗经》在先秦时代一直被称为《诗》。
就最初创作、传承的动因以及文本结集的目的与功能而言,《诗》的文本性质毫无疑问是礼乐的而非文学的。
但是,以礼乐形态出现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诗》,在其产生之初就已具备了成为文学百花园中绚丽之花的特质。
说《诗》是礼乐的而非文学的,这立足于对《诗》与周代礼乐制度之间密切关联的深刻体认,立足于对《诗》文本结集历史的深入研究。
《诗》中被视为“正经”的以歌颂为主题的作品,都是为了配合典礼仪式用乐的需要而创制的。
无论是典礼仪式中的乐舞还是歌诗,带给观者与听众的都不是艺术与文学的审美体验,而是典礼仪式所特有的庄严与肃穆。
在申明《诗》中颂赞之歌的礼乐功能时,讽刺之诗的仪式属性也应得到充分肯定。
“诗”这种在后世文学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文学形式,最早却是在指代规正人行为的讽谏之辞的意义上使用的。
周人为了保持国运久长,很早就建立了禁防君王失德败政的讽谏制度。
西周中后期经历了幽、厉之乱,讽刺之诗越来越多地承担起补察时政的功能。
“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的政治需要,是讽刺诗汇集于朝廷的根本原因,而通过瞽蒙乐官的仪式讽谏进入收录仪式乐歌的诗文本,则是这些诗歌得以保存的基本途径。
在瞽蒙以乐教的方式传承《诗》时,国子也通过乐语之教来研习《诗》。
乐语之教最为显著的成果,就是推动了引诗赋诗之风的出现。
至晚从西周中期开始,仪式乐歌已经在礼乐形态之外,也以言语的方式流传于公卿大夫之间了。
到春秋时期,外交聘问场合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形态的“礼乐之文”,就是由公卿大夫主导的,与瞽蒙歌诗相区别的赋诗言志。
赋诗言志之风的出现与盛行,使《诗》的文辞之义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原先从属于礼乐的《诗》,在这时已经作为德义之府,取得了与礼乐等同的地位。
“诗言志”说在西周后期就已产生。
高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10分)1. C2. D3. B4. ①作者通过对“我”的描述,展现了“我”的纯真、善良和勇敢。
②通过“我”与父亲、母亲的互动,体现了家庭和睦、亲情温暖的主题。
5. ①文章以“我”的视角展开,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情节。
②作者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
③文章以平实的语言表达,贴近生活,引发读者的共鸣。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15分)6. (1)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②夜半钟声到客船。
(2)①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②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 (1)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景色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景色的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中的壮烈场面,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三、古诗文默写(共10分)8.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8分)9.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作文(共60分)10. 【作文题目】与时间赛跑答案:时间,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无情地流逝着。
我们每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与时间赛跑,首先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古人云:“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这句话警示我们,时间宝贵,不容浪费。
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按时完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更大的成就。
与时间赛跑,还要学会把握时机。
时机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成功的大门。
我们要善于发现时机,把握时机,抓住机遇,勇往直前。
正如古人所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笑靥.(yǎn)呦呦鹿鸣瓦斧雷鸣妄费心机B.傀.儡(kuì) 望风披糜山青水秀谈笑风声C.氛.围(fén)物阜民丰名门旺族甘冒不韪D.忖.度(cùn) 各行其事莞尔一笑焚膏继鬼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
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A.②③⑥④⑤①B.⑤①②⑥③④C.②④⑥③①⑤D.⑤②③⑥④①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但是却有那么一类图形,能够骗过你的眼睛,当你发现真相后。
中科院发表研究论文,揭开了复杂的视觉错觉的。
研究人员探索了真实光流运动向错觉光流运动转化的脑神经生理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了错觉信息转化机制,能够帮助人们理解视觉信息是怎么在脑区之间的传递过程以及从局部到整体的视觉信息整合。
视觉错觉,对于大脑来说却是一种真实的感知觉,它反映的是人视网膜物理输入和大脑视皮层感知之间的不一致,是人类大脑通过复杂的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海量神经计算而产生的。
甘肃兰化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甘肃兰化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9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已成为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最钟爱的主题,以至于它占据了我们关于未来的主要想象空间。
不幸的是,这些作品所描述的人工智能窄化了我们对于未来生命和生活形式的想象,似乎人类未来的主要内容就是与机器人的斗争。
