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计量地理学》期末试卷(A)
计量地理学期末试题

/view/f45fbf303968011 ca3009174.html、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4D产品: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 ,即DOM)、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即DEM)、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 raster graphic 即DRG)、数字线划地图(Digital Line Graphic,即DLG)。
2.空间数据引擎:简称SDE,是一种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即在常规管理系统之上添加一层空间数据库引擎,以获得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之外的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能力,主要是为了解决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空间数据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接口问题。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ESRI的ArcSDE。
(参考)3.LBS:(Location-Based Service,位置服务)在移动计算机环境下,利用GIS技术、空间定位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移动对象提供基于空间位置的信息服务。
(课本P355页)4.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即地形表面形态的数字化表示),高程数据常采用绝对高程(即从大地水准面起算的高度)。
(课本P236页)5.嵌入式GIS:GIS与嵌入式设备集成应用的产物,它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微型专用计算机系统。
(课本P350页)二、问答题(共120分)1.阐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10分)答:①数据的空间定位特征:地理数据的三要素中,除属性和时间外,空间位置特征是地理空间数据有别于其他数据的本质特征。
②空间关系处理的复杂性:地理信息系统除要完成一般信息系统的工作外,还要处理与之对应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以及与属性数据一一对应的处理;空间关系处理复杂性的另一技术难点是数据的管理,一般事务性数据都是定长数据,地理数据是不定长的,存储和管理这些空间数据是GIS数据库设计必须面对的问题。
计量地理复习题答案

计量地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计量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空间数据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地理空间数据的收集B. 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C. 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2.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数据的存储方式通常采用()。
A. 矢量数据格式B. 栅格数据格式C. 混合数据格式D. 以上都不是3. 空间分析是计量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
A. 描述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B. 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C. 预测地理现象的发展趋势D. 所有以上选项4. 地理空间数据的精度通常分为()。
A. 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B. 空间精度和属性精度C. 测量精度和分析精度D. 地理精度和时间精度5. 地理空间数据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
A. 测量误差B. 数据处理误差C. 人为误差D. 所有以上选项二、填空题6. 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方法包括遥感、________、________等。
7.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是数据输入、数据存储、数据管理、________。
8. 空间插值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克里金插值等。
9. 地理空间数据的尺度问题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比例尺问题。
10. 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包括地图制作、________和________等。
三、简答题11.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
答: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
GIS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支持复杂的空间查询和分析,以及生成各种地图和图表,为决策提供支持。
12. 解释什么是空间数据的尺度问题,并举例说明。
答:空间数据的尺度问题是指在不同尺度上观察同一地理现象时,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例如,城市尺度的交通流量分析与国家尺度的交通流量分析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和分析结果。
四、论述题13. 论述空间分析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计量地理学模拟试题答案(A卷闭卷考试)

《计量地理学》模拟试题答案(A 卷:闭卷考试)1、(1)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位置:∑==868217362i f ,所以中位数在第六组中;(3分) (2)求中位数:503.5286724173621152111=-⨯⨯+=-⨯+=-=∑mm ni ie f S fd L M或 503.5286726173621162111=-⨯⨯-=-⨯-=+=∑m m n i i e f S f d U M (7分)2. 解:设x 1为生产甲种商品的数量,x 2为生产乙种商品的数量(1) 建立模型: 线形规划模型为:(7分)(2)对模型求解:引入松弛变量3x 和4x ,把原模型转化为标准形式:在上述问题中,⎥⎦⎤⎢⎣⎡=10210112A , ⎥⎦⎤⎢⎣⎡=121P , ⎥⎦⎤⎢⎣⎡=212P , ⎥⎦⎤⎢⎣⎡=013P , ⎥⎦⎤⎢⎣⎡=104P ,⎥⎦⎤⎢⎣⎡=1215b ,[]00108=c 。
