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教学贯彻通识教育实践的探索

合集下载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索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索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通识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综合性的知识和能力。

为了构建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体系,我们需要围绕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

成果导向教育强调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产生实际“产出”的能力,通识教育应该注重成果效益评估,深入探究作为成果的知识影响和实际应用价值。

因此,通识课程体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课程先进性。

要关注世界前沿知识,精选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扩大思维深度,提升综合能力。

二、课程生实际应用价值。

通识教育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课程内容应该与职业发展相结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三、课程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面对快速发展的时代,通识教育应该紧密关注经济、技术、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和变化,反映时代要求,以此为基础,构建适应时代的课程体系。

一、基础通识课程。

包括外语、公共数学、公共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是高校通识教育的基础,也是高校教育体系的核心基础,能够构建学生综合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基本能力。

二、综合通识课程。

包括社会科学通识课程、自然科学通识课程和人文艺术通识课程等,这些课程可以涵盖各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面对多元化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和各种实际应用环境中的能力。

三、职业素养课程。

包括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创业等课程,这些课程涵盖多方面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以及创新创业的能力与工作的创新性、创造性、思维方式等职业素养。

在通识课程的构建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通识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课程内容结构应合理,系统化。

教授的内容应该基于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内容。

二、注重课程实际效果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识课程应该注重学习效果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课程的完成度和知识的范围。

基础教育阶段,探索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总结

基础教育阶段,探索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总结

基础教育阶段,探索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总结双庙明德学校135互动课堂我们已经实验了三个月,教师们积极参与,热情很高,行动迅速,课堂日趋精彩灵动。

从理念的更新到行动的落实,我们的各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

通过学习、研究、实践,再学习、再研究、再实践,教师们基本熟悉135互动课堂教学通识及各类型课的模式,在实践上初见成效。

教师们教科研能力提高了,专业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的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了,教学活动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现在就来逐一清点,为我们今后的课改实验点亮一盏闪耀的明灯。

一.组织和发动全校师生同心同德,转变观念,积极投身课改135互动课堂首先是和谐、生态、文化的课堂。

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课堂气氛轻松愉悦。

在这样的氛围下,师生感受敏锐,思维灵活,记忆深刻而牢固,学习效率提高。

135互动课堂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于课堂聚焦处,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教师要准确定位,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激发兴趣,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课堂学习内容。

教师应准确把握课标,钻研教材,根据新理念,精心设计导学卡,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让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真正实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凯洛夫五环节教学法(1、组织教学;2、检查教学3、传授和学习新课;4、巩固新课;5、布置作业)在中小学广泛流行,在老师头脑中根深蒂固。

如何在课改中寻求突破,认真贯彻落实好教育局推出的135课程改革,我校的做法是:1、用好政策,先是自上而下,然后再自下而上。

坚信教育局推进课改的决心和力度,坚信135课改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制度。

学校修订了教师业务量化标准、课堂教学标准、师生奖惩制度、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考核标准、骨干教师评选标准等相关制度,以确保课改的顺利推进。

2、借势造势:学习杜郎口课改经验,通过课改使学校焕发生机,逐渐淡化教师的作用,强化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高校通识教育的价值与实践

高校通识教育的价值与实践
总的来说,通识教育在高校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培养学生的广博知识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可以有效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社会贡献度。高校要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校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重视,加强资源和条件的保障,为通识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希望这些思考和建议能够为高校的通识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然而,高校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是观念和意识的问题。部分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足,认为通识教育只是学术知识的扩展,忽视了通识教育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例如,一些学生认为通识课程对就业和职业发展没有直接帮助,对通识教育缺乏兴趣和重视;一些教师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无关,对通识教育的参与和投入不足。其次是资源和条件的问题。部分高校在通识教育的资源和条件方面存在不足,如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教了有效实施通识教育,高校需要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开设多样化的通识课程,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例如,可以开设《哲学概论》、《世界历史》、《文学名著选读》、《现代科学技术导论》等课程,帮助学生获得广泛的知识和视野;可以开设《批判性思维与写作》、《科学方法与实践》、《创新创业基础》等课程,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其次,通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复杂和多变的环境中进行独立判断和创新。例如,通过开展讨论课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思辨和辩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开展科研训练和创新项目,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摘要]通识教育并非是与专业教育相对立的教育理念,它是对自由教育的超越与发展,是与专才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模式。

