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大展作品全集》特色谈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艺术概论》全集艺术考研必备

名词解释《艺术概论》全集艺术考研必备

1、客观精神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基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之上的一种主要看法,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和宋代的朱熹。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也就是说,只有理式世界才是真实的,而现实世界只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艺术世界则更不真实了,艺术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黑格尔的美学核心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展现。

该观点包含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认为“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则有“文以载道说”。

南北朝时期的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宋朝朱熹的观点更为极端,认为“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罢了。

2、文以载道说:“文以载道说”是客观精神说在中国的体现。

代表人物有南北朝的刘勰和宋朝的朱熹。

刘勰在《文心雕龙》的首篇《原道》中谈到: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刘勰的“道”指的是自然之道与圣人之道的统一。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处理文与道的关系上更加极端,他认为“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罢了。

朱熹的“道”不仅是文艺的本质,而且是文艺的内容,“文”仅仅作为“道”的工具而已。

3、主观精神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基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之上的一种主要看法。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有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开山鼻祖康德、处于19世纪20世纪转折点上的德国哲学家尼采、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和艺术家们天才的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但是康德的先验论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又使他关于美与艺术的论述中充满了一系列的矛盾。

尼采则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上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主观意志在这里被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本能欲望被夸大为具有无限的能动性。

赵元任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探析

赵元任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探析

位从 事理 科 、文 科研 究博 学 多 能的学 者 ,对音 乐 货 》、《 呼 三 月 一 十 八 等 具 有 强 烈 爱 国思 想 和 呜
来 说 ,顶 多是个 业余 的 了,但 是他 的贡 献 却远远 超 民主 意识 的歌 曲。赵 元任 艺术 歌 曲的歌 词 主要采 用 过 许 多时 尚 的作 曲家和 理论 家 ” 。 由于 对音 乐 的挚 当时 著名 的诗 人 的诗 歌 ,如胡 适 、刘半 农 、徐志 摩
反抗 封 建礼 教 的束缚 的坚 强决 心 。2 世 纪 的 3 年 代 富韵 味 ,演 唱上 较 口语 化 。另外 ,在创 作 中,他注 O 0 和 四十年 代 是 赵元 任 创 作 的第 二 个 时期 ,代 表 作 分 重 将 音 乐 语 言 融 入 本 土 地 方 风 格 ,例 如 ,在 《 听
在 康 乃尔 大 学数 学系 学 习 ,获 得 学士 学位 ;11年 95
在 哈 佛大 学深 造 ,获 得 了哈佛 大 学哲 学博 士 学位 。


鲜 明 的 时代 特 色
赵 元 任 音 乐 创 作 活 动 开 始 于 “ 四 ”运 动 以 五
其 间赵 元任 对 音乐 产 生 了浓厚 的 兴趣 ,先 后选 修和 前 , 他 在 美 国 留学 阶 段 , 即 开 始 从 事 音 乐 创 作 , 声 学 、 作 曲法 等 专 业 作 曲技 术 , 同 时 还 兼 修 钢 琴 1 1年发 表 了钢 琴 曲 《 平进 行 曲》 。但他 的声乐 94 和 与 声乐 ,并开 始进 行音 乐创 作 。丰 富 的学 习经 历 ,
作 品创作 主要 集 中在 上世 纪二 三十 年代 ,分两个 时
加 之 他 从 小 积 累 的 深 厚 的 民族 音 乐 修 养 ,使 以音 期,第一个时期是 “ 五四”运动以后的2世纪2 年 O 0

精美临摹书法作品大全集

精美临摹书法作品大全集

精美临摹书法作品大全集书法艺术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大量的书法作品中,不少具有精美的临摹作品,它们完美地展现了中国书法的魅力和精髓。

下面是一些精美的临摹书法作品的介绍。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作。

这个作品已经成为了书法艺术的代表之一,并被誉为“书法圣品”。

不过由于《兰亭集序》的原作已经失传了,不过世间珍藏的大量临摹品,使人们依然可以欣赏到这个经典之作。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王铎、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的临摹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恰到好处地复制了原作的特点,还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展现了每个艺术家的独特魅力。

除了《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其他名作,如《前赤壁赋》、《九成宫醴泉铭》等,也都有很多精美的临摹作品。

其中许多临摹作品已经成为了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学习资料,以供参考和提高。

除了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等一系列书法大师的作品也都有很多精美的临摹品。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柳公权的《道德经》、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赵孟頫的《黄庭经》等都有许多优秀的临摹作品,这些临摹品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珍品,也是书法学习的好资料和参考。

在临摹这些书法作品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刘湘的《徐霞客游记》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这个作品光线、形态、笔画等各个方面都非常精细,需要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临摹者可以更好地领悟和掌握中国书法的精髓和技巧。

通过临摹,他们也能够在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加入更多的艺术元素,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风范。

总之,这些精美的临摹书法作品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珍品,更是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料和参考。

通过临摹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书法的传统文化内涵,掌握书法技巧和艺术风格。

这对我们更好地继承和传承中国书法艺术有着积极的作用。

浅谈中国绘画的留白所体现的哲学思想

浅谈中国绘画的留白所体现的哲学思想

浅谈中国绘画的留白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作者:于光祖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10期摘要:中国作为东方的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无论是绘画、书法、诗词歌赋等艺术方面都独树一帜。

而中国的绘画种类有山水画、人物画、花卉画、禽鸟走兽虫鱼画、界画等。

留白手法我国古代绘画历史中常用的手法,也就是虚实结合的应用。

欣赏我国的绘画作品,不单单只是各种颜色堆叠的生硬结合,而是处处显露着我国的哲学思想。

从孔子、孟子、老子到董仲舒、王阳明再到近代的冯友兰、朱光潜、任继愈等。

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将哲学思想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古代绘画艺术就是哲学思想深层次体现的重要依据。

本篇文章旨在通过对绘画艺术手法留白的浅要分析来论证其哲学思想的体现,同时也在激励当代艺术方面的学术研究要深刻的结合社会的各个领域,方可将研究进行的更加深入。

关键词:传统绘画;艺术;哲学思想;留白手法一、绪论(一)中国哲学思想中国哲学思想起源较早,最早出现在《周易》,其后经春秋战国出现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等早期的哲学家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在中国思想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老子著《道德经》,主张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声明宇宙的本体“道”既具有“无”的属性,也具有“有”的属性,庄子发挥了老子的虚实理论由于道的本身是虚与实的统一,故得道的途径也要依靠具有虚实二性的“象罔”。