(5分)第一步,[]431P P B = ,对应与B 1的初始单纯形表为:(2分)2x 1+x 2≤15x 1+2x 2≤12 x 1, x 2≥0maxz=8 x 1 +10 x 22x 1+x 2+x 3 =15 x 1+2x 2 +x 4=12 x 1, x 2≥0maxz=8 x 1 +10 x 2第二步,P 2调入基,P 4退出基,得一新基[]⎥⎦⎤⎢⎣⎡==2011,232p p B ,它的单纯形表为:(2分)第三步,P 3调出基,P 1调入基,得新基[]⎥⎦⎤⎢⎣⎡==2112,213p p B ,它的单纯形表为:(2分)结果:x 1=6, x 2=3, Z '-=-78,所以, Z=78。
即:甲、乙两种商品分别生产6个、3个,才能使A 、B 两种资源的利用价值达到最大为78个货币单位。
(2分) 3. 对于 (1)、(2)、(3)分别赋予三个目标优先因子P 1、P 2、P 3。
(1)建立模型(7分) 目标规划模型为:,,,641081220152)(min 21332122211121213322211≥=-++=-++=-+-≤++++=+-+-+-+--+-+i i d d x x d d x x dd x x d d x x x x d P d d P d P Z(2)把目标函数转化为标准形式:(4分),,,641081220152)(min 213321222111213213322211≥=-++=-++=-+-=+++++=+-+-+-+--+-+i i d d x x d d x x d d x x d d x x x x x d P d d P d P Z(3)取---3213,,,d d d x 为初始基变量,列出出事单纯形表如下:(4分)4.(1)画出决策树(10分)(2) 计算期望效益值。
计量地理学 期末作业2013.6

计量地理学期末考试题(11级地理教育1、2、3班)1.以下是甘肃省20个气象台站某年份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数据。
试求:20个台站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平均值、方差、标准方差。
(要求:结果需要列表表示)2、设有12个地区的4个工业部门,各部门的工业总产值所占百分比列于下表。
试作出各工业部门的空间罗伦兹曲线。
要求:图中要有对角线,即最终结果有五条线,图例中各工业部门应以字母表示。
最终需将计算过程以excel形式提交,打印的作业中只需拷入图。
表2 统计表(%)3、为了规划某地区的商业网点,需要对其商品零售额进行预测。
现将统计资料列于下表,如果今后几年影响该地区零售额诸因素无多大变化,试预测2002年商品零售额。
要求:在spss中试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回归模型,进行效果检验(各个检验方面要进行分析,将结果分析的表格拷到作业中,三部分分析内容【拟合优度R2,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p值,系数分析p值】,并列出方程),最后根据方程预测2002年商品零售额。
表3 年份与零售额统计表4、某地区近十年的粮食总产量(X)和农业总产值(Y)数据如下表:表4 粮食总产量与农业总产值(1)试计算该地区粮食总产量(X)与农业总产值(Y)之间的相关系数r(要求:按照以前练习时的要求,说明r值及显著性检验结果);(2)试建立该地区农业总产值(Y)与粮食总产量(X)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检验该回归模型是否显著(三部分分析内容拷入即可,不需要分析)。
(注: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5.某市的钢、铁产量与总运量如下表,试建立它们之间的回归模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α=0.01)。
当钢、铁生产量各为200万吨时,其总运量为多少?(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要求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同,要求分析三部分检验内容)表5 钢、铁产量与总运量6.某山区水土流失面积(km2)与土壤的含氮量的数据见下表。
要求:(1)试画出二者之间的散点图并确定是什么样的相关形式(图拷入);(2)根据散点图选择合适的曲线模型进行拟合;(3)检验该模型的显著性,并预测当水土流失面积x=10(km2)时的土壤含氮量y(g/m2)。
计量基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计量基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量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科学研究方法B. 测量的科学C. 统计分析D. 物理定律答案:B2.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米B. 秒C. 千克D. 安培答案:A3. 以下哪个单位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A. 米B. 千克C. 升D. 安培答案:C4. 测量误差可以分为哪两类?A. 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B.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C. 测量误差和估计误差D. 系统误差和估计误差答案:A5. 什么是准确度?A. 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B.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C. 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D.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答案:A6. 什么是量值的传递?A. 将测量结果从测量仪器传递到测量对象B. 将测量结果从测量对象传递到测量仪器C. 将测量结果从测量仪器传递到测量标准D. 将测量结果从测量标准传递到测量仪器答案:D7. 什么是校准?A. 测量设备的校验B. 测量设备的调整C. 测量设备的维护D. 测量设备的使用答案:B8. 什么是测量的不确定度?A. 测量结果的误差B. 测量结果的波动C. 测量结果的可信度D. 测量结果的误差范围答案:D9. 什么是标准物质?A. 用于校准测量仪器的物质B. 用于测量的参照物C. 用于测量的单位D. 用于测量的设备答案:A10. 什么是测量的溯源性?A. 测量结果的可追溯性B.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C.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D.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计量学的基本任务。
答案:计量学的基本任务包括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可比性和可追溯性,以及通过研究和应用测量技术,提高测量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 解释什么是测量的量值传递。
答案:测量的量值传递是指将测量结果从测量标准传递到测量仪器,再从测量仪器传递到测量对象的过程,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描述什么是测量的不确定度,并举例说明。