它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实施通识教育,要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外隐性通识教育资源的作用,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理念,建立科学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

[关键词]通识教育自由教育大学生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

它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通识教育理念和通识教育实践的统一体,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人都必须接受的职业性和专业性以外的那部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

一、通识教育理念的确立1.通识教育并非是与专业教育相对立的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教育“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冲突与交融。

它们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是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与纠正。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次。

二是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即专业教育通识化,将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拓宽。

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交融。

三是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专业教育的灵魂与统帅。

只有从教育理念的高度去理解和认识通识教育,才能把握其精神内涵,避免将通识教育简单化、肤浅化地理解为开设几门课程、开展一些文体活动,才能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

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提出来的,是对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一种反正。

专业教育是知识分化与社会生产发展的时代要求,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

专业教育给予人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然而专业教育并不是一个人所受教育的全部。

一个人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具有理性、情感、意志、欲望、兴趣等的个体。

如果把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局限在狭窄的专业教育范围内,把人仅作为“做事”的工具来培养,就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如果说专业教育是现实的需要,是物质层面的需要,是满足受教育者的就业、生活需要,那么通识教育就是理想的要求,是精神层面的需要,其内涵就是做人的教育,就是学生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该接受的那部分教育。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实例一则及其再探索——以上海大学核心通识课为例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实例一则及其再探索——以上海大学核心通识课为例

高等教育新教师教学我国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通识教育已积累多年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和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对通识教育的众多研究中,“哈佛模式”是被提及最多的一种模式。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也被认为是通识教育领域绕不开的经典读物。

我国高校中现行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多半是参照美国高校的模式而来,却常被学生用来“充学分”和“刷手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来自上海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试验上海大学自2011年实施大类招生与通识教育改革以来,通过三年的实践和努力,通识教育改革已进行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

2014年,经过长期酝酿和多次研讨,教务处在对原有的课程库逐一挑选、对课程框架精心改良、教师队伍重新组合后,23门核心通识课脱颖而出。

首批开设的23门核心通识课分为人文、经管、理工三个大类,涵盖“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五大模块,授课对象主要面向大一学生。

4学分的设置、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对自主学习的高要求,核心通识课处处充满着改革气息。

为了解学生修读核心通识课的基本情况和课程效果,课题组对课程进行了追踪调研,先后开展了话题征文、网络问卷、访谈、研讨等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

调研历时一个学期,参与调研的人文、经管、理工三大类学生超过300人次,其中以理工类学生为主,被调研到的课程囊括了全部23门核心通识课。

调研收集到了丰富的一手资料,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核心通识课“试水期”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情况,为上海大学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改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下面将从学生选课初衷、课堂情况反馈、教师情况反馈、作业与论文反馈四方面分析课程改革的成效。

就学生选课初衷而言,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出于个人兴趣,为选择专业做好准备。

第二类是自觉完善知识结构,有目的地进行自我提升。

第二类学生对核心通识课的认识更符合学校对于通识教育培养“全人”教学理念。

幼儿园通识教育:通识知识课程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通识教育:通识知识课程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通识教育:通识知识课程设计与实施一、引言在幼儿园阶段,通识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幼儿园的通识教育旨在帮助儿童全面、深入地了解世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通识知识课程。

二、幼儿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1. 通识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在幼儿园阶段,儿童正处于认知、语言和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

通识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广泛的知识基础,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2. 通识教育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通识教育,幼儿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事物,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这种广泛的知识面可以拓展幼儿的视野,培养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幼儿园通识知识课程的设计1. 课程目标的设定幼儿园的通识知识课程应该设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的目标。

这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指导教学,同时也有助于家长和学校监管部门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

2. 课程内容的选择在设计通识知识课程时,需要选择符合幼儿认知和情感发展特点的内容。

这些内容可以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方面,以便全面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3. 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实施通识知识课程时,需要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游戏、互动、观察、实践等,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四、实施幼儿园通识知识课程的建议1. 教师的角色在实施通识知识课程时,老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并及时与家长交流,共同关心幼儿的成长。

