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思品与社会教案(上)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品德和社会(全册)教学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品德和社会(全册)教学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通过了解接触,感觉五年级的整体素质较高,绝大部分学生遵纪守规,学习认真、自觉,作业能按时完成,且书写工整,劳动观念较强,讲究卫生,拾物不昧,助人为乐。

同学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爱相处。

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教材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综合性。

生活本身是综合的,道德存在于学生的全部生活之中。

儿童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学生的学习也是整体性的。

2、开放性。

教材不再是知识罗列的清单,知识教学的资源之一。

3、情感性。

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4、形式活泼。

增强了可读性、趣味性,力求活泼、富有童趣。

三、教学目标要求1、懂得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心胸宽广、分享快乐的个性品质。

2、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3、重视农村儿童的体验、感受、向往和追求,帮助他们认识、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了解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差异较大,不但生活方式存在差异,有的地区间还存在着文化差异。

要从认识区域的差异,尊重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活方式出发,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和了解中祖国,增进对祖国的亲近感,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5、了解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社会教案一、学习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渴望知识。

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一些肤浅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良好行为习惯。

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进一步了解社会和道德的形成。

这个班有69名学生,是一个团结向上、生动活泼、清正廉洁的班级,学生思想素质好。

由于这门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和实践性,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这门课程,可以积极参与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但缺乏社会经验。

二、教材分析教材体系采用单元编排和主题整合的方式构建。

最后一本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排列,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面,突出鲜明的教育主题。

这本书的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组成。

该单元由文本主题组成,每个主题都有一个主题来指导学生学习和讨论,下面生成几个子主题。

本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有教育意义。

本教材主要讲授了以下几个方面: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自我之间的对话,引导孩子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孩子展示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些关系中理解和体验,引导孩子逐步构建共生人格;通过历史文化的启蒙,可以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唤起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全面。

这本教科书几乎涵盖了思想道德、历史、地理、社会等方方面面。

所有这些内容都通过“——个人,——人与社会”的主线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

这套教材设计了大量的问题和案例,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感觉自己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具体事例,以及他们对这些事例的理解和实践,来提升自己。

4.直觉。

这本教科书呈现了一页页的文字和图片,试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片、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教科书中反映的思想和意图。

三.教学目标1.知道诚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人离不开诚信,诚实守信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

2.了解学校、班级民主生活区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程序,初步认识民主生活区的意义,树立现代民主意识。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全册)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全册完整版)第一单元:友谊的力量课时一:初识新朋友- 教学目标:通过认识并了解新朋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学生互相尊重和理解的能力。

-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小组活动素材。

- 教学过程:1. 学生互相介绍自己并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

2.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展示一个班级合作活动的计划。

3. 学生观看关于团队合作的短片,并进行讨论。

4.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 拓展活动:邀请学生组织一个班级合作活动,通过合作实践友谊的力量。

课时二:珍惜友谊- 教学目标:通过故事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和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

- 教学重点:研究珍惜友谊的态度和行为,并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 教学准备:故事书籍、图片、课件、小组活动素材。

- 教学过程:1. 学生阅读一篇关于友谊的故事或观看相关动画影片。

2.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故事中的友谊和感情变化。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达不同情境下的友谊和亲情。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友谊的珍贵性。

- 拓展活动:学生可以自行创作一篇关于友谊的小品或编写一封感谢朋友的信。

课时三:合作共赢- 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研究和情感交流的能力。

- 教学重点:研究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付出的意识。

- 教学准备:小组活动素材、小奖品。

- 教学过程:1.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一个团队合作任务。

2. 学生讨论并确定任务分工,共同完成任务目标。

3. 学生回顾合作过程,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4. 教师点评学生的合作表现,并进行总结。

- 拓展活动:学生可以组织一个班级合唱团,通过合作练和表演提高团队凝聚力。

第二单元:尊重与包容(以下内容省略...)---以上是《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的教学内容概要,全册完整版请参考教材。

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本教案以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上)为教学内容,共分为八个单元,每单元均配备有教学反思及练题,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教学指南,并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研究的惯。