老子的“有生于无”和庄子的“象罔”成为后来中国美学虚实说的渊源。

而儒家思想则从实出发。

孟子说“充实之谓美,”但也并不只停留在实,而是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妙的意境。

因此,在我国古代传统的哲学思想中,虚实相生一直贯穿在社会中的思想当中,无时无刻不产生影响,从而,绘画艺术受到哲学的思想也不可避免。

(二)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国的古典绘画在唐、宋、元时期(8~14世纪)步人高峰,主要以水墨山水画的形式出现,画面讲究神似,“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具有“气韵”,“意境”和“诗情”之美,从整体上给人一种淡雅、宁静、朦胧的审美感受;关于中国水墨山水画的风格,可以从几个画派来看。

中国美术馆院内作品介绍

中国美术馆院内作品介绍

中国美术馆: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

1963年6月,毛泽东主席题写“中国美术馆”馆额,明确了中国美术馆的国家美术馆地位及办馆性质。

中国美术馆的设计中汲取莫高窟九层飞檐形式,主楼馆舍仿照古典阁楼回廊式建筑,正门庭廊及两侧延伸的廊榭采用大屋顶式,并略作点缀,以和中间顶部的阁楼互相呼应。

金色琉璃瓦屋顶下墙面配以琉璃花饰,梁柱上绿色陶饰图案和白陶花饰间隔出现,凸显民族风格。

这一设计方案得到周恩来总理的关心和万里同志的肯定。

周总理还建议主楼东西南三边加盖长廊,再让长廊两侧翠竹摇曳,使美术馆的雄姿又频添传统文化气息和城市园林特色。

经历了40年的考验,别具一格的中国美术馆建筑,受到了国内外观众广泛的赞誉。

主楼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一至五层楼共有17个展览厅,展览总面积8300平方米,展线总长2110米,其中一层9个展厅,展览面积总和达5100平方米,展线长1400米;三层5个展厅,展览面积总和2000平方米,展线长429米;五层3个展厅,展览面积总和1200平方米,展线长235米。

1995年主楼后新建现代化藏品库,面积4100平方米。

中国美术馆收藏各类美术作品10万余件,以新中国成立前后时期的作品为主,兼有明末、清代、民国初期艺术家的杰作。

藏品主要为近现代美术精品,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的代表作品和重大美术展览获奖作品,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作品。

藏品中有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蒋兆和、司徒乔、李可染、吴作人、叶浅予、罗工柳、吴冠中等艺术家的作品。

此外还有外国美术作品千余件。

1999年,德国收藏家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外国美术作品117件,包括4幅毕加索的油画。

牌楼牌楼也叫牌坊,是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和文化载体。

最早见于周朝,最初用于旌表节孝的纪念物,后来在园林、寺观、宫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北京是中国牌楼最多的城市。

一般来说,牌楼不外乎是:作为装饰性建筑;增加主体建筑的气势;表彰、纪念某人或某事;作为街巷区域的分界标志等。

中国元素与音乐剧的融合——论《贪念》的艺术特色

中国元素与音乐剧的融合——论《贪念》的艺术特色

070《名家名作》·融合[摘 要] 音乐剧于19世纪诞生在西方,作为艺术领域的舶来品,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在中国的文化土地中生根发芽。

这期间不仅传入了大量西方经典音乐剧剧目,还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中国本土原创音乐剧剧目,其中《聂小倩与宁采臣》便是一部从剧本、音乐和舞蹈等各方面均巧妙融合了中国元素的本土原创佳作。

《贪念》是剧中第四幕聂小倩的独唱唱段,对聂小倩这一人物角色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该剧的剧情、唱段《贪念》的本体分析以及实际演唱等方面,探讨中国元素与音乐剧体裁融合背景下唱段《贪念》的艺术特色,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演唱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 键 词] 《贪念》;《聂小倩与宁采臣》;音乐剧;中国元素;融合;艺术特色中国元素与音乐剧的融合——论《贪念》的艺术特色章雨湉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于2014年12月6日在“第四届中国·东莞音乐剧节”开幕式上首演,并获得评委会大奖,之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三十余场巡演,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该剧由关山编剧、三宝作曲并携手黄凯导演共同创作上演,首演阵容有徐瑶、刘岩、孙博和杨柳等表演艺术家。

创作人员们以别具一格的当代艺术视角,融合了多种作曲手法和中国音乐元素,极富创造性地诠释了中国文学经典,并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文情怀。

一、基于中国元素创作的剧本特色分析(一)以中国文言小说故事为题材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的题材来自我国清代文言小说《聊斋志异》手稿本第二卷之《聂小倩》。

在该故事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作者蒲松龄的影子。

他和小说主人公一样,徘徊在学习、赶考、写作和科考中。

其中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期望,还映射了当时的社会时代、风土人气以及他真实的人生际遇。

在某种程度上,作者通过写作填补了人生不尽如人意的遗憾。

据《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他常常到处打听和搜集各处民间故事,将其记录并进行二次文学加工,耗时二十余年,四十岁时才首次将这些故事集订成册,而后又有数篇补增。

吕敬人-谈书籍装帧设计

吕敬人-谈书籍装帧设计

吕敬人-谈书籍装帧设计2011-02-21 11:14:57来自: 张艾米(做快乐勇敢坚定勤奋的小青年)吕敬人书籍设计欣赏/photos/album/44727303/吕敬人简介书籍设计师、插图画家,视觉艺术家、师从神户艺术工科大学院杉浦康平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各部门出版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委员。

1996年起接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不仅在国内国际的展览、比赛上获过不少金奖,而且还编、译、写过数本书籍装帧、设计方面的著作。

获奖作品:1981年《蛇类》获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封面设计优秀奖;1984年《秦一世、秦二世》文学插图入选捷克斯洛伐克国际插图展;1986年《生与死》获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封面设计银奖;1995年《中国民间美术全集》获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整体设计金奖,《黑与白》获第四届书籍装帧展区设计金奖;《三S之行》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书籍装帧金奖;1997年《书籍形态学探议》获全国第三届书籍装帧研究成果金奖。

