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长城与北边交通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素材(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素材(新人教版选修6)

第五单元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素材秦始皇长城的地理位置秦始皇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延绵万余里。

与春秋战国时赵、燕、秦的北部长城相比,它不仅向东西两侧延伸,而且也向北扩展了不少。

它的东端辽东是指辽河以东的广大地区,据文献记载,秦始皇长城一直延伸至现朝鲜境内平壤某某江北岸。

秦始皇长城大体可分为东、中、西三段。

它的大致走向是:西起临洮〔今某某岷县〕,沿黄河到河套,从高阙〔内蒙狼某某〕起利用赵国长城,沿阴山经河套地区,包括九原、云中、雁门、代郡。

往东接燕国长城。

沿燕山山脉北支,包括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五郡。

再往东延伸到辽东。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长城大部分均是明代长城,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种种原因,秦始皇长城仅存少量遗迹。

与明代长城相比,秦始皇长城的位置在明长城的北边,其东段较明长城向北推移五、六百里左右。

二者是不会重合的。

蒙恬秦代名将。

秦统一六国后,奉秦始皇之命,率兵三十万人击败匈奴贵族,收复某某地〔今河套南部地区〕,并以河为塞,某某筑四十四县,迁国内罪人去居住。

他还负责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并修建自九原抵云阳,全长一千八百里的直道,对防止匈奴侵扰作出重要贡献。

胡亥即帝位后,听信赵高谗言,迫使蒙恬服毒自杀。

汉长城汉朝代秦而立,因经常受到北方匈奴侵扰,从汉文帝汉景帝始,就继续修缮长城。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从公元前121年起前后不到十年,便建成了两千多里的河西长城与秦长城相加,汉长城最西至盐泽,全长一万多公里,是修建长城最多最长的封建王朝。

汉代修筑的墙体虽仍多为夯土堆筑或石块垒砌,但比前代高而厚。

汉武帝改进了长城的结构,有的地方不筑长墙,根据险要地形,修筑列城、城障,用烽火相连。

长城沿线附属设施增多,关城、坞堡、障城、亭燧遍布长城沿线,形成完备严密的梯次型军事指挥系统。

武帝以后,昭帝、宣帝还把屯田制度与长城的防御结合起来,成为长城沿线驻军和边民最重要的后勤保障。

汉代长城已不仅仅是阻挡异族进攻之障碍,它被赋予一个新的使命,成为维护丝绸之路安全的守卫者。

秦始皇直道起点辨正

秦始皇直道起点辨正

秦始皇直道起点辨正∗王子今【摘要】关于秦始皇直道的起点,有不同的意见。

多数学者认为“直道以云阳为起点”,亦有起点为“甘泉宫”、为“咸阳”等不同表述的形式。

这一认识基于秦帝国的交通道路网以“咸阳”为中心的成见。

其实,按照司马迁的记述,直道以“九原”为起点,而以“云阳”“甘泉”为终点,即所谓“除道,道九原,抵云阳”,“为直道,道九原,通甘泉”。

澄清对于秦始皇直道起点的认识,有益于还原交通史的真实,也有益于理解秦帝国交通规划的格局确定。

对于秦代社会的方位意识和方向意识中“北”的地位,也可以因此得到进行深入考察和说明的基本条件。

【期刊名称】《人文杂志》【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9页(P96-104)【关键词】秦始皇;直道;起点;九原;方位;方向【作者】王子今【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33秦始皇直道的开通,是中国古代交通建设历程中最重要的工程记录。

秦直道的开通和应用,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于军事交通的发展历程而言,秦直道也表现出里程碑式的意义。

*王子今:《秦直道的历史文化观照》,《人文杂志》2005年第5期。

关于秦始皇直道的起点,史家曾经发表不同的意见。

多数学者认定“云阳”是秦直道的起点,或说起点为“甘泉宫”或“咸阳”。

这一认识的基础,是秦帝国的交通道路网以“咸阳”为中心的成见。

其实,按照司马迁《史记》的明确记述,直道是以“九原”为起点,而以“云阳”“甘泉”为终点的,即所谓“道九原,抵云阳”,“道九原,通甘泉”。

澄清对于秦始皇直道起点的误识,有益于还原秦交通史的真实,也有益于理解秦帝国交通规划格局的实际意义。

秦代社会的方位意识和方向意识中“北”似有特殊地位,因直道起点的讨论,可以得到就此进行深入考察和说明的基本条件。

史念海发表于1975年的学术论文《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是第一次予秦始皇直道以真正的学术重视,并提出了重要的学术判断,其中若干意见对于秦史、秦交通史、秦代历史地理的研究有重要的学术启示。

交通史视角的秦汉长城考察

交通史视角的秦汉长城考察
汉使光西境内遗迹总长498公里沿途发现秦汉时期的烽燧等遗址及墓葬近6033116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著录的旬邑石门关遗址两女寨遗址黑麻湾烽燧遗址雕灵关遗址转角烽燧遗址土窑烽燧遗址黄陵艾蒿店烽燧遗址五里墩烽燧遗址五里墩东烽燧遗址五里墩西烽燧遗址老芦堡烽燧遗址桂花烽燧遗址兴隆关烽燧遗址富县寨子山烽燧遗址五里铺烽燧遗址志丹白杨树湾烽燧遗址白草湾烽燧遗址柠条湾烽燧遗址杨崖根烽燧遗址安塞堡山烽燧遗址东里畔烽燧遗址贺庄烽燧遗址阳山梁烽燧遗址高山峁烽燧遗址新庄烽燧遗址宋家坬烽燧遗址32415894906934789都保留有显著的痕迹
王 子 今
( 中国人 民大学 国学 院 , 北 京 1 0 0 8 7 2 ) 摘 要 : 长城 是 中国古代 重要 的 军事 防御 工事 , 最初修 筑 , 在 于 阻障在 交通 方 面机动 性 甚 强的 北 方草原 民族 的攻 击 然而 长城 工程 又导致 了新 的交通 条件 的 完备 。 长城 本 身形成 了特 殊的 交通
交通 和长城 的关 系 长城地 区的交通干线 . 在秦汉时期可 以称做北边 道 。北边道 的最初 经营可 以上溯 到战 国时代 《 史记》
和卷 八 八 《 蒙恬 列 传》 都说 , “ 蒙恬 将 三 十万 众 ” , “ 筑 长城” 【 3 l 卷 一 u 。《 淮南 子 . 人 间》 说, “ 因发卒 五 十
万, 使蒙公 、 杨 翁 子将 筑 长城 ” 。 “ 巾 内地 . 挽 车而 饷之 ” [ 4 1 。所 谓 “ 三十 万” “ 五 万” 者. 仅指 “ 卒” 而言 . . 长城 j 程 中作 为“ 徒” 的筑 城人 员更 不在 少数 . .张维
卷 一一o《 匈奴 列传》 记载: “ 秦有 陇西 、 北地 、 上郡 , 筑 长城 以拒胡 而赵武灵王亦 变俗胡服 , 习骑射 . 北 破林