2. 家校合作家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学校需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介绍幼儿的学习情况,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共同关注幼儿的通识教育。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的角度来看,幼儿园通识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通识教育,幼儿可以接触到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识教育实施途径的探讨

通识教育实施途径的探讨

通识教育实施途径的探讨摘要:专业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通识教育是以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培养德才兼备、知识广博、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为宗旨,与专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从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探讨,力求为学生教育培养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施途径一、“通识教育”的定义“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可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是指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

如果说专业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那么通识教育则是要为大学生提供基本的基础教育,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通过知识的综合性、广博性,自主创新,拓宽视野,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素质与良好的心智。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与生产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新的知识正呈几何级数飞速增长,知识更新明显加快,因此各种专业知识的教授并不是高等教育的最高目的。

高等教育的重点应该是“人的培养”,即将人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的兼备高素质和良好心智的适用性人才。

如今通识教育问题已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国内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也都针对通识教育,进行着不同程度、不同规模的教学探索。

通识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应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以专业教育模式为主导的高等学校都过于强调专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导致大多数的家长以及学生难以形成对通识教育的认同,忽视了通识教育对“人的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鉴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应尽早着手于针对通识教育实施途径的探索与教学改革,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学分制与选课制实行学分制,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条件与市场需求自主地、灵活地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如同超市一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所学课程、任课教师、上课时间及地点等,使绝大多数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发挥自己,展现自己,学到更多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因材施教。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索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索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索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转变。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它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并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识教育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本文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探讨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并对其进行研究与探索。

二、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内涵和特点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

它要求学校和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把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

成果导向教育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创造能力,强调学习的结果和效果。

成果导向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成果导向教育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实际的成果和收获。

(2)整合知识与实践。

成果导向教育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

(3)重视学习的结果和效果。

成果导向教育注重学习的结果和效果,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取得实际的成果和效果,通过学习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1. 课程目标的确定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通识课程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确定通识课程的目标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学习的结果和效果。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获得实际的成果和收获,通过学习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2. 课程内容的设计3.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4. 评价体系的建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通识课程的评价体系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重视学习的结果和效果。

在建立通识课程的评价体系时,应当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实际成果和效果,强调学习成果对于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性,通过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效果。

树立通识教育理念 探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树立通识教育理念 探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的知 识 。
天 ,作为一 个人 口大 国 , 一 个有 着悠 久 历 教 育的学 习和思 维方 法 ,十分 注重 学 习成绩 的 好 差 ,而 对 自 己能 力的 提 高 与 否 关 注 甚
一 一
如 在 VB 程序 设计 的教材 中 ,我们 讲授 个 “ 抽奖 ” 案 例时 ,先 提 出 问题 和 要求 , 首 先 为 实 现 界 面 , 通 过 设 置 窗 体 的
图l “ 抽奖 ” 案 例的 界 面
压 力 ,受 到功利 心理 的诱惑 ,应运 而生 了应 试 教育 、实用 教 育等 。在 这 种 教学 模 式下 ,
出现 了不少 拥 有学 位 但 没有 好学 精 神 的人 ,
件 ,利 用时钟 控 件的特 性 ,使 系统 自动重 复
运 行该段 程 序 ,达 到如 图 2所示 的效 果 。当
化 ,长期 以来 对通识 教育 没有 得到持 续的 关 注 和 系 统 的研 究 。 近年 来 ,我 国高 等教 育迅 猛发 展 ,随 着 社会 向市 场化转 型 ,人们 承受 着较大 的就 业
号 码并 滚动 显示 出来一 一编 制一 段程 序 ,用 随 机 函数产生 一个 随机 号码 ,并使其 显示 在
定 的教学 方法 和手 段 ,引导 学生 从应 试教 再 考 虑 如 何解 决 和 实现 :
育的桎 梏 中解脱 出来 ,逐 步理 解和 接受通 识
教育的理念 。
早在 2 0世纪 2 0年代 ,蔡元 培先生就 主 张 让学 生文 理 “ 习” 兼 。特 别是 在 3 代, 0年 梅 贻琦 先 生就 接 受 了美 国的通 识 教育 思 想 ,
2 1知 识的传授和 实际能力的培 养 .
在 课堂 教学 上 ,我认 为 ,既要 重视知 识 的传授 ,更 要重视 实 际能 力的 培养 ,让学 生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索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索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教育质量和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需要更加贴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作为其中之一的新兴教育理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本研究旨在以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探讨和研究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旨在为提升通识教育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高校通识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推动通识教育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体系构建,通过研究和探索,找到更适合当前教育环境和社会需求的通识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通识课程体系构建中的应用及作用,深入探讨其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方面的优势;2. 探讨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分析当前通识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3. 构建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体系框架,指导通识课程的设计与实施;4. 确定评估与改进机制,为通识课程体系的持续优化提供有效保障。