教学目标1. 通过本教材的研究,使学生了解道德的基本概念,领悟品德的内涵。

2.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尊重师长,关心他人,勤奋研究,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3.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包括自我介绍、礼貌待人、爱劳动、珍惜粮食、保护环境、关心他人、热爱动物和文明旅游等内容。

其中,第一单元主要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我介绍;第二单元则重点讲解了尊重师长,待人礼貌及感恩之道;第三单元主要探讨了劳动的意义以及劳动可以带给人的幸福感;第四单元则教授了粮食的种植、饮食卫生以及如何合理分配食物等知识;第五单元主要讲解环保知识,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第六单元教授了如何关心他人并展现出关心他人的方式;第七单元则讲解了动物的特点、生活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第八单元则重点讲解了文明旅游知识和如何保护旅游景点。

教学反思本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板书法、小组合作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的活动设计有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待加强。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继续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加强活动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并持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练题1. 形容一个你喜欢的动物,并简要介绍它的特点。

2. 有一个孩子每天都会很早起床,可能是因为睡眠时间不够,你该怎么帮助他?3. 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发表你的观点和感受。

4. 有些人浪费食物的惯很严重,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浪费?5. 美化环境应该从身边做起,请你举出三个例子。

以上练习题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及探究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五年级思品与社会教案(上)

五年级思品与社会教案(上)

五年级思品与社会教案(上)第一章:尊重他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二、教学内容1. 尊重的含义和重要性2. 尊重他人的表现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三、教学活动1. 讨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2. 案例分析:尊重他人的表现3. 角色扮演:实践尊重他人的行为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参与度2. 案例分析正确性3. 角色扮演表现第二章:诚信做人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做人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学会诚实守信的态度和行为。

二、教学内容1. 诚信做人的含义和重要性2. 诚信做人的表现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诚信做人三、教学活动1. 讨论:诚信做人的意义2. 案例分析:诚信做人的表现3. 小组活动:实践诚信做人的行为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参与度2. 案例分析正确性3. 小组活动表现第三章:学会合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的态度和行为。

二、教学内容1. 合作的含义和重要性2. 合作的表现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合作三、教学活动1. 讨论:合作的重要性2. 案例分析:合作的表现3. 小组游戏:实践合作的行为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参与度2. 案例分析正确性3. 小组游戏表现第四章:保护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环保的态度和行为。

二、教学内容1. 保护环境的含义和重要性2. 保护环境的表现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保护环境三、教学活动1. 讨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 案例分析:保护环境的表现3. 小组活动:实践保护环境的行为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参与度2. 案例分析正确性3. 小组活动表现第五章:遵守规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遵守规则的态度和行为。

二、教学内容1. 遵守规则的含义和重要性2. 遵守规则的表现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遵守规则三、教学活动1. 讨论:遵守规则的重要性2. 案例分析:遵守规则的表现3. 角色扮演:实践遵守规则的行为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参与度2. 案例分析正确性3. 角色扮演表现第六章:培养良好习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良好习惯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和制度,理解规则和制度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共事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规则化的社会第1课:社会生活中的规则第2课: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第二单元: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第3课:尊重他人,从我做起第4课:关爱他人,温暖社会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各种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2. 案例分析: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会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等方面。

3. 情景模拟: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包括规则意识、关爱他人等方面。

4. 课后实践:关注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情况,检验教学效果。

五、教学课时本单元共需8课时,每课时40分钟。

六、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合作共事,共同进步第5课:合作的力量第6课:公平竞争,共同发展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第7课:认识自我,理解自我第8课:自信的力量八、教学内容第9课:生活习惯与健康九、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学会理财,规划未来第11课:金钱的作用第12课:合理消费,理性理财十、教学内容第七单元:法律意识,公民责任第13课:法律常识,公民意识第14课:遵守法律,履行公民责任十一、教学内容第八单元: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第15课:地球家园,我们需要保护第16课:节约资源,绿色生活十二、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共赢的道德品质。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4. 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社会第1课:我们与社会第2课:社会中的我第二单元:尊重他人第3课:尊重他人,从我做起第4课:尊重他人,快乐自己第三单元:合作共赢第5课:什么是合作第6课:合作的力量第四单元:关爱他人第7课:关爱他人,温暖社会第8课: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第五单元:自我保护第9课:保护自己,从现在开始第10课:安全常识,牢记心间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品德教育。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刻理解品德教育的内涵。