秦直道

秦直道

对汉的作用
• 秦朝灭亡以后,直道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汉初年,匈奴贵族势 力曾两度试图进犯关中,其中一次入萧关,直抵雍县和甘泉。既然匈 奴奴隶主有意窥伺甘泉,为什么不从九原直接南下,却要远远绕道六 盘山下?在子午岭的东西,分别是洛河河谷和马莲河河谷。游牧民族 南下侵犯中原地区,一般都是取道河谷。而当时洛河河谷和马莲河河 谷都没有受到骚扰,这又是什么原因?推究其实际情况,正是子午岭 上增添了一条直道,使得匈奴贵族不能不有所顾虑。他们虽然暂时控 制了河南地,也不敢长期盘踞。当时匈奴左贤王曾一度占据阴山和河 套地区,但不久又复撤走,就是这个缘故。汉武帝“自泰山复东至海 上,至碣石,自辽西历北边九原,归于甘泉” ,所走的正是直道。 这次巡幸,司马迁曾经随行,故而能将直道的起讫地点明确记载下来, 并说“行观蒙恬所为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 西汉时期不仅积极利用秦时所修的直道防御匈奴南犯,而且对于直道 的维护也曾有所着力。据《汉书》记载,当时在北地郡新增了直路县 和除道县,这两县正分别设在子午岭段直道的南北两端,显然是为了 加强对直道的控制。
历史作用
• • 秦直道是中国劳动人民在距今2200年前,用落后的生产工具,沿着山岭和沙漠草原修 筑出的长达700余公里、宽50米左右的车马大道。而且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完成了选线、 改线、施工、建筑驿站、邮亭等任务,其速度之快,工程之艰巨,在中国乃至世界筑 路史上可谓奇迹!直道修成以后,除在军事上收到威慑的效果以外,对于南北政令统 一、经济开发和文化交流,也起到极为有益的作用。 据《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一书中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一文称,1973年 至1974年对内蒙古奈曼旗沙巴营子古城进行清理发掘时,发现刻有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的诏书铭文陶量器残片,字体系秦隶。内蒙古赤峰市蜘蛛山遗址也出土有印着秦始皇 统一度量衡诏书的陶量器、衡器,赤峰寺三眼井和敖汉旗老虎山出土有秦代铁权,重 量在30公斤以上,三眼井铁权并有秦始皇诏书铸文。证明秦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的 政策,通过秦直道,也强力推行于秦长城沿边的郡县。 秦汉强力推行移民实边政策,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三十六年(前211)大规模 向无定河以北移民。汉元朔二年(前127),元狩四年(前119)、五年(前118),始 元二年(前85)亦先后四次在朔方实行军屯、民屯。秦和西汉推行这些移民实边措施, 都是以咸阳、长安通往上郡的直道、驰道为依托。军屯、民屯之后,使得本以“畜牧 为天下饶”的长城内外地区,却以“饶谷”、“多畜”并称。即由原来的畜牧区,变 成了半农半牧区。当时上郡人口达六十多万,比发达的汉中郡还要多。隋唐时的抚宁 县,由于谷粟产量日增,“厥宜粟,米汁如脂”,因之,到宋以后改称“米脂县”。 1952年以来,陕北的绥德、米脂、榆林等地,出土汉代画像石五百余块,刻有“牛耕 图”、“谷物图”、“放牧图”、“拾粪图”以及“杂技图”、“击剑图”等等。这 些内容与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南阳和山东等地出土的画像石极为相似。联系到汉武 帝元狩四年(前119),关东贫民徙北地、西河、上郡数十万人口的历史记载,道路交 通为移民创造了条件,内地人民移居朔北随之带去的先进生产工具、技术,以及意识 形态和文化生活方面的东西,随移民传播,最后活跃于画面,也就很自然了。

【读通鉴】秦始皇的驰道、直道、甬道、复道、阁道,都是什么道?

【读通鉴】秦始皇的驰道、直道、甬道、复道、阁道,都是什么道?

【读通鉴】秦始皇的驰道、直道、甬道、复道、阁道,都是什么道?以前读史,当故事看,以为都明白了,这次读得相对认真一些,突然发现,许多以为自己明白的东西,全不清楚,比如,驰道是什么?直道是什么?复道、阁道、甬道是什么?这些可不是空洞的概念,它们在历史上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哩。

先看几个例子:前220年,兴造甘泉宫(陕西省淳化县西北)前殿,修筑甬道连接咸阳,又以咸阳为中心筑驰道通往全国各地。

前212年,派蒙恬自云阳(陕西省淳化县)到九原(内蒙古包头),修筑直道,开山填谷,凡一千八百里,兴筑多年,不能完成。

修建阿房宫,其前殿(就是以前说过宽690米那个大殿)周围用木板搭起阁道,从阿房宫直抵南山(秦岭,两地航空距离四十公里)。

再筑复道,从阿房宫向北,渡过渭水,直达咸阳。

说说驰道秦朝交通建设最具时代特色的成就,是修建驰道。

【大秦驰道】西汉人贾山记述: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一句一句看哈。

广五十步。

一步是六尺,一尺二十三厘米,就是说,路面的宽度达到69米,这可不是一般的宽啊,跟长安街有一拼,并行十二台卡车,一点问题没有。

三丈而树。

应指在驰道的中间,以树木隔出三丈宽(6.9米)的路面,这是专供皇上行车的御道,其他人、车不能使用。

厚筑其外。

指路基的构筑务必要求坚实,高于两侧,利于排水。

隐以金椎。

此处“隐”,应通“稳”,意思是说路面全部用金属工具夯击,形成硬面大道。

树以青松。

指道旁行道树主要选用松树。

驰,是快速行进的意思,驰道,就是当时的高速公路,路面划分为三条,是最早的具有分隔带的多车道道路(皇帝的专道一,两边各一,故三条)。

秦时,以咸阳为中心,全部由如此宽阔的大路向全国辐射,交通网络已经非常发达。

如此浩繁的工程,谁来主抓呢?李斯在狱中向秦二世上书自陈,历数功绩有七项,其中第六项就是“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