编、译、著及主要设计:1992年编著《日本当代插图集》(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1993年编译《菊地信义装帧艺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96年合著《书籍设计四人说》举办吕敬人、宁成春、朱虹、吴勇书籍设计四人展(中国出版社);1996年担任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五十卷《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总设计。

1998年担任一百卷《中国文化通志》总设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编著《杉浦康平的设计世界》。

1998—1999年分别参加华人设计百杰展,台北华人书籍设计名家邀请展,韩国亚洲设计家艺术作品展等。

担任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展评委。

获奖2000年北京国际平面设计大赛获优秀CI设计奖2002年获中国十大杰出设计师奖2002年《敬人书籍设计2号》获第十四届香港印制大赛书籍设计意念奖2003年《中国书院》获第十五届香港印制大赛冠军奖、全场大奖,《少林寺》获特种装冠军奖,《怀珠雅集》纸类包装冠军奖2003年《中国书院》获第一届“中国最美的书奖”2004年《范曾谈艺录》、《对影丛书》获第二届“中国最美的书奖”2005年《天边的彩虹》获第三届“中国最美的书奖”论著2000年著《敬人书籍设计》(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著《敬人书籍设计2号》(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著《从装帧到书籍设计》(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编《书中梦游》(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04年编著《翻开——中国当代书籍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著《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合著《现代平面设计与制作实用手册》(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6年合著《在书籍设计时空中畅游》(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著《书艺论道》(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02-21 11:20:42 张艾米(做快乐勇敢坚定勤奋的小青年)吕敬人:让书和读者去恋爱「书房主人」吕敬人,书籍设计师、插图画家,视觉艺术家,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敬人设计工作室艺术总监。

侯玉华艺术作品赏析

侯玉华艺术作品赏析

136《中国经贸》 2019年第2期老柯,原名侯玉华,字吾山、艺名天艺,号大宗山人、现代综合抽象画派创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

山东临沂人,86年毕业于教育学院。

自学绘画,92年考入北京画院研修班,从师著名画家贾浩义先生。

后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班深造。

得王镛、石开、沃新华、曾翔、等诸名师亲教,近四十年筆耕不缀。

并智力于传统水墨,书法、及东西方绘画艺术的综合试验与嫁接,融合世界各姊妹绘画艺术为一体。

借古开今,开创了“中国天艺现代综合抽象画派”的独特画风,在艺坛独树一帜。

出版有《天艺画集》、《侯玉华画集》《现代美术》《大道无形》《瑯琊风骨》《集珍藏宝》《老柯画集》并被特邀在《神州》杂志社:出版《何家英、侯玉华》合集艺术专刊“等诸多专业刊集。

并著有“吾山诗文集”“论绘画艺术七篇”等…91年在广州举办个展,9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天艺现代艺术展”由沈鹏先生题写展标,96年应北京云峰画苑特邀举办“天艺彩墨展”。

2000年参加世界华人艺术大展,获银奖,2003年赴欧洲六国艺术考察,参加“法国巴黎首届中国艺术精品展”。

2004年荣获“国际艺苑之星”金奖,并被评为“百名画圣”称号。

2018年参加中国“时代风采”大地之光创新,“金奖书画名家”称号。

几十幅现代传统等作品入编: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荷兰及中国一带一路等邀请制作印刷纪念邮票等……同年由中国国礼出版社出版侯玉华、马云、莫言三人合集《中华脊梁》台历。

参加“江苏画刊”创刊20周年大展,第九届全国刻字展,第十四届国际刻字展,全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展,时尚精典2018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第十六届全国巡展等。

曾在北京、广州、武汉、宜兴、济南、临沂等多地举办个展。

作品传略入编《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中国美术全集》《中国当代学者墨迹选》《世界名人录》。

2017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中国美术选集》百年文献等多种大型辞书。

作品被德国、法国、美国、韩国、台湾、新加坡等美术馆个人收藏。

以“味”论美

以“味”论美

146《名家名作》·杂谈以“味”论美刘元娥一、引言“味”是一个开放的美学范畴,兼具鉴赏、批评以及体验等多重审美内涵,是中国艺术精神、文学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它既是名词:滋味、情味、趣味等;又可以是动词:品味、回味、寻味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烹饪大国,饮食文化无疑是“味”进入世界美学领域的客观现实土壤。

《礼记·学记》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美味)也。

” [1]说明中国古代艺术的美最初是与食物中的美味联系在一起的。

饮食文化的一大审美特征就是美,与中国古典文论中“以味论乐”“以味论美”等范畴相呼应。

“味”在漫长的历史文化演变中作为口感之“味”逐渐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人们对此更是津津乐道。

下面笔者就来具体分析以“味”论美的内涵。

二、从感观到审美“味”本来是指食物的口感、味道,或品尝和进食的意思。

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把“味”看成一种生理机能,与听觉、视觉相比,味觉是最为迟钝的感官感受,通过“味”能形成较持久、弥漫的生理体验。

通过“味”所获得的味觉感官感受是一种复合知觉,如《国语·郑语》中所述“味一无果”即仅仅品尝出一种味的果子是不存在的,而真正地区分清楚这其中种种成分需要一个深切、细微的心理体验过程。

“味”由口腔上升到心理,成为一种心理体验和由此而得的意蕴美。

在《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中说:“ 对中国人原始的美意识的内容或本质……主要是某种对象所给予的肉体的、官能的愉悦感。

”[2]这种愉悦感首先是起源于味觉美的感受性,那么最初的美的意识是否起源于味觉美的感受性,我们不急于盖棺定论,只留下一个印象:“味”与“美”关系寻常。

我们带着这种印象去考察“味”的出生、姓名、身世。

“味”同人类早期审美意识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甘也,从羊大……美与善同意。

”而段玉裁为其作注:“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羊大则肥美。

”[3]可见,甘是味觉,且将甘味视为美,美在以前常是当作味觉对象来说明的。

实验水墨

实验水墨

实验水墨实验水墨是一种形态,但究竟是怎样一种形态?有人认为,实验水墨就是抽象水墨;还有人认为实验水墨是现代水墨,应当包括再现型和表现型的具象水墨。

长期以来,艺术家只关心自己的创作形态和创作中的自我,至于别人管自己的创作叫什么,不大关心。

可是如果对批评家而言,各有各的概念就很容易造成批评家与批评家、批评家与艺术家、批评家与观赏者沟通、理解、论证上的错位和,还容易把并不简单的问题简单化或把在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混乱。

为了达成概念上的统一,并减少或避免没有意义的争议,我们必要在探讨实验水墨在发展情境之前先费些笔墨来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实验水墨,实验水墨应该是一种什么形态?首先,实验水墨是在改革开放、’85现代美术思潮的背景下孕育产生的,所以在实验水墨中既可以看到西方现代文化的迹象,又可以看到向传统文化艺术发问的迹象;另外,她是90年代初随着中国市场经济起步、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的,所以,既可以看到实事求是置根于本土文化的一面,又可以看到创立本土文化的现当代国际身份的一面;再有,她是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多极化而逐渐成熟并成为中国与经济发展相应的多元文化中的一元,所以,它是中国现当代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也是后现代文化的产物,更是中国水墨自在、自为、自律的产物。

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它受到过西方现代主义的冲击,但不是西方的;它植根于传统文化,但不是传统的;它是当代社会中国人特殊的感受、感觉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创造性表达。

实验水墨的另类批评关键字:查常平实验水墨批评评论在外延上,实验水墨“包括了主观性很强的变形形象、符号化的图式、表现性水墨、材料拼贴及部分以水墨材料为主要媒材的观念性水墨装置与行为艺术。

”[①]该定义源自对实验水墨现象性特征的观察梳理。

其实,相对于传统水墨、学院派水墨,实验水墨在内涵上的规定性,正如艺术家刘子建所言在于它的实验性态度。

它企图在传统水墨程式、学院派水墨表现规范外,开辟一条依然以水墨为主体媒材的艺术样态。

浅谈中国画中的瓜果时蔬

浅谈中国画中的瓜果时蔬

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浅谈中国画中的瓜果时蔬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美术学指导教师:***20070501浅谈中国画中的瓜果时蔬他所画的折枝花卉很有生意,敷色更是精到。

草虫画也是他所擅长的,但是没有花鸟画的成就高。

苏轼曾经作诗赞赏他的成就:“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欧阳修评云:“近世名画:李成、巨然山水,包鼎虎,赵昌花果。

”赵昌的传世作品有《葡萄枇杷图》、《写生梨实图》、《瓜桃图》、《茄子霜橘图》、《果子图》、《写生果实图》、《杂果图》等。

易元吉也是这一时期著名的画家。

《图画见闻志》云:“灵机深敏,画制优长,花鸟蜂蝉,动臻精奥。

始以花果专门,及见赵昌之迹,乃叹服焉。

后志欲以古人所未到者驰其名,遂写獐猿。

”《宣和画谱》著录其花鸟、畜兽作品二百四十五件,其中的蔬果作品有《写生杂菜图》、《写生枇杷图》、《写生南果图》、《写生菜图》等。

【6】刘永年,字公锡,他的先祖本是彭城人,后来迁徙到开封,并在此定居。

他喜欢读书,并且通晓兵法。

他善画花鸟、猛兽、草虫、鱼等。

他的传世作品有《茄菜图》。

南宋时期,花鸟画在北宋的基础上发展的更兴盛。

据历鹗《南宋院画录》载,南宋画院画家九十六人中,专工或兼长花鸟的画家超过一半。

南宋著名花鸟画家有鲁宗贵、林椿、陈可久等。

据《图绘宝鉴》载,鲁宗贵,“善画花竹鸟兽窠石,描染极佳。

尤长写生,鸡雏鸭黄,最有生意”。

鲁宗贵,南宋画家,钱塘人,他是画院的待诏。

他画的花竹、禽鸟、窠石,用笔很有意趣,设色很精到。

特别善于写生,他画的鸡雏乳鸭,也颇有生意。

传世作品有《春韶鸣喜图》、《夏卉骈芳图》、《橘子葡萄石榴图》等。

《橘子葡萄石榴图》(右图)是一幅有确切题款的南宋作品。

画中的橘子、石榴和葡萄,象征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望。

画面用色精细、沉着,写实性很强。

在画面左半部石榴叶上有不规则的“鲁宗贵”款署,题字极小,隐约可见,在留传下来的南宋作品中,很少有鲁宗贵题款的作品,此图殊为珍贵。

赵伯驹,字千里。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2、艺术魅力:指艺术作品对鉴赏者的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马克思在论述到古希腊艺术时,曾充分地肯定过古希腊艺术对后人的强烈的艺术魅力,说它在经过长期的历史之后,仍然能给现代人以巨大的艺术享受。

艺术魅力在一定意义上是永久性的。

艺术魅力来源于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同时与鉴赏者的审美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艺术鉴赏能力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有通过鉴赏者深入、细腻的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作品的艺术魅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11、海明威:海明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l899~1961),美国小说家。

中学毕业后开始在《星报》做新闻记者工作。

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1954年获得第五十四届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12、珀西·比希·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792年生于苏萨科斯郡一个贵族家庭,12岁被送进伊顿贵族学校受教育1810年入牛津大学学习,第二年因发表《无神论的必然性》小册子被牛津大学开除,不久到都柏林参加爱尔兰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

1813年发表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抨击封建制度的专横无道和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反映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引起了英国资本主义阶级的仇视,1818年被迫侨居意大利。

1818年发表长诗《伊斯兰的起义》,借用东方的故事歌颂资产阶级革命,抨击欧洲反动的封建势力。

1819年完成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剧采用古代神话题材,表达了反抗专制统治的斗争必将获胜的信念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