4. 体验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欲望、合作精神等。

2. 课后实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评价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品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期综合素质评价:全面评价学生在学期内的品德表现,包括课堂表现、课后实践、团队协作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品德与社会》2. 辅助材料: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4. 实践场地:学校、社区等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社会(2周)第1课:我们与社会(1课时)第2课:社会中的我(1课时)2. 第二单元:尊重他人(2周)第3课:尊重他人,从我做起(1课时)第4课:尊重他人,快乐自己(1课时)3. 第三单元:合作共赢(2周)第5课:什么是合作(1课时)第6课:合作的力量(1课时)4. 第四单元:关爱他人(2周)第7课:关爱他人,温暖社会(1课时)第8课: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1课时)5. 第五单元:自我保护(2周)第9课:保护自己,从现在开始(1课时)第10课:安全常识,牢记心间(1课时)6. 第六单元:文明礼仪(2周)第11课:礼仪之邦(1课时)第12课:做一个有礼貌的学生(1课时)7. 第七单元:传统节日(2周)第13课:节日里的中国(1课时)第14课:我们的传统节日(1课时)8. 第八单元:环境保护(2周)第15课:我们的地球(1课时)第16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1课时)9. 第九单元:法治教育(2周)第17课:法律保护我们(1课时)第18课: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1课时)10. 第十单元:英勇事迹(2周)第19课:英勇事迹,传承精神(1课时)第20课:学习英雄,做一个有担当的人(1课时)七、教学活动设计1. 情境模拟:设置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实践,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第1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独立意识, 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2.能力目标: 能够自主选择、合理选择课余生活。

3.知识目标:了解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 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法学法】教法: 调查、访问、合作交流学法: 小组讨论交流法【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2.学生准备: 了解自己的课余生活。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资料,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 周一到周五我们每天都要上课, 但我们的课余时间也是很长的, 相信大家都有体会。

那么, 在这么长的课余时间里, 大家平时都做些什么呢?生(抢答): 踢足球、读课外书、和爸爸妈妈出去玩……师: 好, 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课余时间都在做什么了。

那么, 我们的小伙伴们课余时间在做些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教师出示提前准备的图片或者视频, 先放有益的, 再放有害的。

)师: 其实这样的课余生活, 我们平时经常见到, 甚至我们自己就是这样度过课余生活的。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两类度过课余生活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吗?(学生思考, 举手示意, 教师点名回答。

)师:有益的课余生活,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有害的课余生活, 却会给我们的成长“拖后腿”, 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课余生活的重要性。

接下来,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怎样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吧。

二、课余生活我选择1. 教师提问: 同学们, 你们的课余生活平时都是由谁来安排呢?是你自己, 还是爸爸妈妈?(学生自由回答。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第2页“活动园”栏目, 看一下对于“课余生活谁选择”的问题, 其他小伙伴们的看法是怎样的。

教师提问: 同学们, 你觉得由谁来决定自己的课余生活比较合理?在选择课余生活的过程中, 如果你的看法与爸爸妈妈的意见不一致, 你会怎么做呢?(小组讨论, 派代表回答, 教师穿插追问点评。

部编本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部编本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部编本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部编本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父母对我的希望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2.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父母对他们抱有希望,理解他们,做一个好孩子。

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苦心并学会做一个好孩子,帮自己的父母分忧。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老师:每一位家长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希望和要求,让孩子变得更好。

你父母对你有什么希望?a生:父母希望我好好学习,将来能考上大学;b生:爸爸希望我不光学习好,还要全面发展......老师:老师也对你有希望。

我希望你们将来能努力学习,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

因此,从现在开始,你应该更加严格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以便为将来的知识和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自己父母对你的希望,他们对你有什么影响吧。