同时,过去一百年充斥在科幻文化中的拟人化手法也把人工智能窄化了。
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典型形式和一个发展方向,而人工智能对我们的意义不只是它可以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理解人的语言、思维和智能本身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科幻文化对人工智能的窄化还在于,好莱坞电影中总是将机器人和人的根本差别归于感情或者说是“爱”,其实人的社会性存在是人工智能尤其是人工生命研究领域最大的难题。
人工智能必须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以及反应、修正机制,这都是建立在一个理性个体的假设之上。
问题在于,世界上不止有一个个体,还有无数他者,如何以算法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复杂的、充满非理性和偶然性的相互作用?这才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难点所在。
心灵没有方程式,社会性的心灵更加无法用算法解决,这或许正是艺术的机会。
然而,人的社会性在今天这个网络社会受到了新的挑战。
近20年来,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技术在明显加速,我们能够感觉到各种技术对生活的“重置”。
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
高三年级三模语文试卷含一、积累运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6分)(1),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3)王维的《终南山》云霭弥漫:,。
(4)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使用了钟子期、俞伯牙、阮籍的典故的诗句是,。
(5)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在对待生命与仁的关系上,应该做到,。
2.按要求选择。
(4分)(1)根据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下列各项中语言欠妥的一项是()(2分)A.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保护文化遗产”公益广告词)B.踏上跑道,是一种选择。
离开起点,是一种勇气。
驰骋赛场,是一种胜利。
运动健将们,用你的实力、你的精神,去开拓出一片属于你的长跑天地。
(某校运动会广播稿)C.紫藤,别名藤萝、朱藤、黄环,属豆科、紫藤属。
干皮深灰色,不烈;春季开花,青紫色蝶形花冠,花紫色或深紫色。
紫色以高贵性、神秘性吸引着世人。
紫藤为暖带及温带植物,产河北以南黄河长江流域及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
(《植物百科词典》)D.根据任课老师考勤记录,发现以下学生出现旷课现象。
为严肃学风,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根据《江林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浙的有关规定,对以下无故旷课的学生给予通报批评。
希望受到通报批评的学生能够认真反省,积极改正错误,自觉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和课堂纪律。
15级其他学生要以此为戒学校。
(学校通告)(2)夏日正午,你与友人来到杭州西湖,在艳阳下观赏荷花,以下哪一组诗句比较应景?()(2分)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C.月明船底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装点秋屏列。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3—8题。
(17分)(1)视听新媒体:从媒体格局的边缘进入了媒体格局的中心。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2015年12月发布的《2015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自2008年以来。
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80分
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80分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8分)《时间与传统》序言(1)布鲁斯·坎格尔教授的《时间与传统》是一本讲考古学理论的好书,在美加考古学界也是受人尊敬和重视的一本书。
它的中译本对现阶段中国考古学的进展应当是有积极影响的。
(2)考古学理论在中国一向不大受人重视。
最近两年来出版的《中国考古学年鉴》对当代中国考古研究活动固然是很可靠的反映,但里面却根本没有涉及“考古学理论”这个范畴。
可见,“理论”这件东西在当代中国考古活动中可以说没有什么地位。
我相信中国考古学界对理论的漠视不是偶然的,而有它历史上的因素。
黑格尔曾经说过:“中国人的历史只包含赤裸裸的、明确的事实,而对它们不加以任何意见或推论。
”这种论断固然很不可靠,但传统史学的确有特别着重记述客观史实的一面。
它的另一面则是利用史实的选择和描述来表明历史学家的价值判断,所以自孔子以来便有“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现象。
这种凭主观判断来解释历史的作风,自有它趋于极端的一面,所以近代西方史学输入中国以后,便首先以传统史学的这一特征为打击的对象。
(3)其实,要讨论考古学理论在中国考古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得说清楚在使用“考古学理论”这个名词的时候,我们所指的概念是什么。
最近在《考古学专题六讲》这本书里,我把自己对几个常用名词的用法说明了一下:“资料”是研究历史的客观基础;“技术”是取得资料的手段;“方法”是研究资料的手段;“理论”是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性认识的总结,并发过来指导具体的研究工作。
上面这个对理论的定义,我想一般是可以使用的。
但这个定义比较狭窄严谨,因而在一般的运用中,我们不妨把它放宽些。
我们可以说,考古学上的理论是在考古作业的每个步骤上指导我们做何选择,如何做此选择的、关于文化现实、社会现实的有系统的一套看法和想法。
换句话说,在考古实践中,我们应当先知其所以然才能决定其然。
高三三诊模拟试题含解析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泸县第二高2021届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卷须知】1.本试题一共150分,考试时间是是150分钟。
3.答复选择题时,选出每一小题答案后,需要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之答案标号涂黑。
答复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套本套试卷上无效。
4.在在考试完毕之后以后,将本套试卷和答题卡一起交回。
第一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草原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
北方草原具有独特性,它既有深远悠长的民族牧歌情调式的生活方式,又有严酷杀伐的沧桑、厚重的历史,从而导致了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特殊认识。
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直接、亲密,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突出,因此对自然的亲近之感、迫近之念、忧虑之情更为突出、深挚;它不似江南山水对人的细腻轻抚,更不像士子优游于小桥流水,流溢着别致而精微的艺术感触,而是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直接联络起来,把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开展联结起来,发出了“草原不在、民族何存〞的呐喊,汉代流传的匈奴歌就是其中代表。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架构起初步的生态美学桥梁。
蒙古民族第一部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当中就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
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
草原民族生存的“动态〞和“变化〞的特点使人的适应才能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才能分外突出。
草原民族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从而形成一种对英雄的崇拜的观念。
史记·匈奴列传中的冒顿单于和蒙古秘史中的札木合就是鲜活的例证,只不过后者还显现着强烈的崇信重义之美。
北方草原多地处边陲,因此在地域上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和HY的特征。
由于消费力程度低下,又不得不产生与外界文化交融的必然性,于是草原文化从一开场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对于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的动机和活力较农业文化更主动、更积极。
江西省南昌市高安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高安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网络红人李子柒的美食视频在Youlube上走红。
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风味,加之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呼之欲出。
这让她拥有了几百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收获两千多万的点击率。
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肤浅简单、深度不够,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偏向展现中国的乡土生活,缺乏对中国现实更为丰富的表现。
这两种说法对文化传播的理解都过于狭隘。
首先,李子柒的视频无疑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让外界看到了中国年轻人生活方式中别有意趣的一面。
这种大众文化传播对于增进世界对中国的理解,破除刻板印象有积极意义。
其次,李子柒的视频以中国传统乡村生活及其中独特的物产为中心,通过生动丰富、具有现场感的介绍,让外界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有了具体可感、生动鲜活的认知,自然而然地跨越文化障碍,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一种在新媒体平台上“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播所具有的正面效果。
另外,文化传播还要了解受众需求。
传播往往不能只考虑“我有什么”,还要考虑“他对什么感兴趣”。
文化传播既要以我为主,也要对受众有深入理解。
如果只是把“我的内容”做单向传播,往往不会产生良好效果。
(摘编自《文化传播需要更多李子柒》,有改动)材料二:美食是文化中最容易理解和沟通的方面,知味赏味也是一种对文化的理解和接受。
往往有人以为这种文化交流和传播不够“高大上”,但实际上却是非常有效与切实的传播手段,会对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借鉴起到积极作用。
2025届江西省宜春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江西省宜春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雅乐,原是周代统治阶级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充满仪式感的音乐舞蹈来彰显至高无上的王权。
雅乐在历朝历代被不断补充与丰富,作为皇家重要仪式中的一部分而留存下来。
近年来,国内掀起复古热潮,流行音乐领域的“中国风”,街头的汉服装束,均体现着一种时尚文化的新貌。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对于汉文化的详尽解读方式,极致地体现出东方文明的源远流长。
而“新雅乐”的诞生,秉承了“中正和平之性,翩翩君子之风”的儒家哲学思想,以具象的文化形态体现出典雅、淡雅、雅正的审美诉求,并将“以礼塑身,以乐兴国”作为终极艺术使命。
“新雅乐”在艺术创作视野中严格遵循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粹所在,用声音与舞蹈重温昔日的良辰美景。
“新雅乐”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韵味。
古典诗词文化与乐舞文化在“新雅乐”中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创新拓展。