可见这一交通建设工程是由丞相这样的高级官僚主持规划施工的,建设驰道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在炫耀始皇帝的“得意”,呵呵。

秦朝驰道地图

秦朝驰道地图

秦朝驰道地图公元前220年,秦始皇27年。

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上,过回中。

在渭南开始建造信宫。

后更名信宫为极庙。

象天机,意思是“天之极”。

估计用途是家庙或祭祀。

同年,治驰道。

开始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把秦故地和原六国境内的旧道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建。

秦统)(一后,国家的动员力空前强大,驰道得以在几年内迅速建成。

据《汉书》记载,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比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

”秦较为著名的驰道有九条,其中有通上郡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今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通东南的武关道,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秦栈道),通今宁夏,甘肃的西方道,通九原郡的直道(秦直道),从今南京到今秦皇岛的滨海道等。

驰道宽50步(合今6.9米)。

约隔三丈(合今7米)载一颗树,用来计算道路的里程。

驰道两边根据当地情况,种植杨,柳,槐,榆等树。

驰道的路基加厚,呈“龟背形”,形成一个缓坡,有利于排水。

驰道的整体设计,路线勘查,科学严谨,施工严格。

驰道宽阔平坦,在上面驾车,纵马速度很快。

汉代人记录在驰道上驾车半日可以飞驰两百里以上。

驰道的施工异常严格,修筑得非常坚固。

这些道路在魏晋南北朝后期,距驰道修成600-700年后,很大一部份仍可以维持通行。

秦驰道的工程质量令我们今人汗颜。

驰道的修建,不仅有利于武装部队的快速调动,更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使相异的差距日益缩小。

可以想象一下,在二千二百年前的秦驰道上,官车和邮驿往来飞驰,民间商队络绎不绝,景象何等壮观,正可谓“条条大路通咸阳。

”秦驰道应是秦帝国的主要交通框架,类似于今天的国道。

在秦道路中,除驰道外,还有五尺道,新道等多种名称,估计应是连接驰道的各省级道路。

秦帝国除发展道路交通外,在水运上也很有建树。

秦始皇执政期内曾开凿连接湘江和漓江的灵渠运河。

灵渠运河的设计施工者是史禄,官职是郡监御史。

史禄是地方检察官,居然设计出灵渠,这一时过二千年仍感觉是惊人创意的工程。

浅析包头秦汉古城的边疆意义

浅析包头秦汉古城的边疆意义

浅析包头秦汉古城的边疆意义作者:董勇军王英泽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34期秦汉时期,中原王朝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主要是来自北方地区的匈奴族。

因此,秦汉王朝继承了战国时期的做法,一方面在北方边境地区修建长城,另一方面在长城沿线设立一批军事性质较强的城市。

秦汉时期的古城,大部分位于秦汉长城沿线内侧,主要分布在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在包头地域内沿长城内侧修建的大大小小的城池比比皆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包头境内的秦汉古城经过考古工作者多年辛勤的工作,在包头境内已发现的秦汉长城沿线的古城(不包括与长城相关的障城)共有9座:麻池古城⑴、孟家梁古城、古城湾古城、梅令山古城⑸、石家碾房古城、城梁古城、冯湾古城、下城湾古城、东老藏古城。

包头的古城从平面形制上可分为长方形、方形、吕字形、曲尺形四种。

长方形的有:梅令山古城、下城湾古城。

方形的有:古城湾古城、孟家梁古城、石家碾房古城、冯湾古城、东老藏古城。

吕字形的有:麻池古城。

曲尺形的有:城梁古城。

从地位和面积上可分为三类:长宽在600米以上的,有麻池古城、古城湾古城、城梁古城东城,属县一级城址。

长宽在300米以上的,有梅令山古城、石家碾房古城、孟家梁古城、城湾古城西城、下城湾古城,属比县低一级的城址。

长宽在150米以上的,有冯湾古城、东老藏古城,属障城一类的城址。

二、秦汉王朝拓边置郡巩固北部边疆秦汉政府巩固边境,防御匈奴及其他游牧民族南下的主要措施:一是修筑长城;二是在长城沿线地带设郡建县,建筑边城。

与上述措施配套的是在长城沿线建筑障城、烽燧、亭塞等。

秦汉长城可谓一个特大型的城池,将其他边城包围其内,对它们起到保卫作用。

长城变动,沿线的边城也跟着变动,长城修到哪里,边城就筑到哪里。

长城与边城相辅相成,共同形成北部防线。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

”“亭障”即长城。

《史记·蒙恬列传》载: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乃使蒙恬三十万众,北逐匈戎狄,收河南筑长城……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

秦汉北边交通格局与九原的地位

秦汉北边交通格局与九原的地位

秦汉“北边”交通格局与九原的地位王子今内容摘要:秦汉时期,‚北边‛是重要的政治地理、军事地理、民族地理和经济地理概念,也是重要的交通地理概念。

由于在与匈奴长期战争中意义显著,‚北边‛交通成为当时全国交通结构建设的重心。

而九原作为重要枢纽的作用,治秦汉史者及关心九原地方历史文化的朋友不可以忽视。

作者简介:王子今,1950年12月生于哈尔滨。

西北大学考古专业77级毕业。

1984年12月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兼职教授、内蒙古大学客座教授。

出版《秦汉交通史稿》、《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秦汉区域文化研究》、《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秦汉社会史论考》、《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秦汉史:帝国的成立》、《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秦汉闻人肖像》、《秦汉文化风景》等学术著作3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526篇,发表其他学术文章260篇。

秦直道九原“度河”方式探讨王子今刘华祝内容摘要:秦直道通过黄河的方式,尚缺乏直接的资料可以说明。

以交通史的视角考察秦的桥梁建造技术,可以推知当时应当已经有黄河浮桥沟通南北,而使得九原与云阳实现高效率的交通连接。

汉武帝诏称卫青‚梁北河‛,这一记录在交通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明当时北边因军事需要‚度河‛,已经有常设的梁桥以为便捷的条件。

即使卫青‚梁北河‛如一些学者判断,确实在朔方地区,那么,有理由推想,九原服务于直道的河桥营造,应体现更典型的国家级交通设施的标准。

王莽时代更改地名,五原郡五原县改称‚填河亭‛,也有可能与‚度河‛方式有关。

作者简介:刘华祝,1974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现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香港珠海学院讲座教授。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古汉语,古代文化史,社会史等;汉代皇帝的个案研究,古代文化史,社会史诸问题研究。

九原:秦汉时期的北边军政重镇孙家洲内容摘要:九原——五原郡,在秦汉时期,一直是中原秦汉王朝与匈奴政权集中角力之地。

中国长城修建史

中国长城修建史

中国长城修建史
中国长城修建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但真正大规模修建长城始于秦代。

以下是中国长城修建史的主要阶段:
1.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的早期时期,一些列国为了争夺领土和防御外敌,开始修建一些边防工事。

这些边防工事后来逐渐发展成了长城的雏形。

2.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他下令将之前各国修建的边防工事连接起来,形成了长城的第一部分。

秦长城大部分位于今天的陕西、山西和河北等地,在修建过程中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成为世界奇迹之一。

3. 汉朝:汉朝时期,长城修建进一步扩展。

汉武帝下令修建长城,以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

修建的长城几经变迁,成为北方重要的防线。

4. 北魏、隋朝和唐朝:隋朝和唐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威胁,长城得到进一步修建和加强。

唐长城改名为“万里长城”,在此期间,长城的规模扩大并得到了巩固。

5. 金朝、元朝和明朝:金朝、元朝和明朝时期,长城经历了多次修缮和扩建。

这些朝代都致力于加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防御,修建了一些独特的部分,如砖石建筑和军事设施。

6. 清朝:清朝时期,中国长城止步不前,主要集中在维护和维修方面。

清朝后期,由于火器的发展,长城在军事防御上逐渐
失去了它的作用。

总而言之,中国长城修建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多个朝代的修建和重建,其中最著名且规模最大的是秦代修建的长城,它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中华文明》第5集-长城内外

《中华文明》第5集-长城内外

中华文明解说词——秦汉(长城内外)五、长城内外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成为千古一帝。

到汉武帝时代,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

在大一统的国家里,各民族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共同造就了秦汉大一统文明,其辉煌的成就,一直是东方文明的骄傲。

长城内外秦人的祖先居住在权丘,位于今天甘肃省和陕西省的交界处。

后来秦将都城迁移到雍城,即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秦是在西部偏远地区成长壮大起来的。

春秋时期,东方的诸侯们认为秦是不懂礼乐教化的戎狄,实际上并非如此。

伴随着对周人礼乐文明的向往,秦人的宗庙里也悬挂着大型的青铜礼乐器。

雍城秦公一号大墓是目前所知的春秋时期最大型的墓葬。

大墓中出土的石罄铭文记载,他们是黄帝的后代,属于华夏族。

秦国真正强大起来是在秦孝公任命卫鞅变法后,这一年是公元前356年。

卫鞅在秦国实行变法后,贵族们世袭的特权被废除了,所有的赏罚都是以军功来决定的,极大地鼓舞了想建功立业的平民百姓。

以重农的政策来发展国家经济也是卫鞅变法的根本思想之一。

秦律中规定,损坏借用的公物是要按价赔偿的,唯独借用的铁农具因破旧不堪无法使用时,只需要写出书面报告即可免除赔偿。

在秦公一号大墓中就出土有多件铁铲和铁削,说明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秦国的农民就在使用铁农具。

鼓励农民垦荒耕种,使得秦的粮食总产量与人口迅速增长。

由于粮食富足,秦国在全国各地到处设置粮仓,首都咸阳的一个粮仓就可装十万石粮食,相当于300多万公斤。

秦孝公把商地的15个邑封给了卫鞅,它位于今天陕西省丹凤县,从此卫鞅又叫商鞅。

至今这些厚厚的夯土层中还能见到带“商”字的瓦当。

在卫鞅的主持下,秦国将国都迁移到了咸阳,咸阳城建在关中平原中心地带的黄土台塬上,前有泾水与渭水的交汇,背依大片沃野良田,最终成为统一后的中国封建王朝第一座都城。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为战国群雄中最为强大的国家,秦国的军队更是英勇无敌,威震四方。

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 秦直道考古与保护

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 秦直道考古与保护

63FEATURE文 图/肖健一张小涓特别策划FEATURE秦直道考古与保护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是始皇帝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开始修建的一条从林光宫(汉甘泉宫,在今陕西淳化铁王镇)直达九原郡(包头南郊麻池古城)的南北通道。

《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三十七年)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行,遂从井陉抵九原。

……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

尽管有“道未就”、胡亥治直道的记载,但至少在秦代直道是可以行走的。

司马迁行经秦直道后感慨万千,“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见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司马迁说秦直道“千八百里”,约合今天750公里。

经考古调查,山区直道路面一般宽10—30米,部分路段宽40—50米,较平处最宽60米。

与常规道路沿河谷选线不同,秦直道的设计者巧妙地陕西富县秦直道线路陕西富县水磨坪秦直道6364特别策划F E A T U RE利用了陕甘交界处的子午岭,以及陕北、陇东及内蒙古南部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形地貌,建成了中国古代唯一沿山脊和高地选线的国家级交通大道,堪称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

2006年5月,秦直道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起点位置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以及《史记·蒙恬列传》“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两条记载,我们知道秦直道的两终端一个是九原郡,另外一个是云阳或甘泉。

尽管有人以“道九原”为依据提出直道的起点是九原,就是目前大家公认的包头南郊的麻池古城,但是从秦汉时期的行政中心、防御对象来考虑,起点在云阳或甘泉,即行政中心附近比较合理。

《史记》里说“抵云阳”,又说“直抵甘泉”,那么秦直道的起点到底是在云阳还是甘泉?云阳、甘泉是不是一个地方?如果不是,秦汉时期云阳、甘泉又各在哪里?关于“甘泉”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