二、新课讲授1.小组讨论:你父母对你自己的希望是什么?他们对你有希望是因为什么呢?2.老师给出了答案:父母希望我们,因为他们对我们有一定的期望要求的,因为他们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努力争取做的更好,更加优秀才行,这样才不会辜负自己父母对自己的希望;那为什么他们对我们有希望呢,那是因为他们希望我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有一席之地,生活过的幸福,为家乡造福,为国家做贡献。

由此可见,父母对我们的希望是多么的用心啊,多么的神圣,所以我们要懂得他们的良苦用心,苦口婆心,试着读懂父母心也很重要哦,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个小故事,你就会明白孟母对其孩子的用心了。

3.4.5.学生们读了孟妈妈三次独自搬家的故事。

学生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看法。

问:孟母为什么会三迁呢?这个故事给我们有什么启示: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孟母的做法孟子应该好好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就是她搬了三次家的原因。

你们的父母今天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付出了很多努力。

他们中的一些人生活节俭,一些人不放弃他们的努力,他们都想实现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他们的孩子尽快成为天才。

6.是吗?七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些做法有的让人感动,有的让师:想想并说下你自己父母为了让你们成才,他们都做了些什人们承受着压力或厌恶你是如何理解父母的这些做法的,那么你感受到了他们的良苦你小心吗?9.谈谈自己的感受,完成课本留白作业,三、课堂总结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都了解了自己父母对我们的希望,这些希望或许会让我们感动,也会让我们反感,但是我们要学会懂得和理解父母对我们希望而采取的一些做法,因为那样我们才能成才。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道德规范,提高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中课题1: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课题2:遵守社会公德2. 第二单元: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课题1:认识规则,遵守规则课题2:尊重他人,和谐相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规范,提高认识。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法:模拟现实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4. 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道德规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践环节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检验品德教育的成效。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中(2课时)课题1: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1课时)课题2:遵守社会公德(1课时)2. 第二单元:遵守规则,尊重他人(2课时)课题1:认识规则,遵守规则(1课时)课题2:尊重他人,和谐相处(1课时)3. 第三单元:关爱他人,乐于助人(2课时)课题1:关爱他人,传递温暖(1课时)课题2:乐于助人,服务社会(1课时)4. 第四单元:诚实守信,做一个有信誉的人(2课时)课题1:诚实守信,人格担保(1课时)课题2:做一个有信誉的人(1课时)5. 第五单元: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2课时)课题1:了解祖国,热爱祖国(1课时)课题2:弘扬民族精神,做合格公民(1课时)1. 教材:《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2. 辅助材料:案例资料、图片、视频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动案例或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38页)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38页)

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着我1 请你相信我2 诚信是金3 社会呼唤诚信第二单元我们的民主生活1 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2 集体的事谁说了算3 我是参与者4 社会生活中的民主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1 我的祖国多辽阔2 江山多娇3 祖国的宝岛台湾4 祖国江山的保卫者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1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2 各族儿女手拉手3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1、请你相信我教材分析:本单元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

当前,一些地方,人们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不讲诚信现象屡屡发生,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校园,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在课程中加强诚实守信的教育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诚实守信这个词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还有些抽象,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循序渐进,有难到易的引导学生理解,通过和师长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目标;1、知道诚信在待人处世中的重要性,言而无信不仅会给对方带来不悦,而且还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2、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体会待人诚信才能取信与人的道理。

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诚信所包含的意义,培养学生做个讲诚信的人。

教学难点明白诚信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悄悄话信箱(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很高兴这学期我又能和大家一起学习。

从这学期开始,你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

明年的这个时候,大家都将升入中学。

上学期虽然我没有和大家一起学习,但我常来班级想同学们借东西。

你们愿意借东西给老师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听了同学们的话,老师很高兴。

因为你们长大了,懂得理解体谅老师,帮助老师。

而且,同学们心中有了一个衡量他人的标准,就是“信任”。

(二)、小调查在我们的生活里你交往过的人中,哪些人是你信任的人?写写信任他的理由。

学生汇报。

过渡:生活中,我们会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写了这么多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同学们想想看,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能让我们大声地对别人说:请你相信我!(板书课题)用一个词来概括。