《礼记·乐记》有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在古典雅乐的精神指向中,“诗、乐、舞”三位一体,密不可分。
这也使古典文集《诗经》和《楚辞》中收录的文本大多可以入乐表演。
当代“新雅乐”受其启发,作曲家林海依古词填曲创作《关雎》,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文重现于世,追忆周代社会风俗景象。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几年来,中国动漫行业的繁荣早已有目共睹。
大量动漫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诸如漫画、COS、轻小说、同人画等动漫行业的分支领域,也都获得了不少投资。
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开始大量涌现,整个行业变得朝气蓬勃。
资本的快速投入自然也吸引了大型公司入驻。
近日,阿里大文娱与迪士尼旗下发行公司签下多年合约,最多最全的迪士尼经典动画内容将登陆优酷及天猫魔盒;迪士尼每年将会有超过千集的动画在优酷播出。
相比于日本,中国的人口数量就已占据优势,动漫爱好者在人口规模上远超日本,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但是中国动漫的发展却充满了坎坷、艰难。
国家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动漫这一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行业发展的资助计划。
在今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就谈到了“小猪佩奇”著作权纠纷案这一事件,聚焦动漫产业知识授权,由此也可以看出动漫产业已经走上市场舞台。
(摘编自《别对动漫有偏见,空白市场潜力无限》)材料二:(摘编自《2018年中国动漫行业研究报告》)材料三:在从印度尼西亚飞往突尼斯的一些国际航班上,观众可以欣赏到来自中国的原创3D动画片《美食大冒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8分)《时间与传统》序言(1)布鲁斯·坎格尔教授的《时间与传统》是一本讲考古学理论的好书,在美加考古学界也是受人尊敬和重视的一本书。
它的中译本对现阶段中国考古学的进展应当是有积极影响的。
(2)考古学理论在中国一向不大受人重视。
最近两年来出版的《中国考古学年鉴》对当代中国考古研究活动固然是很可靠的反映,但里面却根本没有涉及“考古学理论”这个范畴。
可见,“理论”这件东西在当代中国考古活动中可以说没有什么地位。
我相信中国考古学界对理论的漠视不是偶然的,而有它历史上的因素。
黑格尔曾经说过:“中国人的历史只包含赤裸裸的、明确的事实,而对它们不加以任何意见或推论。
”这种论断固然很不可靠,但传统史学的确有特别着重记述客观史实的一面。
它的另一面则是利用史实的选择和描述来表明历史学家的价值判断,所以自孔子以来便有“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现象。
这种凭主观判断来解释历史的作风,自有它趋于极端的一面,所以近代西方史学输入中国以后,便首先以传统史学的这一特征为打击的对象。
(3)其实,要讨论考古学理论在中国考古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得说清楚在使用“考古学理论”这个名词的时候,我们所指的概念是什么。
最近在《考古学专题六讲》这本书里,我把自己对几个常用名词的用法说明了一下:“资料”是研究历史的客观基础;“技术”是取得资料的手段;“方法”是研究资料的手段;“理论”是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性认识的总结,并发过来指导具体的研究工作。
上面这个对理论的定义,我想一般是可以使用的。
但这个定义比较狭窄严谨,因而在一般的运用中,我们不妨把它放宽些。
我们可以说,考古学上的理论是在考古作业的每个步骤上指导我们做何选择,如何做此选择的、关于文化现实、社会现实的有系统的一套看法和想法。
换句话说,在考古实践中,我们应当先知其所以然才能决定其然。
使我们能知其然的便是考古理论。
口口声声说他不相信考古理论,或者说他没有考古理论的人,并不是真没有考古理论,而是只有未经检讨的、不成系统的、或者甚至是迷惑混乱的理论。
进行考古实践并不是遵循一条不变的道路向前走,而是每一个步骤都会碰到岔路,需要加以选择。
有理论的人进行这种选择是有根据的、有信心的;没有理论的人,进行这种选择是盲目的。
、(4)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考古实践离不开考古理论。
我们到野外去调查遗址的时候,应该如何调查?考古调查□□只有一个不变的方式,□□根据我们调查的目的和对古代文化社会生活的不同了解而有所区别。
有人看到不同的遗物群便把它们当作不同的文化;另一些人则把它们看作是同一或不同文化对不同生活需要所做的不同适应。
这两种不同的看法便与我们调查的范围、深度、顺序以及发掘与否等诸决定,有很大关系。
考古发掘更是一套复杂的程序,从打桩子到回填之间一步步的工作应如何进行,有着许多不同的方式。
怎样能忠实地记录资料,同是又能提供回答特定问题的资料,这就要看考古工作者在发掘的具体地点、范围、各种专业人员的使用、发掘的细密程度等等问题上进行怎样的选择。
发掘出来的遗物如何进行处理?有哪些可以留下来,哪些可以抛弃?对器物进行分类是为了什么目的?为了这种目的又应当使用哪些分类标准?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是每个考古工作者必须回答的。
无论是否意识到自己的理论体系,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在进行自己的选择时,考古学者是一定要应用他对历史认识的理论的。
这几个例子应该可以说明考古理论与考古实践不可分割的关系。
理论并不是一种空洞的主观成见,它需要与客观资料相对照。
(5)四五十年来,世界考古学理论的中心很显然在美国。
这并不是说美国有最好、最正确的考古学理论,而是说美国考古学界的理论是多元的,也是特别发达的。
因此,考古学工作可在许多丰富的理论体系中做适合自己立场与见解的选择,并且在这些体系中不断得到启示和刺激。
(6)《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编委会选了布鲁斯·坎格尔这本翻译并介绍给中国读者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布鲁斯·坎格尔是加拿大人,在蒙特利尔的马克给尔大学任教。
他的博士学位是在美国耶鲁大学得到的,而且多年来,他在美国考古学理论界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他所以为人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他不仅有精深的见解,而且持论公平,不属于哪门哪派,对当代各种新旧说法都能客观地做正面、反面的检讨和批评、整理。