同年完成的诗体悲剧《钦契一家》取材于意大利的历史故事,表达了反抗暴君的思想,是雪莱最具创造性的作品之一。

雪莱还创作了《致英国人民》、《1819年的英国》、《暴政的假面游行》等政治抒情诗,强烈谴责封建统治集团的罪行,号召人民为自由而斗争。

浅谈中国艺术内涵中的禅

浅谈中国艺术内涵中的禅
困 化术 艺
无我的态度了。惮是艺术家们要表达得一直精神 的寄托 ,在他们的心里括动中或远或近 ,或有或 无 ,禅给人一种独 自 思考的空间,这与庄子的思 想有些同秒之处 , 庄子在 《 逍遥游*中写到:“ 至 张晶伟 哈尔滨市呼兰区 孟家中学 人无己, 神人无和宇功, 圣人无名。”庄子是主张 无为的 ,洒脱与忘我是对他的描写,庄生梦蝶, 蝶是庄生 ,亦庄生是蝶 ,庄子的思想在艺术的领 域中很恰到好处的诠释了禅的韵味。 f 北宋来年的韩拙在 Ⅸ 山水纯全 集》 中提 出 禅从古代就一直贯穿在中国艺术的脊髓中, 糊 鼍 “ ” “ 境” “ 界 “ 嘲 境 意 境 ” 虚 “ 三远”: “ 愚又滑三远者 , 有近岸广水 , 旷阔 境” “ 诗境” “ 化境 等是中国古典艺术家,艺 中国的山水画中的题款就不难看 出, 苏轼在其画 J 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瞑漠,野水隔而仿佛 术理论 家和 美 术家经 常使 用 的词 汇 。它们被 用来 中这样写道: “ 幽人隐时寂无语 , 心在飞鸿灭没 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 ,而微茫飘渺者 。 描述和形容艺术创造的美学追求,用来评价艺术 间”元代本诚这样写道 : “ 花下抛书枕石眠,起 谓之 “ 幽远”。 景色空茫,愈远愈淡,愈远愈 作品所具有的审美品质,喻指艺术作品所敞开的 来闲漱竹间泉,纸窗哦罢闲无事 , 残烬时飘一缕 无 ,这 是一种 “ 空 的 放大,对于很多墨客来 精神世界和生命意趣。这些词汇在历史的发展过 烟”,明代陆治是这样写道的 : “ 松下寒泉落翠 说 ,能将禅昧蕴含在 自己的词赋中是很重要的, 程和理论的不断飙释中,最终被升华为最具有中 阴, 坐来长谈玄心。溪头定是仙源路 ,开遍桃花 国民族特 色的艺术学和 美学范畴之一 ,这就是意 就像树的根一样 ,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发展最为 j 正可寻。”清代的高风翰书画 中的题款是这样写 境。而中国艺术中追求最高的境就是:禅。 显著,五代时中原地 区的荆浩 、关仝 ,江南地区 道的 “ 莫嫌老圃秋容淡 ,只看黄花晚节香”。中 - ; 术内 意 禅。 远 毒 艺 涵, 境, 幽 ! 的董源,巨然分别以不同的笔墨技巧塑造 了不同 国人 自古就讲究内涵,说话要有深意,而禅的出 地 区的山水画 , 风格各异,他们的风格对于后世 现 ,不得不使得中 国的艺 术提高了很大一个台 影响颇大。 “ 溪山行旅图》画中巨峰巍然耸矗, 阶 ,无独有偶在 同一时期的谈友仁说道 : “ 瑟瑟 山涧中瀑布直揭而下 , 峻厚的山峦长着茂密的林 禅在艺术意境中的位置 西风拂 面来 ,黄花数朵傍 篱开。谁能学作陶元 J ,岩石皴纹历历可辨,显示出一种逼人的磅礴 木 在艺术境界 中,无论是 “ 象”还是 “ ” 亮?把酒持整醉几杯。” ,画家的画中有诗,诗 境 气势。山脚下雾气迷蒙,近处大石兀立,老树挺 都不是某种简单的外在的可证实的物 象,而是经 中还参透着 一幅画 ,画家在 画中寄托 着一种情 生 ,溪水潺潺。山路上有旅人赶着驮队走过 ,人 由艺术家的知觉 ,情感心灵想象 ,生命 ,意趣 , 感 ,蕴 含着一种禅味 ,只有你去 参悟 ,才能体 畜虽皆画得其小如蚁 , 然却真实生动,使人仿佛 禅 乃至对宇宙本体的认识和体悟等弥漫 、渗透、化 会,而每个人的思维不一样,那么他所悟的 “ 能听到驴蹄得得之声 , 禅在绘 画中的融合是将动 合而构成的东西,并通过艺术家富有灵性生气的 味 也是不一样的 ,绘画是借景物抒情怀。描绘 态的事物以静态的方式表达 ,将有声的效果以无 笔里文字创造出来的 艺术世界 , “ ”不止 于 的虽然是 山、水 、花、乌 、人、物 , 境 但是反映的 声的手法播放出来 ,只得欣赏者 自己去领悟,画 是画 “ 象”,而是延伸于、超越于 “ 意象”之外 ,在 却是画家 自身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情感认识 , 家在做画的时候早就将这种 自己的 “ 禅味”吸收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 J 中国艺术内涵追求更高的就是在其中融 入并渗透 家真是的情感, “ 到 自己的气韵中,再将它融入到画笔中,再在纸 “ 。 弹” ”画家在观赏 山水的 同时也被 山水观赏 ,所以 1 上灵动的展现,禅的真谛就是融合与渗透。 禅 ,本来是印度大乘教东传中国之后,同中 他们看到的是种禅语,己视山水 ,非也 ;山水视 不仅仅是在中国文化中能体现禅味,日 本作 即心即 I 国本土的道教、儒家融 合。重新建构的佛教修炼 己。禅语 中画家早就和 山水相融 了 , “ 为中国文化的学生 ,无论是他们的茶道 、 插花 、 众生皆佛”能享受到这种 “ , 人乐 天乐相 ! 门, “ 空”是禅的最高境界, “ 悟”则是禅的入 佛” “ 和道等等 ,它们的根都是在中国,日 本的文化是 门之道。如拿度司空的 “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和”就是中国艺术中的蕴含。 将中国的艺术精华发展到现今优美的水平,无论 中国艺术中女性对于禅的诠释更为柔美 , 在 八大字来作为禅的注释,可谓入木三分,精辟之 是东京都、大阪府、奈 良 、或是冲绳县 ,日本 县 马守真的 《 兰竹石 图》①中王稚登题 “ 叶带朝烟 I 至。 的园林艺术 、橱窗艺术、服装艺术、寺院艺术、 翠陆离,花含春紫葳蕤。美人遥忆湘江水 ,折得 = 禅在中国山水画j境中的蕴含 l 食品艺术等等都融合和渗透着中国文化的禅味一 方馨欲寄谁”梁辰鱼题 : “ 金陵小姬笔札工,兰 中国古代山水画,是通过线条墨色等艺术造 f 空。正是如此 , “ 空”是掸的精髓。禅味贯穿 了 型手段来体现画家的个人精神的,和对 自然,对 枝叶叶生秋风,怀人何处最肠断 ,多在长千细雨 中国艺术。超越艺术所具有的韵味 ,却又提升 了 谁在芳兰写此真 , 飘飘浑似玉 社会 ,对人生,对宇宙的深刻认识的感悟 ,表达 中”杜大受题: “ 艺术的价值。幽远之极,仿佛是在严冬鹅毛大雪 不同的意境和蕴含 , 中国古代山水画有着不同 娟身,幽香时逐轻纨送 ,方信清风是 故人。”从 在 之后飘来的一缕寒梅的淡香 . 禅在心间,没有语 的风格和流派,如所谓南京和北京,体现出艺术 这些文人在为马守真所提的诗中不难看出她所看 言,只得 自 己去领悟。 到的兰、竹 、石是怎样的情感,每个人的欣赏结 I 技巧和艺术手法上的相异来。画的神韵全在画家 l 注 :①纸本 , 墨笔1 × × 0 3 6 3 5 .厘米,北京故 对于画的诠释 , 而能将这种禅韵融入画中的一定 果是不同的 ,而这其中的禅味却蕴含着她所想要 宫博物馆藏 雪景寒林图》②中将 是个人修养层次上了一定高度的画家 , 这种高度 表达得所有情感,林雪在 《 ②绫本。墨笔8 3厘米,明天启元年, 7 X7 有个名称,就是气韵 ,清代的盛大夫在 溪山卧 自己对己在林中,林在雪中 ,雪在画中描绘的栩 (6 1 1 年)作,浙江省博物馆藏。 2 游录 中这样说道 : “ 士大夫之所以异干 画工, 栩如生, 三、禅在中国艺术中的融合 全在气韵间求之而 已。”清代的张式这样讲道: 中唐之后禅宗的确立和 兴盛,禅学逐渐被 “ 要之书 画之理 ,玄玄妙妙,纯是化机 。从一笔 贯到千笔万笔,无非相生相让 ,活现出一个特地 文人墨客融入并渗透到他们的文化理念和艺术精 境界来。” I神中,使得禅学对古典园林的影响更加普及和深