计量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计量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物理量是:A. 地壳运动B. 震级C. 震源深度D. 地震波传播速度答案:B. 震级2. 以下哪个地震带不是世界上四大地震带之一?A. 太平洋地震带B. 印度洋地震带C. 地中海地震带D. 大西洋地震带答案:D. 大西洋地震带3.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于测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A. 周期计B. 地震带C. 地震仪D. 地磁仪答案:C. 地震仪4. 在地理中,经度是用来表示:A. 地球的形状B. 地球的大小C. 地球的纬度D. 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答案:D. 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5.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来测量高度差?A. 放大镜B. 测距仪C. 望远镜D. 倾斜仪答案:D. 倾斜仪6. 对于地球上任意一点的纬度,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纬度可以大于90°B. 纬度的单位是度和分C. 纬度越大,离赤道越近D. 纬度是指东西方向的角度答案:C. 纬度越大,离赤道越近7. 以下哪种工具可以用来测量地面的垂直位移?A. GPSB. 倾角仪C. 遥感技术D. 雷达测距答案:B. 倾角仪8.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呈现的一种工具。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GIS的主要用途?A. 地图制作B. 空间分析C. 场地勘测D. 地理统计答案:C. 场地勘测9. 以下哪个工具可以用来测量地球上某一点的海拔高度?A. 测距仪B. 电子红外水平仪C. GPSD. 倾斜仪答案:C. GPS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陆地测量常用的测量方法?A. 光电距离测量法B. GPS测量法C. 激光扫描测量法D. 遥感技术测量法答案:D. 遥感技术测量法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 地震烈度是以什么为基础的?答案:地震烈度是以地震对人类造成的破坏程度为基础的。
2.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是哪一年成立的?答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2001年成立。
计量地理学考试题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相关关系按自变量的多少分为(A )正相关与负相关 (B )单相关与复相关(C )线性相关与非线性相关 (D )不相关、完全相关与不完全相关2.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的依存关系是(A )单相关 (B )线性相关 (C )非线性相关 (D )复相关3.若y 随着x 的变化而等比例变化,则y 与x 的关系是(A )单相关 (B )线性相关 (C )非线性相关 (D )复相关4.若两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反,则属于(A )线性相关 (B )非线性相关 (C )正相关 (D )负相关5.若∣r∣在0.3~0.5之间,则表明两变量(A )无直线相关 (B )显著相关 (C )低度相关 (D )高度相关6.r 的取值范围是(A )<1 (B )>l (C )(一1,+1) (D )[一1,+1]7.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变量(A )都是随机变量 (B )自变量是确定性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C )都是确定性变量 (D )因变量是确定性变量,自变量是随机变量8.r =0表示(A )不存在相关关系 (B )存在平衡关系(C )两变量独立 (D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9.已知xy L 是yy L 的1.5倍,x σ是y σ的1.8倍,则r 为(A )0.83 (B )0.8 (C )0.9 (D )0.9210.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 c =56+8x,这意味着(A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B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平均增加8%(C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平均增加8元 (D )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二、多项选择题1.判断相关关系的方法有(A )定性判断 (B )相关表 (C )相关图 (D )相关系数 (E )标准差系数2.2cx bx a y ++= 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A )单相关 (B )复相关 (C )线性相关 (D )非线性相关 (E )二元相关3.x y 450-= 表示变量间的关系是(A )单相关 (B )复相关 (C )正相关 (D )负相关 (E )线性相关4.bx a y += 中的b 是(A )截距 (B )斜率 (C )回归系数(D )相关系数 (E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数5.下列哪些关系是相关关系(A )圆的半径长度和周长的关系 (B )农作物收获和施肥量的关系(C )商品销售额和利润率的关系 (D )产品产量与单位成品成本的关系(E)家庭收入多少与消费支出增长的关系6.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的(A)r和b都无计量单位(B)r是无名数,b是有名数(C)b可反映变量间的相关方向(D)b可反映变量间的相关程度(E)b是无名数,r是有名数7.回归分析的特点有(A)两个变量是不对等的(B)必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C)两上变量都是随机的(D)因变量是随机的(E)自变量是可以控制的量(F)回归系数只有一个8.直线回归分析中(A)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C)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D)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E)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个线性相关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9.直线回归方程y c=a+bx 中的b 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A)可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B)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C)可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D)可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E)可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三、计算题(2)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并说明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以上问题均保留四位小数)。