小学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优秀教案优秀24篇

小学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优秀教案优秀24篇

小学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优秀教案优秀24篇小学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人人都应该爱护花草树木。

2、知道花草树木对人们有好处,必须爱护。

情感:1、喜爱花草树木。

2、愿意爱护花草树木,以爱护花草树木为荣行为:爱护花草树木,做到:(1)不摘花;(2)不踏草坪;(3)不折树枝,不摇小树。

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公德”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蕴含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内容。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保护大自然即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负有共同的责任。

花草树木是人类的朋友,当前为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世界各国都十分注意在城市中保存适当的绿地面积,我国城市建设也开始注意安排绿地,种花、种草、种树。

城市绿地的保护,要靠每一位市民参与。

城市绿地的保护情况,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志,是社会公德水平的标志。

教育学生从小爱护花草树木,遵守社会公德十分重要。

小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到花草树木,家居附近有绿地,学校美化校园种了花、草、树木,街道公共场所有花、草、树木,家长带他们去公园更是寻求在有花、有草、有树木的优美环境里休息、游玩。

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已经知道一些花草树木对人们的好处,要充分利用他们的感受,加深他们的认识,使他们懂得花草树木是供大家欣赏的,对大家有好处,人人都要爱护。

使学生懂得爱护花草树木是文明行为,是遵守公德的表现,要克服只为自己不顾大家,破坏花草树木的行为。

教法建议:1、本课属于遵守公德教育,重点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爱护花草树木是文明行为,是遵守公德的表现。

在活动中既要突出花草树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对大家的好处,还要突出体现出自己要为大家约束自己。

列举的花草树木应是公共场所的,如:街心花园、学校花园、街道两旁、公园等,不宜涉及自己家种的花、树。

2、讲“花草树木是大家的好朋友”时,不必涉及过多过宽,否则容易脱离公德教育的主题。

3、为了加强针对性,一方面教师应事先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把有针对性的内容安排进去,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应与迎接奥运、绿色奥运相联系。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2.掌握正确的社交礼仪和道德行为;3.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培养对传统文化和社会常识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定义和意义;2.社交礼仪和道德行为;3.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4.传统文化和社会常识。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交礼仪和道德行为;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举例,向学生介绍品德与社会上的重要性和意义;2.小组合作: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和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观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社交礼仪和道德行为的观察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1.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引起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兴趣;2.提问导入: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思考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步:讲解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定义和意义(10分钟)1.介绍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定义和范围;2.分析品德与社会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三步:讲解社交礼仪和道德行为(15分钟)1.介绍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2.讲解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和影响。

第四步:小组合作讨论(20分钟)1.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和互动讨论;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讨论结果。

第五步:观察实践(20分钟)1.学生观察实践社交礼仪和道德行为;2.整理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第六步:传统文化和社会常识(10分钟)1.介绍传统文化和社会常识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和社会常识。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讨论中的表现;2.评估学生对社交礼仪和道德行为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拓展1.带领学生进行团队游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2.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或博物馆,拓展学生的社会常识。

五年级上册思品与社会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思品与社会教案设计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共有学生59人。

这些学生活泼好动,。

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思想要求积极上进,能自觉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但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够好,尤其是上课听讲的习惯。

同学们能够做到团结互助,关心集体,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材分析1.课程特点:《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于学生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学生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2.课程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

(2)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学生的权利。

(4)在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

分目标:1.情感与态度:(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教学措施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学生展开活动。

2.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页是勤劳的小编有缘人帮助大家找到的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义务教育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诚信是金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3、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

2、讨论:(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3、小结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五、作业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一、第一章:尊重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1.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讨论如何尊重他人,包括礼貌、倾听、包容等。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尊重他人的经历和感受。

角色扮演:学生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二、第二章:负责任的行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2.2 教学内容:讲解负责任的行为的意义和重要性。