通过明确研究目的,可以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指导,为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1.3 研究意义本论文旨在通过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索,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具体的研究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体系构建可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深,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而通识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本研究可以为推动通识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构建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体系,可以有效整合各学科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跨学科交流和合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作者:胡卓玮周雪敏罗瑞长刘添娇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2年第03期通识教育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从学者引进西方大学经验、初步进行理论介绍,到90年代的广泛提倡、探索,再到21世纪初国内高校纷纷仿效西方大学进行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尝试,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

近几年来,紧跟国内外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基于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首都师范大学进行了一系列通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通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过程1.确定通识教育的理念“十五”期间,学校开始尝试将通识教育理念引入本科人才培养过程。

“十一五”时期,学校基于办学定位与改革发展的需要,确立了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师范大学的目标,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和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为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经广泛调研论证,学校开始确定了“素质、综合、交叉、开放” 的通识教育理念。

“素质”作为通识教育理念关键词,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科技等各方面综合素质。

“综合”“交叉”主要指课程性质、内容,倡导综合性和交叉学科课程,以助学生形成多元知识结构。

“开放”指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要视野开阔,面向国内外,兼收并蓄地促进学生发展。

“素质”是核心和目标,“综合”和“交叉”是实现手段,“开放”是优化课程体系的原则。

2010年,学校确定了大类培养和专业训练相结合的“1+3”人才培养模式,即大一年级全部实行通识教育,第二年后转向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需要通识教育课程来实施、体现。

学校由此确定了通识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价值分析与判断能力,训练其科学思维方式、强化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扩展国际视野。

确定了构建通识课程体系的原则:有效促进本科生知识学习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知识系统性与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的结合,体现人类知识的共同性、文化精神的传承性、思想视野的拓展性、情感体验的丰富性。

通识教育中课堂互动的探索与实践

通识教育中课堂互动的探索与实践
的思想境界 。比如 : 生们都知道居里夫人一生中共获得过 两次 学 诺贝尔奖 , 是放射性元 素镭 的主要发 现者 。但是 , 她 学生可能对 于居里夫 人纯洁无 私的科学精神 还知之甚少 。教 师可 以借助于 居里夫妇生活 中一些小故事让学生体会 : 居里夫妇二人 在个 人生
由于通识教育 的课程 内容相对专业课程 比较浅显 , 但是覆盖 面广泛 , 知识 线索不 够明 晰 , 教师普 遍感觉 不太容 易驾驭 课堂 。
由于通识教育课程要求 的是一种基础性 的 、 普适性 的课程 内
容, 因办学 条件所限 , 在多数 高校通识课程 以大班上课 为主 。在
以德器 为本” 每一 位高校教 师在 传授专业知识 时都有对学生进 ,
行思想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 注重课堂教育的思想性 。
传统 的教学模式 中 , 信息 的传递是单 向的 、 机械的 , 师生 、 生生之 间缺少交流和互动 ,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较少 。课堂教学缺 乏对学 生学 习方法 、 基本 能力和批判性 思维方式 的培 养 、 引导及 训练, 这些 与通识教育 的 目标是相悖 的。因此 , 当前情 况下如 在
1 前 言
知识 面前 , 老师和学生 的差距就越来越小 了。为 了把最新的信息
带入 课堂 , 达到 良好 的教学效果 , 教师应 激发学生 的积极性 和主
通识教育是英文“e eae uai ” gn rld c tn 的译 名 , o 也有学者把它译
为“ 普通教育” “ 、一般教育” “ 、通才教育 ” 等等 。自2 世纪 9 年代 0 0 中期以来 , 大学通识教 育在 中国受 到普遍关 注 , 国各高等教育 全
分利 用各种 网络搜 索引擎对 网络资源信息进 行学 习归纳 。每个 小组成员分工协作 : 课外查阅资料 、 息整理分析 、 信 汇总撰写研究

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及路径选择

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及路径选择

Th a tc i h fGe e a uc i n a t t oc e Pr cie Plg to n r lEd ato nd Is Pa h Ch ie
HOU e—h Ti u .YANG h —y n 2 Z i o g
(1 H ah I o e e S a x U i r t o i n e& E oo i ,T i a 3 0 6 . u sa gC l g , h n i n e i Fn c 1 l v sy f a cn m c a u n0 0 0 ; s y
Ke o d :g n r l u ain o e c riuu ;ifr l u r uu y W r s e e a c t ;c r u r lm d e o c n oma ril m c c
大学通 识 教 育 发 韧 于美 国 , 今 天 , 具 特 色 到 各 的大学通 识教 育 已成 为美 国大 学教 育质 量 的重要 保
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及路径选择
侯 铁 虎 杨 志 勇2 ,
(. 1 山西财 经大学 华商 学院 , 山西 太原 000 ; . 306 2 山西财 经大学 晋 商研 究院, 山西 太原 000 ) 30 6 [ 摘 要]通识教 育正成 为高校改革的一 个热点, 于它 目前 面临的 问题 , 于它的功 能与路径 有必要进 行 明确 的定位。 鉴 对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质教 育 , 在此 基 础 上 开始 了通 识 教 育 的理 论 与 实 并 践探 索 , 年 间 已成 为 教 育 界 热 切 关 注 的话 题 。 目 数 前, 多数 大学 主要通 过 “ 识 教 育 选 修课 ” 展 通 识 通 开 教育 , 数 大学进 行 了通 识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全 少 面改革 , 北京 大学 的“ 培 计划 ”复 旦 大学 的复 旦 如 元 、 学院 和南京 大 学 的 匡 亚 明学 院 。不 少 学者 认 为 , 鉴 于专 业教 育存 在 的弊 端 和 教 育 的 全球 化 趋 势 , 通识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通识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

通识教育是一种基于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的能力。

本文将就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探索。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和意义通识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教育。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的能力。

通识教育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够了解各种文化、思想、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拓宽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外,通识教育还能够促进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化意识,提高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

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要全面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涵盖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方面的课程。

2. 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既要有广度,也要有深度,使学生能够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3.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包括讲座、研讨、阅读、实践、参观等多种形式,既要注重理论学习,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4. 评价方式要科学合理通识教育的评价方式应该科学合理,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也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批判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5. 教师队伍要优化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要优化,既要有专业背景和学术造诣,也要有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生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我国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探索

我国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探索
断操练”这种应试手段来学习,而对不在高考范围 内的学科的学习有所偏废。因此 , 大学有必要通过
“ 通识教育” 一方面给学生提供适应大学学 习的时 ,
间和机会 , 另一方面 ,也是更重要的 ,是给 “ 后高 中生” “ 们 补课” 以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 , 巩固他
法 以及 对专业的兴趣 ,而且 能够广 泛涉猎其它学 科 ,不断寻找 自己的兴趣所在 ,为 自己今后 的学
仅仅用对知识与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与灵活运用能
力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大学生的优劣和高校教学质量
民族文化 的基地 ,使培养 出的人才不但掌握最前 沿 的科学技术知识 、能力 ,而且受 到中华文化的 熏 陶,具备 和中华 民族传统道德 、价值观念相衔 接 的精神底蕴 ” 。
2 引导定 位 .
的好坏 , 同时也越来越意识到传统的知识结构单一 的人才的发展具有 的局限性 。 具有广博扎实基础知
有发展前途 的专业 3 .%,选择 自己喜欢 的专业 25 2 .%,选择 自己认为毕业后能顺 利找到职业 的 7O 专业 1 .%, 45 没想过 1.%, 1 5 社会上 比较热 门的专 业 8 %, 回答 5 %。综合上述数据 , 6 .% . 9 未 . 6 有 74
的 “ 准大学生 ”没有按 “ 喜欢与否 ”的标准选择
由于在高中时期尤其是高 中毕业阶段 , 学生为
在学分制管理 的条件下 , 自由转专业 ,自由选择
某学科 的各基础课程的学 习。这样 ,通过 “ 通识 教育”阶段 的学习 ,学生不仅能学 到其所选专业 所需的基础知识 ,适应大学的学 习 、培养学 习方
了高考 , 着重对几门高考科 目进行学习 , 以 “ 且 不

“ 通识教育”的目的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课件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课件

学习成绩分析
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作业成绩,评估教学 效果和学习效果。
同行评价与督导评价
邀请同行专家和教学督导对课程进行评价, 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04
通识教育的实践与应用
通识教育在大学中的应用
大学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生可以获得广泛的知识和 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02
03
04
人文社会科学
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 学、经济学等领域,注重人文
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自然科学与技术
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地理学等学科,强调科学技术
的创新与应用。
数学基础
包括基础数学、统计学等内容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
解决能力。
跨学科整合
通过主题式、项目式学习等方 式,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培
明确教育理念
加强对通识教育的宣传和培训,明确其理念和目 标,提高教学质量。
THANK YOU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完成项目,培养其 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加深对知 识的理解。
翻转课堂法
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件内容,课堂上进 行讨论和答疑,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和自主学习能力。
评价方式
考试评价
通过书面考试检测学生 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和应用能力。
作业评价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 生按时提交,根据完成
情况进行评价。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ppt课件
目录
• 通识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 • 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 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与评价 • 通识教育的实践与应用 • 性
通识教育的定义
综合教育
通识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 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全面发展的 人才。

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通识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创新

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通识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创新

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通识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创新1. 内容概括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大学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这场变革不仅涉及专业知识的更新,更关乎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以及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

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识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探索与实践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通识课程的教学探索着重于如何将人工智能这一前沿技术融入到传统知识体系中,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拓宽视野,将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应用场景以及伦理道德等内容纳入课程之中。

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创新的探索则关注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人工智能平台开展线上互动教学,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运用人工智能算法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分析和自我评价,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个性化水平;以及开发智能教学辅助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和反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大学生通识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创新是一个涉及内容更新、方法改革、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过程。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将为大学通识课程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1.1 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高等教育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精英的重要基地,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将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融入到大学生通识课程的教学中。

如何有效地将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与通识课程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在大学生通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与实践创新,以期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在人工智能日益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与实践大学生通识课程的教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科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探索

本科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探索

本科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探索摘要: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大学理念,一直是国际高教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内一些大学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虽然教育界大都赞同在高校实施通识教育,但具体做法并不明晰。

本文就大学通识教育教学管理进行分析,并指出教学管理实践路径,为正确推动通识教育实践奠定理论支撑。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210-02一、引言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克服过度专业化教育所造成的弊端,保障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人类最优秀的文明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相结合,注重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

通识教育如今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教育理念,日益受到中国教育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我校通识课程教学及改革已经推行二年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经验和初步成效。

我校在已有理论探讨和现有的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深化通识教育改革,将已有的理论运用于实践,检验并深化了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近几年,我国不少著名高校相继开展了有关通识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通识教育目前在我国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课程体系不全、课程质量不高,教学管理欠缺等一系列问题在通识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中表现较为突出。

二、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通识课程教学及改革,在实践操作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问题。

1.设置通识课程程序不规范。

通识课程没有规范安排,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性,课程理念不够明确。

如果经过学院内部论证、考察,从全局考虑形成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会大大弥补学科领域的不足。

倘若能够结合院校实际情况,从全局考虑形成较为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将会得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考虑到授课对象的接受能力,主讲教师只能根据情况调整本专业课程内容的难度,适当删减章节。

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的几点思考

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的几点思考

科技信息通识教育改革这十几年来,在职业化、功利化为目的的教育大背景下,通识教育并不被重视,相反有被边缘化的趋向,出现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学生不想学,教师不想教”的尴尬现象,通识教育的实践并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

在现阶段,不管高校的通识教育理念多么高深,对通识教育课程做多么复杂的规划设计,通识教育的实践都是要落实到高校教师的个人教学实践中去。

因此高校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通识教育,并应用于具体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是当前通识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是高校教师进行通识教育教学实践应熟知和具备的最基本知识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概念是舶来品,最先由美国学者帕卡德在19世纪初为大学应设公共课辩护时提出的,“通识教育是一种古典的、文学的、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1]。

通识教育的提出是为了纠偏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避免人才培养“机械化或工具化”的趋向。

从通识教育的提出至今,国内外对通识教育进行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丰富了通识教育的内涵。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变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人才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截止目前学术界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理解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的表述。

但我们可以通过对通识教育研究文献的研读,来加强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比较有代表性的通识教育研究文献有:国内学者李曼丽博士论文《通识教育——一种大学的教育观》(清华大学出版社)、台湾学者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冯慧敏的《中国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武汉大学出版社)、陈向明的《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以及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俗称“红皮书”)报告书等对通识教育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

基础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与素养培养

基础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与素养培养

基础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与素养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识教育和素养培养是教育目标的重要方面。

通识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广泛而全面的知识基础,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素养培养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社会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通识教育通过开设多学科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学生可以在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等领域学习,了解不同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这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世界,增长知识面,培养综合素养。

此外,通识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素养培养是基础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除了学科知识外,学生还需要培养道德、社会和创新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社会意识,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最后,学生需要培养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发展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造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三、通识教育与素养培养的互补关系通识教育和素养培养相辅相成,互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

通识教育提供了广泛的学科知识,为学生的素养培养提供了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

同时,学生的良好素养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科知识。

素养培养强调道德、社会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社会挑战,同时也使他们在学科学习中更加有深度和广度。

四、促进通识教育与素养培养的策略为了更好地促进基础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和素养培养,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课程设计方面,加强跨学科内容的整合,使学生能够在学科间建立联系,促进综合学习;2. 引入多元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非单纯的考试成绩;3. 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服务精神;4.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通识教育和素养培养;5. 鼓励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泛和深入的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内容 与基 础课 一些 内容 是重 复 的 ; 从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四门 主 干课 来 看 , 也 有 很 多 内容 在设 计 上 是 重 复
的。 由于教 师 的水平 参差 不齐 , 对 同一 问题 的重 复讲 授 必然 会 引起 学 生 的反感 进 而 产 生逆 反 心 理 。通
识教育不但注重课程 内容 的基础性 、 广博性 , 而且重视课程 内容 的整合性 。所 以, 教师在授课过程 中可
2 . 1 通 识教 育功能 与“ 基础” 课的教 育功 能相 契合 “ 基础” 课是 高 校思想 政治 理论 课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同样具 有 思想 政 治课 的导 向功 能 、 保证功能、 育
人功能等。其导向功能表现为 : 这门课程传授的是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的思想意识 、 道德观念与法律知
பைடு நூலகம்
1 “ 基础 ” 课 教 学 引 入 通 识 教 育 实践 的现 实 价 值
首先 , 是“ 基础 ” 课 教学 改革 的 内在要 求 。传 统 的 “ 基础 ” 课 教 学受 教 学 大 纲 的 限制 , 教 师 在授 课 过 程 当 中虽 然不 断探 索 , 改变 教学 的手 段 和 方式 方 法 , 但 始 终 难 有 大 的突 破 。通 识 教 育 理念 和实 践 引 入
‘ ‘ 基 础’ ’ 课 教 学 贯 彻 通 识 教 育 实 践 的 探 索
张 恒艳
( 湖南科技学 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湖南 永州 4 2 5 1 9 9 )

要: 思想道德 修养 与法律基础课程 ( 以下简称“ 基础” 课) 不管是从教育 功能、 教育理 念还是从课 程性质 、 课程 目
对教 材 内容进 行 有选 择 的讲授 , 当然这 需要 教师 对所 在学 校开 设 的相关 课程 有一 个整 体 的把握 。再 者 ,
思政课教学的传统手段是单向灌输 的方法 , 其弊端是显而易见 的, 单调 、 枯燥 , 课 堂缺乏生气 , 学生缺乏 学 习 的积极性 和 主动 性 , 教育难 达 预期 效果 。通 识教 育 的教 学 方式 灵 活 、 具 有 多样 化 , 借 鉴 通 识教 育 的
识 。离开 “ 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 ” 这几 个 字 , 那 么对 思 想 意识 、 道 德 观念 和法 律 知识 的学 习和 研 究 就很 容
易进 入误 区 、 产 生 困惑 , 甚 至走 上错 误 的路径 。通识 教 育 的功 能虽 然没 有 一 个 明确 的表述 , 但 从 众 多介
绍通识教育的资料当中也可以概括出其基本内容 , 比如就导向功能来说 , 世界上任何一个实践通识教育 的 国家 , 其 人才 培养都 是 与本 国 国情 相结 合 的 , 使受 教 育者 对本 国的精 神 文 化 和制 度 规 范坚 信 不移 , 培
的、 课程 内容 、 课程教 学手段和过 程等方面都无不渗透 着 丰富的通 识意蕴 。现实 中“ 基 础” 课 的教 学面 临着许 多的 困境
和尴尬 , 若能挖掘“ 基础” 课的通识意蕴 , 将 通识教育的做法 引入到“ 基础” 课 的教学过程 中来 , 则为“ 基础” 课的教学又找
到 了一 条 新 的 出路 。 关键词 : 通识教育 ; “ 基础课“ 教 学; 通 识 意蕴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5 8 8 4( 2 0 1 5 ) 0 6— 0 0 4 5— 0 3
会或论文的形式交上来 , 作为评分依据。总之 , 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借鉴通识教育的实践做法。
其次 , 是 提 高“ 基础” 课 教 学效果 的现实需 要 。当下高 校通用 的《 思想 道德 修养 与法 律 基础 》 教材 由 教育 部社 科 司组 织编 写 , 尽 管 网罗 了众 多此 方 面的专 家学 者 , 但 教材 内容 仍有 不完 善 之处 。单 就整合 性 而言, 从 高校 普遍 开设 的人 文 方面 的公 共课 来看 , 像军 事理 论课 、 大 学生 心理 健康 课 、 就业指 导课 等课 程
近年来 , 一 些 思想 政治 教育 者把 视角 转 向 了通 识 教育 , 希 望 借 助通 识 教 育 这一 人 才 培养 模 式 , 为 思 想 政 治教 育教 学 找到一 条新 的出路 。在 思想 政 治 理论 主干 课 程 当 中 , “ 基础” 课 不 管是 从 教 育 功 能 、 教 育理 念还 是从 课程 教学 目的 、 教 学 内容 、 教学 手段 与过 程等 方面 都无 不渗 透着 丰 富 的通 识意 蕴 。若思 想 政治 理论 教育 与通 识教 育 结合 , 需要 “ 基础” 课 先行 。
“ 基础 ” 课 教学 , 可 极 大地拓 宽教 学思 路 。授课 教 师可 以根 据 自己所 学专业 或 自己的专 长对 “ 基础” 课 教
材 内容进 行新 的挖掘 , 对 于在课 堂 上无法 言 尽 的 内容 , 可 向学校 申请 开设 相应 的选 修课 程 。通识 教育 的 小班 授课 制 , 在现 实 当 中虽 然无 法应 用 到课 堂教 学活 动 中 , 但可 以尝 试在 课 堂实践 和课 外实 践 中进行 分 组学 习 、 讨论 或调 研 。对 于课程 作业 或 考试 , 可 改变传 统 的方式 , 如 让学 生课 外 阅读指 定书 籍 , 以心得 体
教学 方 式是 “ 基础 ” 课 教学 的不 错选 择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2 0 5
作者简 介: 张恒艳 ( 1 9 7 7一) , 女, 陕西旬 阳人 , 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与法制教育研究 。
当代教育理论 与实践
2 0 1 5年第 7卷
2 通识意蕴在“ 基础 ” 课教 学 中的 表 现
第 7卷 第 6期 2 0 1 5年 6月
当 代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Th e or y a n d Pr a c t i c e o f Co n t e mp or a y r E du c a t i o n
VoI . 7 NO. 6
J u n e 2 0 1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