两汉河北地区的交通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两汉河北地区的交通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两汉河北地区的交通及其对城市的影响王文涛【摘要】汉代河北陆路交通发这,南部以邯郸为中心,有纵贯南北和横穿东西的三条道路:北通燕、涿,至辽西碣石;经中山国西北部至代;东西方向的道路,连接今山东和山西。

北部交通道路随着长城防御系统的建立和完备而发展起来。

由于黄河在河北泛滥和平原地势低洼、湖泊遍布,河北平原东部和中部虽有南北纵贯的陆路交通,但偏僻难行。

河北平原水路交通的发展,以东汉末年曹操开凿白沟渠、利漕渠、白马渠、平虏渠、泉州渠、新河等运河为转折点,这些运河工程奠定了后来南北大运河的基础。

与交通路网的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汉代河北郡国的设置由西向东递减,城市南密北疏。

%The land route transportation of Hebei in the Han Dynasty is very well-developed. In the south, Handan is the center, in which there are three roads through north and south, across west and east. To the north, it could reach Yan, Zhuo and Jieshi of Liaoxi; from the north-west of Zhongshan, it could reach Dai. The roads from east to west connect today' s Shandong with Shanxi. The northern roads for transportation develop rapidly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defensive systems of the Great Wall. Because of the overflow of the Yellow River in Hebei and low-lying of the plain and a mass of lakes, though there were many land routes through north and south in the east and middle part of Hebei Plain, it is hard to go past. The digging of Bai Channel, Licao Channel, Bairna Channel, Pinglu Channel, Quanzhou Channel, and Xinhe Channel by Caocao at the en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marks the turning poi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route of Hebei Plain. Thesechannel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North-South Grand Canal. To conform to the distribution of traffic network and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etting up of counties in Hebei in the Han Dynasty decreases by degrees from west to east and there are more cities in the south than in the north.【期刊名称】《南都学坛》【年(卷),期】2011(031)006【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汉代;河北;交通;城市【作者】王文涛【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34秦王朝统一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大“治驰道”[1](卷六《秦始皇本纪》,P252)。

高考地理专题知识:长城相关的地理问题大全

高考地理专题知识:长城相关的地理问题大全

高考地理专题知识:长城相关的地理问题大全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其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甘肃等15个省区市。

历代长城的位置、走向和修筑均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而长城在自然地理上的作用表现也举足轻重。

历代长城位置走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各个时代长城的修筑情况来看,长城的位置、走向、城墙形式与长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关联十分紧密。

历代长城都是将肥沃的土地、充沛的河流围括在国土之中,将水草丰美的地区、水源、绿洲和牧场等控制起来,这样既可以发展成为自己的屯田区,又使得敌人在这些区域难以生存。

在山地地貌的情况下,长城内侧尽量选择坡度相对较缓的地段,而长城外侧则尽量选择沟谷纵横的险峻高坡,以构成易守难攻的防敌屏障。

秦长城边界及走向与自然地理的关系秦始皇修建的长城西起岷山临洮县,向东跨过辽阳市,直至鸭绿江边。

在甘肃境内基本是维修和连接了秦昭王长城。

秦长城在西北地区的修筑基本是沿着渭水、径水流域的北侧,依山岭走势,其目标是将渭水、泾水控制在长城的内侧,而在宁夏固原县和内蒙古包头市境内多半修筑在山峦北坡。

因坡取势的同时,长城多途经交通要塞,为加强防守,曾设障碍物。

总之,秦长城是沿着地形地貌此起彼伏,或在河谷之间穿梭,或在山脊上蜿蜒,曲折前进。

图1.1-1 秦长城分布示意图汉长城边界及走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汉代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匈奴的防范,将烽隧和城障修筑在更边远的地区。

西汉将长城修筑到了大漠以北,最西端已经进入了新疆的罗布泊地区。

同时,汉代长城把甘肃河西走廊的大片绿洲纳入了长城内侧。

在甘肃额济纳河下游三角洲地区的东、西两侧,分布着大量的汉代城障和烽隧,而北部则利用居延海、素嘎淖尔、嘎顺淖尔形成天然屏障,南部则通过建造肩水都尉将额济纳河的绿洲全部包围起来。

可见,汉代长城在西北大漠地区的修筑采取了尽可能地控制戈壁中的绿洲、水草地带,从而断绝匈奴生存依赖的策略。

两汉交通驰道的进一步开拓与交通制度的形成

两汉交通驰道的进一步开拓与交通制度的形成

两汉交通驰道的进一步开拓与交通制度的形成两汉驰道的进一步开辟与交通制度的形成_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东北亚早期交通的进一步开辟,是对应于夏、商、周(含燕秦、)三代,辽河流域更早期部族方国间“方国交通”的奠基时期。

其开头的重要标记,是从二十七年(前220)统一全国伊始,即与开边郡、修障塞并行实施的“治驰道”工程。

《》追述:“(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

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

”[140]其“东穷燕齐”,当包括今辽海地区的燕地东北诸郡。

又东汉时作《东京赋》,记有“经途九轨,城隅九雉”。

其虽然记述的为都城之制,但解释两汉继承秦以前旧制,对“途”(道路定制)已有明确规范。

从《汉书》等的简略记载看,时所谓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证实开“驰道”,在东北方,已达今辽海、渝关(今)内外;而北方,已达“”、“云中”。

前者东北亚地区秦代驰道的开设,因为古代交通地理的特别性,往往世代沿袭而设,并较少有遗物遗存,所以很难把“秦驰道”与汉魏及后代交通史迹在史迹遗存的时代上明确分开,但二者时代连接却史有明证。

此证于前节秦时东巡:发觉在辽东沈、抚间浑河沈阳上伯官屯附近的“青桩地”李石寨有秦“相邦”的铜矛,这应为燕秦于辽东却胡“戍边道”上的重要遗存。

由于“上伯官屯东青桩子古城”,应即燕秦汉辽东之“中部都尉”,而在辽西沧海“道”上的“”遗址,已经有发觉。

秦始皇的时代,从“五原”至“云中”之“驰道”的“堑山湮谷”,也已经为近年陕西富县等第三次全国普查的重要发觉所证明。

近年考古发觉,已经把“秦驰道”的陕西富县段长125公里的典型路段昭揭于世。

其“中央区揭露出道路总长71米。

路面车辙均呈发射状分布。

……为了加强路面强度,一些辙梁上还铺垫有经过加工的礓石碎块。

不少辙梁上还残存累死马、牛的蹄印,以及用金属工具铲挖的痕迹。

……当初的车轮距离有1.1米、1.3米和1.4米三种”[141]。

秦朝的交通发展

秦朝的交通发展

秦朝的交通发展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秦朝时期,交通运输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发展,为中国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机遇。

1. 道路建设秦朝时期,统一了六国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交通条件。

他下令修建了一条横贯中国北方的长城,这不仅是为了防御外敌,也为了方便军队和人民的出行。

此外,秦始皇还修建了一条东西向的主干道——秦汉大驿道,它连接了许多重要的城市和行政中心,成为了日后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2. 水陆交通在秦朝,水陆交通得到了大力发展。

秦始皇下令修建了灵渠,将巴蜀地区与中原地区连接起来,大大缩短了水路运输的时间和成本。

此外,灵渠还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供水系统,为军队和民众提供了水源。

在交通发展方面,秦朝还开展了许多运河和航道的修建工作,使水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

3. 驿站系统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交通,建立了一套高效的驿站系统。

驿站沿着主干道定期设立,为传递情报、运送货物和人员提供了方便。

这些驿站为行人和马车提供了驻足和换马的地方,让人们能够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4. 马车濮阳轮秦朝时期,濮阳轮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

它是一种由四只马拉动的大型四轮车,可用于军事运输、贵重物品的运输以及高官显贵的出行。

濮阳轮在秦朝的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统一六国后加强中央集权的象征之一。

5. 通航和船舶建设秦朝时期,船舶建设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秦始皇下令修建了许多大型船坞和码头,为船只提供了停靠和维修的地方。

此外,他还大力发展渔业,培育了大量的渔民和船工,为海上贸易和渔业带来了繁荣。

秦朝还广泛使用皮艇和竹筏等原始船只,以适应不同地理环境和水利条件。

总结:在秦朝的统治下,交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道路、水陆交通、驿站系统、马车濮阳轮和船舶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大力改善和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秦朝的交通发展为后来的历史时期奠定了基础,并对中国交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汉时期的长城

秦汉时期的长城

秦汉时期的长城一提起中国的万里长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秦始皇。

万里长城之名始于秦始皇,秦始皇也确实修筑了我国的第一条万里长城,这是有史可查的。

我国的汉代,地域辽阔,且立国时间长。

有汉一代,除了复修秦长城以外,还在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后,修筑了河西长城,长达2000余里。

如果把汉代所修长城连接起来,总长度将超过1万公里,所以,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

(l)秦始皇与第一条万里长城战国后期,秦国势力日益强盛,志在削平东方六国。

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军先后消灭了韩、赵、魏、燕、楚各国。

到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军开进了战国末期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的都城临淄,最终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王朝。

统一之后的秦朝,疆域辽阔,东到渤海、黄海、东海,西到甘肃,南至两广,北到河北、内蒙交界一带。

为了保护已经取得的胜利成果,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革故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社会的发展。

但是,在秦朝的西部和北部居住着匈奴、东胡等民族。

尤其是匈奴,势力较强,他们逐水草而居,以游牧为业,常常游骑南下侵扰秦境,对秦朝北部国防的安全和人民的生活安定构成了极大威胁。

因此,抗击匈奴、修筑长城以阻挡匈奴的南侵,是摆在秦始皇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秦始皇在北击匈奴之后,便开始了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伟大事业。

据《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以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这一横贯秦帝国北部边境的长城,主要是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方边地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缮、连缀和增广而成。

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匈奴南下侵扰,这是非常明确的。

因为在秦始皇大力修筑北部长城的同时,却在拆除内地原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

这些长城的一部分,对这个庞大的封建帝国来说,已经构成了障碍。

万里长城的历史典故

万里长城的历史典故

万里长城的历史典故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建筑工程。

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候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

下面一起看看万里长城的历史典故吧!“万里长城”的名称,始于秦朝。

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派蒙恬伐匈奴开始,到始皇死后,秦二世赐蒙恬、扶苏死的时候(前210年)为止,共用5年时间筑成。

据史籍记载,秦统一六国后,始皇派蒙恬将军带30 万人,北伐匈奴。

蒙恬斥逐匈奴后,以黄河以南土地为44县,筑长城,利用地形,沿黄河、阴山设立屏障要塞,北面和东面沿赵、燕的旧长城,西面利用秦昭王的旧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南部洮河边),东到辽东,绵延万余里。

这条秦长城,在今天的长城以北很远的地方。

秦长城是用夯土的办法筑成的。

从现在临洮北边秦长城遗址可以看出:最下一层是生土,土上有一层压得非常坚实的黄土,黄土上筑起有夯土层的城墙,夯土层为黄色粘土夹碎石。

这虽是早期的夯筑办法,却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汉代因北方匈奴经常入侵,从汉文帝汉景帝开始,就继续修缮秦长城。

最后修成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经龟兹、车师(均在今新疆境内),居延(今内蒙境内),直到黑龙江北岸,全长近2万里的长城,城堡相连,烽火相望,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从南北朝到元代,中间有很多王朝都修过长城,但规模都不如秦汉时代。

明朝建立以后,原来的统治者元蒙贵族逃回蒙古,不断南下骚扰掠夺,东北又有女真族兴起,所以明王朝十分重视北方防务。

明朝200多年中差不多一直没有停止过长城的修筑和巩固长城的防务。

最后修成全长12700余里,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的长城,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长城。

明长城的特点是;在重要的关隘地方,特别是在居庸关、山海关、雁门关一带修筑了好几重城墙,多的达到二十几重。

并在长城南北筑了许多城堡、烟墩(烽火台),用来瞭望敌情,传递警报。

中国历史地理 交通

中国历史地理 交通

第三讲:古代交通第一节北京与周围地区交通1向各地主要通道:沿太行山前山麓地带的南北大道: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安阳华北通向东北的三关:古北口(北京密云县)、喜峰口(河北迁西县)、山海关(秦皇岛市)。

华北通向内蒙、山西的主要太行关口:居庸关(北京昌平区)、紫荆关(河北易县,拒马河)、倒马关(河北唐县,唐河)、井陉(河北井陉县)。

(地图上看是从上到下)2冲积扇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

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冲积扇顶端物质粗大,中部土质较细,土壤肥沃,地下水位适中,底部扇缘地带地下水位高,盐碱化严重(虹吸效应)。

3太行山东麓关口太行山东麓存在冲积扇群,众多关口的形成:河流切穿太行山。

形成山口。

也就形成了关口。

主要关口:居庸关(北京昌平区)紫荆关(河北易县,拒马河)倒马关(河北唐县,唐河)井陉(河北井陉县)。

(即通向内蒙,山西的主要关口,都是河流切穿太行山。

)4安史之乱与河北地形:安史之乱的进程与太行山东麓有关。

最初,常山郡郡太守颜杲卿抵抗。

把守井陉关关口(山的西侧是娘子关)。

贼军绕行长驱直下洛阳,被高仙芝,封常清阻挡在潼关,久攻不克。

后因为唐玄宗听信谗言,杀高仙芝,换将哥舒翰,用相同办法守关。

安禄山很囧杨国忠进谗言,哥舒翰出战,败。

潼关丢,长安沦陷。

玄宗入蜀肃宗继位。

Remark: 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平山县,十分接近井陉关)表达面对华北的决心。

其实选址很有讲究,一旦遇到国民党军队骚扰就可顺着井陉关退回太行山深处,与主力部队会合。

明朝在关键的黄土高原等地,面对蒙古武装力量修筑长城。

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口。

平型关是明长城关口:此地八路军和晋军一起打击了日本的辎重。

5内长城内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外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关(自东向西)6土木堡之变:居庸关:土木堡事件。

明英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汉长城与北边交通■王子今在秦汉长城的防务体系中,交通道路对于北边军事局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秦汉帝国致力于却敌开边的决策者对此无不给予特别的重视。

出于战争的需要,北边交通系统具有更完备的结构,不仅有与长城并行横亘万里的主要干线,也包括出塞道路和与内地联系的许多条大道,以及保证北边新经济区正常生产与流通的疏密相间的道路网。

一些前辈学者研究秦汉主要交通道路的分布与规模,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然而往往过于强调咸阳和长安作为全国交通网的中心地位,将全国交通都归入自咸阳或长安向远方辐射这样的定式,忽视了北边交通道路。

本文主要就长城防务体系中北边交通的形式、规模及作用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秦汉长城研究的深入开展。

一、长城防务与北边道的经营北边道的最初经营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

《史记·匈奴列传》: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而置云中、雁门、代郡,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

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当是之时,冠带之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

且以当三国北边防线中部,也是创建较早、地段最长的赵长城为例,据《史记·赵世家》:赵肃侯十七年,围魏黄,不克。

筑长城。

《正义》:刘伯庄云:“盖从云中以北至代。

”按:又疑此长城在漳水之北,赵南界。

而赵武灵王十九年,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

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

”。

可见肃侯所筑长城确在赵南界。

虽然早年赵襄子也曾并戎取代以攘诸胡,但赵北境得以巩固是在赵武灵王时。

赵武灵王行胡服骑射曾申明己志曰: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大约基本上如愿以偿,于是在二十七年传国,立子子何以为王,而自号为主父。

正如《史记·匈奴列传》记述,在赵武灵王时代,赵国北境营筑长城。

此后在李牧驻守代郡、雁门时,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1)。

赵长城防务已较为完备,事当赵孝成王时。

据《史记·赵世家》记述,赵惠文王元年,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

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

起灵寿,北地方从,代道大通。

还归,行赏。

数年之间,赵国实际最高执政者竟频繁往复在北边活动,所谓北地方从,代道大通者,说明当时赵长城防区已开通条件良好的交通道路。

赵武灵王策划从云中、九原南袭秦,说明这条道路的通行条件可能已较赵从南路击秦更为便利。

可见,长城最初发挥防卫作用的同时,北边道路也已初步开通。

秦统一后,将原有燕、赵、秦的长城连贯为一,在全国征调劳力,开始进行规模宏大的长城工程。

《史记·六国年表》:秦始皇三十三年,筑长城河上,蒙恬将三十万。

《史记·蒙恬列传》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

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暴师于外十余年。

筑城工程仅河上一段,就用卒三十万。

司马迁亲自考察这一段长城后曾感叹说: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

《淮南子·人间》:因发卒五十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长城,西属流沙,北击辽水,东结朝鲜。

中国内地,挽车而饷之。

所谓三十万、五十万者,仅指卒而言。

《史记·六国年表》:谪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

《史记·秦始皇本纪》:史官非秦纪皆烧之,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集解》引如淳曰:《律说》:“论决为髡钳,输边筑长城,昼日伺寇虏,夜暮筑长城。

”可见当时作为徒的筑城人员更不在少数。

张维华在《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中估计,长城工程劳役用工总在伍士兵及戍卒与罪谪计之,当不下数百万人。

姑且不考虑施工时木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以及工程来人员往的需要,中国内地挽车而饷之的施工人员口粮,以100万人计,每年至少需3000万石以上。

(2)据秦汉运输车辆装载粮食的一般定额每车二十五斛(3)计算,仅转运这些粮食,每年就需要运输车辆120万辆次。

施工人员分布长城沿线,连绵数千里,输运给养保证施工必然要求沿线交通道路的畅通。

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也必然要以交通道路作为辅助结构。

自春秋晚期起,车战作为主要作战方式走向衰落,但在秦汉之际,兵车在战争中仍发挥一定的作用。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军阵表现为以兵车为主,步骑为辅的形式。

秦末及汉匈战争中仍有车战。

《史记·陈涉世家》:起义军攻陈时,有车六七百乘,周文至关,有车千乘。

《史记·孝文本纪》载,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边为寇,文帝车千乘,骑卒十万,往击匈奴。

直到汉武帝时代,卫青、霍去病与匈奴战塞北,曾令武刚车自环为营(4)。

李陵于匈奴围中,亦曾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5)。

秦汉之际,长城沿线巡边防卫以及出击,都当有兵车队列,大队兵车的通行必然要求交通道路的平整和畅通。

秦汉长城防御体系由北边道连贯为一体。

史书中可以看到中央政府派员沿这条道路巡行北部边防的记载。

例如,汉武帝后元二年左将军上官桀巡行北边(6);新莽始建国三年遣尚书大夫赵并使劳北边;天凤元年谏大夫如普行边兵(7),等等。

史籍中关于秦汉时代北边道路通行状况的最明确的说明,莫过于关于帝王亲自循北边巡行的记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边回中。

陇西郡正在当时长城线西端,而所谓鸡头山,《正义》引《括地志》:《后汉书·隗嚣传》云:“王莽塞鸡头。

”即此也。

可见也是著名要塞。

秦始皇三十二年,东临勃海边,刻碣石门,又巡北边,从上郡入,大致经行了北边道路的大段。

秦始皇三十七年,出巡途中病故沙丘平台,李斯、赵高秘不发丧,棺载==车中,从井陉抵九原而后归,并不急于回归咸阳控制统治中枢,特意绕行北边,说明这次出巡的既定路线是巡行北边后由直道返回咸阳的,完全循行秦始皇生前规划的路线,意在稳定政局,有计划有步骤地除去公子扶苏等人,充分表现出李斯、赵高等缜密的谋略。

汉高祖平叛曾亲赴平城,致受白登之围,平城亦地当北边道上。

汉武帝元鼎五年,曾由雍至陇西,西登崆峒(8),元封元年,武帝行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巡察了北边道西段。

同年,又北至碣石,自辽西历北边九原归于甘泉,巡察了北边道东段及中段。

元封四年,武帝通回中道,北出萧关,历独鹿、鸣泽,自代而还(9)。

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说: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可能也是跟随汉武帝出行的经历。

帝王出巡,常常随行大队车骑,如《后汉书·舆服志》所谓:乘舆六驾,属车八十一乘,备千乘万骑。

秦始皇、汉武帝皆曾巡行北边,北边道自当有可适应帝王乘舆通过的规模。

皇帝出行,郡国皆豫治道(10)。

《盐铁论·散不足》也说到帝王出巡时,数幸之郡县,富人以资佐,贫者筑道旁。

秦始皇、汉武帝巡行北边,必然会促进北边交通道路的建设。

秦汉交通道路多为土质路面,遇雨雪则难以通行,平时也需要经常养护维修。

居延汉简中可除道卒(87·7、87·8)字样,甘谷汉简中说到有警,□[吏]□[民]运给军粮之外,尚需缴纳道桥钱,连刘氏宗室也不能幸免,致使役使不得安土业(11)。

可见为保证北边道路的通达所调发的劳役,竟然成为当地居民的沉重负担。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述周勃从高帝击反韩王信于代,后击韩信军于=石(《正义》:在楼烦县西北),破之,追北八十里。

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所将卒当驰道为多。

(12)勃迁为太尉。

驰道,是秦汉时主要交通干线,营建时有严格的设计规格和施工要求,是区别于普通道路的高速道路。

北边长城防线有驰道沟通,也说明了北边交通对于秦汉帝国有兴衰存亡的重要意义。

二、攻守兼备的军用道路北边道与其他交通道路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它的军事意义。

它的通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北部边防的军事局势。

在长城防线构成之后,北边道的作用首先在于强化防务,维持整个防御系统中各个边防城塞之间的联系。

汉武帝策划马邑之谋,单于以十万骑入武州塞,汉伏兵三十万屯马邑旁谷中欲聚歼之,就是由于匈奴攻破与整个防区失去联系的烽燧,得武州尉史,因而事泄,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13)此武州尉史《史记·匈奴列传》作雁门尉史,烽燧则作亭。

史书所载,往往亭燧并称,或曰亭障、亭候、亭塞。

燧、障、徼、候、塞是防御机构,而亭则最初是属于交通系统的机构,一称亭传。

如《汉书·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

《汉书·西域传》:稍置列亭,连城而西。

《后汉书·卫飒传》:凿山通道五百余里,修亭传,列邮驿,等等。

《史记·平准书》说汉武帝北出萧关,从数万骑,猎新秦中,以勒边兵而归。

新秦中或千里无亭徼,于是诛北地太守以下。

可见亭在边防地区的作用。

居延汉简中有亭燧、亭障、塞亭、燧亭、关亭、望亭、戍亭诸称,亭逐渐与障、隧候、塞等意义混同,由交通系统演化为军事组织的名称,可以说明长城防线上军事防御设施与北边道路的关系。

居延汉简29.7。

四月丙子肩水=北亭长敏以私印兼行候事,陈梦家在《汉简考述》一文中指出:以亭长兼行候事犹以隧长兼行候事之例,则亭长属于候官系统。

又据汉简中的资料列出邮站表,指出:邮为传递文书的专门机构,它与亭、传、置、驿并为大道上有关交通的设置,且往往重叠于一处互相通用,表中所列,显然与塞隧相联系,因此所谓邮站多数为隧,少数为亭、驿、关(14)。

这一现象,可能是北边长城沿线地区与内地不同之处。

居延地区亭长与燧长月奉钱均为六百,可归于同一秩别。

又三=燧长徐宗自言故霸胡亭长(3.4),第十八隧长郑强徙补郭西门亭长(258.15),也说明原本分管交通与警卫的亭燧长官职能相近,可以互调,应属于同一指挥系统。

从居延汉简提供的材料看,当地烽燧等许多防卫建筑确实靠近交通要道。

例如金关同时又名通道厩(15),简文中还可见,道上亭驿=(149.27)、甲渠河南道上塞(74。

E。

P。

F。

16:3),县索关门外道上燧(74。

E。

P。

F。

16:6)(16)、=道亭长(308.17)、当道田舍(217.16)等字样。

烽燧障塞,如同甲胄零散的铁片,而交通道路就象坚韧的韦带,将它们牢牢系结为一体。

北边道不仅有联系长城防线各个据点以加强防务的作用,尤其对于在长城以外进击匈奴有重要意义。

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始,以卫尉李广为骠骑将军,屯云中;以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防御匈奴。

至征和三年止,贰师将军李广利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出西河,重合侯莽通(马通)出酒泉击匈奴。

仅汉武帝时代,汉军数十次利用北边道运动集结兵力,由北边各郡出击匈奴,其中表现出北边道将整个长城防区联系为一个整体,分多路同时出击的战役凡十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