分析不负责任的后果。

讨论如何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包括遵守规则、承担后果、诚实等。

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做出负责任选择的经历和感受。

案例分析:学生们分析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及其后果,并讨论如何避免这些行为。

三、第三章:合作与团队精神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团队中有效合作。

3.2 教学内容:讲解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意义和重要性。

分析不合作或团队精神不足的后果。

讨论如何有效合作,包括沟通、协调、共享等。

3.3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任务:学生们分组完成一项合作任务,如拼图、搭建等。

团队游戏:学生们参与一些团队游戏,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四、第四章:公平与正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公平与正义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维护公平与正义。

4.2 教学内容:讲解公平与正义的意义和重要性。

分析不公平或非正义的行为及其后果。

讨论如何维护公平与正义,包括公平对待他人、反对不正义行为等。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公平或非正义行为,并讨论如何处理。

角色扮演:学生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维护公平与正义的场景。

新版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新版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新版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2. 掌握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3. 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尊重与感恩- 主题:尊重他人,感恩他人的帮助- 研究内容:研究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帮助,感恩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研究目标: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学会尊重和表达感激之情2. 第二单元:友谊与合作- 主题:友谊的重要性,合作的意义- 研究内容:研究友谊的本质和意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研究目标:培养学生友善待人、团结合作的品质,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3. 第三单元:诚实与守信- 主题: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研究内容:研究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诚实的品质和守信的意识- 研究目标: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4. 第四单元:助人与奉献- 主题:乐于助人,积极奉献- 研究内容:研究乐于助人、奉献的意义,培养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 研究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惯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设置和案例讲解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2. 合作研究法: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在小组中完成任务和项目。

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等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教师布置与品德与社会教育相关的作业,如写作、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进行评价。

3. 期中期末考评:教师根据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新版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2. 多媒体教具:投影仪、音响等3. 课外阅读:相关的教育类图书和文章六、教学安排根据每个单元的研究内容和学时情况进行具体安排,确保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和达成。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3. 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教学内容:1. 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3. 学习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尊重他人的表现,以及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3.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

第二章:诚实守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态度和行为。

3. 让学生学会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教学内容:1. 讲解诚实守信的定义和意义。

2. 分析不诚实不守信的后果。

3. 学习做到诚实守信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诚实守信的表现,以及不诚实不守信的后果。

2. 故事分享:让学生分享关于诚实守信的故事。

3. 实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尝试做到诚实守信。

第三章:关爱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3. 让学生学会如何关爱他人。

教学内容:1. 讲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分析不关爱他人的后果。

3. 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关爱他人的表现,以及不关爱他人的后果。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关爱他人的场景。

3.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

第四章:负责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3. 让学生学会如何负责任。

教学内容:1. 讲解负责任的定义和意义。

2. 分析不负责任的后果。

3. 学习负责任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负责任的表现,以及不负责任的后果。

2. 故事分享:让学生分享关于负责任的故事。

3. 实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尝试做到负责任。

五年级思品与社会教案(上)

五年级思品与社会教案(上)

五年级思品与社会教案(上)第一章:遵守规则,共建和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1.2 教学内容规则的定义和种类。

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建设和谐社会。

1.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规则的短片,引发学生对规则的思考。

小组讨论:规则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角色扮演: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章:尊重他人,和谐相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认识到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2.2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的定义和表现。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实现和谐相处。

2.3 教学活动讲述有关尊重他人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尊重他人的认识。

小组讨论:尊重他人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章:热爱祖国,为国争光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

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3.2 教学内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热爱祖国的表现。

如何为国争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3.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祖国历史和文化的纪录片,引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小组讨论: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

立志演讲:让学生发表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决心。

第四章:保护环境,共建家园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共建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4.2 教学内容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保护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共建美好家园。

4.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环境问题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三穗县八弓镇高寨小学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我们共同的祖先》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

2.知道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帝和黄帝,了解有关他们的传说、故事与历史。

3.为祖国的悠久历史而自豪,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一员,产生民族认同感。

教学准备1.事先掌握学生对“炎黄子孙”这一称呼的了解程度。

2.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准备一些有关炎帝、黄帝及其他一些远古神话传说。

教学重难点:了解四大文明古国,感受民族气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1.布置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文字及插图。