美术精品图书出版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美术出版社为例

美术精品图书出版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美术出版社为例

编辑出版BIANJI CHUBAN- 11 -美术精品图书出版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美术出版社为例◎杨旭明[摘要]美术精品图书镌刻着美术发展的时代印记,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是美术类出版社的立社之本、强社之基。

文章以湖南美术出版社为例,探讨美术精品图书出版的内容生产、装帧设计与精准营销。

笔者发现,该社关于美术精品图书出版彰显湖湘书画美,凸显湖湘文化形象,呈现多元艺术之美;从“契合主题,精心设计封面”“凸显特色,精致编排印刷”方面打造视觉艺术盛宴,并通过“立足读者定位,共享艺术成果”“利用数字技术,搭建体验平台”来提升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美术精品图书;内容生产;装帧设计;精准营销精品图书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印记,是出版人的使命担当和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1]。

我国出版业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精品出版战略[2],旨在呼应深化改革的时代发展需要,将出版社的工作重心从规模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增长,确立以“质量”和“社会效益”优先的出版价值导向[3]。

从现有研究来看,精品图书与畅销书、经典书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精品图书的主要特征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美”[4],经得起读者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5]。

目前,已有少量研究关注不同类型出版社如何生产精品图书,如:区域出版社的专业化、差异化策略[6];大学出版社的学术精品实践逻辑[7];科技学术精品的版权输出策略[8]等,但是有关美术精品图书出版的研究则相对缺少。

湖南美术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2008年转制为湖南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现为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子公司之一。

多年来,该社坚持“出精品、创品牌、重双效”的出版取向,致力于出版美术教育、大型画册、民间美术、艺术史论、艺术收藏、书法碑帖等美术精品图书,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美术类出版社前列。

该社美术精品图书出版的实践经验对同类出版社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内容生产:彰显湖湘书画美美术图书指以美术题材为出版内容的读物,主要包括美术画册、美术工具书、美术教材、美术文化书籍等类型。

试论拼布的分类与定位——从“中国好手艺展”说开去

试论拼布的分类与定位——从“中国好手艺展”说开去

试论拼布的分类与定位—从“中国好手艺展力说开去刘琦北京服装学院摘要:文章从"中国好手艺展”为切入点,对展览中金媛善女士的拼布作品的所属类别展开思考,分析了拼布与刺绣的联系与区别以及拼布在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中的定位,并结合中国民族拼布技艺的实际状况,初步归纳和总结了中国拼布的分类。

文章抛砖引玉,希望对中国拼布的重新认识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拼布,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位,分类2019年仲夏,第二届“中国好手艺展”丨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本着"材美'工巧、器韵、时宜”的“新考工标准”,全国最终有100件(套)作品入选。

与展览同步推出的,还有“中国好手艺”小程序,运用这个小程序,不用到现场,也可以观赏作品。

笔者很是高兴,因为不能去现场,却可以看到拼布大师金媛善2女士的入选作品。

打开小程序,有着很明显的作品分类:织染绣、金工、陶瓷、雕刻、漆艺和其他。

笔者下意识在织染绣里面找寻,并未找到金老师作品。

但通过搜索是可以找到的,仔细追溯一番,才发现金老师的拼布作品《百花争艳》属于其他类。

该类别下一共有8件作品,除了拼布《百花争艳》,还包括绢人一组、剪纸三幅、面塑一组、唐卡两幅。

其他七项,应该也是工艺美术中的常见品类,不过也许是因为入围数量较少,所以无法“自成一派”,被算作“其他”。

但是拼布作品放到这类就比较奇怪了,为什么不跟织染绣合并呢?一、拼布是刺绣吗?在"中国好手艺"的小程序之中,织染绣类别下共收录19件作品,“四大名绣”之中,“老大姐”苏绣6幅作品,湘绣1幅,粤绣1幅;此外还有自成门派的杭绣2幅,秦绣、台秀、苗绣、夏布绣各1幅;另有作者自己命名的“滴滴绣”1幅。

除了绣之外,还有缠绕捆扎技法、绳丝、扎染、织毯各一。

其实,金老师的作品《百花争艳》,灵感直接来自于施洞苗族衣片上的堆绣(图1)。

这是一种将小布块折叠成三角后,再按照图案布局层层堆叠,并用针线固定的方式。

汪新林国画作品鉴赏

汪新林国画作品鉴赏

龙源期刊网
汪新林国画作品鉴赏
作者:
来源:《百姓生活》2014年第04期
作者简介:汪新林,1956年生于安徽马鞍山,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现为北京语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现代水墨画研究会副会长。

擅长花鸟写意,其国画作品潇洒大气、构图精巧、墨色并用、形神兼备,展现生命与自然之美。

自1985年以来,其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画展览、全国现代水墨画展览、全国中青年美术作品展、
国际美术年展等大型画展并获奖,曾赴韩国、日本、美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和香港、台湾参展。

《人民日报》、《人民画报》、《美术》、《中国书画》等报刊曾介绍或发表其绘画作品。

其画作曾入编《中国美术全集》、《全国书画院院长新作集》、《全国实力派画家一百强》、《现代花鸟画作品集》等书画集。

部分作品被国家级或省级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

出版有《汪新林画集》、《中国书画艺术名家作品丛书——汪新林》、《中国美术家大系——汪新林》、《汪新林花鸟画艺术》、《漫谈大写意花鸟画》等画集或文集。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01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01
23
戏剧艺术:<秋江>
舞台上既没有水,也没有船,凭借艄翁手中那只
划船的木桨,以实代虚,以形传神,让观众感到
人在船上,船在江中,白发红颜,青山绿水,有
诗的美、画的美。
24
演员“趟马”的 动作,是不是 仿佛真的在跃 马扬鞭?
25
中国绘画、戏剧、书法里面 都贯穿着舞蹈精神,由舞蹈 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
5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6)提出文章观点,即“全”和 “粹”、“虚”和“实”辩证地统一、结合, 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
第二部分(7-12),阐述中国绘画、戏剧中的 空间表现方法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第三部分(13、14),说明中国绘画、书法、 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都是由 舞蹈动作延伸出来展示虚灵的空间的。
虚空的景就显露出来了。精神、神气很难画出来, 实在的境界逼真了,神奇的境界就产生了。虚和发,没有画的地方也能 构成奇妙的境界。
14
《画筌》这段文字指出了中国绘画和中国舞台艺术处理空 间的方式。从舞台艺术说,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 使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 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动作,“逼真地”表达人物的内 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 不需要环境布景防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 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 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 神境生”。从绘画艺术说,一些名画往往在一片空虚的背 景上突出地集中地表现人物的行动姿态,删略了背景的刻 画。比方齐白石的一幅画,画一枯枝横出,站立一鸟,别 无所有,但令人感到环绕这鸟是一无垠的空间,和天际群 星相接应,真是一片“神境”。有人把中国绘画和中国舞 台艺术处理空间的方式概括为16个字:虚由实生,实仗虚

折中中西、融汇古今 兼容并蓄、勠力革新—读《岭南风范—当代岭南中国画作品集》

折中中西、融汇古今 兼容并蓄、勠力革新—读《岭南风范—当代岭南中国画作品集》

2017/07 No.185策划·读书依据历史的经验,艺术史上画派名称的由来,一般遵循着两个原则:艺术表现的风格特点,或画家艺术活动的区域。

前者,如中国的院体派、文人画派、波臣画派、没骨派、米点山水、学院派、新工笔画派等,如外国的印象派、点彩派、表现主义派、野兽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派、超写实主义派、立体派、后现代主义派等。

后者,如中国的吴门画派、浙派、新安画派、扬州画派、海上画派、金陵画派、岭南画派、长安画派、京津画派等,如外国的佛罗伦萨画派、威尼斯画派、巴黎画 派等。

岭南画派名称,显然是按地区性原则命名的。

岭南画派是中华民族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绘画流派,是中国岭南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合称为“岭南三秀”。

该画派是在海上画派之后崛起的,具有成熟体系和巨大影响力,是在近代中国艺术革新运动中受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而逐步形成的。

岭南画派名称的由来,是因为画派创始人“二高一陈”被时人称为“岭南三杰”,人们沿着惯性的思维引申而出此称号。

但是岭南画派这个名称曾让高、陈等画派创始人感到不满,认为它容易使人误解为只是地区性的画家团体,并因此弱化了该画派“折中中西、融汇古今;兼容并蓄、勠力革新”的国画理想。

但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接受岭南画派的称呼,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所以就约定俗成地被写进了现代美术史。

纵观近百年来中国美术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岭南的中国画创作一直拥有着它旺盛的生命力,延续着中国画艺术自律的、清晰的发展脉络在不断地向前推进。

相较其他画派,岭南画派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宗旨:创新写实,中西融合,博采众长;以岭南地区特有景物丰富表现题材;发展国画优良传统,在技法上创立“撞水撞粉”。

西洋画法在近代传进中国,岭南地区的画家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人首开新风,中西结合,岭南国画由是独具特色、名动天下。

另外油画、版画等画种,主要也是由岭南的画家介绍进来,并在中国推广而走向繁荣的。

朱自清简介及作品大全

朱自清简介及作品大全

朱自清简介及作品朱自清简介及作品大全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朱自清简介及作品大全,欢迎大家浏览。

朱自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朱自清代表著作品集:《雪朝》(诗集)1922年商务《踪迹》(诗与散文)1924年亚东图书馆《背影》(散文集)1928年开明《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年开明《你我》(散文集)1936年,商务《伦敦杂记》(散文集)1944年,开明《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年,开明《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年,文光《诗言志辨》(诗论) 1947年,开明《新诗杂话》(诗论)1947年,作家书屋《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年,文光《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年,名山书屋《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年,观察社《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年,开明《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年,古籍《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年,三联《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年,百花《朱自清全集》(1-3卷)1988年,江苏教育(未出齐),其中《匆匆》被选入小学6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

朱自清三大类著作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代表佳作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第二第三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张雷:工艺独特的苏州宋锦

张雷:工艺独特的苏州宋锦

张雷:工艺独特的苏州宋锦宋锦,顾名思义,应该是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织锦,主要产于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

苏州宋锦与四川蜀锦、南京云锦并称为我国三大名锦。

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又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苏州地处太湖之滨,江南福地,可谓千里沃野,遍地蚕桑,为生产锦绣之乡,是我国著名的丝绸古城。

苏州织锦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吴国已生产锦衣,地处江南的吴国贵族和官员已经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织锦。

“有锦衣而狐裘者”。

三国时,东吴丝织业发展较快。

吴国后宫已有织络宫女千余人。

吴王赵夫人能织云龙虬凤之锦。

唐代,织锦技艺更趋成熟。

唐锦在工艺上有经锦与纬锦之别,经锦是秦汉以来采用彩色经线交替显花的织锦。

纬锦则是唐代的新发明,它利用多重多色的纬线织出花纹。

织机虽复杂,但操作方便,能织造出比经锦更为繁杂多彩的花纹织品。

到了北宋时期,织锦工艺有了全面的发展。

自宋皇室南渡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南移,当时苏州、杭州、成都都设有锦院,院里织机数以百计。

南宋时,苏州建立了作院。

苏州生产的织锦,织造精细、图案典雅。

在众多的苏州织锦中,一种质地极薄的装潢锦,更是工艺独特、精美绝伦,被称为“苏州宋绵”。

除用于服饰、铺垫之外,还大量用于书画、锦盒等工艺品装裱之用。

宋代以宋锦装裱的书画轴子甚多,有“紫鸾鹊锦”、“青楼台锦”、“柿红龟背锦”、“衲锦”、“倒仙牡丹”、“天下乐”等40多种,这些名贵书画通过精美华丽的宋锦装裱,更是锦上添花,因此,后人谈以到锦必称宋,宋锦之名也就广为流传。

元代,苏州建有宫廷特设的织造局,统治者为满足自已奢侈生活的追求,丝织崇尚金线,金锦。

明代初期,由于战乱,苏州织锦处于衰退状态。

明代中期,苏州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三大产区之一,素有“东北半城皆机户,万户机声传小巷”之称。

织锦品种繁多,花色丰富。

所谓“吴中多重锦”。

据《姑苏志》记载:所织海马、云鹤、宝相花、方胜等锦,五色炫耀,技艺胜于古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艺术大展作品全集》特色谈施 佳
综观整套《中国艺术大展作品全集》(下简称《全集》),大体有两个特色:
一、面广类全,主题突出
《全集》基本以大展的15个专题展的作品集编成15卷,除平装本外,还特意印制了1997套精装的珍藏纪念本编号发行。

根据大展组委会提供的数字,这次报名参展的海内外华人艺术家作品总共达15000件以上,而收入《全集》中的实际参展作品都是经过各分展艺术主持人或者艺术委员会再三讨论和评审的。

比如收入《中国画卷》的140余件是从近3000件来稿中精选的,而《艺术设计卷》中1100件作品则是从5000余件来稿中选出的。

这次“艺术设计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专项大展,画册以影视、多媒体、装饰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和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展示了新时期以来,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突飞猛进。

15卷《全集》的规模相当于甚至超出了以往历届全国美展的数量与水平。

为了艺术地再现“大展”完整的面貌,以期成为记载中国美术界欢庆香港回归盛典的图史,除作品以外,《全集》拟定了每卷附有“作者简介”(多人卷)或“年表”(单人卷),以助“因艺见人,由人评艺”。

更为重要的是,各卷都有相当文字的专论部分,约请专家学者撰写。

如谭权书等(《版画卷》)、诸迪(《水彩画卷》)撰文全面回顾了该画种发展及其引进中国之后的历程;而由卢辅圣、郎绍君和皮道坚所写2万余字的论文则对20世纪中国画的生存与变革进行了全方位的回顾与反思。

在《主题画卷》中,夏硕琦、陈履生用近5万字的篇幅对建国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历史画与主题性创作进行了回顾总结,从创作的组织形式、思路以及表现手法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

论文配附的百余幅黑白图版形象地展示了为民族进步和解放的事业,一代代先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画卷,揭示出几代中国美术家为此而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心路历程。

《全集》以美术作品为媒体,表现出广大艺术家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参与欢庆香港回归,洗雪百年耻辱盛典的感情。

其中的《主题画卷》不单向世人展示了中心展馆全部的71件参评作品与21件参展作品,而且《雕塑卷》、《中国画卷》、《油画卷》和《水彩画粉画宣传画卷》等都有专门为“回归”主题创作的新作。

这些作品都是由作者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数易其稿,废寝忘食创作出来的。

它们回顾历史、讴歌先烈,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再现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二、沉郁浑厚的历史感
为了响应“时代性、经典性、历史性”的大展目标,组委会考虑到在检阅美术各科领域最新创作成果的同时,“饮水思源”,反思20世纪中国美术历史,特设了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师的专题画展。

《全集》的后几卷反映了这个特色。

《名家卷》中40余位著名画家的80余件作品(如王式廓的《血衣》、罗工柳的《毛泽东在延安作整风报告》和周思聪的《人民和总理》等经典之作)也强烈地反映出这种意向。

像徐悲鸿纪念馆、潘天寿纪念馆和刘海粟美术馆等提供的材料比较完备,从时代、画种及代表作等方面作了充分的考虑,加上有关的年表和专论,使得《全集》成了记载风起云涌的时代画
●精品荟萃
卷,记录大师们为中国新美术奋斗一生的画卷。

还有一点可以强调的,是《全集》作品在艺术语言本体意义上所呈现的某种历史感。

比如历史画创作,一般照相似地再现某种场面或者打破时空界限,进行分割重组式的构图我们都已似曾相识,而像闻立鹏《岁月交响》之类作品,仿佛恢复了传统中国山水画某种象征、寓意的功能,其既有返朴归真的美学追求,又不完全是古典的重演再现——这是别具一格的艺术语言,从中可以透视出20世纪中国艺术家的脉搏与求索。

《全集》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我们期待
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附记 《中国艺术大展作品全集》 (平装)共15卷 8开
 定价:3830.00元;每卷价格如下:《主题创作卷》398.
00元;《中国画卷》398.
00元;《油画
卷》398.00元;《版画卷》248.00元;《雕塑卷》
398.
00元;《水彩画粉画宣传画卷》168.
00元;
《艺术设计卷》398.00元;《名家卷》248.00元;《齐白石卷》168.00元;《徐悲鸿卷》168.00元;《林风眠卷》168.00元;《黄宾虹卷》168.00元;《潘天寿卷》168.00元;《刘海粟卷》168.00元;《张大千卷》168.00元;《中国艺术大展作品全集》(编号发行珍藏纪念本)定价:5680.00元(不分卷出售)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精品荟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