读者读他的文章,能中肯地把握理论上的一些基本窍门,对各派学说的要旨优劣都能掌握,最后可以做明智的抉择。
现在这本书的中译本出版在即,所以很高兴地写这几段话以致同声之欣悦。
张光直1987年4月于美国哈佛大学1.“中国考古学界对理论的漠视不是偶然的”一句中,“漠视”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第(4)段空格处应填入的关联词是()(3分)A.虽然。
但是B.即使。
也可C.不是。
而是D.不仅。
而且3.联系上下文本,解释“在考古实践中,我们应当先知其所以然才能决定其然”这句话的意思。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分析中国的传统史学存在哪些不足?请简要说明。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上文看,《时间与传统》这本书对现阶段中国考古学进展的积极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上文,概括出“书序”的内容要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
(19分)(1)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
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
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安静静的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
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2)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
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
说到光,我有一种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
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
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
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3)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
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而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
其实,雪的反光在阴阴天宇下,也满有风趣。
特别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温润而匀净,使屋子里平添一番恬静的滋味,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那尚未睡醒的炉子,那屋里顿然煦暖。
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洁,庭前的树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望望天,还是阴阴的,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
(4)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
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
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象的世界放大了。
我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冷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5)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而且是光度影响了态度。
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能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能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向内收敛。
强光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
而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推拢,而是事物经过个性的熔冶、范铸出来的作物。
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6)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
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
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
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
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
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
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
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
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
(7)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
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
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
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
7.请为文章拟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8.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作者为什么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请联系第(4)(5)段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