教师提问:“身着不同服装的孩子各自站立在什么位置上?请你们猜猜看,他们手里举着的是什么?”(图中展现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在羊皮上、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在泥板上、印度的梵文―――在贝多罗树叶上和中国的汉字―――在纸上。

)2.讲解与讨论。

教师讲解:“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有几条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黄河和长江。

在这些大河的两岸,诞生了最早的人类,它们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并孕育出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

”教师提问学生:“我们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有哪些特点?”(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没有间断过的国家。

)3.全班讨论。

教师引导:“作为中国人,应当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有关我们国家历史的内容。

同学们一定都听到过‘炎黄子孙’这个名称,谁能来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请学生自由发言,并引导学生了解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个领袖,被尊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4.阅读与讨论。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页的文字,并适当地予以解释。

重点应放在,我们国家很早就有了农业文明,远古先民很早就懂得了种植小米和水稻。

在没有文字之前,历史主要靠人们口头传递,而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许多故事就是这样被流传下来的,并且与许多神话结合在一起。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页有关炎帝与黄帝的文字,以及小文的话,并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围绕炎帝和黄帝的各种传说,教师也可以做适当的解释:由于没有文字记录,而且时间过于久远,人们很可能把许多人的发明、贡献都归于这两个人物了。

5.同伴阅读。

同桌之间共同阅读教科书第5页有关伶伦和仓颉的文字,并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向同桌介绍自己知道的其他的古代传说。

6.自由讨论。

请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与同桌阅读与交流的结果。

7.教师总结,应特别突出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以及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

第二课时作业。

1.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5页的填空作业。

2.让学生搜集一些古代的神话和传说。

《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有关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和故事。

2.理解在这些神话和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1.了解学生对中华民族古代神话传说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2.根据学生的熟悉程度和阅读水平选择一些有关的书籍。

教学重难点:感受神话故事与民族精神的联系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

教师了解学生搜集古代神话传说的情况,并可以让几个学生谈一谈他们搜集的情况,如从哪里找到的、是什么内容等。

2.阅读与讨论。

教师为学生朗读教科书第6页的课文,并告诉学生:“在今天的课上,我们也要像教科书中五年级(2)班的同学那样,召开关于古代神话和传说的主题班会。

让我们先从乐乐和小文搜集到的故事开始吧。

”教师请两名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6~7页上的精卫填海和大禹治水的故事,然后请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这两个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精神和优秀品质?”(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的是顽强、勇敢、不畏艰难、坚定不移的精神,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的是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

)3.小组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神话与传说,并共同探讨其中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教师也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书籍分发给各个小组阅读,并做好向全班介绍的准备。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并适当地帮助学生选择故事,尽可能避免小组之间的重复。

4.教师总结,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交流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1、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故事会做准备。

2、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介绍一两个故事,并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说明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3、教师点评和总结。

《与历史为伴》教学目标1.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历史感。

2.知道并学会使用公元纪年的方法。

3.通过风筝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历史与自己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通过风筝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历史与自己的密切联系,增强民族责任感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历史能够告诉我们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比如前面学习过的炎帝和黄帝,就生活在几千年前。

但是这么长的时间,人们怎样表达它呢?比如,提到我国伟大的诗人李白时会怎样说?(李白是唐朝人。

)又如,大家都知道的万里长城,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那么,如果有个来自非洲或者欧洲的小学生向你提同样的问题,你应该怎样回答他,才能让他完全明白呢?”2.阅读与练习。

教师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8页的课文,并强调,公元纪年就是准确表达历史时间的一种方法。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第8页的其余文字,并告诉学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可能有自己表达历史时间的独特方式,就像我们中国有秦、汉、唐、宋,但是其他国家的人要明白就会比较困难。

而公元纪年是通用的,用它来表示历史时间,大家都可以明白。

比如上面提到的问题,可以告诉非洲或者欧洲的小学生,李白是生活在公元7世纪的人,秦朝在公元前221―前206年之间,对方就会明白了。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做一些练习,如中国共产党是在公元哪一年成立的、新中国是在公元哪一年成立的、现在是哪个世纪、同学们出生在哪个世纪等。

3.探究讨论。

教师引导:“历史能够告诉我们从前的事情,那么它是不是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阅读教科书第9页小女孩的话和关于风筝历史的文字,并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师可以找几个学生向全班谈一谈自己读完这段文字的想法。

教师根据自己在课前所做的准备,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做例子,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自己与历史的联系。

教师让学生从教科书上风筝的故事、教师所讲的例子入手,谈一谈自己想到的历史、自己与历史的联系。

4.教师紧紧围绕本课题“与历史为伴”进行总结:“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历史,比如我们使用的物品、吃的食物都是如此。

我们的国家、我们所在的家庭,以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历史和我们的生活相依相伴,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通过各种方式对造纸术进行了解。

第二课时汇报对造纸术进行了解《传递文明的纸》教学目标1.知道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2.通过讨论、探究、体验纸的发明和制作过程,并通过与纸发明以前的中西方不同的书写材料的对比,感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伟大的创造。

3.了解纸的作用,特别是纸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

4.学习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准备1.学生体验活动时所需的各种材料,如木版、小块的布和绸缎、泥板、皮革、石板等。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准备制纸的原料及用具。

教学重难点:知道纸的发明与文化的息息相关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

请学生再一次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图画,并引导他们:“你们还记得吗,这几个小朋友手里举着的是什么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印度的梵文和中国的汉字。

)这些文字又是写在什么材料上的呢?(埃及的象形文字―――在羊皮上,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在泥板上,印度的梵文―――在贝多罗树叶上,中国的汉字―――在纸上。

)这幅画的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想有些同学已经猜到了,是想告诉我们,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明了造纸术。

”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10页的课文。

2.体验活动。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每个同学选择其中的一种,在上面或写字或画简单的图画,然后与自己平时用纸写字和画画的体验进行比较,完成教科书第10页下面的作业。

”3.全班交流。

请几个学生发表自己完成的作业内容。

4.阅读与讨论。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1~13页的内容,然后就下面的问题与参考答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既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进行回答,也可以利用课外知识进行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做适当的补充和修正。

在没有纸的时代,我们的祖先把字写在什么上面?(中国有动物的骨头―――甲骨、竹木简、丝绸等,其他国家有纸草、羊皮、泥板等。

)为什么竹简、泥板和羊皮等书写材料没有被流传下来呢?结合教科书第11页呈现的“东方朔的信”等内容,以及学生利用不同材料写字、做画的体验,引导学生回答。

(这些材料都有笨重、书写时费力以及不好保存等缺点,因此,一旦纸张出现,它们就必然会被淘汰,未能流传下来。

)5.探究与讨论。

让学生根据教科书第12页的造纸图,自己总结出造纸的主要过程与步骤。

教师请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根据他们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主要的步骤。

(备好原料―漂洗―切碎―捣烂―蒸煮―再捣烂成泥―制成纸浆―用筛子捞取纸浆―晾干。

)第二课时1.算一算:如果用教科书(16开)大小的纸来写东方朔给汉武帝的那封信,需要写几页纸?(如果每根竹简上可以写10个字,那么3000多根竹简就有大约3万多个字,而教科书大小的纸张至少可以写1000字,因此只要30张纸就够了。

)2.自由讨论:“通过上面的活动,你怎样看待造纸术和蔡伦?”请学生自由发言,并结合教科书第13页的地图,让学生按照传播时间的先后顺序读图。

教师应提醒学生一个世纪是100年,启发学生了解我国的这项科学发明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

3.教师概括总结:“如果没有纸,各种知识很难迅速和广泛传播,人类进步的速度会缓慢许多,因此造纸术的出现和传播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家庭作业如果课上没有时间,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家尝试一下造纸的过程。

《“文明之母”―――印刷术》教学目标1.知道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理解印刷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印刷术的演变及其发明的过程,并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着的聪明智慧。

3.学习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难点:了解印刷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准备1.为各小组准备一块长条肥皂,两块约3厘米见方的肥皂(可先用细砂纸或蘸水在玻璃板上磨平)或同样规格的土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