计量地理试题答案

计量地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地理问题研究的核心环节是()A 地理数据采集B 地理数据教学方法C 地理数据描述D 地理数据的处理答案:D 参考课本P26页2.在单峰负偏态的分布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C 算数平均数> 众数>中位数D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答案:B 参考课本P33页3.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A 人口数量B 村庄河流的分布C 国内生产总值D 土地面积答案:B 参考课本P20页4.偏相关系数的性质有①偏相关系数分布的范围在-1到1之间;②__________;③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必小于或最多等于由同一系列资料所求得的复相关系数。
A.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B.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C.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D.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答案:A 参考课本P57页5. 时间序列的组合成分包括长期趋势(T )、__________循环变动(C )和不规则变动(I )。
A季节变动 B.灰色模型C 马尔科夫 D.乘法模型答案:A参考课本P72-P73页6. 主成分分析是在()的基础上进行的。
A.回归分析B.时间序列分析C.相关分析D.系统聚类分析答案:C参考课本P95页7.在地理学中,主要对于“状态”的预测方法是() A.主成分分析法 B.马尔可夫预测法 C.灰色模型分析法 D.趋势面分析发答案:B 参考课本P108页8.建立在变异函数理论及结构分析基础之上的空间插值法是()A.RBF神经网络方法B.克里格插值法C.反距离权重倒数插值法D.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答案:B 参考课本P141页9. 下面哪一个不是AHP决策的基本步骤()A.明确问题B.建立层次结构模型C.分层计算特征值D.层次总排序答案:C参考课本227—230页10. 下列属于图G=(V,E)所必须包含的基本要素的是()A.边集 B. 子图 C. 关联边 D. 基础图答案:A 参考课本P57页11.下列不属于一个网络图的基础指标的是()A.连线数目B.结点数目C.网络中亚图数目D.回路数答案:D 参考课本P281页12.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A 人口数量B 村庄河流的分布C 国内生产总值D 土地面积答案:B 参考课本P20页二、填空题1.锡尔系数,就说明分配差异越大;反之,锡尔系数,说明收入分配越均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6
0.35
0.39
0.27
0.32
0.21
0.00
G7
0.50
0.54
0.44
0.49
0.05
0.17
0.00
G8
0.10
0.08
0.15
0.08
0.51
0.32
0.48
0.00
G9
0.19
0.15
0.08
0.04
0.51
0.31
0.48
0.10
0.00
3.树型决策法(20 分)
某企业为扩大某产品的生产,拟建设新厂,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 0.7,销路差 的概率为 0.3,有三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
0.05 0.51 0.52
G6
0.35 0.39 0.27 0.21 0.00
0.17 0.32 0.32
G7
0.50 0.54 0.44 0.05 0.17
0.00 0.48 0.49
G8
0.10 0.08 0.15 0.51 0.32
0.48 0.00 0.10
G10
0.19 0.15 0.09 0.52 0.32
G6
G11 G13 G14
G6
0.00 0.21 0.32 0.39
G11
0.21 0.00 0.52 0.57
G13
0.32 0.52 0.00 0.22
G14
0.39 0.57 0.22 0.00
第六步,在第五步所得的 4×4 阶距离矩阵中,非对角线元素中最小者为 d6,11=0.21,故将 G6 与 G11 归并为一类,记为 G15,即 G15={G6,G11}={G6,(G5,G7)}。再按照公式(3.4.11)式分 别计算 G13,G14 和 G15 之间的距离,得到一个新的 3×3 阶距离矩阵如下:
2. 聚类分析(20 分)
已知我国九大陆地农业区的七项指标分别为:人均耕地、劳均耕地、水田比重、复种指数、 粮食亩产、人均粮食、稻谷占粮食比重。现已给出了九个行政区之间的欧氏距离矩阵,试
1
用最远距离法对其进行聚类,要求写出每步的处理过程并画出聚类结果的谱系图。(注:直 接画出聚类结果谱系图的不得分)并进行计算结果的地理解释。
8.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①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②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③计算主成分 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④计算主成分载荷。(每空 0.5 分) 9.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中,回归平方和 U 的自由度为自变量的个数 k ,剩余平方和 的自由度为 n-k-1,n 为样本个数(每空 0.5 分)
第四步,在第三步中所得的 6×6 阶距离矩阵中,非对角元素中最小者为 d3,10=0.09,故将
G3 与 G10 归并为一类,记为 G13,即 G13={G3,G10}={G3,(G4,G9)}。再按照公式(3.4.11)式计 算 G1,G6,G11,G12 与 G13 之间的距离,得到一个新的 5×5 阶距离矩阵如下:
方案 1,新建大厂,需投资 300 万元。据初步估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 100 万元;销 路差时,每年亏损 20 万元,服务期为 10 年。
方案 2,新建小厂,需投资 140 万元。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 40 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仍 可获利 30 万元。服务期为 10 年。
方案 3,先建小厂,3 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需追加投资 200 万元,服务期为 7 年,估计 每年获利 95 万元。
0
(h)
c0
c(
3h 2a
h3 2a3
)
c0 c
h0 0ha
ha
(1)
5.随机型决策分析(20 分)
什么是随机型决策问题,①它可以进一步分为哪几类问题?②各类问题有什么异同点?③对 各类问题分别有什么决策方法,并说明各决策方法的基本原理。
2
《计量地理学》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
1
1
X 1
1
x11 x21 xk1
x12
x22
.
xk
2
x13
x23
xk
3
x1n x2n xkn ,
y1
Y
y
2
y
n
b0
b1
b
b2
,
bn
。(每空 0.5 分)
5. 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在线性规划问题中,满足约束条件的一组变量 x=(x1,x2,…,xn)T
《计量地理学》期末试卷(A)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_《计量地理学》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
专 业: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一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G1
G2
G3
G6
G8
G10
G11
G1
0.00 0.09 0.22 0.35 0.10 0.19 0.52
G2
0.09 0.00 0.21 0.39 0.08 0.15 0.57
G3
0.22 0.21 0.00 0.27 0.15 0.09 0.47
G6
0.35 0.39 0.27 0.00 0.32 0.32 0.21
G13 G14 G15
G8
0.10 0.08 0.15 0.32 0.00 0.10 0.51
G10
0.19 0.15 0.09 0.32 0.10 0.00 0.52
G11
0.52 0.57 0.47 0.21 0.51 0.52 0.00
第三步,在第二步中所得到的 7×7 阶距离矩阵中,非对角线元素中最小者为 d28=0.08,故
G1——G9 分别为: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 区、华南区、甘新区、青藏区
G1
G2
G3
G4
G5
G6
G7
G8
G9
G1
0.00
G2
0.09 0.00
G3
0.22 0.21 0.00
G4
0.16 0.12 0.09 0.00
G5
0.52
0.57
0.47
0.52
0.00
将 G2 与 G8 归并为一类,记为 G12,即 G12={G2,G8}。再按照公式(3.4.11)式分别计算 G1,G3,
G6,G10,G11 与 G12 之间的距离,得到一个新的 6×6 阶距离矩阵如下:
G1
G3
G6
G10
G11 G12
G1
0.00 0.22 0.35 0.19 0.52 0.10
2.聚类分析(20 分)
①聚类 第一步,在 9×9 阶距离矩阵中,非对角元素中最小者是 d94=0.04,故首先将第 4 区与第 9
3
区并为一类,记为 G10,即 G10={G4,G9}。按照公式 drk max{d pk , dqk} (k p, q) 式分别
计算 G1,G2,G3,G5,G6,G7,G8 与 G10 之间的距离,得到一个新的 8×8 阶距离矩阵:
试用树状图来描述各种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据此计算每种方案的期望收益值并 选择方案。
4.地统计方法(20 分)
(1)你了解地统计(Geostatistic)方法吗?近 20 年以来,该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地理学 、生态学、环境学研究之中。根据你自己的文献积累,简要说明统计方法可以应用在哪些具体 问题的研究(不必展开论述)? (2)变异函数的四个基本参数分别是什么?常用的变异函数有哪些理论模型?以下是何种理论 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参数分别是什么?
G3
0.22 0.00 0.27 0.09 0.47 0.21
G6
0.35 0.27 0.00 0.32 0.21 0.39
G10
0.19 0.09 0.32 0.00 0.52 0.15
G11
0.52 0.47 0.21 0.52 0.00 0.57
G12
0.10 0.21 0.39 0.15 0.57 0.00
总分 阅卷人签名
1. 填空题(本题 20 分,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并注明题号)
1.一般而言,地理数据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每空 0.5 分) 2.描述地理数据一般水平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描述地理数 据分布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特征的参数有______、______。(每空 0.5 分) 3.什么是秩相关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分) 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常数 b0 及偏回归系数 bi 的求解公式(请用矩阵形式表达)b=_____ _______其中各矩阵的具体表达为: